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樹脂固化檢測儀固化因子

樹脂固化檢測儀固化因子

發布時間:2023-09-25 14:48:59

㈠ 誰能告訴我樹脂、固化劑、塗料的各項檢測指標嗎謝謝!

我看你抄說的是
樹脂
固化劑
塗料。
我暫且認為你說的木器塗料。
樹脂:羥基值,酸值(生產控制),粘度,色度固體份等。
固化劑:色度,NCO含量,游離TDI含量,固體份,粘度等。
塗料:
1.
底漆:固體份,粘度,打磨性,乾燥速度,
2.
面漆:光澤,乾燥速度,附著力等。

㈡ 固化劑檢測

固化劑檢測:固化劑得品種繁多,現將幾款常用得固化劑分類如下;
⑴ 聚醯胺類:作為環氧樹脂固化劑得聚醯胺就是由二聚、三聚植物油酸或不飽與脂肪酸與多元胺醯胺反應製得得。由於結構中含有較長得脂肪酸碳鏈與氨基,可使固化產物具有高得彈性與粘接力及耐水性,它得施工性也較好,配料比例較寬,毒性小,基本上無揮發物,能在潮濕得金屬、混凝土表面施工。但它得缺點就是耐熱性比較低,熱變形溫度僅50℃左右;低於15℃固化不完全,固化物得物理性能、機械性能均會下降,因此必須添加促進劑來調整其固化速度,但過量會導致固化物脆性加大;耐汽油、烴類溶劑性差。
⑵ 脂肪族胺類:脂肪族胺類固化劑在各種固化劑中用量僅次於聚醯胺。這就是因為它們大多數為液體,與環氧樹脂有很好得混溶性;可以在常溫下固化環氧樹脂,工藝上來得方便;反映時放熱,釋放出得熱量進一步促使環氧樹脂與固化劑得反應。因為固化放熱,所以每次配料使用得環氧樹脂數量不能太多,根據固化劑得具體特性掌握適當得配合量。固化產物得耐熱性不高,為了提高其耐熱性可適當加熱固化;或者室溫凝膠(或部分固化後),在予以適當得溫度加熱固化。 脂肪族胺類固化劑常用於不能加熱(例如大型部件)或不允許加熱(熱敏感部件)得膠黏劑、密封膠、小型澆鑄、層壓材料,室溫固化塗料等。
⑶ 芳香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固化劑得分子結構里都含有穩定得苯環結構,胺基與苯環直接相連。芳香二胺得鹼性弱於脂肪族胺,加上芳香環得立體障礙,與環氧樹脂得反應性比脂肪胺小;在與環氧樹脂反應過程中,由於仲胺與伯胺得反應性差別很大,形成得直鏈高分子固體得B階段,再固化很慢,必須加熱固化。固化時溫度由低到高分階段進行為宜。 固化物得耐熱性、耐葯品性、電性能及力學性能比較好。
⑷ 脂環族胺類:脂環胺為分子結構里含有脂環(環己基、雜氧、氮原子六元環)得胺類化合物。多數為低粘度液體,適用期比脂肪胺長,固化物得色度、光澤優於脂肪胺與聚醯胺;中溫固化,價格高,透明性好,耐候性好,固化物得機械強度高;改性後得產品可室溫固化,用於飾品膠,易起波紋。
⑸ 聚醚胺類:聚醚胺一般都含有連接於聚醚主鏈一端得伯胺基,主鏈一般有環氧乙烷(EO)、環氧丙烷(PO)或EO/PO混合結構,所以命名叫「聚醚胺」。 聚醚胺交聯得產品能增強固化物得彈性、韌性、抗沖擊與可撓性。聚醚胺得低粘度、低色澤及較長得可操作時間都非常適合環氧飾品膠得製作與生產。

㈢ 樹脂固化過程中,交聯度和固化程度一樣嗎

您好!

對熱固性聚合物體系,其固化反應進行的程度,固化交聯後交聯點間的聚合物鏈段的長度(即交聯密度)等數據,和材料設計中固化體系的選擇,固化條件的選擇及制備後熱固性材料的使用性能密切相關。為了獲得最佳性能的熱固性高分子材料,選擇最佳的熱固性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藝,需要表徵交聯度和固化交聯的反應程度。可以說,兩者反映的是一致的。

表徵方法及原理

1.交聯度

在支化的高分子中,支鏈之間沒有化學鍵的結合。在理論上它們結構上仍近似與線型高分子:可以溶解和熔融。但當同一或不同高分子的側鏈之間形成化學鍵連接後,高分子形成類似網路狀的結構。網路的大小取決於高分子支鏈之間以化學鍵交聯的數量。高分子可以通過交聯形成超分子的獨立網路。兩個獨立互穿的網路叫做互穿網路,非交聯的高分子與交聯的網路互穿稱為半互穿網路。高分子交聯後,分子的旋轉和運動受到極大的限制,並由此提高高分子聚合物在宏觀上的強度和剛度。此外,交聯的高分子材料還擁有「記憶」效應。當含有足夠高交聯程度的聚合物受拉伸長時,交聯的鏈段阻止鏈間的滑移,鏈段僅能伸直;但當外力去除後,鏈段回復至原位。硫化橡膠是高分子交聯後性質變化並具有「記憶」效應的一個直觀的例子。

高分子的交聯程度用交聯度表示。交聯度通常被定義為:相臨兩個交聯點的平均相對分子量 。

2.交聯度的試驗分析方法

2.1溶脹平衡法

交聯聚合物因其內部的網路在溶劑中不能溶解,但能產生一定程度的溶脹,溶脹程度取決於網路的交聯程度。溶劑分子進入高分子聚合物交聯而成的三維網路時,將引起三維分子網的伸展而使交聯體系體積膨脹。交聯網的伸展導致交聯點間高分子鏈構象熵的降低,從而使交聯網產生彈性收縮力,這種收縮力的大小取決於交聯聚合物中兩交聯點間高分子鏈段的平均分子量值。當溶劑的溶脹力和交聯鏈段的收縮力相平衡時,體系達到了溶脹平衡狀態,測出這時的溶脹度Q值,即可計算出聚合物交聯點間的高分子鏈段的平均分子量值。顯然,值越大,表明該交聯聚合物的交聯程度越小(交聯密度越小)。

溶脹平衡實驗應在恆溫條件下進行。

2.2 動態扭振法

用動態扭振法,(使用「樹脂固化測定儀」(HLX-Ⅱ)),對正在進行固化反應的樹脂以一定速率施以小角度扭振,測定為維持這種扭振所必須施加的扭矩的變化,隨著固化反應的進行,樹脂的模量變大,施加的扭矩也隨之增加,直至施加扭矩不再增加為止。隨測試時間的增加而得出的扭矩的變化圖可以被視為樹脂的固化曲線圖。

動態扭振法適於測定熱固性高分子聚合物的固化過程,並可以間接地評價熱固性聚合物的交聯度。

所用儀器

樹脂固化測定儀 HLX-Ⅱ

參考文獻

1. 焦劍,雷渭媛,「高聚物結構、性能與測試」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 金日光,華幼卿,「高分子物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㈣ 怎樣測環氧樹脂的最佳固化溫度

把環氧樹脂和固化劑、促進劑混合均勻,取樣送去掃描DSC升溫曲線,一般專10℃/min,這個可以根據屬自己需要設置。從室溫升溫到250℃或者其他溫度。這個終點溫度要看你這個固化體系是什麼樣的,像胺類這種活性很高的固化劑,掃到200℃就行。酸酐就要高一些。這時候你會看到譜圖上有一個或兩個放熱峰。這個放熱峰就是固化反應放熱峰。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單峰,少數情況下能看到2個放熱峰。這表明固化是分步固化的,也可能是因為加了兩種固化劑。曲線的頂點是放熱最多的地方,意味著這附近溫度是固化速度最快的溫度。曲線起始的溫度是固化反應開始的溫度。理論上固化溫度只要高於這個溫度就行。實際應用時,一般不選固化最快的溫度,也不選起始固化溫度,而是介於兩者之間。

選擇好了固化溫度,照此固化一系列樣品,其固化時間是從短到長。然後用DSC測試其固化物Tg。固化程度越高,固化物Tg越高。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從多少時間後,其固化物Tg基本穩定,那這就是所需的固化時間。

㈤ 固化的環氧樹脂怎麼樣測它的固化度

用巴氏硬度計測環氧樹脂的硬度識別固化程度。
http://www.hardwareinfo.cn/proct/disp.asp?pro_id=254767
巴柯爾 (Barcol) 硬度 ( 簡稱巴氏硬度 ) 最早由美國 Barber-Colman 公司提出,是近代國際上廣泛採用的一種硬度門 類,以特定壓頭在標准彈簧的壓力作用下壓入試樣,以壓痕的深淺表徵試樣的硬度。巴柯爾硬度計(巴氏硬度計)作為 專門測量玻璃鋼製品、增強或非增強硬塑料、鋁及鋁合金、黃銅、紫銅等較軟金屬硬度的專用檢測工具 ( 特別 適用於玻璃鋼製品 ),已被大多數國家或國際組織認可。美國材料試驗協會( ASTM )、日本工業規范( JIS )、中國等國家相繼制定 《用巴柯爾硬度計測量玻璃鋼( GRP )硬度試驗方法》 的國家標准

HBa-1
GYZJ934-1
玻璃鋼製品、增強或非增強硬塑料;鉛及鋁合金、紫黃銅等較軟金屬

HBa-1
GYZJ935
較軟的塑料,很軟的金屬

HBa-1
GYZJ936
鉛、皮革、木材等非常軟的材料

㈥ 您好,用於復合材料的環氧樹脂和固化劑在入廠時應進行檢驗的項目有哪

環氧樹脂主要檢測項
1、凝膠時間:使用凝膠時間測定儀,調節到規定溫度後,將約1g的試料放在儀器指定部位,用攪拌捧或刮刀勻速同向攪拌,到試料不成絲狀拉出時結束,試料放在儀器上到結束時所用時間即為凝膠時間。
2、吸水率,把試料按其固化條件做成10×5×15m的固化塊,用分析天平稱出固化塊的重量,
然後放入25℃的蒸餾水中浸泡24小時取出,把固化塊表面的水份擦乾凈,再用分析天平稱
出浸泡後的固化塊重量,按%比計算出。
3、硬度:把試料按其固化條件做成50×50×5mm的固化塊,確保固化物表面平整,然後用
邵氏D 型的橡膠硬度計垂直壓下,硬度計指針所在位置的數據就是被測物體的硬度。
4、外觀:用肉眼觀察色調,有否異物的混入;
5、比重:使用MD-200S型電子比重計測試;
6、粘度:在內徑約25mm,深度約75mm的容器中注入試料到容器口部,保持溫度在25±
0.3℃,按規定的轉子和轉數,打開粘度計,讀出.5分鍾後的數值,再乘上不同轉子和轉數代表的系數,就是該試料的粘度。
7、熱變形溫度:將長×寬×高為110×10×15mm的樣塊平放在間距為100mm的支座上,在樣塊的中間加上壓頭,壓頭上加上所需的砝碼(A+C+D),將百分表調零,然後開始升溫,隨著溫度的升高,樣塊的變形量加大,當變形量達到0.25mm時的溫度即為熱變形溫度。
8、觸變性: 把被測試的產品用玻璃棒或鐵棒點在PCB板和鐵片上,觀察點膠後的形狀,記錄下來,(點膠的直徑約10mm)然後放在烤箱中按其固化條件固化後取出來再觀察固化後的膠體形狀是否有變化。觸變性分三個等級:①、觸變性較好:固化後的形狀與固化前的形狀一樣,沒有任何變化。②、觸變性一般:固化後的膠體形狀比固化前的形狀稍有流動擴散現象。③、觸變性較差:固化後的膠體形狀比固化前的形狀明顯不一樣,膠水在固化過程中有流膠的現象。
9、表面電阻和體積電阻:將直徑100mm,厚1±0.3mm的圓形試片放在ZC-3型高阻計底座上,將上壓板放在試片中央,將高阻計調到Rs,測出的數據即為表面電阻;將高阻計調到Rv,測出的數據即為體積電阻
.

㈦ 環氧樹脂怎麼固化

問題一: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差悔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差慶腔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虛衫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亥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

問題二:環氧樹脂為什麼不固化?怎麼急救? 1601環氧樹脂是一種無定形黏稠液體,加熱呈塑性,沒有明顯的熔點,受熱變軟,逐漸熔化而發黏,不溶於水,本身不會硬化,因此它幾乎沒有單獨的使用價值,只有和固化劑反應生成三維網狀結構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應用價值。當加入一定量固化劑後,就逐漸固化,形成性能各異的化學物質,因此,必須加入固化劑,組成配方樹脂,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固化反應,生成立體網狀結構的產物,才會顯現出各種優良的性能,成為具有真正使用價值的環氧材料。工程中常用胺類固化劑:乙二胺、二乙烯多胺、多乙烯多胺等。
環氧固化劑650
一、性能:
本品為環氧樹脂的優良固化劑和壇韌劑。它毒性低,揮發性小,和環氧樹脂配用比例寬,操作簡便,可常溫固化,粘接力強,韌性好,明顯地優越於一般的單體胺類固化劑。
二、 用途:
本品與環氧樹脂配合,廣泛地應用於粘接各種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如鋼鐵、鋁材、陶瓷、玻璃、塑料等),配製環氧聚醯胺防腐塗料,糊制玻璃鋼,澆鑄電器,密封電子元件等)
三、使用方法:
本品用量為環氧樹脂重量的40%-100%,均有良好的固化效果,將聚醯胺樹脂與環氧樹脂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根據不同用途的要求,可在混合樹脂中添加適量的填充劑(如瓷粉、鐵粉、鋁粉等)、顏料和稀釋劑(如醇類、酮類、芳烴類等)。澆鑄時可用硅油、凡士林、石蠟等作脫模劑。用於粘接材料時,常溫固化三至五天可達最佳性能,升溫固化則可縮短固化時間。
你廠補池用的1601樹脂和650固化劑原則上應該會固化,不固化可能是
1:天氣溫度過低,溫度低固化速度要成倍加長,一般指的常溫都是20度左右.
2:水分或濕度過高,池中水分過重(醋池未乾燥,水分會存在在水泥池內部,會嚴重降低固化速度.其次天氣濕度過大,也會引入水分對固化不利.
3:稀釋劑乙醇選擇不當,乙醇是一種和水任意比稀釋的溶劑,乙醇做稀釋劑(無水乙醇吸水)會造成整個體系不幹燥.
4:固化劑加入量和固化速度有一曲線關系,但50%不固化,你可以考慮多加少許.
我的建議
整個體系必須乾燥,否則永遠不會有好的效果,加熱烘乾是最有效的辦法,如果能夠辦到就要從著方面下手,650加入的量不是不固化的絕對因素,其次稀釋劑考慮改芳烴溶劑(苯,甲苯),芳烴是不容水的,如果很多條件不允許,又想不浪費前面的原料,你只能小試一下其他固化劑,固化劑的種類你上中國樹脂網的club.resin/showbbs_p1_61_937_1看下,也許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解決好問題.

問題三:環氧樹脂固化問題,懂的人來。 環氧和固化劑的用量是有比例的,這個量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整,但不能過大,調整過大了會帶來問題。如果固化劑過多,環氧樹脂固化後會發脆,如果試樣體積大,甚至會固化後直接開裂。如果固化劑過少,固化會不完全,有可能出現你說的不幹的情況。
其實你的問題,只要減少催化劑的量就可以了。不要改變固化劑的量。催化劑少了,反應速度就慢了。
根據你的描述,沒有判定你的用量是否正確。根據我的一般經驗,催化劑用量是很少的。

問題四:環氧樹脂怎樣乾的快 1,提高溫度,理論上溫度每升高10℃,固化速度快1倍。
2,提高促進劑用量,促進劑越多,固化越快。
3,改變促進劑類型,使用活性更高的促進劑。不過活性更高,通常潛伏性就差,如果是單組份的產品,要找一個平衡,雙組份的不用考慮這點。
4,固化劑加量,但改變固化劑量就會改變固化物結構,進而改變漆膜或者塗層或者製品的性能,此法要慎重。
5,改變固化劑類型,使用更高活性的固化劑,此法風險如上3,4條,有風險,需謹慎,要提前試驗。
6,樹脂中加入高活性成分,比如用鄰甲酚醛型環氧替換雙酚A型環氧,但風險如上3,4.
7,使用高固分環氧或者粉末環氧,減少溶劑揮發時間。

問題五:如何去除固化的環氧樹脂 10分 我弄得也是環氧樹脂,你若是在不會,買本孫曼靈- 環氧樹脂應用原理與技術[M]. 機械工業出版社,裡面對工藝及不同固化劑配比介紹了。
你就沒說你用的什麼固化劑,另外建議增加固化時間,否則換固化劑,稀釋劑也可以換下
對於氣泡,是環氧樹脂中沒有解決的問題,你可以試加消泡劑,另外抽真空是目前取氣泡最好的方法。還有,氣泡出不來,是由於粘度太大,你可以加稀釋劑,另外在澆鑄前把模具預熱下再澆鑄,這樣效果能好點。
你體系的黏度太大,可以加稀釋劑,氣泡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減少。
你的環氧樹脂固化不完全,可以加促進劑(一般為叔胺類),另外你裡面加填料沒?若有,進行下表面改性試下。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問題六:環氧樹脂與胺如何固化 首先你要說出作什麼之用,環氧樹脂與胺的固化方式應該幾種方式。我想應該有人知道…。

問題七:固化的環氧樹脂如何軟化 環氧樹脂是熱固性樹脂,完全固化後不溶不熔,

問題八:如何將環氧樹脂固化成型脫模 如何將環氧樹脂固化成型脫模
樹脂從模具流出,是因為模具合模面不平整所致,需要重新打磨合模表面,做到嚴絲合縫,或者四周加密封圈。
澆注前,需要在模具表面塗脫模劑,試試浚通達脫模劑,效果不錯。

問題九:環氧樹脂固化有哪些常見的固化體系 最常用的的環氧樹脂是雙酚A型環氧樹脂,最常用的是E44/E51兩種牌號。另外環氧樹脂有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雙酚H型環氧樹脂、酚醛環氧樹脂、多官能縮水甘油醚環氧樹脂、多官能縮水甘油胺環氧樹脂、鹵化環氧樹脂等等。
常用的固化劑也有很多種:脂肪胺/改性脂肪胺固化劑,脂環胺/改性脂環胺固化劑,低分子聚醯胺固化劑、芳香胺/改性芳香胺固化劑,酚醛胺固化劑,酸酐類固化劑,咪唑類固化劑,硫醇類固化劑等等。

問題十: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亥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

㈧ 乙烯基樹脂固化過程

採用動態熱機械測試儀(DNA)測量乙烯基樹脂的固化過程。由於採用了特殊的液體容器,可以完整地觀察到樣品從液態到固態的全過程,測試條件:溫度范圍:30·C,恆溫3hr測試氣氛:靜態air樣品支架:特殊液體容器支架比例因子:0測試頻率:1Hz最大動態力:7.2N測試振幅:+50um樣品制備:樹脂和催化劑混合物(98:2)測試結論:19min後,儲能模量增加,標志著樣品開始固化,tan&曲線在21min時出現相關峰值。58min時,樣品開始第二步固化,(儲能模量曲線的起始溫度),tan&曲線在62min時出現相關峰值。大約72min後,樣品固化完全,儲能模量幾乎不變

閱讀全文

與樹脂固化檢測儀固化因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例子 瀏覽:248
麥芽回奶用麥芽還是炒麥芽 瀏覽:585
水處理截流 瀏覽:98
蒸餾水視頻 瀏覽:968
屈臣氏的蒸餾水可以喝嗎 瀏覽:604
如何去污水中的金屬 瀏覽:465
上海滬成泵業污水泵價格如何 瀏覽:440
喝了點污水會怎麼樣 瀏覽:393
淄博供應水處理設備 瀏覽:615
一個濾芯可以過濾多少壺水 瀏覽:941
漢斯頓凈水器不通電是什麼原因 瀏覽:712
硅樹脂用英語 瀏覽:827
銀壺久燒水能有水垢嗎 瀏覽:868
為什麼實驗所用的蒸餾水必須是 瀏覽:251
什麼樣的飲水機安全 瀏覽:902
凈水器離水源多少米 瀏覽:79
新房漏進污水怎麼回事 瀏覽:240
超濾工作原理動畫 瀏覽:347
六層二樓會反污水嗎 瀏覽:622
安吉爾凈水機為什麼一直嗡嗡響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