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土塘養殖對蝦暗黑水處理

土塘養殖對蝦暗黑水處理

發布時間:2020-12-17 07:09:22

⑴ 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真的已經落伍了嗎

改善池塘硬體條件,合理地利用這些先進的科技產品。同時,機械就是為人類服務的,隨著內對蝦越來越難養,要容求的池塘環境也越來越高,不單是工廠化和循環水養殖,包括土塘養殖,也會逐步進入改革的時代,到最後,養殖戶拼的就是硬體設施,拼的就是硬實力。
對於土塘而言,增加增氧能力對蝦養殖成功率的保證,但是增氧機也要分多種情況使用,特別是現在採用大混養模式的池塘,各種魚類生存空間不一樣,總得來說就是要立體增氧,從上到下,使之高產豐收。

⑵ 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放蝦苗一周左右,成活率不高,開增氧機出現很多泡。請問是什麼回事有什麼辦法

前期准備
1、整塘清淤。在冬季,清除池底雜草和過多淤泥,修整池塘,曝曬池底,使池塘底部乾裂。
2、消毒殺菌。放苗前一個月左右,每畝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5—20千克或茶籽餅50千克進行清塘消毒,殺滅病菌、魚卵等。清塘葯物尤以生石灰為佳。
3、蝦池進水。當清塘葯物的葯性消失以後,以及放養前10天左右,即可進水。但蝦池進水前,還要觀察池塘有否絲狀藻類產生,若有則池塘先進水10厘米左右,再用清苔凈進行全池潑灑,以殺滅絲狀藻類。這樣可達到更好的肥水效果。進水時還必須做好:
在進水口設置濾網。濾網採用60目錦綸網布或尼龍篩絹製成直筒網片,網長為2米以上,具體視進水泵口徑大小而定。
把握進水尺度。首次進水以40—50cm為宜,以利施肥培養餌料生物,以後再逐漸提高水位,到放養時水位達到80—100厘米。
4、培養餌料生物。在養蝦塘內培養繁殖餌料生物(基礎餌料),是解決蝦苗進池後的適口餌料,加速對蝦生長的一項有效措施,是充分利用蝦塘的自然生產力,降低養蝦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由於基礎餌料生物具有繁殖快、培養方法簡易可行和營養效果明顯的優點,因而成為養殖程序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生產環節。實踐表明,如果基礎餌料豐富,蝦苗入池後成活高,生長快。蝦池肥水的方法為:
用有機肥肥水:使用的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發酵,用量視池塘底部環境狀況而定,一般每畝用量為25公斤左右,具體用量視池塘肥瘦程度而定。但使用前最好用石灰進行拌和殺蟲與消毒,以免產生蟲害。
碳氨、磷肥肥水:用量為20公斤左右,碳氨與磷肥之比為3:1。
復配好的有機肥料肥水:如集凱南美白對蝦專用有機肥。用量為為每畝20—40公斤,與復合肥結合使用,效果則更快更好。
其它品種:如市場上有售的生物肥料、活性肥水劑等。
說明:一般來講,有機肥、化肥、生物肥料等有機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最好。具體用量視池塘的基本狀況、肥瘦程度和水源水質等而定。
肥水後,水色呈黃綠水或茶褐色,透明度30;40厘米為好。

水質管理

蝦池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南美白對蝦生長和生存,養蝦就是養水。如果能有效地管理水質,使蝦的生活環境良好,則蝦體質健康、生長迅速。水環境污染物質超過對蝦忍耐程度,輕者會引起生長不佳與慢性中毒,以及導致生理機能減低,誘發疾病,活動行為異常,中毒死亡等。因此,水質管理在養蝦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水質的好壞,受水源、氣候、水中生物、殘餌及生物排泄物等影響。這些影響有時不僅是單一作用,而且也有綜合地相互作用,所以,對每一個影響因素必須加以注意控制,使水質安定良好,促使對蝦健康生長。具體做好:
1、控制好水色:南美白對蝦養殖的理想水色是黃綠色或茶褐色。養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之間,中後期控制在30厘米左右。視水質肥瘦情況每隔7-10天加註新水一次,最好每10-15天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劑來改善水質,減少水體有機生物含量,降低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和有機物耗氧量。
2、調節好PH值:南美白對蝦最適宜的PH值為7.8-8.6,偏低用生石灰進行調節,最好不要超過9.0。
3、改良好底質:隨著蝦的生長,飼料的增加,特別是南美白對蝦養殖到中後期,則底部環境相對較差,則需要進行底質改良。若水質過濃或過清,往往底部環境較差,則需要投放一些底質改良劑來改善底部環境,以減少對南美白對蝦產生的不良影響。
4、關注池塘溶氧:在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過程中,隨著蝦體的生長,對水中溶氧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在養殖前期視水質狀況採取間隙性開啟增氧機。以後隨著蝦的生長應逐漸延長開機時間,以保證池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層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必要時應投放底部增氧劑,以增加整個池塘水體的溶解氧。
5、適時開動增氧機:放苗一個月以內,通常在陰雨天及加水時開機2~3小時,可以更好培育良好水質;一個月後,每日晴天中午和夜間開機 2~4小時,隨著蝦的生長,逐步延長開機時間。陰雨天、水質不好等天氣應延長開機時間或24小時開機,這樣有利於保持水質穩定、良好,防止白對蝦缺氧浮頭。
6、做好水質測定:主要的測定指標為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和透明度等。一旦某1個指標出現問題,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⑶ 大哥,我想養淡水土塘養殖對蝦,但是我一點經驗都沒有,我是看你回答別人的問題查找到你的。

現在國內大部分地來區的自土塘對蝦養殖都是淡水的。只是有一點,放苗都還得有點鹽度。像江蘇的模式是可以借鑒的。他們都是在池邊或角落裡圍出一個0.2-0.5畝的小池,用人工調對的鹽水來進行前期的蝦苗淡化。放苗鹽度達到0.2%就基本放苗沒問題了。之後再一天淡化0.02-0.05%左右,有個一周十來天蝦苗就適應了。也就可以進行純淡水養殖了。
不過淡水養殖的對蝦會出現一些如缺鈣、細菌、藍藻中毒等問題,必須針對性處理就是了。

⑷ 白對蝦養殖技術

清塘

清塘徹不徹底,是整造蝦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清塘方面,小編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時間安排

在計劃好淡化苗的時間以後,我們倒過來推算整個清塘需要的時間:大塘肥水(3~5天)←水體消毒(7~8天)←塘底殺菌和調節酸鹼度(5~6天)←塘底翻耕(3~5天)。因此,清塘必須提前18~24天開始,在時間安排方面,我認為最好擇中,也就是20天,主要考慮給實際操做過程留有餘地(象天氣和人為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

2.翻耕

時間安排好後,清塘的第一步就塘底翻耕,翻耕的深度最少都要達到20公分,這樣做主要考慮紫外線殺菌和土壤的疏鬆,有利空氣充分的進入泥土,達到泥土有氧發酵的目的。

3.塘底殺菌

翻耕好曝曬1~2天後,殺菌其實很簡單,之前大家都是使用生石灰進行殺菌,這樣會導致水質的ph值不穩定,所以建議大家用益生菌殺菌是最好的,有益菌可以殺死有害菌,這樣還能改良土塘裡面土壤的有機質,增加水質的營養成分,曝曬3~5天後,直接加水到80公分就可以考慮水體消毒了。

4.水體消毒

微生物消毒:塘底殺菌後,直接加水到80公分,每畝按40公分微生物菌劑(稀釋後潑灑,效果是最好的)全塘潑灑,主要目的是殺滅水體的病菌,並開動增氧機2~3小時攪拌均勻。

茶麩和殺蟲:下漂白粉後的第3天,每畝用茶麩20公斤(浸泡1晚)全塘潑灑,主要殺滅水體的魚卵,開動增氧機1~2小時。

蝦塘改底
二. 肥水

說到肥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雞糞肥水,但是這樣不僅起不到什麼效果,還增加了很多的有害菌,導致水體渾濁,嚴重的甚至使蝦死亡,給你們一個好方法。放養前20-30天,每畝每米水深用魚蝦樂3-5kg稀釋後直接潑灑。在養殖過程中,根據水質質量定期使用,通常15-30天使用一次。水質嚴重惡化時,可酌情增加用量。流水養殖或換水較為頻繁的育苗池,可在入水口處加魚蝦樂,每立方米4-6克。

三. 淡化

一、淡化池的操作

邊角建淡化池 彩條布在水裡只圍2/3面積,彩條布露出水面的部分必須保持在50公分以上,目的是考慮有風的時候擋住外塘水,以免鹽度變化和防止青蛙入池吃蝦苗。

在高溫天氣建淡化池,由於池邊角的水位淺,因而要建簡易遮陰棚,就是在小池頂部(留有1米的高度,以方便管理)加蓋一層遮陰網;

調節鹽度和硬度方面 根據池塘水質情況適量加入工業鹽和化工,但在實際操作中,調到幾格水是根據苗場的出苗時水的格數為主的。

⑸ 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和和高位池相比哪個要好些

高位池養殖成本、產量通常比土池高,但是風險也高,水質不穩定,換水量大,主要靠培養菌相維持。
土池成本低,可控條件少,效益說不準,靠大蝦。高位池靠量,可控條件多,博到大蝦更牛掰。

⑹ 水產養殖對蝦肝臟發黑應如何處理

土塘還是工廠化高密度?懷疑是干胰臟壞死

⑺ 南美白對蝦土塘養殖密度,土塘後期怎麼排污

南美白對蝦土塘養殖密度為,每畝塘5萬畝左右。

⑻ 土塘養殖南美白對蝦 怎樣處理塘裡面的鯽魚而不影響對蝦的辦法嗎鯽魚三四公分左右很多,都在搶飼料吃。

看成本怎麼預算,純正的茶皂素成本高點,不傷蝦苗,蟹苗、抱卵蝦。成本低的有青塘凈,一畝成本四元左右。如果不用護苗。清塘凈最合算,最快!

⑼ 如何提高南美白對蝦土塘養殖成功率

利用每年休養期(陽歷10月至次年月),進行適當的清淤及曬塘,可以較好的氧化底泥,提高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優化土壤氧庫和養庫,從而提高池塘的緩沖能力,減少因長期養殖而導致的底質惡化及毒素積累;預留蓄水池或打井,可以較好的切斷養殖過程中的外源病害的傳播;使用水泥護坡、鋪膜的方法,來解決池塘漏水,以提高池塘的保水能力。

增氧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養殖產量、對蝦生長速度及養殖成本(餌料系數)。當池塘的增氧能力為0.5kW/畝,對蝦養殖到200斤/畝左右時較容易出問題;當池塘的增氧能力為1kW/畝,對蝦養殖到600斤/畝左右時較容易出問題;當池塘的增氧能力為1.5kW/畝,對蝦養殖到900斤/畝左右時較容易出問題。因此增氧決定產量,產量的設計,應根據增氧能力的配備而定,切勿不顧自身條件而盲目追求高產。
苗種來源及標粗技術的不同,會導致蝦苗質量參差不齊,因此,要選擇技術手段高及管理標准好的苗種廠家非常關鍵。主要在於:高標準的水質處理;不用抗生素及高溫育苗;天然餌料培養;全程病毒、弧菌監測;應激試驗合格;變異系數低等。
放苗密度過高,因受條件的限制(水源、增氧能力、管理能力等),使對蝦生長速度減慢,養殖後期因長期供氧不足,導致餌料系數高及泛塘的風險加大;放苗密度過低,則產量低,養殖利潤減小甚至虧損。因此,根據當地養殖情況分析,以養殖利潤為導向,建議放苗密度為3-3.5萬尾/畝。按照80%的成活率,養殖70天,達30頭/斤的規格計算,畝產可達到800-900斤.。
自放苗第二天開始,投喂10萬苗/斤飼料,一日兩餐,每日增加投餌量的10%。此種投料技術,具備以下優勢:養殖時間短、生長速度快(正常40天可達60頭左右/斤的規格);如有蓄水池或井水供給,產量會進一步提升;風險低。但是,此技術必須與相應的增氧能力匹配,否則對蝦生長速度會大打折扣。
養殖前期影響對蝦成活率最大的「元兇」是因溶氧過飽和導致的氣泡病;養殖後期因增氧能力不足而導致本該養殖較大規格對蝦的土塘無奈抓蝦。基於這兩點,就能得出前期防氣泡病、後期防缺氧的養殖的關鍵。
那麼如何操作呢?首先在前期(40天之前)要培養以硅藻為主的黃色水體(微微帶點渾),這樣的水體pH值不易升高,同時非常穩定。可經常使用微生物制劑及長效碳源(「利苗多」、「穩水多」),能有效控制小藻類、藍藻的大量繁殖。其次是在後期要培養以綠藻為主的綠色水體。關鍵在於:
1、提酸鹼度。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提高水體pH值,降低亞硝酸鹽毒性。同時中和弱酸環境,減少嗜酸性有害菌的數量,從而預防黃鰓的發生。另外弱鹼性水體可以穩定水環境,促進藻類生長,有利於肥水。
2、適當使用磷肥,來降低N:P比值,加快含氮水體代謝,抑制氨氮、亞硝酸鹽的升高。同時磷肥可壓底,對防止水體變渾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磷肥中的磷和鈣可以預防對蝦軟殼。

通過以上兩種方法,可以有效預防後期養殖池塘因不良藻類或水質惡化而導致的慢性中毒、長期低氧甚至缺氧情況。

⑽ 土塘養殖白對蝦 怎麼排污

抽干水以後曝曬,把底部淤泥清出10到20公分

閱讀全文

與土塘養殖對蝦暗黑水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洗衣機除垢堵塞 瀏覽:927
如何控制印染廢水處理污染 瀏覽:350
長春污水處理廠歸哪裡管 瀏覽:807
pm05怎麼過濾 瀏覽:496
水壺除垢超聲波 瀏覽:584
德龍咖啡機設置除垢杯數 瀏覽:445
小米純水功能是什麼10分鍾 瀏覽:809
純水精靈62級為什麼有秒殺 瀏覽:698
喝了除水垢粉會咋樣 瀏覽:424
水沸騰後為什麼可除去水垢 瀏覽:977
熱脹冷縮除垢 瀏覽:966
南平污水處理廠圖片 瀏覽:132
燒結網濾芯流通量多少 瀏覽:785
自來水廠如何處理凈化污水 瀏覽:83
工業酒精的蒸餾及沸點測定實驗報告 瀏覽:714
glc有兩個空調濾芯多少錢 瀏覽:36
電解污水可以回用 瀏覽:531
單級反滲透怎麼清理濾沙 瀏覽:8
樹脂有毒用水洗有用嗎 瀏覽:147
廊坊美的凈水器加盟前景如何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