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處理設計方案怎麼做
中國環保頻道網有點
我是BFMS工藝設備銷售員,下面是我們的建議書(圖片粘帖不上)
BFMS水處理工藝技術
20000噸/日市政污水處理技術建議書
1、工程概況
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為20000噸/日,設計出水水質達到一級B標准(暫)
2、工程規模
正常處理量:20000噸/日
峰值處理量:24000噸/日
3、設計進出水水質
1)進水水質(需業主提供實際數據)
PH=6~9;CODcr≤500mg/L;BOD5≤280mg/L;
懸浮物≤300mg/L;總磷≤5.0mg/L;氨氮≤40.0mg/L
2)出水水質(需業主提供出水標准,暫定為一級B)
PH=6~9;CODcr≤60mg/L;BOD5≤20mg/L;
懸浮物≤20mg/L;總磷≤1.0mg/L;氨氮≤15.0mg/L;
總氮≤20.0mg/L;糞大腸桿菌≤10000/L。
4、載入絮凝磁分離(簡稱BFMS)工藝原理和優勢
BFMS技術是在傳統的絮凝工藝中,加入磁粉,以增強絮凝的效果,形成高密度的絮體和加大絮體的比重,達到高效除污和快速沉降的目的。磁粉的離子極性和金屬特性,作為絮體的核體,大大地強化了對水中懸浮污染物的絮凝結合能力,減少絮凝劑用量,在去除懸浮物,特別是在去除磷、細菌、病毒、油、重金屬等方面的效果比傳統工藝要好。由於磁粉的比重高達5.0×10³kg/m³,大約是砂子的兩倍,混有磁粉的絮體比重增大,絮體快速沉降,速度可達20米/時以上,整個水處理從進水到出水可在10分鍾左右完成。污泥中的磁粉,利用磁粉本身的特性使用磁鼓進行分離後回收並在系統中循環使用。高梯度磁過濾器捕集流過水中的殘余微小顆粒,磁過濾器依照設定的要求被自動清洗,以達到高度凈化出水的目的。根據在美國採用BFMS作深度水處理的報告,磁過濾器可達到去除26納米病菌的結果。下面圖示說明了BFMS工藝的處理過程。
BFMS Process 載入絮凝磁分離工藝
絮凝/ + 載入絮凝+ 沉澱分離+磁過濾
Coagulation+Baiiasted Flocculation+Solids Separation+Magnetic Separation
該工藝以前在工程中應用很少,原因是磁種的回收技術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而現在這一技術難點已成功地被突破,磁種的回收率達到99%以上,該工藝技術在美國也進行了項目示範和商業項目運行。我們公司已在國內申請多項專利,形成了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在過去三年中,我們公司用250噸/日的中試車已在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自來水處理、江水、湖水、河道水處理、高磷廢水處理、造紙廢水處理、采礦廢水處理、煉油和油田廢水處理方面成功的做了多項不同運行參數的試驗,取得很好的結果;10000噸/日的中試車已於2007年5月在青島李村河入海口的城市污水投入運行一個月,運行良好。在北京金源經開污水處理廠的出水進行除高磷深度處理運行月余,處理效果佳。作為奧運會應急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在北京清河污水廠安裝了4×10000噸/日和2×5000噸/日共6組BFMS系統,綜合處理效果好。該技術在勝利油田應用於處理採油廢水的東營勝利油田一期工程(5000噸/日)已經投入使用,油田500噸/日地下水BFMS項目和30000噸/日採油水BFMS項目也在實施中。
與其他工藝相比,磁分離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 BFMS工藝能應用於城市污水的一級、二級、三級、中水和各種工業污水以及飲用水。
2) 處理效果好,其出水質與超濾膜出水相媲美,BFMS工藝能有效地從水中除去微粒污染物、微生物污染物和部分已溶解於水中的污染物,如:COD、BOD、懸浮物、總磷、色度、濁度等,特別是對磷有強大的去除效果。也能結合生物工藝非常有效和經濟地脫氮。
3) 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對水質的沖擊有獨特的耐沖擊能力。當前段工序出現故障時,或其他有害金屬離子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污水可直接進入磁分離系統,系統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去除效果,大幅度去除水中污染物。
4) 佔地極小,20000噸/日BFMS系統的佔地約為400㎡左右,另加走道、加葯及操作設施總佔地約700㎡左右。
5) 投資低,比膜處理有明顯的優勢。
6) 運行成本低,設備使用壽命長,除了正常的維護外,不用更換部件而造成高昂的二次投資。
7) 運行管理方便,啟動快捷,運行管理簡單。
5、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建議
根據工程運行經驗,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泥砂,保證污水廠的連續運行,進入BFMS系統的污水進行預處理是必備的。依據BFMS系統的工作原理,常規預處理即可,即粗、細格柵和沉澱池。預處理也可考慮採用污水粉碎泵。
BFMS技術具有強大除磷和懸浮物能力,同時對其他指標(氮除外)也有較強的去除能力。對處理城市污水,因BFMS技術脫氮能力較差,建議後續的生化工藝(如BAF、SBR、A/O等)僅按氨氮負荷進行設計,通過調整BFMS系統的加葯量即可保證剩餘的CODcr和BOD5達到排放要求。因生化脫氮需要必須的碳源,若BFMS系統去除率太高會導致生化系統的碳源不足,微生物生長緩慢,脫氮能力達不到,因此建議對污泥貯池鋪設備用管道系統,迴流污泥作為備用碳源。
6、工藝流程
考慮市政污水的水質特點,結合BFMS技術的工藝優點,綜合考慮投資和運行效果,建議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如下:
市政污水
定期外運
達標排放
BFMS技術是污水廠處理工藝的重要部分,對BFMS系統排除的剩餘污泥必須進行處理。
下圖僅為BFMS工藝流程圖:
污水廠來水 出水
污泥脫水系統
BFMS系統平面圖布置如下:
7、BFMS系統設計
1)BFMS系統共2套,單套處理量10000噸/日。
2)其他
(1)BFMS系統建議放在室內,設備空間要求L30×W20×H10米,採用輕鋼結構形式。
(2)污泥處理建議不採用濃縮池,直接採用污泥貯池和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處理BFMS系統排出的剩餘污泥。在正常運行時BFMS系統排除的污泥的含水率在98-99%。
(3)配套電壓為380V,每套BFMS系統裝機容量為61KW(不含進水泵),運行負荷為40KW。總裝機容量為122KW,總運行負荷為80KW。
(4)每套BFMS系統配套操作人員每班1人,4班3運轉,均應經過上崗培訓。
(5)污泥產量:0.4kgGS/m³廢水。
8、BFMS系統水處理成本
1)直接運行成本:0.2446元/噸污水
A葯劑:
絮凝劑乾粉(29%純度):2500元/噸;投加濃度以20ppm(AL2O3)計,成本為0.17元/噸污水;
PAM晶體:25000元/噸;投加濃度以1ppm計,成本為0.025元/噸污水.
B電耗
0.041度/噸污水,電費以0.57元/度計,則成本為0.0234元/噸污水.
C人工:0.014元/噸污水
D維修、維護0.012元/噸污水
2)總成本:0.3244元/噸污水
A直接運行成本:0.252元/噸污水
B固定資產折舊(平均年限法)15年:0.052元/噸污水
C經營管理及其他費用:0.031元/噸污水
9、20000噸/日BFMS系統投資
本工程共需2套10000噸/日BFMS系統,20000噸/日BFMS系統投資為********元(包括設計、安裝、調試及系統設備)。
10、說明:
*由於對實際污水狀況不了解,未進行水的測試,故BFMS系統的運行費用只是估算,具體數據需待做試驗後再確定。
*本文內容僅供內部使用。
Ⅱ 關於水處理方面的書籍
1、《現代膜技術與水處理工藝》,作者:張萱;
2、《現代水處理技術》,作者:馮敏;
3、《工業水處理技術問答》,作者:金熙;
4、《污水處理廠工藝設計手冊》,作者:王社平;
5、《有機廢水處理的基本設計與計算》,作者:王光裕;
6、《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作者:張林生;
7、《光催化水處理技術明鏈》,作者:張峰;
8、《循環冷卻水技術問答》,作者:齊喚槐緩冬子;
9、《廢水處理生物膜》和模,作者:溫沁雪;
10、《工業水處理及實例精選》,作者:竇照英。
Ⅲ 誰有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說明書,越詳細越好
第一章 設計資料
一、自然條件
1、 氣候:該城鎮氣候為亞熱帶海洋季風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2、 水文:最高潮水位 6.48m(羅零高程,下同)
高潮常水位 5.28m
低潮常水位 2.72m
二、城市污水排放現狀
1、污水水量
(1)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2)生產廢水量按近期1.5萬m3/d,遠期2.4萬m3/d;
(3)公用建築廢水量排放系數按近期0.15,遠期0.20考慮;
(4)處理廠處理系數按近期0.80,遠期0.90考慮。
2、污水水質
(1) 生活污水水質指標為
CODcr 60g/人.d
BOD5 30g/人.d
(2) 工業污染源參照沿海開發區指標,擬定為:
CODcr 300mg/L;
BOD5 170mg/L
(3) 氨氮根據經驗確定為30md/L。
三、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與處理目標
1、 建設規模
該污水處理廠服務面積為10.09km2, 近期(2000年)規劃人口為6.0萬人,遠期(2020年)規劃人口為10.0萬人。處理水量近期3.0萬m3/d,遠期6.0萬m3/d。
2、 處理目標
根據該城鎮環保規劃,污水處理廠出水進入的水體水質按國家3類水體標准控制,同時執行國家關於污水排放的規范和標准,擬定出水水質指標為
CODcr≤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 NH3-N≤10mg/L
四、建設原則
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應遵從下列原則: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方案,在達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少、運行管理簡便的先進的工藝;所用污水、污泥處理技術和其他技術不僅要求先進,更要求成熟可靠;和污水處理廠配套的廠外工程應同時建設,以使污水處理廠盡快完全發揮效益;污水處理廠出水應盡可能回用,以緩解城市嚴重缺水問題;污泥及浮渣處理應盡量完善,消除二次污染;盡量減少工程佔地。
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選擇
一、工藝方案分析
本項目污水以有機污染為主,BOD/COD=0.54 可生化性較好,重金屬及其他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標,針對這些特點,以及出水要求,現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以採用生化處理最為經濟。由於將來可能要求出水回用,處理工藝尚應硝化。
根據國內外已運行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調查,要達到確定的治理目標,可採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溝」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稱傳統活性污泥法,推廣年限長,具有成熟的設計運行經驗,處理效果可靠,如設計合理,運行得當,出水BOD5可達10-20mg/L,它的缺點是工藝路線長,工藝構築物及設備多而復雜,運行管理困難,運行費用高。
氧化溝處理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有荷蘭人首創。60年代以來,這項技術在國外已被廣泛採用,工藝及構築物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隨著對該技術缺點(佔地面積大)的克服和對其優點的逐步深入認識,目前已成為普遍採用的一項污水處理技術。
氧化溝工藝一般可不設初沉池,在不增加構築物及設備的情況下,氧化溝內不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還可實行脫氮,成為A/O工藝,由於氧化溝內活性污泥已經好氧穩定,可直接濃縮脫水,不必厭氧消化。
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已被公認為一種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相比較,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獨特的優點。
1、 工藝流程簡單、構築物少,運行管理方便。一般情況下,氧化溝工藝可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基建投資少。另外,由於不採用鼓風曝氣和空氣擴散器,不建厭氧硝化系統,運行管理方便。
2、 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
3、 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4、 污泥量少,污泥性質穩定。
5、 具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能力。
6、 佔地面積少。
污水處理廠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與各廠的污水濃度和建設條件有關,但在同等條件下的中、小型污水廠,氧化溝比其他方法低,據國內眾多已建成的氧化溝污水處理廠的資料分析,當進水BOD5在120-180mg/L時,單方基建投資約為700-900元/(m3.d),運行成本為0.15-0.30元/m3污水。
由以上資料,經過簡單的分析比較,氧化溝工藝具有明顯優勢,故採用氧化溝工藝。
二、工藝流程確定:(如圖所示)
說明:由於不採用池底空氣擴散器形成曝氣,故格柵的截污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擬採用中格柵,而提升水泵房選用螺旋泵,為敞開式提升泵。為減少柵渣量,格柵柵條間隙已擬定為25.00mm。
曝氣沉砂池可以克服普通平流沉砂池的缺點:在其截流的沉砂中夾雜著一些有機物,對被有機物包裹的沙粒,截流效果也不高,沉砂易於腐化發臭,難於處置。故採用曝氣沉砂池。
本設計不採用初沉池,原則上應根據進水的水質情況來確定是否採用初沉池。但考慮到後面的二級處理採用生物處理,即氧化溝工藝。初沉池會除去部分有機物,會影響到後面生物處理的營養成分,即造成C/N比不足。因此不予考慮。
擬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去除COD與BOD之外,還應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作用,以使出水NH3低於排放標准,故污泥負荷和污泥泥齡分別低於0.15kgBOD/kgss*d和高於20.0d。
氧化溝採用垂直曝氣機進行攪拌,推進,充氧,部分曝氣機配置變頻調速器,相應於每組氧化溝內安裝在線DO測定儀,溶解氧訊號傳至中控室微機,給微機處理後再反饋至變頻調速器,實現曝氣根據DO自動控制
為了使沉澱池內水流更穩定(如避免橫向錯流、異重流對沉澱的影響、出水束流等)、進出水更均勻、存泥更方便,常採用圓形輻流式二沉池。向心式輻流沉澱池採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多年來的實際和理論分析,認為此種形式的輻流沉澱池,容積利用率高,出水水質好。設計流量 Q=2.85萬m3/d=1208.3 m3/h,迴流比 R=0.7。
第三章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計算
一、水質水量的確定
1. 水量的確定
近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6.0×104×300L/人•天=1.8×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1.5×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1.8×104×0.15=0.27×104m3/d
所以近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1.8+1.5+0.27)×104 =3.57×104m3/d
近期的處理系數為0.8,故近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3.57×104×0.8=2.856×104m3/d
遠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10.0×104×300L/人•天=3.0×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2.4×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3.0×104×0.2=0.6×104m3/d
所以遠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3.0+2.4+0.6)×104 =6.0×104m3/d
遠期的處理系數為0.9,故遠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6.0×104×0.9=5.4×104m3/d
通常設計污水處理廠時遠期的設計處理量為近期的兩倍,綜合考慮近期和遠期的處理水量,取近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3.0×104m3/d,遠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6.0×104m3/d。
2. 水質的確定
近期COD:
COD = =242mg/L
近期BOD5:
BOD5= =129mg/L
遠期COD:
COD= =240 mg/L
遠期BOD5:
BOD5= =128mg/L
NH3-N按規定取為30 mg/L
所以處理廠的處理水質確定為COD=242mg/L,BOD5=129mg/L,NH3-N=30 mg/L
二、曝氣沉砂池設計計算說明書
沉砂池的作用是從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比較大的無機顆粒,以免這些雜質影響後續構築物的正常運行。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沉砂池、曝氣沉砂池、豎流沉砂池和多爾沉砂池等。平流式沉砂池構造簡單,處理效果較好,工作穩定,但沉砂中夾雜一些有機物,易於腐化散發臭味,難以處置,並且對有機物包裹的砂粒去除效果不好。曝氣沉砂池在曝氣的作用下顆粒之間產生摩擦,將包裹在顆粒表面的有機物除掉,產生潔凈的沉砂,通常在沉砂中的有機物含量低於5%,同時提高顆粒的去除效率。多爾沉砂池設置了一個洗砂槽,可產生潔凈的沉砂。渦流式沉砂池依靠電動機機械轉盤和斜坡式葉片,利用離心力將砂粒甩向池壁去除,並將有機物脫除。後3種沉砂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流式沉砂池的缺點,但構造比平流式沉砂池復雜。
和其它形式的沉砂池相比,曝氣沉砂池的特點是:一、可通過曝氣來實現對水流的調節,而其它沉砂池池內流速是通過結構尺寸確定的,在實際運行中幾乎不能進行調解;二、通過曝氣可以有助於有機物和砂子的分離。如果沉砂的最終處置是填埋或者再利用(製作建築材料),則要求得到較干凈的沉砂,此時採用曝氣沉砂池較好,而且最好在曝氣沉砂池後同時設置沉砂分選設備。通過分選一方面可減少有機物產生的氣味,另一方面有助於沉砂的脫水。同時,污水中的油脂類物質在空氣的氣浮作用下能形成浮渣從而得以被去除,還可起到預曝氣的作用。只要旋流速度保持在0.25~0.35m/s范圍內,即可獲得良好的除砂效果。盡管水平流速因進水流量的波動差別很大,但只要上升流速保持不變,其旋流速度可維持在合適的范圍之內。曝氣沉砂池的這一特點,使得其具有良好的耐沖擊性,對於流量波動較大的污水廠較為適用,其對0.2mm顆粒的截流效率為85%。
由於此次設計所處理的主要是生活污水水中的有機物含量較高,因此採用曝氣沉砂池較為合適。
曝氣沉砂池的設計參數:
(1)旋流速度應保持0.25—0.3m/s;
(2)水平流速為0.08—0.12 m/s;
(3)最大流量時停留時間為1—3min;
(4)有效水深為2—3m,寬深比一般採用1~1.5;
(5)長寬比可達5,當池長比池寬大得多時,應考慮設置橫向擋板;
(6)1 污水的曝氣量為0.2 空氣;
(7)空氣擴散裝置設在池的一側,距池底約0.6~0.9m,送氣管應設置調節氣量的閥門;
(8)池子的形狀應盡可能不產生偏流或死角,在集砂槽附近可安裝縱向擋板;
(9)池子的進口和出口布置,應防止發生短路,進水方向應與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應與進水方向垂直,並考慮設置擋板;
(10)池內應考慮設置消泡裝置。
一、 曝氣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
1. 最大設計流量Qmax
Qmax=Kz×Qp
式中的Kz為變化系數,Kz=1.42
Qmax=1.42×0.347=0.493 m3/s
2. 池子的有效容積
V=60Qmaxt
式中 V——沉砂池有效容積,m3;
Qmax——最大設計流量,m3/s;
t——最大設計流量時的流動時間,min,設計時取1~3min。
所以 V=60×0.493×1.5=44.37m3
3. 水流斷面面積
A=
式中 A——水流斷面面積,m2
Qmax——最大設計流量,m3/s;
V——水流水平流速,m/s。
所以 A=4.11m2
取 A=4.2m2
4.池寬B
B=
h——沉砂池的有效水深,m。
取h=2m。所以B= =2.1m
B/h=1.05,滿足要求。
5. 池長
L= = m,取L=10.5m
此時L/B=5滿足要求
6.流速校核
Vmin= m/s,在0.8~1.2m/s之間,滿足要求
7.曝氣沉砂池所需空氣量的確定
設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氣量 d=0.2m3空氣/m3污水
8.沉砂槽的設計
若設吸砂機工作周期為t=1d=24h,沉砂槽所需容積
式中Qp的單位為m3/h
設沉砂槽底寬0.5m,上口寬為0.7,沉砂槽斜壁與水平面夾角60°,
沉砂槽高度為 h1=
沉砂槽容積為
9.沉沙池總高
設池底坡度為0.3,坡向沉砂槽,池底斜坡部分的高度為
h2=0.3×0.7=0.21m
設超高 ,沉沙池水面離池底的高
m
10.曝氣系統的設計
採用鼓風曝氣系統,羅茨鼓風機供風,穿孔管曝氣
(1)干管直徑d1:由於設置兩座曝氣沉砂池,可將空氣管供應兩座的氣量,即主管最大氣量為q1=0.0694×2=0.1388m3/s,取干管氣速v=12m/s,
干管截面積A= = =0.0116m2
d1= = m=120mm,
因為沒有120mm的管徑,所以採用接近的管徑100mm。
回算氣速v=17.7m/s 雖然超過15 m/s,但若取150的管氣速又過小,所以還是選擇管徑100mm。
(2)支管直徑d2:由於閘板閥控制的間距要在5m以內,而曝氣的池長為10.5米,所以每個池子設置三根豎管,設支管氣速為v=5m/s,
支管面積 A= m2
d2= = mm,
取整管徑d2=80mm
校核氣速v=4.6m/s (滿足3—5m/s)
(3)穿孔管:採用管徑為6mm的穿孔管,孔出口氣速為設5m/s,孔口直徑取為5mm(在2~6mm之間)
一個孔的平均出氣量 q= =9.81×10-5m3/s
孔數:n= 個
孔間隔 為 ,在10~15mm之間,符合要求。
穿孔管布置:在每格曝氣沉砂池池長一側設置1根穿孔管曝氣管,共兩根。
二、細格柵的選型和計算
選用XG1000型細格柵,參數如下
設備寬B:1000mm 有效柵寬B1:850㎜ 有效柵隙:5㎜ 耙線速度:2 m/min 電機功率:1.1kw 安裝角度:60° 渠寬B3:1050㎜ 柵前水深h2:1.0m/s 流體流速:0.5~1.0m/s
柵條寬度s=0.01m
1. 柵前後的水頭損失
水流斷面面積 m2
柵前流速
在0.4~0.9m/s范圍內,復合要求
設過柵流速為v=0.6m/s
設柵條斷面為銳邊矩形斷面,取k=3 ,則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為:
。
3. 柵槽總長度
柵前的渠道超高設為0.45m,所以渠道高度為1.45m
因為安裝高度是取60°,所以格柵所佔的渠道長為1.45×ctg =1.45×ctg60°=0.84m
柵後長1米。
所以渠道的總長度
L=0.5+0.84+1=2.34m
三、水面標高
根據經驗值污水每經過一個障礙物水面標高下降3~5cm,根據曝氣沉砂池的有效水深以及砂斗的高度可推算出各個構築物的水面標高,本次設計以經過一個障礙物水位下降5cm來計算,以曝氣沉砂池的砂槽底為0米進行計算。
曝氣沉砂池的水面標高:2.38m
細格柵與曝氣沉砂池之間的配水井的水面標高: 2.43m
細格柵柵後水面標高: 2.48m
細格柵柵前水面標高:2.48+0.29=2.77m
配水井外套桶水面標高: 2.82m
配水井內套桶水面標高: 2.88
設配水井超高為0.35m
則整個曝氣沉砂池系統的最高標高為3.23m
則曝氣沉砂池的超高為h1=3.23-2.38=0.85m
四、配水井的計算
設配水井的平均停留時間為T=1.5min,Qp=0.347 m3/s,假設配水井水柱高為5.03米。
配水井面積為
配水井直徑為
因為進水管徑為1000,管離底為200mm。所以覆土厚度為1.28m。
五、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的選擇
(1)選用直徑LSSF型螺旋式砂水分離器
(2)根據池寬選用LF-W-CS型沉砂池吸砂機,其主要參數為:
潛污泵型號:AV14-4(潛水無堵塞泵)
潛水泵特性 揚程:2m,流量:54m3/h,功率:1.4kw
行車速度為2-5m/min,提耙裝置功率 0.55kw
驅動裝置功率: 0.37×2kw
鋼軌型號 15kg/mGB11264-89
軌道預埋件斷面尺寸(mm) (b1-20) 60 10(b1:沉砂池牆體壁厚)
軌道預埋件間距 1000mm
四、氧化溝
1、設計說明
擬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去除COD與BOD之外,還應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作用,以使出水NH3低於排放標准。採用卡式氧化溝的優點:立式表曝機單機功率大,調節性能好,節能效果顯著;有極強的混合攪拌與耐沖擊負荷能力;曝氣功率密度大,平均傳氧效率達到至少2.1kg/(kW*h);氧化溝溝深加大,可達到5.0以上,是氧化溝佔地面積減小,土建費用降低。
氧化溝採用垂直曝氣機進行攪拌,推進,充氧,部分曝氣機配置變頻調速器,相應於每組氧化溝內安裝在線DO測定儀,溶解氧訊號傳至中控室微機,給微機處理後再反饋至變頻調速器,實現曝氣根據DO自動控制
2、設計計算
(1).設計參數:
qv=30000m3/d(設計採用雙池,則單池流量=15000 m3/d),
設計溫度15℃,最高溫度25℃,
進水水質:近期:CODCr=242mg/L,BOD5=129.4mg/L, NH3-N=30mg/L,
遠期:CODCr=240mg/L,BOD5=128mg/L, NH3-N=30mg/L,
出水水質:CODCr=100mg/L,BOD5=30mg/L,SS=30mg/L,NH3-N=10mg/L
(2).確定採用的有關參數:
取MLSS=3500mg/L,假定其70%是揮發性的,DO=3.0mg/L,k=0.05,Cs(20)=9.07mg/L
y=0.6mgVSS/mgBOD5,Kd=0.05d-1,qD,20=0.05kgNH3-N/kgMLVSS•d,CS(20)=9.07mg/L,
α=0.90,β=0.94,
剩餘鹼度:100mg/L(以CaCO3),所需鹼度7.14mg鹼度/mgNH3-N氧化;產生鹼度3.0mg鹼度/mgNO3-N還原,硝化安全系數:3。
(3).設計泥齡:
確定硝化速率μN
μN=0.47e0.098(T-15)*N/KN+N*DO/ Ko+DO=0.47*e0.098*(15-15)*30/(100.051*15-1.158+30)*2/(1.3+2)
=0.22d-1
θcm=1/=1/0.22=4.5d,設計泥齡θc=3*4.5=13.5d
為了保證污泥穩定,應選擇泥齡為30d
(4).設計池體體積:
①確定出水中溶解性BOD5的量:
出水中懸浮固體BOD5=1.4*0.68*30*70%=20mg/L
出水中溶解性BOD5的量=30-20=10mg/L
②好氧區容積計算:
V1=y*qv*(So-Se)*θc/MLVSS*(1+Kd*θc)=0.6*30000*(129.4-10)*30/(0.7*3500*(1+0.05*30))=9278m3
水力停留時間t1= V1/ qv =9278/30000=0.31d=7.4h
③脫氮計算:
產生污泥量=y*qv*(So-Se)/(1+Kd*θc)=0.6*30000*(129.4-10)/(1000*(1+0.05*30))=860kg/d
假設污泥中大約含12.4%的氮,這些氮用於細胞合成,
用於合成的氮=0.124*860=106.6kg/d,轉化為:106.6*1000/30000=3.55mg/L
故脫氮量=30-10-3.55=16.45mg/L。
④鹼度計算:
剩餘鹼度=300-7.14*20+3.0*16.45+0.1(129.4-10)=218.5mg/L(以CaCO3)
大於100mg/L,可以滿足pH>7.2
⑤缺氧區容積計算:
qD=qD,20*1.08T-20=0.05*1.0815-20=0.032 kgNH3-N/kgMLVSS•d
V2=qv*△N/qD/MLVSS=30000*16.45/0.032/0.7/3500=6295m3
水力停留時間t2=V2/qv=6295/30000=0.21d=5h
⑥總池容積計算
V=V1+V2=9278+6295=15573m3,t=t1+t2=7.4+5=12.4h
(5).曝氣量計算
①計算需氧氣量
R=(So-Se)qv*/(1-e-kt)-1.42Px+4.6*qv*△N-2.6*qv*NO3-0.56Px
=30000*(129.4-10)/(1-e-kt)/1000-1.42*856.8+4.6*30000*20/1000
-2.6*30000*16.45/1000-0.56*856.8=5049kg/d=211 kg/h
②實際需氧量
Ro』=1.2*R=1.2*211=253.2kg/d
校核:Ro=R*Cs(20)/α/(β*Cs(T)-C)/1.024T-20=253.2*9.07/0.9/(0.94*8.24-3)/1.024 25-20
=477.6kg/h (在400-500之間 符合)
6.溝型尺寸設計及曝氣設備選型
採用卡式氧化溝(兩座並聯):
取有效水深H=3.5m,單溝的寬度b=7.8m,進水量15000 m3/d,
則單溝長=[V/2-0.5π(2b)2 h-2*0.5πb2 h]/4Hb=53m,
單溝好氧區總長度=單溝長*4* V1 /V=126m
單溝厭氧區總長度=單溝長*4* V2 /V=76m
採用四溝道,兩台55kW的立式表曝氣機(單池)
曝氣設備:PSB3250:D=3.25m,P=132kW,n=30r/min,清水充氧量:252kg/h,
7.配水井設計
污水在配水井的停留時間最少不低於3min(不計迴流污泥的量),
設截面中半圓的半徑為r,矩形的寬度為r,長度為2r,設計的有效水深為4.0m
(2*r*r+0.5πr2)*4=30000*3/24/60
r=2.7m
8.其它附屬構築物的設計
工程設計中牆的厚度為250mm;氧化溝體表面設置走道板的寬度為800mm;;倒流牆的設計半徑為3.9m;配水井的進水管道採用的規格為DN900,污泥迴流管道採用的規格為DN500;出水井的設計尺寸為3000mm*1000mm*1000mm,出水堰高為100mm,堰孔直徑為40mm,出水管採用的規格為DN700。
五、輻流式二沉池
1.設計說明
1.1二沉池的類型
二沉池的類型有:平流式二沉池、豎流式二沉池、輻流式二沉池、斜流式二沉池。其中,輻流式二沉池又分為:中進周出式、周進周出式、中進中出式。
1.2選擇輻流式(中進周出)二沉池的原因
由於平流式二沉池佔地面積大;豎流式二沉池多用於小型廢水中絮凝性懸浮固體的分離;斜流式二沉池較多時候,在曝氣池出口污泥濃度高,而且沒有設置專門的排泥設備,容易造成阻塞。因此選擇輻流式二沉池。從出水水質和排泥的方面考慮,理論上是周進周出效果最好。但是,實際上,考慮異重流,是中進周出的效果最好。因此,選擇了選擇輻流式(中進周出)二沉池。
2.設計計算
2.1污泥迴流比:
2.2沉澱部分水面面積:
流量: ;
最大流量(設計流量):
單個池子的設計流量:
污泥負荷q取1.1m3/(m2.h), 池子數n為2 。
沉澱部分水面面積:
2.3校核固體負荷:
因為142<150,符合要求。
2.4池子直徑
池子直徑: 根據選型取池子直徑為35.0m。
2.5沉澱部分的有效水深
沉澱時間t為2.5s 有效水深:
2.6沉澱池總高
2.7校核徑深比:
徑深比為 符合要求。
2.8進水管的設計
單體設計污水流量:
進水管設計流量:
取管徑D=700mm ,流速為
因為,0.697>0.6符合要求,所以進水管直徑為D=700mm。
2.9穩流筒
進水井的流速為0.8m/s ,則過水面積為
過水面積和泥管面積的總和:
由過水面積和泥管面積的總和求出直徑為
筒壁厚為250mm, 取管徑為900mm。
進行校核:過水面積為
流速為 。
筒上有8個小孔 ,孔面積為S2= ,所以 。
二沉池採用的是ZBX型周邊傳動吸泥機,穩流筒的直徑為3880mm。
取穩流筒出流速度為0.1m/s, 則過水面積為
穩流筒下部與池底距離為
所以穩流筒下部與池底距離大於0.2m,即符合要求。
2.10配水井
配水井設計為馬蹄形,在外圍加寬700mm為污泥井。
時間取3分鍾 流量為
取配水井直徑為D=3000mm 則配水井高度
其中,設計水深為7.0m,超高為0.6m。
2.11出水部分單池設計流量:
出水溢流堰設計
(1) 堰上水頭 H=0.05mH2O
(2) 每個三角堰的流量0.783L/s
(3) 三角堰個數 因此取n=223(個)
2.12排泥部分
迴流污泥量為
剩餘污泥量為
因為剩餘污泥量小,所以忽略不計,即總污泥量為0.188m3/s。
取流速為0.8(m/s) 直徑為 取直徑為D=400mm
校核:流速為 0.6<0.75<0.9 因此符合要求。
綜上, 二沉池採用的是ZBX型周邊傳動吸泥機 池徑為35000mm.
希望能夠幫助你,污水凈化團隊竭誠為你服務!
Ⅳ 設計污水處理廠UASB 有哪些參考書籍 另外UASB工藝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Metcalf & Eddy的wastewater engineering。裡面在UASB這一章,關於基本參數例如loading rate什麼的介紹的還比較詳細。但是似乎沒有三內相分離器的相關設計。可以容看看。下載地址:https://rs84tl2.rapidshare.com/#!download|84dt|276797751|Metcalf-eddy.pdf|70711|R~
Ⅳ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設計計算】 污水處理廠基本流程
1概述
1.1 設計依據
本設計採用的主要規范及標准: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 (GB18918-2002) 》二級排放標准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1997年版) (GBJ 14-87) 《給水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1.2 設計任務書(附後)
2原水水量與水質和處理要求
2.1 原水水量與水質
Q=60000m3/胡攜d
BOD 5=190mg/L COD=360mg/L SS=200mg/L NH 3-N=45mg/L TP=5mg/L
2.2處理要求
污水排放的要求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二級排放標准:
BOD 5≤30mg/L COD≤100mg/L SS≤30mg/L NH 3-N ≤25(30)mg/L TP≤3mg/L
3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
本污水處理廠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二級排放標准,其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BOD 5≤30mg/L;COD ≤100mg/L;SS ≤30mg/L;NH 3-N ≤25(30)mg/L;TP ≤3mg/L。
城市污水中主要污染物質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因此常採用二級生物處理的方法來進行處理。
二級生物處理的方法很多,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延時活性污泥法(氧化溝)、AB 工藝、A/O工藝、A 2/O工藝、SBR 工藝等。另一類是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等工藝。任何工藝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使用條件。
活性污泥法是當前使用比較普遍並且有比較實際的參考數據。在該工藝中微生物在處理單元內以懸浮狀態存在,因此與污水充分混合接觸,不會產生阻塞,對進水有機物濃度的適應范圍較大,一般認為BOD 5在150—400 mg/L之間時,都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但是傳統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在處理的多功能性、高效穩定性和經濟合理性方面已經難以滿足不斷提高的要求, 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 隨著水體富營養化的加劇, 我國明確制定了嚴格的氨氮和硝酸鹽氮的排放標准, 從而各種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如 A/O工藝、A 2/O工藝、SBR 工藝、氧化溝等污水處理工藝得到了深入的研究、開發和廣泛的應用, 成為當今污水處理工藝的主流。
該地的污水中BOD 5 在190 mg/L左右, 要求出水BOD 5低於30mg/L。在出水的水質中,
不僅對COD 、BOD 5、SS 去除率都有較高的要求, 同時對氮和磷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 結合具體情況在眾多的污水處理工藝中選擇了具有良好脫氮除磷效果的兩種工藝—CASS 工 藝和Carrousuel 氧化溝工藝進行方案技術經濟比較。
4污水處理工藝方案比選
4.1 Carrousuel氧化溝工藝(方案一)
氧化溝時二十世紀50年代由荷蘭的巴斯維爾開發,後在歐洲、北美迅速推廣,80年代中期,我國部分地區也建造了氧化溝污水處理工程。近幾年來,處理廠的規模也發展到日處理水量數萬立方米的工業廢水及城市污水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工程。
氧化溝之所以能在近些年來褲孝伏得到較快的發展,在於它管理簡便、運行穩定、流程簡單、耐慎局沖擊負荷、處理效果好等優點,特別是氧化溝具有特殊的水流混合特徵,氧化
溝中的曝氣裝置只設在某幾段處,溶解氧濃度較高,理NH 3-N 效果非常好,同時由於存在厭氧、好氧條件,對污水中的磷也有一定的去除率。
氧化溝根據構造和運行方式的不同,目前較多採用的型式有「Carrousel 型氧化溝」、「Orbal 型氧化溝」、「一體化氧化溝」和「交替式氧化溝」等,其中,由於交替式氧化溝要求自動化水平較高,而Orabal 氧化溝因水深較淺,佔地面積較大,本報告推選Carrousel 氧化溝作為比選方案之一。
本設計採用的是Carrousel 氧化溝工藝. 其工藝的處理流程圖如下圖4-1所示: `
圖4-1 Carrousel氧化溝工藝流程圖
4.1.1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與計算
4.1.1.1進水閘門井的設計
進水閘門井單獨設定, 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閘門井一座, 閘門的有效面積為1.8m 2, 其具體尺寸為1.2×1.5 m,有效尺寸為1.2 m×1.5 m×4.5 m。設一台矩形閘門。當污水廠正常運行時開啟, 當後序構築物事故檢修時, 關閉某一閘門或者全部關閉, 使污水通過超越管流出污水處理廠。
4.1.1.2 中格柵的設計與計算
其計算簡圖如圖4-2所示
(1)格柵間隙數:設柵前水深h=0.5m,過柵流速v=0.9m/s,柵條間隙寬度b=0.02m,格柵傾角α=60°,建議格柵數為2,一備一用。
Q max sin α0. 652⨯sin 60
=≈68個 n =
Nbhv 0. 02⨯0. 5⨯0. 9
(2)格柵寬度:設柵條寬度S=0.01m,
B=S(n-1)+bn=0.01×(68-1)+0.02×68=2.03≈2.00m
(3)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設進水渠道寬B 1=1.60m,其漸寬部分的展開角
α1=20(進水渠道內的流速為0.82m/s),
l 1=
B -B 12. 0-1. 6
=≈0.56m 2tg α12tg 20
(4)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漸窄部分的長度:
l 2=
l 10. 56==0.28m 22
(5)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設柵條斷面為銳邊矩形斷面(β=2.42,K =3),
2
⎛S ⎫v h 1=β ⎪sin αK
b 2g ⎝⎭
4
3
0. 92⎛0. 01⎫
sin 600⨯3 =2. 42 ⎪⨯
19. 6⎝0. 02⎭
43
=0.103m
(6)柵後槽總高度:設柵前渠道超高h 2=0.3m,
H =h +h 1+h 2=0.5+0.103+0.3≈0.9m
(7)柵槽總長度:
L =l 1+l 2+0. 5+1. 0+
H 1
tg 60
0. 5+0. 3
=2.8m
tg 60
=0. 56+0. 28+0. 5+1. 0+
(8)每日柵渣量:在格柵間隙為20mm 的情況下,設柵渣量為每1000m 3污水產0.07 m 3,
W =
Q max W 1⨯864000. 652⨯0. 07⨯86400
=3. 29m 3/d>0.2 m3/d =
1. 2⨯1000K Z ⨯1000
宜採用機械清渣。
圖4-2 格柵計算示意圖
4.1.1.3細格柵的設計與計算
其計算簡圖如圖4-2所示
(1)格柵間隙數:設柵前水深h=0.5m,過柵流速v=0.9m/s,柵條間隙寬度b=0.006m,格柵傾角α=600,格柵數為2。
Q max 0. 652⨯sin 60
=≈109個 n =
Nbhv 2⨯0. 006⨯0. 5⨯0. 9
(2)格柵寬度:設柵條寬度S=0.01m,
B=S(n-1)+bn=0.01×(109-1)+0.006×109=1.73≈1.75m
(3)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設進水渠道寬B 1=1.6m,其漸寬部分的展開角α1=20
(進水渠道內的流速為0.82m/s),
l 1=
B -B 11. 75-1. 60
=≈0.22m 2tg α12tg 20
(4)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漸窄部分的長度:
l 2=
l 10. 22
==0.11m 22
(5)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設柵條斷面為銳邊矩形斷面(β=2.42,K =3),
2
⎛S ⎫v h 1=β ⎪sin αK
b 2g ⎝⎭
4
3
0. 92⎛0. 01⎫
sin 600⨯3 =2. 42 ⎪⨯
19. 6⎝0. 006⎭
43
=0.51m
(6)柵後槽總高度:設柵前渠道超高h 2=0.3m,
H =h +h 1+h 2=0.5+0.3+0.51≈1.3m (7)柵槽總長度:
L =l 1+l 2+0. 5+1. 0+
H 1
tg 60
0. 5+0. 3
=2.41m
tg 60
=0. 22+0. 11+0. 5+1. 0+
(8)每日柵渣量:在格柵間隙為6mm 的情況下,設柵渣量為每1000m 3污水產0.07 m 3,
W =
Q max W 1⨯864000. 652⨯0. 07⨯86400
=1. 65m 3/d>0.2 m3/d =
2⨯1. 2⨯1000K Z ⨯1000
宜採用機械清渣。
4.1.1.4 曝氣沉砂池的設計與計算
本設計採用曝氣沉砂池是考慮到為污水的後期處理做好准備。建議設兩組沉砂池一備一用。其計算簡圖如圖4-3所示。具體的計算過程如下:
(1)池子總有效容積:設t=2min,
V=Q max t ×60=0.652×2×60=78 m3
(2)水流斷面積:
A=
Q max 0. 652
==9.31m2 0. 07v 1
沉砂池設兩格,有效水深為2.00m ,單格的寬度為2.4m 。
(3)池長:
V 78L===8.38m,取L=8.5 m A 9. 31
(4)每格沉砂池沉砂斗容量:
V 0=0.6×1.0×8.5=5.1 m
(5)每格沉砂池實際沉砂量:設含砂量為20 m3/106 m3污水,每兩天排一次,
3
20⨯0. 652
⨯86400⨯2=1.13〈5.1 m3
6
10⨯2
(6)每小時所需空氣量:設曝氣管浸水深度為2.5 m,查表得單位池長所需空氣量為28 m3/(m·h),
q=28×8.5×(1+15%)×2=547.4 m3
圖4-3 曝氣沉砂池計算示意圖
4.1.1.5 厭氧池的設計與計算
4.1.1.5.1 設計參數
設計流量為60000 m3/d,設計為兩座每座的設計流量為30000 m3/d。 水力停留時間:
T =2h 。
污泥濃度:
X =3000mg/L
污泥迴流液濃度:
V 0"=
X R =10000 mg/L
4.1.1.5.2 設計計算 (1)厭氧池的容積:
V =QT =30000×2/24=2500 m3
(2)厭氧池的尺寸:
水深取為h =5,則厭氧池的面積:
V 2500A ===500 m2。
h 5
厭氧池直徑:
D =
4A
π
=
4⨯500
=25 m。 3. 14
考慮0.3的超高,故池總高為H =h +0. 3=5.3 m。 (3)污泥迴流量的計算 迴流比計算:
R =
X
=0.42
X R -X
污泥迴流量:
Q R =RQ =0.42×30000=12600 m/d
4.1.1.6 Carrousel氧化溝的設計與計算
氧化溝,又被稱為循環式曝氣池,屬於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見圖4-4氧化溝計算示3
4.1.1.6.1設計參數
設計流量Q=30000m3/d設計進水水質BOD 5=190mg/L; COD=360mg/L;SS=200mg/L;NH 3-N=45mg/L;污水水溫T =25℃。
設計出水水質BOD 5≤30mg/L;COD ≤100mg/L;SS ≤30mg/L;NH 3-N ≤25(30)mg/L; TP ≤3mg/L。
污泥產率系數Y=0.55; 污泥濃度(MLSS )X=4000mg/L;揮發性污泥濃度(MLVSS )X V =2800mg/L; 污泥齡θc =30d; 內源代謝系數K d =0.055. 4.1.1.6.2設計計算
(1)去除BOD
氧化溝出水溶解性BOD 濃度S 。為了保證沉澱池出水BOD 濃度S e ≤30mg/L,必須控制所含溶解性BOD 濃度S 2,因為沉澱池出水中的VSS 也是構成BOD 濃度的一個組成部分。
S=Se -S 1
S 1為沉澱池出水中的VSS 所構成的BOD 濃度。
S 1=1.42(VSS/TSS)×TSS ×(1-e-0. 23⨯5) =1.42×0.7×20×(1-e-0. 23⨯5)
=13.59 (mg/L)
S=20-13.59=6.41(mg/L)
好氧區容積V 1。好氧區容積計算採用動力學計算方法。
V 1=
Y θc Q (S 0-S )
X V (1+K d θc )
=
0. 55⨯30⨯30000⨯(0. 16-0. 00641)
2. 8⨯(1+0. 055⨯30)
=10247m 3
好氧區水力停留時間:t=剩餘污泥量∆X
Y
∆X=Q (S 0-S ) +Q (X 0-X 1) -QX e
1+K d θc
V 110247⨯24==8.20h
30000Q
=2096(kg/d)
去除每1kgBOD 5所產生的干污泥量=
∆X
=0.499(kgD S /kgBOD5)。
Q (S 0-S )
(2)脫氮
需氧化的氨氮量N 1。氧化溝產生的剩餘污泥中含氮率為12.4%,則用於生物合成的總氮量為:
0. 124⨯769. 93⨯1000N 0==3.82(mg/L)
25000
需要氧化的氨氮量N 1=進水TKN-出水NH 3-N-生物合成所需要的氨N 。
N 1=45-15-3.82=26.18(mg/L)
脫氮量NR=進水TKN-出水TN-生物合成所需要的氨N=45-20-3.82=21.18(mg/L) 脫氮所需要的容積V 2
脫硝率q dn(t)= qdn(20)×1.08(T-20)=0.035×1.08(14-20)=0.022kg 脫氮所需要的容積:
V 2=
脫氮水力停留時間t 2:
QN r 30000⨯21. 18
==10315 m3 q dn X v 0. 022⨯2800
t 2 =
氧化溝總體積V 及停留時間t:
V 2
=8.25 h Q
V=V1+V2=10247+10315= 20562m3
t=V/Q=16.45 h
校核污泥負荷N =
QS 025000⨯0. 16
==0.083[kgBOD 5/(kgMLVSS ∙d )] XV 2. 8⨯17135
(3)氧化溝尺寸:取氧化溝有效水深為5m ,超高為1m ,氧化溝深6m 。
V
=20562/5=4112.4m 2 h
單溝寬10m ,中間隔牆寬0.25m 。則彎道部分的面積為:
2⨯10+0. 2523π()
3⨯10+3⨯0. 252A 1=+() π⨯10=965.63m
22
直線段部分的面積:
氧化溝面積為A=
A 2=A -A 1 =4112.4-965.63=3146.77 m2
單溝直線段長度:
L=
A 23146. 77
==78.67m ,取79m 。 4⨯104⨯b
進水管和出水管:污泥迴流比R=63.4%,進出水管的流量為:Q 1=(1+R ) Q =1.634×
30000m /d=0.568 m /s,管道流速為v =1.0m/s。
3
3
則管道過水斷面:
A=
管徑d=
Q 0. 568==0.568m 2 v 1
4A
π
=0.850m, 取管徑850mm 。
校核管道流速:
v=
(4)需氧量
Q
=0.94m A
實際需氧量:
AOR=D1-D 2-D 3+D4-D 5
去除BOD 5需氧量:
D 1=a "Q (S 0-S ) +b "VX =7754.03(kg/d) (其中a "=0.52,b "=0.12)
剩餘污泥中BOD 5需氧量:
D 2=1. 42⨯∆X 1=1131.64(kg/d)
剩餘污泥中NH 3-N 耗氧量:
D 3=4. 6⨯0. 124⨯∆X =454.57(kg/d) (0.124為污泥含氮率)
去除NH 3-N 的需氧量:
D 4=4.6×(TKN-出水NH 3-N )×Q/1000=3450(kg/d)
脫氮產氧量:
D 5=2.86×脫氮量=1514.37(kg/d)
AOR= D1-D 2-D 3+D4-D 5=8103.45(kg/d)
考慮安全系數1. 2,則AOR=8103.45×1. 2=11344.83(kg/d) 去除每1kgBOD 5需氧量=
AOR
Q (S 0-S )
11344. 83
25000⨯(0. 16-0. 00641)
=
=2.95(kgO 2/kgBOD5)
標准狀態下需氧量SOR
SOR=
AOR ∙C S (20)
α(βρC S (T ) -C ) ⨯1. 024
(T -20)
(C S (20)20℃時氧的飽和度,取9.17mg/L;T=25℃;C S(T)25℃時氧的飽和度,取 8.38mg/L;C 溶解氧濃度,取2 mg/L;α=0.85;β=0.95;ρ=0.909)
SOR=
11344. 83⨯9. 17
=20764.89(kg/d) (25-20)
0. 85⨯(0. 95⨯0. 909⨯8. 38-2) ⨯1. 024
∆SOR
=5.41(kgO 2/kgBOD5)
Q (S 0-S )
去除每1kgBOD 5需氧量=
曝氣設備的選擇:設兩台倒傘形表面曝氣機,參數如下: 葉輪直徑:4000mm ;葉輪轉速:28R/min;浸沒深度:1m ; 電機功率:210KW ;充氧量:≥2.1kgO 2/(kW·h)。
4.1.1.7二沉池的設計與計算
其計算簡圖如圖4-5所示
4.1.1.7.1設計參數
Q max =652 L/s=2347.2 m 3/h;
氧化溝中懸浮固體濃度 X =4000 mg/L;
二沉池底流生物固體濃度 X r =10000 mg/L;
污泥迴流比 R=63.4%。
4.1.1.7.2 設計計算
(1) 沉澱部分水面面積 F 根據生物處理段的特性,選取二沉池表面負荷q=0.9m3 /(m2·h), 設兩座二次沉澱池 n =2.
F =Q max 2347. 22==1304(m) nq 2⨯0. 9
(2)池子的直徑 D
D =4F
π=4⨯1304
π=40. 76(m),取D =40m 。
(3)校核固體負荷G
24⨯(1+R ) QX 24⨯(1+0. 634)⨯30000⨯4000G == F 1304
=141.18 [kg/(m2·d)] (符合要求)
(4) 沉澱部分的有效水深h 2 設沉澱時間為2.5h 。
h 2=qt =0.9×2.5=2.25 (m)
(5) 污泥區的容積V
V =2T (1+R ) QX 2⨯2⨯(1+0. 634) ⨯30000⨯4000 =24⨯(X +X r ) 24⨯(10000+4000)
=1945.2 (m3)
(6)污泥區高度h 4
污泥斗高度。設池底的徑向坡度為0.05,污泥斗底部直徑D 2=1.6m,上部直徑D 1=4.0m,傾角為60°,則:
"= h 4D 1-D 24. 0-1. 6⨯tg 60°=2.1(m) ⨯tg 60°=22
11
V 1=2)πh 1"⨯(D 12+D 1D 2+D 2
12=13.72 (m3)
圓錐體高度
""=h 4D -D 140-4⨯0. 05=0.9(m) ⨯0. 05=22
V 2=
=
豎直段污泥部分的高度 ""πh 412⨯(D 2+DD 1+D 12) ⨯(402+40⨯4+42) =418.25(m3) π⨯0. 912
"""=h 4V -V 1-V 21945. 2-13. 72-418. 25==1.16(m) 1304F
"+h 4""+h 4"""=2.1+0.9+1.16=4.16(m) 污泥區的高度h 4=h 4
沉澱池的總高度H 設超高h 1=0.3m,緩沖層高度h 3=0.5m。
則 H =h 1+h 2+h 3+h 4=0.3+2.25+0.5+4.16=7.21m
取H =7.2 m
4.1.1.8接觸池的設計與計算
採用隔板式接觸反應池。其計算簡圖如圖4-5所示。
水力停留時間:t=30min
12
平均水深:h =2.4m。
隔板間隔:b=1.5m。
池底坡度:3%
排泥管直徑:DN=200mm。
4.1.1.8.2設計計算
接觸池容積:
V =Qt =0.652×30×60=1174 m 3
水流速度:
v =Q 0. 652==0. 18 m/s hb 2. 4⨯1. 5
表面積:
Q 1174==489. 2 m2 h 2. 4
廊道總寬度:隔板數採用10個,則廊道總寬度為B=11×b=11×1.5=16.5m。 接觸池長度:
F 489. 2L ===29.6m取30m 。 B 16. 5
水頭損失,取0.4m 。 F =
13
Ⅵ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方案找誰寫
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設計方案1.1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框圖
格柵污 水 沉砂池 過濾池 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 達標排放
1.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高效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水質凈化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種植特定的濕地植物,建立起一個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利用所建設施的高程差異,讓污水流經濕地系統,使得其中的污染物質和營養物質被系統吸收或分解,進而讓水質得到凈化。農村生活污水經格柵井去除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和大顆粒物質後流入沉砂池,為防止人工濕地堵塞,沉砂池將生活污水中的砂子及淤泥去除後通過配水管流入人工濕地處理處理池。污水經人工濕地處理,達標排放。
3、工藝設計1.1格柵池用於去除原污水中懸浮物及大顆粒雜物,防止管路堵塞,保護後續處理的正常運行。✍ 設計參數:格柵寬度B=0.5m,柵條間隙b=5mm。✍ 結構和數量:新建1座,採用磚混結構建造。✍ 尺寸:L×B×H=2.0m×0.8m×1.2m ✍ 主要設備:人工格柵1台,5目篩網1台。 1.2沉砂池利用自然沉降作用,去除液體中砂粒或其他比重較大顆粒,防止流入人工濕地導致堵塞。✍ 設計參數:水力停留時間:4.8min。✍ 結構和數量:新建1座,採用磚混結構建造。✍ 尺寸:L×B×H=2.0m×2.0m×1.7m
1.3過濾池利用過濾,去除液體中砂粒或其他比重較大顆粒,防止流入人工濕地導致堵塞。✍ 結構和數量:新建1座,採用磚混結構建造。✍ 尺寸:L×B×H=2.0m×2.0m×1.7m
1.4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在一定的填料上種植特定的濕地植物,建立起一個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利用所建設施的高程差異,讓污水流經濕地系統,使得其中的污染物質和營養物質被系統吸收或分解,進而讓水質得到凈化。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及N、P。 ✍ 設計參數:填料孔隙率30%;深度:1.6m;坡度:O.5~2%;水力負荷:0.25 m3/m2/d;水力停留時間:2天。
✍ 結構和數量:新建人工濕地1座,分為兩個系列,鋼砼結構。✍ 尺寸:L×B×H= 40.75m×35.75m×2.1m✍ 主要材料:填料、管材若干,水池作防滲處理;濕地植物為蘆葦、風車草、茭白、浮萍、睡蓮、金魚藻等。
1.5排放水池✍ 功能:暫時貯存系統出水。✍ 設計參數:可根據實際情況稍微增加人工修飾。✍ 面積:1m2,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平均深度:1m,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結構和數量:l座,採用磚混結構建造。✍ 尺寸:L×B×H=2.0m×1.0m×1.8m,可據現場情況調整。
1.6控制系統本處理系統無任何的提升及供氧設備,完全利用地形,污水自動流入流出本系統,充氧採用無能耗跌水充氧;因此本項目運行期間,無任何的動力設備,也無需耗電,也無需人為控制其運行,建成後可實現無人看守。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設計方案
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設計方案
1.1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框圖
格柵污 水 沉砂池 過濾池 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 達標排放
1.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高效垂直流人工濕地系統水質凈化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種植特定的濕地植物,建立起一個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利用所建設施的高程差異,讓污水流經濕地系統,使得其中的污染物質和營養物質被系統吸收或分解,進而讓水質得到凈化。
第 1 頁
農村生活污水經格柵井去除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和大顆粒物質後流入沉砂池,為防止人工濕地堵塞,沉砂池將生活污水中的砂子及淤泥去除後通過配水管流入人工濕地處理處理池。
Ⅶ 有關污水處理的書籍
污水處理方面書籍50本等你來拿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19238&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一百個為什麼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8873&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運行異常技術問答(1)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9743&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技術答疑300問》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1544446&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廠設計與運行》,曾科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3598&fromuid=188957 《實用環境工程手冊 污水處理設備》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2751&fromuid=188957 《冶金工業污水處理技術及工程實例》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1487&fromuid=188957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技術及工程實例》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08561&fromuid=188957 《工業廢水的活性污泥處理法》污水處理精品書籍放送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2686&fromuid=188957 水處理設施設計計算叢書--《城市污水回用深度處理設施設計計算》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1544400&fromuid=188957 《低濃度污水厭氧-水解處理工藝》 –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2693&fromuid=188957 《分散式污水處理與回用》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00700&fromuid=188957 《小區污水處理研究》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2547&fromuid=188957 《石油石化工業污水分析與處理》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33313&fromuid=188957 《可持續污水/廢物處理技術》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19306&fromuid=188957 《城市污水處理設備選型手冊 》一本好書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17756&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新工藝與設計計算實例》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0913&fromuid=188957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管理》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74943&fromuid=188957 《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技術》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0630&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工程調試及試運行指導手冊》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8510&fromuid=188957 《小型污水處理站》 –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8513&fromuid=188957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及工程實例》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8503&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機械設計計算》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1273739&fromuid=188957 環境工程實例叢書《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新技術及工程實例》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5067&fromuid=188957 《SBR及其變法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4762&fromuid=188957 《城市污水處理——投資與決策》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86205&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76764&fromuid=188957 《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控制與維護管理》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2673&fromuid=188957 《油田含油污水處理》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83168&fromuid=188957 《DAT-IAT污水處理技術》電子版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0906&fromuid=188957 《分散式污水處理和再利用--概念、系統和實施》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8505&fromuid=188957 《小城鎮污水處理工程BOT》 –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84850&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1394&fromuid=188957 《污水快速滲濾土地處理》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3343&fromuid=188957 《污水排放工程水力學》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31423&fromuid=188957 《污水沉渣的排除處理利用》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9420&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與考核及規章制度實務手冊》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8508&fromuid=188957 《小型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及裝置》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386556&fromuid=188957 《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培訓教程》 http://bbs.shejis.com/viewthread.php?tid=424934&fromuid=188957 實用水處理技術叢書--《城市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管理》
Ⅷ 某居民小區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設計
小區生活污水處理中水工程工藝設計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設計依據: 1、業主提供資料;
2、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3、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規定DBJ08-71-98;
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及相關專業設計規范;
5、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GB3096—93。
二、原水來源、水量及中水用途:1、原水來源:小區住戶生活污水。2、水量:小區住戶1024戶,按每戶平均3.5人,合計大約3584人。鑒於房產公司尚未提供人均用水量,參照我國南方小城市(<20萬人),居民人均住宅用水148.5L/(人.d),並參照高級住宅和別墅人均生活用水300~400L/(人.d),,兩者取平均數為250L/(人.d),暫時作為本項目核算水量的依據,那麼,本項目設計處理水量=3584人×250L/(人.d)×1.10(未預見水量)=985.6m3/d,取生活排水量與生活用水量相同(DBJ08-71-98)。新建中水處理站設計規模為985.6
m3/d,平均小時處理量為41m3/h。3、中水用途:小區綠化澆水、景觀補充水。通過處理後中水主要回用於沖廁、綠化、洗車等方面,因此要求達到CJ25.1—89《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要求。主要指標為:COD≤50
mg/L;BOD5≤10 mg/L ;懸浮固體≤10 mg/L;濁度≤10度;PH:6.5-9.0;油類≤3
mg/L;總大腸菌群≤3個/L;嗅:無不快感覺;游離余氯:管網末端不少於0.2
mg/L。4、中水回用比例≥80%,其餘污水經處理達標排放。污水進水和達標排放主要水質指標如表一所示: 表一:污水進水、達標出水主要水質指標 CODcrmg/L
BOD5mg/L SSmg/L 動植物油mg/L NH3--Nmg/L PH
進水水質 350-450 180-250 200-300 ≤40 35-40 6--9
排水水質 50
10
10
10 15 6--9
註:處理後的出水要求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第二章
工藝設計方案一、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有關規定,確保處理後尾水的各項水質指標皆符合本方案設計依據中的標准和要求。
2、採用成熟的,功能穩定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並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調節性以及應急排放措施。
3、整套污水處理系統,盡可能佔地面積小,投資省和運行費用低。4、主體設施採用玻璃鋼結構,使用壽命長;選用的設備、儀表、配件、材料,均為質量可靠,運行穩定,便於維修。
5、充分考慮處理過程中二次污染(雜訊、臭氣、污泥處理)的防治。6、本設計的范圍為接入污水處理站集水井至排放池為止的污水處理工藝、電氣各專業設計。
二、處理方法:
本工程擬採用調節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過濾—消毒的工藝流程
。、
污水經格柵截留大顆粒污物後流入調節池,調節池採用曝氣式,以均衡水質水量,並通過曝氣攪拌避免污物沉澱。調節池後部設缺氧池,
。
好氧處理採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是處理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量有機物在這里被細菌好氧降解。採用多級分段式接觸氧化,形成逐級負荷遞減系統,使接觸氧化在去除率、抗沖擊負荷、出水水質等方面更具優勢和可靠性。
生物接觸氧化出水再經過過濾、消毒,即可完成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三、工藝流程:
(圖略)
按上圖所示的處理工藝方案流程,各構築的作用和說明如下:
為了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工藝採用以生化處理A/O法為主處理的二級處理法,本處理系統由集水井、調節池、A段缺氧池、O段生化池、沉澱池、排放池、中水池、污泥池、機房(風機、水泵和電控櫃)等構築物組成。
四、主要構築物:
1、土建(本鋼筋砼設備為地埋式,頂部復土0.3米可綠化環境。)
序 號 名 稱 規格(m) 數量(座) 備 注
1 集水井 1.5×6.5×4.5 1 地下式玻璃鋼結構
2 調節池 12.5×6.5×4.5 1 同上
3 接觸氧化池 12.5×3.5×4.5 2 同上
4 沉澱池 9×3×4.5 1 同上
5 污泥池 9×3×4.5 1 同上
6 排放水池 4×4×4.5 1 同上
7 中水池 9×6×4.5 1 同上
8 機房 4×3.5×2.6 2 設在地面上
五、主要設備:
序號 名 稱 型號規格 單 位 數 量 備注
1 人工格柵
台 1
2 一級提升泵
台 2 一用一備
3 羅茨風機
台 3
4 二級提升泵
台 2 一用一備
5 石英砂過濾器
台 1
6 電磁流量計
台 1
7 消毒劑投加裝置
套 1
8 活性炭過濾器
台 1
9 污泥泵
台 2 一用一備
10 組合填料
套 1
11 管道及法蘭彎頭
套 1
12 閥門器材
套 1
13 人孔及閥門蓋
套 1
14 填料支架
套 1
15 防腐材料
套 1
16 電器控制系統
套 1
17 配電器材
套 1
18 聚丙稀蜂窩斜板
套 1
19 液面控制器
套 1
注1:該污水處理系統總電機功率55kw, 運行功率35kw。
注2:設施佔地面積大約350-400 m2 。
注3:上述構築物參數或設備配套會因設計時做適當更改,以施工圖為准
2.2 常用流程
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築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常用的工藝流程有:
①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澱池 →出水。
②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 曝氣池 → 沉澱池 污泥迴流 →出水。
③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
④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澱(加葯)→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⑤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加葯)→出水。
國內小區污水處理設計中組合式處理廠曾風靡一時,組合式處理指裝配好的或易於組裝的定型設備,其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佔綠地。但實際應用表明,存在不少問題。如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根據工程設計及實際運行經驗,建議日處理能力1000m3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宜採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可考慮用埋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