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以及簡單工藝介紹
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一級處理:物理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生物化學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
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
1、一級處理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必備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
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於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根據水質特性的後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後續工藝的進水水質。
2、二級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CASS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目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採用活性污泥法。
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O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餘的生物污泥在沉澱池中經沉澱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後的污水中除去。
3、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是繼二級處理以後的廢水處理過程,是污水最高處理措施。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並不多。
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
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初沉污泥、二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剩餘活性污泥以及三級處理產生的化學污泥。
由於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污泥處理處置的成功與否對污水廠有重要的影響,必須重視。
如果污泥不進行處理,污泥將不得不隨處理後的出水排放,污水廠的凈化效果也就會被抵消掉。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處理也是相當關鍵的。
4、除臭工藝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稀釋法、吸附法等;化學法包括吸收法、燃燒法等;生物法包括生物制劑法、生物過濾法、填充塔式生物脫臭法和生物洗滌法,植物提取液霧化噴淋法等。
(1)污水處理廠沙濾池構造擴展閱讀
未來發展的趨勢。
1、行業整體的績效提高。內部行業的績效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國家十二五重大專項裡面,專門有項目要建立國家范圍的行業管理績效體系。
2、服務成為我們行業的核心任務,成為行業的核心環節。這跟發達國家是一致的,發達國家基本上服務業占整個環保產業,設備、投資、建設大概佔50%左右,我國估計佔10%左右,所以有這么大的空間,內部的結構調整面臨從建設到發展的需求。
沒有哪一個運營主體在一個國家層面上能夠占絕對的主導地位,不論是國有企業也好,外資企業也好,事業單位也好,還是股份制公司也好,都呈現了多樣化形式。
所以以資產為基礎的整合機會,這個不容易。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困難。但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如果看國際上做資產整合的話,早期是英國做的比較成功,它先解決整合的問題,然後再解決市場化的問題。
3、從技術層面上看,水資源問題,本身開始出現流域化的趨勢,過去叫「多龍治水」,越來越強調從流域的層面協調,從流域的尺度上,不僅僅是協調水資源,而且協調再生水。只有從流域角度上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
⑵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是:集水井—粗格柵—細格柵—沉砂池—砂水分離器—初沉池—生化池
工藝處理上來說你這個裡面需要超越的是二沉池到沙濾和加濾這段,超越部分二沉直接到外排版,還排泥管權有的也有超越,偷排用的。
個人意見,你這個怎麼有沉沙又沙水分離還加個初沉。。。一個沉沙池就夠用了,沙水分離應該是接在沉沙池內的。
⑶ 什麼是砂濾污水處理!
石英砂來過濾器,也叫淺層介質過源濾器,顧名思義就是以石英砂為填料的過濾器,一般做為反滲透設備以及超濾設備的預處理。石英砂過濾器利用石英砂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把濁度較高的水通過一定厚度的粒狀或非粒的石英砂過濾,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膠質顆粒、微生物、氯、嗅味及部分重金屬離子等,最終達到降低水濁度、凈化水質效果的一種高效過濾設備。因為其無污染,運行成本低,所以應用較為廣泛。北京中遠 通砂濾器能夠解決污水的預處理,你問題可以探討。。
⑷ 砂濾池是什麼
濾池是起到過濾的目的,有的用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以獲得濁度更低的水;有的是用來去掉污泥中的水,以獲得含水量較低的污泥。
其中又分:快濾池和慢濾池 ,應用石英砂或白煤、礦石等粒狀濾料對自來水進行快速過濾而達到截留水中懸浮固體和部分細菌、微生物等目的的池子。
所以,砂濾池是濾池的一種,用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以獲得濁度更低的水。
⑸ 請教各位大蝦,生活污水廠深度處理工藝:普通快濾池和連續流砂過濾哪種用的比較多兩種工藝的優缺點和經濟
普通快濾池和連續流砂過濾是目前用的比較廣的兩種成熟工藝,難分伯仲,都有自己的優內點和缺點。容
普通快濾池的優點:
經濟,比較容易管理。
普通快濾池的缺點:
單一,水質與標准存在差異。
連續流砂過濾的優點:
污水處理比較徹底,水質能達到國家標准。
連續流砂過濾的缺點:
投資比較大,管理繁瑣。
如果只是一般的生活污水處理,建議用普通快濾池。
如果有工業污水,還是用連續流砂過濾。
⑹ 濾池和砂濾池一樣么有什麼區別
濾池是總抄稱。而砂濾池僅僅是濾池的一種。
砂濾池通常指的是石英砂做濾料的濾池,在污水處理中屬於物理處理,除去水中的大顆粒物質,同時可以去除一小部分COD。
而濾池分多種,比如虹吸濾池,壓力濾池,及生物濾池等。
虹吸濾池:以虹吸管代替進水和排水閥門的快濾池形式之一。濾池各格出水互相連通,反沖洗水由其他濾水補給。每個濾格均在等濾速變水位條件下運行。
壓力濾池: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壓力過濾的濾池。
生物濾池:是一種用於處理污水的生物反應器,內部填充有惰性過濾材料,材料表面生長生物群落,用以處理污染物。
⑺ 重力式濾池原理是什麼
污水處理廠經過強化二級生物處理,僅需要去除SS時,可設置過濾單元。應用於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的過濾工藝有多種形式,包括活性砂濾池、高效纖維濾池、纖維轉盤濾池以及高效磁混凝工藝,下面對這四種工藝作介紹,以供參考。
1.活性砂濾池
1.1工藝概況
活性砂過濾器是一種集絮凝、澄清、過濾為一體的連續過濾設備,廣泛應用於飲用水、工業用水、污水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處理領域。系統採用升流式流動床過濾原理和單一均質濾料,過濾與洗砂同時進行,能夠24小時連續自動運行,巧妙的提砂和洗砂結構代替了傳統大功率反沖洗系統,能耗極低。
污水廠尾水通過進水管進入過濾器底部,經布水器均勻布水後自上而下通過濾料層。在此過程中,尾水被過濾,去除了水中的污染物。同時活性砂濾料中污染物的含量增加,並且下層濾料層的污染物程度比上層濾料要高。此時打開位於過濾器中央的空氣提升泵,將下層的石英砂濾料提至過濾器頂部的洗沙器中進行清洗。濾砂清洗後返回濾床,同時將清洗所產生的污染物外排。
活性砂濾料在提升泵的作用下呈自上而下的運動,對尾水起攪拌作用。過濾器內濾料能夠及時得到清潔,抗污染物負荷沖擊能力強。活性砂過濾器特殊的內部結構及其自身運行特點,使得混凝、澄清、過濾在同一個池體內可全部完成。
1.2活性砂過濾器的技術特點
(1)石英砂濾料層較厚,濾池較深,土建費用較高;
(2)過濾效率較高,過濾效果較好,無需停機反沖洗,運行費用低;
(3)水頭損失較高,一般需要設置二次提升泵房,增加了運行費用;
(4)活性砂過濾器可根據水量變化靈活增加或減少過濾器數量,主要適應於小規模的污水處理廠。
2.2.高效纖維濾池
2.1工藝概況
高效纖維濾池是一種全新的重力式濾池,它採用了一種新型的纖維束軟填料作為濾元,其濾料直徑可達幾十微米甚至幾微米,具有比表面積大,過濾阻力小等優點。微小的濾料直徑,極大地增加了濾料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自由能,增加了水中雜質顆粒與濾料的接觸機會和濾料的吸附能力,從而提高了過濾效率和截污容量。
為充分發揮纖維濾料的特長,在濾池內從上至下依次設有反洗排水槽、纖維密度調節裝置、纖維束濾料、濾板、布氣裝置、布水裝置。設備運行時水流經纖維濾料層,軟性纖維濾料在水流阻力作用下被壓實,濾層孔隙度沿水流動方向逐漸縮小,纖維密度逐漸增大,實現了深層過濾。當濾層截污到一定程度需清洗再生時,在反洗水作用下纖維濾層被放鬆,使濾料恢復自由狀態,對濾料進行氣水混合反洗,可有效地恢復濾元的過濾性能。
2.2高效纖維濾池技術特點:
(1)過濾速度快,一般為20~30m/h;
(2)佔地相對較小;
(3)設備均國產化,有利於日後維護管理;
(4)設備費用較高;
(5)濾池水頭損失較大,運行費用較高;
3.3.纖維轉盤濾池
3.1工藝概況
纖維濾盤過濾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過濾器之一,主要用於廢水的深度處理與中水回用,目前在全世界已廣泛採用了該項技術。其主要特徵為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高,出水穩定,連續運行,承受高水力及懸浮物負荷能力強,全自動運行,操作及保養簡便,運行費用低,土建費用低及佔地極小等。
纖維轉盤濾池用於污水的深度處理,設計水質:進水SS=20~50mg/L,出水SS≤5mg/L,濁度≤2NTU,實際運行出水更優質,一般出水濁度在1左右或更低。
3.2工藝運行原理
污水重力流或壓力流進入濾池,濾池中設有擋板消能設施。污水通過濾布過濾,重力流通過溢流槽排出濾池。過濾中部分污泥吸附於纖維濾布外側,逐漸形成污泥層。隨著纖維濾布上污泥的積聚,纖維濾布過濾阻力增加,濾池水位逐漸升高。通過測壓裝置可監測濾池與出水池之間的水位差。當該水位差到達反沖洗設定值時,PLC即可起動反沖洗泵,開始反沖洗過程。
3.3纖維轉盤濾池技術特點
(1)設計新穎。重力運行,根據水位差自動反沖洗。反沖洗期間連續過濾,過濾期間濾池維持靜態,濾盤僅於清洗旋轉。
(2)佔地面積小,濾盤垂直中空管設計,使小的佔地面積即可保證大的過濾面積。
(3)運行自動化程度高。
(4)水頭損失小,纖維轉盤濾池進出水水頭損失僅0.3m。
(5)採用水力反沖洗,反沖洗泵揚程高;
(6)需更換濾盤濾布,年更換率約5%。
⑻ 砂濾池如何設計
砂濾池設計的方法和過程如下:
(1)濾料粒徑可根據需要做出調整,粗粒濾料可達1.2-2.0mm,沖洗強度亦應作相應調整,有條件時可改造為氣水聯合沖洗;
(2)根據污水性質需選擇耐腐蝕濾料,如多孔陶粒、瓷砂等;
(3)處理含金屬離子或荷ξ電位較高粒子的廢水,可設活性炭濾層來提高處理效果;
(4)反沖洗水力分級大,砂粒不均勻系數(K80)應盡可能小,以免濾池水頭損失增大。
(5)宜採用大阻力配水系統;
(6)濾層表面以上的水深宜採用1.5-2m;
(7)普通快濾池設計過濾周期為12-24h;
(8)濾池底部宜設有排空管,其入口處設柵罩,池底坡度約0.005;
(9)配水系統干管末端一般裝排氣管,管徑為32一40mm,排氣管伸出濾池頂處應加截止閥;
(10)DN≥300的閥門及沖洗閥門一般採用電動閥或氣動閥;
(11)每格濾池應設水頭損失計及取樣管;
(12)密封渠道應設檢修人孔。
濾池是用於過濾的目的,有的用來去除水中的懸浮物,以獲得濁度更低的水;有的是用來去掉污泥中的水,以獲得含水量較低的污泥。隨著濾出懸浮物在濾層間的堆積,濾層的水阻力逐漸增大。此時雖然水濁度不會發生大的改變,但如不及時反洗,則由於泥渣過多積聚,會造成濾料層結構的變化;濾料見空島橫斷面和形狀的改變,濾層被壓實等。
⑼ 過濾水的過濾池如何修建
根據過濾池的規劃設計施工分為以下步驟:
一、工程概況
二、編制依據
1、施工藍圖
2、現行安全、文明施工有關規范、規定;
3、《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
4、《商品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4);
5、《商品混凝土泵送技術規程》(JGJ/T10-95);
6、《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4-2002);
7、《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2008);
8、《鋼結構焊縫外形尺寸》(JB7949-1999);
三、施工部署
1、技術准備
2、施工人員安排
3、施工機具准備
木工電鋸、鋼管配直角扣件、腳手架、鋼筋彎曲機及切割機、電鑽;氧氣乙炔、電焊、水泵、爬梯、手錘扳手、水準儀及臂架式泵車等。
4、施工進度計劃
四、施工方案
1、第一次出水改造
2、土建施工
3、安裝施工
4、第二次出水改造
過濾池的修建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濾料層:是過濾池內的過濾材料,它是承擔過濾功能的主要部分。
承托層:位於濾池的底部,由大顆粒材料組成的,主要作用是承托濾料,同時防止濾料流失,以免濾料進入底部的配水系統造成堵塞,同時保證反沖洗配水均勻。
排水系統:是將反沖洗水均勻地分配到整個濾池中。
反沖洗系統:反沖洗是恢復濾料層的工作能力。
過濾工藝包括過濾和反沖洗兩個階段。過濾階段是廢水由水管進入池內後,再流經濾料層和承托層,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和膠體物質被截留於濾料表面和內層空隙中,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經過濾處理後的清液再由集水管收集後排出。反沖洗階段是沖洗水通過配水系統進入池內,再流過承托層和濾料層,沖走沉積於濾料層中的污物,並夾帶著污物進入反沖洗排水槽,排出池外。
⑽ 什麼是砂濾池,它與沉砂池有什麼區別
沉砂池主要沉澱比重較大易下沉的顆粒物(如石塊、砂粒等硬質顆粒物),一般設在處理工藝的前端。
沉澱池主要是對污水經過物化或生化處理後的固液分離方法,是處理工藝中主要的固液固液分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