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的設計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的設計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一、主要工藝的確定
污水處理站一般設計原則:(1)保證出水水質排放要求;(2)採用功能齊全、運行穩定、靈活性高、管理方便的處理工藝;(3)採用自動操作控制以減輕維護管理人員工作量;(4)處理好尾氣排放、污泥處理及雜訊瞎凳控制,盡量避免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5)在保證運行穩定、出水水質達標的前提下,盡量採用新產品、新設備以降低工程造價及運行成本,減輕管理工作量。另外針對地埋式污水站還有以下要求:一是此類污水排放具有很強的不定性,必須具備調節單元;二是處理站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同時應盡量節省佔地。生物接觸氧化法和SBR法是使用較多的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生物接觸氧化法主要工藝特點:(1)生物活性高,其好氧速率比普通活性污鍵迅泥法高1.8倍;(2)出水水質較磨亮旅為穩定;(3)由於接觸法屬於生物膜法的一種,其不需進行污泥迴流;(4)污泥產量較低;(5)由於填料固定不易產生污泥膨脹。SBR法主要工藝特點:一是SBR在不同的時段完成進水、反應、沉澱、出水、待機,這些過程均在同一個反應池內,節省佔地面積;二是SBR法可以輕易的改變反應時間、沉澱時間,相當於改變裝置的規模,因此非常適合負荷經常變動的污水;三是可在污水進入初期維持厭氧狀態,降低污泥指數,不易產生污泥膨脹;四是自動化要求非常高,較為復雜。這兩種工藝可具體可根據進水水質,水量來進行選擇。
二、總體布局與構築物設計
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的構築物一般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要完全埋入地下,因此應採用矩形結構的單元組合反應池。從安全方面考慮,應設置兩個人員進出口。各構築物之間使用隔牆間隔,連接處使用閥門或水堰。頂部使用混凝土蓋板,覆蓋20~40CM覆土並種植花草,每個處理單元上方留有檢查人孔,覆土後頂部標高與地面齊平,各單元底部標高一致。各處理單元設計應與總體布置相結合,由於沉澱池水力條件要求較嚴格,一般先確定沉澱池尺寸,並且為了組合方便一般使用方形結構;SBR法反應和沉澱位於同一池,所以直接先計算反應池,然後再根據平面布置要求,計算其它單元尺寸。
使用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的典型處理單元包括:(1)粗格柵:主要用於去除進水中較大顆粒的懸浮物。採用不銹鋼制手動粗格柵框。(2)調節池:用於進行水量調節,均衡進水,使每日排污水均勻通過處理設施。調節池有效容積一般按不小於設施8小時處理能力設計,調節池設預曝氣(大孔)攪拌系統,以防止污泥在調節池沉降。(3)自動細格柵:用於進一步去除進水中較大顆粒的懸浮物,保護水泵等設施正常運行。(4)缺氧池:通過水解、吸附及氧化分解作用預處理進水中有機污染物,具有初沉池、水解池等功能。進水經調節池水量調節後提升並經自動細格柵進入該池。缺氧池總停留時間按3小時設計。缺氧池沉澱污泥通過潛污泵提升排入污泥池。(5)生物接觸氧化池:該池一般設計為串聯運行的三級,按流程採用高、中、低不同的有機負荷以產生不同生物相,達到不同的處理效果。池內採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具有放射狀彈性絲的立體構造形式,其實際使用比表面積大,能切割及吸附氣泡,提高氧的轉移速率。彈性絲表面有微毛刺,具有易於掛膜等優點。生物接觸氧化池總停留時間按不小於8小時設計。(6)沉澱池:用於沉澱去除經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後污水中的可沉懸浮物。沉澱池設計成豎流式,中央導流筒進水,四周溢流堰溢流出水。沉澱污泥通過設於污泥斗底部的污泥泵提升排入污泥池。沉澱池表面負荷按不大於1.0m3/m2・hr設計,污水在池內水力停留時間按不小於1.8小時設計。(7)污泥池:缺氧池內會產生大量的初沉污泥,同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也產生一定的剩餘污泥及脫落的生物膜,這些污泥在污泥池匯集得以濃縮和消化減容,可減少污泥產量。
使用SBR法的地埋式污水處理站的典型處理單元與生物接觸氧化法主要不同在於:SBR法將缺氧池,氧化池和沉澱池合三為一,且傳統SBR法沒有在池中設有填料,另外增加了潷水器。反應池的形狀以方形和矩形為准,池寬池長比大致為1:1至1:2。其餘單元的設計與生物接觸氧化法並無兩樣。如果需要回收出水用於灌溉,沖洗等,即中水回用。則需在處理工藝後加上消毒和過濾單元,並加設一清水池用與儲存中水。雖然這增加了工程費用,但在水資源越來越珍貴的今天,這樣的代價值得付出。
地埋式污水處理站往往位於稍偏僻地區,缺少專業技術人員的長期值守,這就要求在該污水處理站設計時盡量採用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有效的常用成熟工藝。在具體構築物設計時應綜合考慮處理效果、美觀、經濟、安全、環境效益等方面。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Ⅱ 一個日處理1000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總造價大概多少地埋式厭氧消化
生活污水一般一頓廢水1000-2000元左右,1000噸預估100-200萬,一級A表的相對要多一點,這個造價不含配套的管理設施和建築
Ⅲ 總投資4.2億元 保山中心城區第三污水處理廠力爭6月完工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保山中心城區供排水量逐年增加、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等矛盾日益凸顯。為抓緊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的東河流域水污染問題,連日來,我市立行立改,倒排工期,搶抓中心城區第三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加快補齊中心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短板。
保山建投昌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周文俊
自4月10日市委召開立行立改會議以來,為加快三污廠管網推進的速度,我們增加了三套頂管拆並梁設備,增加了四個班組以及沉井的操作人底順利完成。
Ⅳ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操作方法
一、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的污版水輸送到地生權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二、對於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
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後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三、要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四、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
五、要觀察二沉池水流流態,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
六、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葯罐,葯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
七、設備調試結束並正常運行後,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
Ⅳ 准備投資一個十萬噸生活污水處理廠,大約需要多少資金
污水廠一般噸水投資在 2500元左右——大中型污水廠。小型的貴些,噸水在3000元以內上。要是新容疆或者東北等嚴寒地區估計要4000元/噸水——因為要全封閉的。
你這10萬污水廠,估計投資在2.5億左右。當然污水廠投資除了考慮本身污水廠處理部分和部分必要的建築物投資外。有的污水廠還要蓋很多管理大樓,停車場,養魚糖,生態景觀,停車場,大型綠化等那就是無底洞了。
還要就是2500噸水投資一般針對 污水廠出水要求一級B標準的,要是處理到一級A標準的,那估計要貴些。要上很多深度處理裝置。那至少噸水投資增加500元以上。一般3000-3200噸水投資
Ⅵ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具體操作流程是怎樣的
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佔地面積小,全地埋式,僅控制櫃在地面以上。掌握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操作流程是使用設備的關鍵。設備操作流程如下:
1、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池(可土建)的污水輸送到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運行。
2、對於首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1/2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小時後再啟動進水提升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3/4處,再向池內曝氣24小時。
3、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黏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水量。
4、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5、要觀察二沉澱池水流流態,出水堰集必須均勻,一般每隔24小時必須排泥一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澱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地埋式污水處理和設備需要根據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氯晶片等),二沉澱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葯罐,葯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過處理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0.5小時後,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7、設備調試結束並正常運行後,系統即可進入自動運行。現場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由於電氣操作控制櫃是利用PLC自動控製程序,在設備出廠前就已經加以了程序編制(一般每班各切換一次),運行時不必另行設置。
8、使用方應不定期對出水水質按照環保排放要求進行檢測,以保證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正常運行。
Ⅶ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優缺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模塊化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設備,是一種以生物膜為凈化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系統,充分發揮了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床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定、維護方便的特點,使得該系統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優缺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優缺點:
地埋式污水處理工藝有多種,在出水達標的前提下,最突出的優點有:
1.設備埋於地表下,上面可以進行綠化,環境美觀。
2.整個設備一般不需要專人管理。
3.可以減少佔地面積,設備上方可修建停車場等,無需建廠房等設施。
4.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生量少、噪音小於二類地區的標准。
5.操作簡便、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6.設備可按標准布置,也可隨地形需要特殊布置。
除了優點之外,鍵雀當然也有一定的缺點:
1.不利於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後,不方便檢修與更換。這通常是業主最煩稿帆早惱的。
2.對環境適應性強,冬天防凍、夏天防洪轎棗.北方需要埋入較深,並做保溫處理。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優缺點,希望大家在看過後能夠有所了解。
Ⅷ 污水處理設備占污水處理廠的總投資的比例
污水項目包含截污管網工程和污水處理廠工程。一般來說截污管網占總投資的70%,污版水處理廠為30%。
污水處理廠的權投資一般是1200~1400噸/元(不含征地、拆遷),污水處理設備要看你使用的是國內設備還是進口設備,如果關鍵設備用進口的話,大概為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的25%~30%
Ⅸ 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
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應該怎麼建設?目前的現狀及問題有哪些?請看中達咨詢編輯的文章。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市人口密度不斷增長,城市污水處理面臨嚴重威脅,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活。為此,國家加大對污水處理的管埋,鼓勵城市建立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為解決城市污水問題提供保障,維護城市正常秩序。
1城市地下污水處理廠的現狀及問題
1.1現狀據統計,北京、上海、天津等發達城市的污水處理問題得到了有效處理,但相關技術有待完善。同時,諸多欠發達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並未充分發揮其功能,起到污水處理的作用。甚至我國諸多城市未建立相應的污水處理廠。
1.2存在的問題1)處理能力總體偏低,且地方分布不均勻。近幾年,我國在污水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整體發展水平仍處於偏低狀態。與諸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不高,且分布不均勻。發達城市具有較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然而諸多不發達城市的污水處理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2)污水處理技術、設備落後。諸多城市對污水處理問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減少對污水處理問題的資金投入,使得城市污水處理的相關設備和技術得不到更新,從而降低城市污水處理質量。3)污水再利用率較低。由於技術和設備的落後,諸多污水未進行再利用,導致大量水資源的浪費。
2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優勢及特點
1)空間佔有率低。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主要涉及地下空間,其構築物設計安排較緊湊,採用佔地面積較小的技術,且無需設置綠化和隔離的問題,十分便捷。2)產生的噪音影響較小。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基本設備均位於地底,不存在較大噪音,不會對周圍居住的居民造成影響。3)環境污染相對較少。與地面式污水處理相比,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處於全封閉狀態,從而減少臭氣帶來的危害,避免周圍居民受到影響。4)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基本處於地下,佔地面積較小,為城市開發節省空間。5)溫度較穩定。由於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構築物位於地下,除污水以外,不受其他環境影響,使其處於一個較穩定的溫度環境下,為地埋式污水處理工作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3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及運行檢驗
在國外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基礎上,借鑒吸收先進技術以及相關經驗,進行我國城市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及運行檢驗分析。建設方案設計見表1。運行檢驗有以下幾點。1)對地下構築物集約化程度要求較高。整個工程的費用受到地下箱體尺寸的影響,因此,在建設地埋式污水處理廠時,對構築物的集約化程度要求較高,從而達到降低資金投入的目的,節約工程成本。
2)合埋配置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人員和車輛通道。以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特點為出發點,其設備均位於地下,增加了其檢修難度。如果人員與車輛通道未達到有效、合埋配置,將導致建設結束後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引起交通堵塞。3)配備合適的除臭設施。如果缺乏相應的除臭設施配置,將導致箱體內出現較大異味,影響周圍環境,難以體現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優勢及作用。因此,在建設地埋式城市污水處埋廠時必須做好除臭和通風工作,避免其影響整個地埋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效率。
4)完善消防設施。由於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獨特性,導致地下整體箱式位於地下或隧洞中。因此,必須正確把握構築物箱體和隧道尺寸大小,保證消防逃生的有效性,為避免出現消防事故,未雨綢繆,應完善相關的消防設備。5)相較而言,通風、照明的能耗較大。由於地下整體箱式位於地下或隧洞中,嚴重影響通風和採光效果。因此,需要配備大量的通風和照明設備,從而增加通風和照明的能耗。
4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高效實現城市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仍需不斷討論、研究,為此,需要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改進設備,優化技術,充分發揮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的優勢。
以上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