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院廢水Cod超標投加什麼菌種
你好來,請問你是新系統自啟動還是老系統啟動:
醫院廢水常用 【甘度】 復合菌;
1、 復合菌降解cod、氨氮、總氮等,適合用於生化池系統培養微生物。
2、建議每立方投加500PPM復合菌種。
3、 醫院廢水處理與消毒後達標才能排放,污泥需要要經過50度以上高溫持續5天以上高溫處理。
4、找環保公司,例如 甘 度。
投加方法:
固體粉末菌種在投加前需要與生化池的污水溶解,菌種與水的溶解比例為1:10溶解,溶解後的細菌溶解分別投加到之前已經攪拌和曝氣的好氧氧和缺氧池子中。
甘度 復合菌劑
進出水關閉兩天中水中的有機物有限,細菌繁殖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有機物,通過人工外部投加營養源,如葡萄糖,尿素和磷酸二氫等。
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已經培養起來的細菌的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5,第二天是正常進水量的2/5,第三天是正常進水量的3/5。第四天是正常進水量的4/5,第五天時,可正常進出水。
❷ 醫院污水的處理工藝
醫院污水的處理處理工藝是根據醫院的規模、性質和處理污水排放去向,進行工藝選擇。
醫院污水的處理處理工藝主要採用的工藝有三種: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醫院污水處理工藝一般採取工程設計、建設及驗收的操作與管理辦法,其處理設施需經過一定時間的試運行,處理效果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化學法治理需經一個月的試運行,二級生化法處理需經三個月以上的試運行。
1.通常採用物化+生化方法處理工藝,醫院污水的處理處理主要工藝有:絮凝沉澱(物化)+水解酸化(生化)+深度氧化(生化)+消毒---達標排放
絮凝沉澱(物化)+水解酸化(生化)+MBR(生化)+消毒--->達標排放
2.醫院污水的處理處理工藝物化:主要是讓微生物無法分解的有害沉澱,將絮凝劑、混凝劑等化學葯劑加入污水,將有害物轉移至污泥,通過處理污泥達到目的。
醫院污水的處理處理工藝生化:是人類發現自然界水體中的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能力,分析總結出:不同環境下的微生物能分解不同有害物,一般採用的是厭氧菌+好氧菌培養,即水解酸化和深度氧化。
3.醫院污水的處理處理工藝消毒法
醫院污水的消毒方式很多,如液氯法、臭氧法、次氯酸鈉法、二氧化氯法等。但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氯化法它具有投配方便、價格低廉、可靠性高等優點,臭氧法用於醫院污水消毒,可有效地殺滅大腸菌,小兒麻痹等病毒。而且不受廢水中氨氮含量及pH值的影響
❸ 污水處理菌的作用是什麼
在21世紀人類經濟高度發展的同時,也造成環境嚴重破壞與污染,使人們的健康遭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整治各種污染的環境保護措施迫在眉睫,從中央到地方,無不將其列為首要的施政重點。其中水污染的程度已經造成生態的嚴重失衡,大自然因過度的污染而失去了原有的氮循環自凈能力,所以藉由水處理方法是修復大自然生態的必須法門。
而在眾多的污水處理方法中,生物處理法因為工藝簡單、成效顯著、成本低廉、純天然環保、無二次公害等優點,在全世界都是最主要的污水處理工藝。其中生物膜法、生物滴慮法、活性污泥法或加入生物制劑等方法,都是利用生物的分解能力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但目前市面上大多的微生物處理僅靠存在於廢水污泥中自發菌之作用,由於現代工業化污水中的污染源種類相當復雜,而分解污染物的生物菌種類不全,該有的不存在,而不必要者又偏多,往往因為有效菌數量不足或菌種分解能力不夠,降解污染能力欠佳,以致於處理效果不易控制,有時還需憑借運氣,此種情形往往使投資興建設備之業主喪失信心,無所適從。
第三代BIO-1污水處理菌種的技術核心技術在於「以生物技術修復受污染水體氮循環自凈能力」,所有的菌種源自於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馴化,最終回歸大自然,擔任修復水體氮循環的使命,符合無毒、無公害、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原則。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質、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學混凝、助凝過程。
作用機理
一、好氧性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利用水中的溶氧(DO),將有機污染物質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轉化為污水處理微生物的營養物質,並利用這些養分進行繁殖,其過程正好可以降解污染物質,達到除污除臭的目的,此種處理法稱為好氧性處理,利用最多的就是活性污泥法。
二、通用厭氧性污水處理微生物是在沒有溶氧的環境下將硝酸鹽還原(利用硝酸鹽中的氧),進行脫氮反應,使其產生氮氣,此種方廣泛運用於含有氮氣的廢水處理。而酸生成菌(通用厭氧性微生物)常用於絕對厭氧微生物污水處理工法中的前期酸化反應。
三、絕對厭氧性生物處理是利用酸生成菌進行酸化反應,將污水中的醣類或蛋白質分解成單醣類、胺基酸或低級脂肪酸(有機酸)。再以醋酸生成菌(絕對厭氧性微生物)將污水中的單醣類、胺基酸或有機酸分解成醋酸。最後再以甲烷生成菌(絕對厭氧性微生物)分解醋酸生成甲烷。
四、多數的污水處理微生物以污染物為食,比如碳水化合物類、蛋白質類和脂肪類等污染物,都能被各種污水處理微生物分解,使其成為自身生長繁殖的養分。而利用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等,能將惡臭氣體硫化氫轉化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硫元素,進而達到除臭的效果。
五、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本身具有的多糖類黏性物質,能利用來吸附環境中的污染物,此種特性常被運用來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
六、經過特殊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群進入到污水中時,會成為環境中的優勢菌,能抑制病原菌和腐敗菌的生長,比如乳酸菌等成為優勢菌後,就能抑制環境中大腸桿菌等的生長,從而減少氨氣等臭味的產生。
❹ 污水處理生化段需要用到哪些菌種
污水處抄理系統生化段主要是好氧池襲厭氧池缺氧池等等
1、好氧池、厭氧池、缺氧池可以用甘度復合菌種: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助力新老系統快速啟動。
復合菌種主要是降解COD/BOD/氨氮/總氮/總磷等污染物,復合菌種是一個復合型菌種,屬於兼性菌種,主要成分硝化細菌屬、反硝化細菌屬、芽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和活化酶以及多糖等等。同時應用於新老系統啟動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好氧池用甘度硝化細菌:主要降解氨氮
氨氮的去除所用的細菌是硝化細菌,硝化細菌屬於好氧菌種,主要應用於好氧池,其成分主要是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組成。
3、缺氧池和厭氧池甘度反硝化細菌:主要降解總氮
總氮的去除所用的細菌是反硝化細菌,屬於厭氧菌,主要應用於厭氧池或缺氧池,其主要成分是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科等等。
微生物菌種專家甘度環境為您提供,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❺ 污水處理菌的種類
污水處理菌種有:厭氧顆粒污泥、厭氧絮狀污泥、好氧絮狀污泥、厭氧氨氧化污泥、好氧顆粒污泥、反硝化菌種等
❻ 污水處理菌是什麼東西
為達到污水中污染物質降解的目的,遴選、培養、組合針對污水特別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形成菌群,成為專門的污水處理菌種,稱為污水處理菌。。
菌種源自於大自然,加以人工培育馴化,最終回歸大自然,擔任修復水體氮循環的使命,符合無毒、無公害、無二次污染、對人體無害的原則。能有效去除氨氮、BOD、COD、SS、硝酸根、硫酸根、色度、臭味、毒性物質、化合污染物等,而不需化學混凝、助凝的過程。
污水處理菌的主要分類
硝化細菌:硝化細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種好氧性細菌,包括亞硝酸菌和硝酸菌。生活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層中,在氮循環水質凈化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廣泛存在大自然各個角落,空氣、江河、大海、土壤都有,生物學中發現的硝化細菌有幾千種之多。
反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是一種能引起反硝化作用的細菌。多為異養、兼性厭氧細菌,如反硝化桿菌、斯氏桿菌、螢氣極毛桿菌等。它們在氙氣條件下,利用硝酸中的氧,氧化有機物質而獲得自身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反硝化細菌廣泛分布於土壤、廄肥和污水中。可以將硝態氮轉化為氮氣而不是氨態氮,與硝化細菌作用不完全相反。主要應用於污水處理,如景觀水治理,城市內河治理,水產養殖處理等,其中水產養殖污水處理應用最為廣泛。
硝化反硝化復合菌種:具備硝化和反硝化雙重作用的復合菌種,在污水處理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單一使用硝化或反硝化菌種越來越難達成菌種平衡,硝化反硝化的配比多數企業對污此的掌握也並非准確,造成大量菌種資源浪費或不足,難以達成理想的污水處理效果。復合菌種可根據水質情況自我擴繁,達到菌種平衡,讓污水處理工作更簡單、高效。
❼ 醫院污水消毒處理的工藝是什麼
二級處理工藝
(1)
工藝流程說明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
「調節池→生物氧化→接觸消毒內」
。
醫院污容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
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後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
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調節池、生化處理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
燒。消毒可採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
(
非傳染病和傳染病污水
)
(略)
傳染病醫院的污水和糞便宜分別收集。生活污水直接進入預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後進入
調節池,
病人的糞便應先獨立消毒後,
通過下水道進入化糞池或單獨處理
(如虛線所示)
。
各
構築物須在密閉的環境中運行,通過統一的通風系統進行換氣,廢氣通過消毒後排放,消毒
可採用紫外線消毒系統。
(2)
工藝特點
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
codcr
、
bod5
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
性污泥和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採用具有過濾功能的
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於後續消毒。
❽ 污水處理菌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一、將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進水與出水關閉,並保持曝氣狀態,PH值調適到6.5-7.8之間較佳。
二、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將菌劑一次性全部均勻投入曝氣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況適量增減。
三、持續曝氣24小時,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並進行繁殖,達到活躍狀態。
四、建議採用階段式調適進水,以減小對微生物之沖擊,運行第一天打開正常進水量的1/3,第二天打開2/3,第三天即可全開。如進水量設計偏小,則可一次性全開。
五、監測與調適系統運行,約30天後若系統穩定,則無需再添加菌劑。
【產品功效與特點】
1、德豐生物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為德豐29年技術結晶,本土生產,菌種更符合本地,供貨周期更短,價格更優!
2、零污泥污水處理技術,一舉攻堅污水處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3、具備超強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質,有效率達90-95%以上。
4、二沉池出水可直接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或相關標准。
5、一次性投入,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投加菌種,大幅降低治污成本
6、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具備顯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H3、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超強。
7、硝化細菌只需一次投放,系統穩定後無需持續添加菌種
8、第三代污水處理菌硝化細菌易培養、繁殖快、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自然進化等特性,一旦出現新的污染化合物,它們也能逐步通過自發或誘導產生新的酶系,具備新的代謝功能,從而降解或轉化新的化合物。
注意事項
一、PH值 :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PH的作用范圍為6~8.5之間,更適使用范圍在6.5~7.5之間。
二、溫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溫度的作用范圍在10℃~38℃之間,更適作用溫度為22~35℃。;高於60℃會導致細菌的死亡;低於10 ℃時,細菌生長會受到限制。
三、DO溶解氧:在曝氣池中,溶氧量應保持在3-6毫克/升; 充足的氧氣能提高好氧細菌的降解污染能力。
四、鹽度: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適用,極限可耐受5%的鹽度。
鹽度小於0.5%直接投放即產生效果,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鹽度0.5%-2%之間約需要2-1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鹽度2%-4%之間約需要10-30天馴化適應該水質,實現自我平衡和擴繁。
五、抗毒性:污水處理菌種硝化細菌可以較有效地抵抗化學毒性物質,包括重金屬等。當受污染區含有殺菌劑時,應預先研究它們對微生物的作用。
六、儲存方法:應密封貯存於陰涼、乾燥處,不要與有毒物品一起存放。
❾ 醫院里的廢水怎麼處理
❿ 當前醫院污水處理有什麼新型的消毒劑嗎
醫院污水處理抄的新型襲消毒劑目前主要有兩種:
二氧化氯。目前主要應用於醫院污水消毒、自來水消毒、食品加工廠環境消毒等化工領域,是一種強氧化劑,非含氯消毒劑,投加後無三致物產生,是一種環保綠色消毒劑。目前高含量的二氧化氯固體粉劑含量高的可達48%。
活性氧消毒劑。一般又稱之為過硫酸氫鉀復合鹽,以秀霸活性氧為例,是以單過硫酸氫鉀復鹽、檸檬酸、氯化鈉為主要原料的消毒粉,單過硫酸氫鉀含量為:18%-25%,氯化鈉含量為5%-6%,活性氧含量13%±1.3%。可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致病性酵母菌等醫院感染常見細菌和細菌芽孢。
此外,目前的紫外線殺菌和MBR的一體化污水處理也是在污水殺菌處理中能日常看到的殺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