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中低放射性廢水處理

中低放射性廢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3-06-11 15:42:11

❶ 中低放射性廢物的處置

鈾礦開采,有地下挖掘、露天開采和地浸三種方式。地浸是將酸性溶液通過鑽孔灌入地下溶解鈾於其中,再抽取溶液,達到采鈾目的。該方法的優點是成本低,污染主要在地下。應當嚴格控制灌入地下酸性溶液數量。露天采礦剝離的廢石,可就地覆蓋,或回填采坑,然後覆土造田或植草植樹。

地下采礦帶出的矸石,一般是每采1 t鈾礦要產生廢石1~6 t。目前我國堆積的鈾礦山廢石總量約28×106 t,佔地2.5×106m2。這些屬於低比活度放射性廢物,含鈾量平均為(1~3)×10-4g/g,比一般土壤高出4~10倍;其表面氡析出率約為(7~200)×10-2Bq/m2·s,比地面高5~7倍。它們不斷向大氣排放氡和細粒狀顆粒物。根據放射性廢物分類標准,這些大都處於低固體放射性廢物標準的下限,按規定可以不算放射性廢物,但應作為特殊廢物妥加保管。即對放射性比活度在(2~7)×104Bq/kg的廢石和尾礦,應建壩存放。超過上述放射性水平的應建庫保存,或回填礦井采空區。與放射性核素伴生的其他金屬非金屬礦山廢渣,也應參照上述放射性水平進行類似的處置。

選礦產生的尾礦,我國已經累積有數千萬噸。尾礦處置的關鍵在於尾礦庫的選址和尾礦壩的建設,應該保證底不滲漏,壩(堤)不垮塌,不產生災難性的事故,氡析出率要低。美國規定尾礦設施:穩定期要保持100 a,至少保持20 a不維修,覆蓋尾礦後氡析出率平均不超過0.75Bq/m2·s,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不超過國家規定。我國的尾礦庫退役後覆蓋黃土厚度0.5~1.5m,近年測量結果:氡析出率0.2~0.3Bq/m2·s,平均射線吸收劑量率為(8~10)×10-2μGy/h,基本符合要求。

其他放射性研究、應用和生產的中低放射性廢物(雖然不如礦石廢石那樣多),比活度較大,尤其是核電站產生的中低放射性廢物,包括受污染的廢棄設備、化學試劑、樹脂過濾芯、防護品以及其他雜件等。通常是對廢液體進行蒸發收取殘渣,對固體進行焚燒、壓縮減小體積,然後裝入容器,進行地下埋藏,儲存於近地表的土壤層中,稱為地層處置。

地層埋藏固體中低放射性廢物地區稱作處置場,地區設若干個單元,每單元之間是分離的,可以是地上墳堆式或地下壕溝式。如圖9-6-1所示。要有地表排水系統、滲析液收集系統、監測井和覆蓋層,均應滿足環保要求保證安全。

圖9-6-1 低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單位剖面圖

按我國《低中放射性固體廢物的淺地層處置規定》(GB 9132—88)要求,淺地層是指50 m深度以上,符合環境要求的地層。例如,應在300~500 a內,埋藏的放射性物質不向環境擴散,對公眾個人造成的年有效劑量當量不得大於0.25 mSv。

處置場的選擇,首先是進行區域調查,主要是地質穩定性調查,包括地震可能性、地質構造、工程地質、水文地質以及氣象條件和經濟、人文社會條件的調查。然後進行試驗測試,確定是否符合建場要求。

對入場廢物應該嚴格監督檢測。放射性廢物半衰期應小於30 a;比活度Am≤3.7×1010Bq/kg;不產生有毒氣體,不腐蝕,不爆炸,包裝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符合規定的體積等(表9-6-3)。

處置場按照設計進行埋藏,達到負荷後進行關閉。處置場在運行和關閉的相當長時間內都要進行定期的監測、管理,保證環境安全。

❷ 核廢水一般如何處理

過濾法。

在放射性廢水流過的部位安裝能夠吸附放射性元素的原材料,合理消化吸收水裡的放射性元素,吸附原材料中儲存放射性元素。等候一段時間後,原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做到飽和狀態,換掉新的吸附原材料就可以。更換出來的充斥著放射性元素的原材料再做干固密閉式處理。

危害

核廢水,即核電站排出來的廢水,據相關數據顯示,核廢水中包含63種放射性物質,一旦沾染上這些放射性污染物,就會直接進入動植物的內部,造成基因序列的突變,誘發嚴重的疾病,比如說癌症等等。而同時對下一代的影響也非常大,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新生代的嚴重畸形和遺傳性的疾病。

如果在北赤道暖流海域投放,就會更快的影響到我國周邊海域,但是這樣也會用最短的時間再次影響到別國。那麼如果再靠近北太平洋暖流直接投放,這些核廢水又會更快的到達北美和美國,並且這個時候的污染物濃度是遠高於上面那種方式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放射性廢水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日本核廢水一旦入海究竟危害有多大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福島核污水如何處理?多位日本官員提「排放入海」

❸ 常見的放射性廢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放射性廢水的主要去除對象是具有放射性的重金屬元素,與此相關的處理技術,簡單地可分為化學形態改變法和化學形態不變法兩類。

放射性廢水處理方法:

其中化學形態改變法包括:

1、化學沉澱法;

2、氣浮法;

3、生化法。


化學形態不變法包括:

1、蒸發法;

2、 離子交換法;

3、吸附法;

4、 膜法。


化學沉澱法是向廢水中投放一定量的化學絮凝劑,如硫酸鉀鋁、硫酸鈉、硫酸鐵、氯化鐵等,有時還需要投加助凝劑,如活性二氧化硅、黏土、聚合電解質等,使廢水中的膠體物質失去穩定而凝聚何曾細小的可沉澱的顆粒,並能於水中原有的懸浮物結合為疏鬆絨粒。改絨粒對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從而凈化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膠體和懸浮物。引起放射性元素與某種不溶性沉渣共沉的原因包括了共晶、吸附、膠體化、截留和直接沉澱等多種作用,因此去除效率較高。

化學沉澱法的優點是:方法簡便、費用低廉、去除元素種類較廣、耐水力和水質沖擊負荷較強、技術和設備較成熟。缺點是:產生的污泥需進行濃縮、脫水、固化等處理,否則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學沉澱法適用於水質比較復雜、水量變化較大的低放射性廢水,也可在與其他方法聯用時作為預處理方法。


蒸發濃縮法處理放射性廢水:除氚、碘等極少數元素之外,廢水中的大多數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揮發性,因此用蒸發濃縮法處理,能夠使這些元素大都留在殘余液中而得到濃縮。蒸發法的最大優點之一是去污倍數高。使用單效蒸發器處理只含有不揮發性放射性污染物的廢水時,可達到大於10的4次方的去污倍數,而使用多效蒸發器和帶有除污膜裝置的蒸發器更可高達10的6次方到8次方的去污倍數。此外,蒸發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質,不會像其他方法因為污染物的轉移而產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

盡管蒸發法效率較高,但動力消耗大、費用高,此外,還存在著腐蝕、泡沫、結垢和爆炸的危險。因此,本法較適用於處理總固體濃度大、化學成分變化大、需要高的去污倍數且流量較小的廢水,特別是中高放射性水平的廢水。

新型高效蒸發器的研發對於蒸發法的推廣利用具有重大意義,為此,許多國家進行了大量工作,如壓縮蒸汽蒸發器、薄膜蒸發器、脈沖空氣蒸發器等,都具有良好的節能降耗效果。另外,對廢液的預處理、抗泡和結垢等問題也進行了不少研究。


離子交換法處理放射性廢水的原理是,當廢液通過離子交換劑時,放射性離子交換到離子交換劑上,使廢液得到凈化。目前,離子交換法已廣發應用於核工藝生產工藝及放射性廢水處理工藝。

許多放射性元素在水中呈離子狀態,其中大多數是陽離子,且放射性元素在水中是微量存在的,因此很適合離子交換出來,並且在無非放射性粒子干擾的情況下,離子交換能夠長時間的工作而不失效。

離子交換法的缺點是,對原水水質要求較高;對於處理含高濃度競爭離子的廢水,往往需要採用二級離子交換柱,或者在離子交換柱前附加電滲析設備,以去除常量競爭離子;對釕、單價和低原子序數元素的去除比較困難;離子交換劑的再生和處置較困難。除離子交換樹脂外,還有用磺化瀝青做離子交換劑的,其特點是能在飽和後進行融化-凝固處理,這樣有利於放射性廢物的最終處置。


吸附法是用多孔性的固體吸附劑處理放射性廢水,使其中所含的一種或數種元素吸附在吸附劑的表面上,從而達到去除的目的。在放射性廢液的處理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沸石等。

天然斜發沸石是一種多孔狀結構的無機非金屬礦物,主要成分為鋁硅酸鹽。沸石價格低廉,安全易得,處理同類型地放射性廢水的費用可比蒸發法節省80%以上,因而是一種很有競爭力的水處理葯劑。它在水處理工藝中常用作吸附劑,並兼有離子交換劑和過濾劑的作用。

當前,高選擇性復合吸附劑的研發是吸附法運用中的熱點。所謂「復合」是指離子交換復合物(氰亞鐵鹽、氫氧化物、磷酸鹽等)在母體(多位多孔物質)上的某些方面飽和,所以新材料結合天然母體材料的優點,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高的交換容量以及適宜的選擇性。


離子浮選法屬於泡沫分離技術范疇。該方法基於待分離物質通過化學的、物理的力與捕集劑結合在一起,在鼓泡塔中被吸附在氣泡表面而富集,借泡沫上升帶出溶液主體,達到凈化溶液主體和濃縮待分離物質的目的。例子浮選法的分離作用,主要取決於其組分在氣-液界面上選擇性和吸附程度。所使用捕集劑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和適量的起泡劑、絡合劑、掩蔽劑等。

離子浮選法具有操作簡單、能耗低、效率高和適應性廣等特點。它適用於處理鈾同位素生產和實驗研究設施退役中產生的含有各種洗滌劑和去污劑的放射性廢水,尤其是含有有機物的化學清洗劑的廢水,以便充分利用該廢水易於起泡的特點而達到回收金屬離子和處理廢水的目的。


膜處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處於不斷推廣應用的階段。它有可能成為處理放射性廢水的一種高效、經濟、可靠的方法。目前所採用的膜處理技術主要有:微濾、超濾反滲透、電滲析、電化學離子交換、鐵氧體吸附過濾膜分離等方法。與傳統處理工藝相比,膜技術在處理低放射性廢水時,具有出水水質好,濃縮倍數高,運行穩定可靠等諸多優點。

不同的膜技術由於去除機理不同,所適用的水質與現場條件也不盡相同。此外,由於對原水水質要求較高,一般需要預處理,故膜法處理法宜與其他方法聯用。

如鐵凝沉澱-超濾法,適用於處理含有能與鹼生成金屬氫氧化物的放射性離子的廢水。

水溶性多聚物-膜過濾法,適用於處理含有能被水溶性聚合物選擇吸附的放射性離子的廢水。

化學預處理-微濾法,通過預處理可以大大提高微濾處理放射性廢水的效果,且運行費用低,設備維護簡單。

❹ 中國核廢水怎麼處理的

核污染而產生的廢水治理方法:

將沉澱劑與廢水中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發生共沉澱作用的方法。廢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等化合物大都是不溶性的,因而能在處理中被除去。

化學處理的目的是使廢水中的放射性核素轉移並濃集到小體積的污泥中去,而使沉積後的廢水剩餘很少的放射性,從而能夠達到排放標准。

此法優點是費用低廉,對數放射性核素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夠處理那些非放射性成分及其濃度以及流化相當大的廢水,使用的處理設施和技術都有相當成熟的經驗。

相關內容:

核電站廢水主要包括主設備和輔助設備排空水、反應堆排放水、第二迴路廢水、清洗廢液、離子交換裝置再生廢水和專用洗滌水等,主要為中低放射性廢水。

乏燃料後處理廢水主要包括乏燃料後處理和放射性物質分離製造過程產生的廢水等,這兩種廢水放射性濃度都很高,危險性極大。

❺ 中國的核污水是怎麼處理的

中國對中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按國家標准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要求處理,不論是固體核廢料還是液體核廢料,都要進行固化處理,然後裝在200升的不銹鋼桶里,放在淺地層的處置庫里。

目前,中國已建有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並准備再建兩座,但還沒有一座高放射處置庫。已建成兩座中低放射核廢料處置庫,分別位於甘肅玉門和廣東大亞灣附近的北龍。

甘肅玉門西北處置場位於原核工業404廠廠區內,該廠為我國最早的核工業基地之一。廣東北龍處置場始建於1998年,於2000年建成,位於大鵬半島排牙山東側的一條低緩的小山樑上,距大亞灣核電站5公里,鋸嶺澳核電站4公里。佔地近21公頃,設計總處置容量為8萬立方米,工程造價約8000萬元。主要接收和處置廣東省核電站產生的低中水平的放射性固體廢物。

對於廣泛採用的壓水堆核電廠,各類廢水的處理工藝如下:

(一)工藝廢水。主要為冷卻劑相關系統(設備、管道和閥門)的疏水和引漏水。根據其放射性水平和鹽含量的不同,可採用預過濾、離子交換、蒸發等方法處理。

(二)設備去污廢水。主要為放射性設備去污產生的去污廢水,其鹽含量較高,一般採用蒸發處理。

(三)地面沖洗廢水、淋浴水和洗衣房水。這類廢水的放射性水平很低,可經過濾後排放,或採用蒸發處理或膜過濾(反滲透、納濾或超濾等)處理。如廢水含有洗滌劑,蒸發時則需添加消泡劑,或預先分解洗滌劑。核電廠產生的放射性廢液屬於中、低放,經過凈化、濃縮後採用塑料、環氧樹脂等固化在金屬桶內;對於低放廢液經過上述凈化處理後,經檢測符合規定值稀釋排放。

❻ 如何處理實驗室的放射性廢水

反射性廢水處理方法

最簡單直接的處理方法就是使用實驗室廢水設備進行處理,實驗室廢水工藝流程

污水收集池——格柵池——定量池——提升泵——好氧生物池——加葯系統——沉澱池——在外線殺菌器——清水池——對外排放

放射性廢水的特點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污染物進入人體,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鉻、銨類、笨並(a)芘等,還可誘發癌症。被寄生蟲、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會引起多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重金屬污染的水,對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鎘污染的水、食物,人飲食後,會造成腎、骨骼病變,攝入硫酸鎘20毫克,就會造成死亡。鉛造成的中毒,引起貧血,神經錯亂。六價鉻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膚潰瘍,還有致癌作

用。飲用含砷的水,會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許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機

體代謝障礙,皮膚角質化,引發皮膚癌。有機磷農葯會造成神經中毒,有機氯農葯會在

脂肪中蓄積,對人和動物的內分泌、免疫功能斗罩、生殖機能均造成危害。稠環芳烴多數具

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劇毒物質,進入血液後,與細胞的色素氧化酶結合,使呼吸中

斷,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們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與水有關。傷寒、霍亂、冒

腸炎、痢疾、傳染性肝類是人類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潔引起。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水質污染後,工業用水必須投入更多的處理費用,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食品工業用水要求更為嚴格,水質不合格,會使生產停頓。這也是工業企業

效益不高,質量不好的因素。農業使用污水,使作物減產,品質降低,甚至使人畜受

害,大片農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質量。海洋污染的後果也十分嚴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鳥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營養化的危害在正常情況下,氧胡指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溶解氧不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條件,而且氧參加水中的各種氧化-還原反應,促進污染物轉化降解,是天然

水體具有自凈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氛、磷,鉀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有機物在

水中降解放出營養元素,促進水中藻類叢生,植物瘋長,使水體通氣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現無氧層。以致使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水面發黑,水體發臭形成「死湖」、「死河」、「死海」,進而變成沼澤。這種現象稱為水空做鬧的富營養化。富營養化的水臭味大、顏色深、細菌多,這種水的水質差,不能直接利用,水中斷魚大量死亡。

閱讀全文

與中低放射性廢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半透膜的市場 瀏覽:986
集裝箱養魚的污水排放 瀏覽:126
中文垃圾評論過濾 瀏覽:877
沁園凈水器高壓閥是哪個 瀏覽:11
下水管進進沉澱池管口太低回污水 瀏覽:369
凈化器水質弱鹼性怎麼調 瀏覽:590
小飯店用的油煙凈化器怎麼安裝 瀏覽:937
廚房污水泵怎麼選型 瀏覽:37
智能超純水機多少錢 瀏覽:985
飲水機的水用什麼排放 瀏覽:995
用很小的小三角形屏怎麼做飲水機 瀏覽:654
光固化符合樹脂 瀏覽:941
滾筒洗衣機廢水還是老式廢水 瀏覽:192
小車有汽油濾芯多少錢 瀏覽:479
涼水除垢劑是哪一種化學劑 瀏覽:750
污水終端濕地報修怎麼寫 瀏覽:865
環保濾網過濾器 瀏覽:134
純水最高理論電阻值是多少 瀏覽:272
優玥純水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859
醫療污水工程施工資質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