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有什麼意義
硝化作用可將NH3或NO2-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NO3-形式。
反硝化作用:土壤及水環境因好氧性機體的呼吸作用使氧被消耗而造成局部的厭氧環境,硝酸鹽還原細菌進行厭氧呼吸可將土壤中植物能利用的氮(硝酸鹽NO3-)還原成氮氣而消失,從而降低了土壤的肥力。鬆土,排除過多水分,保證土壤中有良好的通氣條件可防止硝酸鹽還原細菌的反硝化作用。同時反硝化作用在氮素循環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硝酸鹽是一種易溶於水的物質,通常通過水從土壤流入水域中。如果沒有反硝化作用,硝酸鹽將在水中積累,會導致水質變壞與地球上氮素循環的中斷。
⑵ 污水處理中什麼是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是指一個生物用氧氣將氨氧化為亞硝酸鹽繼而將亞硝酸鹽氧化為硝酸鹽的作用。尤指將有機化合物轉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處理)。將氨降解為亞硝酸鹽的步驟常常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驟。硝化作用是土壤中氮循環的重要步驟。這一過程由俄國微生物學家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維諾格拉茨基發現。
反硝化,也稱脫氮作用,是指細菌將硝酸鹽(NO3−)中的氮(N)通過一系列中間產物(NO2−、NO、N2O)還原為氮氣(N2)的生物化學過程。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菌統稱為反硝化菌。
常見硝化方法:
(1)稀硝酸硝化一般用於含有強的第一類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應在不銹鋼或搪瓷設備中進行,硝酸約過量10~65%。
(2)濃硝酸硝化這種硝化往往要用過量很多倍的硝酸,過量的硝酸必需設法利用或回收。
(3)濃硫酸介質中的均相硝化當被硝化物或硝化產物在反應溫度下為固體時,常常將被硝化物溶解於大量濃硫酸中,然後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進行硝化。
(4)非均相混酸硝化當被硝化物或硝化產物在反應溫度下都是液體時,常常採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過強烈的攪拌,使有機相被分散到酸相中而完成硝化反應。
(5)有機溶劑中硝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採用不同的溶劑,常常可以改變所得到的硝基異構產物的比例,避免使用大量硫酸作溶劑,以及使用接近理論量的硝酸。常用的有機溶劑有乙酸、乙酸酐、二氯乙烷等。
⑶ 污水處理中硝化反應什麼作用會帶來新的污染嗎
硝化反應簡單來說就是污水進入生化池後,在好氧區,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完成氨狀態氮到硝酸或亞硝酸態氮的轉化。此反應可以減低污水中氨氮指標,但對於總氮指標無影響。
⑷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分被是指什麼
硝化作用是指異養微生物進行氨化作用產生的氨,被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氧化成亞硝酸,再氧化成硝酸的過程。
反硝化作用即硝酸還原作用。土壤中存在許多化能異養型反硝化細菌,在通氣不良,缺少氧氣的條件下,可利用硝酸中的氧,使葡萄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能量。
⑸ 污水處理中反硝化有什麼作用,硝化有什麼作用,謝謝最好說詳細點。
1、生物反硝化過程是指在無氧或低氧條件下,微生物將硝酸鹽氮(NO3--N)和亞硝酸內鹽氮(NO2--N)還原成容氣態氮的過程。
2、參與這一過程的微生物稱為反硝化菌,是一類兼性厭氧微生物。
3、反硝化菌在環境中存在於土壤、沉積物、地表水、地下水中。
4、大部分反硝化菌以有機物為電子供體,是異養菌。
5、活性污泥中的細菌80%為兼性厭氧菌。
反硝化作用是什麼?
⑹ 污水處理中什麼中硝化和反硝化
本發明污水處理硝化/反硝化工藝,相對於現有技術,由於採用缺氧池中反硝化液作為好氧池射流曝氣工作液(好氧池原射流曝氣動力泵,只是抽取為缺氧池水),使得好氧池中液位由於外來補充液位獲得提升,同時缺氧池液位下降產生液位差(例如形成50-80cm液位差),從而可以形成無動力溢流迴流,省略了現有技術迴流動力例如迴流泵、氣提裝置等,節省了迴流能耗,並且射流曝氣本身需射流泵,也基本不增加動力(只用射流泵達到射流曝氣與硝化液迴流功能)。同時,缺氧池相對好氧池低的DO,低DO反硝化液作為射流曝氣射流工作液,明顯提高了曝氣氧溶入量,因而提高了曝氣充氧轉移效率,經測試可以提高氧轉移效率20-30%,從而可以減少20-30%曝氣供風量,降低了射流曝氣供風風機能耗,加節約迴流提升能耗,此段總能耗可以節省10-20%。再就是,運行時好氧池水位提高,還可使得後續處理單元池液位可以同步提高(例如50-80cm),以及使最終出水液位也提高50-80cm設計,不僅減少了因自流需要降低池深工程建設費用,可以節省池下挖的土建池投資10-20%,而且還降低了污水提升能耗。由此改變迴流方式(確切說是改變了好氧池射流曝氣射流工作液來源),實現一改新增三功能的技術效果。本發明改進的污水處理硝化/反硝化工藝,是對現有射流曝氣方式生物脫氮硝化液迴流方式的重大改進,可以用於所有帶硝化/反硝化工藝段的污水處理工藝。好氧射流曝氣射流工作液採用缺氧池反硝化液,以及可以設計好氧池液位高於缺氧池液位二大特徵,區別於現有技術,構成本發明改進重要識別特徵及核心。
以下結合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射流曝氣A/O工藝),示例性說明及幫助進一步理解本發明實質,但實施例具體細節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並不代表本發明構思下全部技術方案,因此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總的技術方案限定,一些在技術人員看來,不偏離本發明構思的非實質性增加和/或改動,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效果的技術特徵簡單改變或替換,均屬本發明保護范圍。
⑺ 什麼是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
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為硝酸的過程。硝化細菌將氨氧化為硝酸的過程。通常發生在通氣良好的土壤、廄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
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也稱脫氮作用。反硝化細菌在缺氧條件下,還原硝酸鹽,釋放出分子態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過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鹽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為氮源,稱為同化性硝酸還原作用:NO3-→NH4+→有機態氮。許多細菌、放線菌和黴菌能利用硝酸鹽做為氮素營養。另一用途是利用NO2-和NO3-為呼吸作用的最終電子受體,把硝酸還原成氮(N2),稱為反硝化作用或脫氮作用:NO3-→NO2-→N2↑。能進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數細菌,這個生理群稱為反硝化菌。大部分反硝化細菌是異養菌,例如脫氮小球菌、反硝化假單胞菌等,它們以有機物為氮源和能源,進行無氧呼吸,其生化過程可用下式表示: C6H12O6+12NO3-→6H2O+6CO2+12NO2-+能量 CH3COOH+8NO3-→6H2O+10CO2+4N2+8OH-+能量 少數反硝化細菌為自養菌,如脫氮硫桿菌,它們氧化硫或硝酸鹽獲得能量,同化二氧化碳,以硝酸鹽為呼吸作用的最終電子受體。可進行以下反應: 5S+6KNO3+2H2O→3N2+K2SO4+4KHSO4 反硝化作用使硝酸鹽還原成氮氣,從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營養的含量,對農業生產不利。農業上常進行中耕鬆土,以防止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氮素循環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可使土壤中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NO3-減少,消除因硝酸積累對生物的毒害作用。
⑻ 什麼是污水處理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是NH3-N轉變為NO3-氮,反硝化是指NO3-態氮轉化為N2。反硝化 也稱脫氮作用。因為氮變成氮氣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