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廠施工及設備采購付款方式
污水處理廠施工及設備采購付款方式:唐山市豐潤區中浩污水處理廠環保及配套設施工程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補充文件
2021年10月09日 14:42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 【列印】 【顯示公告概要】
一、項目基本情況
原公告的采購項目編號:華鼎招2021-126
原公告的采購項目名稱:唐山市豐潤區中浩污水處理廠環保及配套設施工程(EPC模式實施)
首次公告日期:2021年09月30日
二、更正信息
更正事項:采購文件
更正內容:唐山市豐潤區中浩污水處理廠環保及配套設施工程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補充文件01號內容:招標文件第四章合同條款及格式第三部分專用合同條件中:(1)14.2.1 預付款支付預付款的金額或比例為:合同價款的3%。更正為:預付款的金額或比例為:土建工程合同價款的3%,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合同價款的20%。(2)14.3.2 進度付款審核和支付B、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付款方式:1、設備采購及安裝總費用需通過建設單位、財政局、施工單位、造價咨詢(跟蹤審計)單位四方認質認價。結算時如總費用超過最高限價,最終價格以最高限價為准,未超過最高限價以認質認價結果為准;2、預付款:合同價款的3%,合同簽訂後30天內撥付;3、設備采購及安裝費進度款按月撥付,按當月實際完成工程量,經跟蹤審核後金額的90%進行支付,項目工程全部竣工驗收合格且結算程序完成後撥付至工程結算價款的97%,剩餘3%作為質量保證金在工程驗收合格滿2年後付清。更正為:B、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付款方式:1、設備采購及安裝總費用需通過建設單位、財政局、施工單位、造價咨詢(跟蹤審計)單位四方認質認價。結算時如總費用超過最高限價,最終價格以最高限價為准,未超過最高限價以認質認價結果為准;2、預付款:合同價款的20%,合同簽訂後30天內撥付;3、設備采購及安裝費進度款按月撥付,按當月實際完成工程量,經跟蹤審核後金額的90%進行支付,項目工程全部竣工驗收合格且結算程序完成後撥付至工程結算價款的97%,剩餘3%作為質量保證金在工程驗收合格滿2年後付清。招標文件中與之不一致之處均以此為准。
更正日期:2021年10月09日
三、其他補充事宜
四、凡對本次公告內容提出詢問,請按以下方式聯系。
1.采購人信息
名 稱:唐山市豐潤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本級
地 址:唐山市豐潤區
聯系方式:0315-3125793
2.采購代理機構信息(如有)
名 稱:唐山市華鼎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曹雪芹西道436號
聯系方式:0315-5138618
3.項目聯系方式
項目聯系人:李亞濤、石文超
電 話:15369498780
B. 不含國有投資的污水處理廠必須招標嗎
必須。不含國有投資的污水處理廠項目屬於依法必須招標的市政項目是正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市政工程項目屬於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也就是說,市政工程項目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招標。不含國有投資的污水處理廠項目屬於市政工程項目,因此應當按此外,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建設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在進行項目建設時應當認真考慮環境保護問題。
C. 污水處理廠屬於招標嗎
污水處理廠屬於招標嗎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不含國有投資的污水處理廠項目屬於依法必須招標的市政項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建設單位經批准後,對公共資金購置設備、施工、服務等項目,應當採用招標或者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采購。
D. 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案例分析
案例1:工程技術方案的合理性重於報價
招標內容:工程勘察設計
招標時間:2001年
工程內容: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工程
工程規模:40000m3/d
招標形式:公開招標
簡要分析:該項目招標文件中提供的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見右表),氮、磷比常規城市污水的指標高出近一倍,針對這種進水水質數據,在對現場考察時,了解到水質監測點位於一個化肥廠廠附近,水質監測是隨機進行的,不是連續監測的,不具有代表性。根據了解化肥廠的污水排放量和濃度,核算城市污水水質濃度,在招標答疑中提出,但當時招標單位與項目業主沒有明確答復,因此,編制招標文件時不能以此作為編制依據,否則會導致廢標。
在投標文件編制過程中,為響應招標文件,必須採用原進水水質數據,確定工程方案,並對工程建設投資、運行後的費用提出詳細的數據。在投標文件編制中對水質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論述,提出潛在的問題,對不同水質條件下工程投資、運行費用進行了詳細的比較。在評標過程中得到全體專家的一致認可,最終以高於最低報價70%的價格中標。該項目在後續的水質監測結果驗證了原水質的氮、磷指標存在偏高的問題,在工程設計中進行相應調整,為工程節省了投資,降低了運行費用。
該項目通過招標確定勘察設計單位,真正起到保護國家利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的及作用。
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
污染物名稱 進水水質 出水水質
COD 500mg/L 60mg/L
BOD 5250mg/L 15mg/L
SS 240mg/L 15mg/L
TN 95mg/L 15mg/L
TP 8mg/L 0.5mg/L
NH3-N 55mg/L 5mg/L
PH 8.25 6-9
案例2:過於偏重設備報價影響工程質量
招枯唯標內容:污水處理廠設備
招標時間:2002年
工程內容:城市污水處理工程
工程規模:40000m3/d
招標形式:公開招標
簡要分析:由於招標文件對於設備分包的不合理,沒有進行資格預審,以及評標程序不夠科學,招標的最終結果導致部分設備質量較低。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設備分多,缺少資格預指運審程序。
該項目設備分多,共分了8個機械設備包,由於沒有進行資格預審,導致30多個投標商投標,投標商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業績等參差不齊,在規定的評標時間內,影響專家評標的工作質量。
(2)評標程序不夠科學。
在評標過程中採用了最低投標價法,但沒有考慮技術合理是前提。採用合理最低投標價法,首先設備的技術性能必須滿足招標文件中的要求,才考慮商務合理報價最低者。
實際評標時首先選取商務報價最低的3家入圍,然後評比3家的技術文件,最終確定中標候選人。3家投標人中均存在不同程度不符合技術要求的設備,從中確定的中標者,部分設備質量無法保證。在後續的設備采購中也確實出現一些問題,有些供貨商根本不具備所要求的能力。
該項目採用最低評標價法,不是合理最低投標價唯敗梁法。中標人的投標文件中部分設備的報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屬不正當競爭行為(第十一條規定,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因此合理最低投標價法,在評標過程必須運用合理。
案例3:對招標文件實質響
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因此合理最低投標價法,在評標過程必須運用合理。
E.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工程招標有了解的嗎
農村生活污水的長期穩定運行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項目建設只是其中的一環,項目投產後的長期運維管理是關鍵。初期農村污水處理項目大多處於探索階段,對項目建成後的運維管理和監督缺乏理性思考。一些農村和城市垃圾處理項目在招標規劃中沒有將運營管余雹理招標作為保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廠「長效」的重要環節,導致後續運營出現空缺部分項目的管理和運維。運維資金的匱乏淪為曬太陽的項目。
來自分散鄉村和小城鎮的產品往往忽視了規劃和設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師系統工程,高質量的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廠家對此工程具有明顯優勢。許多豎仿帆地區在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時,都沒有考慮當地鄉鎮的自然條件和大拆因地制宜的分村方式。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涉及的部門較多,包括環保單位、水務部門、城管、水務組等,很多管理和職責不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等社區民生項目沒有綜合管理部門。這直接導致供應關系缺乏系統的管理程序,如項目規劃設計、施工、設備和運營。
F. 污水處理廠採取BOT模式建設,其設備、施工等內容是否需要招標
需要。一般在BOT招標時列入招標范圍,投標人需要同時具備投資和施工建設能力(聯合體形式居多)一次完成BOT和施工招標。如不列入,需要提供另行招標確定施工單位,BOT招標人或業主不可直接發包。
G. 生活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與維護
生活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與維護是非常重要的,要想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要從一開始做好每個細節的處理,都是非常關鍵的。中達咨詢就生活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與維護和大家說明一下。
現代城市規模的逐步擴大,城市人口的增多,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對環境的污染也日益嚴重,污水處理已迫在眉睫。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環保行動計劃的實施以及國家對環境污染的重視,環境保護已逐漸走上法制化軌道,污水處理設備投資比例逐漸加大,作用越顯突出。污水處理設備的質量,及其安裝和維護,直接影響污水處理的效果。
1.污水處理設備安裝存在的問題
國內大多數污水處理廠採用國外進口設備,從而設備安裝時存在以下問題,
污水處理廠大部分機械設備由國外進口;電器設備、儀表自控系統全部由國外進口,安裝技術要求高;一般技術資料到廠時間晚。翻譯工作時間緊迫,對部分技術資料缺乏系統的理解,給施工帶來困難;國外進口設備備件少、且難購買,因而在安裝運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工號多,且分散,現場管理難度大。因此,為保證施工質量,必須深入研究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2.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要點
2.1設備安裝前的准備
2.1.1采購設備
要保證設備的安裝質量,首先設備本身的質量應過關。為了保證污水處理設備的質量及整個污水處理工程的整體質量,建設單位應通過招標的方式對設備進行采購。例如污泥脫水機、格柵機、曝氣系統、水泵、鼓風機等等,通常都由建設單位提供,還要選用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施工單位來施工。在招標和確定中標人時,要充分考察中標人所在單位的規模,信譽等情況,從而確保良好地設備供貨質量。
2.1.2 驗收設備
首先要對照現場交貨驗收清單,對設備、零部件以及標准緊固件的數量進行清點,檢查零部件有無遺失、損壞、磕碰,並將小件入庫保存。其次,對土建基礎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裂紋、蜂窩、空洞、露筋等缺陷。土建基礎還應有質量合格證明書及測量記錄,在基礎上應明顯劃出標高基準線及基礎的縱橫中心線,基礎的尺寸及位置要復測檢查,其允許偏差應符合附表的要求。最後,業主單位與監理單位簽訂的合同中,包含進場的設備的驗收,這里的進場設備包含所有的設備,也包括業主供應的設備,並通過文件的形式確認監理工程師對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工藝設備和材料有檢驗權,對於那些不符合標準的設備和材料應嚴禁進入施工現場,監理工程師有權力通知施工方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安裝不合格的工藝設備。
設備到場的進場檢查是確保設備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監理工程師和施工單位質量檢驗員對此負有重要的責任。進場設備檢查的項目包括如下內容:設備的數量、外觀、零部件是否完整、密封件的完好程度、銘牌上的標注和規格、尺寸是否滿足設計圖紙的要求、是否有出廠合格證及質量檢驗證書等相關資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拆開部分密封件進行檢查,若以上項目均符合相關規范標准及設計要求的情況下,方可以允許設備進入現場,否則不管設備由哪一方供應,均不應允許設備進入現場。
2.1.3 做好質量監督
安裝工程涉及學科、專業比較多,技術的不斷更新要求質量監督人員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適應工程建設和設備安裝的技術要求以及技術進步的速度。污水處理廠質量監督要熟悉設計文件、質量監督控制方案,明確監督的內容、方式和依據。針對污水處理設備的特性,設置安裝控制節點。及時建立質量監督控制方案,完善質量監督體系,加強建設責任性和規范性。設備安裝應注意,安裝前各有關責任人及施工員應先熟悉施工圖、規范、說明書等有關技術文件,在此基礎上參加圖紙會審會議且做好記錄,並向施工班組技術交底。重大設備應編制運輸及吊裝方案,還要認真與土建和業主協調,安排有條件施工的設備先安裝。
2.2 設備安裝
切實做好基座的建設安裝,在進行基座建設放線前,必須首先確定設備安裝的合理位置及合理布局,配套機械和運輸車輛通道,以及上料台、堆料場位置等,必要時予以修整。污水處理設備組合件較多,為保證順利組裝並保持安裝後工作性能穩定,在測量放線、預制或砌築基座前期階段,須嚴格按技術規范進行建設。
安裝的重點是做好關鍵部位及關鍵節點的質量控制。首先,污水處理廠的接地基礎就是接地電阻和接地網,因此要做好接地電阻和接地網敷設的質量控制,且在這個過程中的各個工序都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如接地主鋼筋的縱橫貫通要確保接地電阻值符合設計標准,防腐、電氣通路等符合設計要求等。其次,污水處理廠管線較多,如給水管、污水管、加葯管、污泥管、回用水管、空氣管等,這些管線的質量對污水處理廠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要加強工藝管道的鋪設、強度及密閉性的監測。第三,做好泥處理系統、除臭系統、消防滅火系統、水處理系統、回用水系統等專業設備的質量檢驗和水下設備的質量控制。這些系統的質量控制直接決定著污水機械設備安裝工作的成敗,對機械設備進行綜合檢測,確保這些設備的運行順暢,系統運轉協調。
3.污水處理設備的維護
污水處理廠要經常地保持設備的完好狀態,除了正確地使用設備以外,還要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設備長期使用必然造成局部零部件的磨損、腐蝕或變形, 從而導致安全性能下降, 甚至發生設備事故。因此應建立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潤滑、調整, 防止設備早期損壞, 避免運行時發生故障。工作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包括以下幾點:整齊、安全、清潔、潤滑。
3.1水泵的維護保養
每半年檢查、調整、更換水泵進出口閘閥調料一次。應定期檢查提升水池水標尺或液位計及其轉換裝置。備用水泵應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試運轉。環境溫度低於0℃時,必須放掉泵殼內的存水。
3.2風機的維護保養
風機開機前必須檢查潤滑油的情況,嚴禁無油或缺油運行。風機必須定期進行巡視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必須停機檢修。定期檢查各軸承潤滑油和水冷、風冷的管線系統,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風機運行時,工作人員密切觀察運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機檢查。
3.3加葯設備的維護保養
加葯設備定期檢查,並定期排出加葯罐中的雜物。定期檢查攪拌器合計量泵的潤滑情況,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
3.4粗、細格柵除污機
定時清除格柵所截柵渣。加強汛期巡視,增加除污次數,保證水流暢通。格柵除污機工作時,監視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故障應立即停車檢修。格柵前遇到大塊雜物及漂浮物,及時清撈,以防損壞除污機部件。每次除污機維護、檢修工作完畢後及時清理格柵機內外衛生,保持干凈。保持除污機及其周圍清潔。細格柵每天清理後牆板,集渣口纖維性垃圾一次。發現除污機的傳動鏈瓣有斷裂現象等,立即更換。除污機、螺旋輸送機、壓渣機按計劃定期檢修。
3.5進水區、出水區設備
每半年檢查、調整、更換水泵機械密封、潤滑油一次。定期檢修集水池浮球液位計及轉換裝置。(技術指標有備用設備時,工作設備的完好率達到100%;泵房設備的綜合完好率應達到95%以上。)
3.6曝氣沉砂池
吸砂機械的限位裝置每月調整一次。保持排砂管、排水渠、砂水分離器暢通。保持沉砂池及柵渣壓實機,砂水分離器周圍的環境衛生。
4.結語
專用設備的安裝、維護和保養規程應根據本單位生產實際, 由安全技術部門組織編制。只有充分認識和掌握設備安全運行與維修的客觀規律, 做好設備的全面全方位的維護, 才能保障污水處理廠的良性運行, 從而更好地為環保事業服務。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H. 環境問題
造成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的環境問題十分復雜,除了人口壓力過重這一基本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原因:
(1)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給環境造成巨大壓力;
(2)城市化發展迅速,加劇了環境問題的嚴峻性;
(3)結構性污染突出,加大了環境保護的難度;
(4)規劃布局不當,加劇了污染危害;
(5)歷史欠賬多,擴大了環境治理投人的缺口;
(6)保護環境法制不健全,執法機構薄弱,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現象突出。
全球十大環境問題
(一)全球氣候變暖
(二)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
(三)生物多樣性減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銳減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氣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
中國環境問題的急迫課題
【摘要】原本今年3月公布的2005年綠色GDP核算報告難產,據悉是因為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對是否公布報告中各省綠色GDP的排名意見不一。盡管報告未能出爐,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2005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上年。來自多方面的信息都表明,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的程度總體上呈加劇趨勢。例如,全國廢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均在2003年後出現反彈。2005年,廢水排放量比2000年增長了26.3%;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不僅未按計劃比2000年減少10%,還增加了27.8%;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量不僅沒有比2000年下降10%,更是增長了64.2%。重點流域城市污水處理廠按計劃建成率僅為40%,遠遠未達到計劃要求,而且其中半數以上城市污水處理廠非正常運行,出水水質超標的超過1/5。荒漠化、水土流失控制未能達到計劃目標。
鑒於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等約束性目標。按照這個目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年均要減少2%。但從去年情況來看,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降反升,其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2%、5.8%,單位GDP的能耗指標同比上升0.8%,均突破了2%的限制。可以說,要完成「十一五」目標的難度極大。
綠色GDP年度核算報告的發布及其難產,使人們看到了經濟發展背後所付出的沉重環境代價。針對中國當前嚴峻的環境狀況,一些專家提出,中國未來若干年如出現危機,不在於經濟增速突然放慢,甚至也不在於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而是環境污染累積到整個經濟體和社會無法承受時所爆發的大面積破壞力。屆時,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所取得的發展成果,可能毀於一旦。所以,對環境問題,我們要有高度的危機意識。
環境持續惡化的原因:官僚體制及其政府失靈
某種程度而言,中國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其逐漸累積,是改革開放的副產品。改革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首先就是要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和貧困問題。在一個資本有限而資源相對充足的國家,要發展首先就要向自然賜予我們的資源索取。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看到,遍地開花的鄉鎮企業雖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但是也造成了遍地開花的污染,而引進的外資企業,也多半是境外淘汰的污染嚴重的落後產業。
總的來看,中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環境污染的加劇,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人口壓力。我國人口已達13億,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使得我國土地等各項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在世界各國中都排在較後的位置。為求得如此龐大人口的生存,不得不擴大和加深對自然資源的索取,而難以顧及由此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而且,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仍存在逐漸加重的趨勢。
二是經濟發展的壓力。我國目前還處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心任務。然而,幾十年來的歷史表明,我國的環境問題(尤其是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正相關性。即經濟越發展,對環境的壓力就越大,環境問題也越嚴重。而且,今後一段時間內,這種正相關還難以改變,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壓力將繼續增大。特別是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將使越來越多的廢棄污染物排入環境。
三是改善環境的經濟承受力較弱。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仍然較落後的經濟現狀,一方面對環境產生強烈的沖擊和破壞,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又拿不出足夠的資金來控制和治理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美國開始大規模治理環境問題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1000美元,日本雖較低,也超過了4000美元。中國目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2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還很低,況且還要兼顧基礎建設、交通、通訊、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投資需求。因此,在目前的國力下,社會還無力集中更多的資金來改善環境質量,也很難指望在近期內經濟實力發展到足以跨越環境問題這一關。
四是社會心理對環境質量的期望值不高。在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下,或是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人們對於環境質量的需求和選擇有著很大的不同。為環境所付出的代價隨時間、收入、價值觀念等而發生變化。我國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更多關心通過生產來滿足各項基本的消費需求,而對於更高一級的環境享受則屬於奢求之列,環境意識淡漠。這一方面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產生更多的本來可以避免的破壞,另一方面使對環境治理、監督的社會驅動力減小。
上述因素對環境會產生很大的壓力,但如果我們在經濟增長方式以及發展觀上合乎可持續發展理念,則可能最大程度減少這些因素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問題是,「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觀和「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觀在過去的20多年裡卻大行其道。傳統發展觀以經濟增長作為衡量發展的唯一標志,把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和由此產生的工業文明當作現代化實現的標志。因此,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這一發展觀表現為對國民生產總值、對高速增長目標的熱烈追求,並成了國家經濟發展的目標和動力,也成了政府考核各級官員政績的一個最重要指標。應該說,傳統發展觀在某個歷史時期有其必要性,但是,也應看到,這種發展觀所追求的經濟增長沒有建立在生態基礎之上,沒有確保那些支持長期增長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受到保護和發展,相反,有的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求得發展,則其結果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或崩潰,最終使得經濟發展因失去健全的生態基礎而難以持續。比如,在現行的國民生產總值指標中,既沒有反映自然資源和環境質量這兩種重要價值的喪失程度,也沒有揭示一個國家為經濟發展所付出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反而是環境越污染,資源消耗得越快,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也就愈加迅速。
目前,科學發展觀雖經幾年倡導,但由於政府合法性很大程度上還是來源於經濟增長,政府考核官員事實上還是主要看GDP完成情況,加之受傳統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思想文化的影響,以及迄今為止工業化國家所走過的道路仍然是「先污染後治理」,所以,傳統發展觀在人們的思想意識里和掌握政策大權的政府系統,仍有很大的市場,改變起來非一日之功。
另一方面,要看到,改革開放來,中國環境污染和破壞程度雖然呈總體惡化趨勢,但這種趨勢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也即「九五」和「十五」時期特別明顯。而這個階段恰恰也是中國進入重化工業發展時期。它的顯著特點是,包括能源、交通和通信設施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加強,鋼鐵、電解鋁、水泥等重要工業原材料生產量大幅增長,由此推動第二產業的比重加速上升。然而,也在這個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受到兩個根本性的資源、環境約束:一是中國從來沒有將來也不可能有發達國家重化工業高速發展時期享有的廉價資源供應量和環境容量;二是中國經濟增長至今仍然主要是發達國家已基本超越的「高資本投入、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模式。上述兩個約束,加之前面的因素,使得我國的污染呈現出「復合型、壓縮型」的特點,即發達國家在工業化中後期出現的污染公害已經在我國普遍出現,我國已沒有繼續支持這種增長方式的環境容量。
鑒於市場在環境保護和治理上存在失靈現象,政府在保護環境方面負有很大的責任,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轉型社會來說,政府主導著經濟發展、社會的運行以及資源的分配,相對於已經渡過工業化的國家,政府負有比市場更大的責任和權力。但是,政府卻沒有很好負起保護環境的作用,政府失靈主要表現在:一是監管缺失。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普遍過松,特別在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下,很多地方環保管理機構普遍存在執法不嚴,甚至行政不作為的現象,使得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這實際上鼓勵了企業的污染行為。
二是政策偏差。我國目前實行的是「誰污染、誰治理」環保政策,但在一定技術條件下,污染治理設施有比較苛刻的經濟運行規模要求,而大多數單個中小企業的污染排放規模與處理設施的經濟運行規模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同時,中小企業自身財力不足,籌集污染治理設施所需建設資金困難大、代價大。這就使得中小企業污染治理的成本相對較高,造成一些企業的污染治理流於形式,有人檢查就應付一下,或者交一些罰款,還留下了「尋租」的隱患。另外,在垃圾處理、水處理、能源領域的價格管制和價格補貼政策,實際上也在鼓勵企業和居民排放。
三是戰略扭曲。在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已經扭曲為以GDP增長為中心,環境保護在政府工作中的實際地位實際很低。受發展戰略扭曲的影響,我國粗放型的工業化、城市化方式並未得到改善,污染排放強度長期居高不下。一些生態環境原本就很脆弱的地區,為了GDP的增長,超環境容量大上工業項目,甚至是污染強度大的重化工業項目,使環境問題雪上加霜。
政府的失靈,根源在於現行的政策體制缺陷。中國的官員並非由選舉產生,而是由上級提拔,而提拔的首要標准,是看官員貢獻了多少GDP。因此,各級官員只關心經濟增長,而不管付出多少環境代價。這使得地方政府在GDP增長和環境保護目標產生沖突時,會發生職能錯位。特別是存在強大區域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為了GDP和財政收入,可能對創造GDP和稅收但卻破壞了環境的企業爭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包庇慫恿,從而,由環境保護的監管者變成不作為者。從現行的環保監管體制來看,也使得政府失靈成為可能。在我國,地方環保機構在經費和人員上都受制於地方政府,缺乏獨立性,因此,地方的環保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地方首長意志的支配。這樣,出於發展地方經濟的考慮,生產或投資時出現了環境問題,本級環保部門往往不管,而由於信息不對稱和體制限制,上級環保部門也管不了,於是就出現監管真空。總之,現行的官僚體製造成了中國的環境污染。
環境保護中的地方主義和特殊利益集團
考察轉型期中國的環境問題,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不能不提,這就是地方保護主義以及地方政府與某些企業特別是大企業結成的利益集團。今年初在國家環保總局掀起的新一輪「環保風暴」中,環保總局用「區域限批」的新辦法,對唐山、呂梁、萊蕪、六盤水4個城市及大唐國際、華能、華電、國電等4大電力集團處以停批、限批所有建設項目的行政制裁。這一制裁,就是明確打擊由大企業和地方政府結成的利益聯盟。
…… ……
中華 工程資格 考試 網 有很多環境類論文,你可以去參考下!!!
I. 國內飛地產業園區有哪些
廣東佛山南海工業園區
廣東清遠經濟開發區
廣東韶關曲江經濟開發區
東莞石龍(始興)、中山火炬(陽西)、中山石岐(陽江)、廣州白雲江高(電白)、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 成)、佛山禪城(雲城都楊)、東莞石碣(興寧)、佛山禪城(陽東萬象)、東莞東坑(樂昌)、中山三角(湞江)、東莞大朗(信宜)、中山(河源)、深圳鹽田 (梅州)、東莞鳳崗(惠東)、順德龍江(德慶)等15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已經省政府批准認定為「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
廣西玉林玉柴工業園區
廣西玉林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試驗區茂林核心區
欽州建設臨港工業園
福州馬洋飛地工業園區
福州金山飛地工業園區
福州永泰飛地工業園
九江開發區城西港區「飛地」工業園
江西安義工業園區
南昌東湖(桑海)工業園
南昌溫州工業園
連雲港東部工業園區
江陰·靖江物流園區
鹽城環保產業遠
江西贛州經濟開發區
麗景民族工業園
蘇州新加坡產業園
上海松江工業園區
啟東產業園
紅雲高新技術產業園
萊蕪市辛庄飛地經濟工業園
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飛地產業園
廣東汶川「飛地」工業園
成都-阿壩工業園
河北·平武工業園
武侯、崇州、金堂「一都二園」
山西·茂縣工業園區
湖南·下孟工業園
江西省「飛地」小金工業園
安徽產業園
崇義、上猶兩縣飛地工業園
淄博石嘴山工業園(大武口園區)
海口市獅子嶺「飛地工業」園區
陝西碑林·高陵工業園
襄樊余家湖保康工業園
道縣「飛地」工業園試點
桂陽工業大園區
懷寧縣開發區諸暨工業園
安徽宣城「飛地經濟」
安徽鳳陽飛地經濟模式
普蘭店漁業加工園區
重慶市沙坪壩區「飛地」
J. 污水處理設備要如何銷售
1.人打交道,進門很容易,只要是人,不傻,不太笨好像都可以做,但做得好的,非常少,相同的產品,不同人去銷售,結果也不太一樣,這是人的差距。銷售是關繫到企業生死悠關的事,銷售不好,公司的服務再好,都沒有意義。華為的老闆任正非講過一句話:「華為的產品不好又怎麼樣?什麼是核心競爭力?客戶買我的而不買你的就是核心競爭力」,所以,銷售人員談單能力非常重要。
2. 引入競爭的文化,每個月初,小組都要報目標,小組之間要「打擂台」,讓大家感覺到不僅僅為自己在工作,更是為了團隊在工作,輸了的請贏了的吃飯或輸了的人跳舞給贏的人看,這樣大家即感覺到壓力,又能感覺到開心
同事之間的相互幫助是建立在友誼的基礎上,不能有任何利益上的往來,只許上級給下級送禮,不能下級給上級送禮
3. 管理要說在嘴上,寫在紙上,貼在牆上。大道理大家都懂,也都明白,但為什麼在工作中說的跟做的不一樣呢,我們現在的管理是否僅僅是說在嘴上?人的大腦不是錄像機,也不是錄音機,有些話,當時聽了很感動,但過一段時間就忘了,員工出了錯,如果領導一開始沒有明確提出來,這是領導的錯,但如果說出來員工還是犯錯,這是員工的錯,我認為我們應該把公司明確支持的、反對的、提倡的都貼在牆上,讓每個員工一進公司都能看到,時時地提醒自己。
4.擾亂軍心,銷售人員經常在外面跑,遇到客戶的無理情況是很正常的,我們希望員工心裡不爽應該有個正確的途徑發泄,而不允許在團隊的內部進行傳播,負面的信息就好像手上的臟東西一樣,傳播一個人,就像在別人臉上摸一下,讓別人的臉變臟,然後那個人又傳播給另外一個人,最後,團隊成員每個人都這樣,極大地影響了團隊的勢氣,單位規定,當員工遇到煩心的事的時候應該找直接上司進行泣訴而不準在成員內部進行傳播,明確規定」報怨上司的人永遠不提撥」,」抱怨下屬的人請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