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飽和聚酯樹脂80C反應活性,80C熱穩定性,25C凝膠時間的測定
chain as part of the cou
② 不飽和聚酯樹脂凝膠時間受哪些因素影響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是放熱反應,可分為三個階段:
膠凝階段:從加入促進劑版到不飽和聚酯樹權脂變成凝膠狀態的時間,是
6/38
固化過程最重要的階段。
影響膠凝時間的因素:阻聚劑、引發劑和促進劑的加入量,交聯劑的蒸發損失,環境溫度和濕度等。
硬化階段:從樹脂開始膠凝到具有一定硬度,能把製品從模具上取下為止的時間。
完全固化階段:通常在室溫下進行,可能需要幾天至幾星期。
③ 測一種樹脂的凝膠時間,因為固體沒法測,那麼通常加入什麼試劑來溶解凝膠溫度約180℃
不需要加入試劑呀,加入試劑會影響樹脂的凝膠的。有一種設備是專測固體凝膠時間的,你可以將該樹脂放在該設備上,然後不停地攪拌,用秒錶測時間,就可以了。
④ 如何降低對苯型不飽和樹脂固化時間而不影響凝膠時間
早上好,無論是191、196還是728、963等芳香不飽和聚酯都要存在三種成份,即聚酯單體、催化劑和交聯劑,它們之間是線性關聯,必須先凝膠後達到引發密度後才能完成固化程序——達到交聯閾值後黏度也會劇烈上升,這時候的固化時間就是不可控的了。「不影響凝膠時間」我的理解是和之前凝膠時間是相同的只是後半段固化速率顯著加快,也就是說,你能使用改性或者帶有潛伏性的固化劑來完成這一步,畢竟芳環要不開就不開要開就全開沒有開一半兒按暫停鍵原地踏步的游戲功能,整體固化區間的放熱系數最好是平緩的,我以前興趣嘗試做過這種改性聚酯,初凝6小時後段30分鍾——成品慘不忍睹,固化過快導致聚酯各項性能嚴重下降變成玻璃渣(介電強度、沖擊缺口、硬度和交聯密度等等都極差的)。也理解你的意思,就是盡可能增加施工流平時間,可以考慮使用潛伏性過氧化物或者混合型交聯劑,利用前者比如MEKP、DCP等釋放的自由基或者熱量達到閾值後二次再引發一次強交聯,或者是前半段初凝是反過來起阻聚作用,阻聚成份和不飽和樹脂中的其他添加劑相互抵消殆盡後進入固化程序也可以(硬擋著固化劑不讓它與單體交聯來拖延時間)。總之算是兩種建議思路吧,也不知道能否幫的上你,我個人膚淺理解是重點放在固化劑改良上,請酌情參考。
⑤ SMC模壓樹脂的凝膠時間和固化時間大約多久
SMC模壓樹脂凝膠時間一般是5分鍾到8分鍾之間,固化時放熱峰值為170~190℃之間,建議你在使用時咨詢樹脂賣家,因為每家樹脂添加固化劑的配比不同。
⑥ 不飽和樹脂如何延長固化時間
1、固化時間從加入固化劑到固化為止,但是這個指標是很粗糙的。版
2、正常固化時間隨權固化劑促進劑的量而變,更與環境溫度和一次配膠量密切相關,不同工藝有不同的時間要求。
3、放熱峰是樹脂的固定性質,但是固化時間越短,會感到發熱越集中。
4、很多時候,比如氣溫很低,只加入固化劑(引發劑),樹脂的交聯固化引發速度太慢,所以要加入促進劑幫忙。所以降低促進劑的含量可以延長固化時間
5、一般來說,填料的加入也會減緩反應速度,延長固化時間
⑦ 191樹脂用過氧化甲乙酮、蘭水做引發劑及促進劑,請問溫度、用量及凝膠時間的對應關系如何
1、樹脂加入過氧甲乙酮(固化劑)、蘭水(促進劑)後,溫度高點大概在200度左內右,
2、用量容各個品牌都不是相同的,購買的時候商家一般都會告知你大概的用量,
以富特士AK-803 固化劑、富特士KP-100促進劑為例,每一百份191樹脂加入固化劑AK-803
(1-3%),加入促進劑KP-100(0.5-0.8%)。
3、 凝膠時間要看固化劑及促進劑的具體用量和環境溫度,大概5-20分鍾
⑧ 樹脂的凝膠時間影響因素有哪些
不同樹脂凝來膠時間顯然各有差異源,另外同類型樹脂在不同條件下凝膠時間也會有很大出入,比如測試溫度、促進劑和引發劑的種類和用量等等吧,測試時如用攪拌法,那麼玻璃棒旋轉速率不同測出凝膠時間將顯示不同數值,一般按60r/min測試。
⑨ 環氧樹脂膠凝固的時間取決於哪種成分
a環氧材料的固化成型過程是一個很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過程,其影響因素也很多。環氧樹脂的固化成型過程及影響因素可概括如下 一、環氧膠液(液態環氧樹脂膠液,或環氧樹脂溶液,或環氧樹脂熔液)對固體材料(纖維、填料、被粘接面、塗層基底等)的潤濕、浸漬。也可製成預浸料或模塑料。主要影響因素是膠液與固體材料的相容性(親和性,可用調整膠液配方設計和固體表面 處理等方法來改善)和膠液的黏度,(取決於膠液配方和環境溫度)。 二、物料充填模腔或流平,形成緻密的物體。主要影響因素是物料的流動性,主要是膠液的黏度。這都取決於膠液配方和環境溫度。可以用加壓和抽真空的方法來協助實現充模及形成緻密的物體。 三、進行固化反應。在一定的條件下環氧低聚物與固化劑、改性劑開始反應,從膠液→凝膠化→玻璃化→三維交聯結構固化物。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體系的熱歷程。包括:預熱溫度、升降溫速度、固化溫度、固化時間、後固化溫度及時間等。此外,固化壓力對固化反應及製品的密實和形狀穩定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影響因素是膠液配方和環境溫度及濕度等。 四、環氧基體(環氧固化物)的結構形成。這是隨著環氧樹脂固化反應的進行而逐步形成的。包括固化物化學結構的形成和固化物聚集態結構的形成。主要影響因素是膠液配方和體系的熱歷程。 五、環氧材料界面層結構的形成。它也是隨著環氧樹脂固化反應的進行逐步形成的。不僅取決於膠液配方和體系的熱歷程,而且還與纖維、填料等材料的表面性能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影響環氧材料固化成型過程的主要因素為 --膠液配方和纖維、填料等固體材料的表面性質,這取決於材料設計的正確性; --熱歷程和加壓歷程,如壓力大小,加壓時機,加壓次數等,這取決於工藝設計的正確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成型工藝三大要素:溫度、時間、壓力。
⑩ 191樹脂的固化時間是多少
凝膠時間,也稱膠凝時間。一般是指液態樹脂或膠液在規定的溫度下由能流動的液態轉變成固體凝膠所需的時間。對於熱固性樹脂來說,是指一定溫度下(通常是25℃),添加促進劑、引發劑後形成凝膠所需的時間。
那根據我們的日常操作,哪些條件會影響凝膠時間呢?
影響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促進劑/引發劑用量、堆積厚度。
其中最根本的兩個條件是溫度和促進劑/引發劑用量。
溫度越高,反應越快,凝膠時間也越短。溫度越低,凝膠時間越長。
調節促進劑和引發劑的添加比例,也能非常直觀地控制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凝膠時間。在一定范圍內,添加比例越大,凝膠時間越短,反之越長。(但過量的促進劑和引發劑比例對凝膠時間沒有影響)
事實上,在我們做玻璃鋼的時候,不管哪種工藝,主要是通過調節這兩個參數來控制凝膠時間。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凝膠和固化,本質上是一個加聚反應的過程。樹脂中的聚酯大分子鏈段含有C=C雙鍵(非芳族),交聯劑苯乙烯也含有C=C雙鍵(非芳族),它們自身和相互之間都可以發生加聚反應。C=C雙鍵斷裂後交聯成網狀高分子,從而形成復雜的立體交聯結構。
讓C=C雙鍵斷裂形成自由基需要一個引發條件,溫度和引發劑就是干這個活的,因此加聚反應的快慢,主要可以通過這兩個條件來控制。(廣東博皓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復合材料行業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為完善的復合材料產品解決方案,更為頂尖的復合材料工藝及技術服務,更為先進的復合材料模具設計與製造。 解決之道,源自博皓!購材料何必東奔西跑, 選博皓助你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