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需要多少天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需要多少天

發布時間:2023-08-25 09:08:43

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開始少量進水 悶曝 然後 逐步加大水量 控制好 DO 做好鏡鑒 SV MLSS 等常規測量 培養過程 視情況適當排泥!

㈡ 污水處理中,微生物生長需多長時間能達

微生物生復長的時間還是挺長制的呀,那個叫碧沃豐的微生物菌種處理污水的持續時間挺ok的。
一般來說,污水處理中的水指標的高低和用的微生物菌種的質量有關的呀。一般孵化好的微生物會休眠狀態,只要在合適的水環境上面就可以生長了。
微生物的選擇,建議到實力強大的,到線下去了解一下,多對比才選擇合適的。

㈢ 污水處理菌種怎樣培養

1、用甘度粉末的硝化細菌投在一個2L的桶中,然後取好氧池中的水混合攪拌成液體狀,並投加在好氧池中,進出水關閉兩天時間悶曝,第三天緩慢進水,第七天正常進出水即可。
2、好氧池中需要補充部分的影響物質,如碳源,氮源,磷源都需要補充一些。然後就是控制水中的溶解氧,使溶解氧在2-4mg/L的區間上,ph值和溫度也需要控制好,這樣有利於好氧細菌快速的掛上膜。
硝化細菌屬於好氧型細菌,由多種菌組成乎橡,如亞硝酸菌和硝酸菌。主要在廢水中的功能為:在亞硝酸細菌和溶解氧的情況下,把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然後通過硝化細菌把兆鎮亞硝酸鹽轉化為硝態氮的過程,整個系列就是一個硝化反應過程。
更多關於污水處理菌種怎樣族頃粗培養,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e5773e161610619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㈣ 生活污水的菌種怎麼培養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後,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於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於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最好取水質相同已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脫水後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然後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並增加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的特點,仿照發酵工業中菌種→種子罐→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個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件下,在一個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後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製品、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澱粉漿料、食堂米泔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體情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後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
(6)直接引進種菌種培菌:有些特殊水質菌種難於培養,還可利用當地科研力量,利用專業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所培養菌種後再接種培養,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專門好氧菌。此法,投資大,周期長,只有特殊情況才用。
3、馴化:在培菌階段後期,將生活污水和外加營養物量,逐漸減少,工業廢水比例逐漸增加,最後全部轉為受納工業廢水,這個過程稱為馴化。理論上講,細菌對有機物分解必須有酶參與,而且每種酶都要有足夠數量。馴化時,每變化一次配比時,需要保持數天,待運行穩定後(指污泥濃度未減少,處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變動配比,直至馴化結束。

㈤ 污水處理廠污泥培養

活性污泥法系統啟動主要分3個階段:
悶曝培養→連續進水馴化→穩定進水試運行
將曝氣池注滿有機廢水(或用清水混合廢水至COD>300mg/L),按曝氣池蓄水量的0.5%~0.8%向曝氣池中投加其它污水處理廠脫水活性污泥,盡量在2天內投加完畢。
陪菌步驟:
(1)悶曝:所有曝氣機的攪拌都開啟,各轉角的曝氣機風機開啟,剩餘風機暫不開。根據自控儀表顯示的溶解氧變化調整曝氣機風機的開停數量使溶解氧保持在1.5~2.5mg/L之間。在污泥量少,供氧有富餘時悶曝3~5小時後進入靜沉步驟。
(2)靜沉:將所有曝氣機停止0.5~1小時。需要注意的是開始靜沉前,應將溶解氧提高到2.5~3mg/L之間。
(3)間歇補充廢水:按(1)→(2)→(1)的順序不斷反復上述步驟,當監測到的COD值較最初降低了50%時,向曝氣池補充設計處理量50%的有機廢水。以前2次進水時間間隔為基準安排進水時間,並且每天將此間隔縮短1半。
(4)完成培菌:經過5-7天的培養,曝氣池污泥濃度(MLSS)達到1500mg/L左右時,可以進入馴化步驟。
馴化:
按設計處理量的30%左右連續進水,溶解氧控制在1.5—3mg/L之間,在系統正常運行前提下每天按現有處理量的10%遞增進水,直到達到設計處理量。

㈥ 污水處理中,微生物生長需多長時間能達到對數期

微生物有多種培養方法,但具體使用應根據廢水水質、氣候、實際許可的專條件等具體工屬況來確定。傳統的活性污泥培養和馴化過程可以總結為非同步馴化法、同步馴化法和接種馴化法。接種馴化法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污泥的馴化不是依據微生物處於哪個生長周期,而是在於馴化過程中微生物是否適應水質變化。馴化成功與否的主要標志為出水水質是否達到要求。我之前在SBR中培養的活性污泥,從接種到馴化成功花了10天的時間(比較順利的情況下)。如果在馴化時間一般保持在10~20天左右。易凈水網為你解答,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㈦ 污水處理中,微生物生長需多長時間能達到對數期

大多數細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腸桿菌在適宜條件下,每20分鍾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終保持這樣的繁殖速度,一個細菌在48小時內,其子代群體將達到無法想像的數量。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將少量單細胞純培養接種到一恆定容積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定時取樣測定其細菌含量,可以看到以下現象:開始有一短暫時間,細菌數量並不增加,隨之細菌數目增加很快,既而細菌數又趨穩定,最後逐漸下降。如果以培養時間為橫坐標,以細菌數目的對數或生長速度為縱坐標作圖,可以得到一條曲線,稱為繁殖曲線,通常又稱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代表了細菌在新的適宜的環境中生長繁殖直至衰老死亡全過程的動態變化。根據細菌生長繁殖速率的不同,可將生長曲線大致分為延遲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四個階段。(1)延遲期:少量細菌接種到新鮮培養基後,一般不立即進行繁殖,生長速度近於零。因此在開始一段時間,細菌數幾乎保持不變,甚至稍有減少。這段時間被稱為延遲期,又稱為遲緩期、調整期或滯留適應期。處於延遲期細菌細胞的特點是分裂遲緩、代謝活躍。延遲期的長短與菌種、種齡、接種量和培養基成分有關。(2)對數期:對數期又稱指數期。這一階段突出特點是細菌數以幾何級數增加,代時穩定,細菌數目的增加與原生質總量的增加,與菌液混濁度的增加均呈正相關性。 設在時間 t0 的活菌數為 X0 ,經培養時間 t 後的菌數為 X 則有: X = X0 ·2n→ lg X = lg X0 + n lg 2= 3.3 (lg X - lg X0 ) 世代時間 G = t - t0 / n= t - t0 / 3.3 (lg X - lg X0 )(3)穩定期:又稱恆定期或最高生長期。處於穩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細胞數與老細胞的死亡數幾乎相等,整個培養物中二者處於動態平衡,此時生長速度又逐漸趨向零。穩定期的細胞內開始積累貯藏物,如肝糖、異染顆粒、脂肪粒等,大多數芽孢細菌也在此階段形成芽孢。如果為了獲得大量菌體,就應在此階段收獲,因這時細胞總數最高;這一時期也是發酵過程積累代謝產物的重要階段,某些放線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也在此時期。(4)衰亡期:穩定期後如再繼續培養,細菌死亡率逐漸增加,以致死亡數大大超過新生數,群體中活菌數目急劇下降,出現了「負生長」,此階段叫衰亡期。圖2:細菌生長的典型曲線(Ⅰ.延遲期, Ⅱ.對數期, Ⅲ.穩定期, Ⅳ.衰亡期)

㈧ 污水處理微生物菌種用不完怎麼辦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傳統方式培養污泥,大概需要1-2個月的時間,另一種方式是購買專用的微生物菌種,如果找到合適的產品,一般需要1-2周(一般一周內)即可恢復。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菌種培養需要多少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城市污水一級a標 瀏覽:312
GEEDI進水要求 瀏覽:452
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例子 瀏覽:248
麥芽回奶用麥芽還是炒麥芽 瀏覽:585
水處理截流 瀏覽:98
蒸餾水視頻 瀏覽:968
屈臣氏的蒸餾水可以喝嗎 瀏覽:604
如何去污水中的金屬 瀏覽:465
上海滬成泵業污水泵價格如何 瀏覽:440
喝了點污水會怎麼樣 瀏覽:393
淄博供應水處理設備 瀏覽:615
一個濾芯可以過濾多少壺水 瀏覽:941
漢斯頓凈水器不通電是什麼原因 瀏覽:712
硅樹脂用英語 瀏覽:827
銀壺久燒水能有水垢嗎 瀏覽:868
為什麼實驗所用的蒸餾水必須是 瀏覽:251
什麼樣的飲水機安全 瀏覽:902
凈水器離水源多少米 瀏覽:79
新房漏進污水怎麼回事 瀏覽:240
超濾工作原理動畫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