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承接市政污水處理項目前期所需要做些什麼工作
一個完整的BOT項目運作過程包括確定項目、選擇項目公司、項目建設、運營和移交五個主要步驟。
第一步,確定項目
1.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提出項目設想。
2.聘請咨詢機構對項目進行技術、經濟論證。
3.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完成項目立項審批手續。
第二步,選擇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的選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協商方式,另一種是招標方式。我國現有BOT項目基本都是採用協商方式,國外應用較多的是招標方式。由於BOT方式需要談判的條件較多,協商方式成功率較低,即使成功,由於缺乏競爭,項目成本往往較高,但有時速度較快。採用招標方式,步驟如下:
1.委託咨詢機構編制招標文件。
2.公開招投標(發表招標公告、進行資格預審、發售招標文件、投標者准備標書、開標與評標)。
3.合同談判(開標評標後,要對評標結果進行排序,選擇2~3家公司進行合同談判。首先與第一標進行談判,若成功,則轉向下一步,否則,轉向第二標進行談判)。
4.與項目公司簽約(內容通常包括特許權期限、項目的技術和經營、材料的供應、稅收、出資者的信用程度、政府的支持和項目設施移交的期限、爭議的解決方式等)。
第三步,項目建設
1.項目公司(一般是委託一家咨詢機構)對項目進行詳細設計。
2.融資。
3.項目公司與一個建築公司簽定承包合同,通常是總承包方式的交鑰匙合同。
4.建築公司對項目進行施工並交付項目公司(期間,承包商一般不歡迎政府幹涉項目,但項目成本的最終承擔者是用戶,項目的最終擁有者是政府,為保證項目質量,降低成本,政府對項目進行監督並適當參與項目工作是必要的)。
第四步,運營
項目公司在BOT項目期內,自己來運營,或者通過合同,委託一家獨立的專業運營公司來運營。
第五步,移交
當BOT項目期滿,政府或其委託機構對項目設備進行檢查,以確認是否符合規定的質量要求。若設備有問題,則政府可以要求項目公司作一定的修理或更換工作。然後,項目公司把整套設備移交政府。政府可以自己運營這些設備,也可以選擇與該項目公司議定延續特許協議,或者與具有競爭力的公司議定一個新的特許權協議。
採用BOT方式發展城鎮供水事業應注意的問題
1.認真做好項目論證的前期工作
城鎮供水項目實施BOT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如對項目進行技術的和經濟的詳細論證,提出符合立項審批要求的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論證要建立在城鎮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的基礎上,而一個城鎮的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應包括水資源中長期供求、供水水源、節水、污水資源化和水資源保護等專項規劃。規劃里要明確城鎮供水水資源必須依照「先地表水、後地下水,先當地水、後過境水」的次序,採取「多庫串聯,水系聯網,地表水與地下水聯調,優化配置水資源」的方式,提高城鎮供水保證率。
2.理順水資源管理體制
要想順利地採用BOT 方式積極發展城鎮供水業,就必須首先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資源管理新體制——對區域的防洪、除澇、蓄水、供水、節水、水資源保護、污水處理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調配、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徵收水資源費、統一管理水量和水質,實現城鄉水務一體化。
3.牢牢抓住BOT項目的核心——特許合同
特許合同是BOT項目的核心,它明確了在特許期內政府和項目公司的權利與義務,反映了雙方的風險與回報。合同條款一定要嚴密,過於簡單,一旦出現遺漏問題,往往會由此產生糾紛。因此,政府應該聘請有經驗的專業咨詢公司作顧問,在項目合同的嚴密性上狠下功夫。特別強調,在特許期內,項目公司雖擁有特許權項目設施的所有權,以及為特許權項目進行投融資、工程設計、施工建設、設備采購、運營管理和合同收費的權利,並承擔對特許項目的設施進行維修養護的義務,但更要明確和細化政府部門具有對特許權項目監督、檢查、審計,以及如發現項目公司有不符合特權協議規定的行為,予以糾正並依法處罰的權力。
4.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盡可能降低投資風險
投資環境的建設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法律環境等。應該充分認識到,BOT項目的前期工作較為復雜,它既涉及到政府部門與非政府部門之間的談判與合作,又牽涉到許多需要相互之間良好協調的關鍵機構,如政府部門、項目部門、項目投資者、用戶等,它既涉及包括金融、稅收、外匯等經濟問題,也涉及法律、公眾利益、環境保護等社會問題。由於BOT項目涉及到公眾利益並且需要以土地、交通、能源、通信、人力資源等為基礎進行實施,因此,BOT項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項目所在地政府是否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即項目所在地的投資環境是否有利。
2. 成都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污水處理廠地址分別是哪
成都市第一污水處理廠:位於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區成都市天府新區科學城中路(深圳路西段)以南,益州大道南二段以東,天府大道南二段以西,科學城南路以北。
成都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天府新區仁壽視高經濟開發區河心村 2 組
成都市第三污水處理廠:成都市-高新區-桂溪街道
成都市第四污水處理廠: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跳蹬河北路181號
成都市第五污水處理廠:武侯污水處理廠
成都市第六污水處理廠:成都市成華區龍潭街道辦高洪社區
成都市第七污水處理廠: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甘油村4組
成都市第八污水處理廠:成都市-青羊區-蘇坡街道
3. 什麼單位組織污水處理廠竣工驗收
組織污水處理廠竣工驗收由當地環保行政部門組織進行,如果通過,環保行政部門專就會發排污許可屬證。
污水處理廠工程驗收程序應按下列規定劃分:
1 單位工程的主要部位工程質量驗收;
2 單位工程質量驗收;
3 設備安裝工程單機及聯動試運轉驗收;
4 污水處理廠工程交工驗收;
5 通水試運行;
6 污水處理廠竣工驗收。
4. 2010年滁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滁州幹部群眾應對危機、化危為機的一年,是滁州上下各方迎難而上、奮力爬坡的一年,是滁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全面突破的一年,是滁州外界影響持續擴大、廣獲好評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委的直接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雙超」和「追宿遷、超千億、進前列」的目標,打好「三張牌」,建設「三個園」,銳意進取,奮力拚搏,較好地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主要指標全面突破,在實現「雙超」發展目標上取得了重要進展
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超年度計劃2.5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長水平;財政收入68.3億元,增長22.9%,超年度計劃7.9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5.9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0億元,增長47.2%,超年度計劃7.2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余額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7倍,是年度計劃的2.4倍,增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5億元,增長23.9%,超年度計劃6.4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2.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5億元,增長18.8%,超年度計劃2.8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0.1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多年來首次全面超過全省平均增長水平,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銀行貸款余額的增速都進入全省前列。
廣招商、重投資,掀起了項目建設新高潮。保增長是去年工作的主旋律,擴大投資需求是實現保增長的關鍵舉措。市政府圍繞投資謀項目、搶機遇,圍繞項目廣招商、尋合作,積極開展「項目建設推進年」、「招商引資攻堅年」等活動。一是百業並舉謀項目。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國家和省產業振興規劃和我市現有產業、資源,集中時間和力量編制項目。在歷年已有的3000多個項目的基礎上,去年又編制了涵蓋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等各行各業項目1700多個,總投資1200億元,有效地擴充和優化了「項目庫」,同時狠抓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保障項目拿得出、用得上。二是百計千方爭項目。認真研究國家政策,充分利用人脈資源,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共獲得中央和省擴大內需項目投資15.54億元,佔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新增省「861」行動計劃項目182個,總投資1631億元,規模居全省第二位。大唐聯合電廠、滁河綜合治理、寧滁城際輕軌等對滁州未來發展具有較大牽動力的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三是百團出擊招項目。全市共組織招商分局和小分隊457個,專兼職招商人員近千人,常年在外招商,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20億元,比上年增長35%。四是百日行動引項目。積極開展與中央企業合作,8月下旬開始大幹一百天,爭取中央企業來我市投資,共簽約合作項目32個、協議總投資778億元,分別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五位。五是「三百」攻堅上項目。自九月份開始集中開展「百個在談項目抓簽約、百個簽約項目抓開工、百個在建項目抓投產」的「三百」攻堅行動,強力推進項目的上馬、開工和運營,新合作簽約1000萬元以上項目332個,新開工建設項目328個,新竣工投產項目300個。同時也支持、激發和推動了本土企業的投資興業。六是百強共育大項目。全市新批和結轉億元以上項目204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31個;世界500強ABB、西門子和GLG,國內的百強企業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如康佳、碧桂園、盼盼、雨潤、欖菊、中材、中建材、晉煤等企業集團紛紛落戶滁州或在滁擴大投資,這些知名企業集團駐滁發展,對培育「太陽級」工程、建設「月亮型」項目、實現「千億元」產業和吸引更多投資商落戶滁州,促進產業招商、以商引商,意義重大。
保企業、壯支柱,促進了工業經濟上台階。保企業就是保增長成為全市上下共識。全年工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達到230億元,增長20%,實現利潤22.5億元,增長17.2%。全市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2.7:44.7:32.6,其中二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5%。面對去年上半年工業經濟發展的頹勢,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多管齊下。一是幫扶解困一批。召開高規格動員大會,出台幫扶政策,派出解困工作組,密集開展銀政企對接,實施「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為企業減負7664萬元,全年工業企業虧損面下降了1.5個百分點。二是招商發展一批。預計全年引進工業項目1551個,總投資921億元,500萬元以上項目新投產516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戶,達到1007戶,其中天長市達到268戶,來安縣、全椒縣和市開發區都分別超過100戶。三是技改壯大一批。全年技改完成投資130億元,增長46.1%。天大石油管材二期、長豐揚子皮卡車、安興彩纖、富達電機、明光潤海高科、來安金禾精細化工、琅琊華潤啤酒、鳳陽華眾玻璃等項目建成投產,定遠鹽化工、全椒海螺水泥、南譙恆昌機械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市產值超億元企業由上年121戶上升到140戶,天大、博西華、全柴、滁煙4戶企業超20億元。四是規劃集聚一批。先後制定了家電信息、石英硅能、鹽化工三個千億元產業規劃和機械汽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一批百億元產業規劃,吸引了新申花、傑事傑、金帥、台玻等龍頭企業入駐,促進了產業集聚。支柱產業中有3個產業產值超過百億元,其中家電信息產業13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131家),機械汽車產業190億元,農副產品加工業115億元。五是園區擴充一批。市開發區二期建設全面啟動,來安汊河、天長秦欄、鳳陽板橋3個工業園區被批准籌建省級工業園區,全市省級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總數達到12個,開發面積達到75平方公里;琅琊工業集中區完成了規劃調整並啟動建設,各地通過培植經濟強鎮建設了一批鄉鎮工業集中區。
抓農業、強基礎,保障了農村經濟穩發展。農業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大力推進「百億糧倉」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推進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不斷提高農機化水平,農業生產獲得新豐收。糧食總產84.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肉類總產33.1萬噸,水產品總產2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6.9%和7%。農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糧油生產擴大到80%,畜禽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65%以上,養殖業在大農業中的比重達到42.5%,完成植樹造林11.9萬畝,苗木花卉發展到6萬畝。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推進。雨潤集團定遠縣200萬頭生豬和全椒縣3000萬只家禽屠宰加工、正大100萬頭生豬產業化示範園、隆平高科100萬畝超級稻示範基地和盼盼、樂天、威廉等項目相繼簽約或開工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1000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發展到275個,都位居全省前列。農村發展亮點進一步增多。各地把村莊歸並、土地整治和建設用地置換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全年完成土地置換近3萬畝,走在全省前列;中小水庫除險加固數量佔全省一半;解決了18.5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定遠縣「集中供水」模式受到水利部肯定,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道,引發全國關注;17個鎮被列入省擴權強鎮試點,總量居全省第二;農民收入突破5000元大關,首次趕上了全國平均水平,達到5038元,增長10.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00元以上。勞務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超過50%。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鞏固了縣域經濟基礎。全年縣域財政收入達43億元,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佔全市財政收入比重63%,提高1個百分點;12個鄉鎮財政收入超過5000萬元,其中天長市銅城鎮突破3億元。天長市成為全省唯一的連續十年十強縣。
活流通、拓服務,形成了三產發展好氛圍。一手抓傳統商貿流通的提升。深入開展「萬村千鄉」農家店建設和「家電下鄉」、地產工業品對接等活動,實現家電下鄉銷售額2.7億元。一手抓旅遊、物流、金融、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的拓展。加快發展旅遊業。組建了旅遊經濟和琅琊山旅遊區建設指揮部,成立琅琊山風景區管委會,將琅琊山旅遊區范圍從115平方公里擴大到240平方公里;九天峰等旅遊度假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建成白鷺島溫泉公園和舜耕生態農業園一期工程,鳳陽韭山森林公園獲批國家地質公園,小崗村獲批國家4A級景區,金地大酒店晉升為五星級酒店;全年接待遊客51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2.4億元。積極推進物流業。皖東國際車城、金太陽國際裝飾城、宇航物流園等建設加快推進,華東農貿食品城、瑤海農機大市場、五洲國際商城、財富廣場、義大利名品商貿中心等相繼開工建設。大力拓展金融業。全市成立14家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擔保額達12億元;開業和批准籌建、申報籌建的小額貸款公司12家,徽商銀行天長支行開業,滁州和明光農村合作銀行通過初審上報待批籌建。金融保險機構和保險業務持續擴大。穩步發展房地產業。舉辦首屆房地產業高峰論壇,出台相關支持政策。全市房地產業累計完成投資66億元,同比增長35%;新開工面積2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銷售面積1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5%。
(二)城鄉建設強力推進,在統籌城鄉共同發展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大滁城建設如火如荼。2009年,大滁城「131」組團完成投資61億元,超過「九五」「十五」累計投資的總和。規劃修編成果豐碩。聘請了院士級著名專家擔任顧問,編制了清流河景觀帶、豐樂亭景區、龍蟠河公園、城南新區核心區、高鐵站前區、城東工業園、城北新區、南譙新區、「滁來全」空間管制等9項區域性規劃和城市公交、供排水、教育、衛生等19項專項規劃。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新建續建城市道路158公里,城區路網覆蓋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高標准完成了滁全路景觀大道改造和滁寧快速通道滁州段建設,為「131」組團發展和與南京同城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滁州中學、實驗小學新校區等項目加快建設,武警支隊新營區、龍蟠河主題公園、菱溪湖公園、「一校兩團」(市藝術學校、歌舞團、戲劇團)等工程相繼開工,西撇洪溝具備了行洪能力,明光路跨線橋建設啟動實施,新增城市燃氣用戶1.1萬戶,新鋪供水管道50公里,新增公交車50輛。房屋拆遷、安置房建設和商品房開發均超歷史。廣大市民顧全大局,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滁城建設,拆遷面積和安置房建設面積雙雙突破百萬平方米。國有土地出讓7000畝,土地出讓金12.9億元,是前三年的總和。房地產投資25億元,新開工面積120萬平方米。片區開發改造步伐加快。城南新區政務中心等公共設施和居民小區建設加快推進;老城區高標准實施了小鐵路拆遷改造和琅琊古道改造,高桿燈、原滁州劇院、原二紡機、西水銀庄等改造建設穩步實施,南湖改造二期拆遷建設全面啟動。深入開展「五城聯創」活動,新增城市綠化120萬平方米,超過建國以來綠化工程面積的總和。運用現代技術對琅琊大道、南湖公園等實施了亮化,加強城市管理,市容市貌不斷改善。
縣鄉村建設高潮迭起。以豐樂杯城鎮建設競賽、培植經濟強鎮、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加快全市城鎮化步伐。大滁城三個副中心全椒縣城、來安縣城、南譙烏衣新區全面融入對接大滁城,路網框架迅速拉開,重點項目啟動實施。新規劃的琅琊新區建設前期工作強力展開。其它縣市也積極呼應、加快建設。天長市總投資15億元的34個城建重點項目相繼開工,明光市新明城十大重點工程加快建設,定遠縣城東新區現代化氣息初步顯現,鳳陽縣新城區建設進展良好。全市所有鄉鎮總體規劃全部完成,村莊規劃完成了62%,通過村莊整治建設新居民點800多個,新建沼氣池5556口,新農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城鄉面貌有了新的改觀。
水電路建設深入推進。完成水利建設投入7.3億元,列入2008年國家、省計劃的72座小型水庫和10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全面完成,列入2009年國家、省計劃的20座中型水庫、70座小型水庫全面開工建設,滁河堤防應急加固、沿淮窪地治理等工程全面完成。大力推進交通對接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在建項目總數、建設里程和投資規模均居全省第一。104國道滁汊段、205省道天冶段、合蚌路定鳳段、滁定路改造基本完成;明徐高速開工建設,滁馬高速和蚌淮高速鳳陽段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修建「村村通」水泥路1381公里,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電力建設完成投資5.63億元,完成6個110千伏以上電網建設項目,開工建設110千伏以上電力項目2個。3G通信工程全面啟動。
(三)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在創新工作體制機制上取得了積極進展
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市交通、建設、二輕、商業、農機等系統企業改制加速推進,成功引進省交通集團對市汽運總公司等3家運輸企業進行了重組,市供銷、物資等系統和匯龍電子公司、皖東水泥廠、市房地產開發公司等11家市直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各縣市區企業改制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新一輪市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啟動,內部「三定」正在推進,縣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批復各縣市區。完成了市區財政管理體制和城市管理體制調整。開展了市區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依法完善了食品葯品安全管理體制。土地流轉等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惠民直達工程試點深入推進。開展了司法監獄體制改革,制定了文化體制改革方案,天長市、琅琊區基層醫葯衛生體制省級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對外開放加快步伐。堅持東向發展,從東引力,與東接軌。緊緊抓住建設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示範區機遇,高水平編制規劃,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東部產業轉移的「第一站」和「首選地」。市開發區先後與南京、無錫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上海莘庄、漕河涇工業園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南譙區、琅琊區分別與上海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和寶山區大場鎮簽訂了園區合作協議。加強對外經貿交流與合作,積極改善外貿環境。滁州海關和商檢局正式獲批籌建,天長市商檢辦事處成立。海關滁州工作組積極創新「屬地申報、口岸放行」等模式,為企業通關提供便利。在全國、全省進出口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博西華、天大等骨幹企業進出口穩中有升,穩定了全市外貿形勢。年末全市外資企業189家,新增37家。預計全市進出口額完成6.88億美元,雖然比上年下降2%,但增幅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出口額進入全省前三名。
(四)社會事業明顯加強,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取得了顯著進展
堅持以民生工程為抓手推動社會事業發展。省、市實施的32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26億元,其中地方配套5.1億元全部足額到位。優先發展教育。圍繞城市建設和鄉鎮村撤並,調整優化教育布局,促進城鄉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和學生學雜費免除、免費提供農村中小學生教科書、向農村貧困寄宿生和高校及中職學校貧困生提供資助等政策全部落實到位。招聘中小學教師820名,重點向農村傾斜。全面完成中小學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和鑒定工作。滁州科教園區規劃建設全面啟動,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二期、滁州學院南校區二期、一職高和縣市區職業高中擴建工程加快建設。積極推動科技進步。市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二期竣工,組建了家電產業公共信息平台和重點實驗室,與上海交大、合肥工大等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家,先後獲批省級、國家級現代家電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防控和救治工作。爭取並開工建設擴大內需衛生項目78個,已竣工72個。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完成2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8所鄉鎮衛生院和205個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免費提供婚前檢查12032對。開工建設兩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市一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定遠縣總醫院、明光市中醫院、天長市人民醫院門診樓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新招錄衛技人員570人,主要充實農村基層。計劃生育工作面對困難求突破,進一步拉升標桿、主攻後進、細化任務、狠抓督查,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02%。,整體形勢明顯好轉。發展文化廣電事業。隆重舉行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慶祝活動。第二屆中國農民歌會和第八屆安徽花鼓燈會在我市成功舉辦,廣獲好評,進一步提高了滁州的知名度。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20個、農家書屋303家。完成531個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開通任務。競技體育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雙向推進。完成了67個村的農民健身工程建設。重視發展環保事業。突出抓好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指標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市和6個縣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進一步整治滁城浴室燃煤鍋爐污染。軍分區遷建工程進展順利。駐軍服務、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預備役建設、雙擁優撫工作得到加強。統計、氣象、防震、檔案、保密、地方誌、婦女兒童和老齡工作投入加大、事業發展。民族、宗教和外事、僑務、工商聯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堅持以就業和社會保障為抓手促進社會和諧。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多層次安排就業援助,建成15個農民工創業園,帶動8500人就業;完成新型農民培訓5.1萬人次、農民工技能培訓4.2萬人次;發放創業小額貸款8476萬元,向18戶承諾不裁員企業發放補助資金850萬元;全市新增就業人數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2%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296元,增長8.5%。積極擴大城鄉基本保障的覆蓋面。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擴大到22.4萬人和20.3萬人,城市低保和農村低保人數分別擴大到7.5萬人和14.3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保障水平尤其是大病救助水平明顯提高,城市廉租住房保障范圍擴大到人均住房不足15平方米和人均月收入不足320元的家庭,開工建設廉租房30萬平方米,發放廉租補貼1723萬元,農村因災倒房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積極開展社會救助,全市發放春荒救助金1000多萬元;農村五保人數擴大到2.8萬人,新改建敬老院38所,集中供養率提高6個百分點;向7376名農民發放了計劃生育獎扶資金;15.3萬大中型水庫移民享受到後期扶持直補;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全部被納入基本生活補助范圍;向3.5萬名城鄉重度殘疾人提供生活救助2286萬元;為117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了復明手術。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面積562萬畝,參保牲畜18萬頭。全方位、立體化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機制正在形成。
堅持以服務和管理為抓手維護社會穩定。自下而上立體排查信訪隱患,深入開展大接訪活動,突出抓好問題解決和矛盾化解,暢通信訪渠道,全市信訪總量穩中有降。突出60周年國慶等重要節點抓好安保工作。保持對違法犯罪的嚴打攻勢,集中開展禁賭、打擊傳銷、「掃黃打非」、打擊涉槍涉爆等專項行動,強化治安巡邏和視頻監控建設,積極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滁州」建設得到加強。深入開展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和建設、交通等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層層建立掛牌督辦制度,妥善處置雲南水富縣農民工矽肺病、鳳陽6·21爆炸和南洛高速滁州段10·7特大交通事故等,強化了安全生產監管。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處置體系和管理機制,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大局的穩定。
(五)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在提高行政服務能力上取得了有效進展
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政府系統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接受和堅決服從市委的統一領導,有力促進了滁州的政治生態建設。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堅持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高度重視吸納社情民意,及時辦理人大工委和政協專委的專題調研意見。市政府全年共辦理人大議案2件、人大代表建議69件、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12件、政協提案325件、政協建議案5件,辦結率均為100%,並努力提高辦理質量;加強「五五」普法,增強法治意識;加強行政執法,突出抓好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范運用。效能建設深入開展。全面實施了重點工作推進、重大項目聯系、目標績效考評、幫辦服務體系等12項體制機制創新,企業登記注冊、基建聯合審批、「3+1」聯網服務、信息公開發布四大平台全面建成運行;取消市本級行政審批項目60項,合並20項,暫緩審批4項;對省下放的211個行政審批項目,取消36項,進一步下放29項,合並18項,暫緩審批11項;整合黨委、政府和紀委督辦機構,集中督辦力量,創新督辦機制,強力推進工作落實;加強「12345」市長熱線工作,暢通政風行風熱線,開辟《效能觀察》欄目,增強效能輿論監督;開展基層站所評優評差活動,拓展社會監督渠道。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落實。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重點治理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政府招標采購統一管理范圍,加強政務公開,強化行政問責,開展監察和審計監督,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2009年,我們共同經歷了很多困難,我們攜手戰勝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了社會和諧穩定,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上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引和省委、省政府與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市軍分區等各大班子及其各位領導,向全市450萬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黨代會代表,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滁解放軍指戰員、武警消防官兵,向國家和省駐滁單位,向廣大來滁投資客商和建設施工人員,向長期以來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滁州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從外部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過去,宏觀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鞏固,將繼續給我市部分行業、部分企業帶來困難;隨著經濟逐步回暖,區域經濟競爭將更加激烈。從自身看,一是經濟總量不夠大,結構不夠優,工業缺乏大企業、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支撐,競爭力不強,現代農業發育不足,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快,對外開放度不高,縣市區之間和行業之間、園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發展質量還有待盡快提高;二是城鎮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總體水平還不高,中心城市和縣城功能不夠完善,帶動力不夠強,農村小城鎮發展比較慢;三是財政實力還比較弱,保障能力不強,社會事業欠賬比較多,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幹部工資標准和群眾收入水平還比較低,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四是政府自身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政府機關在服務意識、工作作風上還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政府幹部的市場經濟意識、創新工作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經驗等都還存在不足,廉政建設方面也還有需要重視和改進的地方。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認真對待,積極採取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5. 2022年諸城市那個污水處理廠在建設
2022年諸城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在建設。根據相關資料查詢,2022年諸城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在建設。本項目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由諸城市鴻泰水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諸城市第三污水處理廠佔地包括廠區佔地和昌城污水處理廠內佔地,廠區佔地面積114.29畝,昌城污水處理廠內佔地2.54畝。
6. 求安徽省各地區污水處理廠的電話、地址和相關負責人信息,多謝!
安徽 淮北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1年 8月
安徽 淮南市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2年 1月
安徽 界首市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2年 10月
安徽 銅陵市新民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3年 7月
安徽 巢湖市污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 二級生化 2003年 9月
安徽 合肥望塘污水廠 氧化溝 2003年 9月
安徽 阜陽創業水務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3年 12月
安徽 六安市城北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4年 6月
安徽 合肥市朱磚井污水處理廠 SBR 2004年 9月
安徽 渦陽縣城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4年 11月
安徽 馬鞍山市第二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4年 12月
安徽 宿州市城南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5年 3月
安徽 太和縣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5年 4月
安徽 黃山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二級生化 2005年 7月
安徽 馬鞍山市水暉環保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 A2/O 2005年 9月
安徽 亳州市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6年 1月
安徽 無為縣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7年 1月
安徽 湖州朱家橋污水處理廠 A2/O 2007年 1月
安徽 蒙城縣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7年 8月
安徽 馬鞍山王家山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7年 8月
安徽 天長市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7年 9月
安徽 明光市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7年 9月
安徽 合肥王小郢污水廠 氧化溝 1998年 9月
安徽 蚌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 氧化溝 2002年 11月
7. 成都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污水處理廠地址分別是哪
成都市第一污水處理廠和成都第二污水處理廠位於金融總部商務區,
成都市回第三污水處答理廠位於成都市南部新區,高新區三瓦窯桂溪鄉境內,在武侯大道南側約200m,距市中心約8km。
成都市第四污水處理廠位於成都市高新區桂溪石牆村。
成都市第五污水處理廠位於中心城區。
成都市第六污水處理廠位於成都市成華區龍潭街道辦高洪社區。
成都市三環路龍潭立交外側,先到龍潭片區,再到高洪社區。
成都市第七污水處理廠位於成都市清白江區。
成都市第八污水處理廠青羊區。
8. 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還要做環評嗎
肯定需要做環評的。
9. 污水處理廠的施工內容及流程是什麼
內容包括場地平整、污水處理的建築物、構築物及附屬設施的土建工程,廠區給排水管網、照明、道路和通訊及污水截流管道等工程。
建築物與構築物描述:
1、粗格柵進水泵房
進水泵房由地下進水管、粗格柵間、地上提升泵房及溢流井組成。
①、地下進水管為D500、深3m的玻鋼管。
②、粗格柵間為長10.9m、寬7.8m、深約5.5m的地下鋼筋砼深池,與進水管相連。
③、提升泵房設在粗格柵間上方,粗格柵間頂板即為提升泵房的地坪,泵房為磚混結構,現澆樓板,平面尺寸為9m X 13.65m,層高5.7m。
2、細格柵、沉砂池
沉砂池由進水渠道、沉砂池主體、中間渠道、出水池組成。該系統為架空式鋼筋砼結構。
①、沉砂池主體為直徑2.53m的園形架空水池兩個,下部為錐形並帶有集砂斗。
②、出水池為深2.5m,平面尺寸3.49Mx5m的鋼筋砼深井。
整個系統頂部設有人行走道及防護欄桿。
3、生化池
反應池是本工程中最大的一組鋼筋砼水池。其平面尺寸為29.3m X 10.6mX4m,深度6.4m,其中地上3.2m,地下3.2m。該池共分4格,每一格有一道鋼筋砼隔牆(下方留孔)。池頂周邊設有人行通道及鋼欄桿。格與格之間的鋼筋砼隔牆頂部設有深1.Om,寬1.5m的溝道,上設鋼格柵蓋板及鋼欄桿。池內有工藝等專業所需的預留孔洞及預埋件。
4、鼓風機房
結構形式為單層磚混結構,層高7.5m。值班室為依附的磚混結構。
5、配水井
配水井為一平面尺寸為4.85X2.25m,深2.2m,中間有隔板將其分為5部分,池內設有直爬梯。
6污泥脫水間
結構為單層磚混結構,層高7.5m,基礎為剛性基礎。
7、綜合樓
二層磚混結構,現澆樓板,條行基礎。內有辦公室,值班室化念室等。
8、變配電間
為單層磚混結構,現澆鋼筋砼屋面,基礎為牆下砼條型基礎。
工程的工作內容較多,有下述17項:
第一項為基礎、水池等的土方開挖;第二項為砼及鋼筋砼工程;第三項為磚砌體工程;第四項為地溝及設備基礎施工;第五項為溝、渠、池的閉水試驗;第六項為土方回填;第七項為門窗、樓梯、欄桿等的製作、安裝和油漆;第八項為內、外牆面的粉刷和噴塗;第九項為頂棚的粉刷;第十項為屋面找坡、找平及防水施工;第十一項為室內地平施工;第十二項為室外散水、坡道、踏步及排水溝施工;第十三項為吊車軌道、連接件、車檔等的製作、安裝和油漆;第十四項為廠區給排水管道與建築物室內外給排水衛生設施的施工;第十五項為廠區供電外線、建築物室內外照明及防雷接地施工;第十六項為廠區道路、排水溝、管和綠化施工;第十七項為配合設備、水、電安裝、修補因安裝碰傷的牆、地面、門窗及室外散水道路等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