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反滲透膜對硫酸鹽的去除率是多少
對各個離子總脫除率為99%
其實不同離子的去除率稍有不同,電核大的去除率要高(幾乎全部0,如各種酸根
電核小的去除率低,如Na+、Cl-等,大約在92%左右
㈡ RO膜的電導率怎麼算
比如原水電導率是100,RO膜的脫鹽率是96%,過濾出來的純水電導率就是為4左右,也可以調節廢水和純水比例大小來改變產水電導
㈢ RO膜的脫鹽率多少算合格
98%以上
㈣ 反滲透膜更換時間有沒有詳細的說明,比如TDS大於多少或除鹽率低於多少或出水率小於多少就要更換RO膜了
「反滲透膜更換時間」這個問題就像「衣服更換時間」是一樣的。形象地說,反滲透膜和衣服很類似,衣服臟了就需要洗,膜臟了也需要洗,不行了也需要換。
對於換膜的問題,我談談我的看法:
一、一般的用戶為什麼換膜?
(1)產水量滿足不了生產;有的經過清洗維護,產水量仍不能滿足要求,所以需要換膜。
(2)產水水質滿足不了生產要求;有的經過清洗維護,產水水質仍不行,所以需要換膜,比如純凈水生產工藝要求產水電導率低於10us/cm,,一旦產水電導趨近10的時候,如果不能通過維護來降低,就要換膜了。
(3)生產過程滿足不了運行要求;比如反滲透產水電導率偏高,引起混床再生頻繁,雖然能夠滿足生產,但是操作變得頻繁,所以需要換膜。
(4)膜元件損壞;膜出現望遠鏡效應而破裂,被氧化後性能大幅度衰減等,所以需要換膜。
(5)其它的情況需要換膜。
二、換膜的時間
根據我的經驗,有的現場反滲透膜使用時間超過7年的都有,比如採用反滲透+陰陽混,即使反滲透隨著運行年限的延長脫鹽率降低,但是產水量還可以,產水差點但是不影響最終產水水質,再生周期也都非常長;而有的系統剛投入新膜不到1個月就需要更換。因此,換膜時間不是確定的,關鍵的是否能滿足要求(在經過專業、合理的維護後),能滿足就不需要更換,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就需要進行更換處理。
三、換膜需要調研的問題
首先要調研清楚,換膜的本質問題是什麼?是預處理的問題、操作的問題、維護的問題,還是膜自然衰減的問題(膜每年的脫鹽率和產水量都會衰減);
其次根據情況在換膜的時候把這些隱藏的問題解決掉,比如更換活性炭等。
最後在換膜的時候要注意膜的產品選擇,根據工藝的要求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膜比如高脫鹽率超低壓膜或苦鹹水膜等等。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㈤ 凈水機怎麼算除鹽率
透水率=單位時間內滲透的水量,L/H÷單位膜面積,M2
脫鹽率=(反滲透處理進水中的含鹽量,MG/L-反滲透處理出水中的含鹽量,MG/L) ÷反滲透處理進水中的含鹽量,MG/L
反滲透膜,陶氏膜,世韓膜
回收水率=滲透出水水量,L÷進水量,L
低壓鍋爐小於2.45MPA(小於25KGF/CM2)
中壓鍋爐3.82-5.78(39-59)
高壓鍋爐5.88-12.65(60-129)
鍋爐排污率=(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含鈉量或含硅量,MG/L-鍋爐蒸汽中的含鹽量)÷(排污水中的含鹽量,MG/L-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
對於軟化水,
鍋爐排污率=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含鈉量或硅量÷(排污水中的含鹽量-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
確定循環水垢樣組成的簡便定性方法:
常見水垢主要成分 水垢經酸溶解的的現象
碳酸鹽垢 加酸之後有大量氣泡產生
硅酸鹽垢 在熱鹽酸和硝酸中緩慢溶解,產生白色不溶物.
氧化鐵垢 加硝酸溶解,產生黃色溶液
銅垢 加硝酸溶解,產生藍色和黃綠色溶液
磷酸鹽垢 加鉬酸銨試液再加硝酸,產生黃色沉澱,然後再加氨水會使沉澱物溶解,說明是磷酸鹽垢
判斷水樣分析結垢和腐蝕的標准: 反滲透膜,陶氏膜,世韓膜
2PHS-PH:指碳酸鈣的穩定指數
1:2PHS-PH<3.7 嚴重結垢
2:3.7<2PHS-PH<6結垢
3:2PHS-PH=6穩定
4:6<2PHS-PH<7.5腐蝕
5:2PHS-PH>7.5嚴重腐蝕
PHS=(9.3+A+B)-(C+D)
㈥ 反滲透除鹽率的定義
脫鹽率和透鹽率:脫鹽率--給水中溶解性總固體(TDS)中未通過膜(即被回膜脫除掉)部分的百分數。答
透鹽率--進水中可溶性雜質透過膜的百分比。
脫鹽率=(1-產水含鹽量/進水含鹽量)×100%
透鹽率=100%-脫鹽率
膜元件的脫鹽率在其製造成形時就已確定,脫鹽率的高低取決於膜元件表面超薄脫鹽層的緻密度,脫鹽層越緻密脫鹽率越高,同時產水量 越低 。反滲透對不同物質的脫鹽率主要由物質的結構和分子量決定,對高價離子及復雜單價離子的脫鹽率可以超過99%,對單價離子如:鈉離子、 鉀離子、氯離子的脫鹽率稍低,但也超過了98%;對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也可達到98%,但對分子量小於100的有機物脫除率較低。
㈦ RO膜是什麼呢
RO(反滲透)起源於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航天研究,至今為止,都是一項非常成熟的膜分離技術,在一定的壓力下,溶液中的溶劑(水就是溶劑)與溶質(雜質及重金屬等)通過RO膜實現分離與截留的過程,RO膜的英文全名是「REVERSEOSMOSISMEMBRANE」,後逐漸轉化為民用,目前已廣泛運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RO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就是我們常說的廢水或者凈化水)嚴格區分開來。一般性的自來水經過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5μs/cm(RO膜過濾後出水電導=進水電導×除鹽率,理論上來講,反滲透膜脫鹽率都能在99%以上,5年內運行能保證97%以上。對出水電導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採用2級反滲透,再經過簡單的處理,水電導能小於1μs/cm),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准(GB6682—92)。
RO膜是不能經受長期高壓力滲透的,壓力過大,RO膜膜片會受損很嚴重,這樣一來,會導致RO膜脫鹽率降低,RO膜壽命降低,因此,實際應用中,不能將水泵的壓力全部作用到RO膜上,如此一來,打開廢水口卸掉一部分壓力就成了非常好的做法,但又不能全部打開,全部打開就不能產生純水,所以經過我們工程師的仔細研究與測算,在純水與廢水比率達到1:3時,效果最佳。所以在純水機正常使用中,我們常可以看到會有一個300CC的廢水比,或者廢水比與電磁閥綁在一起的組合閥,這樣的做法既可以保證出得了純水,又可以保證RO膜壽命高於3年以上。另外,在凈水器行業中,我們安裝的沖洗電磁閥,可以讓停留在RO膜內的雜質得到定時的沖洗,家頤美凈水器設置的沖洗時間是開機後18秒。通過這些措施,RO膜的壽命足可以順利地保證。
經過水泵增壓的水流經RO膜,RO膜殼上有兩個出水口,一個廢水口,一個純水口,記得要將RO膜帶有兩個膠圈的一端塞進RO膜殼裡面,RO膜殼中間出的水是純水。
具體請參考:http://www.sz-joyme.com/proctshow.asp?ID=1967
㈧ ro膜的脫鹽率怎麼算
脫鹽率=[(進水TDS-產水TDS)/進水TDS]*100%=98%
若是知道進水和產水的電導率,計算脫鹽率的方法是一樣的
㈨ 誰家ro膜的除鹽率高些,能達到多少
反滲透膜優勢
(1)在高流速下應具有高效脫鹽率。
(2)具有較高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內
(3)能在較低操作壓力下容發揮功能。
(4)受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小。
(5)化學穩定性好,性價比高。
㈩ 反滲透脫鹽水設備國家規定的除鹽率標准如何計算的呢
透水率=單位時間內滲透的水量,/H÷單位膜面積,M2
脫鹽率=(反滲透處理進水中的含鹽量,MG/L-反滲透處理出水中的含鹽量,MG/L) ÷反滲透處理進水中的含鹽量,MG/L
反滲透膜,陶氏膜,世韓膜
回收水率=滲透出水水量,L÷進水量,L
低壓鍋爐小於2.45MPA(小於25KGF/CM2)
中壓鍋爐3.82-5.78(39-59)
高壓鍋爐5.88-12.65(60-129)
鍋爐排污率=(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含鈉量或含硅量,MG/L-鍋爐蒸汽中的含鹽量)÷(排污水中的含鹽量,MG/L-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
對於軟化水,
鍋爐排污率=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含鈉量或硅量÷(排污水中的含鹽量-鍋爐給水中的含鹽量)
確定循環水垢樣組成的簡便定性方法:
常見水垢主要成分 水垢經酸溶解的的現象
碳酸鹽垢 加酸之後有大量氣泡產生
硅酸鹽垢 在熱鹽酸和硝酸中緩慢溶解,產生白色不溶物.
氧化鐵垢 加硝酸溶解,產生黃色溶液
銅垢 加硝酸溶解,產生藍色和黃綠色溶液
磷酸鹽垢 加鉬酸銨試液再加硝酸,產生黃色沉澱,然後再加氨水會使沉澱物溶解,說明是磷酸鹽垢
判斷水樣分析結垢和腐蝕的標准: 反滲透膜,陶氏膜,世韓膜
2PHS-PH:指碳酸鈣的穩定指數
1:2PHS-PH<3.7 嚴重結垢
2:3.7<2PHS-PH<6結垢
3:2PHS-PH=6穩定
4:6<2PHS-PH<7.5腐蝕
5:2PHS-PH>7.5嚴重腐蝕
PHS=(9.3+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