導航:首頁 > 設備說明 > 包頭市富丞凈水機

包頭市富丞凈水機

發布時間:2021-12-07 22:40:42

⑴ 曾鞏的《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誌銘》翻譯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誌銘
墓誌銘:舊籍常用文體,實用文書,墓碑銘文。後人為故先長輩立碑,通常請人代筆,或述及墓主行跡。但體裁限制,以簡說功績德業為務,最後有凝練贊辭。歷代碑銘資料豐富,對宏觀研究時代社會生活頗有證據價值。
本銘簡潔曉暢,今人閱讀理解主要障礙於宋代的職官制度。簡說一下:
隋唐創建形成三省六部制度,五代沿襲。但晚唐與五代各朝後期都出現了許多「因事而設、事已則罷」的使職。如鹽鐵使、度支使,原職事官職權旁落而逐漸階官化;再後使職差遣更加普遍,最後,三省六部與諸寺監大部分或部分職權被奪,漸成請俸祿、敘資考的參照標准系統。宋前期承後周,職事官系統大部分不再實際運行,三省長官,六部尚書、侍郎、郎官、員外郎等正官不再擔任原職官名的相應職務,只作為官員的品階、俸祿、序遷順序、蔭補、封贈的依據,因此稱為「階官」或「寄祿官」,簡稱「官」。官員以本階官出入內外,擔任朝中地方各種使職差遣。差遣指所任實際職務,稱「職事官」,簡稱「職」。差遣名稱前通常加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後常綴使、事。差遣本身沒有品級,大多有相應的收入待遇。官、職之間比較靈活,官以年資功過遷轉,職根據需要、能力、任期調整。官與差遣之外另有「職名」系統,也略稱「職」,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諸殿、諸閣的館閣官職,如大學士、學士、直學士、待制、修撰等,逐漸也成為榮譽名銜,也叫「貼職」,有貼職則升遷、待遇、恩數方面優先。「官」、「職」、「差遣」分離,在官員管理上極為靈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今天教育界學術界差不多)。至神宗朝1082年元豐改制後才重建三省六部制度,恢復官、職名實,當然也另有寄祿官體系。元豐改制前主要的機構序列作用如下:
以下十二機構都直接對皇帝負責:
一、 中書門下:即政事堂,也稱「政府」,中央最高權力機構,長官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參知政事(副相),下設:
制敕院、舍人院、起居院、禮儀院、太常禮院、審刑院、銓曹四選(流內銓、三班院、審官東院、審官西院)、太常寺、太僕寺、太府寺、宗正寺、大理寺、光祿寺、衛尉寺、鴻臚寺、司農寺、國子監、少府監、都水監、將作監、司天監等九寺五監。各院選基本運行,而九寺五監,多掛名或改隸他屬。
二、樞密院(樞府):中央最高軍政機構,長官為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或同知樞密
院事。下設:承旨司。
三、中書省(掛名):與門下省、尚書省為行政機關,分掌決策、封駁、執行職能。
四、門下省(掛名):三省長官為:尚書、尚書左丞、尚書右丞、侍郎
五、尚書省(掛名)下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為:尚書、尚書左丞、尚書右丞、侍郎、中書舍人、郎中、員外郎
六、三司(計司):幾乎實際全面主管中央財稅、金融、經濟。長官為:使、副使、判官,下轄鹽鐵司、度支司、戶部司。但三司在前期分合不定,元豐改制後廢。
七、宣徽院
八、秘書省(貼職):典籍、圖書、檔案管理。職官:判省事、秘書丞、著作郎、著作佐郎、秘書郎、校書郎等。
九、崇文院(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
十、翰林學士院
十一、御史台與諫院
掛名即以作寄祿官系統。
刑部郎中(從六品):即在刑部掛名而為寄祿官職稱,並不實際任刑部職。
郎中:尚書令、僕射、丞,各部侍郎、丞、各部諸司郎中(各司事務)、員外郎
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也稱致事、致政、休致、休退等。源於周代,漢以後形成制度。朝廷以厚祿賜予退休官員。宋制,文官滿七十,武將延十年,可自願提前。少數元老不受限。備退官員遞呈申請表、札,朝廷批准後,領取致仕告、敕。神宗之前,皆解去原職,神宗起,允許帶職致仕。致仕後優待:1、真宗起,致仕皆給半俸,部分立功武官全俸。2、致仕時皆升轉一官,之後每遇朝廷推恩,還能轉官。3、高級官員可蔭補一定數目近親子弟為官;中級官員如蔭補子弟,即不能轉官,稱「守本官致仕」。4、為子弟乞請「恩例」。5、致仕後,為親屬敘封或封贈、回授官爵。若朝廷特命復出任職,則稱「落致仕」。
回授:宋轉官規定之一。官員磨勘後原應轉官,礙於止法,經奏請,准許授予弟侄、子孫,使之出官或轉行,為「回授」。官員的服色,允許回授其父。還允許將官階回授,用以封贈父母。
止法:官吏升轉達到最高限制官階,須待官職資格或軍功,方許升轉。
公:先公
君諱逵,字仲達,家晉陽。其譜雲:隋文中子通之後,唐季避亂家濮陽,
君:以子口吻。全文所有「君」字,俱指代墓主王逵。
諱:名諱,平輩、晚輩、後人不得直稱前人之名,稱字避諱。
字:平輩相稱用字,字與名多相關。如墓主,《爾雅》:「九達謂之逵」,名逵,字仲達。
家:聚族世居。家,近同今人之家族;室或戶,近同今人之家。
晉陽:山西縣名,今太原附近。
譜:記錄世代祭祀、承繼關系的宗譜,亦叫族譜、家譜。
隋:581—619,朝代名。
文中子通:王通,580—617,隋儒,字仲淹。門人私謚文中子。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603年見文帝上《太平十二策》,不見用。曾中秀才,任蜀郡司戶書佐,蜀王侍讀。後棄官歸里,著書講學。弟子千餘人,時稱「河汾門下」「河汾道統」。著述多種,均佚。僅存宋阮逸注《中說》(《文中子》)10卷。在佛教盛行之際,起而力倡儒學。其學生中薛收、溫彥博、杜淹、竇威、賈瓊、姚義、杜如晦、陳叔達、房喬、魏徵、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叔恬、董常、仇璋、程元備,俱為隋唐之交,一時之選。
後:後裔。
唐季:唐,朝代名。季,末期,伯仲叔季。也可反稱季唐。
避亂:季世總是戰亂頻仍。
濮陽pu2:河南縣名
故今為濮陽人。曾祖考溫。祖考名犯濮王諱。考翰,贈尚書工部侍郎。
故:因由。
今為濮陽人:戶籍、籍貫。
曾祖考、祖考、考:年齒高為老,嫡親長輩死者為考。
名犯濮王諱:宋嚴諱,所以名不書。濮王,宋親王。
贈:死後追封。
工部侍郎(從三品):六部長官尚書,副長官侍郎。
君幼學於母史氏,聰警絕人。及長,學於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年及進士第,為廣濟軍司理參軍,母喪去。
幼學:童蒙。
母史氏:母親史氏。
聰警絕人:聰,聽覺靈敏;警,心思反應機敏。絕,斷、盡,含獨特之意。人,其他人,人己、人我相對。
及:達到、到達。
長:青春期。
侍御史:(正七品)監察系統御史台官員,輔助御史中丞處理御史台事物,宋初兼知雜事。
高弁:字公儀,濮州雷澤人。弱冠,徒步從種放學於終南山,又學古文於柳開,與張景齊名。至道中,以文謁王禹偁,禹偁奇之。舉進士,累官侍御史。諫修玉清昭應宮,降知廣濟軍。尋以戶部判官試開封府進士,私發糊名,奪二官。稍復知單州、邢州、鹽鐵判官。河決澶州,請弛堤防,縱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議寢。知陝州,卒。 弁性孝友。所為文章多祖《六經》及《孟子》,喜言仁義。有《帝則》三篇,為世所傳。與李迪、賈同、陸參、朱頔、伊淳相友善。石延年、劉潛皆其門人也。
天禧三年:(1019年)真宗趙恆年號,古一朝多年號,至明始一朝一年號。
及進士第:唐宋科舉科目繁多,進士科為其一科。舉人皆布衣,殿試合格,按五甲等級,授予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及進士第,即登一等科。
廣濟軍:地方區劃,與府、州同級。由軍事轄區演化。廣濟軍在今江西武穴。
司理參軍:(從九品)各州司理院,任新及第進士或明經為司理參軍,專治刑獄。州級長官下機構官職有幕職官(簽廳、都廳):判官、推官、掌書記、支使等,屬官:曹官(府院、州院):錄事參軍、司理參軍、司戶參軍、司法參軍,主兵官,監當官四類。司理參軍又稱獄官,偏重刑犯審訊、案情核查、監獄管理。
母喪去:丁憂,官員遇父母喪,普通解職守喪三年(25月以上)。去,解職回家丁憂去。
姜遵知永興軍府事,取君主萬年簿。萬年令免官,君行令事,大去舊弊。
姜遵:(963--1030),字從式,淄州長山(今山東鄒平)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進士,為蓬萊尉。大中祥符中累遷監察御史。仁宗即位,知滑州,充京東路轉運使,換京西路。天聖四年(1026),拜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六年,為樞密副使。七年,遷給事中。八年卒,年六十八。
知永興軍府事:湖南東南部。知事:使職差遣,各級官府首要行政長官。
取君主:納用王逵主持。實任差遣。取,選取;在吏部選人檔案里選取並被批准使用。
萬年:縣名。在今江西西部。
萬年令:(從八品),地方官有寄祿官者為京朝管,由皇帝、中書門下及下設機構考核選用;無為選人,由吏部銓選差注。重要縣用京朝管為知縣事即知縣,小縣用選人為縣令,更小縣甚至不設令,主簿代行。知縣、縣令為縣長官,主持縣政務,實際即管理一縣行政,有戍軍則兼領軍務。
主簿:(從九品)縣級屬官,掌出納官物、銷注簿籍。
免官:出問題被上級主管部門(吏部)罷免。
行令事:暫代執行。縣長官有知縣(縣令)、縣丞、主薄、縣尉,如人少事簡,可闕知縣、縣令、縣丞,但不可闕主薄,而由主薄代行。
大去舊弊:贊詞,成績肯定有,不必很大。逵代令之際為宋初上升期,清廉實干風氣尚可。
王文康公代遵,與安撫使王,轉運使李紘皆薦君宜令萬年,詔特以為試秘書省校書郎知縣事,後不得為例。
王文康:曾纂《五代會要》三十卷。景淘年八月癸亥,樞密使王文康公薨。
安撫使:中書門下派出的巡視戰亂、災機地方的官員,相當於高於府州的「路」級官員,為路級軍事長官。路級行政為派出機構,各使司管轄地域不盡同,事權亦有重疊,均向中書門下負責。安撫使司又稱帥司。
轉運使:路地方官員,前期掌財賦,有督查地方官吏;後期兼綜邊防、治安、錢糧、巡察,為路級主要行政長官。轉運使司又稱漕司。另有提點刑獄司(憲司、監司)、提舉常平司(倉司),與轉運使司同為路級民政主管,住地不同,轄區亦不盡同,事務有側重、有重疊,均有互相監察及監察、舉薦州縣官員職責。
皆:都。漢字復用偏旁部首點劃,字義俱有重復、重疊、共同、同樣之意。
薦:推舉。
宜:適合;能力具備,超越其他人選。
詔:官府下行文書,五品以上官員使用,由翰林學士院鎖院起草,採用四六句文體。
特以為試:例外破格試用。
秘書省校書郎:(從九品)校勘書籍,訂正訛誤。寄祿官官職級別,以此身份職事差遣地方。從此王逵已由選人升遷為京朝管。
後不得為例:不是改制、變法,所以只是特例。非責難語詞。套話。
晏殊為三司使,奏君為三司檢法官。李諮代殊,會天聖十年掖庭火,諮任公具材用治宮室,五日而用足。仁宗聞而嘉之,遷秘書省著作佐郎。
晏殊:991—1055,撫州臨川人(今江西撫州),字同叔。幼以文名,工詞。賜同進士出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三司使、宰相兼樞密使。貶任宋州(河南商丘南)時,興學校,延用范仲淹教生徒。
三司使: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長官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位亞執政,號計相。
檢法官:實職,非寄祿官系列。宋制度法律繁冗,負責向長官檢索、提供具體案件適用法條。
奏:向上級書面言事,上書上及中央及皇帝。
李諮:
會:遇到一塊。
天聖十年:(1032年)仁宗趙禎年號。
掖庭:宮嬪所居的皇宮中旁舍。掖通腋,兩旁。
火:失火。
任:臨時使用具體事務工作,非官亦非職事差遣。
具材用治宮室:整備材料修理重建房屋建築。
用足:所用材料齊備。
仁宗:仁:廟號。(1022—1063任)年號: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歷、皇祐、至和、嘉祐。
聞而嘉之:知道之後予以表揚嘉獎。
遷:調動。本文為寄祿官升轉。
著作佐郎:(從八品)寄祿官官職級別,高於校書郎。
王鬷知益州,取君僉書節度判官廳公事,遷秘書丞,通判益州事,遷太常博士。
王鬷:
益州:四川成都。
僉事、僉書公事:判官,州幕職屬官,居幕職諸官之首。京朝管充任稱簽書節度判官或簽書某州判官廳公事,簡稱簽判。協助長官治理郡政,辦理司法、戶籍版帳、管理屬吏等具體事務。僉,通簽。
秘書丞(正八品):寄祿官官職級別。
通判:知州,正長官;通判,副長官。
太常博士(從七品):寄祿官官職級別。
新都里胥捕罪人殺之,獄具當死,君求得其情,為奏讞,里胥得不死,蜀人以為德。入為開封府推官,賜緋衣銀魚。府史馮士元家富,善陰謀,廣市邸舍女妓,以啗諸貴人,一時多與之親。
新都
里胥:鄉級胥吏。中國自古官、吏分別。官用士人;官主決策、管理、監督,用吏執行具體事務工作。早期吏用役人,服勞役之一類,後因官司事務漸繁且專業,縣以上中高級吏改轉用招募,吏也形成不同品級、專業、職能。里胥,多為本鄉役人。
具獄當死
求得其情:探求獲得實際情況。意有冤情。
奏讞


入:京師為中,地方為外,回京師為入。
開封府推官:開封府為四京府之一,地位重要,京府官員高一階。推官,次於判官的幕職屬官,與判官共同協助長官處理州政。
賜緋衣銀魚
府史:府官衙胥吏,較高級有令史、書令史等。府史,具體不詳。
馮士元
善陰謀
廣市
邸舍女妓
啗:食也,從口,臽聲。讀與含同。同啖,吃、咬。
諸貴人
一時
與之
會士元有罪系獄,君治之,竟其事,及諸貴人。以其故多得罪去者,或謂君禍始此矣。君笑曰:「吾知去惡人耳。」
系獄
治之
竟其事

以其故
去者
或謂
禍始此矣



惡人

出為湖南路轉運使,蠻人歸附。遷尚書祠部員外郎,坐小法。知虔州、池州、福州、揚州、江南西路轉運按察使,遷尚書刑部員外郎,按知洪州卞咸抵其罪,改荊湖北路轉運使。

湖南路轉運使:荊湖南路
蠻人
歸附
尚書祠部員外郎:正七品
坐小法
虔州池州福州揚州
江南西路
轉運按察使
尚書刑部員外郎(正七品)

知洪州卞咸
抵其罪

荊湖北路
初,諫官李京嘗奏君某事,及是,京以言事斥監鄂州稅,聞君至,移病不出。君要諭之曰:「前事君職也,於吾何負哉?」卒與之歡甚。京死,又力賙京家,而奏官其子。

諫官
李京

某事
及是
以言事斥
監鄂州稅

移病不出
要諭
前事君職也,於吾何負哉
卒:邊緣的最基層人員、組織,引申為末端,意近最後、終於。
歡甚
力賙:以財物救濟
奏官其子
改河東轉運使,賜紫衣金魚,坐小法,知光州,逾月遷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徐州。是時山東大飢,君所活數萬人,收遺骸為十二冢葬之,亦數萬。
光州
逾月
兵部員外郎正七品
徐州
是時
山東
大飢
所活數萬
收遺骸為十二冢葬之

是時富丞相弼為京東東路安撫使,自為文祭其冢。
富丞相弼
京東東路安撫使
自為文祭其冢
明年,遷尚書工部郎中、淮南轉運使。歲飢,又多所全活。
明年
尚書工部省郎中:從六品
淮南轉運使
歲飢

多所全活
就加直昭文館,知越州浙東兵馬鈐轄,遷尚書刑部郎中,判刑部,加直龍圖閣、知荊南府荊湖北路兵馬鈐轄,濬渠為水利,又開新河通漕,公私便之。請知兗州,坐法免。


直昭文館
越州
浙東兵馬鈐轄
刑部郎中:從六品
判刑部
直龍圖閣
荊南府
荊湖北路
濬:疏通;渠,水利
開新河
通漕
公私便之

兗州
免,坐法免
起知金州,提舉兗州景靈宮,知萊州,遷尚書兵部郎中,知西京,留司御史台,提舉崇福宮,皆不赴,遂乞致仕。

金州(陝西安康)
提舉兗州景靈宮
兵部郎中(從六品)
萊州
西京
留司
御史台
崇福宮
不赴
遂乞致仕
居鄆州,熙寧五年四月癸亥終於鄆州昭慶坊之私第,享年八十有二。有文集五十卷。

鄆州
熙寧:神宗(1067—1085在位)第一個年號1068-1077,第二個元豐1078—1085
癸亥
昭慶坊
私第
享年
八十有二
文集、卷
君娶朱氏、賈氏、高氏。高氏封長安縣君,其父弁,君所從學者也。皆先卒。
娶朱氏
封長安縣君
所從學
皆先卒
有子五人。子駿,衛尉寺丞。子淵,鄆州壽張主簿。子建,河南伊闕尉。子皋、子英,未仕也。女七人,適蘄州黃梅令李綱、尚書職方員外郎馬淵、中班殿直侍其珪、進士程行、大理寺丞劉士邵、鄧州穰縣主簿李毅、進士張伉。
衛尉寺丞
鄆州壽張主薄
河南尹闕尉
未仕
女七人

蘄州黃梅令
尚書職方
中班殿直侍
進士
大理寺丞
鄧州穰縣
君為人志意廣博,好智謀奇計,欲以功名自顯,不肯碌碌。所至威令大行,遠近皆震。
為人
志意廣博

智謀奇計
欲以功名
自顯
不肯碌碌
所至威令大行
遠近皆震
然當是時,天下久平,世方謹繩墨,蹈規矩,故其材不得盡見於事,而以其故,亦多齟齬,至老益窮。然君在撼頓顛疐之中,志氣彌厲,未嘗有憂戚不堪之色,蓋人有所不能及者也。君尤篤於好善,一時與之游者,皆當世豪傑、知名之士。若予者,亦君之所厚。故君之葬,其子來屬以銘,而予不得辭也。君葬於其卒之歲某月某甲子,而墓在鄆州之某鄉某原。銘曰:
維特材,志橫出。世拘牽,困羈馽。見事為,萬之一。形則潛,名不沒。

⑵ 取名字大全2015富字派

富丞
富誠
富名
富樺
富城
富源
富原
富亦
富德
富帥
富哲
富堅
富茗
富駿
富南
富賦
富溫
富均
富谷
富起
富修
富健
富斐
富將
富儒
富衡
富軾
富誼
富庭
富鋒
富俞
富晟
富超
富雄
富蕭
富玄

閱讀全文

與包頭市富丞凈水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河好多魚 瀏覽:51
麵包車空氣濾芯怎麼樣 瀏覽:826
鴻業90污水計算視頻 瀏覽:264
污水車生意怎麼做 瀏覽:183
投訴凈水先生電話怎麼打 瀏覽:357
凈水鹽是什麼原理 瀏覽:121
怎麼鑒定凈水器的真假 瀏覽:495
污水處理的規模怎麼確定 瀏覽:9
pe濾芯哪裡有 瀏覽:66
污水處理融資政策 瀏覽:445
焦作裝一套空氣凈化器大概多少錢 瀏覽:216
外壓式與內壓超濾膜 瀏覽:605
用什麼洗干凈水桶 瀏覽:227
為什麼凈水機出來的水發藍 瀏覽:916
江西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怎麼樣 瀏覽:867
凈水器商用什麼牌子好 瀏覽:378
馬桶污水口怎麼接 瀏覽:916
水箱進凈水箱怎麼裝 瀏覽:485
暗黑破壞神2大箱子過濾物品 瀏覽:9
車子機油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