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申請污水處理請示範文
污水處理是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並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下文是我收集的關於污水處理的請示,歡迎閱讀!
省林業廳:
休寧縣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水處理項目由休寧縣發改委批復備案(休發改備字〔2013〕第9號),項目使用林地單位為黃山市白岳活性白土有限公司。該項目擬使用黃山市博村林場國有林地面積1.4667公頃,均為一般用材林地,立木蓄積25立方米。 經我局審核,該項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報告由黃山市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編制,祁門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出具了使用林地現場查驗報告,博村林場對使用林地異地森林植被恢復作了承諾和設計。擬使用林地權屬清楚,各項申報材料基本齊全。根據《安徽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規定,現上報省廳,請審批。
附件:休寧縣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水處理項目使用林地申報材料
黃山市林業局
2014年12月18日
黃岩區生態辦:
我鄉文新、石研兩村的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由黃岩第四建設安裝工程公司總承包,其中文新村工程合同價26.39萬元,石墩村工程合同價17.71萬元,目前已經完成了前期政策處理工作,並於2010年12月10日開工建設,為保證工程按時保質完成,特請貴辦下撥政策處理費用壹拾萬元以及前期工程款壹拾叄萬元,合計貳拾叄萬元整。
特此請示,敬請批復。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昌邑市環保局各位領導:
我們是溫州籍食品鹵制生產企業的負責人。首先向貴局領導多年以來對我們事業發展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企業是由濰坊市溫州商會搭橋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是專業加工禽肉類真空包裝熟食產品。本產品便利人民生活,本行業對地方養殖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也能解決一部分農民工就業問題,是扶農政策好項目。生產流程是:原材料化凍,蒸煮,真空包裝,高溫滅菌。生產用水主要用於原材料化凍,工具清洗,正常生產日用水量因生產品種和數量不同約0.1至4噸。我們單位大都位於本市各鄉鎮或農村,距排污管網偏遠,無力連接。為解決排污問題,曾經得到貴局同志的指點,用殊途同歸的變通辦法,即用儲罐車運倒排污管網集中處理。我們單位均已按自己日生產排水量的五倍建造水泥結構污水儲存池,於排污管網入口場地的主人簽訂長期的倒放污水的協議書,並專人管候污水池水位,專車運輸。接受貴局監督和收取排污費。因地制宜使用這種間接處理污水辦法,其實排污問題已解決。
我們知道中央非常重視環境污染治理問題也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請求貴局領導能夠一如既往憐恤辦廠之難,制定出兩全俱美的環境治理方案,讓企業生存下來,邊生產邊治理,給企業留條生存之路,不盡感激!
由於我們企業剛起步,且近年受金融危機,物價不穩,導致經營不利,大都企業虧損,運轉困難。我們企業皆借貸經營,何況新辦幾家銷售網路少,每月僅生產數天,甚至開支難付,處境十分尷尬。請求領導本著對異鄉創業困難的同情給予支持和幫助,變通污水排放的間接處理辦法,也能達到污水處理排放的目的,收到異曲同工的效果,請求領導批准我們污水處理無法的辦法給予許可,對我們免以處罰,合理收取排污費,恢復生產,指導協辦環評相關手續。不盡感激!
㈡ 污水處理站修好了,怎麼進行環保驗收是自主驗收還是環保部門驗收呢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6月21日通過修改專,10月1日開始實屬施。新《條例》第十七條明確規定: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條例》只是取消了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行政許可事項,改為建設單位自主驗收,進一步強化建設單位的環境保護「三同時」主體責任。
所以說,環保部門不再受理驗收,以後都由企業自主驗收。
近年,環保部發布了制葯、滌綸、粘膠纖維、汽車製造、水泥製造、醫療機構、水利水電、公路、港口等行業的驗收技術規范,10月1日後環保自主驗收除依據這些行業性的驗收規范外,主要參考的文件還有:
1、兩高司法解釋
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3、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4、《關於印發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現場檢查及審查要點的通知》(環辦〔2015〕113號)
5、關於規范建設單位自主開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6、《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徵求意見稿)》
㈢ 深圳市污水處理項目環保驗收流程是什麼樣的環保局要取樣檢測幾次
項目驗收要好多項的,包括土建、設備、工藝、進出水水質、人員配備、電氣都要考核的!我們這邊環保局,每個月都要取樣檢測~
㈣ 環保「三同時」驗收需准備哪些材料
項目「三同時」驗收申請報告(市環保局)。
環保工作總結。
項目「三同時」竣工驗收申請報告(一式五份,企業蓋章)。
環評批復文件、核准試生產批文(有延期的一並給出)。
縣環保局預驗收專家意見、企業整改報告、分局現場核查筆錄、縣環保局預驗收意見。
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報告(市、縣檢測部門)。
污水處理設計方案(設計單位資質、施工合同、如批復中污水方案需專家論證的、則需提供相關材料)。
突發環境風險救援預案(有資質單位編制)。
企業環保管理制度。
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等證件復印件。
固廢材料:
1).固廢管理制度;
2).危險廢物應急預案(有資質單位編制);
3).危險廢物處置合同、轉移審批表;
4).環評報告書中關於危險廢物評價章節及物料平衡章節的復印件;
5).危險廢物暫存場所要符合相關規定,並提供照片;
6)如果危險廢物產生情況與環評有較大差異,要有書面情況說明並報環保部門認可。如因工藝變化而發生固廢量變化的進行修編並報環保部門重新審批。
㈤ 污水處理設施驗收申請怎麼寫
如果當地環保部門沒有提供製式表格,就可以自己寫了。
按照這個設施的審批單位來寫就回可以
大概答可以這樣
比如是市級環保部門審批的該項目的環評,則開頭是該市級單位
某公司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
某市環保局:
現有我公司某項目一項。該項目於某年月日由某單位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貴局某科室於某年月日批復同意建設。我公司於某年月日開工建設並於某年月日試運行。試運行期間,委託某監測站對出水水質進行監測,各項指標均達到某標准。特申請貴單位組織驗收。
這樣就差不多了。
㈥ 污水處理廠驗收報告
一、治理該項目的當地環保局文件(如:xx環發[2006]xx號文件)
二、污回水處理站管答理規章制度
三、污水處理站環保設施台帳
四、污水處理站應急預案
五、設備運行申請
六、試運行批復
七、監測委託報告
八、監測報告(可無)
九、驗收監測方案(可無)
十、驗收監測報告
十一、污染治理全面達標排放工作總結
十二、污染治理技術報告
十三、全面達標排放申請
這個是污水處理廠整體驗收資料的格式
㈦ 環保局評估污水處理廠廢水的評估報告怎麼寫
1、由市規劃建設局制定該污水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作審批建設項目任務書(行性研究報告)定附件;
2、經市土資源局審核同意項目用預審;
3、政府管委向市發展改革局請示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立項確定業主建設單位取標通知書才能投資啟項目;
4、展環保設施建設項目竣工;
5、向市環保局(辦公室文秘)提交試運轉申請,具體材料: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意見、防治污染設施設計案、竣工工藝流程圖、治理合同及治理技術案已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案(或審查)證明材料
6、經環保局審核材料、組織現場檢查同意項目試運轉期限90特殊工程經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適延期超150試運轉30驗收臨測報告期;
7、試運轉期滿提交竣工驗收申請試運轉功項目應試運轉期結束20內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並提交材料(式3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臨測報告、污染治理工作總結(應包含工程設計、投資、施工、試運轉情況及及運行費用等內容)、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防治污染設施操作規程;
8、由環保局組織現場檢查、驗收現場檢查內容:防治治設施現場運行情況、防治污染設施試運轉運行記錄、否裝排污計量裝置具備臨測采條件排污口設置專門標志、否合理短路排污口、周圍環境態恢復情況、其防治污染措施落實情況;
9、取環保合格驗收其條件: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審查批復手續齊備、污染
防治設施委託資質環保治理單位進行設計、施工並進行案評估技
術資料齊全、施工程嚴格遵守關環保律、規並按照環境影響評價
報告環保審批意見要求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防治污染設施穩定、
運行符合交付使用條件、外排污染物達規定環境標准、規范化
排污口、建設程受破壞並恢復環境已經恢復
10、再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證其內容:驗收合格環境保護設施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具同意驗收意見與其相應建設項目式投入產或者使用並發放排污許證;
11、驗收合格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單位須按環保行政主管部門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完畢重新申請驗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受理申請30內組織現場再檢查驗收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證
㈧ 環保驗收不通過污水廠能竣工驗收嗎
不能。
環評法明確要求不能「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現在各地都在嚴厲打擊、整治建設項目「未驗先投」!
污水廠竣工驗收程序
提交驗收環保部門材料
1、污水處理廠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
2、污水處理廠環評批復文件;
3、污水處理廠試運行批復文件;
4、污水處理廠建設、運行環境保護總結報告;
5、污水處理廠環境保護整改保護(根據項目建設、試運行中的監督檢測情況確定);
6、污水處理廠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包括水量、進、出口濃度等。
驗收現場准備材料
1、環境影響報告書;
2、初步設計文本及其批復;
3、企業自行監測記錄(進出水濃度);
4、污水處理廠運營單位的月生產報表;
5、進出水水量的台帳資料;
6、通過調試期有關證明;
7、污泥處置記錄:
8、用電記錄(污水處理設施耗電量);
9、污水處理廠運行現場監督記錄(當地環保部門提供);
10、在線監測記錄(進出口流量、濃度);
11、處理水量中工業廢水所佔水例(如果工業廢水量超過總水量的10%,由當地環保部門提供進入污水處理廠的主要工業企業上年環統排放濃度);
12、污水處理廠的納管標准。
㈨ 關於項目驗收報告的範文
項目驗收報告怎麼寫?我能幫到你哦,下面准備了一些關於項目驗收報告的範文,希望你們喜歡。
項目驗收報告
一、工程概況
1.項目名稱、性質、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等基本信息、本工程與原有工程的關系、環境敏感目標等。
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工程平面布置與周邊環境關系,說明污水處理廠的服務區域、污水量和污水性質,說明是否包括工業廢水。
3.如果建設內容發生變化、敏感目標有新增以及是否有遺留問題、說明一期驗收審批文件是否存在有關後續工作的具體要求
二、主要污染源、污染物以及處理措施
列表說明污染物種類、產生環節、主要污染因子、處理處置措施、排放規律和排放去向等。
1.廢氣
(1)惡臭:原生污水、柵渣、污泥產生。nh3、h2s。無組織排放。
措施:進水泵房、粗格柵在地面以下,採取了封閉、結構;
污泥濃縮機、脫水機安裝在室內,加蓋密封;
沉砂池頂面採取密封結構;
減少原生污水停留時間;
對污泥進行密閉消化處理;
加強廠區綠化、修建綠化隔離帶。
(2)沼氣
消化池產生。用於鍋爐燃燒加熱消化污泥,剩餘沼氣通過燃燒塔燃燒,排放。
(3)沼氣鍋爐煙氣
so2、nox
2. 廢水:生活污水
3.雜訊:格柵機房排氣風機雜訊及污水泵、污泥泵、鼓風機等
生產、安裝環節考慮防噪設計;選用低雜訊設備;雜訊設備設在室內或水下,牆壁隔聲或水體隔聲;離心鼓風機選用緊扣設備,進出口安裝消聲器,設置減振底座。
4.固體廢物
柵渣、沉砂和脫水後污泥。填埋。
三、驗收監測
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1. 污水
生活污水:在處理單元進出口,每天采樣4次,監測3天。
2廢氣:
(1)無組織排放:生物池、貯泥池、污泥處置構築物(nh3、h2s、臭氣)及提升泵站(ch4);廠界、廠區最高濃度點。每天采樣4次(7:00和19:00的特徵時段),監測4天,包括2天晴天、2天陰天(逆溫天氣)。
(2)有組織排放:沼氣鍋爐;鍋爐煙氣出口;煙氣參數、煙塵、so2、nox;每天采樣3次,監測2天。
3.廠界雜訊:污水泵、污泥泵、空壓機、鼓風機等設備雜訊;廠界雜訊;每天晝間、夜間各監測1次,監測3天。
4.地表水:說明排水口下游是否有取水口,是否劃定水源保護區,如劃定水源保護區,除了取水口斷面監測外,水源保護區邊界處也應設置監測斷面。
排放斷面上游500m,下游500m,取水口上游100m;左、中、右測點;cod、bod5、氨氮、總磷、動植物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氫;每天采樣1次,監測3天。
5.對脫水後污泥進行含水率測定。
6.監測結果若超標,應分析原因。本案例:增加附近敏感點a小區及短時間內不能搬遷的代表性居民點的大氣和雜訊環境質量監測。
7.如有總量指標考核要求,應對總量符合情況進行評價;若有“以新帶老”和區域削減要求的,要對“以新帶老”和區域削減量進行核算,並核算本項目建成後污染物增減量。
四.環境管理檢查
1.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情況
2.環境保護機構設置、環境管理規章制度及落實情況
3.環保設施運行及維護情況
4.排污口規范化
5.在線檢測儀器安裝
6.固體廢物的排放、利用及其處理處置情況
7.廠區環境綠化
8.衛生防護距離內環境敏感目標保護落實情況
9.污水處理廠應急預案
10.環評批復落實情況
五、公眾參與
調查范圍:受建設項目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單位和個人;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為主、座談會、張貼海報等;
內容:針對項目特點設置;
歸納總結:公眾對項目建成後環保工作總體滿意程度方面的調查,不滿意的註明不滿意的原因。
調查重點:雜訊、臭氣是否擾民。
六、此類項目關注的重點
1.項目的完整性。
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一般由污水處理廠(即主體工程)和截污管網組成,山區和丘陵地區的城鎮多設有提升泵站(或預處理站)。從工程內容來看,應首先注意驗收對象的調查全面性及工作完整性。
P>
2.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
通過服務范圍及對象的調查,了解進水水量、水質、運行規律等,合理安排監測內容。若有工業廢水接入,還應調查排放工業廢水企業的性質、排污特點及排放因子,若涉及重金屬、難降解有機污染物、“三致”物質等,且其排放量較大,還應考慮相關特徵因子的監測。若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有調整或與管網建設進度不一致等,實際建成處理能力與設計處理能力一致的前提下,在設施正常運行狀況下,可根據實際運行負荷分階段開展驗收監測工作。
3.環境敏感點調查
主要檢查衛生防護距離內原有居民住宅、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是否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批復要求拆遷或搬遷,及是否存在新增的環境敏感目標。還應關注污泥場(不在廠區內時)、各污水提升泵站(不在廠區時)周邊的環境敏感目標分布情況,以及尾水排放口下游的水環境敏感目標(取水口、飲用水水源地等)。
4.驗收監測重點
城鎮污水處理行業項目驗收監測重點為廢水、廢氣和污泥,內容見表1。
分類
重點關注內容
備注
廢水監測
監測因子和頻次主要依據環發[2000]號文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確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列出了19項水污染物基本控制項目和43項選擇控制項目,其中19項基本控制項目包括12項常規污染物和7項一類污染物。對末端排放口而言,19項基本控制項目均應進行測定;選測項目應根據進廠污水性質及地方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選定。
為了解進廠污水性質及考核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還應在處理工藝的進口不點監測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規定的采樣頻次要求與樣品保存規范相沖突。在實際的驗收監測中,應綜合考慮環發[2000]38號文關於驗收監測頻次的相關規定,採取每天取樣4~5次,采樣2~3天。在現場采樣期間,應結合廢水排放規律與居民生活排放規律之間的關系,注意高峰小時代表性樣品的採集,以確保驗收監測數據的代表性。
考核處理設施處理效率時還應結合污水處理的水力停留時間來確定具體的采樣時間
廢氣監測
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廢氣排放主要為無組織排放。來源主要是厭氧或好氧等產臭單元散發的惡臭物質,監測項目包括甲烷、氨、硫化氫和臭氣濃度等,監測布點時一般在下風向設3~4個監測點位。監測點位的布設應考慮無組織排放源、風向、環境敏感點的分布等情況。氨、硫化氫和臭氣濃度的監測點應設於廠界外側,甲烷的監測點設於廠區內,各采樣點均應考慮可能的濃度最高點處。實際監測中,監測點位應隨風向的變化而調整。一般每天采樣4次,每2h采樣一次,采樣2~3天。如現場不具備調整點位條件的,應適當增加布設點位
部分污水處理項目對主要產臭單元進行了封閉、集中收集和處置,將臭氣排放方式變更為有組織排放。對於建設了臭氣收集和處理設施,並採取有組織形式排放廢氣的排放源,應核查排氣筒數量和高度,關注最低高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對臭氣氣體收集與處理設施,監測布點時應考慮對處理設施進出口均進行采樣分析,以了解處理設施的去除效率及污染物達標情況
污泥監測
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污泥應進行脫水處理,監測時應對脫水後污泥的含水率進行測定,以考核是否小於80%的要求;污泥作農用處理時,應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表10-6的要求測定相關污染因子,並判定是否滿足標准限值要求。采樣時採用多點采樣法,樣品應有代表性,樣品質量不小於1kg,采樣次數不少於6次
在驗收監測工程中,應結合污泥的去向不同關注不同的內容,污泥農用時應考慮進行相應的監測,污泥採取填埋方式處置時應滿足相應的入場要求,污泥採用其他方式處理時,應根據相關處置要求進行相應的監測或檢查
5.排污口規范化建設要求
主要檢查污水處理工藝末端排放口是否安裝了污水水量自動計量裝置、自動比例采樣裝置是否安裝了ph、cod、nh3-n等主要水質指標的在線監測裝置,自動監控設備是否與環保部門監控中心聯網。各排污口是否設置了環保環保圖形標志牌,排污口的數量、位置是否按照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意見的要求設置。
6.環境風險防範檢查重點
污水處理廠的環境風險主要在於污水處理廠非正常運行狀況,如進水異常,水質劇烈沖擊,或雨污合流的收水管網雨季流量大、超出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及停電導致污水處理廠無法正常運行燈情況,可能發生的原生污水排放、污泥膨脹及惡臭物質排放引起的環境問題。對於上述情況,建設單位制定明確的應急預案,設置備用電源或雙迴路電源,進水水質或水量異常時污水處理廠應對二級管道實施限流或在相關部門允許的情況下採取事故溢流。並及時通知下流可能涉及或影響的取水口,確保水環境安全。
採用液氯消毒工藝的污水處理廠,還應重點檢查加氯間的風險防範措施,是否設置氯氣報警裝置和事故廢氣收集和處置設施,並保證處理設施內鹼液有效;若採用次氯酸鈉消毒,應檢查鹽酸的存儲方式,地面應採取防腐防滲並設有足夠容積的圍堰。
7.公眾意見調查重點
此類項目最容易出現的擾民現象是臭氣擾民和雜訊擾民(主要是泵站),因此公眾調查的重點是是否存在擾民現象,范圍既要涵蓋廠區周邊還應包括泵站周邊,調查的對象應體現全面性,代表性,問卷調查對象一般為影響區的常住居民,必要時可以採取召開座談會或公示形式。
項目驗收報告
一、工程概況
XX橡膠XX有限公司是成立於20XX年12月4日,公司位於XX縣XX大道39號,佔地面積約156畝,法定代表人為呂X興。
本公司於20XX年4月動工建設年產“4.5萬噸食品添加劑丁本項目、1.5萬噸食品添加劑聚醋酸乙烯酯項目”的一期工程1.5萬噸食品添加劑丁苯橡膠項目,並於20XX年8月竣工。
目前,本項目一期工程已建成,現在我公司正處於試生產階段。
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由江蘇久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出具,並由XX博環環保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及施工。
二、環保措施落實情況
我公司於20XX年委託江蘇省久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編制了該項目環評報告書並通過了XX市環保局審批(通環管[2013]039號)(見附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我公司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認真細致的全面抓好環保工作,並根據設計要求和環評報告書的意見,在建設過程中逐項予以落實,主要建成的環保設施有:廢氣處理設施1套,廢水處理站及配套管道,3000m3消防尾水收集池,固廢庫,雜訊治理和綠化,pH、COD監測儀器等。
按照環評批復的要求,我公司積極落實各項環保工作:
1、我公司全過程貫徹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的理念,採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加強生產管理和環境管理。生產過程中改進工藝,對原輔材料回收利用,減少廢物排放。對從業人員加強教育,增強環保意識。
2、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質處理”的原則規劃設計廠區給排水管網,並與區域排水系統相容,污水收集系統已設置防漏、防滲、防腐的技術保證措施,不讓污水混入雨水管網及向地下滲漏。
3、我公司的蒸汽由園區統一提供。
4、我公司合理布局,並採用低雜訊的設備,對風機、各類泵、離心機等進行有效隔聲、消聲和減振。我公司廠界雜訊穩定達標。
5、我公司規范建設固廢倉庫,並規范收集、貯存及綜合利用各類固廢。對蒸餾殘渣、廢濾料、污泥等危險廢物委託有資質單位進行安全處置,並加強運輸過程中的跟蹤檢查,嚴格落實危廢轉移聯單制度。生活垃圾由園區環衛部門負責處理。各類固廢及危廢的貯存、處置場所均按要求設置,並有專人管理。
6、本項目具有較大的火災爆炸危險性,為了應對和降低環境風險。我公司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見附件)並組織了相關演練。本公司在產區內設置了3000m3的消防尾水收集池、儲罐區設置圍堰以及相應的切斷裝置。
7、本項目10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內,未建居民點、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
8、我公司已按規定規范各類排污口和固廢場所標識。廢氣排放口設置了采樣口和采樣平台,廠區污水總排放口設置了監測采樣口,已安裝流量計、COD自動在線監測裝置,並與環保部門污染源監控系統聯網。
公司設有專門的環保部門,並配備專門的監測儀器和專職人員,負責公司內部日常環境管理、環境監測和應急事故處置。
9、本公司加強綠化建設,目前已經種植了冬青、廣玉蘭等多種綠色植物。
三、環保管理情況
我公司設有專門環保部門,並配備專門環保負責人,負責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監督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制定了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加強了環境保護管理,做好危廢管理及台賬記錄。公司設有分析室,對污水等定期進行監測並記錄。公司制定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規定了突發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
四、試運行期情況
20XX年8月22日我公司經市環保局批復同意投入試生產,在試生產過程中,強化各項污染治理設施的日常管理和調試,建立健全了內部環保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配備了相應的監測設備設施,確保了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轉。20XX年11月11日,經市環保局批復試生產延期,20XX年3月按照市環保局批復的竣工驗收監測方案,委託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開展環保驗收監測和驗收調查工作,經現場監測,各項污染物排放標准符合相關要求,污染治理設施已全面落實到位並能夠正常運轉。
綜上所述,從建設期開始至試運行期間,我公司一直將環境保護工作放在首位,切實落實了環保相關要求,通過我公司自查,達到了竣工環保驗收的標准要求。
創造和諧社會,保護環境是每一個現代化企業的責任,我們將以本次環保驗收為契機,立足長遠,不斷完善,扎扎實實的抓好環保設施的長效管理,切實將環保工作納入依法治理的軌道。
生態公益林管護自查驗收報告
201X年度我鄉生態公益林管護工作在市局和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現將一年來的森林管護工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鄉幅源面積6萬余畝,其中:林地面積3.7萬畝,根據萬源市人民政府森林區劃界定,確定我鄉公益林面積25317畝,其中:國家級2208畝,省級23109畝。集體統一經營管護的480.36畝,個體承包管護的24836.64畝。分布於全鄉5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1392戶。
二、資金使用情況
按照上級劃拔給我鄉的生態補償資金,嚴格執行林權改革落實到戶以林權證上的面積為准全部實行‘一卡通’兌現給農戶並進行張榜公示做到了群眾無異議。
三、管護情況
1、資源管理
為進一步完善管護措施,層層落實管護責任,全鄉共簽訂管護責任書1392份。加大公益林管護力度,讓社會各屆了解公益林管護內容、管護區域。形成生態管護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在林區內懸掛森林管護標牌15塊,鼓勵群眾參與到保護森林資源的行動中來,為實現公益林區域的健康發展盡職盡責,今年管護區內無亂砍濫伐、偷拉盜運木材行為,公益林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護林防火
廣泛宣傳《森林防火條例》書寫護林防火標語32條,防火期內實行村民能流值班制度,一年來公益林區內未發生森林火災。
3、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積極防治’的方針,搞好預測預報,轄區內無森林病蟲害發生。
4、林地管理
嚴格執行征佔用林地審批制度,嚴禁在林區內亂采濫挖,本鄉無征佔用林地行為。
五、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