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工藝流程(詳細)
1、自來水是如何生產的?
眾所周知,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原水裡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從給水處理角度考慮,這些雜質可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三大類。城市水廠凈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這些會給人類健康和工業生產帶來危害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細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凈化後的水能滿足生活飲用及工業生產的需要。市自來水總公司水廠採用常規水處理工藝,它包括混合、反應、沉澱、過濾及消毒幾個過程。
(1)混凝反應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後,首先經過混凝工藝處理,即:
原水 + 水處理劑 → 混合 → 反應 → 礬花水
自葯劑與水均勻混合起直到大顆粒絮凝體形成為止,整個稱混凝過程。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汕頭市使用的是鹼式氯化鋁。根據鋁元素的化學性質可知,投入葯劑後水中存在電離出來的鋁離子,它與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應:
Al3+ + 3H2O ←→ Al(OH)3 + 3H+
氫氧化鋁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澱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於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
混合過程要求在加葯後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葯劑迅速均勻地散於水中。
經混凝反應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澱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2)沉澱處理
混凝階段形成的絮狀體依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稱為沉澱,這個過程在沉澱池中進行。水流入沉澱區後,沿水區整個截面進行分配,進入沉澱區,然後緩慢地流向出口區。水中的顆粒沉於池底,污泥不斷堆積並濃縮,定期排出池外。
(3)過濾處理
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狀濾料層通過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懸浮顆粒,從而進一步除去水中細小懸浮雜質、有機物、細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過程。
(4)濾後消毒處理
水經過濾後,濁度進一步降低,同時亦使殘留細菌、病毒等失去渾濁物保護或依附,為濾後消毒創造良好條件。消毒並非把微生物全部消滅,只要求消滅致病微生物。雖然水經混凝、沉澱和過濾,可以除去大多數細菌和病毒,但消毒則起了保證飲用達到飲用水細菌學指標的作用,同時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間。主要是通過氯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在細菌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酶系統而使細菌死亡。消毒後的水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在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
2、自來水是否含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由以上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可見河水中原有的種種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已在混凝過程中分離。而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已在濾後消毒處理過程中被消滅。因此,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去除掉。
那麼,生產過程中所加入的葯劑呢?在去除水中原有雜質的過程中不免地加入了新的雜質。這些新的雜質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在混凝過程中所加入的水處理劑,一般情況下都與原水的懸浮顆粒及膠體一起沉澱開來,從而不影響水出廠時的質量。那麼,就只剩下氯氣了。氯氣消毒法是生產自來水的最後一個環節。往水裡加氯氣經反應後即可把水輸送到市民家庭使用。如此,氯氣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以下我們來重點研究氯氣。
氯氣(Cl2)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於水,常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2體積氯氣。在相同條件下,氯氣比同體積的空氣重,標准狀況下,它的密度3.214g/L。氯氣容易液化,當壓強為101.3kPa,冷卻到-34.6℃,氣態的氯就變成黃色油狀的液態氯。液態氯繼續冷卻到-101℃,就變成了固態氯。氯氣是一種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氣會刺激鼻腔和喉頭粘膜,並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較多氯氣會窒息致死。
把氯氣加入水中,會發生以下反應:
Cl2 + H2O = HCl + HClO
因為消毒過程中氯氣用量很小(一般在1L水中僅通入約0.005g氯氣),可以說只要出廠的自來水符合正常的國家標准,在自來水中的投入的氯氣會完全與水反應生成其他物質,故可認為出廠的水中不含Cl2。上文所謂的"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實際上應是指氯元素,而不是氯氣。
然而,雖然氯氣已完全反應,卻有其他物質生成。我們先來看次氯酸。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因此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能力,是常用的消毒劑。次氯酸是一種弱酸,很不穩定,在光照條件下易發生以下反應:
2HClO = 2HCl + O2↑
如此,水中有可能含有的雜質就只剩HCl了。
氯化氫(HCl)是無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約為空氣的1.26倍。氯化氫極易溶於水(0℃時,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500體積的氯化氫)。氯化氫的水溶液叫氫氯酸,俗稱鹽酸,是一種強酸,具有強的氧化性及腐蝕性。
由以上的方程式,根據氯原子守恆,可知一定物質的量的氯氣與水反應後最終生成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原來氯氣的兩倍。由於在生產水的過程中使用的氯氣的量很少,產生的氯化氫的量自然微乎其微。根據生理衛生常識,我們知道人體的胃液含有少量鹽酸,故可認為微量的氯化氫並不影響人體健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氯化氫是易揮發氣體,基於這一性質可推知煮沸了的水幾乎不含氯化氫。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產過程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是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
最後,我們就「飲用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了社會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報告,我們發現 14.3%的人家中飲用純凈水,49%的人飲用自來水,36.7%的人家中飲用井水。在飲用純凈水的人中:約36.7%的人認為純凈水對人體無害,較喜歡飲用;22.4%的人認為飲用純凈水對人體有害,並不喜歡飲用;此外,還有約40.9%的人對飲用純凈水是否有害不太清楚,因大部分人都在飲用,也就跟著飲用。大部分人不飲用自來水是因為目前嚴重的水污染狀況,表示若自然經濟條件允許,願意喝天然的河湖水或礦泉水。多數人選擇飲用何種純凈水大都從品質、價錢等方面綜合考慮。
進水泵-蓄水池-澄清池-過濾池-加葯池-過濾池-澄清池-出水泵
首先從泵房將水打到水池,經初濾,再加水沉澱劑聚合、過濾得到清水,加氯氣消毒(小水廠加二氧化氯),將水儲入清水池備用,再經高壓泵壓出供水。
自來水廠工藝流程圖
B. 簡述本水處理的流程
環保設備網知道發電廠水處理工藝會直接影響發電質量和效率,但對於發電廠的自然水進行有效處理。環保設備網今天就簡述電廠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有哪些?因此可以提高發電廠效率。
環保設備網為您解讀電廠水處理的工藝流程
發電廠水處理工藝流程預處理
電廠水處理工藝的第一個流程便是給水預處理,主要是包含混凝、沉澱澄清及其進行過濾,通過這各項工作將水裡的懸浮物及膠體成分除去,保證水裡懸浮物的成分少於5mg/L,最後取得澄清水。
發電廠水處理工藝流程補充水處理
發電廠補充水處理方法多選用反滲透和離子交換法。超濾在補充水處理裝置中可做為反滲透進水的前處置,有效性地除去水裡膠體等顆粒物,使反滲透進水水體達標,降低反滲透的環境污染,延長反滲透的使用期。
發電廠水處理工藝流程凝結水處置
發電廠鍋爐的給水由汽輪機凝結水和鍋爐補充水組成,凝結水是鍋爐給水的主要是部分,占鍋爐給水量的90%以上的。凝結水中包含懸浮物和金屬腐蝕物,在混床除鹽前,可以用進行過濾的方式應當除去,以此來來保證混床環保設備的有效性運轉。現如今電廠中採用的過濾裝置主要是有覆蓋過濾裝置和電磁過濾裝置這兩種。
發電廠水處理工藝流程循環水處理
電廠循環水處理工藝有很很多種,在我國節水新政策的標准下,發電廠尤其是選用干除灰工藝的火電廠,要在循環水處理這個環節完成節水,以提升循環水的沉澱倍數做為前提條件,使補充用水量及其排污用水量降低,繼而才能降低新鮮水的消費量。
發電廠水處理工藝流程廢水處理
因為廢水的特性和成分復雜,通過某一單元環保設備達不到處置標准,為此須要將多種單元環保設備組成個有機的總體,並合理性地設計順序關系和前後順序,保證合理性、有效性地對廢水完成處置,對單元環保設備完成有機組成形成的總體,大家稱作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C. 鋼鐵廠水處理工藝、程序
煉鋼水系統工藝流程及設備
1、系統工藝流程簡述:
(1)轉爐凈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轉爐冷卻、氧槍、一文水套冷卻、混鐵爐除塵風機冷卻、一次、二次除塵風機冷卻等用水,設備冷卻後開式迴流至水泵房熱水池,由冷卻上塔泵加壓上塔,冷卻後流入冷水池,再由加壓泵送至設備循環使用。
(2)轉爐濁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煤氣洗滌用水,使用後的水經粗顆粒分離器去除大的雜質顆粒後,再經斜板沉澱池沉澱,處理後的水流入濁環熱水池,由泵加壓送至用水點循環使用。污泥部分加壓送至污泥濃縮池處理。
(3)連鑄濁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連鑄設備冷卻、二冷水、沖氧化鐵皮等,使用後的水流入旋流井沉澱後,一部分加壓供沖渣循環使用,另一部分水加壓送至化學除油器處理,處理後的水流入泵房連鑄濁環水池,經過濾後加壓上冷卻塔,冷卻後的水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壓供生產循環使用。污泥部分加壓送至污泥濃縮池處理。
(4)連鑄凈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連鑄結晶器冷卻用水,使用後的水利用余壓上冷卻塔,冷卻後流入冷水池,然後經加壓過濾供設備冷卻循環使用,系統消耗用水由軟水補入。
(5)汽包軟水系統:軟水制備後,經除氧器處理後,供汽包。
以上各系統為保證水質均設加葯裝置。
各系統消耗水均由廠區新水管道補入。
2、主要設備:
各系統加壓泵組、泵房起吊設備、過濾器、冷卻塔、加葯裝置、斜板沉澱池、化學除油器、電磁絮凝器、刮泥機,除氧器,軟化裝置、清渣設施等。
四、軋鋼水系統工藝流程及設備
1、系統工藝流程簡述:
(1)軋機凈環工藝流程:本系統的不主要供給軋機電機設備冷卻,使用後的水流入凈環熱水池,由泵加壓上塔冷卻後,流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壓送至用水點循環使用。
(2)軋機濁環工藝流程:本系統主要供給沖渣及軋機噴射冷卻等,使用後的水流入旋流井,沉澱後的水一部分加壓送至沖渣循環使用,另一部分的水加壓送至化學除油池,處理後的水自流入濁環熱水池,加壓過濾後上冷卻塔,冷卻後的水進入冷水池,再由泵加壓送至設備冷卻用水點循環使用。污泥部分加壓送至污泥濃縮池處理。
(3) 冷軋車間 各個機組場地沖洗排出的含油廢水,酸洗-軋機聯合機組的地坑、軋機清洗等產生的含乳化液和油廢水,連續退火機組的清洗循環處理段、地坑產生的含油廢水,熱鍍鋅機組脫脂的清洗段、地坑產生的含油廢水,彩塗塗層機組脫脂的清洗及工藝段產生的含油廢水,機修修磨輥間產生的乳化液和油廢水,油庫等沖洗廢水進入軋鋼廠的含油、乳化液廢水處理系統。
工藝流程:酸洗機組間斷或連續排出的含酸、含油及乳化液等廢水。乳化液和含油廢水計入調節槽,經靜置分離後,上部的油經帶式撇油機取出,中部濃度的乳化液送一級、二級超濾裝置的循環槽循環濃縮分離,產生濃度為50%的廢油。含酸廢水採取中和沉澱及生化處理工藝,含酸廢水進入調節均衡池,進行水量調節和PH的均衡,用泵送至輻流式中和沉澱池與石灰進行中和反應。
酸洗機組的漂洗水和其他含酸廢水排入酸水處理系統,脫脂廢水經過除油處理後,鈍化清洗水除鉻處理後都進入酸洗水處理系統。酸洗機組的高濃度廢酸進入廢酸再生站,採用RUTHNER噴霧焙燒工藝對廢酸進行再生。回收廢酸中99%以上的煙酸,並獲得可作為磁性材料的氧化鐵粉附加產品。
以上各系統為保證水質均設加葯裝置。
各系統消耗水均由廠區新水管道補入。
2、主要設備:
各系統加壓泵組、泵房起吊設備、過濾器、冷卻塔、加葯裝置、化學除油器、刮泥機,清渣設施等。
D. 水處理工藝流程是什麼
一、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見表1K414021-1)
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表1K414021-1 來源:考試大
自然沉澱 用以去除水中粗大顆粒雜質
混凝沉澱 使用混凝葯劑沉澱或澄清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等
過濾 使水通過細孔性濾料層,截流去除經沉澱或澄清後剩餘的細微雜質;或不經過沉澱,原水直接加葯、混凝、過濾去除水中膠體和懸浮雜質
消毒 去除水中病毒和細菌,保證飲水衛生和生產用水安全
軟化 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使硬水軟化 來源:考試大
除鐵除錳 去除地下水中所含過量的鐵和錳,使水質符合飲用水要求
二、給水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見表1K414021-2)
常用處理工藝流程及適用條件 表1K414021-2
工藝流程 適 用 條 件
原水一簡單處理(如篩網隔濾或消毒) 水質螞汪較好
原水一接觸過濾——消毒 一般用於處理濁度和色度較低的湖泊水和水庫水,進水懸浮物一般小於l00mg/L,水質陸物臘穩定、變化小且無藻類繁殖
原水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一般地表水處理廠廣泛採用的常規處理流程,適用於濁度小於3mg/L河流水。河流小溪水濁度經常較低,洪水時含砂量大,早滑可採用此流程對低濁度無污染的水不加凝聚劑或跨越沉澱直接過濾
原水一調蓄預沉——自然預沉澱或混凝沉澱一混凝沉澱或澄清一過濾一消毒 高濁度水二級沉澱,適用於含砂量大,砂峰持續時間長,預沉後原水含砂量應降低到1000mg/L以下,黃河中上游的中小型水廠和長江上游高濁度水處理多採用二級沉澱(澄清)工藝,適用於中小型水廠,有時在濾池後建造清水調蓄池
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
為了進一步發揮給水處理工藝的整體作用,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和提高飲用水水質,除了常規處理工藝之外,還有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
1.按照對污染物的去除途徑不同,預處理方法可分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學氧化法預處理技術主要有氯氣預氧化及高錳酸鉀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預處理;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主要採用生物膜法,其形式主要是淹沒式生物濾池,如進行TOC生物降解、氮去除、鐵錳去除等。吸附預處理技術,如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黏土吸附等。
2.深度處理。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E. 純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親愛的樓抄主!下面是純襲水設備工藝流程:
科瑞:
一級反滲透純水工藝流程:
原水—>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
軟化過濾器—>
軟化水箱—>
保安過濾器—>
RO反滲透系統—>
純水箱—>
供水點
科瑞:
二級反滲透純水工藝流程:
原水—>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
軟化過濾器—>
軟化水箱—>
保安過濾器—>
一級反滲透裝置—>
二級反滲透裝置—>
純水箱—>
用水點
產品應用領域:
1.電子工業用超純水設備
2.表面處理用去離子水設備
3.鍋爐補充水、冷卻水設備
4.葯品原料中間體提純分離純水,無熱源水
5.冶金化工用超純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