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鑽孔灌注樁一般是採用什麼樣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的
鑽孔灌注樁一般是採用鑽機進行施工的。
(1)安設鑽機,使鑽桿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移及傾斜度誤差按規范要求調整。
(2)用沖擊鑽鑽孔時,應待相鄰孔位上已灌注好的混凝土凝固並已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能開鑽。
(3)鑽孔過程採用正循環回轉鑽進施工技術,在黏土層,適當少投泥土,靠鑽進自行造漿,在砂土層則加大泥漿濃度固壁。鑽進速度始終和泥漿排出量相適應。
(4)孔內始終保持0.2kg/cm²的靜水壓力,護筒內水位始終高於水庫水位,遇鬆散地層時,適當增大泥漿相對密度和稠度,盡量減輕沖液對孔壁的影響,同時降低轉速和鑽壓以滿足施工質量控制要求。
(5)鑽進過程嚴禁孔內掉進鑽頭、鑽桿及其他異物,經常檢查鑽頭的磨損情況。
(1)灌注樁和什麼制水設備配合擴展閱讀
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項:
(1)砼坍落度18~22cm、粗骨料粒徑小於40mm。
(2)混凝土灌注在二次清孔結束後30分鍾內立即進行。
(3)採用Φ250法蘭式導管自流式灌注混凝土。導管聯結要平直,密封可靠;導管下口距孔底30cm~50cm為宜。
(4)首盤澆築:初灌量必須保證導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中80cm以上,且連續灌注。
(5)正常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埋於砼中深度宜為2~6m之間。
(6)一次拆卸導管不得超過6m,每次拆卸導管前均要測量砼面高度,計算出導管埋深,然後拆卸。不要盲目提升、拆卸導管,導管最小埋深2.0m。
2. 灌注樁使用水有什麼規定
一般而言,非酸性水質及非鹽鹼類水質,就是可以的。
3. 鑽孔灌注樁施工用哪些設備
鑽孔樁成孔的方法可分為沖擊鑽孔、回轉鑽孔和旋挖鑽孔。施工中常用的鑽機為沖擊鑽機、回轉鑽機和旋挖鑽機。
沖擊鑽機主要適用於卵(漂)石土、岩層中鑽孔。其主要機具設備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沖擊鑽機整套設備,本身配有鑽架、起吊及沖擊等設備;另一類為由帶有離合器的雙筒卷揚機組成的簡易沖擊鑽具,其鑽架由簡易桿件組成。按照泥漿的循環方式,沖擊鑽又可分為沖擊正循環鑽和沖擊反循環鑽。
回轉鑽孔可分為正循環回轉鑽孔、反循環回轉鑽孔。其特點是泥漿循環方式不同,壓入泥漿為正循環,抽吸泥漿為反循環。
正循環適用於黏土,粉土,細、中、粗砂等各類土層;反循環適用於黏性土、砂性土、砂卵石和風化岩層,但卵石粒徑不得超過鑽桿內徑的2/3,且含量不大於20%。
旋挖鑽機適用於砂性土、砂卵石和風化岩層。
4. 鑽孔灌注樁施工都需要什麼機械
卷揚機、鋼絲繩、滑車、鑽頭、泥漿泵、水泵及電氣設備。
採用機械鑽孔,鑽機就位後,對鑽機及配套設備,應進行全面檢查,如卷揚機、鋼絲繩、滑車、鑽頭、泥漿泵、水泵及電氣設備等,是否完好正常,潤滑部位加油後檢查合格後方可開鑽。採用液壓電動正反循環鑽機前,應隨檢查液壓油、潤滑油情況,注滿油料後,旋塞要擰緊、關嚴。
採用沖擊鑽孔時,選用的鑽錐、卷揚機和鋼絲繩等應配套,鑽架聯接牢靠,鋼絲繩性能應適應要求,其安全系數不小於12。沖擊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鋼絲繩的損傷情況,當斷絲已超過5%時必須立即更換。
(4)灌注樁和什麼制水設備配合擴展閱讀:
鑽孔灌注樁施工的相關要求規定:
1、夜間施工,注意照明安全、交通安全、超重安全、用電安全幾項措施,夜間施工有值班領導在場,特別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時,必須有項目領導值班。
2、鑽孔中發生故障需排除時,嚴禁作業人員下孔內處理故障,在特殊情況下,必須下到孔內時,應在有護筒或其它防護設施的鑽孔中,由潛水人員或具有水下打撈經驗的人下到鑽孔中處理事故。
3、成孔時嚴格控制泥漿密度及孔底沉淤,第一次清孔必須徹底清除泥塊,砼灌注過程中導管提升要緩慢,特別到樁頂時,嚴禁大幅度提升導管。
5. 鑽孔灌注樁作為深基坑支護結構時擋水效果差通常將它與什麼組合應用
鑽孔灌注樁作為深基坑支護結構時擋水效果差通常將它(深層攪拌樁)組合應用,前者抗彎,後者做成防水帷幕起擋水作用。
6. 灌注樁後注漿需要什麼設備
混凝土輸送泵
7. 鑽孔灌注樁一般是採用什麼樣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的
鑽孔灌注樁一般採用旋挖機進行施工,用套筒護壁,泥漿護壁兩種護壁方式。
泥漿護壁需要泥漿比重儀和泥漿泵。
8. 鑽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配製要求是什麼
配製水下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水下混凝土是在特殊環境下的施工和凝結硬化。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良好性能,使其能承受上部結構的各種外力,對水下混凝土應有以下基本要求:
(1)粘聚性。為了使水下混凝土質量均勻,並經受一定距離下落後不產生或少產生離析現象,因此混凝土拌和物必須具有優質的粘聚性。
(2)流動性。水下混凝土是在不使用振動器的情況下施工的,混凝土的整平、密實均由混凝土本身重量自動流平來完成。因此,混凝土必須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才能達到混凝土良好的施工和易性能。
(3)強度。由於水下混凝土是在看不見、摸不到的水下施工和凝結硬化,這樣,混凝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地下水的滲透影響,改變水灰比,並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均勻性以及其他性能。因此水下混凝土在配合比的設計和施工工藝中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以保證混凝土有足夠的強度,避免造成質量事故。
(4)耐久性。水下混凝土在施工後凝結硬化,並長期承受各種荷載作用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除強度滿足要求外,還必須考慮耐久性能,如滲透性和耐蝕性等。對水下混凝土必須嚴格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證混凝土能達到規定的使用壽命。
以上這些基本要求,都受到所用材料的種類、性能、用量等的影響。與水泥的品種、標號、用量,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粗細集料的粒徑、級配、空隙率及其他表面的形狀、性質、施工溫度、濕度、環境、施工機械、拌和時間以及有無使用外摻劑等因素有關。因此,水下混凝土必須對其所用的各種材料的性能和用量有嚴格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利弊,選用的各種材料既要科學合理經濟實用,還要符合水下混凝土特殊要求。這樣,工程質量才有可靠的保證。
2、水下混凝土的配製
為了滿足水下混凝土的基本要求,混凝土的配製是關鍵。因此,根據相關規范的要求,對水下混凝土的配製提出了技術要求,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水泥。可選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水泥等,水泥的初凝時間不宜少於2.5h,標號不宜低於32.5,若使用52.5水泥,也不能減少用量,更不能採用早強型。所選用的水泥必須提供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
(2)粗集料。宜優先選用卵石,如採用碎石,應適當提高含砂率,一般可提高3%~5%。粗集料最大粒徑應小於導管內徑的1/6~1/3和鋼筋最小凈距的1/4,同時不應大於40mm。所選用粗集料,必須經過水洗,不能混有泥土雜物。
(3)細集料。宜採用級配良好的中砂。沙子必須經過篩選,清除雜物。
(4)含砂率。混凝土含砂率一般在40%~50%。採用碎石時可適當增大含砂率。
(5)水灰比。一般水下混凝土的水灰比可選用0.5~0.6,根據強度要求和選用水泥的品種與標號及施工中是否使用外加劑等,可適當調正水灰比。水灰比的確定必須經過試驗,以保證符合設計的試配強度和滿足施工規定的和易性。
(6)和易性。由於水下混凝土的整平和密實是靠混凝土自重下沉來完成的,因此,水下混凝土應有良好的流動性和粘聚性。為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滿足施工工藝技術要求,一般要求塌落度控制在18~22cm,以使混凝土表面能自動坍平。
(7)最小水泥用量,由於水下混凝土所處的特殊環境和不利條件,因此對水泥最小用量有嚴格規定。規范規定,每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少於350kg。
(8)強度與耐久性。水下混凝土的強度與耐久性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當水下混凝土的強度高時,其耐久性也好,水下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取決與水泥的標號、水泥的用量、水的用量、粗集料的種類和性質及有無摻用外加擠等。根據有關資料和實踐證明,水下混凝土的強度要比在空氣中施工的強度低。用鑽芯取樣檢驗,水下混凝土抗壓強度約為混凝土標准強度的80%左右,一般水下混凝土強度為空氣中施工混凝土強度的50%~90%。因此,水下混凝土的試配強度應高於混凝土設計強度的20%~30%。這一點應有足夠的認識和和充分的估計,這也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有效措施。
根據規范要求,施工應採用商品混凝土。因此,事先要和混凝土供應商進行技術交底,詳細交待選用材料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