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酯化反應
酯化反應,是一類有機化學反應,是醇跟羧酸或含氧無機酸生成酯世和清和水的反應.分為羧酸跟醇反應和無機含氧酸跟醇反應何和無機強酸跟醇的反應兩類.羧酸跟醇的酯化反應是可逆的,並且一般反應極緩慢,故常用濃硫酸作催化劑.多元羧酸跟醇反應,則可生成多種酯.無機強酸跟醇的反應,其速度一般較快.典型的酯化反應有乙醇和醋酸的反應,生成具有芳香氣味的乙酸乙酯,是製造染料和醫葯的原料.酯化反應廣泛的應用於有機合成等領域.
兩種化合物形成酯(典型反應為酸與醇反應形成酯),這種反應叫酯化反應.
分兩種情況:羧酸跟醇反應和無機含氧酸跟醇反應.羧酸跟醇的反應過程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的羥基與醇分子中羥基的氫原子結合成水,其餘部分互相結合成酯.這是曾用示蹤原子證實過的.口訣:酸去羥基醇去羥基氫(酸脫氫氧醇脫氫).
酯的讀法:R酸R1酯("R"是指R酸中的"R";"R1"是指R1醇中的"R1")棚敗
羧酸跟醇的酯化反應是可逆的,並且一般反應極緩慢,故常用濃硫酸作催化劑.多元羧酸跟醇反應,則可生成多種酯.
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CH3COOH+C2H5OH(可逆符號)CH3COOC2H5+H2O
乙二酸跟甲醇可生乙二酸氫甲酯或乙二酸二甲酯
HOOC—COOH+CH3OHHOOC—COOCH3+H2O
無機強酸跟醇的反應,其速度一般較快,如濃硫酸跟乙醇在常溫下即能反應生成硫酸氫乙酯.
C2H5OH+HOSO2OHC2H5OSO2OH+H2O
硫酸氫乙酯
C2H5OH+C2H5OSO2OH→(可逆符號)(C2H5O)2SO2+H2O
硫酸二乙酯
多元醇跟無機含氧強酸反應,也生成酯.
一般來說,除了酸和醇直接發生酯化反應生成酯外,能反應(但不一定是酯化反應)生成酯的還有以下三類物質:
醯鹵和醇、酚、醇鈉發生反應;
酸酐和醇、酚、醇鈉發生反應;
烯酮搜前和醇、酚、醇鈉發生反應;[1]若濃硫酸和乙醇發生反應怎麼辦?
酯如果在鹼性條件下會水解成相應的醇和有機酸鹽.如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酯在無機酸性條件下會水解成相應的酸和醇:CH3CO-OCH2CH3+H2O→(可逆符號)(條件是H+)CH3COOH+CH3CH2OH
2. 什麼是酯化反應,哪些官能團能參與到酯化反應,同時需要的條件是什麼,用化學式表示
酯化反應,是一類有機化學反應,是醇跟羧酸或含氧無機酸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分為羧酸基培跟醇反應和無搏襪唯機含氧酸跟醇反應何和無機強酸跟醇的反應兩類。羧酸跟醇的酯化反應是可逆的,並且一好鋒般反應極緩慢,故常用濃硫酸作催化劑。多元羧酸跟醇反應,則可生成多種酯。無機強酸跟醇的反應,其速度一般較快。典型的酯化反應有乙醇和醋酸的反應,生成具有芳香氣味的乙酸乙酯,是製造染料和醫葯的原料。酯化反應廣泛的應用於有機合成等領域。
3. 聚酯樹脂和丙烯樹脂有何不同
兩者的單復體不同:丙稀樹制脂的單體是丙稀,含碳碳雙鍵,聚合後是聚丙烯;聚酯樹脂的單體是酯類(酸和醇酯化後的產物),也有不飽和鍵,但不一定是碳碳雙鍵.
此外,兩者合成方式也有一定差異.丙烯樹脂由加聚得到;聚酯樹脂可以加聚也可以縮聚.
兩者都可以用於制塑料.是否屬於環保樹脂要看屬於哪種酯.應用的區別我不是很清楚,不好意思.
4. 求教各位學化學的朋友,丙烯酸樹脂具體是怎麼反應生成的
CH2=CH-COOH與醇發生的酯化反應
酯化後再加聚
5. 脂肪酸甘油醇酸樹脂的合成中脂肪酸主要起什麼作用
脂肪酸在脂肪酸甘油醇酸樹脂的合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合成過程中,脂碧拆肪酸與甘油和醇酸發生酯化反應,形成脂肪酸甘油醇酸酯。由於脂肪酸可以和其他分子(如甘油和醇酸)共穗慧賀價結合,因此在合成中起到了連接不同分子之間的關鍵作用。
此外,不同類型的脂肪酸將決定這種樹脂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例如,長鏈脂肪酸會產生分子間力較強的物質,而較短的脂肪酸則會形成分子間力較弱的物質。通過調整使用的脂肪酸種類和比例,可以調節脂肪酸甘油醇酸樹脂猜派的性質和用途。
因此,脂肪酸是脂肪酸甘油醇酸樹脂合成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成分。
6. PBT樹脂的生產工藝
當今世界上主要有以下兩條工藝路線:一條是酯交換法(DMT法);另外一條是直接酯化法(PTA法),我公司PBT生產採用PTA法。
1.3.1 PBT樹脂的生產工藝路線
1、酯交換法
這種方法先由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1,4-丁二醇(BD)經過酯化反應生成BHBT和甲醇,單體BHBT進一步聚合生成PBT,同時脫出BD,又因BD脫水(H2O)環化而生成副產物四氫呋喃(THF)。本工藝可分為間歇法和連續法兩種。將熔融DMT和BD送入反應器,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和預聚合反應。酯交換過程中,大部分甲醇及THF餾出,酯交換結束後,生成物即為單體(BHBT),經過過濾。除去機械雜質後進行縮聚反應,在高溫減壓下進行預縮聚。最後,在高真空下縮聚,達到所需要的黏度。在冷凝器中分離出BD可供回收,但甲醇和THF因分離困難,只能作焚燒處理。縮聚完畢即用釜底的齒輪泵將料送至切粒機冷卻切粒,乾燥後稱重包裝,此法生產的PBT樹脂的最大特性黏度可達1.25dl/g。
2、直接酯化法
這種方法先由PTA和BD經過酯化反應生成BHBT和水,單體BHBT進一步聚合生成PBT,同時脫出BD,又因BD脫水環化而生成副產物THF。
1.3.2 PTA法與DMT法的比較
早期,由於PTA法的主要原料對苯二甲酸(PTA)的純度不夠,導致直接酯化速度慢,反應溫度高,副產物THF多(最高可達37%),原料單耗大,生產成本高,因此PBT的生產大多採用DMT法。但是隨著高純度的PTA的出現和直接酯化高效的催化劑的開發,PTA法便逐漸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兩者各類消耗值如表1-2 所示。
表1-2 PTA和DMT法消耗值的比較
項目 DMT法(連續) PTA法(連續)
原料消耗 DMT:885kg/t PTA:753kg/t.PBT
BD:442kg/t.PBT BD:470kg/t.PBT
副產物 甲醇(<95%=290kg/t
THF(>99.5%)40kg/t
THF(<40%=21kg/t
相對於DMT法而言,PTA法消耗PTA量較少,BD的單耗PTA法雖然較DMT法高,但實際其中有50kgBD生產了THF。在PTA法中THF與H2O易於分離、提純方便,THF本身也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制葯、溶劑等行業重要原料之一;而DMT法的主要副產物甲醇和THF則難於提純,經濟效益很難提高。因此相對而言,PAT法較TMD法有較大的優越性。隨著近年來,PTA的生產日益增高,遠較DMT易得,PAT法將是今後PBT生產的主要方式,也是PBT今後發展的主流方向。
7. 求教各位學化學的朋友,丙烯酸樹脂具體是怎麼反應生成的
通過丙烯酸和醇的酯化反應脫水縮合所得啊
8. 我想知道縮聚反應的機理,比如說苯酚與甲醛生成酚醛樹脂的反應 我想知道化學方程式中的機理
化學方程式見這個鏈接:在下方.
縮聚反應(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是縮合反應多次重復結果形成聚合物的過程,兼有縮合出低分子和聚合成高分子的雙重含義,反應產物稱為縮聚物.其特徵是:
縮聚反應通常是官能團間的聚合反應
比如說酯化反應就是一個典型的縮聚反應
反應中有低分子副產物產生,如水、醇、胺等
縮聚物中往往留有官能團的結構特徵,如 -OCO- -NHCO-,故大部分縮聚物都是雜鏈聚合物
縮聚物的結構單元比其單體少若干原子,故分子量不再是單體分子量的整數倍
縮聚反應(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縮合聚合反應,單體經多次縮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應.該反應常伴隨著小分子的生成.
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官能團的單體,相互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時產生有簡單分子(如H2O、HX、醇等)的化學反應.如:甲醛跟過量苯酚在酸性條件下生成酚醛樹脂(線型)
在鹼性和甲醛過量條件下,則生成網狀高分子
再如: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含成聚酯樹脂
縮聚反應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應之一,在有機高分子化工領域有重要應用.
縮聚反應的特點是:
大多數為可逆反應和逐步反應,分子量隨反應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但單體的轉化率卻幾乎與時間無關.根據反應條件可分為熔融縮聚反應、溶液縮聚反應、界面縮聚反應和固相縮聚反應四種;根據所用原料可分為均縮聚反應、混縮聚反應和共縮聚反應三種;根據產物結構又可分為二向縮聚或線型縮聚反應和三向縮聚或體型縮聚反應兩種.
苯酚+甲醛===酚醛樹脂(催化劑只會也影響酚醛樹脂的形狀),酚醛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原理如下:苯酚上的酚OH會影響苯環上鄰位上的氫,使鄰位上H變的更活潑,更容易反應,所以反應時相當於苯環是還有倆個半鍵,而甲醛中的碳氧雙鍵同時斷開,與苯環是的倆個半鍵結合,有多個這樣的單體的聚合體就形成了酚醛樹脂.
9. 酯交換反應詳細資料大全
酯交換反應(transesterification),即酯與醇/酸/酯(不同的酯)在酸或鹼的催化下生成一個新酯和一個新醇/酸/酯的反應。
10. 聚酯樹脂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聚酯樹脂 polyster resin
聚酯樹脂是不飽和聚酯膠粘劑的簡稱。不飽和聚酯膠粘劑主要由不飽和聚酯樹脂、引發劑、促進劑、填料、觸變劑等組成。膠粘劑粘度小、易潤濕、工藝性好,固好後的膠層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溫加壓快速固化、耐熱性較好,電性能優良。缺點是收縮率大、膠粘強度不高,耐化學介質性和耐水性較差,用於非結構膠粘劑。主要用於膠粘玻璃鋼、硬質塑料、混凝土、電氣罐封等。
聚酯樹脂與醇酸樹脂區別在於合成聚酯樹脂的原料不含植物油或油衍生的脂肪酸。聚酯可分為飽和聚酯和不飽和聚酯。飽和聚酯是指合成原料中不含除苯環外的不飽和鍵。
飽和聚酯(無油醇酸)樹脂簡介
採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飽和聚酯樹脂。若使用的都是直鏈結構的二元醇和二元酸,產生的就是只含直鏈結構的聚酯樹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環(例:苯酐、對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產生的就是含有苯環結構的聚酯樹脂,若採用化學反應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份,產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樹脂。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直鏈結構的多元醇與多元酸,合成得到的樹脂具有線性結構,柔韌性非常好,主要用途不是在塗料行業;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所接觸到的尼龍就是很典型的線性聚酯,最典型的線性聚酯尼龍-66就是己二胺與1,6-己二酸的產物,從結構上看也可用1,6-己二醇與1,6-己二酸合成。
合成聚酯樹脂若採用苯環的多元酸與多元醇反應,合成得到含有苯環結構的樹脂,苯環的剛性特徵賦予樹脂以硬度,而苯環的穩定的結構特徵賦予樹脂以耐化學性。合成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主要是二元醇、二元酸和三元醇,個別的還有一元醇或一元酸。最常用的醇是新戊二醇,其酯化物的耐水性大大優於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主要是三羥甲基丙烷、三羥乙基乙烷。最常用的芳香族二元酸是間苯二甲酸,由於間苯二甲酸的耐鹽霧性、耐化學性和耐水性比鄰苯二甲酸更優越,所以間苯二甲酸在聚酯樹脂中的應用更為普遍。合成聚酯樹脂中也使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以己二酸應用更為普遍。大多數樹脂都含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二元酸與脂肪族二元酸的摩爾比是控制樹脂Tg的主要因素。
合成聚酯樹脂時,若通過化學反應引入一些其它成份,可擁有聚酯樹脂原本不具備的性能,達到改善和突出某種性能目的,來達到特殊的應用性能要求,目前使用較多的是環氧、丙烯酸、有機硅改性聚酯樹脂。
塗料中所用的聚酯樹脂一般是低分子量的、無定形、含有支鏈、可以交聯的聚合物。它一般由多元醇和多元酸酯化而成,有純線型和支化型兩種結構,純線型結構樹脂制備的漆膜有較好的柔韌性和加工性能;支化型結構樹脂制備的漆膜的硬度和耐候性較突出。通過對聚酯樹脂配方的調整,如多元醇過量,可以得到羥基終止的聚酯。如果酸過量,則得到的是以羧基終止的聚酯。塗料行業最常用的飽和聚酯樹脂是含端羥基官能團的聚酯樹脂,通過與異氰酸酯、氨基樹脂等樹脂交聯固化成膜。不同的原料對樹脂性能作出不同的貢獻,選擇原料時要視對樹脂的性能要求,選擇相應的能對樹脂所要求性能有幫助的原料,從提供官能度、硬度、柔紉性等多方面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