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遊記第八回主要內容
西遊記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
孫悟空大鬧天宮五百年後,如來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
菩薩領命與徒弟惠徑去,途中收了被貶下界的卷簾大將、 天蓬元帥為徒、齊天大聖為徒,分別取名沙悟凈、豬悟能,孫悟空並囑咐他們各自等待取經人。菩薩與徒弟徑奔東土,不多時便來到長安城。
(1)西遊記第八回作者用詩擴展閱讀
《西遊記》寫作背景
吳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這時候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不斷激化,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思想文化上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
加上吳承恩本人從小聰慧,卻在科舉制屢屢受挫,這些人生的經歷與西遊記表達的內核很契合,這是他創作的主要原因。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補貢生。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長興縣丞。殊途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
⑵ 西遊記文言文第8回
看完西遊記第八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