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政策

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政策

發布時間:2023-08-13 16:59:34

① 政府給污水處理的補貼是多少

法律分析:我國各地污泥處置的補貼方式不同,但都是以環保項目能夠長遠可持續的運行為目的。在補貼額度方面,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都以污泥處置方式以及達到的效果為衡量標准。

法律依據:《關於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6年底前,設市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於0.95元,非居民不低於1.4元城、重點建制鎮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於0.85元,非居民不低於1.2元。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應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綜合考慮本地區水污染防治形勢和經濟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調整。收費標准要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的運營成本並合理盈利。2016年底前,設市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於0.95元,非居民不低於1.4元城、重點建制鎮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於0.85元,非居民不低於1.2元。已經達到最低收費標准但尚未補償成本並合理盈利的,應當結合污染防治形勢等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准。未徵收污水處理費的市、縣和重點建制鎮,最遲應於2015年底前開征,並在3年內建成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

②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研究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政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政策的把控要放在第一位,每個細節的處理都要有理有據才能做到最好。中達咨詢就污泥處理處配鎮穗置行業政策研究和大家說明一下。
1污泥行業概述
11污泥概述
污泥,是指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態或固態物質,是污水處理無法避免的「副產品」。如下圖所示,污泥產生於污水處理的多個環節。污泥中含有病原體、蟲卵、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質,未經有效處理處置,極易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然而經過恰當處理,污泥又可以作為肥料、建材等資源循環利用。
12污泥行業現狀
隨著污水處理廠在全國范圍內的加速覆蓋,污水處理量連年增長,污泥產量逐年提升。我國污泥無害化處置率仍處於較低水平,污泥處理設施尚不健全,己建成設施的處理水平良莠不齊,積存的污泥量大。部分地區直接對污泥進行簡單脫水干化後堆肥或填埋,未對污染物、病原體和重金屬進行處理,造成巨大的生態污染破壞隱患,還可能在運輸填埋過程中發生爆炸等事故,污泥處理處置面臨巨大壓力。
2污泥處理處置國家政策
21政策監管及導向
2015年「十三五」規劃出台,指出大氣、污水、污泥的治理是今後國內環保處理的三個主攻方向。在出台的「十三五」相關政策的推動下,環保重要性大幅提升。如下表所示,「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污泥處理處置目標、任務與布局旅運,建立完善了污泥穩定化與無害化的相關標准,並闡明了要加強監管與激勵機制,全面地為我國未來五年的污泥處理處置工作做出了重要布局。
同年由國務院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也明確了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與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達到的目標,預計涉及污泥處理處置的政策將進一步完善,污泥排放監管將逐漸嚴格,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盈利會得到保證。隨著政策完善利好和市場監管等因素的驅動,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有望突破瓶頸期,加速發展。
除了以上兩個關鍵政策,從2012年到2016年我國還出台了涉及污泥處理處置的一系列相關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從政策層面對污泥處理處置的不斷重視與對未來五年內提高污泥無害化處理率的堅定決心。近五年其他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見下表。
22收費及補貼政策
一直以來,污泥處理費的落實是污泥處理處置項目進行的一個難點。目前,隨著水價改革逐步到位,污水處理費將逐漸覆蓋污泥處理成本。針對目前國內污泥處理處置項目(以bot項目為主),《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4版)》給出的污泥處理處置全成本區間在150~500元/噸,平均成本為270元/噸,摺合到污水處理費中約合02元/噸(按每萬噸水產生7噸含水率80%的污泥)。
2015年1月,發改委、財政部及住建部聯合發布《關於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指出2016年年底前,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於095元,非居民不低於14元;縣城、重點建制鎮原則上每噸應調整至居民不低於085元,非居民不低於12元。2015年10月36城平均污水處理費僅087元/噸,貴州、黑龍江、遼寧等多個地區污水處理費更低,距標准有較大上升空間。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合理提高污水收費標准,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標准不應低於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的成本。培卜」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除了對污泥處理費的落實,在污泥項目補貼方面,全國各地對污泥處置項目也相繼頒布補助政策,鼓勵污泥處置項目建設,並對運營或項目投資以多種方式實行補助。
以上國家資金政策方面的支持都為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工作提供了資金條件,讓污泥處理切實得到落實,有望快速打開污泥處置市場。
3ppp模式與污泥處理處置行業
31PPP模式概述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嗪獻韉確絞劍�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PPP的合作模式多種多樣。市政環保行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bot模式。
20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通過將國有企業部分出售、全部出售或關閉等方式使存量資產變現,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迅猛增長與政府財政緊張的矛盾。20世紀90年代公私合作夥伴關系(PPP)這一概念在英國較早出現並得到推廣,繼而在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並沿用至今。20世紀90年代後,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也開始從眾多基礎設施領域逐步退出。
我國的PPP初探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以外資特許經營類的BOT試點項目為主。2004年,建設部頒布並實施了《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6號),將特許經營的概念正式引入市政公用事業,並在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及燃氣供應等領域發起大規模的項目實踐。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以126號令為模板,先後出台了大量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及政策性文件,用於引導和規范特許經營項目開發。
PPP合作模式有利於政府轉換職能,同時減輕財政負擔。政府方可以由過去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變成一個行業監管者、指導者和合作者,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從投資中解放出來。通過引入社會投資人,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充分利用投資人的資金實力和管理水平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它還能合理分配各方風險;節省項目投資,降低工程費用;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 32PPP模式對污泥行業的影響
2013年以後,我國PPP模式的制度化建設提上議事日程,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PPP模式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未來有較大增長空間,隨著一系列頂層設計的逐步推進,我國有望形成由法律法規、管理機構、操作指引、標准化工具和專業培訓構成的相對完整的ppp政策框架。污泥行業上下游關系見下圖。
污泥行業作為污水處理行業的下游產業,與污水行業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相比現在發展較為成熟的污水處理行業,污泥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由於兩個行業具有極強的相似性和相關性,污泥行業的發展歷程必定與污水行業具有一定的重復性。經財政部PPP中心2016年3月末公布的季報顯示,市政行業PPP項目(季報統計范圍內)居於所有行業的榜首,三月末比一月末新增的項目數佔比超過85%,其中增長最多的是污水處理項目。
在財政部PPP項目名錄中,涉及水務領域的項目有722多個,佔比為185%,污泥單獨處理處置項目共有24個。目前,財政部正在與住建部、環保部、水利部等加快遴選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其中,水務項目將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表明國家治理污水污泥問題的決心和�τ諫緇嶙時靜斡胛鬯�、污泥行業的鼓勵。而未來,對於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相對高額的投資成本、高技術壁壘和專業的運營管理的要求會迫使政府越來越廣泛地引入PPP的合作模式來滿足積壓多年、數量龐大的污泥處理處置市場需求。
另外,對社會資本來說,企業參與PPP項目的收益較為穩定,且回報期限長、能鎖定未來收益,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長期投資者而言是較為理想的投資標的。PPP模式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訂單和發展機遇,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無疑會增加產業熱度,從而促進技術改良、收費制度完善、打通下游產品出路,形成產業良性循環。
4結論
面對污泥處理處置的巨大壓力,國家已經出台了眾多政策推動行業的發展、加強市場的監督。對於資金問題,政府也在收費機制上有所突破,由此直接激發行業的參與熱情。運作模式方面,作為公共事業的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在PPP模式應用中的表現值得期待。PPP模式已經逐步走向政策、制度完善,但仍待相關成功案例為污泥行業領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污水處理政策

法律分析:污水處理政策如下:1、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2、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3、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達到一級A排放標准;4、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黃河流域中下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力爭達到30%;5、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0%以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條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④ 污水處理國家最新政策

01

六部委聯合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出台時間:2021年12月29日

出台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主要內容: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的具體任務:一是聚焦重點行業,實施廢水循環利用提升行動。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造紙、紡織、食品等行業,推進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升級。編制典型行業廢水循環利用路線圖,提升用水重復利用率。二是堅持創新驅動,攻關一批關鍵核心裝備技術工藝。部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選擇有代表性的園區開展技術綜合集成與示範。三是實施分類推廣,分業分區提升先進適用裝備技術工藝應用水平。定期遴選、發布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以及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制定技術推廣方案和供需對接指南,聚焦重點用水行業,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四是突出標准引領,推進重點行業水效對標達標。加快制修訂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術、管理、評價等標准。加強相關標准宣貫,發布領跑者名單和先進用水指標,編制典型案例,引導企業對標達標。五是強化示範帶動,打造廢水循環利用典型標桿。遴選、發布一批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示範企業和園區,創建一批產城融合廢水高效循環利用創新試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優秀典型經驗和案例。六是加強服務支撐,培育壯大廢水循環利用專業力量。遴選、發布一批廢水處理裝備、工程應用優質企業名單,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相關單位組建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產業聯盟,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綜合服務。七是推進綜合施策,提升廢水循環利用管理水平。推動規模以上用水企業加快對已有數字化管控平台進行升級改造。強化行業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嚴格控制達不到相關用水條件的項目新增取水。主要目標:到2025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左右,鋼鐵、石化化工、有色等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進一步提升,紡織、造紙、食品等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較2020年提升5個百分點以上,工業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

02

四部委聯合印發《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時間:2021年12月24日

出台部門: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主要內容:以京津冀地區、黃河流域等缺水地區為重點,選擇再生水需求量大、再生水利用具備一定基礎且工作積極性高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試點。到 2025 年,在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的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復制,具備全國推廣價值的優秀案例。主要任務:(一)合理規劃布局。(二)強化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三)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四)完善再生水調配體系。(五)拓寬再生水利用渠道。(六)加強監測監管。主要目標:到 2025 年,在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的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續、可復制,具備全國推廣價值的優秀案例。強化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要加強源頭管控,接納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的污水處理廠,不納入試點城市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要規范過程管理,強化監督考核,確保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要嚴格末端監管,制定實施突發環境事故應急預案,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異常時,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影響下遊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等工程措施運行。

03

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出台時間:2021年1月4日出台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主要內容: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出台《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1〕13號),明確提出了北方城市再生水利用25%,京津冀再生水利用率35%的要求。根據意見,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畜禽糞污和漁業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根據指導意見,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重點領域包括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農村污水等三方面。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缺水地區特別是水質型缺水地區,優先將達標排放水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就近回補自然水體。資源型缺水地區以需定供、分質用水,推廣再生水用於工業生產、市政雜用和生態補水利用。生態補水是水環境治理的關鍵措施之一。目前,我國大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良好,特別是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等主要水質指標能夠滿足或接近河道、湖泊等環境水體補水要求。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開展企業用水審計、水效對標和節水改造,推進企業內部工業用水循環利用。開展工業廢水再生利用水質監測評價和用水管理。穩妥推進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推廣工程和生態相結合的模塊化工藝技術,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此外指導意見還明確了實施污水收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工程等六大重點工程。提出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重點推進城鎮污水管網破損修復、老舊管網更新和混接錯接改造。到2025年建成若干國家高新區工業廢水近零排放科技創新試點工程。重要意義: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九部門印發《指導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切合我國實際的有力措施,既可提高水資源供給能力、緩解供需矛盾,又可減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態安全,對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⑤ 污水處理企業應繳什麼稅,國家有哪些稅收優惠

污水處理企業應繳什麼稅,國家有哪些稅收優惠, 污水處理廠有些什麼樣的稅收優惠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規定,對污水處理勞務免徵增值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的納稅人執行污染物排放標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23號)規定,污水處理,指將污水(包括城鎮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後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或達到相應的國家或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的直接排放限值的業務。
財稅〔2013〕23號檔案同時規定,納稅人在辦理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退稅、免稅事宜時,應同時提交污染物排放地環境保護部門確定的該納稅人應予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准,以及污染物排放地環境保護部門在此前6個月以內出具的該納稅人的污染物排放符合上述標準的證明材料。已開展環保核查的行業,應以環境保護部門釋出的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企業名單公告作為證明材料。可見,污水處理只有在達標後,才能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污水處理企業可享受三方面所得稅優惠:一是減免稅優惠,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專案的所得,自專案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享受「三免三減半」。二是減計收入優惠,企業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資源作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國家非限制和禁止並符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的產品取得的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三是稅額抵免優惠,企業購置並實際使用《節能節水專用裝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節能節水等專用裝置的,該專用裝置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後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需要注意的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等相關工作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10號)公開的審批事項中,包括企業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專案的所得享受所得稅優惠的備案核准以及企業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的專用裝置的投資額享受所得稅優惠的備案核准。因此,上述投資人新建污水處理企業應事先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才可享受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優惠。

污水處理廠能享受到的所有稅收優惠有哪些?

針對污水處理廠,地方出台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但需要根據貴公司所在地稅務機關的相關優惠政策向主管
稅務機關申請稅收優惠,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需要定期減免
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稽核後,報國家稅務局批准。
浙地稅發[2008]1號:

污水處理廠能享受到的所有稅收優惠:
一、首先,在增值稅方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第一條規定,再生水免徵增值稅。再生水應當符合水利部《再生水水質標准》的有關規定。該通知第二條規定,對污水處理勞務免徵增值稅。污水處理是指將污水加工處理後符合GB18918-2002有關規定的水質標準的業務。
二、其次,在企業所得稅方面,《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三項及其實施條例第八十八條規定,公共污水處理專案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三免三減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專案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試行)》(財稅〔2009〕166號)規定,城鎮污水處理專案應具備以下條件:1.根據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等全國性規劃設立。2.專門從事城鎮污水的收集、貯存、運輸、處置以及污泥處置(含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准入條件的水泥窯協同處置)。3.根據國家規定獲得污水處理特許經營權,或符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生活污水類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條件。4.專案設計、施工和執行管理人員具備國家相應職業資格。5.專案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通過相關驗收。6.專案經設區的市或者市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總量核查。7.排放水符合國家及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8.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如果該廠還有污水處理專案之外的其他收入,則按照減免稅管理的有關要求,減免稅收入與非減免部分要分別單獨核算。《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明確企業所得稅過渡期優惠政策執行口徑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157號)再次強調了相關收入要單獨核算。

企業怎麼應對污水處理?有哪些技巧?

維拓環境 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按處理程度的不同, 污水處理 系統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三級處理);
1.1一級處理只除去廢水中的懸浮物,以物理方法為主,處理後的廢水一般還不能達到排放標准。對於二級處理系統而言,一級處理是預處理
1.2二級處理最常用的是生物處理法,它能大幅度地除去廢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使廢水符合排放標准。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1.3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污水處理企業發生的污水處理勞務是否有稅

污水處理業務為增值稅應稅專案,但根據財稅[2008]156號規定,符合標準的污水處理勞務免徵增值稅,相應的,用於免徵增值稅專案發生的進項稅額也不得抵扣。
污水處理費是按照補償排污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的執行維護成本,並合理盈利的原則核定。污水處理費的所征稅種是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專案所得,自專案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污水處理費收費者和繳費者是合同關系,或委託關系。
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費包含在水費裡面。水費包括基本水費、城市附加費、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南水北調基金、水廠建設費、省專項費。 (根據省市收費不同,構成不同)
根據《關於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6號)第二條規定,對污水處理勞務免徵增值稅。污水處理是指將污水加工處理後符合GB18918—2002有關規定的水質標準的業務。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2008年第538號)
第十條規定,用於免徵增值稅專案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發生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哪位財務前輩知道在雲南污水處理企業在稅務方面有哪些優惠的?

免徵增值稅

企業需繳納哪些稅,又有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要交的稅是業務涉及到稅法規定應納的稅。
目前,我國在徵收的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印花稅、契稅、菸葉稅、關稅、船舶噸稅等。
稅收優惠政策很多,具體到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政策法規欄目檢視為最准確、最新規定。

閱讀全文

與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濾化學清洗大量泡沫是什麼原因 瀏覽:922
千福名媛凈化器怎麼打開 瀏覽:716
污水處理池容計算參照 瀏覽:555
污水是否需要爬梯 瀏覽:339
污水w4表示什麼意思 瀏覽:316
內置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825
凈水器藍密碼多少錢 瀏覽:810
塑料雙層順暢過濾漏斗 瀏覽:817
新車怎麼換機油和濾芯 瀏覽:423
鹽酸和蒸餾水導電性實驗裝置圖 瀏覽:594
凈水器出水管怎麼卸掉 瀏覽:806
職工食堂泔水處理記錄表 瀏覽:117
農家樂污水處理廠 瀏覽:678
污水處理廠的效果 瀏覽:460
三鈉一栲膠除垢的原理 瀏覽:735
比麗爾凈水器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674
市政污水井蓋多少錢 瀏覽:78
去離子液是什麼顏色 瀏覽:606
油性空氣濾芯加什麼油 瀏覽:905
離子交換多酸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