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環評報告表必須進行地下水監測嗎
要的。
因為設置污水處理廠的目的就是要將生活中排放的污水通過處理後,變為凈水,但是在處理過程成中,有時可能處理不能達標,形成二次污染排放,失去處理的目的,為此要進行環評監測。
⑵ 貴州省污水處理環評報告需要哪些材料
1、環保部門批復的建設項目環境審查登記表;
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項目選址意見書或用地許可證;
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4、項目的平面布置圖(帶比例尺)、效果圖;
5、如無(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或雖有可行性研究報告,但無如下資料的,需補充提供:
①項目名稱、建設規模(人口、戶數)、項目位置、性質、類別;
②項目施工期時長、開工日期、竣工日期;
③項目總投資、分期投資情況,建設單位電話、傳真、聯系人;
④項目建設過程中土方量、堆放的場所、回填的土方量、棄土量、棄土場所;
⑤施工人員的數量、施工車數量、施工營地位置、施工期間水暖來源、廢水、廢氣、固廢的去向;
⑥項目的水、電、暖的小時最大消耗量、年消耗量;項目建成後的固體廢棄物固廢的去向;
⑦項目的給水管徑、排水去向(污水處理廠名稱)、防雷抗震等級;
⑧項目建設是否有中水設施存在,如有提供中水設計方案及中水 站位置;
6、如甲方自建供暖鍋爐房,則提供鍋爐噸位、數量、鍋爐房的規模、位置、爐型、煙囪高度、煙囪出口直徑、燃料種類、數量、煤質分析;
7、項目設有的泵房的位置、規模、大小。
8、項目的其他相關各種批文:供水證明、供電證明、供熱證明、供氣證明、污水接納證明、垃圾處理接納證明、文物保護證明、海防林用地證明。
9、項目建設是否有中水設施存在,如有提供相關資料。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學習污水處理知識就上易凈水網
⑶ 危險廢物處理處理量達到多少做環評報告表
根據《危險廢物環核散頃境管理條例》和《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危險廢物處理項目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具體處理量的門檻是根據廢掘畢物種類和處理方改陸式而定。
一般來說,如果危險廢物的處置量達到每日0.5噸及以上,或者年處理量達到500噸及以上,則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提交相應的環評報告表。不同省份和地區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建議在具體操作前咨詢當地環保部門的相關規定。
⑷ 污水處理廠需要環評報告書還是環評報告表
根據國家《分類管理名錄》: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5萬噸以上的是做報告書,以下的做報告表;工業廢水處理站全部做報告書。
⑸ 環保局評估污水處理廠廢水的評估報告怎麼寫
1、由市規劃建設局制定該污水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作審批建設項目任務書(行性研究報告)定附件;
2、經市土資源局審核同意項目用預審;
3、政府管委向市發展改革局請示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立項確定業主建設單位取標通知書才能投資啟項目;
4、展環保設施建設項目竣工;
5、向市環保局(辦公室文秘)提交試運轉申請,具體材料: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意見、防治污染設施設計案、竣工工藝流程圖、治理合同及治理技術案已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案(或審查)證明材料
6、經環保局審核材料、組織現場檢查同意項目試運轉期限90特殊工程經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適延期超150試運轉30驗收臨測報告期;
7、試運轉期滿提交竣工驗收申請試運轉功項目應試運轉期結束20內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並提交材料(式3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臨測報告、污染治理工作總結(應包含工程設計、投資、施工、試運轉情況及及運行費用等內容)、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防治污染設施操作規程;
8、由環保局組織現場檢查、驗收現場檢查內容:防治治設施現場運行情況、防治污染設施試運轉運行記錄、否裝排污計量裝置具備臨測采條件排污口設置專門標志、否合理短路排污口、周圍環境態恢復情況、其防治污染措施落實情況;
9、取環保合格驗收其條件: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審查批復手續齊備、污染
防治設施委託資質環保治理單位進行設計、施工並進行案評估技
術資料齊全、施工程嚴格遵守關環保律、規並按照環境影響評價
報告環保審批意見要求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防治污染設施穩定、
運行符合交付使用條件、外排污染物達規定環境標准、規范化
排污口、建設程受破壞並恢復環境已經恢復
10、再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證其內容:驗收合格環境保護設施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具同意驗收意見與其相應建設項目式投入產或者使用並發放排污許證;
11、驗收合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單位須按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完畢重新申請驗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受理申請30內組織現場再檢查驗收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證
⑹ 鄉鎮污水處理廠環評報告表應該收費多少
很難說一個環評項來目具體是多少源錢,因為環評沒有一個固定的收費標准,純屬商業行為,你可以和環評公司的老闆去談,如果環評公司的老闆願意給你免費做環評也是可以的。純屬商業行為。
我們這里,如果可以引用監測資料的話,鄉鎮污水處理廠環評報告表在4萬左右。
⑺ 企業辦理環評的流程和手續
辦理流程建設單位提出立項申請後,環境保護局按基本建設程序進行環保審批。
1、審查項目建議書有關環保部分,確定立項初步意見;
2、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設計任務書有關環保內容;
3、審查初步設計中的環保篇(章),出具初步設計審查意見;
4、審查建設項目施工設計圖,核發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審核通知單;
5、對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審批建設項目試生產(運轉)申請報告,核發試生產(運轉)審核通知單;
7、審查竣工驗收報告,核發建設項目「三同時」竣工驗收單。
申報材料(一)項目建議書階段
1、項目建議書;
2、上級有關立項批文、地形圖(測繪院繪制的藍圖);
3、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劃選址意向書。
(二)可行性研究階段
1、環境影響報告書一式二份或填報環境影響報告表一式三份;
2、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設計任務書;項目總平面布置圖(藍圖);
3、市政排水部門的說明文件(廢水納入市政污水處理廠的項目);
4、排污指標(水源保護區和准水源保護區的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設項目);
5、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劃選址意見。
(三)初步設計階段
1、初步設計報告及附圖;
2、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設計任務書的批復文件;
3、環保設施設計方案。
(四)施工圖設計階段
1、提交建設項目總平面圖(市區1:500,郊區1:2000),給排水總圖、排水系統圖、排風系統圖;
2、動力、變電站、冷凍、空調、水(熱)泵、車庫、娛樂場所等設備平面布置圖,環境保護設施設計圖,施工圖說明和主體工程的工藝流程圖、工藝設備布置圖等;
3、初步設計批復文件;
4、《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送審單》一式三份;
5、委託處理協議(包括廢水、污水、固體廢物、放射性廢物等,固體廢物運出市外處理處置,需要當地省級環保部門證明)。
(五)試生產階段
1、填交試生產(或試運轉)申請報告;
2、「三同時」審核通知單(復印件)。
(六)竣工驗收階段
1、提交竣工驗收報告,環境監測驗收報告,填報「三同時」竣工驗收單一式五份;
2、項目驗收後一個月內,到市環保局辦理排污申報。
承諾時限
1、收到環境影響登記表3日內簽署審批意見;
2、收到環境影響報告表5日內簽署審批意見;
3、收到環境影響報告書7日內予以批復(行政許可聽證時間或環評修改時間除外);
4、收到初步設計環境保護篇(章)1個月內出具審查意見;
5、收到《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送審單》和其他按規定要求建設單位送審的文件、圖紙1個月內核發《「三同時」審核通知單》;
6、收到試生產申請報告及有關資料,並經現場查驗後,2周內批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六條 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以下統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一)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二)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