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廢水處理中水回用設施

廢水處理中水回用設施

發布時間:2023-07-28 04:39:56

A.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建築小區中水
中水是一種介於污水和自來水之間,能夠在一定領域內使用的非飲用水,城市中的中水經常用作綠化用水、道路清掃以及建築沖廁,也被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當作城市第二水源。中水的主要水源包括:城市污水、冷卻排水、盥洗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等。
水處理回用[1]是一種污水的分散處理方法,對於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管道無法實施或成本高昂時,分散處理是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的一種選擇,比如景區、鄉村、小鎮等。建築小區是設置污水處理裝置的最小單位,有穩定的污水來源,也是具有大量非飲用水,如綠化、道路沖洗、水景等用水需求。隨著國家和地方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保護,相比於城市污水集中管網和集中處理,小區就地處理回用污水具有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得到許多城市的政策支持,如大連市就規定2014年後市內新建住宅小區必�建設中水設施[2]。
與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相比,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需要具備3個條件,一是技術效果的穩定性,變化的進水水質和既定回用途徑要求回用技術需要穩定的出水水質;二是設備和技術的可操作簡易性,通常由物業部門維護運行回用設施設備,過於復雜的系統和技術組合不利於設施的正常運行,能夠實現自動化、無人化處理回用是一個方向;三是設備和運行的經濟性,小區中水回用的經濟性應優於直接利用自來水,以保證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的經濟利益。
2技術組合的選擇
2.1核心技術
水處理核心技術直接決定了出水的水質及其穩定性、經濟性。分散式水處理技術中,膜生物反應器、生物濾池、接觸氧化是常用的核心技術[3]。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膜生物反應器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無須設置二沉池,且運行、維護簡單。其中的平板膜MBR 工藝[3]又因其污泥濃度高達 15000~20000 mg/L、佔地面積更小、並可實現在線清洗、污泥產生量更少等特點比中空MBR 工藝更受青睞。但是膜易污染的特點[6]使膜生物反應器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大量曝氣和頻繁地清洗並使其運行成本較高。大部分應用於城市污水處理的處理能力范圍為小於387.5 m3/d,曝氣分別佔分體式和一體式MBR總能耗的20 %~50 % 和80 %~100 %[7]。
生物濾池是由碎石或塑料製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以土壤自凈原理為依據,使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隙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的人工生物處理技術[8]。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且微生物能夠依靠填料中的有機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生物濾池緩沖容量大,能自動調節濃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終正常工作,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可以採用全自動控制,非常穩定,可以實現無人操作。生物濾池的池體採用組裝式,便於運輸和安裝;同時能耗非常低,在增加處理容量時只需添加組件,易於實施,也便於氣源分散條件下的分別處理。但是生物濾池的污水流動速度較慢,水處理量較小,設備佔地較大,是它的一個明顯缺陷。另外,生物濾池由於很難創造好氧厭氧交替的環境,除磷效果較差[9]。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分散式或懸掛式),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填料充分接觸.生物接觸氧化法能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首先填料和生物膜對有機物具有吸附阻留作用,然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對有機物進行好氧分解。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剩餘污泥量少、耐沖擊負荷強、運行管理簡便等優點[4]。研究表明[5]: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生活污水,在處理效果、動力消耗、經濟效益和維護管理方面都明顯優於活性污泥法,在處理有機廢水和小區生活污水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以上3種核心技術各有優缺點,在建築與小區中水處理工程實踐中也都有應用。可根據小區中水規模、可用地塊的大小、物業管理的專業性等因素進行選擇。
2.2消毒技術
消毒步驟是污水處理的必要步驟,在小區中水處理利用過程中,消毒也是重要的後處理步驟。消毒方式通常由化學葯劑(固體、液體、氣體)、紫外線等,污水再生過程廣泛使用的主要有次氯酸鈉、紫外、臭氧3種消毒技術。不同的工藝適用的消毒技術有所不同。砂濾出水的消毒宜選用臭氧與次氯酸鈉組合消毒工藝,且可以大大降低了出水使用的生態安全風險。MBR出水的消毒採用次氯酸鈉、紫外、臭氧單獨消毒對微生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0]。
消毒技術或消毒劑的選用除了效果,也要考慮到建築與小區的特殊性。次氯酸鈉是一種強鹼,形態可以是液體或固體粉末,其使用和保存要避免光照和熱源,在使用過程中,也要避開人群。該消毒劑使用廣泛,消毒能力較強,在建築小區中使用較多。紫外燈具有良好的殺菌消毒效果,而且通過設備設計和遮擋,可以最小化對環境和人的影響,但需要有較大的消毒區域,滿足其透射深度和輻照時間的要求。臭氧消毒具有良好的操作性[11],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佔地面積小、反應速度快,是優異的建築小區中水消毒技術。 2016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彭麗,等: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
環境與安全
3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的應用
建築小區的中水回用已經在各地有了大量的工程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的工程應用情況見表1,包括核心技術和消毒技術、運行成本、出水水質標准、水量等。
由表1可以看出,接觸氧化和MBR技術是工程上主要應用的核心技術,而消毒技術則以臭氧消毒為主。兩級串聯的接觸氧化增強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保證了出水水質。據報道[20],2000年北京市對在一年間建設的項中水工程進行調查和評估發現,有項工程採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法,佔比例達85 %。
小區中水的水源多是小區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後的出水作為中水原水,而洗浴、盥洗、洗衣、雨水等污染較輕的廢水,在收集系統許可的條件下也是一種很好的中水原水。而中水的用途大多為景觀、綠化用水或沖廁等生活雜用,回用水質標准也多採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 GB/T 18920-2002),也會根據需要採用農業灌溉生產用水等相關標准。
現在,中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商業模式還並不完善。很多中水系統跟建築小區一起進行設計、施工,但系統的運行主體為物業公司、開發商或政府部門,涉及的成本、收益和產權並不清晰,由此可導致運行管理問題。民間資本可以通過獨立供給和BOT、TOT
4結論
建築小區中水處理工藝的核心工藝主要有膜生物反應器、接觸氧化和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水質好、佔地小、操作方便,但膜容易被污染,運行成本較高;接觸氧化具有佔地小、運行管理簡單、運行成本低等優點,適合作為建築小區中水處理的核心工藝。臭氧消毒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佔地面積小,即開即用,是優異的建築小區中水消毒技術。
建築小區的中水回用已經在各地有了大量的工程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工程中,大部分採用了接觸氧化,原水來自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水質標准也多採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中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商業模式還並不完善,民間資本和市場化機制具有進入的可能性和條件。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B. 中水回用的發展及處理技術


水污染、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針對水資源緊缺的現狀,有必要對中水回用技術做重要闡述,簡要介紹了中水回用的發展歷程及各類處理工藝。
中國的城市化速度不斷的加快,城市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與此同時 水資源匱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構成諸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根據中國工程院《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對中國城市水資源需求的預測,水資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至2030年,2050年城市用水需求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590億m3,910億m3。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成為整個國家的發展問題,相應的三種解決辦法,節水、蓄水、調水,而節水是最為經濟可行的解決措施。中水利用是最主要最為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對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環境有著非常重大的長遠意義。
1中水的概念
在建設部《城市中水設施管理暫行辦法》中將中水定義為: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CJ/T48-1999),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中水是再生水,之所以稱之為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說法,通常人們把自來水叫做「上水」,吧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的水質介於上水、下水之間,故名「中水」。中水雖然不能飲用,但它可用於一些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場合,中水回用的對象分為市政雜用水,生活雜用水和工業用水。市政雜用水包括公園綠化和河湖用水、城市綠化用水、道路路面噴灑用水等;生活雜用水包括廁所沖洗、汽車洗滌;工業用戶重點是回用至熱電廠和化工廠等冷卻用水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內部雜用水等。
2中水回用的發展歷程
中國對城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開始列入國家科研課題;20世紀60年代關於污水灌溉的研究已達到一定的水平;20世紀70年代中期進行了對城市污水以回用為目的的污水深度處理工程試驗;20世紀80年代初,濟南、青島、大連、北京、太原、天津、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相繼開展了污水回用於工業和民用的試驗研究,像北京等一些城市已修建了回用試點工程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不少公共建築亦建設了水回用裝置。目前世界上許多面臨著嚴重水危機的國家都在積極利用城市污水,並將城市污水作為第二水源予以開發利用,已取得了成功的經驗。美國有357個城市實現了中水處理後再利用;日本從20世紀60年代起一直大力研究和推廣城市中水回用技術,廣泛供給工廠、企業和居民小區;南非198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中水「再生水」廠,用作城市自來水的補充水源。此外,以色列、俄羅斯、英國以及中東諸國等都相繼發展利用中水回用,以彌補日益缺乏的水資源。
3中水回用處理技術
中水回用工程多是以居民生活小區排放的生活污水為進水水源,出水要達到中水回用標准。中水水源大致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污染程度較輕的優質雜排水譬如:沐浴排水,空調系統排水,降雨時的雨水等,應該優先選擇這類水作為中水水源;二、雜排水,沖廁以外的生活排水組合,其污染程度處於中等;三、各類生活排水不經分散開而匯集到一起的污水稱為生活污水,相比之下污染程度最為嚴重,其處理費用較高,工藝流程也較為復雜。根據不同的進水的水質以及中水回用的具體用途而選用不同的處理工藝。一般性的工藝流程可概括為:原水→格柵→調節池→主要處理工藝→過濾→消毒→中水。
處理流程中格柵與調節池處理為預處理,過濾、消毒等為後處理,預處理和後處理各種處理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處理工藝可以選擇,其中包括混凝沉澱、膜過濾 、生物處理、活性炭吸附等。按主要處理工藝中水回用處理方法一般分為三大類:物理化學處理法、膜濾法、生物處理法。
1、 物理化學處理法
物理化學處理法的主要處理工藝是混凝沉澱技術和過濾吸附技術,適用於處理污染程度較輕的優質雜排水,處理工藝流程短,技術簡單,佔地相對較小因此適宜小規模的中水工程採用。
2、 膜濾法(又稱物理處理方法)
膜濾法主要是利用膜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濾膜能輕易地將有機高分子物質、膠體微粒、微生物等污染物質過濾在外,容易操作,處理水量大,出水水質好,波動小易於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工程設備一次性投資較高。
3、 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法的主要處理工藝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來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對處理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有著很好的效果,受水負荷變動影響小、出水水質穩定、運行費用較少適用於較大規模的中水工程。
以上三類處理工藝,根據原水水質、中水回用水質要求、投資成本、經濟條件等進行選用,同時考慮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亦可幾種工藝組合起來進行污水處理,可收到更好的處理效果。一種綜合處理方法已經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即臭氧生物活性炭凈水工藝(BAC法)。
BAC 法主要利用臭氧、生物、活性炭三種技術工藝,臭氧生物活性炭作用對有機物的去除包括三個過程: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即在對有機物的去除上,先發揮臭氧的強氧化能力,將有機物氧化成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接著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將其吸附,再由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生物對吸附的有機進行生物降解,而臭氧分解產生的氧溶解在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常成飽和狀態或接近飽和狀態,這有為活性炭中的微生物降解提供必要的條件。這一臭氧與顆粒活性炭濾池相結合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凈水處理工藝,一般置於後處理處。相應的研究和工程實踐證明,BAC 法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機物,且由於運用了生物技術,大大延長了活性炭的運行周期,從而大幅度降低了運行成本。自德國杜塞爾水廠首先使用至今,已有30 多年的歷史。目前在美國、日本、荷蘭、瑞士等發達國家以成為給水凈化處理技術的主導工藝。進入20 世紀90年代中後期,這種深度處理工藝在國內供水企業中也開始起步,發展至今取得很好的凈水效果。這種技術工藝大多還是用於取水水源受污染的飲用水水廠,如果引進到中水處理中,經深度處理水質肯定會遠好於經一般的處理工藝所得到的水。對用水水質要求較高的處理廠將會是一項值得採用的技術,該方法在嚴重缺水地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4結語
中水回用可有效減小污水的任意排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同時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實現污水的再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具有極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在推行中水回用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技術工藝、工程設備的問題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中水處理的技術工藝將得到發展,工程設備也會越來越先進,中水回用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諸多地方缺水狀況日益加劇,中水回用在供水和改善水環境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C. 中水回用系統有哪幾類,分別應用於哪種場合

中水回用系統按其抄供應范圍的襲大小和規模,一般有下面四 大類:中水設施完善地區的單位建築中水回用系統。該排水經集流處理後供建 築內沖洗器、清洗車、綠化等。其處理設施根據條件可設於本建 築內部或(1)近外部。如北京新萬壽賓館的中水處理設備設於地下 室中。(2)排水設施不完善地區的單位建築中水回用系統。城市排水 體系不健|的地區,其水處理設施達不到二級處理標准,通過中水 回用可以減輕污水對當地河流的再污染。該系統中水水源取自該建 築物的排水凈化池(如沉澱池、化糞池、除油池等),該池內的水 為總的生活污水。該系統處理設施根據條件可設於室內或室外。(3)小區域建築群中水回用系統。該系統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築 小區內各建築物所產生的雜排水。這種系統可用於建築住宅小區、 學校及機關團體大院。其處理設施放置小區內。(4)區域性建築群中水回用系統。該系統的特點是小區域具有 二級污水處理設施,區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 或利用工業廢水,將這些水運至區域中水處理站,經進一步深度處 理後供建築內沖洗、綠化等用。

D. 淺議中水回用發展趨勢及處理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施工臨時用電的存在問題及正確做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一、國內外中水回用現狀
日本是開展污水回用研究較早的國家之一,它以處理後的污水作為小區和建築生活雜用水,並配以專門管道進行輸送,該系統即稱為中水回用系統。對於「中水」這個術語的定義有多種多樣的解釋,如在污水處理方面稱為「再生水」;工業方面稱為「循環水」或「回用水」,一般以水質要求作為區分的標志。中水亦即專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人體不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其水質介於生活飲用水與排放水之間。中水是一種水資源有效利用的節水技術。
我國對城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開始列入國家科研課題。60年代關於污水灌溉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水平;70年代中期進行了城市污水以回用為目的的污水深度處理小試;80年代初,青島、大連、太原、北京、天津、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相繼開展了污水回用於工業、民用的試驗研究,其中有些城市已修建了回用試點工程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56號文件就明確規定:今後凡新建建築面積2萬m2以上的旅館、飯店、公寓及修築面積3萬m2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文化、體育等建築,應配套建設中水設施並應與主體建築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十多年的發展,也驗證了建立各種形式的中水回用系統,是解決缺水地區水資源的戰略需要。
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不僅緩解了供水不足、水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問題,而且提高了回用水的水質、水量及其經濟附加值,使之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中水回用技術的發展趨勢
污水回用體現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合理配置的重要磨亮旅戰略意義。國內鍵迅已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如:我國沿海缺水城市大連,在1992年率先建成了污水回用示範工程,取得了實效。2002年,北京完成了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規模為47萬m3/d中水回用工程,每天將20萬m3處理水送到高碑店湖,作為北京第一熱電廠的冷卻水。事實證明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可以有效的解決水資源不足和水環境污染這對矛盾,對水質型缺水的無錫地區具有現實意義。
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要以污水處理廠為主體開展中水回用,就必須完成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升級,完善的污水回用處理技術是促進污水回用進一步發展的保證。目前二級出水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深度處理後,可達到市政、生活雜用和中水水質要求,可滿足更多用途的回用。綜上所述,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水質已經達到一般工業冷卻水和農灌水質標准,如果再經適當深度處理,將可達到更高要求的水質標准。因此,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是完全可行的。
三、中水回用處理技術
處理水水質不同,回用用途不同,選用的處理方法和工藝也不同。
中水處理技術按處理機理不同可分為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膜處理法三大類。
1、物理化學處理法
物理化學處理法是以混凝沉澱(氣浮)技術和過濾吸附技術相結合的基本方式,主要用於處理優質雜排水。該處理法適用於處理規模較小的中水工程,主要特點是處理工藝流程短,運行管理簡單、方便,佔地相對較小;但相對生物處理來講,運行費用較大,並且出水水質受混凝劑種類和數量的影響,有一定的波動性。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混凝沉澱池→超濾膜→消毒→中水
2、生物處理法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污水的常規生物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機物質,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吸附、氧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和兼性生物氧化法,中水回用一般多採用好氧生物膜微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處理法的特點是適用於較大規模的處理工程,但近年來隨著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開發出了一些小型的生物處理設施,適用於較小水量的工程,可同樣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生物處理法的出水水質較為穩定,運行費用相對較少,尤其對於大型污水處理工程,生物處理法顯得尤為突出。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澱池→過濾→消毒→中水
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大類。瞎凳
3、膜處理法
膜處理法屬於物理處理或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是指利用膜技術來處理水,使之符合一定的水質標准。當前膜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即連續微濾和膜生物反應器。連續微濾系統是以微濾膜為中心處理單元,配以特殊設計的管路、閥門、自清洗單元、加葯單元和自控單元等,形成一閉路連續操作系統。當污水在一定壓力下通過微濾膜時,就達到了物理分離的目的。連續微濾系統的特點有:設備控制簡單,系統可自動運行;佔地小、結構緊湊,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需求靈活地擴大或縮小;高抗污染的聚偏氟乙烯膜材料,耐氧化,使用壽命長;運行費用較低。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原理在於使污水中的大分子等難降解成分在體積有限的生物反應器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從而達到較高的去除效果。高濃度生物量使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能以緊湊的系統獲得較高的有機物去除率,可以有效的克服與污泥沉降性能有關的限制,並起到了取代二沉池的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澄清和防菌的目的。對於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若改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在不增加反應器容積的情況下,可使處理水量大大提高。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好、佔地少、易於實現自動控制等許多常規工藝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在污水處理與回用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並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膜處理的主要特點是處理水質穩定、可靠,但工程投資較大、處理成本較高。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膜生物反應器→超濾膜→消毒→中水
上述三種基本處理方法,在中水處理中經常被採用。由於原水水質、中水水質要求、處理場地、環境條件、投資條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各種處理設備裝置或構築物都要精心設計和選擇,有時需通過試驗來確定最佳方案。
四、結論
中水回用,實現污水資源化,是目前解決節水治污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高效的、可行的中水回用形式,應該得到大力的推行。在推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如工藝的改進,雜用水的水質標準的制定,如何讓人們接受中水,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但隨著工藝的進一步發展,政策的修訂,中水回用的有著廣闊的前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E. 污水再生回用技術綜述

本文詳細介紹了國內外污水再生回用現狀,並對污水再生回用的概念、流程及相關原則進行了具體介紹。詳細列舉了當前污水回用技術的工藝流程。
1 我國污水再生回用現狀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再生回用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探索以回用為目的的城市污水深度處理技術。到80年代,隨著大部分城市水資源緊缺的加劇和污水處理回用技術的日趨成熟,污水處理回用的研究與實踐才得以加速發展。北京市環保所於1985年在所內建成的120m3/d規模的再生水設施是我國早期的再生水回用工程之一。我國污水再生利用理論研究和實踐可分為三個階段:1985年前「六五」期間的起步階段;「七五」到「九五」期間的示範工程引導和技術儲備階段;「十五」到「十一五」期間的全面發展階段。
2城市污水再生回用
2.1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的概念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按服務范圍可分為三類:(1)建築中水回用,指在大型建築物或幾棟建築內建立小型中水處理站,以生活污水、(優質)雜排水為水源,經適當處理後回用於建築沖廁、建築周圍綠地道路澆灑等生活雜用。(2)小區污水再生回用,指在小區(住宅或工業)、機關院校內建立中小型中水處理站,以生活污水或(優質)雜排水、工業廢水等為水源,經適當處理後回用於建築沖廁、汽車沖洗、區內綠地道路澆灑等市政雜用。(3)區域污水再生回用,指在城市區域范圍內建立大中型再生水廠,以城市污水或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為水源,經適當處理後回用於生活、市政、環境等范圍內的非飲用水方面。
2.2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規劃流程及基本原則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規劃需按照一定原則和方法流程進行。污水再生回用規劃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其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應遵循以下原則:(1)可持續發展原則。污水再生回用可節約水資源,減輕水體環境污染,是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2)統一規劃原則。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規劃應納入城市水資源系統規劃之中,從城市總體規劃出發,並結合城市供水、排水、雨水利用和公路交通等規劃,統籌考慮,協調發展。(3)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原則。我國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總體在還處在發展階段,有不少城市甚至處在起步階段,對污水再生回用及其所帶來的效益認識不夠,污水再生回用在城市的推廣不可能一步到位,故應按照「長遠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逐步推進。
3 污水再生回用處理技術與工藝
3.1污水再生處理技術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統、污水處理再生系統、再生水輸配送系統和水質監測與運行管理及維護系統。污水再生處理技術是污水再生回用的核心,是保證再生水水質合格、用戶使用安全及再生水回用價格合理的關鍵。城市污水再生處理技術主要可分為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和膜處理法三大類。
3.2污水再生回用的處理工藝
以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為再生水水源 (主要為集中式再生水廠),可選用物化處理或與物化生化相結合的深度處理工藝,常用的工藝流程為:
(1)物化處理工藝流程:
(2)物化與生化相結合的深度處理工藝流程:
(3)微孔過濾處理工藝流程:
對水質要求高的用戶,還可在深度處理中增加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氨吹脫、反滲透、臭氧氧化等單元技術中一種或幾種組合。
當所處理的再生水用於與人直接接觸時,需採用膜生物反應器,將微生物的孢子截留。採用膜處理工藝時應有保障其可靠進水水質的預處理工藝和易於膜清洗更換的技術措施。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F. 中水回用的過程及處理方法

為了將處理的污水滿足排放標準的水質,一般常用到中水回用設備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符合中水水質標准。中水回用技術工藝流程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預處理階段、主處理階段和後處理階段。那麼,中水回用技術一般分幾個階段。

一、中水回用技術工藝階段

1、預處理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有兩個處理單元,一個處理單元是格柵,另一個處理單元是調節池,其主要用於將污水中的固體雜質進行有效的去除,同時可以將水質進行均勻處理。

2、主處理階段:在這個階段,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會得到有效的去除,因而這個階段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3、後處理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作用是對污水進行消毒處理,經過這個階段處理後能夠保證出水達到中水水質標准,這是一個深度處理過程。

二、中水回用技術主處理的三種方法

1、生物處理法:適用於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污水。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生物處理方法。或是單獨使用,或是幾種生物處理方法組合使用,如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轉盤十砂濾等流程。這種流程具有適應水力負荷變動能力強、產生污泥量少、維護管理容易等優點。

2、物理化學處理法:活性炭吸附是物理法,混凝沉澱技術是化學法,將這兩種方法相結合對水質的處理效果非常好。

3、膜處理法:應用反滲透膜,或者是超濾膜進行處理,適用於水質變化大的情況。

中水回用技術工藝設備對污水的處理效果非常好,而中水回用工藝的廣泛應用對於改善環境具有很大的意義。

G. 飲料廢水處理後出水,中水回用MBR膜處理可否

中水回用水處理工程也稱廢水回用處理,中水回用水處理工藝要溶解水中沉澱物、有機物,利用MBR膜降解廢水中其它物質含量,把原廢水具有的有毒、有害性去除後,二次利用到生產生活中。


中水回用水處理設備,主要還是MBR膜處理工藝居多。mbr膜生物反應器應用於中水回用。膜生物反應器是由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構成的,是生物處理技術的活性泥污法和膜分離的組合工藝。先進技術和傳統處理技術比較而言,具有體積小、模塊化、自動化程度高、出水水質好的特點,在處理完成後就可以直接使用,非常的方便快捷,減少了不必要程序,實現結構的優化升級。由於具有顯著優勢,在發展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中水回用處理中去,除了國內的給水廠之外,國外很多國家也積極引用。處理後的廢水作為工業、農業、市政的用水,減少不必要資源浪費,實現水的回收再利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未來先進技術會廣泛應用,優化水資源使用結構,造福於人類發展。

H. 污水處理項目的中水回用

我看到過一篇文章。介紹的是膜法SBR技術處理皮革廢水。可以做到達標排放版,C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權,比起一般的活性污泥法要好不少。但是要達到中水回用的標准很難,皮革廢水除了要調節PH值,還要脫除重金屬離子,除油,脫除表面活性劑和染料。處理成本較高,經濟可行性較差。如果這樣做,可以設計基本流程如下:進水——格柵(革除較大雜質)——油水分離裝置(隔油)——中和池(因鞣製皮革,造成進水偏酸性,加鹼劑中和)——樹脂交換裝置(脫除重金屬離子)——好氧曝氣池(內設膜組件)——加葯消毒(具體何種葯劑視排放要求而定)。
差不多就是這樣。如果要脫磷,可能還要加上厭氧池。

I. 高校宿捨生活污水處理與回用

高校宿捨生活污水處理與回用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污水的排放量逐漸增大,有效解決水資源污染和短缺的問題十分必要。在這種情況下,中水開發與回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美國、日本、印度、英國等國家(尤以日本為突出)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高校中,清華大學採用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化工藝處理洗浴水,將中水全部用於學生宿舍廁所沖洗,中水回用項目的凈效益達到130.41萬元。中國石油大學中水回用工程採用MBR工藝,直接經濟效益52.50萬元[1]。
據了解,目前我國高校在校生約為2300萬人,以每人每天0.2m3計算,每天中水水源量為460萬立方米[1],這些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網經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而校園綠化、學生公寓沖廁等消耗大量自來水,造成能源和資源的浪費,節水型校園數量不足,管理水平和節水效益參差不齊[2]。本研究以鄭州大學為例,研究高校宿捨生活污水的水質特徵,根據水質特徵選取合適的工藝對其進行處理與回用。本研究選取「格柵-初沉池-A/O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表面流人工濕地」新工藝對部分校園宿捨生活污水進行處理,達到城市雜用水及景觀回用水標准,作為該校雜用水及景觀用水的補充水源,不僅可以減少向排水系統的污水排放量,節省城市排水設施的運行費用及學校繳納的污水處理費用,而且還可以有效緩解校園供水緊張狀況[3],有利於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
1 高校生活污水水質分析及工藝選取
1.1 高校生活污水水質分析
經實地調查,鄭大新區在校學生約4萬人,每人每天可產生約70L的生活污水,則大約每天可產生生活污水2800m3,學生住宿區分為柳園、荷園、菊園和松園四個園區,柳園有學生1.4萬人左右,且柳園部分樓層安裝有污水回用裝置,將生活污水經過簡單處理回用為沖廁所用水,暫不考慮其污水排放情況;其他三個園區約有2.6萬人,則每天共可產生生活污水約1800m3,2、7、8月份正常放假,則槐氏每年共產生生活污水約50萬m3。同時鄭州大學新校區的眉湖是該校區的人工湖,面積大,需水量多,若能將校園宿捨生活污水回用於該人工湖,則不但達到了污水的有效回用,還能減少學校眉湖的回用水的費用支出。
1.1.1 水質監測指標及方法(表1)
1.1.2 污水水質特徵
高校用水的特點是學生用水量受季節和溫度影響較大,高校用水具有規律性,變化系數較大[4],高校生活污水的水質特點是相對穩定且污染程度低。經對鄭州大學新校區部分宿捨生活污水水質進行鋒明晌長期監測,其水質情況如表2所示:
高校學生宿舍的生活污水不含廚房排水,只有沐浴和盥洗排水,屬於優質雜排水,完全可以由高校內部自行處理再利用。
1.2 工藝選取
根據工藝選取的原則:①技術先進,處理效果穩定;②投資和運行費用低;③管理簡單,運行可靠。確定本研究中高校宿捨生活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如圖1所示:
1)初沉池:初沉池可除去廢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廢水經初沉後,約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單位質量BOD5或固體物計算,初沉池是經濟上最為節省的凈化步驟,
對於生活污水和懸浮物較高的工業污水均宜採用初沉池預處理(圖1)。
2)A/O池: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厭氧段厭氧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銀鋒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
3)生物接觸氧化池: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後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
4)二沉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離,使混合液澄清、濃縮和迴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夠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系統的出水水質和迴流污泥濃度。
2 實驗裝置和內容
2.1 實驗裝置
本實驗採用圖1所示的工藝流程,小試裝置如圖2所示,主要組成部分有:初沉池,A/O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處理水量為30-40L/h。
1)A/O:由兩部分構成,比例為1:3,前為缺氧段,後為好氧段。其中包括池體,填料,攪拌器,曝氣裝置等。缺氧池內徑800mm,高900mm,好氧池內徑1200mm,高1500mm。
2)生物接觸氧化池:結構包括池體,填料,布水裝置,曝氣裝置。池型為長方體;池體尺寸長為460mm,寬為400mm,壁厚8mm,總高1400mm,超高50mm。 3)初沉池:池型為圓柱形;池體尺寸為外徑340mm,壁厚8mm,總高540mm,超高50mm。
4)二沉池:池型為圓柱形;池體尺寸為外徑340mm,壁厚8mm,總高600mm,超高80mm。
2.2工藝參數確定
本論文以鄭州大學新校區宿捨生活污水為研究對象,其具體的水質指標為COD的濃度為100mg/L~394mg/L,氨氮濃度為10mg/L~40mg/L,總磷濃度為2mg/L~4mg/L,pH=7~9。以上述工藝對COD、氨氮和TP的去除效果為主要考察指標。
採用所選工藝對高校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影響本工藝的主要因素有pH,DO,HRT,SRT,迴流比,缺氧好氧反應時間等。通過查閱文獻,確定本實驗運行參數中MLSS為3000~3500mg/L,曝氣池溶解氧為2.0~3.5mg/L,污泥迴流比為75%,水力停留時間為12h[5],缺氧好氧HRT為6h和12h,污泥迴流比和硝化液迴流比分別為100%和200%;生物接觸氧化中最佳氣水比為16:1,最佳水力負荷為5.0m3/(m3・d)[6]。
3 實驗結果分析
採用接種污水處理廠污泥的方法培養菌群,運行小試裝置,對COD、NH3-N、TP的去除情況如圖3~圖5所示:
反應器對COD去除效果如圖3所示。進水COD波動變化范圍較大,在109.1~328.5mg/L之間,平均值為214.1mg/L。而系統出水COD較為穩定,在13.6~29.5mg/L之間,平均值為21.3mg/L,出水滿足城市雜用水標准。由圖可見,COD去除率較為穩定,在74.0%~94.5%范圍內波動,平均去除率為85.9%,可見該反應器對COD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反應器內混懸液污泥絮體中含有大量結構緊密的菌膠團,而菌膠團有較強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有機物的能力,對COD的去除有較大促進作用。在懸浮填料表面的污泥絮體中,生長著大量利於菌膠團吸附的絲狀菌,不僅改善了污泥沉降性能,還有效促進了有機物氧化分解。
反應器對NH3-N去除效果如圖4所示。宿捨生活污水氨氮濃度較低,進水氨氮在18.40~35.20mg/L范圍內,平均值為28.02mg/L;出水氨氮在5.94~9.39mg/L范圍內,平均值為7.95mg/L,滿足城市雜用水標准。由圖可以看出,氨氮的去除率較為穩定,在62.05%~76.64%范圍內波動,平均去除率為71.11%,可見系統對氨氮去除效果一般。分析認為是由於生物掛膜時間太短,掛膜不充分,導致雖然填料為硝化菌生長提供了良好附著條件,但反應器內單位體積生物量並不是太充足,硝化能力不是太高。
反應器對TP的去除效果如圖5所示。進水TP濃度為2.12~3.60mg/L,進水平均濃度為2.85mg/L;出水TP濃度為0.16~0.48mg/L,出水平均濃度為0.31mg/L,滿足城市雜用水標准;TP去除率為85.33%~91.20%,平均去除率為89.28%,可見此工藝對TP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分析認為,是由於缺氧池內投加填料,阻礙了表面空氣進入缺氧池內部,降低了氧傳質效率,造成了缺氧段的厭氧微環境,形成了微型厭氧/缺氧/好氧系統,聚磷菌在厭氧環境下釋磷,經過O段好氧吸磷,再隨著脫落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排出系統,達到除磷效果,同時系統通過底部泥斗定期排泥,大量含磷污泥隨底部積泥排出,保證了系統的磷平衡,也加快了聚磷菌的生長繁殖,故系統呈現出較好的TP效果。
4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1)通過分析高校宿捨生活污水水質特徵,確定處理工藝為:「格柵-初沉池-A/O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表面流人工濕地」。
(2)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工藝設計實驗小試裝置「格柵-初沉池-A/O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在MLSS為3000-3500mg/L,曝氣池溶解氧為2.0-3.5mg/L的條件下,以污泥迴流比為75%,水力停留時間為12h,缺氧好氧HRT為6h和12h,污泥迴流比和硝化液迴流比分別為100%和200%;生物接觸氧化中最佳氣水比為16:1,最佳水力負荷為5.0m3/(m3・d)為運行參數,結果表明COD去除率在93.77%~94.69%,NH3-N去除率在62.05%~76.64%,TP去除率在85.33%~93.82%,其出水中COD在4.98~7.83mg/L,,NH3-N在5.94~9.39mg/L,TP在0.16~0.48mg/L。
(3)景觀娛樂用水C類水質標准中規定COD≤30mg/L,NH3-N≤0.5mg/L,TP≤0.05mg/L,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中規定COD≤50mg/L,NH3-N≤10mg/L。由於NH3-N出水指標超過了景觀娛樂用水C類水質標准中的規定,因此出水只達到了城市雜用水標准,並未達到景觀娛樂用水C類標准。
4.2 展望
(1)由於氨氮去除率過低,未到達回用於景觀用水水質標注的預期目標,分析原因應是因在本實驗的小試裝置運行時的運行參數是查閱文獻所得最佳運行參數,未在實驗過程中尋找適合本工藝流程的最佳運行參數,導致運行時未達到最佳狀態;還有可能是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形成的生物膜不夠完善,在以後的研究中應加強注意。
(2)由於小試裝置運行時未設置人工濕地環節,出水水質未達到景觀用水的回用標准,而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可以在後續的研究中,可以對人工湖進行改造,通過大量種植蘆葦、睡蓮、香蒲等濕地植物,構建表面流人工濕地,充分利用學校資源,改善水質的同時達到減少人工湖地下補水量以及供人們觀賞的景觀價值。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廢水處理中水回用設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lean濾芯是什麼品牌 瀏覽:935
眾泰濾芯和什麼車通用 瀏覽:270
護膚品提取蒸餾器 瀏覽:423
過濾嘴比較長的空煙管 瀏覽:122
波托菲諾純水岸有多少房子 瀏覽:143
河涌污水環保生物科技公司 瀏覽:642
離子交換樹脂的更換頻次 瀏覽:747
清洗飯店凈化器怎麼放電圖 瀏覽:572
反滲透膜濕膜有水 瀏覽:950
江西啤酒設備濾芯怎麼選 瀏覽:820
江西印染污水處理器多少錢 瀏覽:351
通知工業園企業污水並網怎麼寫 瀏覽:993
cdi電容式去離子裝置 瀏覽:827
榮事達凈水器外殼怎麼打開 瀏覽:288
造紙廢水的來源特點 瀏覽:942
反滲透凈水機不出純水什麼原因 瀏覽:169
蒸餾法主要儀器 瀏覽:374
提升機裡面的變頻器故障如何處理 瀏覽:431
養貓廢水 瀏覽:499
包頭污水泵多少錢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