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環氧樹脂怎麼增韌改性
這可是個大課題。很多人研究環氧樹脂就是研究怎麼增韌。
1,彈性體增韌,就是加入各種彈性體,橡膠、聚氨酯。有冷拼的,也有熱拼化學改性的。
2,柔性鏈段引入樹脂分子或固化劑分子。
3,核殼粒子增韌。
4,無機填料增韌。
5,IPN互穿網路增韌。
6,超支化聚合物增韌。
這個問題太大,以上只是簡單介紹,推薦你找兩篇環氧增韌綜述看看
B. 如何制備環氧樹脂和環氧丙烯酸樹脂的互穿網路
中午好,如果只是單純的物理網路交聯,直接將液體環氧樹脂和改性環氧丙烯酸樹脂溶解在一起然後用酸酐或者脂肪胺體系引發固化即可。不過一般來說,單一的環氧丙烯酸體系要比純環氧單體效率更高沒有必要再混用會降低力學性能。比如哥倆好、卡夫特等品牌的環氧丙烯酸酯改性膠粘劑就可以滿足獨立網路強度的要求。
C. 目前,環氧樹脂的增韌有哪幾種方法
目前,環氧樹脂增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彈性體、熱塑性樹脂或剛內性顆粒等第二相來增容韌改性;
2、用熱塑性樹脂連續地爨穿於熱固性樹脂中形成互傳網路來增韌改性;
3、通過改變簡練網路的化學結構以提高網鏈分子的活動能力來增韌;
4、控制分子交聯狀態的不均勻性形成有利於塑性變形的非均勻結構來實現增韌。
D. 增加環氧樹脂的韌性
增加環氧樹脂的韌性可以通過橡膠增韌、熱塑性樹脂增韌、有機硅樹脂增韌、核殼聚合物增韌、剛性粒子增韌、納米粒子增韌、液晶聚合物增韌等方法。
環氧樹脂的增韌方法
1.橡膠增韌
橡膠類彈性體增韌EP是較早開始的環氧樹脂增韌方法,其增韌機理主要是「銀紋-釘錨」機理和「銀紋-剪切帶」機理。增韌效果不僅取決於橡膠與環氧樹脂連接的牢固強度,也與二者的相容性和分散性以及EP的固化過程有關。
目前用於增韌EP的橡膠一般是帶有活性端基的液體橡膠,在增韌EP時,這類橡膠帶有的活性端基在固化劑的作用下,與EP分子鏈中的活性基團(如環氧基、羥基等)反應。這不但增強了橡膠與EP結合的強度及相容性,也將柔性鏈結構橡膠軟段引入到環氧樹脂交聯網路中,從而改善EP的沖擊韌性。蘇航等研究了不同品種的活性端基橡膠作為增韌劑增韌EP,結果表明,改性後的EP抗沖擊性能、抗彎曲性能及拉伸剪切性能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橡膠增韌EP的研究已比較成熟,但由於橡膠自身的強度和模量較低、耐熱性能較差,所以在有效增韌EP的同時往往會減弱材料的強度、模量和耐熱性能。
1.熱塑性樹脂增韌
熱塑性樹脂增韌EP一般採用剪切屈服理論或顆粒撕裂吸收能量及分散相顆粒引發裂紋釘鉚機理解釋。熱塑性樹脂以高分子量或低分子官能齊聚物形式被用來改性環氧體系,由於高性能熱塑性聚合物具有較好的韌性、較高的模量和較好的耐熱性等特點,因此用它們來改性EP,不僅能改進EP的韌性,而且不降低EP的剛度和耐熱性。胡兵等用聚醚醚酮增韌改性EP,在材料韌性有所提高的同時,壓縮強度、馬丁耐熱都沒有降低。從斷裂面的形態來看,是屬於韌性斷裂。當聚醚醚酮的加入量為6%時,韌性最好,達到19.1kJ/m2,比純的EP增加了107.6%。
熱塑性樹脂增韌EP的不足之處是用於改性EP的熱塑性樹脂不易溶於普通溶劑(乙醇、丙酮等),且加工和固化條件要求較高。
1.有機硅樹脂增韌
有機硅樹脂增韌EP的方法有共混和共聚兩種,簡單的共混固化存在著兩相界面張力過大,改性效果較差,相容性不好等問題,因此一般多採用共聚改性的方法。
T.H.Ho等人將芳烷基酚醛樹脂轉化為多縮水甘油醚基烯丙基芳烷基環氧樹脂,然後與端硅氫基聚二甲基硅氧烷進行硅氫加成反應,製成聚硅氧烷改性EP。
聚硅氧烷改性EP固化後,其玻璃化轉變溫度明顯降低;通過降低彎曲模量和熱膨脹系數,內部應力明顯降低;具有較好的抗熱沖擊性能,較低的表面張力和吸濕性。有機硅改性的增韌機理比較復雜,是多種機理共同作用的結果,它能夠同時提高EP的耐熱性和韌性,但工藝難度大,韌性提高有限。
1.核殼聚合物增韌
用於EP增韌改性的核殼聚合物一般是軟核/硬殼型,殼層起到保護核的作用,使核在共混前後保持原來的形態和大小;殼層一般還帶有可與EP基體反應的官能團,可以提高與基體樹脂的相容性,提高界面粘接力,並使彈性粒子充分地分布於基體中,達到增韌的目的。張凱等利用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殼型粒子增韌EP,研究表明:當用量為EP用量2%時,抗沖擊強度有明顯提高。與其它增韌方法相比,核殼增韌可控性強,通過控制粒子尺寸及改變核殼聚合物組成來改性EP,可以獲得顯著的增韌效果。
1.剛性粒子增韌
剛性粒子在塑性變形時,拉伸應力能有效地抑制基體樹脂裂紋的擴展,同時吸收部分能量,從而起到增韌作用。適當添加剛性二氧化硅、高嶺土、玻璃珠和碳酸鈣粒子可改善EP的韌性,提高程度取決於粒子的尺度和形狀及體積分數。
E. 環氧樹脂增韌劑有哪些
根據樹脂的類型和膠黏劑的用途選擇恰當的增韌劑,才會獲得良好的綜合性能。
1. 環氧樹脂膠黏劑用選用羧基液體丁腈橡膠、端羧基液體丁腈橡膠、聚硫橡膠、液體硅橡膠、聚醚、聚碸、聚醯亞胺、納米碳酸鈣、納米二氧化鈦等;
2. 酚醛樹脂膠黏劑可選用羧基丁腈橡膠、液體丁腈橡膠、聚乙烯醇縮丁醛、聚醚碸、聚苯醚酮。水溶性酚醛樹脂以羧基丁腈膠乳、聚乙烯醇作增韌劑;
3. 快固丙烯酸酯結構膠黏劑常選用丙烯酸酯橡膠、羧基丁腈橡膠、氯丁橡膠、氯磺化聚乙烯、ABS樹脂等;
4. α-氰基丙烯酸酯膠黏劑宜選用丙烯酸酯橡膠、ABS、SBS、SEBS等;
5. 不飽和聚酯樹脂膠黏劑宜選用液體丁腈橡膠、聚乙烯醇縮丁醛、聚醋酸乙烯等;
6. 脲醛樹脂膠黏劑可選用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等。
F. 環氧樹脂增韌性提高的改性方法及優缺點
1 熱塑性彈性體增韌:這種方法屬於網路穿透式增韌,意思就是把長鏈的彈性體強迫混內合到環氧樹脂容中,環氧樹脂固化後,裡面有網路穿透的彈性鏈條---這種方法如果是彈性體的耐溫性好於環氧樹脂如聚醚碸與硅氧烷等,能帶來彈性,並提升固化物Tg,但這些物質一般很難喝環氧互混,需要專門的設備。此外,如果彈性體的耐溫性差,將嚴重影響固化物的tg。
2 無機剛性粒子或納米粒子:帶來韌性,也不會造成耐熱性下降,但同樣混合困難。
真正商業化應用的,主要是以下方式
3 反應性彈性體增韌:通過可以環氧樹脂反應,將彈性體嵌入到環氧樹脂三位固化結構中來增韌,反應性彈性體種類很多,主要有:
3.1 聚氨酯類:增韌效果好,就是耐熱性損失太大,固化物不耐高溫。
3.2 反應性聚醚:增韌效果好,就是耐熱性損失不太大,固化物耐一定程度的高溫。
3.3 反應性液態丁腈橡膠:全球使用最普通的增韌形式,增韌效果好,對粘接與附著性能提升明顯,耐熱性損失不大。
G. 如何增強環氧樹脂的韌性
這可是個大課題。很多人研究環氧樹脂就是研究怎麼增韌。
1,彈性體增韌,就是版加入各種權彈性體,橡膠、聚氨酯。有冷拼的,也有熱拼化學改性的。
2,柔性鏈段引入樹脂分子或固化劑分子。
3,核殼粒子增韌。
4,無機填料增韌。
5,IPN互穿網路增韌。
6,超支化聚合物增韌。
這個問題太大,以上只是簡單介紹
H. 你知道哪些關於改性環氧材料的知識
目前對環氧樹脂採用的主要改性方法之一,就是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日前國內科研人員通過設計一系列方案,採用紅外光譜對聚合物進行結構表徵,研究聚氨酯預聚體對環氧樹脂改性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反應種類及反應機理,對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的應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就是在適當的條件下使得2者形成互穿網路結構,從而達到提高環氧樹脂韌性,同時不降低其強度、耐熱性的目的。然而在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時由於原料的多樣性,且各種原料所含官能團在一定程度上可發生反應並且相互產生影響,使得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體系的固化機理復雜化。
研究所用實驗原料包括甲苯二異氰酸酯(TDl)、聚醚210、1,4-丁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錫、l,2-環氧環已烷-4,5-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TDE-85)、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MeTHPA)、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等。端異氰酸酯基PU預聚體、IPN產物都在實驗中制備。性能檢測則採用AVATAR360型紅外分析儀(美國Nicolet公司),對原料TDE—85、聚醚二元醇GM210以及PU預聚體、樣品進行紅外光譜分析,固體樣品採用溴化鉀壓片法進行檢測,液體樣品直接測試或經過四氯化碳稀釋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