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市某鎮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某市某鎮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第一部分 編制依據、編制原則
1.1編制依據
1.1.1、××市××鎮中心鎮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招標文件和××市××鎮中心鎮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施畢鋒工圖汪漏設計資料。
1.1.2、現場踏勘的實際情況。
1.1.3、國家建築施工的相關技術規范及驗收標准。
1.1.4、其他有關的國家及地方強制性規范和標准。
1.1.5、我公司現階段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及歷年來承擔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
1.2編制原則
1.2.1、遵循《招標文件》的原則
嚴格按照招標文件中的工程規范、工期、質量、安全目標等要求編制施組,滿足招標方各項要求。
1.2.2、遵循設計文件的原則
在編制施組時,認真閱讀核對獲得的設計文件資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現場情況,嚴格按設計資料和設計原則編制施組,滿足設計標准要求。
1.2.3、遵循施工技術規范和驗收標準的原則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嚴格按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優化施工技術方案,認真執行工程質量檢驗及驗收標准。
1.2.4、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根據該標段工程特點,突出體現城市施工中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的要求,從實際出發、科學組織、均衡施工,把交通疏解、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作為重點內容,制定專題方案,確保使施工對城市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體現快速,有序、優質、高效的施工作風和精神風貌。
1.2.5、體現"安全第一、防範結合"手陵晌的原則
嚴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從制度、管理、方案、資源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施工安全,服從建設單位指令,服從監理工程師的監督指導,嚴肅安全紀律,嚴格按規章程序辦事。
1.2.6、遵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
配備技術能力強、有豐富的同類工程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同時,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充分應用"四新"成果,發揮科技在施工生產中的先導作用。
1.2.7、遵循專業隊伍施工和綜合管理的原則
以專業化隊伍為基本形式,配備必要的施工機械設備,同時採取綜合管理手段合理調配,以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
1.2.8、遵循貫標機制的原則
使IS09002質量標准體系在本項目工程中自始至終得到有效運行。
1.2.9、遵循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的原則
施工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和××市的有關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的地方法規,創建"文明施工現場"。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② 農村污水處理實施方案
全面改善農村環境,切實解決當前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倒、生活污水亂排亂放、治理滯後等突出問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下面是我分享的2017農村污水處理實施方案,希望大家會喜歡!
③ 醫院污水處理設計方案(詳細講解步驟,要求和規格)
1、設計依據
·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 GBJ15-188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 給水排水標准規范實施手冊;
·室外排放設計規范(GBJ14-87);
·環境雜訊標准(GB5096-93);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准、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先進、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佔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採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採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採用污泥前置迴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3、設計范圍
醫療污水處理設備系統從調節池出水口至排放出水口內的工藝、結構、設備、電氣與自控等。不包括土建工程的施工、處理站外輸送管道、裝飾工程、暖通和消防等。我廠提供土建基礎設計方案圖紙資料。
污水處理站的設計主要分為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及處置兩大部分。
a)污水處理
調查研究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情況,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靈活、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的方案。
b)污泥處理與處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考慮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於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後,採用糞車抽吸外運。
第三章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排放標准及設計規模
1、污水來源
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源醫療廢水及生活廢水。該廢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排放到城市管網。
2、污水性質
典型的醫院綜合醫療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據院方提供的資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大於等於30T/D,處理能力按1.5 m3 / h設計。
④ 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方案
一、連續循環曝氣系統(CCAS)
A、CCAS工藝簡介
CCAS工藝,即連續循環曝氣系統工藝(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種連續進水式SBR曝氣系統。這種工藝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處理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SBR工藝早於1914年即研究開發成功,但由於人工操作管理太煩瑣、監測手段落後及曝氣器易堵塞等問題而難以在大型污水處理廠中推廣應用。SBR工藝曾被普遍認為適用於小規模污水處理廠。進入60年代後,自動控制技術和監測技術有了飛速發展,新型不堵塞的微孔曝氣器也研製成功,為廣泛採用間歇式處理法創造了條件。1968年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與美國ABJ公司合作開發了「採用間歇反應器體系的連續進水,周期排水,延時曝氣好氧活性污泥工藝」。1986年美國國家環保局正式承認CCAS工藝屬於革新代用技術(I/A),成為目前最先進的電腦控制的生物除磷、脫氮處理工藝。
CCAS工藝對污水預處理要求不高,只設間隙15mm的機械格柵和沉砂池。生物處理核心是CCAS反應池,除磷、脫氮、降解有機物及懸浮物等功能均在該池內完成,出水可達標排放。
經預處理的污水連續不斷地進入反應池前部的預反應池,在該區內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並一起從主、預反應區隔牆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m/min)進入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內依照「曝氣(Aeration)、閑置(Idle)、沉澱(Settle)、排水(Decant)」程序周期運行,使污水在「好氧-缺氧」的反復中完成去碳、脫氮,和在「好氧-厭氧」的反復中完成除磷。各過程的歷時和相應設備的運行均按事先編制,並可調整的程序,由計算機集中自控。
CCAS工藝的獨特結構和運行模式使其在工藝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1)曝氣時,污水和污泥處於完全理想混合狀態,保證了BOD、COD的去除率,去除率高達95%。
(2)「好氧-缺氧」及「好氧-厭氧」的反復運行模式強化了磷的吸收和硝化-反硝化作用,使氮、磷去除率達80%以上,保證了出水指標合格。
(3)沉澱時,整個CCAS反應池處於完全理想沉澱狀態,使出水懸浮物(SS)極低,低的SS值也保證了磷的去除效果。
CCAS工藝的缺點是各池子同時間歇運行,人工控制幾乎不可能,全賴電腦控制,對處理廠的管理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設計、培訓、安裝、調試等工作要求較嚴格。
B、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概況
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環境污染成了一大難題。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約許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標,要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20%。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尤其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中西部環境與生態保護已被提上首要議事日程。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自200年前工業革命以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成為一個地區文明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近200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已從原始的自然處理、簡單的一級處理發展到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深度處理污水,並回用。處理工藝也從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發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藝)等多種工藝,以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相對於國外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6.7%。在我們大力引起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經驗的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發展,尤其是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參考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應符合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總投資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資金非常龐大,因此嚴格控制總投資對國民經濟大有益處。
(2)運行費用低。運行費用是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是評判一套工藝優劣的主要指標之一。
(3)佔地省。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極其緊缺。土地資源是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和規劃的一個重要因素。
(4)脫氮除磷效果。隨著我國大面積水體環境的富營養化,污水的脫氮除磷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國最新實施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也明確規定了適用於所有排污單位,非常嚴格地規定了磷酸鹽排放標准和氨氮排放標准。這就意味著今後絕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要考慮脫氮除磷的問題。
(5)現代先進技術與環保工程的有機結合。現代先進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自控系統設備的出現和完善,為環保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廠大都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和自控系統,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穩定的合格出水,而我國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後。計算機控制和管理也必將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的方向。
C、幾種處理系統的工藝比較
為了選擇出工藝上最可靠,投資上最經濟,管理上最方便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我們調研了國內外污水處理廠的成熟經驗和發展趨勢,並進行了比較。
目前,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大都採用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級處理是採用物理方法,主要通過格柵攔截、沉澱等手段去除廢水中大塊懸浮物和砂粒等物質。這一處理工藝國內外都已成熟,差別不大。二級處理則是採用生化方法,主要通過微生物的生命運動等手段來去除廢水中的懸浮性,溶解性有機物以及氮、磷等營養鹽。目前,這一處理工藝有多種方法,歸結起來,有代表性的工藝主要有傳統活性污泥、氧化溝、A/O或A2/O工藝、SBR及CCAS工藝等。目前,這幾種代表工藝在國內外都有實際應用。
二、SPR高濁度污水處理技術
在天然淡水資源已被充分開發、自然災害日益頻繁暴發的今天,缺水已經對世界各國眾多城市的經濟和市民生活構成了十分嚴重的威脅,缺水危機已經是我們面臨的現實,解決城市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應該是將城市污水變為城市供水水源。城市污水就近可得,來源穩定,容易收集,是可靠且穩定的供水水源。城市污水經凈化後回用主要可作為市政綠化、景觀用水和工業用水。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統、污水凈化處理技術及其系統、出水輸配系統、回用水應用技術和監測系統。其中污水凈化再生技術及其系統是關鍵,污水凈化處理的流程要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要為該城市經濟實力所能承受,處理後出水的水質要滿足回用的要求。
沿用了許多年的傳統的「一級處理」及「二級處理」水處理工藝技術和設備已經難以適應當今的高濁度和高濃度污水的凈化處理要求,處理後出水更不能滿足城市對水回用的水質要求。沿著傳統的工藝技術路線只能進一步附加傳統的「三級處理」設備系統,既迴避不了龐大復雜的傳統二級生化處理系統,也迴避不了投資和運行費用都十分昂貴的傳統三級過濾吸附處理系統。這些恰恰是實現污水回用的忌諱之處。所以,環保市場十分迫切需要凈化效率更高、處理後出水能滿足現有環保標准並且能回用於城市,投資和運行費用又要為現有城市的經濟實力所能接受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和新設備。
最新發明的「SPR高濁度污水凈化系統」(美國發明專利 )將污水的「一級處理」和「三級處理」程序合並設計在一個SPR污水凈化器罐體內 ,在30分鍾流程里快速完成 。它容許直接吸入懸浮物(濁度)高達500毫克/升至5000毫克/升的高濁度污水,處理後出水的懸浮物(濁度)低於3毫克/升(度);它容許直接吸入CODcr為200毫克/升至800毫克/升的高濃度有機污水,處理後出水CODcr可降為40毫克/升以下。只需用相當於常規的一 、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工程投資和低於常規二級處理的運行費用 ,就能夠獲得三級處理水平的效果 ,實現城市污水的再生和回用。
SPR污水處理系統首先採用化學方法使溶解狀態的污染物從真溶液狀態下析出,形成具有固相界面的膠粒或微小懸浮顆粒;選用高效而又經濟的吸附劑將有機污染物、色度等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然後採用微觀物理吸附法將污水中各種膠粒和懸浮顆粒凝聚成大塊密實的絮體;再依靠旋流和過濾水力學等流體力學原理,在自行設計的SPR高濁度污水凈化器內使絮體與水快速分離;清水經過罐體內自我形成的緻密的懸浮泥層過濾之後,達到三級處理的水準,出水實現回用;污泥則在濃縮室內高度濃縮,定期靠壓力排出,由於污泥含水率低,且脫水性能良好,可以直接送入機械脫水裝置,經脫水之後的污泥餅亦可以用來製造人行道地磚,免除了二次污染。
最新發明的SPR污水凈化技術以其流程簡單可靠、投資和運行費用低、佔地少、凈化效果好的眾多優勢將為當今世界的城市污水的再利用開創一條新路。城市污水實現再利用之後,為城市提供了第二淡水水源,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SPR污水處理系統與眾不同的技術特點
1.城市生活污水和處理葯劑的混合主要是在泵前吸葯管道 、污水泵 葉輪、蛇形反應管 和瓷球反應罐的組合作用下完成的 ,依照紊流速度 、混合時間 、和水力學結構數據設計 ,得以十分充分的混合 ,為取得最佳混凝凈化效果和最大限度地節省葯劑創造了前提條件 。這是過去常規的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之水工結構所做不到的 。
2.SPR系統處理城市污水時 ,採用五種以上污水處理葯劑及其最佳配方組合使用 ,靠化學反應使污水中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 、重金屬離子 和有害的鹽類從水中析出 ,成為有固相界面的微小顆粒 (它包含有污水三級處理的作用)。其中還選用了一種吸附效果很好而價錢又很便宜的吸附劑,以吸附有機污染物和色度 。靠消毒劑在30分鍾的流程內殺滅細菌和大腸桿菌 。靠混凝的物理化學吸附作用將懸浮物及各類雜質凝聚成大而且密實的絮團 。這樣發揮各葯劑的單獨作用和它們之間的交聯作用的用葯方式是與常規的物理化學法不相同的 。而且SPR系統使用的組合葯劑配方 ,只能在具有十分精細的水動力學參數設計的SPR污水凈化器及其系統里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在常規的水工系統里是無法使用的 。
3.SPR系統裝置能夠依照模擬試驗得出的配方 ,藉助大氣壓力和流量計 ,十分精確地投加混凝葯劑和絮凝葯劑 ,不致因加葯過量而造成葯劑殘留在凈化後的出水中,而且動力消耗很少 。
4.SPR污水凈化器內部結構是完全按照混凝機理精確設計的 ,形成的渦旋流動和各部位恰當的水流速度 ,使得膠體顆粒之間有最多的碰撞次數 ,並且有凝聚吸附所需的最佳流速環境 。從而在極小的容積內獲得了極充分的凝聚效果 。這也是常規水工裝置無法比擬的 。
5.根據混凝形成的絮團實際狀況 ,准確確定了SPR污水凈化器內部的水動力學數據 ,使得在罐體中上部形成了一個有幾十厘米厚的 、十分緻密的懸浮泥層 。所有經過混凝的出水都必須通過此懸浮泥層的過濾 ,才能升流到罐體上部的清水匯集區 。它十分成功地起到了污水高級處理工藝中極為重要的過濾作用 。
這個緻密的懸浮泥層是由污水中的污泥及混凝葯劑形成的絮體本身組成的 。隨著絮體由下向上運動 ,使泥層的下表層不斷增加 、變厚 ;同時 ,隨著過濾水力學原理形成的罐體的旁路流動,引導著懸浮泥層的上表層不斷流入中心接泥桶 ,上表層不斷減少 、變薄 。這樣 ,懸浮泥層的厚度達到一個動態的平衡 。當混凝後的出水由下向上穿過此懸浮泥層時 ,此絮體濾層靠界面物理吸附和電化學特性及范德華力的作用 ,將懸浮膠體顆粒 、絮體 、細菌菌體等等雜質全部攔截在此懸浮泥層上 ,使出水水質達到三級處理的水平 。由於泥層是由絮體組成 ,緻密度高 ,過濾效率遠遠高於常規的沙粒層過濾 ;由於是處於懸浮狀態的絮體泥層作濾層 ,其過濾的水頭(阻力)損失非常小 ,所以動力消耗遠遠低於常規的砂層過濾 、微孔過濾 、或反滲透膜過濾;又由於過濾泥層是凈化過程中由污水中的污泥自動補充添加 ,又自動被引走 ,即過濾泥層自身在不斷地更新 ,過濾泥層總是保持著穩定的厚度,而且總是保持著穩定的物理吸附和電化學吸附性能 ,因此能獲得穩定的過濾效果 。而且完全免去了常規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過濾層的反沖洗以及反沖洗帶來的眾多麻煩 。這種結構和原理與常規的三級污水處理的過濾裝置是完全不同的 ,這里沒有價格昂貴的反滲透膜過濾 、微孔過濾 、或活性炭過濾等裝置 。所以 ,投資省 、動力消耗小 、運行費用低是SPR系統的必然優勢。
6.SPR系統選用的絮凝劑 ,同時也是良好的污泥助濾劑 ,所以 ,系統最後排出的污泥漿 ,其脫水性能良好 ,可以不另外添加助濾劑 ,就直接泵入壓濾機脫水 。泥餅可以製成人行道地磚再利用 ,不會帶來二次污染的問題 。它沒有傳統的生化法產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脫水性能很差的致命弱點。
7.本類型污水凈化器曾開機運行處理過養豬場污水 、養雞場污水 、煤礦礦井坑道污水 、生豬屠宰場污水 、高粱釀酒廠酒糟污水 、紡織印染污水、再生紙造紙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等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和氨氮的污水;也成功應用於陶瓷廠污水、牆地磚廠污水、大理石水磨拋光污水、洗煤污水、燃煤鍋爐濕法除塵污水、石英砂洗砂污水等懸浮物含量極高的污水的凈化和回用。 各地權威檢測部門測試了污水凈化器進水和出水的有關數據 。測試報告單表明 :氨氮去除率可以達到85%,總氮去除率可達95% ,有機氮去除率可達96% ,BOD去除率可達95% ,懸浮物的去除率則高達98.3% ~ 99.6% ,出水濁度達到3 度(3 毫克 / 升)以下。這是本凈水系統在低投資 、低運轉費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出水指標 。 這是常規的物化法和生物化學法的一級 、二級處理系統都無法達到的 。
除發達國家有專門的城市生活污水管路系統外,實際的城市污水往往混入有許多工業污水,可生化性差和污染物成分不規則地快速變化是我們面臨的現實,而針對降解某種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過程卻太長,所以,傳統生化系統難以適應當今愈來愈工業化了的城市的污水。SPR系統已擁有處理眾多工業污水的適應能力和物化法具有的快速應變能力,容易通過自動化的手段應付系統入口污水水質的變化,保持穩定的凈化效果。
8.在SPR系統中投放殺菌消毒葯劑時 ,只要增加一些投氯量(無需另外增加設備)就可以起到用氯來氧化除氨的作用 ,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系統去除氨氮的效率 。
9.假如經過SPR系統處理後的出水氨氮含量還未達到較嚴格的要求(如某些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將排水標準定為含氨氮1毫克 / 升以下) ,也可以後續再串聯設置一級離子交換裝置 ,靠斜發沸石離子交換柱最終達到除氨氮的目標 。
因為斜發沸石離子交換系統要求進口水質的懸浮物含量要低於35毫克 / 升 ,否則會影響離子交換柱的功能和壽命 ,從而大大增加離子交換的運行費用 。過去 ,常規的一 、二 級污水處理裝置是難以長期穩定地達到這樣的前處理水平的 ,因而限制了離子交換法除氨氮技術的廣泛應用 。現在 ,SPR污水處理系統絕對可以保證凈化後出水的懸浮物含量低於3毫克 / 升(實際運行中出水的懸浮物含量多為1毫克 / 升) ,使得後續的斜發沸石離子交換系統去除氨氮的負荷減輕很多 ,交換柱的使用壽命會大大延長 ,即離子交換的運行費用會大大降低 ,將使離子交換法除氨氮技術的優點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
早在七十年代 ,美國Minnesota 州Minneapolis 市的羅茲芒污水廠就是用純粹的物理化學法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 ,其工藝流程是:化學混凝----沉澱----過濾和活性炭吸附----斜發沸石離子交換 。其最後出水水質標准為:氨氮1 毫克 / 升 ,BOD 10毫克 / 升 ,磷 1毫克 / 升,懸浮物 10毫克 / 升 ,pH 8.5 。證明純粹的物理化學法處理城市污水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現在 ,依靠新發明的SPR凈水技術 ,將使這項工藝的經濟性更為圓滿 。
10 。其實 ,經過SPR污水凈化系統處理後的出水 ,其懸浮物的含量小於3 毫克 / 升 ,濁度也小於3 度 (毫克 / 升 ) ,達自來水標准 ,不再會堵塞輸水管路 ,並且已經經過了良好的消毒 。將此出水回送到城市各地 ,作為城市草坪綠地和樹木綠化澆灌用水是十分安全 、可靠的 。經過SPR系統處理後的出水中 ,殘存的氮含量已經很低 ,氮作為植物生長的營養物是不必去除 、或不必去除得那麼干凈 的。從而可以免去除氮的深度處理投資及其運行費用 ,既保證了環境質量 ,又為社會節省了大筆資金 。 用此回用水取代自來水作為城市綠化用水 ,將大大節省城市的淡水資源 ,減輕城市市政部門的供水壓力 ,對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定會產生十分巨大的效益 。這是城市污水回用的新概念。
11 。這種純粹的物理化學法污水處理系統 ,受天氣 、環境 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少 ,操作人員控制處理系統的能力和靈活性都大大優越於生物化學法 ,這是眾所周知的 。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可採用下列新模式 :
方案〔1〕:一般的城市:污水經SPR系統處理後 ,回用於城市綠化 、澆灌草地樹木,或作為工業用水 。
城市生活污水儲存調節池:SPR污水處理系統 ----污泥脫水------ 污泥製成人行道地
出水回用於澆灌城市草地、樹木,或作為工業用水
方案〔2〕:特殊要求的城市:生活污水經SPR系統處理後 ,再進行離子交換除氨氮 ,最後排海 ,或回用。
城市生活污水儲存調節池:SPR污水處理系統 ------ 污泥脫水 ------ 污泥製成人行道地磚
斜發沸石離子交換除氨氮,出水排入近海 、或回用於澆灌城市草地、樹木,或作為工業用水。
如果有關部門能協助創造一些現場表演的簡易條件 ,將可以運送一台處理水量為10 ~ 20 立方米 / 日的SPR污水凈化器及其完整的配套系統到現場作城市污水凈化處理的連續開機運行操作表演 ,並通過播放錄像和幻燈片詳細講解有關的凈化機理 ,同時請當地水質檢測的權威部門進行凈化效果的水質測試 。全套裝置輪廓最大尺寸為長3米 ,寬1.4米 ,高2.4米 ,總重量為一噸以下 。
在技術展示成功的基礎上 ,與當地的環保部門及環保產業密切合作 ,依靠當地自身的科技力量和自身的製造能力 ,建造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 。 另外,SPR系統也可用於市區內的公園湖水的凈化及自循環 。希望將要興建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採用SPR污水處理技術後,能成為全球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典範 。 如果在已有的城市污水一級和二級處理系統的基礎上,附加採用SPR污水處理系統作為最後的深度處理裝置,使出水達到工業自來水的標准,以實現最後出水回用的目標,也是現有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換代的極佳方案。
三、BIOLAK污水處理技術
l、百樂卡(BIOLA)工藝特點
百樂卡工藝是一種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多級活性污泥污水處理系統。它是由最初採用天然土池作反應池而發展起來的污水處理系統。自1972年以來,經多年研究形成了採用土池結構、利用浮在水面的移動式曝氣鏈、底部掛有微孔曝氣頭的一種具有一定特色的活性污泥處理系統。
由於採用土池而大大減少了建設投資,採用曝氣鏈曝氣系統進一步強化了氧的磚移效率,並減少運行費用,大大提高了處理效果。工藝設計簡捷,不需復雜的管理,在適宜的條件下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1低負荷活性污泥工藝
百樂卡工藝污泥迴流量大,污泥濃度較高,生物量大,相對曝氣時間較長,所以污泥負荷較低。龍田污水廠BOD5污泥負荷率為 0?05kgBOD/kgMLSS.d,污泥濃度為400Omg/L,污泥齡為29d,所以剩餘污泥雖很少。
1.2 曝氣池採用士池結構
根據國家環保局1992年《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調查與研究》,我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資金的54%用於土建工程設施,而只有36%用於設備,造成這 種投資分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工藝池大都採用價格昂貴的鋼筋混凝土池。而龍田污水廠土建工程造價500萬元,僅占總投資的20%。
大的鋼筋混凝土池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施工難度大。但對於許多種曝氣工藝來講,都不考慮採用土池,因為土池會造成地下水的侵蝕,同時也由於在土池基礎上安裝曝氣頭是十分困難的。
為了減少投資,百樂卡技術在研究土池結構的曝氣池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使用HDPE防滲膜隔絕污水和地下水,其次是懸掛在浮管上的微孔曝氣頭避免了在池底池壁穿孔安裝。
這種敷設HDPE防滲膜的土池不僅易於開挖、投資低廉,而且完全能滿足污水處理池功能上的要求,並能因地制宜,極好地適應現場的地形,存某些特殊的地質條件下,如地震多發地區、土質疏鬆地區,其優點得到更充分的體現。敷設HDPE防滲膜的土池使用壽命遠遠超過鋼筋混凝土池。
1.3 高效的曝氣系統
百樂卡曝氣系統的結構是,曝氣頭懸掛在浮鏈上,停留在水深4一5m處,氣泡在其表面逸出時,直徑約為50um。如此微小的氣泡意味著氧氣接觸面積的增大和氧氣傳送效率的提高。同時,因為氣泡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水流流動,浮鏈擺動等擾動,因此氣泡並不是垂直向上的運動,而是斜向運動,這樣延長了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同時也提高氧氣傳遞效率。運行表明:百樂卡懸掛鏈的氧氣傳遞率,遠遠高於一般的曝氣工藝以及固定在底部的微孔曝氣工藝。百樂卡曝氣頭懸掛在浮動鏈上,浮動鏈被鬆弛地固定在曝氣池兩側,每條浮鏈可在池中的一定區域蛇形運動。在曝氣鏈的運動過程中,自身的自然擺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混合效果,節省了混合所需的能耗。
採用百樂卡系統的曝氣池中混合作用所需的能耗僅為1?5W/m3,而一般的傳統曝氣法中混合作用的能耗為l0一l5W/m3。由於百樂卡曝氣頭(BIOLAK)-Friox)特殊的結構,即使在很復雜的環境里曝氣頭也不至於阻塞,這意味著曝氣裝置可運行幾年不維修,所需維護費用很少。
曝氣系統與配套的高效鼓風機保證了很高的氧氣傳遞效率,供氧能力為2?5kgO2/kW?h),而傳統的污水處理廠該值為lkgO2/lkW?h)。鼓風機就設在池邊,減少了鼓風機房和空氣輸送管道的費用。
1.4 簡單而有效的污泥處理
百樂卡工藝的另一特點是迴流污泥量大,其剩餘污泥比傳統工藝少許多。
在恆定的負荷條件下,百樂卡工藝的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是傳統工藝的幾倍。由於污泥池中的污泥是完全穩定的,它不會再腐爛,即使長期存放也不會產生氣味,這就是它同傳統工藝相比污泥更容易處理的原因。而且污泥池完全可以做成土池結構,節省廠土建費用。
1.5 簡單易行的維修
百樂卡系統沒有水下固定部件,維修時不用排乾池中的水,而用小船到維修地點將曝氣鏈下的曝氣頭提起即可。實踐表明,曝氣頭運行幾年也不用任何維修,這主要是因為曝氣管是由很細的纖維(直徑約0?003mm)做成,並用聚合物充填,以達到防水和防臟物的目的。同時,曝氣頭有大約80%的自由空隙和20%的表面,和傳統曝氣頭剛好相反。因此,微生物可生長的面積很小,並很容易被去除。當曝氣頭必須維修時,也不影響整個污水處理場的運行。該工藝的移動部件和易老化部件都很少。在選擇設備和材料時,都採用了可靠耐用的材料。該工藝無需太多的自動化。它既不需要任何易損的探測器,也不需要任何復雜的控制系統,而操作這些控制系統還需要專門的技術和昂貴的配件。
1.6 二次曝氣和安全池
為了保證負荷變化時用水質量,百樂卡工藝利用一個相對獨立的池來進行二次曝氣,以保證出水清潔,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
1.7 二沉池
曝氣池中產生的污泥在二沉池中被分離,並重新回到曝氣池參與污水凈化。有的百樂卡工藝的二沉池和曝氣池合並到一起,進一步節省了土建費用和佔地面積。二沉池沉澱污泥由漂浮式刮泥機、吸泥機排入污泥槽迴流。
1.8 土地的利用
盡管百樂卡系統需要的曝氣池體積比所謂密集型的大,但所需的總面積並不大,有時甚至更小,這主要有以下原因:a\不需初沉池;b\二沉池可以和曝氣池合建在一起;c\池的設計和布置的自由度大,對地形的適應性強。
2、龍田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污水在廠內首先經過粗格柵去除大的漂浮物,然後自流入集水池。污水經立式污水泵提升至組合式旋轉細格柵,組合式旋轉細格柵可把雜物及砂粒從廢水中分離出來,並濃縮址理。旋轉細格柵處理出水先進入厭氧池,由推進器將進水和厭氧污泥混合進行厭氧處理,然後自流入BIOLAK生化池,利用懸鏈式曝氣器曝氣充氧進行好氧處理,處理後的污水,經沉澱後再進行曝氣充氧穩定,污水自流入消毒池,消毒後排放。Bl0lAk反應池產生的剩餘污泥用污泥泵送入污泥濃縮池,污泥經濃縮後再由螺桿泵送人帶式壓濾機脫水。污泥濃縮池產生的上清液和壓濾機產生的濾液自流入集水池二次處理。BlOLAK反應池需要的氧氣由風機供給,預處理設施產生的機械雜物外運填埋處置,產生的剩餘污泥外運用作農肥。
3、山東招遠百樂卡工藝處理效果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所有的技術都是由簡單到復雜,再由復雜到簡單,百樂卡技術正是這樣一種由復雜到簡單的工藝,但這種高效、簡單的工藝,是在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集合了大量研究工作的先進成果,並在數百例工程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改進提出的,它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工藝。
四、「WT--FG」生物法技術簡介
⑤ 雨水管 污水管【雨水管及污水管施工方案】
雨水管及污水管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奇夢達FAB B 二期廠房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屋面排水系統已安設到位,室面排水系統及污水系統即將准備施工,按設計圖紙,本工程雨、污水系統接至原廠區的雨污水系統;
雨水系統:廠房東側及北側雨水排至食堂東側的原雨水檢查井內,廠房南側及西側雨水排至原FAB A廠房北側的雨水井內;
污水系統:東側F23軸及北側FR 軸污水排到食堂東側污水井內,南側FA 軸污水排至FAB A廠房周圍的污水井內。
由於廠房室外牆面磚計劃9月5日開始鋪貼,鋪貼時間持續一個月,因此外牆腳手架不能拆除是影響室外雨水管及污水管施工的最主要障礙,因此室外雨污水施工時要綜合考慮,見縫插針,與兄弟單位協調好工作面問題。
由於室外總體工程C60包(道路、走道、綠化)也由我項目部施工,要綜合考慮室外工程與雨水、污水管工程的銜接問題。
二、 施工計劃與設想
1、連廊東側及F23軸以東雨污水施工
由於新建廠房其他單位還在施工,為不影響相關單位道路通行,本雨、污水工程計劃先鋪設廠房東側的主管及F23軸處、連廊東側的支管。
組織本區域的雨污水施工,首先移除F23軸處、連廊東側的彩鋼板圍牆,計劃9月2日開始移除;彩鋼板圍牆搭設在離廠區昌宏道路路沿石500mm 的路面上; 移除彩鋼板後,組織雨、污水管線的定位、開挖、管線鋪設、檢查井砌築、砂石土方回填等工作。
由於F23軸/FP軸處還有一電信井要接至廠區原電信井內,需要破除廠區道路。由於此處廠區道路是通往食堂北側的一條重要通道,要做好交通疏導及開挖道路處的安全防護工作。
2、廠房南側FA 軸的雨污水系統
本區域雨污水系統,設計變更後正好位於外牆腳手架下方,在外牆磚腳手架沒有拆除的情況下,無法砌築雨水井、檢查井,也無法鋪設雨污水管。待外牆腳手架拆除後,連同C60包的連廊兩側消防車轉向區、人行道一並考慮施工。
本區域雨水管施工時也須破除原廠區道路,但不影響廠區交通,也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由於從南側廢水提升井導出的污水管要連接到物流廠房處的原污水檢查井,須破除大約35m 左右的道路,影響到物流廠房兩個門口出入,且切斷了從FAB A 廠房至物流廠房的運送成品的通道,要精心組織好施工,把對原廠區的影響降到最小。
3、廠房西側F1軸處雨水系統
本區域雨水系統考慮了廠房和恢復鋼雨蓬後的雨水管,同樣雨水井及管道均在外牆腳手架下,在沒有拆除外牆腳手架的情況下,無法組織施工。
由於本區域在最北側已破路挖出一排水溝,能及時把雨水排至原雨水井,不至於引起建築物邊的過多集水,影響建築結構。可稍後組織施工。
4、廠房北側FR 軸及道路側雨、污水系統
本區域是雨水管及污水管布管稠密,雨水管穿過北側的臨時施工道路,破臨時道路勢必影響其它單位通行,必須重點組織施工。為不影響交通,本區域施工時計劃先做道路北側的雨水總管和FR 軸處的雨污沖鬧水支路系統,過路管要在後期其他單位相對較少時施工。
三、 施工時間
東側臨時圍牆移位:9月2日~9月6日
電信井\雨污水管處破除廠區道路施工及修復:9月10日~9月25日
F23軸處雨污水管及檢查井:9月8日~9月25日
東側雨污水總管施工:9月5日~9月25日
南側污水管施工:9月20日~9月25日
南側、西側雨水系統室外腳手架拆除後組織施工20天內完成。
四、 施工技術
(一) 雨水管
施工流程:放樣→開挖溝槽→墊層鋪設→管道溥設→井室砌築→回填夯實
1、放樣
在施工中,根據設計設定的路線控制點,在現場測中線的起點、終點控制中心樁(用木樁固定,樁頂釘中心釘設定)。
2、溝槽開挖
2.1溝槽採用直槽開挖,挖土採用機械和人工結合的方法耐判冊施工。為防止擾動槽底土層,機械挖除控制在距槽底土基標高20~30㎝處採用人工挖土、修整槽底。溝槽挖土,隨挖隨運,及時外運至業主指定地點,溝槽邊不得堆土,以減少溝槽壁的側壓力。為保證槽底土的強度和穩定,施工時不得超挖,也不能擾動;如果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不得回填泥土,可換填10mm ~15mm 天然級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並整平夯實。
2.2溝槽槽底凈寬度,宜按管外徑加0.6m 確定,以便於人工在槽底作業為宜。
2.3應盡可能縮短開槽長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並做好防泡槽的措施。一旦發生泡槽,應將水排除,把受泡的軟化土層清除,換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礎處理。
3、砂墊層
根據設計圖紙管道基礎需鋪一層砂墊層,其厚度H 0為0.1m ;對軟土地基,槽底又處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宜鋪墊一層砂礫或碎石,其厚度不小於0.15m ,碎石粒為5mm ~40mm ,上面再砂墊層(中、粗砂)厚度不小於50mm, 墊層總厚度Ho 不小於20mm 。
4、管道安裝
4.1管道採用人工安裝。安裝時,管徑小於400mm 時由人工抬管道兩端傳給槽底施工人員,管徑大於400mm 的管道,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使管道平穩的放在溝槽管位上。嚴禁用金屬繩索勾住兩端管口或將管道自槽邊翻滾拋入槽中。混合槽或支撐槽,因支撐的影響宜採用從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將管道運至安裝位置進行安裝。
4.2承插口管安裝應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排。
4.3管道長短的調整,可用手據切割,但斷面應垂直平整,不應有損壞。
4.4橡膠圈介面應遵守以下規定:
4.4.1介面前,應先檢驗膠圈是否配套完好,確認膠圈安放位置及插口應插入承口的深度。
4.4.2介面作業時,應先將承口的內工作面用棉紗清理干凈,不得有泥土
等雜物,並塗上潤滑劑,然後立即將插口端的中心對准承口的中心軸線就位。
4.4.3 插口就位後插入承口。可在管端部設置木檔板,用撬棍使被安裝的管道沿著對準的軸線徐徐插入承口內,逐節依次安裝。de >400mm 的管道可用柔性纜繩系住管道用手動葫蘆等提力工具,嚴禁用施工機械強行推頂管道插入承口。
4.5、管道修補
4.5.1管道敷設後,受意外因素發生局部損壞,當損壞部位的長或寬不超過管周長的1/12時,可採取修補措施。修補方法:
4.5.1.1、管道的外壁發生局部或較小部位裂縫或孔洞在20mm 以內時,可先將管內水排除,用棉紗將損壞部位清理干凈,然後用環已酮刷基面後,塗刷耐水性能好的塑料粘合劑。從未使用的管道相應部位取下相似形狀大小的板材,進行粘接,用土工布包纏固定,固化24小時後即可還土。
4.5.1.2、管道的外壁損壞部位呈現管壁破碎或長100mm 以內孔洞時,用刮刀將破碎的管壁或孔洞完全剔除,剔除部位周圍50mm 以內用環已酮清理干凈,刷耐水性能好的塑料粘合劑;再從相同管材相應部位取下相當損壞面積2倍的弧形板,內壁塗粘接劑扣貼在損壞部位,用鉛絲包紮固定,如圖所示。如果管外壁有助,將損壞部位周圍50mm 以內的波紋去除、刮平,採取上述相同方法補救。
4.5.2管道鋪設完後,發生超出如上情況限定的損壞范圍時,應將損壞的管段或整根管道更換,重新鋪設。
4.6、管道與檢查井連接
4.6.1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宜採用柔性介面,也可採用承插管件連接。
4.6.2管道與檢查井的銜接,為保證管材或管件與檢查井壁結合良好不漏水,可採用中介層作法。在管道與檢查井相接部位的外表面預先做好用聚乙烯粘接劑、粗砂做成的中階層,然後用水泥砂漿砌入檢查井的井壁內。
5、檢查井的砌築施工
檢查井的磚砌體必須保證灰漿飽滿、灰縫平直,不得有通縫,壁面處理前必須清除表面污物、浮灰等。流槽與井壁同時砌築,流槽高度:污水井與管內頂平。井內流槽應平順,不得有建築垃圾等雜物。井內壁在流槽上D/2+200mm(D :管徑)上採用20mm 厚1:2.5水泥砂漿抹面,以上用1:2防水水泥砂漿勾縫。遇地下水時,井外牆用20mm 厚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至地下水位以上500mm 。鑄鐵井蓋及座圈安裝時用1:2水泥砂漿座漿,並抹三角灰,井蓋頂面與路面平。鑄鐵井蓋及座圈必須完整無損,安裝平穩,位置正確。本工程的檢查井採用收口式。
6、溝槽回填施工
1、雨水工程經總包、監理工程師主體結構隱蔽驗收合格後,應及時進行回填。以免晾槽過久造成塌方,擠壞管道或管道介面抹帶空鼓開裂;回填盡可能與溝槽開挖施工形成流水作業。
2、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回填土的含水量過大時,根據天氣、現場情況,採用晾曬或摻拌石灰粉的措施,以達到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3、為了避免井室周圍下沉的質量通病,在回填施工中應採用雙填法進行施工,即井室周圍必須與管道回填同時進行。待回填施工完成後對井室周圍進行2次台階形開挖,然後用灰土重新進行回填。
4、管頂以上0.5m 范圍內用人工夯填,每層壓實厚度不大於15cm 。管頂1.5m 以上用推土機配合壓路機進行回填。具體施工操作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
6、回填前清除槽內雜物、排除積水。
7、溝槽兩側須同時回填,且兩側高差不得超過30㎝,管頂以上50㎝范圍內應特別注意夯實設備的選用,以防止對管道結構造成損壞。
8、回填土每層虛鋪厚度為20~25㎝。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磚、石塊。
10、分段回填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階梯狀,且不得漏夯。
11、每層回填完成後必須經質檢員檢查、試驗員檢驗認可後方准進行下層回填工作。
(二)污水管
污水管工程的溝槽開挖、管道鋪設、檢查井砌築、土方回填均與雨水井相同,施工方法如雨水井。所不同的是污水管道要進行嚴密性檢查,方法如下:
1、污水管道嚴密性試驗
本工程中污水管道,回填土前應該採用閉水法進行嚴密性試驗。
1.1試驗管段按井距分隔,帶井試驗。
1.2管道閉水試驗水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2.1當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加2m 計;
1.2.2當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 計;
1.2.3當計算出的試驗水頭小於10m ,但已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應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准;
1.2.4閉水試驗裝置如下圖:
上游檢查井
下游檢查井
定閉水
水位
試驗管段
磚堵
閉水試驗裝置示意圖
1.2.5閉水試驗應在管道與檢查井灌滿水經過24小時後再進行.
五、安全文明
1、由於本工程施工時外牆貼面磚同時正在鋪設,施工廠房外牆處的雨、污水管立體交叉作業時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可加鋪、懸掛安全網等方式避免高處墜物,傷及下方作業人員。
2、由於雨、污水管道均由挖斷廠區道路的現象,在道路挖斷處兩側10m 處,設置警示標牌,以提醒過往車輛,繞道通行。派專人在主要通道口進行交通指揮。
3、在挖斷的廠區道路處鋪設臨時便道,以方便行人通行。
4、雨污水過廠區道路管鋪設完成後,要及時對道路進行恢復,以免影響廠區內交通。
⑥ 廣州某污水處理機電設備施工組織設計
廣州某污水處理機電設備施工組織設計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本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施工組織措施、施工進度計劃及人員配置計劃、調試技術措施、環保與文明施工、質量保證體系和措施、安全施工保證體系和措施等。范圍包括以下單元的部分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及附屬管道的調試:細格柵及旋流沉砂池、廠區污水泵房、二沉池、生物反應池、二沉池配水井、鼓風機房、加葯間、加氯間。根據本工程的特點,本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對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安調試和管道調試技術措施等內容作了詳盡、完整的闡述。
本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制依據為:
1.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出具的"大坦沙污水處理(三期)工程"施工圖紙
2. 各設備廠家提供的設備說明書
3. 現行施工規范、質量檢驗及評定標准、操作規程;
4. 省、市現行有關建築工程施工的勞動定額、機械台班定額;
5. 現場勘察資料;
第一節概 述
廣州市×××污水處理廠是廣州市政府制定的全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中的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位於廣州市西郊的×××上,總佔地面積為25公頃。第一期日處理規模15萬m3/d於1989年投產,第二期日處理規模15萬m3/d於1996年投產,佔地面積約14公頃。採用A2/O生物脫氮除磷處理工藝,2000年進行處理能力3萬m3/d的挖潛改造工程,總處理規模達到33萬m3/d.三期工程是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的延續和拓展,處理規模是22萬m3/d,處理後污水排放標准符合國家和廣東省污水排放的一級出水標准,是廣州市政府的2002年重點投資工程項目及省、市重點工程項目,佔地面積約11公頃。工程的主要目標是治理西部污水,系統收集污水面積84.88km2,收集范圍:東面以××××路、×××路為界:南面以環城高速公路為界,同時包括環城高速公路以南××小區、××小區、××島、××洲等;西面以珠江航道岸邊為界;北面以××路為界。
工程目的主要提高廣州市治理西部污水能力,有效地削減對珠江西航道的污染,改善石門水廠和西村水廠的水源水質,確保飲用水安全,受益人口約100萬人,是一項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三期工程的設計單位是××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建設單位是廣州市市政園林局,由市政園林局屬下單位廣州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辦公室實施建設任務。工程項目總投資約××億元人民幣。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⑦ 求一份完整的 水池施工方案。情況是這樣的,它是先拆除原有水池 然後再原址上重建,是在山上修,
問題太高級了,只好網路之。
一、工程概況
污水處理南站1000立方米污清水池是xxxxxxx公司xx區配套設施工程,我方承包清水池的土建工程。
污水池長為21.7m,寬為14.3m,基礎為筏板基礎。本工程以絕對標高24.8m作為設計相對標高±0.000,基礎底標高相對標高為-3.65m。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基礎墊層砼強度等級為C10,厚為100mm,每邊寬出基礎底邊100。池體砼強度等級為C25.S6。
二、 鋼筋工程
1、施工部署
1) 施工順序
根據圖紙下料——綁扎基礎及柱鋼筋——綁扎牆壁鋼筋——綁扎頂板鋼筋
2) 勞動力安排
根據本工程特點安排鋼筋加工10人,鋼筋運輸4人,鋼筋安裝15人
2、施工准備
1) 技術准備
1.1與該工程相關的技術、施工人員配備齊全
1.2熟悉圖紙,審查圖紙與說明內容是否符合以及各組成部分是否發生矛盾和錯誤,建築圖與結構圖上的尺寸、標高等方面是否一致
1.3掌握該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術要求
2) 現場准備
2.1標高點根據現場引測的±0.000測定標高。
2.2鋼筋加工的一些機具設備根據施工平面圖和有關規定提前進場
2.3根據圖紙的要求提前將各種型號的鋼筋進入場地,並安規定抽樣送檢
2.4做好雨季施工的各種措施
3、 施工方法
1、鋼筋加工
1.1、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鋼筋的表面應清潔、無損傷、油漬、漆污和鐵銹等,若有,在使用前必須清除干凈,帶顆粒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
1.2、鋼筋除銹採用鋼筋調直機在鋼筋調直過程中除銹。
1.3、鋼筋必須平直,無局部曲折,必須經調直之後才能使用和加工。
1.4、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Ⅰ級鋼筋末端均應作180度彎鉤,其圓弧彎曲半徑不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Ⅱ級鋼筋末端作90度或135度彎鉤時,Ⅱ級鋼筋的彎曲半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平直部分長度按設計(03—101圖集)要求確定。
3)彎起鋼筋中間部分彎折處的彎曲半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4)箍筋的末端作135度彎鉤,其彎鉤的彎曲直徑大於受力鋼筋的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d。
5)當機械斷料時,嚴格按配料單長度進行斷料,保證斷料正確,鋼筋和切斷機刀口要成垂線,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在切割斷料過程中,如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必須切除。
6)本工程鋼筋彎曲時,為保證加工質量,要求φ10以下加工時按配料單尺寸在工作台上釘上釘子作為尺寸(彎曲點)的標志。
7)彎曲粗鋼筋及形狀較復雜的鋼筋時,必須在鋼筋彎曲前,根據配料單上標明的尺寸,用粉筆畫出彎曲點位置,必要時在工作台上畫出實樣,用釘子在工作台控制鋼筋的彎折點。劃線釘點時,應根據不同的彎曲角度扣除彎曲調整值(見附表一)
鋼筋彎曲調整值一覽表
鋼筋彎曲
角度 30° 45° 60° 90° 135°
鋼筋彎曲
調整值 0.35d 0.5d 0.85d 2.0d 2.5d
8)當第一根鋼筋彎曲成型後,應與配料單上標明的形狀尺寸進行復核,符合要求後再成批的加工。成型鋼筋要求形狀正確,平面上沒有凹曲現象,彎曲點不得有裂紋。
9)圓鋼採用調直機調直後,對鋼筋有局部彎曲的可採用扳子調直。
10)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值一覽表
項 目 允許偏差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曲位置 ±20
箍筋的內凈尺寸 ±5
2、鋼筋的安裝
1、柱鋼筋的安裝
1.1按照給出的柱子的位置線(進入高空先搭設腳手架)綁扎柱插筋並控制好其間距
1.2套上柱箍筋,按照圖紙上給出的間距計算好所需的箍筋數量,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分布在四角縱向鋼筋上,柱角筋與箍筋間用雙扣交錯綁扎,綁扣相互間成八字形,箍筋與主筋要垂直
1.3柱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板鋼筋安裝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受力鋼筋→綁負彎距鋼筋及角筋
2)清理模板上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面畫好主筋分布筋的間距,按畫好的間距先放受力鋼筋,後放分布筋。
3)反扣綁紮成八字形,綁扎時第一根鋼筋距梁邊50mm,最後一根距梁邊超過50mm時可多綁扎一根鋼筋;
4)綁扎有負筋的雙層鋼筋網間加Ф8間距1個/㎡的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
5)放置時,短跨主筋放在長跨主筋的下面,鋼筋在梁中的錨固長度不小於10d;
4、質量標准
1、主控項目
1.1鋼筋安裝時,鋼筋的品種、級別、數量和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建材標准要求;
1.2鋼筋的焊接接頭的類型和質量符合現行《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的要求;
1.3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符合設計要求;
1.4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2、一般項目
2.1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2.2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3缺扣、鬆口的數量不超過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2.4鋼筋綁扎准確、到位,綁扎接頭應符合現行規范要求。
鋼筋安裝允許偏差詳見下表: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尺量檢查
網眼尺寸 ±20 尺量檢查三檔取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尺量檢查
寬、高 ±5 尺量檢查
受力鋼筋 間距 ±10 尺量檢查
排距 ±5 尺量檢查
保護層厚度 基礎 ±10 尺量檢查
柱、梁 ±5 尺量檢查
板、牆 ±3 尺量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尺量檢查三檔取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尺量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尺量檢查
水平高差 +3、0 尺量檢查
5、文明施工與環保措施
1、質量保證措施
1.1應嚴格按國家有關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施工。實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執行誰施工誰負責,對施工過程嚴格把關,明確責任分工。
1.2執行三級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施工時刻處於受控狀態。
1.3及時、准確、詳細的做好各項施工原始記錄,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調整施工方案。
1.4參與施工人員應嚴格按ISO-9002標准、公司質量控製程序文件規定的標准,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控制,施工人員嚴格按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
2、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2.1 本工程項目經理將對整個工程的安全負全面領導責任,各級技術人員、職能部門和生產工人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安全工作負起相應的責任。
2.2 對施工人員加強安全施工教育,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2.3 進入施工現場一定要佩帶好安全帽,並接受入場教育。
2.4施工中各專業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2.5項目管理人員要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遵章守紀的法制教育,做好施工前的安全交底,任何人均不得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並服從安全部門人員的管理。
2.6施工期間,安全員全面負責安全監督工作,發現不安全因素,隨時排除,並採取有效預防措施。
2.7未及事項均應按有關操作規程執行。
3、文明及成品保護措施
3.1工人操作地點和周圍必須清潔整齊,做到活完腳下清,工完腳下清。
3.2 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遵守機械安全操作規程,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機械正常運轉;經常保持機身及周圍環境的清潔。
3.3 施工所用的各種材料和工具,應根據施工進度及現場條件有計劃的安排進場。
3.4鋼筋綁扎完畢,不準任意在上行走;
3.5加工好的成型鋼筋,在現場應按型號、規格鋪墊木整齊堆放,防止壓彎變形;周圍作好排水溝,避免鋼筋陷入泥土中;底板鋼筋綁紮好後,支撐與馬凳要綁扎牢固,避免其他工種作業時踩踏變形;
3.6綁扎牆鋼筋時應搭設臨時腳手架,不得蹬踩鋼筋作業;
3.7在運輸和安裝鋼筋時,應輕裝輕卸,不得隨意拋擲和碰撞;
3.8板鋼筋綁扎完,在板上搭設架空木板做臨時通道,避免人員上下踩踏鋼筋;
3.9混凝土澆築時,搭設行人及作業通道,不準在鋼筋上進行混凝土施工。
3.10鋼筋綁扎完,做到活完場清,將剩餘鐵線、鋼筋及時收攏成堆。
二、模板工程
1. 編制依據
1、清水池施工圖
2、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3、《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2、勞動力布署
模板安裝需每天投入勞動力量20人。
3、模板製作:
模型統一按圖在加工場地統一加工製作或者配製,製作好後標記模板位置、型號尺寸和數量。
1.模板安裝
施工順序:
放線→支筏板基礎及獨立柱基礎模板和牆壁吊模→安裝柱模→安裝牆壁模不板→安裝板底模
(1)放線:
模板安裝前,根據測量標記在墊層、基礎上和板面上彈出的標高、中心線和模板安裝控制內邊線,並按滿堂架設計要求定出安模架立桿位置線。
(2)搭設支模架:
滿堂腳手架搭設間距立桿為@800×800,不能大於1000mm設置。水平桿第一道設置距地300㎜高,第二、三道橫桿間距1500mm設置,縱橫桿與剪刀撐必須扣件擰緊。
(3)安裝牆壁模板
主體模板用木模板,採用50×100的木方子、鋼管和直徑10㎜的對拉螺栓進行加固。木方立著背於模板表面,間距為200㎜,對拉螺栓的橫向、豎向間距均為500㎜,螺栓中間加焊止水環和鋼筋頂托,以防漏水和混凝土澆築時截面變小,鋼管橫向背於木方子上,間距同螺栓的間距。再用鋼管斜撐於土壁上下、左右間距為1500㎜。
(3)安裝板底模:
支架必須穩固、不下沉。按設計要求間距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支模架搭設時應拉通線控制高度及垂直度,並抄平檢查。
板模應從四周向中間鋪設,板模板應與支承的鋼管龍骨、牆壁內模連接,用鐵釘連接牢。板模蓋牆壁內模,模板板縫採用膠帶粘貼,然後經檢查合格後塗刷脫模劑。
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洞,先彈出位置線在模板上保證位置准確後預埋,用鋼管或其它方法固定。
板底模安裝好後,應復核模板面標高和板面平整度、拼縫、預埋件和預留洞的准確性,進一步核柱位置。
(4)安裝柱節點模:
板模板與柱模及板模接頭處的空隙均用木膠板拼縫嚴密並粘膠帶防止漏漿,並加固牢固;檢查其平整度是否與大面相同及垂直。
4. 柱模安裝
(1).嚴格按柱模圖進行拼模安裝。
(2).放出柱邊線及500附線,校正綁扎柱筋及安裝墊塊,高標號砂漿沿柱周邊做埂子以保證柱模的方正。
(3).柱模安裝校正、加固。安裝柱模時,採取模型一次性安裝到位。
(4).柱模的加固體系採用鋼管,橫間距為500,四面鋼管加固,根部適當加密,防止漲模。
(5).柱模內在打灰前必須清掃干凈。
5. 模板安裝的自檢
模板支好後,首先要進行自檢,填自檢自評表,再上報項目部及甲方公司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做好交接手續,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