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污水處理措施
一級強化處理,應根據城市污水處理措施建設的規劃選用物化強化處理法、AB法前段工藝、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藝、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等技術
二級處理工藝:日處理在2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處理設施,採用常規活性污泥法、也可採用其它成熟技術
日處理在10-2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
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法等技術,也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
Ⅱ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由於生活污水處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們稱污水處理工藝是特指這部分,如接觸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厭氧和好氧)處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經濟、最適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根據污水的水量、水質及現場的條件而選擇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對投資及運行成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長期以來,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級生物處理多採用活性污泥法,它是當前世界各國應用最廣的一種二級生物處理流程,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卻普遍存在著基建費、運行費高,能耗大,管理較復雜,易出現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問題,且不能去除氮、磷等無機營養物質。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
自然生物凈化處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降低。主要優點為:投資低(征地費l萬元/hm
的情況下)、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需要的操作人員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相互組成聯合處理系統。缺點為:佔地面積大。主要處理工藝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澱一氧化塘(土地處理)一快速滲濾(滿速滲濾、地表漫流)
人工生物凈化和自然生物凈化
在土地資源豐富,地價相對便宜的城鎮,採用人工生物凈化與自然生物凈化相結合的方法,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有其實際意義。
主要處理工藝為:生活污水一沉澱一曝氣氧化塘一土地處理(農業灌溉)曝氣氧化塘與土地處理都具有運行費用低、耗能少及管理簡單等優點。曝氣氧化塘能去除部分N、P、病菌和寄生蟲。
在我國西北的大多數中小城鎮,有可利用的土地資源,應該大力提倡採用自然生物凈化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管道處理工藝
管道處理工藝是利用輸送污水的掛表到加壓作為處理設備,並在管內充癢,使污水在輸送過程中進行生物處理,以減輕管道末端污水處理廠的負擔。生活污水處理廠只需建設沉澱池,不用活性污泥迴流,管道處理能力可在較大范圍內靈活變化,與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較,可節約投資40%,運轉費用低,適用與污水輸送距離較遠的城市(管道長度需6km-l
0km)。
深井曝氣
深井曝氣是以一深井為曝氣池的高效率活性污泥工藝,井直徑l
m
一6
m
,深度50m一100m。一般利用廢井進行改造,投資費用較低。深井曝氣具有很高的充癢能力,並能維持很高的混合液污泥濃度,處理效率較普通曝氣法提高約5倍,電耗節省40%-50%。其主要優點是高效、低耗、佔地少,是目前國內推廣應用較好的處理方法。
Ⅲ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什麼
生活污水處理方案(1m3/h)
1、總工藝流程
由於生活污水有機污染物濃度較低,污水BOD5/CODcr≥0.45,可生化性較好,因此處理工藝以生化處理為主,選用A/ O+MBR工藝,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厭氧池,利用厭氧菌的作用,使有機物發生水解、酸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並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厭氧池出水進入好氧池,氧化池內進行鼓風曝氣,進行硝化、吸收磷、去除BOD(或COD)等,出水進入MBR池生化的同時高效泥水分離。MBR池出水消毒池處理後達標排放。
MBR膜工藝由於膜片的高效截留作用,使MBR膜池內活性污泥濃度升高,高效泥水分離的同時又進行充分有效地生化反應,保證出水的達標,利用MBR膜工藝出水穩定性較好。
2、工藝流程圖
更多詳情 請點擊!!
3、一體化特點
(1)便利性:設備在工廠整體組裝調試完成,省去了現場煩雜的施工,安裝及調試過程。
(2)高度集成一體化:設備內包含了厭氧池、好氧池、MBR池各個污水處理的環節,方便安裝運輸。
(3)高效率:設備採用低雜訊鼓風機,曝氣效率高,運行穩定,雜訊低。採用高效生物填料,填料外部生長好氧菌,生個處理過程中有機物去除效率高。新型生物填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單位容積內生物量高,提高設備容積負荷1.5倍,設備出水依然穩定達標。
(4)低成本
①土建成本低:因採用一體化設計,無需做任何鋼筋混凝土池體。
②設備成本低:採用碳鋼模塊化設計,工廠規模化生產,速度快,生產工期短。
③運行費用低:創新的工藝,優良的設計,價值採用高效的生物填料,使整套污水處理系統高效運行。
④管理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自動控制櫃可根據污水液位全自動控制水泵、風機運行。當污水斷流時,風機能自動間歇運行,以保護生物膜的正常生長。自動控制櫃有過流,缺相、過壓、欠壓等故障的自動保護功能,無需專人管理。
4、工藝流程說明
4.1格柵
用來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保證後續設施能正常運行。
格柵採用不銹鋼人工格柵,型號500*500mm。
格柵需設置格柵渠,格柵渠規格為1000*500*800mm。
4.2調節池
污水的水質和水量在24h之內都有波動變化。這種變化對廢水處理設備,尤其是生物處理設備正常發揮其凈化功能是不利的,甚至可能造成破壞。同樣,對於物化處理設備,水質和水量的波動越大,過程參數越難以控制,處理效果越不穩定;反之,波動越小,效果就越穩定。因此,應在廢水處理系統之前,設置均化調節池,用以進行水量的調節和水質的均化,以保證廢水處理的正常運行。
調節池內放置污水提升泵,採用液位控制,高開低關。
調節池為用戶土建項目,建議採用鋼砼結構,建議調節池尺寸為3.0m×2.0m×2.5m。
4.3厭氧池-好氧池
生化處理的主要單元,將大顆粒有機物分解為易被生化的小顆粒物質,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接觸氧化池利用好氧菌種的作用,極大效率的降低了污水中各種成分的含量。水解酸化池及接觸氧化池均採用生物組合填料,該填料比表面積大,處理負荷高,是一般填料的5-10倍,污水在生化池內不斷循環,充分的於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觸,達到有機物迅速降解的作用。生化池內的曝氣設備採用微孔曝氣器,氧的利用率為30%以上,有效地節約了運行費用。
填料系統:
組合式填料φ150,採用填料支架進行固定。
組合填料是在軟性填料和半軟性填料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兼有兩者的優點。其結構是將塑料圓片壓扣改成雙圈大塑料環,將醛化纖維或滌綸絲壓在環的環圈上,使纖維束均勻分布;內圈是雪花狀塑料枝條,既能掛膜,又能有效切割氣泡,提高氧的轉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氣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換,使水中的有機物得到高效處理。具有比表面積大、氧利用率高、孔隙可變、不堵塞、適用范圍廣等優點。
曝氣採用曝氣風機配合微孔曝氣器進行曝氣。
4.4 MBR膜池
污水經過MBR池進行高效固液分離,同時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泥齡時間長,大大提高有機物的降解速率。
選用膜片為PVDF(聚偏氟乙烯)膜,可實現自動反沖洗。
1) 對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抗污泥膨脹能力強,出水水質穩定可靠,出水中沒有懸浮物;
2 ) 膜生物反應器實現了反應器污泥齡STR和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分別控制,因而其設計和操作大大簡化;
3 ) 膜的機械截留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生物反應器內可保持高的污泥濃度,從而能提高體積負荷,降低污泥負荷,具有極強的抗沖擊能力;
4 ) 由於SRT很長,生物反應器又起到了「污泥硝化池」的作用,從而顯著減少污泥產量,剩餘污泥產量低,污泥處理費用低;
5 ) 由於膜的截流作用使SRT延長,營造了有利於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生長的環境,可以提高系統的硝化能力,同時有利於提高難降解大分子有機物的處理效率和促使其徹底的分解;
6 ) MBR曝氣池的活性污泥不會隨出水流失,在運行過程中,活性污泥會因進入有機物濃度的變化而變化,並達到一種動態平衡,這使系統出水穩定並有耐沖擊負荷的特點;
7 ) 膜生物反應器易於一體化,易於實現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配套設備:
MBR膜採用PVDF膜片,運行維護簡單,使用壽命長。
MBR膜架採用全不銹鋼膜架。
4.5清水池
用於MBR出水的收集及反沖洗用水。
4.6消毒池
用於消除污水中的大腸桿菌,採用二氧化氯投加器進行消毒。
消毒池為用戶土建池體,建議消毒池尺寸為1.5×1.5×1.5m。
Ⅳ 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1、先將生活污水通過下水管道匯集到儲污水槽。2、再將存儲到一定水位的生活污水排放到過濾混合反應器進行混合和過濾處理。3、過濾後的生活污水排放到生物反應器對生活污水中進行水解和降解處理。4、水解和降解後的生活污水流入沉澱池內澄清和過濾。5、澄清和過濾後的生活污水再經過紫外線消毒池消毒後就可排放到排水管道、湖泊或者河流。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主要來源於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如住宅、機關、學校、醫院、商店、公共場所及工業企業衛生間等。
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機物,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於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極不穩定,容易腐化而產生惡臭。
現狀:雖然由於國家和各級政府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中國污水處理行業正在快速增長,污水處理總量逐年增加,城鎮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到2013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Ⅳ 生活污水處理方案
常見的生活污水處理方式主要有下面幾種:
1、無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裝置即改進型化糞池,這種工藝流程如下:生活污水--厭氧水解池--厭氧過濾池--氧化溝--出水。厭氧水解池即為國標化糞池,厭氧過濾池即為厭氧接觸氧化池,內置填料,氧化溝即利用排水溝及強制通風,空氣中的氧氣溶入污水中的過程為自然進行。這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適宜單個住宅樓的生活污水,且可與國標化糞池組合使用,其較大的優點是運行費用為零。
2、自然生物凈化處理自然生物凈化處理,主要利用土壤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降低。主要優點為:投資低(征地費l萬元/hm的情況下)、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需要的操作人員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相互組成聯合處理系統。缺點為:佔地面積大。主要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如下:生活污水一沉澱一氧化塘(土地處理)一快速滲濾(滿速滲濾、地表漫流)。
3、人工生物凈化人工生物凈化,是人為的創造條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馴化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質新陳代謝降解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目前國內外對二級生活污水的主體工藝。主要優點為:處理效果穩定,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處理效率,工藝佔地面積小。
4、生物膜自然凈化工藝生物膜自然凈化是移植生物膜技術,採用厭癢菌和兼性菌處理。具有運行費用低,幾乎不耗能的特點,適合在旅遊區和居民區生活污水處理中採用。
Ⅵ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通常情況下城市的生活污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工業污水,而第二類則是生活污水,這些污水會通過城市管道匯集到一個指定地方,並進行集中污水處理,從而讓污水可以達到我國指定標准。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吧!
常用的生活污水處理法有以下四種處理方法:
1.生物處理法:這一種方式就是利用微生物來進行污水處理,使得污水中的有機物凈化成為無害並穩定的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同時會根據物生物不同可以分為厭氧和需氧兩種類型,其中污水處理廣泛會使用這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並且按照傳統也可以分為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這兩種。
2.化學處理法:這是一種利用了化學反應的形式來解決污水問題的方式,通過分離、溶解、膠體等手段來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凈化為無害穩定的物質。我們需要投入葯劑來促進轉化,其中反應基礎為:中和、混凝、還原等。
3.物理處理法:這是一種利用了物理性質來解決污水問題的方式,通過回收、分離等手段來進行,可以分為離心分離法、重心分離法、過濾等方式。
4.生物接觸氧化法:這一種方式解釋起來較為困難,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工藝並提供填料,將已經充氧的廢水融入到填料中並以特定流速流經填料。
Ⅶ 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優化工程_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摘 要:本文對河庄坪污水處理站改造工程進行分析,包括污水處理站現狀概況、工程工藝選擇、處理效果等。實踐表明,工程運行穩定,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B類排放標准,環境效益及經濟效益顯著。通過分析說明生物接觸氧化與BAF組合仔岩工藝處理中小型社區生活污水在技術、經濟上是可行的,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生物接觸氧化;BAF;效益分析
一、工程概況
河庄坪小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河庄坪鎮,所在地區生態環境脆弱,降水稀少、冬季嚴寒、氣候乾旱,水資源緊缺。小區1993年建成,服務面積0.5Km2、服務人口1.22萬人,物業服務由河庄坪綜合服務處負責。小區遠離市區,生活污水無法進入延安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按照「三同時」要求,小區建設了獨立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佔地面積3500 m2,日均污水處理量1400m3,污水處理後排入延惠渠,作為下游村民灌溉水源。由於污水處理站多年運行整體環境很差,工藝落後,化學和氣體腐蝕對設備的損害很大,設備老化嚴重,出水水質已經不能滿足環境保護要求。
二、生活污水處理常用工藝
目前,生活污水處理通常利用生物法與物理化學法(生物法是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物質的方法;物理化學法一般採用格柵→沉砂→絮凝→沉澱→出水的工藝流程,其中物理法是利用過濾、沉澱、固液分離等方法,去除不溶性雜質,化學法是通過添加化學葯劑,將溶解物質、膠體物體和懸浮物質沉澱去除)。常用生物法與物理化學法工藝及優缺點見下表:
表一 常用生物法與物理化學法工藝及優缺點
三、工藝選擇及主要建(構)築物設計參數
2008年,投資671萬元實施了系統升級改造,處理能力設計為1800m3/d,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B類排放標准及《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5084-2005)灌溉水質最高標准三類蔬菜標准要求。改造結合原有污水處理系統的工藝、場地、自動化效果、基建投資等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原有設備和構築物,按照新增與改造優化組合的思路,進行了工藝選擇與方案論證工作,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首先解決原污水處理系統未建化糞池,處理過程大量懸浮物直接進入處理裝置,裝置運行受到沖擊導致管道及設備堵塞嚴重的問題,必須採用物理方法建設化糞池。
二是生活污水生化性好,可以採用很多種方法進行處理,如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A/O法、生物膜法中的BAF、MBR等。
三是處理水質要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B類排放標准,直接選用SBR法、A/O法、接觸氧化法等較難,必須結合其它工藝,同念謹御時考慮現狀用地緊張及節約投資成本,SBR法、A/O法佔地面積大,基建投資大,不適合改造工程;
四是MBR膜絲易堵塞,能耗及運行費用高,不適合選用。
五是直接選用BAF尚能實現,但是BAF對進水SS要求較高,進水濃度要求高,需要進行預處理,否則會使濾池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設計的水頭損失發生堵塞晌笑。同時,BAF具有低溫運行的優勢,滿足冬季三個月左右的長期水溫低現實情況,保證冬季運行正常。
經過綜合論證後,本設計最終決定在新建化糞池基礎上,利用原有調節池改為兩級沉澱後,通過利用接觸氧化法進行預處理,滿足BAF的進水水質要求,提高系統穩定性。選定生物接觸氧化與BAF組合工藝(見流程圖),本工程主要建(構)築物設計參數情況(見表二)。
工藝流程圖
表二 主要建(構)築物設計參數一覽表
四、河庄坪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效益分析
(一)工程處理效果
以2009年9月3日,延安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出具監測結果為例(延環監字(2009)第220號),本次監測共獲得有效數據22個。監測數據統計詳見下表。
表三 污水處理裝置監測結果統計表
註:濃度單位為㎎/L,pH與水溫(℃)除外
(二)環境效益分析
1. 從表四監測結果可見,出水水質指標全部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標准一級B標准,能夠完全實現達標排放。污染物去除效果明顯,降低了外排水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環境效益顯著。年污水產生量51萬m3,主要污染物年去除量如下:
表四 主要污染物年去除量
註:按照污染物去除量(噸)=污水量(噸)×進出污水處理廠污染物的濃度差(mg/l)×10-6
2. 污水處理站出水水質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及《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5084-2005),出水可用於綠化噴灌、景觀環境、基建維修、灌溉用水使用。年污水處理51萬m3,目前污水處理站將原反沖洗和場區內綠化用水使用自來水調整為利用處理後的外排水,反沖洗及場區內綠化過程節約自來水3.65萬m3,同時排放水用於下游村民灌溉使用,如全部用於灌溉,年節約新鮮水用水近51萬m3。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減少了對新鮮水的需求,有利於解決近幾年延安地區乾旱少雨,水資源緊缺的現實問題。
(三)經濟效益分析
1. 運行成本
污水處理廠年處理污水51.1萬方,年處理成本49.76萬元,其中:動力費34.08萬元、維護保養材料費9萬元、葯劑費3.58萬元、監測費2.4萬元(每月對比監測一次)、污泥處理費0.7萬元(受工資因素影響,暫不討論人工費用),單位處理成本0.97元/噸污水。
改造後設備運行自動化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按崗配置,結合生產規模和工藝要求,本污水處理站定員可由原18人縮減至10人,人工費用大幅降低。改造前年處理成本66.1萬元,單位處理成本1.29元/噸污水,改造後年處理成本節約16.34萬元,污水處理成本減少0.32元/噸。
2. 排污費用
按照排污費徵收標准及計算方法,排污費收費額=0.7元×前3項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之和(污染當量數=該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千克),對比監測數據與污染物排放標准可知,前三項且超標的為CODCr、BOD5、SS,污染當量數分別為132860、42310.8、3066),年需上繳排污費12.48萬元。
表五 改造前污水處理裝置監測結果平均值統計表
(註:該數據取自延安市環境保護監測站2007年三四季度及2008年一二季度監測結果平均值)
表六 一般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
(註:該數據取自排污費徵收標准管理辦法(第31號令))
按照《排污費徵收標准管理辦法》要求,對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應在該種污染物排污費收費額基礎上加1倍徵收超標准排污費,即改造前年需繳納排污費24.96萬元。同時,按照《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9號))第二條規定,排污者原有處置設施經改造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自改造完成之日起,不再繳納排污費。
為此,升級改造項目成功實施,企業年累計節約成本41.3萬元,極大的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經濟效益可觀。
五、結論
通過對河庄坪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的處理工藝、處理效果分析,說明生物接觸氧化與BAF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在技術、經濟上是可行的,該組合工藝適合獨立式中小型社區生活污水處理,對遠離市區的各社區具有推廣應用價值。同時,通過流程合理優化提高了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具有明顯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凱松,周啟星,孫鐵珩;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年05期
Ⅷ 一般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生物接觸氧化處理
生產接觸氧化由於運用了生物膜工藝,因此是非常綠色和環保的污水處理方式。該技術主要依賴於一套生物膜工藝組成的處理體系,這種體系的建立通過處理容器內設計生物膜,通過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來實現污水的凈化作用,污染物被生物作用利用能夠減少污泥量。
在農村分散化的污水排放情況下,這種處理技術能夠非常易於污水處理目的的實現,雖然技術性要求比較高,但污水處理效果非常好。
二、一體化MBR工藝
MBR是一種將活性污泥法和一體化浸沒式膜分離系統結合的傳統改良型工藝,利用膜組件進行的固液分離過程取代了傳統的沉降過程,能有效的去除固體懸浮顆粒和有機顆粒,制備無菌水。系統出水可直接用於生產或生活回用。廢水通過本處理系統處理排放出水的各項指標均可以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的指定標准。該技術適用於有回用要求或用地緊張的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20 ~500 噸/天。
一體化MBR設備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出水水質好,施工周期短,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等優點。不足之處是投資大,膜組件造價高; 其次是高強度曝氣,能耗高;第三是膜污染清洗,需定期更換。
三、A2/O-人工濕地
A2/O 工藝亦稱A-A-O 工藝,本工藝為採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流程簡單、應用非常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該工藝適用於處理要求較高,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較低的地區。處理規模不小於200 噸/天。
地埋A2/O 工藝主要優點有: ①脫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質好; ②工藝穩定可靠,便於集中管理。
但是A2/O 處理工藝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反應池容積較A/O 工藝要大;需要設置內迴流,能耗高;運行費用高。
我國農村地區面廣分散,同時各地村貌各不相同、復雜程度高。如果進行統一處理不僅施工難度較大,同時還會造成更多的資源浪費及資金浪費,因此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工藝來處理農村污水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Ⅸ 城市的生活污水是怎麼處理的
城市生活污水常見處理方法:
1、普通曝氣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普通曝氣法出現的時間比較早,該方法不但處理生活污水效果好,而且生活污水的處理量較大,在污水處理廠中可以建設污泥消化池,反應所產生的沼氣可以作為能源加以利用。傳統普通曝氣法為了達到脫氮的目的,可以通過降低曝氣池的容積負荷來解決;為了達到除磷的目的,可以在曝氣池前增設厭氧區來解決。
2、SBR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SBR法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反應池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主體構築物。反應和排水等工序都是在污水的反應池中完成的,該方法大大簡化了處理過程。近年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不斷改進和完善,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是目前採用較多的污水處理工藝。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工藝在空間上是混合的,推流式的時間模式,其生化反應速度較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工藝流程很簡單,而且相對於其它方法構築物少,造價低,運行費用和管理費用低。採用靜止沉澱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分離效果,且出水的水質較高。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運行方式比較靈活,可以有多種處理工藝路線。通過同一種反應器,只要改變運行的工藝參數,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就可以處理不同性質的廢水。
3、AB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AB法是在活性污泥法和兩段法的基礎上產生的,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方法的簡稱,一種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A段與B段之間是相互隔離的,且擁有獨立的迴流系統,這樣可以保證A段與B段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系統和各自的反應過程。
A段,污泥負荷較高,只有一些原核細菌適於生存並得以生長和繁殖下來,污泥中不會摻在真核生物,因此對水質、pH值的沖擊負荷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A段工藝會產生大量的污泥,而且在剩餘的污泥中,有機物的含量較高。
B段在較低的負荷下運行,B段的曝氣池中不但含常用的微生物,還有很多世代期比較長的高級真核微生物,這些真核微生物可以在有機物含量較低的情況下生長繁殖。
4、活性污泥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活性污泥去除廢水中有機物。首先是迴流的活性污泥和污水同時進入曝氣池,並將空氣打入曝氣池,充分混合污水和活性污泥,曝氣池中的微生物吸附、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起到凈化污水的作用。
然後為了使活性污泥和處理後的污水分離,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澱池進行分離操作。最後就可以向外排放凈化後的水,分離出一部分活性污泥通過迴流系統迴流至曝氣池,另一部分污泥將從系統中排出。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設備為曝氣池和二次沉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