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方法
廢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對廢水中的污染物以某種方法分離出來,或者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穩定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一般要達到防止毒物和病菌的傳染;避免有異嗅和惡感的可見物,以滿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廢物處理基本方法是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或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按照水質狀況及處理後出水的去向確定其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一般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1) 一級處理採用物理處理方法,即用格柵、篩網、沉沙池、沉澱池、隔油池等構築物,去除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浮油,初步調整pH值,減輕廢水的腐化程度。廢水經一級處理後,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BOD去除率僅25-40%)。故通常為預處理階段,以減輕後續處理工序的負荷和提高處理效果。
(2)二級處理是採用生物處理方法及某些化學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和部分膠體污染物。經過二級處理後,廢水中BOD的去除率可達80-90%,即BOD合量可低於30mg/L。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水,一般可達到農灌標准和廢水排放標准,故二級處理是廢水處理的主體。 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3)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廢水處理相當復雜,處理方法的選擇,必須根據廢水的水質和數量,排放到的接納水體或水的用途來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殘渣的處理利用和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以及絮凝劑的回收利用等。常用的廢水處理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物理法:廢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廢水中污染物的性質、組成、狀態及對水質的要求。一般廢水的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三大類。
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澱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顆粒的同時回收這些顆粒物;浮選法(或氣浮法)可除去乳狀油滴或相對密度近於1的懸浮物;過濾法可除去水中的懸浮顆粒;蒸發法用於濃縮廢水中不揮發性的可溶性物質等。
(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體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廢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廢物在兩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廢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等。
(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用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廢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
以上方法各有其適應范圍,必須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往往很難用一種方法就能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一種廢水究竟採用哪種方法處理,首先是根據廢水的水質和水量、水排放時對水的要求、廢物回收的經濟價值、處理方法的特點等,然後通過調查研究,進行科學試驗,並按照廢水排放的指標、地區的情況和技術可行性而確定。目前,我國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廢水處理基本方法:
廢水處理基本方法1、活性污泥工藝
活性污泥工藝是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主流,由於其較高的處理效率,運行穩定可靠,而被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廣泛採用。成為典型的污水二級處理工藝,其主要工藝流程為:
A-B法由A段和B段組成,兩段串聯。A-B工藝沒有一沉池,污水經預處理後,直接進A段曝氣池,A曝排出的混合液在中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中沉池出水進入B段曝氣,B曝排出的混合液進入二沉池進行泥分離。
❷ 污水中懸浮物怎麼處理
懸浮物處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混凝沉澱
但是污水處理中一般不用混凝沉澱去除懸浮物 污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 混凝劑消耗量也比較過
污水處理中一般通過 格柵過濾 初次沉澱 二次沉澱去除
❸ 污水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目前污水處理的方法有五種,分別是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法、污泥土地處理法。
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沉澱法(重力分離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物。過濾法(濾網沙層活性碳)可除去水中的懸浮物。蒸發法用於濃縮廢水中不揮發性和可溶性物質,另外還有離心分離法、汽浮(浮選)法、高梯度磁分離法等。
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處理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狀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廢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廢物在兩相作用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和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廢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此外還有混凝法和化學沉澱法等。
物理化學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膜析法、蒸發法。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廢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此外,還有生物膜法、生物塘法。
污泥土地處理法:用於有機質處理。污水灌溉,慢速下滲,快速下滲。
目前在污水處理工藝選擇上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生化法,有些比較難處理的加以物理或者化學,或者物化生全部上陣,但最終決定使用什麼方法或者什麼組合方法的要素,還是水質。
❹ 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中污水處理如何去除水中懸浮物
水中的懸浮物一直是污水處理的重要指標之一,主要指懸浮物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不溶於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基本上都是我們在水中能看到的顆粒,都可以稱為懸浮物。國家也對污水中懸浮物的排放有著明確的標准,主要是因為水中的懸浮物會造成水渾濁,還會使水質惡化。
日常污水處理中,去除水中懸浮物的常用方法共有三種,分別是重力沉澱法、氣浮法和過濾法。
重力沉澱法就是利用重遲碼謹力使得懸浮物下沉,達到固液分離的一個過程,比較適合水中密度大於1的懸浮物顆粒。大家最為熟悉的沉澱池,運用的方法就是重力沉澱法。固體物質會在池底進行分解沉澱,上層的水化模旅物體就可以進入管道或者污水處理設備之中加以處理。
氣浮法就是使水中產生大量的微氣泡,懸浮物吸附在氣泡上,並且隨著氣泡上浮,使得水中的懸浮物浮在水面上,這種方式主要處理的是和水密度差不多的懸浮顆粒。
過濾法大家接觸的比較多,污水處碼基理設備後端的纖維過濾、濾池這些都是用來過濾截流非溶性固體的方法。
除了以上三種,還有其他進階方法,比如絮凝沉澱法、濾布濾池、MBR、超濾等,可以根據預算和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
❺ 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❻ 賴氨酸廠生產的廢水中哪些是懸浮物,用什麼方法去除比較好
廢水中雜質常見的處理方法是添加葯劑,讓廢水中的雜質沉澱,然後可以上一台壓濾機,把原料中雜質擠壓處理。
廢水處理的方法很多,不用葯劑,也可以用廢水處理設備,用其他方法處理廢水中雜質。
❼ 廢水中懸浮顆粒的去除方法
懸浮物處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混凝沉澱,但是污水處理中一般不用混凝沉澱去除懸浮物 污水中懸浮物含量較高 混凝劑消耗量也比較過。污水處理中一般通過 格柵過濾 初次沉澱 二次沉澱去除
化學沉澱處理:在廢水中添加化學混凝劑(硫酸鋁等)進行化學反應,對水中細粒懸浮物進行吸附架橋,絮凝成絮團形成沉澱。處理廢水中的SS一般都會採用化學絮凝沉澱處理法,這種方法多用石灰等鈣鹽、硫酸鋁及硫酸亞鐵等傳統混凝劑、聚合硫酸鐵及聚丙稀醯胺等新型高效絮凝劑。
電解沉澱法:在廢水中添加電解質,對膠體懸浮物的結構穩定性進行破壞,使其凝聚,在凝聚劑的作用下形成沉澱。
微生物處理法:微生物自身帶有的粘性可以吸附微小懸浮物,另外,微生物會對水中懸浮物某些有機物進行分解。它的投資成本相對比較高,不同菌種所處理的懸浮物是有限的,它並不能分解所有的懸浮物。因此,這種懸浮物的處理方法比較少用到,更多污水處理方法至http://www.wushuiyunying.com望採納。
❽ 污水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法污水處理就是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水的化學性質。
⑴沉澱(重力分離)
污水流入池內由於流速降低,污水中的固體物質在中立的作用下進行沉澱,而使固體物質與水分離。
這種工藝分離效果好,簡單易行,應用廣泛,如污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沉澱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物,沉澱池則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呈顆粒狀的懸浮固體。
⑵篩選(截流)
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污水中的懸浮物。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污泥脫水)等。
生活污水相對成分固定,確定大致規模和進水水質後,就可以用一定的套路搞定,只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投資要求進行調整和優化。但是如果嚴格來說,生化污水設計施工前仍然需要工藝計算、數字建模和實驗。
工業廢水由於產生源千差萬別(如造紙廢水、酒精廢水、印染廢水)、生產工藝不同(比如說,同樣是印染企業,上世紀建設的生產線和現在建設的生產線生產工藝就完全不一樣)和所在地環境、管理水平等因素,基本上一個工廠的污水(即便是兩個同樣生產同種產品的工廠,只要所在地不同)就是一個新的技術研發和建設,所以沒有固定模式,只能通過數字建模、小型實驗、中型實驗等確定。工業廢水就不多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室外排水手冊》的工業污水分冊。裡面有個大概的講述。
❾ 污水處理廠,用什麼方法來測量水的SS(懸浮
懸浮物測定方法有濾膜過濾法、濾紙過濾法、離心分離法、稱重法(計演算法)及定性分散分析方法等。採用濾紙、濾膜或石棉坩堝、玻璃砂心坩堝過濾後烘乾稱重,濾紙、濾膜的孔徑大小不同,也可能因截留量差異而會引入誤差。
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方法
將試樣倒入放有烘乾後的濾膜或濾紙儀器中過濾,將濾膜或濾紙涼干後放入烘箱中,在40~50℃和150℃溫度下烘乾(稱重法則不需過濾,可直接將一定體積的試樣烘乾即可)。當達到恆定重量時,測其重量。然後將帶有懸浮物的濾膜或濾紙放在溫度控制在600℃的白金或陶瓷坩堝中灼燒,當達到恆定重量時再測其重量損失。最後計算出懸浮物質量、灼燒後的殘渣和灼燒後損失量,以毫克/升表示。
懸浮物測定儀器
1、稱量瓶:內徑30-50mm。
2、孔徑為0.45um的濾紙及相應的濾器。
3、分析天平,精準0.0001。
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操作步驟
1、將一張濾紙放在稱量瓶中,打開瓶蓋,每次在103-105℃
烘乾2小時,取出,冷卻後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恆重為止(兩次稱量相差0.0005g)。
2、分取除去漂浮物後,振盪均勻的適量水樣(使含總不可濾殘渣大於2.5mg),通過上面稱至恆重的濾紙過濾,用蒸餾水沖洗殘渣3-5次。如樣品中含油脂,用10
ml石油謎分兩次淋洗殘渣。
3、小心取下濾紙,放入原稱量瓶內,在103-105℃烘箱中,打開瓶蓋,每次烘2小時取出,冷卻後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恆重為止。
❿ 污水處理有懸浮物怎麼處理 過濾罐能解決懸浮物問題嗎
污水處抄理的懸浮物處理有很多種方法,過濾只是其中一種,給你簡單的說幾種:
1、混凝沉澱法,將懸浮物通過葯物絮凝沉澱,上清液流出;
2、過濾法,過濾分好幾種,比如說砂濾、碳濾、超濾、反滲透等,根據不同的水質選用不同的方法;
3、氣浮法,氣浮設備對於處理含油類的和較輕懸浮物有較好的效果;
4、吸附法
懸浮物的去除方法針對性很強,還要考慮成本、能耗等因素,所以需要提供詳細的水質才能做針對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