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設備說明 > 水煎煮設備

水煎煮設備

發布時間:2021-03-31 03:14:41

❶ 什麼叫」煎水」怎麼做呢

煎中葯用水視葯量大小而定,一般以漫過葯物3cm為合宜。水加入後,泡上30分鍾左右在煎。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煎沸後再用文火(小火),保持沸的狀態,避免葯液外溢及過快熬干。煎葯時不宜頻頻打開鍋蓋,盡量防止氣味走失,減少揮發成分的外溢。一般文火煎25分種左右可以把葯液倒出來,然後加水(和第一次想當或少點)再如上法煎一次,把2此煎煮的葯液混合後分2-3次/日服用。
對於解表、芳香類葯文火不宜煎煮過長(15分左右),避免葯性揮發,葯效降低。而厚味滋補葯益文火久煎,使葯效盡出。又如烏頭、附子等毒性葯益滿火久煎,減低毒性。如葯物煎胡須棄去,不可加水再煎。
1、先煎:
貝殼類、礦物類、應打碎先煎,煎煮10分鍾後再加其他葯。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生牡蠣、磁石、生石膏等。還有質輕葯量大的葯物如蘆根、茅根、夏枯草等益先煎取汁,然後以其汁代水煎煮他葯。
2、後下
氣味方向葯主要含揮發油的,如薄荷、砂仁、豆蔻等。
3、包煎
為防止煎後葯液渾濁及減小對咽喉的刺激,如滑石、旋復花、五靈脂、蒲黃等。
4、烊化
如阿膠、蜂蜜、鹿角膠、用時先單獨加溫溶化,再加入煎好的葯液中微煮或趁熱攪拌,使之融解。
5:另煎
某些貴重葯,如人參,切成小片,放入加蓋鍋內,隔水燉2小時 。

希望對你有用。
http://linzhs.51.net/ke-4.htm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62000/node63431/node150147/node150161/userobject15ai1534357.html

可以看看。

❷ 熬制中葯一般常用什麼器具

湯劑是中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種服法。古人對煎葯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論述。如《醫學源流論》中就說道:「煎葯之法,最宜深講,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用中葯治病無論是用單味葯,還是用多味葯配成的方劑,都需要進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葯液做成湯劑後,才能服用,因此湯劑的煎法是很有講究的,它對葯物的療效有很大的決定作用。

煎湯葯的程序雖然簡單,但其中包含的學問可大了,那麼,怎麼樣煎才能有效的發揮葯物的作用呢?我們先從煎葯的容器說起吧。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葯要用砂鍋,而不能用銅、鋁、鐵等金屬做的鍋,這是為什麼呢?

用陶瓷砂鍋煎葯是因為它的性質穩定,不容易與葯物起化學反應,另外,它傳熱慢、受熱勻,不容易糊鍋,而且價格便宜,所以選用陶瓷製的砂鍋、瓦罐是最方便實用的。如果沒有砂鍋和瓦罐,也可以用不銹鋼、搪瓷製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但是不能用銅、鋁、鐵等金屬容器,因為金屬容器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容易發生化學發應,影響葯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後有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現象,加重病情。

水是煎中葯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要是干凈的水就行,井水、自來水都可以。但加水的量就很重要,不同葯劑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樣的,水少了,可能不足以煎煮出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誤時間,還會使湯液的濃度降低,同樣會影響療效,那麼一劑湯葯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最好呢?

煎煮中葯的水量是根據葯物的性能、具體服用要求、葯物的大小以及葯味的多少來定的。首先,在煎葯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鍾,使葯物完全被水滲透,便於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後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為葯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醫生有具體的要求,應遵醫囑。

煮湯葯的時候長短也會直接影響葯物的質量,那麼一劑湯葯一般要煮多長時間最好?由於葯物的質地不同,煎葯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比如說有些葯要先煎後下,有些要另煎等等,這樣做起來雖然是很講究,但比較繁瑣,如果不這樣做會不會影響葯物質量和它的治療效果呢?

煎葯時間要根據葯物的性質來定。通常頭遍煎時,應在中葯煮開後再熬20分鍾左右為好,二遍煎的時間可以稍微短一些。但也要視具體葯物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一些解表葯的煎煮時間就應該短一些,因為解表葯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莖和葉的部分,質地疏鬆,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時間可以短一些。芳香類的葯物象藿香、佩蘭、薄荷和一些鮮用的葯物,由於揮發性較大,質地柔軟,久煎容易喪失過多的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時間也要短,通常在其他葯物快要煎好時再下,聞到葯香味就可以了。而一些礦物類、貝殼類或動物類的葯物,象生石膏,磁石,還有象生牡蠣、生石決明這些葯,由於質地比較堅硬,就需要先煎20分鍾左右,再下其他的葯物同煎。另外,還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葯物,比如種子類體積較小的、粉末狀的、粘性的、容易燒焦的葯物,或帶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葯物等,就應該用紗布包好之後再煎煮。

湯葯的頭煎和二煎是什麼意思呢?

中葯的有效成分的溶出是治病的關鍵,所以人們都認為中葯還是煎兩遍好,頭一遍就叫「頭煎」,第二遍叫「二煎」。這樣可以使葯物之間充分作用,有效成分溶出徹底,增強療效。通常把這兩次煎出的葯湯混在一起服用,總量大約300~500毫升,對於服中葯困難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的分服,或者是濃縮給葯。但是有些葯,象解表類的就不能濃縮給葯,而應煎多少服多少。

煎中葯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那麼什麼時候用文火,什麼時候用武火呢?

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溫度急速的上升,使葯液很快的沸騰,但也容易燒焦;而文火的火焰較小,力道比較溫和。所以煎葯時,通常先用武火將葯液燒開,再用文火慢慢的煎。

把中葯煎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看了以上的介紹之後對您是不是有一點幫助呢。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做一下總結吧。

煎煮中葯應注意:

1.禁用銅、鐵、鋁等金屬容器,以免影響葯效。

2.加水量要適當,煎之前要浸泡,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

3.注意特殊中葯的煎煮方法,保證療效。

4.變質或煎糊的中葯切勿再服,以免中毒。

5.注意服葯時間和方法,謹遵醫囑。

❸ 中葯煎葯機和傳統煎葯究竟哪個好

肯定傳統煎葯好啊,最好的就是砂鍋熬葯,其次才是不銹鋼

❹ 中葯煎葯機的放水量是怎麼定的

首先,根據六劑中葯的量得多少(葯量多時最易用煎葯機好,量少時用煎葯機效果差) 其次,加水量為中葯劑量的八到十倍(如六劑中葯劑量為100克者加水為800-1000毫升)最後,煎完葯後一包葯的量為150-200毫升

❺ 水煎服服用的蒙葯,用冷水煎煮還是用開水煎煮

冷水的中葯的煎煮方法不正確,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或療效大打折扣。煎中葯應先把抓回的中葯放入砂鍋里,然後加入涼的飲用水,浸泡20~30分鍾,再加水沒過葯物,將葯砂鍋放在爐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況分兩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後,把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頭煎葯;然後,再加溫水適量(若葯渣放涼再煎煮時應放涼水),進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葯。有時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

❻ 煎中葯,是手工煎的好還是機器煎的好

這個問題首先是需要看煎煮中葯材適合什麼樣的煎葯方式,本人從事煎葯機銷售工作20多年,以我的經驗,先煎後下的處方適合常溫常壓煎葯機,類似過去傳統的砂鍋煎葯,煎葯機無非就是容量大一點,可以一次把葯液全部煎好,包裝成袋,服用方便。常溫常壓煎葯機的缺點是加水量很難控制,現在的醫生開葯方很大,原因就是種植方式(人工種殖)決定了中葯材葯效的問題,不大劑量使用,治療效果可能不好。這就出現了如果加水覆蓋過葯材,最終煎煮好的中葯液肯定會多出來的問題,煎葯人員都很忙,他是沒有時間再給你濃縮一下的,那就是包裝到客戶需要的數量袋數後,把剩餘的葯液丟棄。那樣你就是喝了被稀釋的葯液,療效大打折扣。所以現在,講治療療效的醫院和中醫門診都會選擇密閉高溫煎葯機,密閉煎葯機防止中葯材中的揮發油流失,加水量可以不必覆蓋過葯材,因為是水和水蒸汽在密閉鍋內混合循環煎煮,擠壓功能可以充分提取葯渣里的有效成分。當然還有更好地煎葯設備如,紅外線加熱煎葯機,低溫負壓煎葯機等等。所以這個問題很明白了,看看他們用什麼機器,再決定可不可以放心的讓他們代煎中葯,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煎葯室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了

❼ 煎煮法一般採用水作浸出溶劑 對嗎

重浸潰法, 又稱煮提法或煎浸法,直至有效成分迴流提取完全的方法,濃縮至所需濃度,浸漬至規定時間使有效成分浸出,將浸出液加熱蒸餾,經離心分離或沉濾過後。分離並收集各次煎出液,用較少的溶劑一次提取便可提取完全:為了彌補迴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劑量大, 始終保持一定的濃度差,片劑。
滲漉法,可採用連續提取法: 迴流提取法是用乙醇等易揮發的有機溶劑提取原料成分,加入適量的溶劑並密蓋,要不斷攪拌以免焦糊,加熱煎煮2一3 次。 該法是將原料適當的切碎或粉碎成粗粉放入適當容器中:煎煮法是指用水作溶劑。
迴流提取法。直火加熱。
煎煮法, 若採用迴流提取需提十幾次,頂部用紗布覆蓋浸漬法,熱均穩定且不易揮發的原料,浸提溶劑連續地從滲漣器的上部加入:浸漬法是將原料用適當的溶劑在常溫或溫熱條件下浸泡出有效成分的一種方法,故不使用於受熱易破壞的原料成分的浸出,提取比較完全,在此情況下。 不斷加入新溶劑,以提取其所含成分的一種常用方法,熱浸潰法,置於加蓋容器中, 浸膏,沖劑等, 這樣周而復始。取上清夜,每次l h左右,可用連續迴流提取法, 由於原料不斷與新溶劑或含有低濃度提取物的溶劑接觸。 按提取溫度和浸漬的次數可分為冷浸潰法,其中揮發性溶劑餾出後又被冷卻,充分浸泡後,逆滲漉法, 對濕,重滲漉法:滲漉法是將原料粗粉濕潤膨脹後裝入滲波器內,合並濾液和壓榨液,過濾, 既費時又過多耗費溶劑。 迴流法提取液在蒸發鍋中受熱時間較長,將被提物加熱煮沸一定時間, 浸提效果要比浸潰法高,加壓滲漉法,壓緊。
連續提取法,但溶劑用量大,壓榨殘渣,間斷式攪拌或震搖, 可以連續收集浸提液。當提取的有效成分在所選溶劑中不宜溶解時, 可進一步制備流浸膏, 過濾濃縮至適宜濃度。該法使用於有效成分能溶於水。滲滾法可分為單滲漉法,操作較繁的不足,加水浸過原料面: 取適量粉碎後的原料,重復流回浸出容器中浸提原料, 溶劑滲過原料層往下流動過程中將與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種辦法。具體做法是

❽ 中葯煎葯機的機器操作

1、把要加工的葯裝入特製的無紡布袋中,把口紮好,放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泡30分鍾。
清洗煎葯機,打開排廢液閥,放干凈水,關閉排廢液閥門,關閉排葯液閥門,把浸泡透的葯袋放入葯鍋,加入浸泡的液體和水。
加水比例(僅供參考):加水量=所需的葯液量+20%。計算公式:
加水量=(每袋葯容量×每日服幾次×共煎幾副葯)×1.2
例如:所煎葯為5付,每付葯2袋,每180ml
加水量=(180×2×5)×1.2=2160ml
2、操作步驟:煎葯機內放入中葯和水,蓋上鍋蓋,旋緊手柄,關閉放氣安全閥,設定好煎葯時間和溫度,按加熱按鈕,機器自動加熱,到達設定溫度自動轉入文火,到達設定時間後,自動停止加熱。
待葯煎好後,先打開排氣安全閥,適當減壓(使壓力下降到1kg左右),再打開排葯液閥門,葯液通過排液軟管注入包裝機葯罐內,排葯液過程中,同時轉動擠壓裝置,擠出葯包中的殘余葯液。葯液排完後,完全打開排氣安全閥,壓力減至大氣壓,打開手柄將葯包取出,關閉電源,清潔備用。
具體操作步驟:
電源 → 加熱 → 停止 → 打開排液閥門 → 擠壓 → 清洗

❾ 自動熬葯機器應加多少水

大概來說基本上加到水剛好覆蓋葯面上多兩厘米左右就可以拉,然後在煎煮之前最好泡上15分鍾,記得要翻煮

❿ 中葯醇提設備與水提設備區別,一台提取設備可以做水提又可以做醇提,能嗎

沒有不同,純度問題

黃芪用水提取,比用乙醇提取為佳。黃芪採用版水煎煮3次,乙醇迴流提取權3次,以黃芪甲苷含量為考察依據,提取率均可達到70%以上,但水提醇沉時甲苷損失小,經3次醇沉分離純化得黃芪苷提取物(中間體)純度高,製成的注射液非常澄明,久置不會產生沉澱,而醇提水沉時不但甲苷損失大,而且難以將脂溶性成分除盡,所得黃芪苷提取物(中間體)純度低,製成的注射液放置後會產生沉澱;
黃芪採用水提醇沉分離純化,不但可同時將黃芪皂苷類、黃芪黃酮類和多糖有效成分一並提出,經醇沉可將多糖與前述兩類有效成分分離,

閱讀全文

與水煎煮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解水為什麼要用純水 瀏覽:255
凈水軟水設備怎麼選 瀏覽:328
制水高壓過濾器膜 瀏覽:717
tcl空氣凈化器怎麼連接app 瀏覽:398
離子交換分離動力學ppt 瀏覽:7
科藍油煙凈化器軸承怎麼更換 瀏覽:19
水池的水垢怎麼處理 瀏覽:611
調溫凈水吧濾心怎麼用 瀏覽:135
污水中氨氮會比總氮高嗎 瀏覽:857
php過濾製表符 瀏覽:625
山東家用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224
空調濾芯怎麼拆下來洗圖解 瀏覽:772
反滲透膜法凈水能喝嗎 瀏覽:669
廢水收集桶圖片及參數 瀏覽:708
自來水尾水算污水嗎 瀏覽:766
新換反滲透膜有油 瀏覽:635
提升泵立往上海陽光泵業製造 瀏覽:501
黃岡晨鳴污水處理 瀏覽:388
幫人更換濾芯怎麼收費 瀏覽:824
蒸餾水和無二氧化碳水的區別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