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遊記第二十五回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清風明月受遠去師傅鎮遠仙的囑咐,給借居府上的唐僧送來府上的傳家之寶人參果,唐僧見其形狀像嬰兒一樣,不敢吃下,再三推辭,最後被清風明月兩仙童吃了,悟空八戒得知此事,便偷偷潛入園內偷摘了四個人參果,其中兩個掉入土中兩個被吃。
兩仙童發現園中人參果少了四個,便去找唐僧師徒評說。清風明月以惡語相擊,說了許多不中聽的話,就在清風明月謾罵的過程中,悟空難以忍住心中的怒火,便拔一根毫毛,變了個假行者,他的真身變出一個神,縱雲跳去,徑到人參園,將樹推到了,樹上的人參果遇土而入,沒留一個果子。
仙童怕不能向師傅交代,便已吃飯的名義,假裝將他們騙入房內,把門鎖上。夜間,悟空使個解鎖法將門打開,他們師徒快馬加鞭逃走。後來大仙回到五庄觀,得知大叔已毀,便與清風明月三人騰雲駕霧追趕唐僧,最終將唐僧四人收入袖中帶回五庄觀。
夜間他們再逃出,又被鎮元子捉了回來,命令將悟空下過油炸,卻被悟空以自身變成石獅將鍋砸穿。
西遊記中的明月,鎮元子的徒弟,清風的師兄弟,得道的仙童,有一千三百多歲,卻形似小童。在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中出現。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Ⅱ 西遊記第二十五回 主要內容
西遊記第25回主要內容:鎮元仙趕捉取經僧,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孫悟空難以忍受侮辱謾罵,將樹連根拔起,兩位道童設下圈套把唐僧師徒鎖入大殿。唐僧師徒趁夜間無人便逃走,恰巧被鎮元子碰上,用袍袖將唐僧師徒擄回。夜間唐僧師徒再次逃走,不巧又被鎮元子抓獲,命手下將悟空下鍋油炸,悟空變成石獅將鍋砸穿。
Ⅲ 西遊記第二十五回感悟
描寫思路:首先寫這個故事的感悟,然後寫內容,最後寫想法,具體為:
西遊記第二十五回是關於人參果的,看完後讓我們明白做事要勇於承擔。西遊記第而是誤會講述了唐三藏把三個徒弟叫來詢問人參果的事,起初三人不承認,在三藏的開導下,悟空承認了,結果招來清風明月的痛罵。
悟空一時氣急,推到了人參果樹。清風明月擔心罵錯了三藏,想去重新數數人參果的數量,結果看到果樹已經倒掉,二人趁三藏師徒吃飯時,把他們鎖在了屋子裡。晚上,悟空做法打開們,師徒四人逃了出去,又用瞌睡蟲讓清風明月睡著醒不過來。
鎮元子回到五庄觀之後,叫醒了清風明月,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帶著清風明月來抓唐三藏師徒。他用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師徒四人都裝進袖子里,帶回五庄觀,要對他們進行懲罰。鎮元子要用龍皮做的七星鞭打唐三藏,孫悟空提出代師父受罰,被打了六十鞭之後,毫發無損。
晚上,悟空再次做法逃出五庄觀。第二天鎮元子發現後,又把他們抓了回來。鎮元子架起油鍋要炸孫悟空,悟空使法術,用石獅子代替自己的身體,砸漏了油鍋。等要炸唐三藏時,悟空又提出來自己代替師父受罰,沒想到鎮元子卻攔住了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敢作敢當。
Ⅳ 閱讀第二十五回 鎮元大仙幾次將唐僧師徒捉回,分別用什麼方式懲罰唐僧師徒。
袖裡乾坤。
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借宿觀內。觀主鎮元大仙外出聽經,只留得兩個童子,並囑咐他們以人參果款待唐僧。
大仙回到觀內,喚醒被催眠的童子,問明原委,就駕雲捉拿唐僧師徒。兩次鞭打與責罰唐僧,都被孫悟空攔下代刑。鎮元大仙就說,若不能醫好果樹,你師徒定然難去西方取經。
Ⅳ 鎮元仙用了什麼方法捉取師徒二人的他是如何捉取孫悟空的結果如何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途徑五庄觀時,鎮元大仙用袖裡乾坤捉走了他們,並對孫悟空進行鞭打的懲罰。
Ⅵ 西遊記第25回唐僧師徒四人兩次逃走鎮元仙用什麼工具把它們抓回來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兩次逃走鎮元仙用的是自己的法寶,把他們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