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城市污水處理的污泥含什麼

城市污水處理的污泥含什麼

發布時間:2021-10-30 00:18:36

Ⅰ 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後的污泥含有機物為多少

40%-60%,看地域情況吧,有的地方沉砂池含泥量比較高,中國大多數污泥有機物含量一般不會超過60%

Ⅱ 污水處理中污泥的成分

污水處理廠污泥成分主要是可溶解的有機生物,和不可溶解的無機物版,包括一些權生物質需要消耗的有機營養物質,以及有味氣體。從化學角度講就是一些陰陽離子還有一些大分子有機物,以及小分子的無機物。
污水處理廠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是有各種常用的或特殊的水處理方法優化組合而成的,包括各種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費用最省。設計時必須貫徹當前國家的各項建設方針和政策。因此,從處理深度上,污水處理廠可能是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設計包括各種不同處理的構築物,附屬建築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設計並進行道路、綠化、管道綜合、廠區給排水、污泥處置及處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等設計,以保證污水處理廠達到處理效果穩定,滿足設計要求,運行管理方便,技術先進,投資運行費用省等各種要求。

Ⅲ 污水處理中的污泥濃度指的是什麼

污泥濃度是單位體積污泥含有的干固體重量,或干固體占污泥重量的百分比。
sludge concentration 單位體積污泥含有的干固體重量,或干固體占污泥重量的百分比。
活性污泥污泥濃度測定步驟
1 濾紙准備 用扁嘴無齒鑷子夾取定量濾紙放於事先恆重的稱量瓶內,移入烘箱中於 103―105℃烘乾半小時後取出置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2mg,記錄(W1)。將恆重的濾紙放在玻璃漏斗內。
2 試樣測定 用100ml量筒量取充分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靜止30分鍾後讀取沉澱後污泥所佔的體積V(ml)。 傾去上述量筒中清液,用准備好的濾紙進行過濾量筒中的污泥,並用少量蒸餾水沖洗量筒,合並濾液。(為提高過濾速度,應採用真空泵進行抽濾。)將載有污泥的濾紙放在原恆重的稱量瓶里,移入烘箱中於103―105℃下烘2~3小時後移入乾燥器中,使冷卻到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乾、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4mg為止,記錄(W2)。
活性污泥污泥濃度的測定計算
1 污泥濃度 C污泥濃度(mg/L)=(W2–W1)×106÷100
2 污泥指數 SVI(ml/g)= SV%×106÷C污泥濃度
3 污泥沉降比 SV(%)= V÷100×100% 式中: V —— 100ml試樣在100ml量筒中,靜止30分鍾沉澱後污泥所佔的體積,ml; W1 —— 過濾前,濾紙 + 稱量瓶重量,g; W2 —— 過濾後,濾紙 + 稱量瓶重量,g。

Ⅳ 城市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主要成分是

市政污水主要成分為有機質、有機質細胞內的水、細胞外的水、細胞內的水是最難以脫除的。
尼科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採用不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脫水和干化,只需10分鍾就可將污泥的含水率從85%-80%降至55%,後經過不加熱狀態下的強制通風干化技術,將污泥中的含水率持續降至40%,而能耗只有熱干化的10%,並且處理過程不會產生臭氣。
「污泥無熱干化NHD™技術」攻克了污泥干化能耗高、產生臭氣這一世界性難題。取得的另一項驚人的成果是:干化後的泥餅具有相當高的熱值。由於採用不加熱的方式進行干化處理,避免了污泥中有機質的損失。用干化後的泥餅製成的生物質燃料,經權威部門檢測,以秦皇島撫寧區中冶污水處理廠污泥無熱干化項目的實際檢測效果為例,熱值達到4080大卡,高於褐煤,真正做到了變泥為「煤」。實現了國家倡導的循環經濟原則,真正讓污泥處理處置實現了資源再利用。

Ⅳ 城市污水處理廠剩餘的污泥有哪些處理途經

目前,我國污泥的處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場、海洋處理、焚燒等,但這些方法不能滿足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 填埋處理
污泥填埋場目前是中國應用最廣泛的地區。中國污泥處理的大部分垃圾填埋場都是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泥本身含水量過高,質地鬆散,容易造成垃圾滲濾液產生,垃圾填埋場土壤不穩定。埋層破裂的可能性增加。在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機械脫水後,大部分污泥的含水率只能達到80%左右,不能滿足污泥填埋標準的要求。隨著中國的土地資源日益緊張,很難開辟新的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處理不再是污泥的最佳出路。
2 海洋處理
海洋污泥處理是簡單可行的,但這種方法並沒有對污泥進行預處理,只利用海洋吸收污染物。這種處理方法容易造成海洋污染,威脅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食物鏈,存在較大的隱患。世界各國正在逐步廢除這種處理方法,以避免將來對海洋環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3 污泥焚燒

污泥焚燒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污泥減量處理。與填埋和海洋處理相比,早期投資較大,後期運行管理要求較高,但焚燒法能最快、最徹底地實現污泥減量化。且處理後殘渣較少,便於後續處理。但焚燒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可能會有尾氣污染,產生有毒氣體,不是一種環保的處理方法。

4. 污泥資源化處置

除傳統的處理方法外,污泥在其他行業的應用研究也逐漸增多,如制備蛋白質滅火劑、建築磚等。這些研究為實現污泥資源化和減量化指明了方向。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實現。

5. 制備污泥蛋白

剩餘污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可被酸、鹼水解,制備水解蛋白(肽)。水解蛋白具有發泡性能,攪拌後通風可產生大量泡沫(具有滅火特性),如添加穩定劑、防腐劑、防凍劑等,可製成蛋白泡沫滅火劑。與傳統的化學泡沫滅火劑、乾粉滅火劑和動植物蛋白水解液滅火劑相比,該滅火劑具有制備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因此,發展剩餘污泥減量、無害化、資源化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6.制備建築用磚

污泥含有大量的無機物質,也可以作為處理後的建築材料的原料。污泥磚製造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干污泥直接制磚;另一種是用污泥焚燒灰磚。當直接從乾燥污泥制磚時,應適當調整污泥的組成,使組成等於制磚粘土的化學成分。制磚粘土所需的化學成分為SiO2:56.8%~88.7%; Al2O3:4.0%~20.6%; Fe2O3:2.0%~6.6%; CaO:3%~13.1%; MgO:0.1%~0.6%;其他0至6.0%。污泥用於焚燒灰磚,焚燒灰的化學成分與制磚粘土的化學成分相當接近。在坯料中加入適量的粘土和硅砂。最合適的投配比是關於焚燒灰:粘土:硅砂= 100:50:(15-20)。由於污泥焚燒過程增加,成本增加,操作和管理難度增加。因此,通常使用乾燥後的污泥。

制備PHA
聚羥基烷酸(PHA)是由某些細菌在非平衡生長條件下(如氮、磷缺乏)合成的一種細胞內儲能儲碳材料,可由純微生物或混合微生物合成。PHA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壓電性等優良性能,是傳統不降解塑料的理想替代品。剩餘活性污泥通過向污泥中注入土源性PHA合成菌的方法產生PHA。採用生物浸出法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屬,降低了污泥的致病性。污泥適合農田應用,實現剩餘活性污泥的充分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製造活性炭
"萬洪雲"用活性污泥處理廢水過程中產生的好氧污泥和厭氧污泥製成活性碳。選擇了最佳工藝條件,並對產品性能進行了進一步測試。實驗結果表明,利用殘留活性污泥制備活性炭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最佳條件下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令人滿意的。

此外,也有關於污泥用於污泥燃燒、發電和水泥生產的文獻研究,這些方法對於實現污泥資源化、減量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Ⅵ 污泥都包含哪些成份到底有什麼危害

污泥是污水處理後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專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屬。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並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狀液態。它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運輸,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大多含有重金屬。
像造紙企業的污泥可以還田,而且較肥沃,其他企業產生的含有有毒、有害、重金屬等的污泥,會污染周圍水體,有害物質隨水流遷移回污染其他水體和土壤。

Ⅶ 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含有哪些成分及其含量

一般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為含水量在75~99%不等的固體或流體狀物質。其中的固體成分主要專由有機殘片、細屬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及絮凝所用葯劑等組成,是一種以有機成分為主,組分復雜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潛在利用價值的有機質、氮(N)、磷(P)、鉀(K)和各種微量元素。表1-1 不同種類的污泥營養物質含量范圍(%)污泥類型 總氮(TN) 磷(P2O5) 鉀(K) 腐殖質初沉污泥 2.0~3.4 1.0~3.0 0.1~0.3 33生物濾池污泥 2.8~3.1 1.0~2.0 0.11~0.8 47活性污泥 3.5~7.2 3.3~5.0 0.2~0.4 41
參考資料: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最佳可行技術導則

Ⅷ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有什麼用途

1現有污泥處理技術
自從1906年第一座雙層沉澱池誕生以來,污泥處理和處置技術已有歷史,污泥處理和處置是以「無害化、資源化、穩定化、減量化」為目的的。一般常見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包括有水體消納、衛生填埋、污泥的熱處理、土地利用、建築材料利用、環境保護利用等。由於人們對環境的日益重視,水體消納目前已基本廢止。
1.1衛生填埋
污泥的衛生填埋始於20世紀60年代,已沿用了約40a,是在傳統填埋的基礎上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經過科學選址和必要的場地防護處理,具有嚴格管理制度的科學的工程操作方法。到目前為止,已發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污泥處置技術,其優點是投資較少、容量大、見效快[3]。但是由於污泥填埋對污泥的土力學性質(以剪切強度表示)要求較高,需要大面積的場地和大量的運輸費用,地基需作防滲處理以免污染地下水等,近年來污泥填埋處置所佔比例越來越小。隨著污泥量的增加,大面積選址更加困難,特別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且填埋最終並未避免環境污染,而只是延緩了污染產生的時間,這決定了土地填埋從多方面來看都不是處置污泥的長久之計,不會成為將來污泥處理處置的發展方向。
1.2污泥的熱處理
污泥的熱處理的優勢在於可以迅速和較大程度地使污泥達到減量化。污泥焚燒是比較徹底的處理方法,主要分為2類,一類是脫水污泥直接送焚燒爐焚燒,另一類是將脫水污泥先干化再焚燒。與其他的污泥處理方法相比較,焚燒的優點在於其產物為無菌、無臭的無機殘渣,迅速地實行了無菌化和減量化(減少60%)的目的。但是由於所需設備、能源及操作費用高昂,目前推廣在經濟上還有困難;而且由於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時形成的重金屬的煙霧和污泥燒燼的污泥灰也有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灰燼也沒有好的方法進行利用;另外,焚燒浪費了污泥中大量營養物質。這些不利之處都限制了該法的廣泛應用。一般只有在其他方法由於環境或土地受到限制時才會採用。
1.3土地利用
目前生活污泥的土地利用類型多且廣,如農林耕地、牧業草地、園林綠地等。其污泥中N、P、K等元素含量高於農家肥,是肥田、改良土壤、園林綠化的好材料。污泥與餅肥比較如表1所示[4]。污泥施用於農田能夠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的生長,所以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一種積極的污泥處置方式。盡管污泥的土地利用有能耗低、可回收利用養分等優點,但影響污泥農用推廣的主要因素是可能引起重金屬污染、難降解有機物污染以及N、P的流失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目前對重金屬污染研究較多,研究內容包括施用污泥廢料後土壤耕作層重金屬的變化,施用田農作物各部位富集量、存在形態及影響因素等。眾多研究表明近10餘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含量呈下降趨勢,在合理施用情況下,一般不會造成重金屬污染[5]。

Ⅸ 城市污泥的來源

城市污泥是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未經恰當處理處置的污泥進入環境後,直接給水體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這就是城市污泥的來源

拓展: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如下:

(1)污泥含水率高。未脫水污泥含水率大於90%,初步脫水污泥含水率也高達80%,造成運輸成本高、堆放面積大,擠壓垃圾填埋場庫容,堵塞垃圾滲濾液管等問題;

(2)細菌滋生。不僅造成視覺污染,而且為其他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場所;

(3)大氣污染。污泥堆放在露天散發出臭氣和異味,日曬風刮,污染物顆粒會造成大氣污染;

(4)污染水體。經水浸泡、溶解,污染物伴隨污水流入河道,會污染地表水,進入地下水;

(5)含有重金屬。如不加以控制,則可能污染土地。

將流態的原生、濃縮或消化污泥脫除水分,轉化為半固態或固態泥塊的一種污泥處理方法。經過脫水後,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55~80%,視污泥和沉渣的性質和脫水設備的效能而定。污泥的進一步脫水則稱污泥干化,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於10%。脫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法、機械脫水法和造粒法。自然干化法和機械脫水法適用於污水污泥。造粒法適用於混凝沉澱的污泥。

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採用污泥脫水機進行脫水,形成含水率80~75%的脫水污泥,目前的市污水處理廠脫水污泥處置方法中,污泥農用佔44.8%、陸地填埋佔31%、其他處理約10.5%、沒有處理約13.7
我國污泥處理現狀

未來幾年是我國污水處理市場的黃金時代,將建成上千座污水處理廠。每座污水處理廠每天要排放含水率約99.2%的剩餘污泥數百乃至上萬噸,這些數量巨大的污泥將成為未來急需處理的難題。污泥處理技術包括了污泥的濃縮、脫水和乾燥三方面的技術。國內現有的基本是污泥濃縮和脫水技術,污泥經濃縮和脫水後,一般含水率只能降低到80%左右,而發達國家正逐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20%-30%。因此,高效、經濟的污泥處理技術包括脫水和乾燥技術將有巨大的市場。

隨著污水處理率的提高,污泥產量也不斷增加,污泥的處理處置問題愈加突出。

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干污泥約180萬t/年(含水80%污泥900萬t);預計未來五年內,每年將產生干污泥540萬t(含水80%污泥2700萬t);

現有污水處理設施中有污泥穩定處理設施的還不到1/4,現有污泥消化池能夠正常運行的為數也不多,有些根本就沒有運行。有些地方的污泥沒有得到合理的處理和處置便直接排放,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於2003年7月1日開始實施,特別增加了污泥控制標準的內容。專家認為,目前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配套系列標准,如污泥資源化用途的肥料、建材、施工用土等有關標准,需要細致研究污泥的安全性問題等等。
污泥處置國內外發展動態

污泥處理與處置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減少污泥最終處置前的體積,以降低污泥處理及最終處置的費用;

(2)通過處理使污泥穩定化,最終處置後不再產生污泥的進一步降解,從而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3)達到污泥的無害化與衛生化;

(4)在處理污泥的同時達到變害為利、綜合利用、保護環境的目的,如產生沼氣等。

污泥穩定化處置以厭氧消化為主,發達國家廣泛採用,歐美、日本、獨聯體等國家,用厭氧消化處理污泥占污泥量的一半以上。歐洲各個國家污泥處理方式所佔比例,厭氧平均佔58%,發達國家六十年代,對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系統的裝備已達到先進的成套產業化水平,如污泥消化系統設備、污泥濃縮脫水設備、污泥乾燥焚化設備、沼氣綜合利用設備、污泥高溫堆肥系統裝備以及污泥固化工業利用技術與設備,八十年代末又應用濕式氧化技術處置污泥。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起步較晚,八十年代中期建設城市大型污水廠,污泥處理也採用中溫厭氧消化,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也引進了設備,尤其是藉助國外貸款建設項目中,污泥處理系統裝備幾乎全部需要進口。近十多年來,我國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理技術和某些單項專用設備有較大發展,積累了中溫厭氧消化技術的豐富經驗,而在污泥處置和最終出路方面尚屬試驗研究階段。

污泥無害化主要包括殺死蟲卵,減少病菌和消除重金屬的污染,後者只能從上游污染源的嚴格控制來解決,污泥處置和綜合利用方法有填埋、焚燒、排海、製造建築材料等途徑。

據美國環保署估計,美國15300個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年產干固體污泥769萬噸,45%的污泥用於農林業,21%進行填埋,30%用於投棄海洋。焚燒法由於能耗高,所以只佔3%。原西德年產干污泥約200萬噸,農田利用佔32%,填埋佔59%,焚燒佔8%。日本55%的污泥進行焚燒,35%的污泥進行填埋,約9%的污泥進行農田利用。污泥排海處置,由於對海洋越來越高的要求,許多國家已停止使用。污泥焚燒以日本、德國、奧地利等國佔比例高,一般大型污水廠污泥通過焚燒無害化,產生的熱能可回收利用,污泥減容減量化程度很高,但焚燒投資巨大,操作管理復雜,能耗和運行費均很高,近期內我國還不能全面推廣採用。據報導,日本擬研究污泥焚燒後殘渣融鑄成塊石堆砌的處置方法。總之,在大多數國家中,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土地利用和填埋仍是污泥處置的主要途徑,而隨著可填埋范圍的日益減少,土地利用將是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又是一個農業大國,城市污水污泥的土地利用應是一項重要的途徑。

閱讀全文

與城市污水處理的污泥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散ptfe樹脂 瀏覽:395
酚醛樹脂拉伸強度 瀏覽:934
電泳漆超濾用什麼洗好 瀏覽:975
ro凈水器一般收多少水 瀏覽:494
生活污水廠裡面有什麼設備 瀏覽:886
污水處理站改建申請書 瀏覽:32
過濾網目數怎麼算 瀏覽:166
反滲透出水偏酸性是怎麼回事 瀏覽:554
什麼叫純水魚 瀏覽:344
空氣濾芯100片什麼意思 瀏覽:883
jsy強磁除垢 瀏覽:308
怎麼延長凈水機濾芯壽命 瀏覽:587
反滲透膜可以過濾有毒物質嗎 瀏覽:631
鍋爐污水處理記錄如何處罰 瀏覽:661
凈水超濾芯安裝 瀏覽:379
ro膜不排廢水有效果嗎 瀏覽:53
怪獵純水晶打什麼怪掉 瀏覽:310
飲水機水流大小怎麼調 瀏覽:611
用樹脂修復屏幕玻璃 瀏覽:523
凈化器排氣管用什麼樣的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