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把電腦CPU性能調到最大
1、進BIOS由默認值改為優化設置值,將開機啟動順序設硬碟為第一啟動。
2、禁用閑置的IDE通道
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屬性」--「硬體」--「設備管理器」,在其中展開「IDE ATA/PATA控制器」然後分別右擊「主要」和「次要」IDE通道--「高級設置」--將「設備類型」設置為「無」,將「傳送模式」設為「DMA(若可用」。
3、優化視覺效果
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高級」,在「性能」欄中,點擊「設置」--「視覺效果」,調整為最佳性能,或去掉一些不需要的功能。
2. 怎樣提升cpu的性能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解析:
CPU生產商為了提高CPU的性能,通常做法是提高CPU的時鍾頻率和增加緩存容量。不過目前CPU的頻率越來越快,如果再通過提升CPU頻率和增加緩存的方法來提高肢猛性能,往往會受到製造工藝上的限制以及成本過高的制約。
盡管提高CPU的時鍾頻率和增加緩信山存容量後的確可以改善性能,但這樣的CPU性能提高在技術上存在較大的難度。實際上在應用中基於很多原因,CPU的執行單元都沒有被充分使用。如果CPU不能正常讀取數據(匯流排/內存的瓶頸),其執行單元利用率會明顯下降。另外就是目前大多數執行線程缺乏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 *** ,多種指令同時執行)支持。這些都造成了目前CPU的性能沒有得到全部的發揮。因此,Intel則採用另一個思路去提高CPU的性能,讓CPU可以同時執行多重線程,就能夠讓CPU發揮更大效率,即所謂「超線程(Hyper-Threading,簡稱「HT」)」技術。超線程技術就是利用特殊的硬體指令,把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晶元,讓單個處理器都能使用線程級並行計算,進而兼容多線程操作系統和軟體,減少了CPU的閑置時間,提高的CPU的運行效率。
採用超線程及時可在同一時間里,應用程序可以使用晶元的不同部分。雖然單線程晶元每秒鍾能夠處理成千上萬條指令,但是在任一時刻只能夠對一條指令進行操作。而超線程技術可以使晶元同時進行多線程處理,使晶元性能得到提升。
超線程技術是在一顆CPU同時執行多個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顆CPU內的資源,理論上要像兩顆CPU一樣在同一時間執行兩個線程,P4處理器需要多加入一個Logical CPU Pointer(邏輯處理單元)。因此新一代的P4 HT的die的面積比以往的P4增大了5%。而其餘部分如ALU(整數運算單元)、FPU(浮點運算單元)、L2 Cache(二級緩存)則保持不變,這些部分是被分享的。
雖然採用超線程技術能同時執行兩個線程,但它並不象兩個真正的CPU那樣,每個CPU都具有獨立的資源。當兩個線程都同時需要某一個資源時,其中一個要暫時停止,並讓出資源,直到這些資源閑置後才能繼續。因此超歷坦橋線程的性能並不等於兩顆CPU的性能。
英特爾P4 超線程有兩個運行模式,Single Task Mode(單任務模式)及Multi Task Mode(多任務模式),當程序不支持Multi-Processing(多處理器作業)時,系統會停止其中一個邏輯CPU的運行,把資源集中於單個邏輯CPU中,讓單線程程序不會因其中一個邏輯CPU閑置而減低性能,但由於被停止運行的邏輯CPU還是會等待工作,佔用一定的資源,因此Hyper-Threading CPU運行Single Task Mode程序模式時,有可能達不到不帶超線程功能的CPU性能,但性能差距不會太大。也就是說,當運行單線程運用軟體時,超線程技術甚至會降低系統性能,尤其在多線程操作系統運行單線程軟體時容易出現此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含有超線程技術的CPU需要晶元組、軟體支持,才能比較理想的發揮該項技術的優勢。操作系統如: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Linux kernel 2.4.x以後的版本也支持超線程技術。目前支持超線程技術的晶元組包括如:
Intel晶元組:
845、845D和845GL是不支持支持超線程技術的;845E晶元組自身是支持超線程技術的,但許多主板都需要升級BIOS才能支持;在845E之後推出的所有晶元組都支持支持超線程技術,例如845PE/GE/GV以及所有的865/875系列以及915/925系列晶元組都支持超線程技術。
VIA晶元組:
P4X266、P4X266A、P4M266、P4X266E和P4X333是不支持支持超線程技術的,在P4X400之後推出的所有晶元組都支持支持超線程技術,例如P4X400、P4X533、PT800、PT880、PM800和PM880都支持超線程技術。
SIS晶元組:
SIS645、SIS645DX、SIS650、SIS651和SIS648是不支持支持超線程技術的;SIS655、SIS648FX、SIS661FX、SIS655FX、SIS655TX、SIS649和SIS656則都支持超線程技術。
ULI晶元組:
M1683和M1685都支持超線程技術。
ATI晶元組:
ATI在Intel平台所推出的所有晶元組都支持超線程技術,包括Radeon 9100 IGP、Radeon 9100 Pro IGP和RX330。
nVidia晶元組:
即將推出的nForce5系列晶元組都支持超線程技術。
3. 如何提高cpu運行速度
cpu的性能對電腦性能有很大影響,而cpu頻率,運行速度也影響著cpu性能,那麼,如何提高cpu運行速度呢。
如果我們使用的是筆記本電腦,由於一般都無法超頻,所以我們可豎蔽首以選擇開啟電腦的性能模式。如下,進入控制面板的電源管理。
點擊高性能模式,即可將筆記本電腦的性能提升,包括提高cpu運行速度等。
如果我們是使用台式機的話,就可以對cpu超頻了,打開超頻軟體,amdcpu超頻界面。
我們選擇一個超頻方案,點擊右上方的應用即可將cpu超頻。此時cpu頻率為3.6GHz。
當然,如果我們使用的是inter的台余數式機CPU,只有以k結尾的cpu型號並銷才可以超頻。
當然,不管我們使用的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隔一段時間給電腦清灰,以及加硅脂都可以提高電腦散熱能力,從而提高cpu運行速度。
4. 提升CPU性能的技巧
使用電腦玩游戲的時候,有時會因為配置過低而帶不動,除了重新花錢購買硬體外,其實可以讓CPU超頻來提升性能,這樣不需要花錢就能讓硬體的性能得到更大的提高,下面的我就給大家介紹下電腦CPU如何超頻。
提升CPU性能的技巧
方法一:
1、點擊「任務欄」,右鍵點擊「啟動任務管理器」,關閉沒有用的程序,即可提高CPU性能。
方法二:
1、右鍵點擊「計算機」圖標,找到並選擇「屬性」
2、點擊「高級系統設置」中的「高級」選項,點擊性能下方的「設置」,點擊視覺效果下方的最佳性能,點擊「應用」即可。
方法三:
1、右鍵點擊「計算機」圖標,找到並選擇「屬性」,點擊「高級系統設置」並選擇「高級」選項
2、點擊性能下方的「設置」,點擊「高級」,點擊調整以優化性的「程序」,點擊「應用」即可。
CPU工作原理
CPU從存儲器或高速緩沖存儲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並對指令解碼。它把指令分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然後發出各種控制命令,執行微操作系列,從而完成一條指令的.執行。指令是計算機規定執行操作的類型和操作數的基本命令。指銀笑鎮令是由一個位元組或者多個位元組組成,其中包括操作碼欄位、一個或多個有關操作數地址的欄位以及一些表徵機器狀態的狀態字以及特徵碼。有的指令中也直接包含操作數本身。
提取
第一階段,提取,從存儲器或高速緩沖存儲器中檢索指令(為數值或一系列數值)。由程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指定存儲器的位置,程序計數器保存供識別目前程序位置的數值。換言之,程序計數器記升灶錄了CPU在目前程序里的蹤跡。提取指令之後,程序計數器根據指令長度增加存儲器單元。指令的提取必須常常從相對較慢的存儲器尋找,因此導致CPU等候指令的送入。這個問題主要被論及在現代處理器的快取和管線化架構。
解碼
CPU根據存儲器提取到的指令來決定其執行行為。在解碼階段,指令被拆解為有意義的片斷。根據CPU的指令集架構(ISA)定義將數值解譯為指令。一部分的指令數值為運算碼(Opcode),其指示要進行哪些運算。其它的數值通常供給指令必要的信息,諸如一個加法(Addition)運算的運算目標。這樣的運算目標也許提供一個常數值(即立即值),或是一個空間的定址值:暫存器或存儲器位址,以定址模式決定。在舊的設計中,CPU里的指令解碼部分是無法改變的硬體設備。不過在眾多抽象且復雜的CPU和指令集架構中,一個微程序時常用來幫助轉換指令為各種形態的訊號。這些微程序在已成品的CPU中往往可以重寫,方便變更解碼指令。
執行
在提取和解碼階段之後,接著進入執行階段。該階段中,連接到各種能夠進鋒粗行所需運算的CPU部件。例如,要求一個加法運算,算數邏輯單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將會連接到一組輸入和一組輸出。輸入提供了要相加的數值,而輸出將含有總和的結果。ALU內含電路系統,易於輸出端完成簡單的普通運算和邏輯運算(比如加法和位元運算)。如果加法運算產生一個對該CPU處理而言過大的結果,在標志暫存器里,運算溢出(Arithmetic Overflow)標志可能會被設置。
寫回
最終階段,寫回,以一定格式將執行階段的結果簡單的寫回。運算結果經常被寫進CPU內部的暫存器,以供隨後指令快速存取。在其它案例中,運算結果可能寫進速度較慢,但容量較大且較便宜的主記憶體中。某些類型的指令會操作程序計數器,而不直接產生結果。這些一般稱作ldquo;跳轉(Jumps),並在程式中帶來循環行為、條件性執行(透過條件跳轉)和函式。許多指令也會改變標志暫存器的狀態位元。
這些標志可用來影響程式行為,緣由於它們時常顯出各種運算結果。例如,以一個比較指令判斷兩個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在標志暫存器上設置一個數值。這個標志可藉由隨後的跳轉指令來決定程式動向。在執行指令並寫回結果之後,程序計數器的值會遞增,反覆整個過程,下一個指令周期正常的提取下一個順序指令。如果完成的是跳轉指令,程序計數器將會修改成跳轉到的指令位址,且程序繼續正常執行。許多復雜的CPU可以一次提取多個指令、解碼,並且同時執行。這個部分一般涉及經典RISC管線,那些實際上是在眾多使用簡單CPU的電子裝置中快速普及(常稱為微控制(Microcontroll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