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晉城城區污水處理廠

晉城城區污水處理廠

發布時間:2023-02-06 15:05:05

A. 參觀晉城污水處理廠的心得體會

參觀污水處理廠有感

2011年11月20日,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位於晉城市區的污水處理廠。參觀以後我們頗有感觸。
到達目的後,我看到的污水處理廠要比我想像的好得多,地面干凈整潔,四周綠樹成蔭,奼紫嫣紅,和我們想像中的污水處理廠差別很大。在解說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新建廠區的污水處理流程。我們看到了污水轉變成中水的過程,也了解了細菌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下面我談一下我參觀污水處理廠的心得體會。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排名121位,是全球13個平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它主要體現在分布不均上面:我國是季風性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非常乾旱,尤其是在北方。
水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結構組成和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全球范圍講,水是連接所有生態系統的紐帶,自然生態系統既能控制水的流動又能不斷促使水的凈化和循環。因此水在自然環境中,對於生物和人類的生存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隨著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造成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劇。從本世紀初以來,到 70年代中期,全世界農業用水量增長了7倍,工業用水量增長了21倍。中國用水量增長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國總用水量為4700億立方米,為建國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長8倍,而工業用水量(包括火電)增長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業用水量,均為建國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國初期增長幾十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因而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就異常突出。由於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首先是對工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例如 1981年,大連市由於缺水而造成損失工業產值6億元。
在中國15億畝耕地中,尚有8.3億畝沒有灌溉設施的乾旱地,另有14億畝的缺水草場。全國每年有 3億畝農田受旱。西北農牧區尚有4000萬人口和3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其次對群眾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對樓房供水不足或經常斷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採取定時、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難。其三,超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資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現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最近這些年南方也頻頻出現乾旱的情況,比如去年發生在我們雲南的50年不遇的特大乾旱。它導致了許多地方農作物和牲畜因乾旱而死。昆明的許多地方也出現乾旱導致的種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水資源的循環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昆明以把新建污水處理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作為今後環境發展的重要環節。
那麼我們要怎樣保護水資源呢?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間是有綜合利用的特點。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新疆是乾旱地區,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設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關系,等於開辟水源。
調水工程。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被污染,使本來可以利用的水變為不能利用的水,實際上等於減少了水資源。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發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趨勢。
城市開發利用污水資源,發展中水處理,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發展和推廣節水器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強化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法制建設和宣傳工作,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使人們自覺認識到水是珍貴的資源,擯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陳腐觀念,一個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社會風尚開始形成。
這次參觀污水處理廠讓我感受到了水資源的缺乏與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每沖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有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沖個涼水澡,使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水龍頭沒有擰緊,一個晚上流失的水則相當於非洲或亞洲缺水地區一個村莊的居民日飲用水總量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聯合國有關機構多年調查得出的結果。因此,要在全社會呼籲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環水。

B. 昆明市所有污水處理廠

我來告訴你主要來的自21個------

第一污水處理廠,在船房小區
第二污水處理廠,在六甲的張家廟村,官南大道旁。
第三污水處理廠,在草海北岸,積善村一帶,碧雞路與積善路交叉口。
第四污水處理廠,在江岸小區,盤龍江邊。
第五污水處理廠,在盤龍江邊,仿江南水鄉小區旁。
第六污水處理廠,在寶象河邊,雲秀路旁。
第七污水處理廠,在海埂村北。
第八污水處理廠,在海埂村北,與七污廠合並運行。
第九污水處理廠,在建,大概在海源南路附近。
第十污水處理廠,快建好了,在石虎關立交橋下,為地下式廠。
第十一污水處理廠,方旺,待建。
第十二污水處理廠,經開區,普照村與高橋村附近的寶象河邊,正建。
呈貢舊城污水處理廠,在呈貢舊城區。
洛龍河雨污水處理廠,在洛龍河邊。
撈魚河雨污水處理廠,在呈貢大漁,土羅村附近。
淤泥河雨污水處理廠,在晉寧,晉城附近。
白魚河雨污水處理廠,在晉寧,晉城附近。
昆陽河雨污水處理廠,在晉寧昆陽。
古城雨污水處理廠,在晉寧古城。
海口雨污水處理廠,在西山區海口。
觀音山雨污水處理廠,在觀音山。

C. 城陽污水處理廠出水去向

通過排污管線排入墨水河下游排污控制區。城陽城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項目近日順利通過市環保局驗收,該工程運行後將對城陽區化學需氧量、氨氮的減排發揮重要作用。2010年11月建成試運行,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一級A標准,並建設了生物指示池,出水通過排污管線排入墨水河下游排污控制區。

D. 博愛縣詳細資料大全

博愛縣位於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修武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博愛縣轄清化鎮街道辦事處和鴻昌街道辦事處、許良鎮、月山鎮、柏山鎮、磨頭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總面積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0萬畝,人口43.6萬人。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水資源,交通,經濟發展,數據統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醫療衛生,城市建設,教育,文化,旅遊,特產小吃,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1927年從沁陽析出,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設定博愛縣。 夏朝隸屬覃懷地,商代屬畿內,周武王時屬野王邑。 戰國時先後隸屬鄭、晉、魏、韓國。 秦屬野王縣。 西漢初屬殷國,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屬野王縣,東漢屬河內郡。 三國時屬魏冀州河內郡。 兩晉屬司州河南郡。 隋朝屬河內縣。 唐武德三年(620年)設太行縣(縣治清化鎮)。武德四年廢太行縣並入河內縣。 宋、元、明、清屬河內縣。 民國2年(1913年)河內縣更名沁陽縣。 民國16年(1927年)8月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將沁陽縣東北部丹河以東四鄉一十五圖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劃出,增設博愛縣,縣治清化鎮,直屬河南省轄。 1938年至1945年日軍侵佔博愛時改為清化縣。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屬平原省新鄉地區轄。 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河南省新鄉地區轄。 1954年歸焦作市轄。 1960年10月並入焦作市,取消縣建置,設城關、陽廟、金城、界溝、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博愛縣建置,仍舊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文革"期間一度有紅衛縣之稱。 1983年9月1日後歸焦作市轄。 2005年,博愛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界溝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孝敬鎮管轄,孝敬鎮人民 *** 駐東界溝村;撤銷張茹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金城鄉管轄,金城鄉人民 *** 駐地不變;撤銷高廟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清化鎮管轄,清化鎮人民 *** 駐地不變。 2012年8月18日,10月28日,經河南省 *** 批准,將博愛縣蘇家作鄉整建制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 2015年1月19日,博愛縣舉行街道辦事處掛牌儀式,清化鎮街道辦事處和鴻昌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截至目前,博愛縣轄清化鎮街道辦事處和鴻昌街道辦事處、許良鎮、月山鎮、柏山鎮、磨頭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

地理環境

博愛縣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氣候適中,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脈,山地、丘陵面積165.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為沖積洪積平原,面積321.9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6%。境內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馬河、蔣溝、泉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條,地表逕流總量0.73億立方米。 博愛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縣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2.4%,境內1.8萬畝竹林,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

行政區劃

博愛縣轄5個鎮、2個鄉、2個街道辦事處:清化鎮街道辦事處、鴻昌街道辦事處、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磨頭鎮、孝敬鎮、寨豁鄉、金城鄉。縣人民 *** 駐清化鎮街道辦事處中山路。

資源

植物資源

灌木樹種主要有:酸棗、荊條、山皂角、野山榆、麻芥、黃櫨、綉線菊等。 喬木有櫟類、黃連木、山楂、側柏等。 草植物主要有羊白草、黃背草、狗尾草、豬毛草、爬地龍、羊鬍子草、蒿類等。 喬木有:楊、柳、榆、槐、椿、枸、櫟、苦楝、刺槐等。 經濟林有山楂、核桃、蘋果、葡萄、桃李、梨等。 葯用植物有柴胡、防風、桔梗、天門冬、百合、連翹、白頭翁、黃芪、蒲公英、鐵棍山葯等。 地被植物有青苔蘚、地衣、地柏等。

動物資源

鳥類有山雞、貓頭鷹、烏鴉、麻雀、灰喜鵲、斑鳩、鴿子等。 昆蟲有木囊蛾、天牛、吉丁蟲、尺蠖、金龜子、松梢螟、黃刺蛾、青刺蛾、大尾大蠶蛾、袋蛾、黃蓮上峰、小豆目天蛾等百餘種。 獸類有野豬、草鹿、豹子、獼猴、黃羊、狼、野兔、狐狸、獾、松鼠及各類家養牲畜。

礦產

博愛縣總面積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區,擁有儲量豐富的粘土、鋁礬土、鐵礦、石灰石、硫鐵礦等二十餘種礦產資源。與煤炭大省山西毗鄰而居,是豫北地區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擁有蓄水量達2070萬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庫,水資源供應充足。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兩個國家級重點工程均途經博愛。西氣東輸萬里管道第一個分輸站設在磨頭鎮。

水資源

博愛縣屬黃河、海河兩大流域,主要有丹河與沁河兩大過境河流以及大沙河、幸福河、勒馬河、運糧河、南橫河、北橫河、南蔣溝、北蔣溝九大內澇河道。 沁河是流經博愛縣的最大河流,屬於黃河水系,由於受上游引水影響,來水量逐年減少,水源得不到保障。丹河屬於黃河二級支流,在博愛縣匯入沁河,水源主要來源於青天河水庫的三姑泉,水質較好,適合人畜飲用。丹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09億立方米。為了保障丹河的水源供給,1972年在月太鐵路橋上游1公里處修建了青天河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513平方公里,總庫容207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726萬立方米。 博愛縣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量為2.909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為1.6165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量多年平均為1.2938億立方米,重復量為2.8645億立方米。博愛縣地表水可利用量為0.775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39億立方米,總計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1651億立方米。據分析計算,博愛縣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平均年需2.273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生產佔60%,中旱年需2.651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生產佔70%。

交通

博愛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干線四通八達,是晉煤外運的回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鄭太、焦枝、侯月三條鐵路在縣城北部交匯,月山車站是華北地區大型鐵路編組站之一,是以晉煤外運為主的億噸貨物通道。三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焦晉高速途經北部,長濟、焦溫高速在城南互通。鄭常、新濟、焦溫、焦克等4條省道縱橫交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經濟發展

數據統計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完成187.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億元。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184.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2億元,增長21.3%;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5.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6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9574元,增長13.5%。 三次產業比達到9.6∶73.1∶17.3,工業經濟比重較2006年提高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8億元,是2006年的2.6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7286元、8433元,分別是2006年的2.1倍、1.8倍。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2.8億元,是2006年的1.9倍。縣財政五年民生支出25.6億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4.6%。

第一產業

博愛縣連續8年高產豐收,截止到2012年糧食總產達23.3萬噸,五年流轉土地3萬畝,新建大拱棚8000座,新增蔬菜標准化種植面積5萬畝,榮獲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縣。新建、改建49個標准化養殖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48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8家,被列為焦作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試點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家,完成16個農產品商標注冊、9個綠色食品認證。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田間工程等79項重點工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7萬畝,解決了1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小麥基本實現機械化收割,玉米機收率達到85%以上。平原植樹260萬株,山區造林15萬畝,在全市率先成為省級林業生態縣。

第二產業

博愛縣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實施47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好友公司500萬套載重子午胎、制動器工業園、裕華公司18萬噸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等一批重點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龍源電廠、南水北調等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博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截止到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05.2億元、利潤41.6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2.8倍、2.6倍。博愛縣高起點規劃了11.07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建成主幹道路39公里,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建成區面積達6.31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02家。培育了汽車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裝紡織、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占工業總量的74%以上。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成長點。博愛縣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19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獲得科技成果獎12項,申報國家專利419件。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3.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2.1%和20%。

第三產業

博愛縣不斷完善景區軟硬體設施,青天河景區成功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綜合收入持續增長。中山大飯店、新宏大百貨等三產項目相繼投用;建成212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銷售家電、汽車、機車等下鄉補貼產品12.2萬台。高標准編制物流業發展規劃,煤炭物流園區開工建設。成功河南省優秀金融生態縣。組建了建投公司、聚晟投資公司等投融資平台。資本運作實現重大突破,新開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伊賽公司、博洋公司在天交所掛牌交易,裕華公司通過證監會上市審核。

社會

博愛縣基本實現全民醫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1%以內,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新增就業崗位4.3萬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萬人。妥善解決5600餘名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社保遺留問題。

醫療衛生

博愛縣新建、改建12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養率達67%。改造12所鄉鎮衛生院,建成393所標准化村衛生室。實施城鎮居民醫保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2205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博愛縣有醫療衛生單位18個,其中縣直醫療單位6個,為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合管中心、縣疾病控制中心、縣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所523所。服務面積100%。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08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129人,大專學歷481人,中專學歷698人;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58人,中級職稱205人,初級職稱1042人。現有執業醫師686人,執業護士418人。博愛縣各醫療機構核定床位808張,實際床位數1093張。現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87台(件),5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5台,CT、三維彩超、核磁共振等百萬以上大型醫療設備8台。

城市建設

博愛縣強力實施焦博一體化戰略,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5平方公里。完成縣城總體規劃和一批專項規劃編制。打通了民眾期盼已久的鄈城路、團結路、濱河路,拓寬改造了迎賓大道、玉祥路等5條道路,市人民路博愛段即將完工,搭建起「六縱六橫」城區路網。新建住宅小區22個。建成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建成體育廣場、中山廣場和12個街頭游園,新增綠地153萬平方米。完成上秦河、下秦河引水補源工程,啟動博愛公園、幸福湖公園、幸福河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干線公路和農村道路467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鄉通二級路、村村通硬化路。13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成效明顯,新建50棟安置樓,開工2個新型農村社區。

教育

博愛縣有各級各類學校共112所,包括70所國小,34所普通國中,4所普通高中,2所職業中專,1所特殊教育學校和1所教師進修校。其中民辦學校11所。另有各類幼稚園60多所。共有在校生7萬余名,教職工3600餘名。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教育投入8.1億元,新建一中等34個重點項目,完成全縣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成功省職業教育強縣。

文化

博愛縣舉辦了包括戲劇歌舞、街頭民間藝術匯演和赴市匯演。來自博愛縣各鄉鎮和部分縣直單位的80餘支代表隊上演了各具特色的文藝節目。其中,舞台戲劇歌舞匯演安排在南廣場舞台,共演出8天,節目18台。民間藝術匯演安排在鄈城路,共演出4天,參加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隊60餘個,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在赴市匯演中,博愛縣共組織好友輪胎公司、安江陵公司、八極文武學校等8個演出隊參與,演職人員達500餘人,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賽的8個節目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文化局獲優秀組織獎。文化館獲組織獎。 博愛縣許良鎮、陽廟鎮、磨頭鎮、柏山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等7個鄉鎮被列入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單位,這七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按標准要求建成。已建成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62個農家書屋、227個農村健身場所。

旅遊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博愛縣境內,繫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風景名勝區、河南省十大旅遊熱點景區,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由大壩、大泉湖、三姑泉、西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游覽區、308個景點組成。 大壩游覽區位於天井關古戰場至青天河水庫大壩之間,既是古時兵家對壘的古戰場,又是現代縱情藍天碧水的天然娛場。 丹河長虹:通往豫晉鐵路的丹河鐵路獨拱橋。它建於1959年,高80餘米,跨度130米,當時為「亞洲第一獨拱鐵路橋」。 古樹迎客:相傳此槐樹植於東漢,距今1900餘年歷史。樹高13米,樹圍3.2米,樹冠100平方米。 天井關古戰場:天井關古為豫晉要塞,是通往山西的關隘,史稱「太行八徑之一」,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戰國以來,在這里發生的大小戰役達十四次。 銀龍放歌:青天河水庫大壩始建於1966年,竣工於1983年,它是英雄的博愛人民肩扛擔挑、一石一框歷經17年工人建造而成。 三教聖殿建於宋代,殿內供奉有佛、道、儒三教祖師的塑像,象這樣把三個教派的祖師同時請到一起供奉的殿宇,在全國是比較罕見的。 高空滑索:一線連豫晉,瞬間行兩省。

特產小吃

鹵豬頭肉 各地都有豬頭肉,但是博愛縣的豬頭肉集合了眾家特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肥而不膩。剛出鍋的豬頭肉用當地的芝麻燒餅滿滿的夾起一個,咬一口,滿嘴流油,解饞飽肚。 牛肉丸 用牛肉和紅薯澱粉及各種香料精製,干吃酥脆,用老湯煮食,連湯帶丸子舀起一碗,撒上香菜沫和蒜苗段,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燒雞 博愛縣的燒雞,雞皮金黃,肉質 *** ,嫩而不柴,趁熱提起燒雞,稍稍抖動就可以使骨肉分離。 博愛生薑具有塊大、絲細、味道鮮、香辣可口、產量高、百煮不爛、抗逆力強、含水少、易加工、耐儲存等優點,用它加工成的"懷姜炸醬"、"姜辣醬"香辣可口,是不可多得的餐桌佐料。 四大懷葯:山葯、牛膝、地黃、菊花四大中葯因產在古懷慶府最為珍貴,故被稱為四大懷葯。

著名人物

李岩(1606--1644)名信,號威,博愛縣孝敬鎮唐村人。出身貢生,精槍、拳、箭術,好施尚義。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入李自成起義軍,官制中營(中央)制將軍,成為李自成的謀主。 杜嚴(1875--1938),字友梅,博愛縣清化鎮二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留學日本政法大學。 劉聚奎(1919--1984),博愛縣柏山鎮柏山村人。1933年加入中國 *** 。歷任 *** 豫北工委委員, *** 人民解放軍178師政委,西康省人民 *** 副主席、省委委員、省 *** 黨組書記,西安國營八四四廠黨委書記兼廠長,政協陝西省副主席、黨組成員等職。

E. 急求大家幫助

個人認為濟源更適合工作和生活些。
濟源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 愚公故里 ● 濟水之源 ● 夏朝故都 ● 華夏百家姓重要姓氏起源地之一 ● 河南省18個省轄市之一 ●全國首批八大籃球城之一 ● 中原城市群9個中心城市之一 ●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 ★ 國家級衛生城市 ★ 國家級園林城市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國家級節水城市

中原經濟區充滿活力的新興中心城市 全國重要的鉛鋅深加工基地、電力能源基地 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礦用電器生產基地、煤化工基地 河南省重要的鹽化工基地、特種裝備製造業基地 中原經濟區改革創新實驗區 南太行沿黃生態涵養屏障區
堅持「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發展,用市場經濟的觀念經營城市,按旅遊景區的標准建設城市,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管理城市」的四種理念,實施「大建設、大改造、大見成效」的三項措施,達到「大氣、秀氣、靈氣」的建設目標。先後榮獲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水土保持示範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籃球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王屋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 一、突出城市大氣,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一)大規劃奠定發展大格局。緊緊抓住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中原城市群」緊密層和「河南省城鄉一體化試點市」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省委書記盧展工向濟源提出的「把濟源建設成中原經濟區充滿活力的新興中心城市」的機遇,按照市域濟源的理念,將全市1931平方公里的整個市域作為進行統一規劃建設,確定了「1133」(即:城鄉一體化、一個中心城區、三個復合組團、三個重點城鎮)的發展格局,完成了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供水、供氣、城市景觀等專項規劃和11個鎮、3個組團和3個重點區域的規劃編制工作,虎嶺、玉川、高新三個省定產業集聚區編製成果省政府已批復,啟動了城鄉一體化市域總體規劃村鎮體系規劃、鎮規劃、村莊規劃,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通過規劃建設,把濟源打造成為河南省城鄉一體化綜合改革試驗區、產城一體的新型復合城市。 (二)大軸線拉開城市大框架。新區建設確定了行政一區、世紀廣場、文化城、籃球城這個「大軸線」,以此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先後建成了行政二區、圖文信息大廈、城市規劃展覽館、科技管、新濟源一中、濟水苑小區、世紀花園、長基國際花園、水岸名家、御景尚都、上宮館、山水世界城、桃源溪岸、世紀華城、陽光名苑、富貴苑、沁園春天、建業一號城邦、東方國際花園、喜羊羊小區、豫港花園、泉水灣、紫羅蘭家園等一批行政、文化、教育、住宅標志性建築,新建改造了湨河景觀帶、沁園路、黃河路、濟源大道等一大批城市景觀,新區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 二、彰顯城市秀氣,打造城市魅力 (一)綠出秀氣。連續多年開展城區綠化大會戰,實施大樹進城、果樹進城、石頭進城,採取見縫插綠、拆牆透綠、立體植綠等方式,以湨、蟒兩河為主線實施沿河布綠,建設大型帶狀綠地,對沿街道單位實現拆牆透綠,新建單位一律不得建設圍牆,啟動示範居委會建設,完善了街旁綠地及單位、居住區綠化,形成了「點成景、線成蔭、片成林」的綠化景觀,濟源真正成為一個品種繁多、生機勃勃的植物園和一座名副其實的國家園林城市 (二)亮出秀氣。按照「一路一景、一園一品」的原則,按照單位、社會、政府三個亮化主體,連續多年實施了「五一」、「十一」、「元旦」等大型亮化工程建設,以樓體、橋體、河體、樹體、水體五體為主的大亮化工程,運用新技術、新節能等亮化手段,採取輪廓燈、霓虹燈、泛光燈、射燈等多種形式,在全市集中實施了城市廣告門匾亮化、樓體亮化、景觀立體亮化工程,打亮東入市口,形成沁園路—宣化街—天壇路—黃河路精品亮化環路,燈光與周圍建築、與綠樹相映成輝、相輝成趣,形成了風格多樣、層次分明、動靜結合、錯落有致的城市亮化景觀。 (三)美出秀氣。對市區主次幹道兩側樓體實施以掛花崗岩為主的美化工程。要求各單位的樓體美化既要體現自身特色,又要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同時對亂貼亂畫、亂扯亂掛等現象進行了徹底清理,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四)潔出秀氣。堅持「兩嚴三結合」方針,創新市容市貌管理體制,先後出台完善了十項全市性規范化管理文件,對市容市貌、環衛、市政管養等各項管理推行了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施精細化管理,劃區、劃片、劃點,管理到人,責任到人,獎懲到人;認真探索聯合執法模式,積極開展「換位思考」等社會共建活動,使城市衛生管理和經營秩序管理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城市管理獲得了「全國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先進單位」。 三、凸顯城市靈氣,深化城市內涵 (一)凸顯水的靈性。以湨河、蟒河、葦泉河、解放河整治為載體,投資近2億元對城市河系進行綜合治理。確立了綠色長廊、休閑長廊、居住長廊、居住長廊的建設理念,沿河布綠、沿河建園,沿河開發住宅,形成景觀帶和休閑區。確立了「利用水資源,做好水景觀,彰顯水文化,做活水經濟」的水系規劃理念,充分利用城市水源,使水在城中隨處可見,觸手可及。 (二)彰顯建設靈氣。按城區比景區漂亮的原則,對沁園路、學苑路、文昌路等主幹道兩側進行拆牆補綠、管網入線,改造和提升道路兩側綠化配置,沿路設置休閑小品和凳椅,完善城市功能,體現城市的人性化。 (三)提升文化靈氣。建成投用了文化城、城市規劃展覽、科技館、圖文信息大廈、博物館。突出娛樂性、參與性、民俗性,在文化城、望春園等安裝雕塑小品、兒童游樂設施24組,文化城詩、書、禮、樂四組雕塑、世紀廣場海鷗燈建成,使城市文化特色更加凸顯,城市文化底蘊更加濃厚。 四、加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功能 (一)大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先後新修、改造27條城市道路、14條城市橋梁,城市主次幹道總長達250餘公里,形成了「一環十縱十一橫」的城市綜合街路格局。相繼建成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中水回用、西氣東輸天然氣利用(濟源段)管網工程等一批公用設施項目,建成垃圾中轉站70座、水沖式公廁89座,日供水能力達8萬噸,日供氣能力達65萬立方米,供熱能力260噸/小時,污水綜合處理率50.8%,生活污水綜合集中處理率64.34%,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堅持「投資多元化、建設精品化、開發多量化」的思路,實施招商引資,加大城市建設項目的開發力度,實行台帳管理,近兩年投資項目達200餘個,投資額達60億元。 (二)大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實施「五化」改造。按照「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有序開發」的原則,出台了《關於舊城改造和城中村開發的意見》和拆遷補償、以獎代罰等一系列鼓勵政策,強力實施「五辦兩鎮」的58個居委會「五化」(硬化、亮化、美化、凈化、綠化)改造,市政府對改造模式、功能定位、改造時序等進行了整體把握和指引,在政府允許的范圍內,凡是能給居民利益的,都毫無保留地一次性給到位,確保了城中村成熟一個,改造一個,成功一個。實施舊城及「城中村」開發。通過實施沿路綜合開發改造、成片開發打造專業市場、老區資產置換開發等措施,激活城市資源,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先後開工建成了建業新天地步行街、國際時代購物廣場、信堯購物廣場、來來百貨、新世界百貨等一批商業購物廣場和中盛建材城、信堯數碼港、名優建材燈具廣場等一批專業市場。
編輯本段交通通信
濟源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已經國務院批復的鄭州——焦作——濟源和鄭州機場——洛陽——濟源的城際輕軌建設將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建成通車。焦枝鐵路橫貫南北,電氣化復線已建成營運,侯月鐵路在濟源境內與焦枝鐵路接軌,使濟源成為南北、東西兩大鐵路干線的「丁」字通道。公路運輸四通八達。 207 國道北抵山西晉城,南接鄭洛高速公路及 310 國道。新濟公路東起新鄉連結 107 國道,西達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以干線公路為骨架,以鄉村道路為基礎,以工業區、旅遊區、沁北電廠、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道路為重點的四面輻射、縱橫交錯的公路網。規劃到 2010 年,高速公路完成與省會鄭州及周邊地市聯通,濟洛、濟焦、晉濟高速公路全面貫通;國、省干線公路全部達到二級標准,主要進出口及旅遊路高標准綠化、美化;重要市道達到二級公路標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按照鐵路運輸專業化分工的要求,加快鐵路發展,實現客貨分流,優化路網結構。完成濟鋼、豫光、豫港三條鐵路專用線建設。
濟源市地處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與山西省毗鄰,屬暖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熱、水資源豐富,非常有利於發展工農業生產。但受季風影響顯著,雨量時空分布不均,旱澇、大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繁,對工農業生產有一定威脅,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安全。 一、1990~2000年主要氣象要素變化特徵:11年平均氣溫14.6℃,較歷年(1960年~1989年)平均氣溫14.3℃偏高0.3℃,與全球大氣變暖相一致。11年中極端最高氣溫40.2℃,出現於1992年7月2日,極端最低氣溫-18.5℃,出現於1990年1月31日。11年平均降水量549.3mm,較歷年平均降雨量偏少80.4mm,年平均降水量有明顯的遞減之勢。11年中,年降水量低於400mm的有3年(1991年、1995年、1997年)。 二、11年氣候特點:冷熱分明,乾旱或半乾旱季節明顯,春季氣溫回升快,多風少雨、乾旱頻發;夏季炎熱,熱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澇易旱;秋季秋高氣爽,氣溫降幅較大,雨量減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編輯本段特色小吃
不翻兒:濟源獨有小吃,製作工藝簡單但在外地沒有,是大米和小米的經典之作。 肉夾火燒.:最關鍵的是光光偶火燒,外地我還沒見過!小小薄薄的小火燒裡面都是肥肉塊。 炒麵:外地的都是先煮後炒並且面條多是粗圓的,濟源的則非常細(扁細),炒出後酥香可口。 疙星湯:對玉米最精細的的一種吃法。 油各表:濟源獨有小吃,油炸,外形似油條,甜味。 牛肉丸:外地人來了才知道,原來丸子可以當飯吃的,全國絕大多數地方丸子是做菜吃。 炒雞:家鄉炒雞的最大特色在於,下燴面!這一點類似新疆的大盤雞,只是少了土豆。 雞蛋蒜辣撈面條:真正的濟源老百姓特色家常飯。好吃不貴! 菜糕:玉米篸和著野菜,蒸的那個東西。 煮饃:和甜湯做法類似,裡面可以夾上各種喜歡的菜。

F. 污水處理廠對周邊居民的危害有什麼

污水處理廠是對居民的廢水進行處理,更不會對水進行污染了,處理後的水都是可以直接排放江河湖泊。氣味主要是污泥。但是經過壓縮處理,都運輸出去。不會影響到附近居民。

G. 晉城市百麗園 在哪

你好,你說的「晉城市百麗園」,其具體位置在:
澤州路與陽光巷交叉口西南100米。
該景區北起古書院礦鐵路橋,南至污水處理廠,全長10.8公里,原是橫穿市區的兩條泄洪、排污河道。2004年改造為公園,共有綠地19萬平米、水面16萬平米,分為百麗園和西秀園兩個景區。
祝你生活愉快!

H. 晉城三館合一的核心景點都有哪些

1、「三館合一」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三館合一」,即市圖書館、檔案館、美術館。「三館」位於市區文博路東側、市職業技術學院西側,設計標准高、超前性強,內部容量大、建築外形各具特色、造型美觀大氣,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這些建築特性使「三館」鶴立雞群,已成為晉城市區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2、趙樹理文學館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位於晉城市區南端鳳城路西,地處原流碑亭公園正中,毗鄰趙樹理大街和趙樹理廣場,周邊清幽空曠、花香四溢、綠樹成萌。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色調布局,都賦予了豐厚的文化內涵。深入其中,既可以全面了解趙樹理的生平成就,又可以深刻地認識晉東南全部的人文現狀和歷史,意義特殊、價值非凡。落成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提升晉城市的文化品位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晉城市區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是一處鬧中取靜,既可觀光旅遊又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極佳去處。

3、白馬寺山森林公園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位於晉城市市區北4公里處的城區境內,面積達1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是城市綠「心」。不僅自然風景旖旎如畫,而且人文景觀底蘊深厚,主要景點有「白馬拖韁」、「白馬禪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龍潭」、旅遊滑道等。景區內的白馬禪寺存有緬甸僧人贈送的六尊「玉佛像」、台灣佛教基金會贈送的三千冊《大藏經》。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為寺院封筆提名。2015年,白馬寺山植物園建設(白馬寺沉陷區生態綜合整治)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4、丹河大橋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位於晉城市境內太行山西麓,為全空腹式變截面石板拱橋。全長413.17米,主跨146米,高81米,寬24.2米,為石拱橋世界之最。橋梁欄桿由200多幅表現晉城市歷史文化的石雕圖畫與近300個傳統的石獅子組成,體現了現代與傳統文明的完美結合,集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5、珏山——青蓮寺景區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位於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寺南庄村的硤石山腰,以奇山、秀水、古剎、道觀、賞月為特色,集宗教朝拜、休閑娛樂、康體健身、道教養生等功能為一體,是國家4A級景區,是省級森林公園、省級地質公園以及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示範地,也是我國北方少有的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勝地。珏山自古就有「中國賞月名山」的美譽和「南武當、北珏山」的說法,珏山吐月故事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6、百麗園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北起古書院礦鐵路橋,南至污水處理廠,全長10.8公里,原是橫穿市區的兩條泄洪、排污河道。2004年改造修建為公園,共有綠地19萬平方米、水面16萬平方米。主要分為百麗園和西秀園兩個景區,以湖面為中心,東有清水軒,西有雲水亭,湖中央有大型彩色音樂噴泉,還有橫跨湖面的大型索橋,讓人流連忘返。百麗園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使晉城這座北方城市感受到了碧水的滋潤,為晉城百姓提供了休閑健身、欣賞美景的好去處,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使整個城市充滿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7、「祥鳳凌空」雕塑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矗立於市中心澤州路和鳳台街交會處,是一座既能代表地方歷史文化,又可反映時代精神的標志性城市雕塑,象徵著年輕的晉城如浴火重生的鳳凰,永葆青春,鳳翔雲天。播放對外宣傳片時都會出現它的身影,遠在異鄉的晉城人,看到它就會想起自己的家,而外地的遊客也會因它而對晉城留下深刻的印象。

8、丹河濕地

景點介紹及提名理由:作為城市新「肺」的丹河人工濕地工程於2008年8月開工奠基,總規劃用地1684畝,工程總投資12179萬元,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濕地,也是華北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濕地。丹河濕地的建成,不僅可以使丹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郭壁飲用水源地得到重點保護,而且可以使東焦河水庫蓄水發電、珏山景區和龍門景區更好地發揮旅遊效益。

I. 晉城市污水處理廠屬啥單位

事業單位。
晉城二字作為地名使用,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其最初使用始於唐武德三年,宋太平興國年間,樂史所撰寫的《太平寰宇記》中曰:春秋末年,趙魏韓三家分晉,遷晉靜公到此,故曰晉城。
從污染源排出的污水,因含污染物總量或濃度較高,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或不適應環境容量要求,從而降低水環境質量和功能目標時,必需經過人工強化處理的場所,這個場所就是污水處理廠,又稱污水處理站。

J. 容縣城區有多少污水處理廠

容縣城區有5個污水處理廠。分別是兩個前期處置污水處理廠,分為工業污水處理廠跟城鎮污水處理廠。兩個前期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統一將污水排入兩個對應的中期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深度處理結束後,在統一排放到最後一個處理廠進行生物處理後,達標排放。

閱讀全文

與晉城城區污水處理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飲水機下至水桶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911
博越汽車機油濾芯怎麼換 瀏覽:957
臭氧水處理設備作用 瀏覽:160
樹脂核桃有什麼特徵 瀏覽:247
污水提升器電粉碎馬桶 瀏覽:918
水溶性樹脂會發臭嗎 瀏覽:550
凈水器可以兩條超濾嗎 瀏覽:50
一元凈化器是什麼 瀏覽:155
水壺里的水垢白醋 瀏覽:845
等離子料台去渣機 瀏覽:826
廢水比堵了怎麼修 瀏覽:790
塑料顆粒用的過濾網片 瀏覽:285
西安工農業廢水達標率 瀏覽:363
徐州哪裡有污水池集氣罩生產廠家 瀏覽:328
反滲透凈水器怎麼維護 瀏覽:8
網吧電腦回在家可以用吧 瀏覽:579
飲水機濾芯多少公里換一次 瀏覽:820
超濾出水要求 瀏覽:316
為什麼電子產品要用純水 瀏覽:733
沈陽污水處理設備機械廠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