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設計中,工業冷卻水管道怎樣已知流量求管徑
我只能回答一半:前者,流量(瞬時的)和管經之間成比例的.具體怎麼算,我也忘了,我明天再找資料看一下,
2. 空調系統中冷凍水冷卻水水量計算方法
冷凍水量CMH=製冷量(KW)X 0.172;冷卻水量CMH=製冷量(KW)X 0.224。
冷凍水與冷卻水是相對於空回調冷媒(答雪種)的作用而言的;冷媒出壓縮機為高溫,這個時候跟它進行熱交換的水是將冷媒降低溫度,即起到對冷媒的冷卻作用,叫這個時候的水為冷卻水;冷媒進過截流後到換熱器吸收熱量而蒸發,這個時候水就變水,成為冷凍水。
冷凍水系統、冷卻水系統聯動試運轉:
1、冷凍水系統、冷卻水系統個單機調試已經完成。
2、各AHU機組風管系統完成具備試車條件,各溫度感測器調試完畢,BA系統可正常工作。
3、啟動冷卻水循環泵,啟動冷卻塔。檢查冷卻水系統各設備的電流、電壓、溫度、液位、進出口壓力。
4、啟動冷凍水循環泵,檢查冷凍水系統各設備的電流、電壓、溫度、液位、進出口壓力。
5、啟動冷水機組、風冷熱泵機組,檢查各機組的電流、電壓、溫度、液位、進出口壓力。
6、根據冷水機組及風冷熱泵機組負載要求,啟動部分AHU機組,讓冷水機組帶負荷運行。
7、檢查冷卻循環水進出水溫度,調整冷卻循環水泵出口閥門,以達到冷水機組要求的冷卻水溫度。
8、開啟所有AHU機組,使冷水機組和風冷熱泵機組滿負荷運轉。
3. 高爐冷卻水流量如何計算已知水管管徑和水的流速
他們不是先計算管流速,先看多少冷卻件,每個冷卻件需要冷卻水多少合計冷卻水量,由水泵有流量計按量供給。管徑都是設備已經計算好固定的,主管徑是按水泵出口計算的。沒你那麼復雜計算。
4. 如何計算注塑機冷卻水管道的直徑,水泵的揚程
根據冷卻水流率來計算,冷卻水流率是指單位時間通過冷卻管的冷卻水體積。
泵驅動電機功率/KW 冷卻水流率L/min
7.5 >=13
11 >=19
18.5 >=32
22 》=38
.... ....
5. 已知設備需要冷卻水流量為10m3/h,循環水壓力為0.35mpa,管徑DN32,長度按照10m,水泵該怎麼選
循環水壓力已經確定即揚程可以基本選定,流量也有了10立方每小時,管徑是32的,單級的水泵估計流量有點偏小有一個32-200A揚程足夠, 或者就選大一點採用變徑頭改變一下水泵法蘭直徑,實際這個參數得選40的
6. 冷卻水量如何計算
這個問題條件抄不足,不好計算:1、釜中的物料量,和性質不清楚,不知道吸熱量是多少。2、設備本身的散熱損失可以估算,但不準。3、若是反應過程,一般應是放熱反應,放熱量也不清楚。所以,如果沒有反應,把蒸汽撤下後,溫度在稍有溫升後即可下降,無法恆溫,要想恆溫,只能稍通入蒸汽。該題目顯然是有放熱反應的,在溫度達到一定後,反應開始則放熱,因此要知道反應放熱量才能計算冷卻水量,以達到恆溫的目的。
7. 恩,冷卻水管徑和冷凍水管徑計算有什麼不同
計算方法與計算偏要都十分相似,不同的是所選取的參數不一樣,設計規范上對數據的選取有說明。
8. 估算空調冷卻(冷凍)水管管徑計算方法有公式
你設計的冷卻水進出口溫度呢?
進水溫度應該是已知的,出水溫度應該要比冷凝溫度低一些,最小低5攝氏度吧,具體看設計時的參數了。
知道了進出口冷卻水的溫度以及算出的熱負荷,你就可以算出單位體積水能帶走的熱量,就可以知道單位的水的體積,既然流速知道了,就能夠算出管路截面積了。
9. 空調水系統怎麼計算冷凍水、冷卻水、冷凝水管徑
當冷凝水盤位於機組負壓區段時,凝水盤的出水口處必須設置水封,水封的高度應比凝水盤處的負壓(相當於水柱溫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應與大氣相通。
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產生結露,必須進行防結露驗算。
註:
(1)採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時,一般可以不必進行防結露的保溫和隔汽處理。
(2)採用鍍鋅鋼管時,一般應進行結露驗算,通常應設置保溫層。
冷凝水立管的頂部,應設計通向大氣的透氣管。
設計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時,必須認真考慮定期沖洗的可能性,並應設計安排必要的設施。
冷凝水管的公稱直徑DN(mm),應根據通過冷凝水的流量計算確定。
一般情況下,每1kW冷負荷每1h約產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潛熱負荷較高的場合,每1kW冷負荷每1h約產生0.8kg冷凝水。
10. 已知設備循環冷卻水流量600m³/h,壓強0.4MPa,管長約300m,如何確定管徑
管徑的確定是流量與經濟流速有關,經濟流速設計規范中規定為1.2~2.5米/秒。這樣就能算出管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