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下室防水的施工工藝
地下改性瀝青油氈(SBS)防水層施工
1 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地下防水層工程施工。
2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要求
2.1.1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
2.1.1.1 規格:見表3-6。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規格 表3-6
厚度 (mm) 寬度 (mm) 長度(m)
2.0 ≥1000 20
3.0 ≥1000 10
4.0 ≥1000 10
5.0 ≥1000 10
2.1.1.2 技術性能:見表3-7。
高聚物改性瀝青油氈防水卷材技術性能 表3-7
指 標
聚酯胎 麻布胎 聚乙烯胎 坡纖胎
拉力 N ≥400 ≥500 ≥50 ≥200
延伸率 % ≥30 ≥5 ≥200 ≥50
耐熱度 85℃受熱2h不流淌,塗蓋層無滑動
低溫柔性 -15℃繞規定直徑圓棒,無裂紋
不透水性 壓力/保持時間 0.2MPa/30min
2.1.2 配套材料:
2.1.2.1 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氯丁橡膠加入瀝青及溶劑配製而成的黑色液體。用於油氈接縫的粘結。
2.1.2.2 橡膠瀝青乳液:用於卷材粘結。
2.1.2.3 橡膠瀝青嵌縫膏:用於特殊部位、管根、變形縫等處的嵌固密封。
2.1.2.4 汽油、二甲苯等:用於清洗工具及污染部位。
2.2 主要用具:
2.2.1 清理用具:高壓吹風機、小平鏟、笤帚。
2.2.2 操作工具、電動攪拌器、油毛刷、鐵桶、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壓子、手持壓滾、鐵輥、剪刀、量尺、1500mmφ30管(鐵、塑料)、劃(放)線用品。
2.3 作業條件:
2.3.1 施工前審核圖紙,編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並進行技術交底。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專業隊施工,操作人員持證上崗。
2.3.2 鋪貼防水層的基層必須按設計施工完畢,並經養護後乾燥,含水率不大於9%;基層應平整、牢固、不空鼓開裂、不起砂。
2.3.3 防水層施工塗底膠前(冷底子油),應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
2.3.4 施工用材料均為易燃,因而應准備好相應的消防器材。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 → 塗刷基層處理劑 → 鋪貼附加層 → 熱熔鋪貼卷材 → 熱熔封邊 →
做保護層
3.2 基層清理:施工前將驗收合格的基層清理干凈。
3.3 塗刷基層處理劑:在基層表面滿刷一道用汽油稀釋的氯丁橡膠瀝青膠粘劑,塗刷應均勻,不透底。
3.4 鋪貼附加層:管根、陰陽角部位加鋪一層卷材。按規范及設計要求將卷材裁成相應的形狀進行鋪貼。
3.5 鋪貼卷材:將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按鋪貼長度進行裁剪並卷好備用,操作時將已卷好的卷材,用φ30的管穿入卷心,卷材端頭比齊開始鋪的起點,點燃汽油噴燈或專用火焰噴槍,加熱基層與卷材交接處,噴槍距加熱面保持300mm左右的距離,往返噴烤、觀察當卷材的瀝青剛剛熔化時,手扶管心兩端向前緩緩滾動鋪設,要求用力均勻、不窩氣,鋪設壓邊寬度應掌握好,滿貼法搭接寬度為80mm,條粘法搭接寬度為100mm。
3.6 熱熔封邊:卷材搭接縫處用噴槍加熱,壓合至邊緣擠出瀝青粘牢。卷材末端收頭用瀝青嵌縫膏嵌固填實。
3.7 保護層施工:平面做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防水層施工完,應及時稀撒石碴後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4 質量標准
4.1 保證項目
4.1.1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膠粘劑的規格、性能、配合比必須按設計和有關標准採用,應有合格的出廠證明。
4.1.2 卷材防水層特殊部位的細部作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4.1.3 防水層嚴禁有破損和滲漏現象。
4.2 基本項目:
4.2.1 基層應平整,無空鼓、起砂,陰陽角應呈圓弧形或鈍角。
4.2.2 改性瀝青膠粘劑塗刷應均勻,不得有漏刷、透底和麻點等現象。
4.2.3 卷材防水鋪附加層的寬度應符合規范要求;分層的接頭搭接寬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收頭應嵌牢固。
4.2.4 卷材粘結應牢固,無空鼓、損傷、滑移翹邊、起泡、皺折等缺陷。
5 成品保護
5.1 地下卷材防水層部位預埋的管道,在施工中不得碰損和堵塞雜物。
5.2 卷材防水層鋪貼完成後,應及時做好保護層,防止結構施工碰損防水層;外貼防水層施工完後,應按設計砌好防護牆。
5.3 卷材平面防水層施工,不得在防水層上放置材料及作為施工運輸車道。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卷材搭接不良:接頭搭接形式以及長邊、短邊的搭接寬度偏小,接頭處的粘結不密實,接槎損壞、空鼓;施工操作中應按程序彈標准線,使與卷材規格相符,操作中齊線鋪貼,使卷材接長邊不小於100mm,短邊不小於150mm。
6.2 空鼓:鋪貼卷材的基層潮濕,不平整、不潔凈、產生基層與卷材間窩氣、空鼓;鋪設時排氣不徹底,窩住空氣,也可使卷材間空鼓;施工時基層應充分乾燥,卷材鋪設應均勻壓實。
6.3 管根處防水層粘貼不良:清理不潔凈、裁剪卷材與根部形狀不符、壓邊不實等造成粘貼不良;施工時清理應徹底干凈,注意操作,將卷材壓實,不得有張嘴、翹邊、折皺等現象。
6.4 滲漏:轉角、管根、變形縫處不易操作而滲漏。施工時附加層應仔細操作;保護好接槎卷材,搭接應滿足寬度要求,保證特殊部位的質量。
7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准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防水卷材應有產品合格證,現場取樣復試合格資料。
7.2 膠結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使用配合比資料。
7.3 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資料及質量檢驗評定資料。
B. 樁基承台基礎防水怎樣做
樁基承台基礎防水做法如下:進行防水卷材施工前必須先做好降水及排水工作,地下水位應降至防水層底標高300mm以下,並保持該水位至防水層施工完畢。
鋪貼防水層的基層應乾燥、平整、牢固,並不得有起砂、空鼓、開裂等缺陷,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鈍角。含水率不得大於9%。
樁頭:基層要求牢固,干凈對於有明顯裂縫(一般指縫裂寬大於0.2mm)的地方需要修補,滲漏部位應預先堵漏。在施工層基體砂漿混凝土上灑水,充分濕潤施工面,但不能有明水。
穿牆管道及預埋件,必須在澆築混凝土前按設計要求予以固定,有套管的管道部位應高於基層表面不少於20mm,並檢查合格後方准施工,預埋套管應設置止水環,並滿焊嚴密。在防水層鋪貼前應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
將清理干凈的基層塗刷基層處理劑,塗刷時要均勻一致,不得漏刷或堆,基層處理劑塗刷完畢後,必須經過8小時以上達到乾燥程度方可進行熱熔法卷材施工,以避免失火。
(2)地下室樁頭的防水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樁基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深基礎形式。基礎可以分為淺基礎和深基礎。樁基礎的使用條件是:荷載較大,地基上部土層軟弱,適宜的地基持力層位置較深,採用淺基礎人工地基在技術上、經濟上不合理時;
河床沖刷較大,河道不穩定或沖刷深度不易計算正確,位於基礎或結構物下面的土層有可能被侵蝕、沖刷,如採用淺基礎不能保證基礎安全時。
當地基計算沉降過大或建築物對不均勻沉降敏感時;當建築物承受較大水平荷載,需要減少建築物水平位移和傾斜時。
當施工水位或地下水水位較高,採用其他深基礎施工不便或經濟上不合理時;地震區,可液化的地基中,採用樁基礎可增加建築物的抗震能力,樁基礎穿越可液化土層並伸入下部密實土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樁承台
C. 地下室樁頭周圍的防水如何處理!筏板採用4+3防水卷材
把樁頭一周的地面切個倒三角口,也就是順著一周挖出個圓槽來,然後把槽內表面打濕,不要有明水。然後用柔性堵漏靈加水和好後圍著管子塞到樁一圈的槽里。等其幹了後再在表面做其他防水塗層。這是參考一般室內穿牆管道、樁、柱的防水處理辦法。
D. 怎樣做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防水方案一:外防外貼法施工
外防外貼防水法,即在底板墊層上鋪設卷材防水層,並在圍護結構牆體施工完成後,再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鋪貼在圍護結構的外牆面,然後採取保護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優點是隨時間的推移,圍護結構牆體的混凝土將會逐漸乾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但當基坑採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採取措施,以解決水平支撐部位影響地下室堵漏的問題。
地下室防水方案二:外防內貼法施工
外防內貼法是在底板墊層上先將性保護牆全部砌完,再將卷材(防水層)鋪貼在性保護牆和底板墊層上,待地下室防水層全部做完,後澆築圍護結構混凝土。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環境條件受到限制,難以實施外防外貼法而不得不採用的一種地下室堵漏施工方法。
(4)地下室樁頭的防水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施工要點
1、噴塗冷底子油
為使防水卷材與基層結合良好,在鋪卷材前,應在鋪貼面上噴塗冷底子油兩道。質量比為30%的瀝青和70%的汽油。
2、鋪貼卷材防水層
① 平面鋪貼卷材
鋪貼卷材前宜使基層表面乾燥,先噴冷底子油結合層兩道,然後根據卷材規格及搭接要求彈線,按線分層鋪設。
卷材搭接:長邊不應小於100mm,短邊不應小於150mm。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層的卷材的接縫應該錯開,上下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
在平面與立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於600mm處。
② 立面鋪貼卷材
鋪貼前宜使基層表面乾燥,噴冷底子油兩道,乾燥後即可鋪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