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旋流沉砂池各適用於何種污水處理工藝
我覺得適合什麼工藝這個也不是固定的模式吧?應該結合它們各自的特點以及所處理污水的性質、後續處理工藝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平流式沉砂池是平面為長方形的沉砂池。設計流速為0.15-0.3m/s,停留時間應大於30秒。沉砂含水率為60%,容重1.5t/m3。採用機械刮砂,重力或水力提升器排砂。具有截留無機顆粒物效果較好、結構簡單等優點。在其下部設集砂斗,池底有i=0.1-0.5的坡度,以保證砂粒滑入。由於曝氣作用,廢水中有機顆粒經常處於懸浮狀態,砂粒互相摩擦並承受曝氣的剪切力,砂粒上附著的有機污染物能夠去除,有利於取得較為純凈的砂粒。 在旋流的離心力作用下,這些密度較大的砂粒被甩向外部沉入集砂槽,而密度較小的有機物隨水流向前流動被帶到下一處理單元。另外,在水中曝氣可脫臭,改善水質,有利於後續處理,還可起到預曝氣作用。 普通沉砂池截留的沉砂中夾雜有15%的有機物,使沉砂的後續處理難度增加,採用曝氣沉砂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點。旋流沉砂池是用機械力控制水流流態與流速加速砂礫的沉澱並使有機物隨水流帶走的裝置。優點是:適用流量變化能力強,水頭損失小,細砂粒去除率高,動能效率高,缺點是:攪拌槳上會纏繞纖維狀物體,砂斗內沙子因被壓實而排出困難,佔地大。
② 平流式沉沙池的優缺點,以及 如何解決它的不足
平流式沉砂池施工方便造價低,但使用較長時間時,污泥沉積抽泥不方便,必須增加曝氣管,邊曝氣邊抽泥。
③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幾種
污水處理工藝:
一、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四、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④ 曝氣沉砂池的工作原理與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區別
分離基礎不同:沉砂池是以重力分離或離心力分離為基礎。平流式沉砂內池是通過控制進入容的污水流速,以重力分離無機顆粒。
工作原理不同:曝氣沉砂池是由於曝氣作用,在池的橫斷面上產生旋轉流動,整個池內水流產生螺旋狀前進的流動形式,無機砂粒由於離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平流式沉砂池,通過控制進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對密度大的無機顆粒下沉,而有機顆粒則隨水流帶走。
(4)平流沉沙池適用於哪種污水處理工藝擴展閱讀:
特點
曝氣沉沙池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其特點為:
1,沉沙中含有有機物的量低於5%。
2,由於池中設有曝氣設備,它具有預曝氣、脫臭、除泡作用以及加速污水中油類和浮渣的分離作用。
優點:曝氣沉砂池對後續的沉澱池、曝氣池、污泥硝化池的正常運行及對沉沙的最終處置提供了有利條件。
缺點:曝氣作用要消耗能量,對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厭氧段或缺氧段的運行存在不利影響。
⑤ 一般的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不溶態污染物來的分離技術:自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3、膜分離法:擴散滲析、電滲析、反滲透、超濾、納濾、微濾 ;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