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在全站儀測導線中,各測回配盤如何配置,有公式可以計算嗎
測回數根據你的精度來定,配盤計算按:α=180°/n,n是測回數。比如三個測回,第一測回配置在比0度00分00秒稍大即可。如0度00分03秒.第二測回配置在60度00分03秒.第三測回配置在180度00分03秒.
② 測回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平均值是={盤左的讀數+(盤右度數±180°)}÷2比如第一測回B的平均值 {76°53′16〃+(256°53′14〃-180°)}÷2但是A的平均值。
第一行的是00°00′02〃第一次測回的最後一個A點平均值是00°00′09〃然後最後取得是(00°00′02〃+00°00′09〃)÷2 這才是A的平均值歸零值是A B C D的平均值減去(00°00′02〃+00°00′09〃)÷2
測回法適用於觀測只有兩個方向的單角。
這種方法要用盤左和盤右兩個位置進行觀測。觀測時目鏡朝向觀測者,如果豎盤位於望遠鏡的左側,稱為盤左;如果位於右側,則稱為盤右。通常先以盤左位置測角,稱為上半測回。兩個半測回合在一起稱為一測回。有時水平角需要觀測數測回。
(2)用測回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幾何平均值是相對於正數而言的,也就是說上面的X1,X2,..Xn必須是正數。
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解答平均數應用題的關鍵在於確定「總數量」以及和總數量對應的總份數。
n個觀察值連乘積的n次方根就是幾何平均數。根據資料的條件不同,幾何平均數分為加權和不加權之分。
數值倒數的平均數的倒數。但統計加權調和平均數則與之不同,它是加權算術平均數的變形,附屬於算術平均數,不能單獨成立體系。
③ 半測回值和一測回值公式
盤左:αL=L-90°; 盤右:αR=270°-R,
採用反向法(正倒鏡法)時需要設備對目標進行成對的正鏡(或正向)和倒鏡(或反向)測量,為了便於理解就把一次正鏡(或正向)測量和一次倒鏡(或反向)測量,稱為一個測回;
(3)用測回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盤左位置的觀測(上半測回)盤左也稱正鏡,即觀測者面對望遠鏡目鏡時,豎盤在望遠鏡左側。
1、精確瞄準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a左,記人觀測手簿中。
2、順時針勻速轉動照準部,精確瞄準目標B,讀取水平度盤讀數b左,記人觀測手簿中。
3、盤左位置觀測得水平角為:β左=b左-a左。式中:β左為上半測回水平角的觀測值。
④ 測量中的測回法是什麼
一、測回法
適用於觀測兩個方向之間的單角。
觀測方法
1. 安置儀器:在O點安置儀器,A、B設置目標
2. 盤左(正鏡)觀測
瞄A,讀數a左= 0°01'10",記入測回法觀測手簿
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B,讀數b左= 147°12'30",記入測回法觀測手簿
計算上半測回的角值
β左=b左- a左= 147°11'20"為上半測回
3.倒轉望遠鏡,盤右(倒鏡)觀測
瞄B,讀數b右=327°12'55",記入測回法觀測手簿
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A,讀數a右= 180°01'50",記入測回法觀測手簿
計算下半測回角值
β右= b右- a右= 147°11'05"為下半測回
上、下半測回,合稱一測回
⑤ 測回法測角度怎麼測算
只有一個測回,沒法計算。一般有兩個測回,兩組歸零方向值,對應點(A,B,C,D)對應相加然後除以測回數。
例如:A是第一個方向也就是置零方向,都是零度零分零秒,幾個零相加除以測回數,還是零,B方向同理,比如說兩個測回,第一個方向值a第二個方向值b就是(a+b)/2。
方向觀測法
測回法即用盤左(豎直度盤位於 望遠鏡左側)、盤右(豎直度盤位於望遠鏡右側)兩個位置進行觀測。用盤左觀測時,分別照準左、右目標得到兩個讀數,兩數之差為上半測回角值。
方向觀測法是當有3個以上方向時,在上、下各半測回中依次對各方向進行觀測,以求得各方向值,上、下兩個半測回合為一測回,這種方法稱為全圓測回法。按精度需要測若干測回,可得各方向觀測值的平均值,所需角度值由相應方向值相減即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角度測量
⑥ 一測回角值計算公式
一測回角值計算公式為:水平角=終邊讀數-始邊讀數(不夠減+360),一測回值是90度00分06秒,測回法是建築工程施工測量中常用的水平角測量的方法。
測回法是同時用正鏡測量和倒鏡測量測量一個未知角,測回法適用於觀測只有兩個方向的單角。
⑦ 測回法測水平角具體操作步驟 具體具體在具體
回法測測水平角方法 1.經緯儀的安置1)松開三腳架,安置於測站點上.其高度大約在胸口附近,架關大致水平.2)打開儀器箱,雙手握住儀器支架,將儀器從箱中取出置於架關上.一手緊握支架,一手擰緊連螺旋.2.熟悉儀器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3.經緯儀的使用 對中: 調整對中器對光螺旋,看清測站點,依次移動三腳架的其中兩個腳,使對中器中的十字絲對准測站點,踩緊三腳架,通過調節三腳架高度使圓水準氣泡居中. 整平: 轉動照準部,使水準管平行於任意一對腳螺旋,同時相對旋轉這對腳螺旋,使水準管氣泡居中;將照準部繞豎軸轉動90°,旋轉第三隻腳螺旋,使氣泡居中.再轉動90°,檢查氣泡誤差,直到小於妥劃線的一格為止. 瞄準: 用望遠鏡上瞄準器瞄準目標,從望遠鏡中看到目標,旋轉望遠鏡和照準部的制動螺旋,轉動目鏡螺旋,使十字絲清晰.再轉動物鏡對光螺旋,使目標影像清晰,轉動望遠鏡和照準部的微動螺旋,使目標被單根豎絲平分,或將目標夾在雙根豎絲中央.讀數: 打開反光鏡,調節反光鏡使讀數窗亮度適當,旋轉讀數顯微鏡的目鏡,看清讀數窗分劃,根據使用的儀器用分微尺或測微尺讀數. 測回法測測水平角的步驟1)度盤配置:設共測n個測回,則第I個測回的度盤位置為略大於 .若測兩個測回,根據公式計算第一測回起始讀數稍大於0°,第二測回起始讀數稍大於90°.2)一測回觀測 盤左 瞄準左邊目標A,進行讀數記a1,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右邊目標B,進行讀數記b1,計算上半測回角值β左=b1-a1 . 盤右 瞄準右目標B,進行讀數記b2,逆時針方向轉動照準部,瞄準目標A,進行讀數記a2,計算下半測回角值β右=b2-a2 . 檢查上、下半測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計算一測回角值 .(3)測站觀測完畢後,檢查各測回角值互差不超過±24″,計算各測回的平均角值.回法測測水平角注意事項 1.瞄準目標時,盡可能瞄準其底部.2.同一測回觀測時,切勿誤動度盤變換手輪或復測扳手.
⑧ 測回法較差怎麼算
公式。
兩測回的差數與距離之比叫作相對較差,用測回法測量水平角時,所遵循的限差,或者容許值,測回法上半測回角值與下半測回角值相差多少秒,稱為一個測回角度相差,這個作用就是檢查讀書誤差大小的,誤差大於規定,那麼你觀測的數據就沒有用了。
⑨ 半測回角值怎麼算
問題一:求大神教半測回角值如何算,詳細點!謝謝 表中有兩次測回 一個測回有兩次半測回 第一次:站在O點 讀盤在左邊,先瞄準A點 讀數A左=0 05 30 再瞄準B點 讀數B左=120 18 24 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半測回 其值為:B左-A左=120 12 54 現在調整讀盤(從盤左調到盤右) 先瞄準B點 讀數B右=300 13 30 再瞄準A點 讀數A右=180 05 42 完成另一次半測回 其值為:B右-A右=120 12 48 兩次半測回做完就完成了一次測回 一測回值為兩次半測回的平均值
第二次測回 演算法同第一次 只不過 B右-A右應該等於30 17 24 +360 0 0-270 04 24=120 12 54 這里要加一個360度
問題二:測量學中半測回角值當a左小於c左時怎麼算半測回角值 無論大小,都是角度右方向的讀數減去左方向的讀數,出現負值時+360度就可以了。
問題三:B的半測回垂直角 怎麼求 急需? 從題設B的觀測豎盤讀數可以知道,這個是順時針注記,計算公式:
盤左:αL=90°-L;盤右:αR=R-270°,一測回直角α=(αL+αR)/2
則B的半測回垂直角:
盤左:αL=90°-72°36′12″=17°23′48″
盤右:αR=287°23′44″-270°=17°23′44″
B一測回直角α=(αL+αR)/2=17°23′46″
以此類推。。。。。。
(若是逆時針注記則計算公式剛好相反,盤左:αL=L-90°;盤右:αR=270°-R,測回公式不變,逆時針注記判斷:L大於90°,R小於270°則為逆時針注記)
問題四:愛是游戲嗎? 愛不是游戲,是真正的情感流露。如果兩個人不能真正做到坦誠相待,只是想尋找 *** ,游戲人生,那就不配用這個「愛」字
問題五:一測回角值怎麼算出來 我有測回法水平角觀測的計算表格,只要輸入觀測值,就可以自動計算出結果,你需要嗎?
問題六:全圓測回法各角值計算 1. 安置儀器
O點置經緯儀,A、B、C、D設置目標。
2. 盤左
對零度,瞄A,再順時針瞄B、C、D、A,第二次瞄A稱為歸零,分別讀數,記入手簿,上半測回。
3. 盤右
瞄A、逆時針瞄D、C、B、A,分別讀數記入手簿,下半測回。
4. 上、下半測回,組成一測回
觀測n測回時,起始方向讀數變化為180°/n。
5.計算
*計算兩倍照準差(2C)
2C=盤左-(盤右±180°)
*計算各方向平均值
平均讀數=[盤左+(盤右±180°)]/2
*A方向平均值,填寫在括弧內
*計算歸零後的方向值
*計算各方向的測回平均值
*計算各目標間水平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