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半透膜的生產企業

半透膜的生產企業

發布時間:2023-04-24 15:04:07

① 國內納濾膜生產廠家哪家做的比較好

在國內目前做的並不是很多,但沁森高科在國內做的還不錯!

② 李先生,您好。您聽說過二甲基硅橡膠半透膜嗎您知道國內在哪可以買到這樣的半透膜呢非常感謝!

膜袋夾層中均勻塗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製作出一種新的半透膜被動采樣器。我這里生產防國外技術,已經得到應用,需要購買網路:李秀權工作室。

反滲透設備生產的廠家哪些好

現在隨著反滲透設備應抄用的不斷增加,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反滲透純凈水設備較比整套的水處理系統來說技術實力相對比較簡單。所以有很多之前做機械加工的公司也開始投入到水處理行業來做水處理設備,一般這類的廠家在簡單的水處理設備上是可以做的,但是如果涉及到水質分析以及根據水質情況定製反滲透純凈水設備的話,技術可能就不夠用了。

水天藍廠家有很多技術雄厚、經驗豐富的水處理設備廠家,工廠專注於水處理設備的研發製造,且有專業的工程師團隊進行系統方案設計。在水處理系統設計中,不僅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設計方案,而且還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環境及產水需求更好的完善方案細節,給到用戶專業的建議。

④ 反滲透膜什麼品牌好,反滲透膜十大品牌最新推薦

美國

陶氏是一家多元化的化學公司,運用科學和技術的力量,不斷創新,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公司通過化學、物理和生物科學的有機結合來推動創新和創造價值,全力解決當今世界的諸多挑戰,如滿足清潔水的需求、實現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節約、提高農作物產量等。

陶氏以其一體化、市場驅動型、行業領先的特種化學、高新材料、農業科學和塑料等業務,為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種類繁多的產品及服務,應用於包裝、電子產品、水處理、能源、塗料和農業等高速發展的市場。2015年,陶氏年銷售額超過49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49,500名員工,在35個國家運營179家工廠,產品達6,000多種。

海德能

美國海德能公司(HYDRANAUTICS)創立於196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Oceanside市。1987年並入日東電工集團(NITTO DENKO CORPORATION),是日東電工集團在美國的全資子公司之一。美國海德能公司自1970年進入反滲透水處理領域以來,一貫堅持追求先進的生產技術、最高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客戶服務。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 目前已成為在世界上分離膜製造業中最著名、產品規格最多、生產規模最大、取得專利最多的反滲透膜和納濾膜生產廠商之一, 也是美國最早通過ISO9001國際認證的正宗反滲透膜生產商。

藍膜

深圳藍膜水處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環保水處理設備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創新型企業,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性能卓越、安全穩定的環保水處理產品,經營產品包括水處理設備、過濾器、濾膜、水處理樹脂及行業解決方案等。以服務品質為企業生命線,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整合環保水處理資源,先後為數千家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藍膜專注於環保水處理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與整合,具有完整的環保水處理系統集成和全面的技術服務綜合能力,現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環保水處理公司。特別強調個性化服務的重要性,針對特定行業及使用場景,提出個性化的專業行業解決方案,滿足用戶的各類需求。

作為一家創新型環保水處理企業,藍膜為數千家客戶提供了產品及服務,客戶覆蓋了電子、電力、石油、化工、市政、鋼鐵、冶金、食品醫葯等數十個行業領域。為客戶提供了環保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水處理設備系統集成、工程總承包以及水處理運營等相關服務。

世韓

世韓膜(CSM)是指熊津化學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的產品系列,包括正宗反滲透膜、超濾膜、膜生物反應器組件等一系列產品。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半透膜又稱分離膜或濾膜,膜壁布滿小孔,根據孔徑大小可以分為反滲透十大品牌: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正宗反滲透膜(RO)等,膜分離都採用錯流過濾方式。膜分離技術由於具有常溫下操作、無相態變化、高效節能、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污染等特點,因此在飲用水凈化、工業用水處理,食品、飲料用水凈化、除菌,生物活性物質回收、精製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並迅速推廣到紡織、化工、電力、食品、冶金、石油、機械、生物、制葯、發酵等各個領域。分離膜因其獨特的結構和性能,在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再生方面異軍突起,在環境工程,特別是廢水處理和中水回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⑤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公司業務

截止2011年末,中國石化是中國國內第二大油氣生產商。公司油氣勘探開發區塊位於中國東部、西部和南部地區。截至2011年12月31日,擁有297個區塊勘探許可證,探礦權總面積96.68萬平方千米,持有192個區塊開采許可證,采礦權總面積2.03萬平方千米。
2011年,公司全年共新增油氣可采儲量410.73百萬桶油當量,其中新增原油可采儲量280.92百萬桶,新增天然氣可采儲量7788.19億立方英尺。全年共生產原油321.73百萬桶、天然氣5169.4億立方英尺。勝利油田是公司最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2011年共生產原油194.11百萬桶。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剩餘油氣可采儲量為3966.21百萬桶油當量,其中原油2848.10百萬桶,天然氣67086.80億立方英尺。
2011年底,公司啟動了勝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規油氣增儲上產五大會戰。
2016年1月6日,中石化集團宣布,其部署在北部灣海域的「潿四井」已於1月5日順利完成兩層含油層測試,並試獲高產油氣流,日產油氣超過千噸。其中對目的 層段第一層測試,獲得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458立方米(約等於1264噸)、天然氣7.18萬立方米,第二層試獲日產自噴高品質原油1349立方米(約 等於1184噸)、天然氣7.6萬立方米,創中石化海域油氣勘探單井最高紀錄,也是近十年來國內罕見的高產測試探井,給北部灣海域未來的勘探突破帶來了新希望。
公司2009-2011年勘探及開采生產營運情況: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原油產量(百萬桶) 321.73327.85327.62(1.9)其中:中國303.37302.18301.150.3非洲18.3625.6726.47(28.5)天然氣產量(十億立方英尺)517.07441.39299.0117.1油氣當量產量(百萬桶油當量)407.89401.42377.451.6剩餘原油探明儲量(百萬桶)28482,8882,920(1.4)剩餘天然氣探明儲量(十億立方英尺)67096,4476,7394.1剩餘油氣探明儲量(百萬桶油當量)39663,9634,0430.12013年,公司全年新增常規油氣礦權區塊20個、面積9萬平方千米,新增列頁岩氣礦權區塊15個、面積4.9萬平方千米。新增石油經濟可采儲量4414萬噸、替代率100.8%;新增天然氣經濟可采儲量109億立方米、替代率64%。
2013年,公司全年生產原油4378萬噸,上產60萬噸;生產天然氣187億立方米(含頁岩氣1.4億立方米),上產18億立方米。新建原油產能519萬噸、天然氣產能24.4億立方米(不含頁岩氣)。 油品煉制 截止2011年末,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煉制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商,石油煉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主要產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等。三個煉化企業集群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和華北等中國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市場需求旺盛,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2011年底,中國石化一次加工能力達2.47億噸。
公司2009年-2011年煉油生產情況: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成品油總經銷量(百萬噸)217.37 211.13 186.58 3.0 汽、柴、煤油產量(百萬噸)128.00 124.38 113.69 2.9 其中:汽油(百萬噸)37.10 35.87 34.43 3.4 柴油(百萬噸)77.17 76.09 68.86 1.4 煤油(百萬噸)13.73 12.42 10.39 10.5 化工輕油產量(百萬噸)37.38 35.00 26.87 6.8 輕質油收率(%)76.08 75.79 75.54 提高0.29個百分點 綜合商品率(%)95.09 94.83 94.53 提高0.26個百分點 2013年,公司全年累計加工原油2.34億噸,增長4.8%;生產成品油1.41億噸,增長5.2%;生產化工輕油3823萬噸,增長4.9%。
通過優化生產方案,調整工藝操作,增產汽油、航煤、瀝青等高價值產品,減產柴油、商品重油、石油焦等低附加值產品,取得顯著成效。生產汽油4594萬噸,增長11.8%,超加工量增幅7個百分點。生產航煤1743萬噸,增長16.1%,超加工量增幅11.4個百分點。生產瀝青772萬噸,增長24.0%,超加工量增幅19.1個百分點。生產柴油7748萬噸,降低0.4%,低於加工量增幅5.2個百分點。生產石油焦1380萬噸,增長1.8%,低於加工量增幅3個百分點。
2013年4月24日,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橋機場成功試飛。2014年2月1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國石化頒發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准規定項目批准書(CTSOA)。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獲得適航許可,這是中國生物航煤事業的新發展、新突破,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後第4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中國石化成為國內首家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 油品銷售 中國石化油品銷售主要市場涵蓋除台灣省外的中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中國石化成品油銷售網路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一是中國石化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及在主要市場內的下屬4個大區分公司,承擔著中國石化成品油資源的統一平衡、運輸協調和直屬銷售企業以及專項用戶的成品油供應任務;二是省級石油分公司(含香港公司)及所屬的區域(地市)公司組成的銷售網路;三是中國石化在全國范圍內與其他成品油經營單位合資組建以及採取特許加盟方式建立的銷售網路。
截止2011年末,公司擁有加油站30121座,其中特許經營加油站15座。
2011年,公司境內成品油銷量達到1.51億噸,同比增長7.6 %。
公司2009年-2011年營銷及分銷營運情況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原油加工量(百萬噸)162.32 149.23 130.32 8.8 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百萬噸)151.16 140.49 124.02 7.6 其中:零售量(百萬噸)100.24 87.63 78.90 14.4 直銷量(百萬噸)33.22 32.40 25.61 2.5 批發量(百萬噸)17.70 20.47 19.52 (13.5) 單站年均加油量(噸/站)3,330 2,960 2,715 12.5 於2011年12月31日 於2010年12月31日 於2009年12月31日 本報告年末比上年度年末變動(%) 中國石化品牌加油站總數(座)30,121 30,116 29,698 0.02 其中:自營加油站數(座)30,106 29,601 29,055 1.7 特許經營加油站數(座)15 515 643 (97.1) 截止2011年底,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化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石化生產廠遍布中國東部、中部及南部等經濟、市場發達地區,生產和銷售各類石化產品,包括中間石化產品、合成樹脂、合纖原料及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和化肥。本公司的石化產品生產與本公司的煉油業務實現上下游一體化,化工原料(如石腦油)主要由本公司各煉油生產企業提供。本公司絕大部分石化產品均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
截止2011年底,公司主要化工產品產能(含當年新建及擴能改造裝置)、產量、市場佔有率如下:
乙烯生產企業13家,其中合資公司4家,年末生產能力942.5萬噸,實際生產乙烯989.4萬噸。合成樹脂生產企業30家,年末生產能力1298.86萬噸,當年產量1365.2萬噸,合成樹脂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2.05%;合成橡膠生產企業5家,裝置生產能力93萬噸,當年生產合成橡膠99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5.1%。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生產企業15家,裝置生產能力928.64萬噸,當年生產合成纖維原料及聚合物938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20.33%。合成纖維生產企業8家,滌綸、腈綸、錦綸、丙綸纖維裝置生產能力153.46萬噸,當年生產合成纖維共138.8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為4.76%。
公司2009年-2011年化工主要產品產量 單位:千噸 2011年2010年2009年2011年較2010年同比變動(%)乙烯9,894 9,059 6,713 9.2 合成樹脂13,652 12,948 10,287 5.4 合成橡膠990 967 884 2.4 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9,380 8,864 7,798 5.8 合成纖維1,388 1,393 1,302 -0.4 2013年,公司全年生產乙烯998萬噸,乙烯高附加值產品收率增加0.24%,乙烯能耗降低3.95千克標油/噸。 天然氣 2013年,公司全年銷售天然氣168.4億立方米、增長9.4%;全年銷售車用天然氣10億立方米,增長67.5%。 成品油 2013年,公司全年實現成品油經營量1.80億噸,增長4.0%;境內成品油經營量1.65億噸,增長3.8%,其中零售量1.14億噸,自營加油站數量達到3.05萬座;境外(香港地區)成品油經營量1457萬噸,增長2.9%。
截至2013年底,公司保有中國石化品牌加油站30536座,較上年底減少300座;其中自有加油站30523座,較上年底減少300座。單站加油量提高5.97%。 非油品 2013年,公司全年非油品營業收入達133.5億元,增長21.4%。
繼續以易捷便利店為核心,常態促銷與主題營銷相結合,增強「易捷」吸引力,全年進店率達4.1%,增長1.9個百分點。精選地方特色商品;大力推廣自主品牌產品;推廣柴油車尾氣處理液,降低柴油車尾氣排放;加快洗車網點的開發和建設,新建和改造300座統一形象的洗車點。 燃料油 2013年,公司全年實現經營量2027萬噸,同比略有增長。 其他煉油產品 液化氣統一銷售順利實施,全年工業氣比率達37.4%,提高11.7個百分點。
瀝青市場佔有率保持國內領先,高鐵乳化瀝青、硬質瀝青、溫拌瀝青、改性瀝青等瀝青差異化、高端產品不斷擴大。全年瀝青銷量增長21.5%。
全年潤滑油實現經營總量203.6萬噸,增長28%;基礎油第三方貿易65萬噸;工業油銷量實現24萬噸,增長12%。潤滑油市場開拓取得成效,在航天、航空、遠洋、高鐵等高端領域應用合作取得突破,新增大客戶68個,規模客戶2300多家。 化工產品 2013年,公司全年完成化工產品經營總量5823萬噸,增加388萬噸、增長7.1%。 催化劑 2013年,公司全年銷售各類催化劑14.7萬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及時調整優化營銷策略,提升市場掌控能力,國內銷量再創新高,達13萬噸,增長11.1%。 境外油氣勘探開發 2013年,公司全年實現權益油氣產量3871萬噸油當量,增長33.3%。
探井、評價井成功率分別達到54.3%和80%,在巴西深海、哈薩克、安哥拉等項目勘探成果突出,阿根廷、安第斯、Addax等項目滾動勘探增儲顯著,為下步勘探部署和國際化經營油氣生產奠定儲量基礎。
2013年,公司成功收購阿帕奇埃及資產1/3權益、美國Chesapeake公司MS頁岩資產部分權益,簽署安哥拉31區塊10%權益收購協議;開展資本運作及資產處置工作,順利將俄羅斯UDM、哈薩克CIR和哥倫比亞聖湖能源等項目權益注入石化股份公司,向台灣中油轉讓緬甸D區塊30%權益,適時退出部分資源勘探潛力有限的項目。 境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 2013年,公司全年在沙特新簽14部鑽機服務合同,合同額14.8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石化中標單個合同額最大的海外鑽修井項目;成功簽署墨西哥EBANO油田綜合服務激勵型項目合同,合同期30年。全年新簽合同額46億美元,完成合同額29億美元。海外員工總數27208人,其中中方員工7298人、外籍員工19910人。 境外煉化合資合作 境外煉化投資合作項目穩步推進,沙特延布煉廠項目、阿聯酋富查伊拉和印尼巴淡島倉儲項目按計劃施工建設。俄羅斯西布爾丁腈橡膠項目完成交割。中國石化潤滑油新加坡項目竣工投產。對南非、巴西、柬埔寨等煉油項目開展聯合境外煉化合資合作可行性研究。與蒙古國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研究蒙古國煤制氣項目的可行性,跟蹤天然氣富集國家的天然氣化工項目合作機會。與一些國家石油石化公司探討以中國石化自有技術為主的化工項目。 境外煉化工程技術服務 2013年,公司全年在境外執行項目共25個,其中EPC總承包項目9個,施工類項目16個,國際項目執行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年新簽合同額34.59億美元,完成合同額11.45億美元。在境外執行項目管理和作業人員13792人,其中中國石化員工1481人,國內僱傭及分包人員6526人,國外僱傭及當地分包人員5785人。 境內合資合作 2013年,公司先後成立了中韓(武漢)石化有限責任公司、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公司、茂名新金明石油有限公司、重慶愛維化工有限公司4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高橋丁腈橡膠項目、揚子石化苯酚丙酮合資項目、揚子石化碳九樹脂合資項目、九江空分合資項目等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質性推動了福建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進展。
2013年,公司與國內企業的合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先後成立了南京實華油運船務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潤滑油山東有限公司等中中合資公司,境內合資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國際貿易 全年進口原油18971萬噸,原油第三方貿易9500萬噸。全年出口成品油798萬噸,增長46.4%,成品油第三方貿易1842萬噸。
全年實現設備材料、石化產品等國際貿易額31.3億美元,增長14.7%。
全年實現化工產品進出口和第三方貿易量832萬噸,增長4.4%。
催化劑銷售方面,聚烯烴催化劑首次出口美國,乙苯脫氫催化劑規模進入台灣,銀催化劑首次實現出口,產品穩定供應大的國際石油石化公司,出口銷售收入與上年基本持平。
燃料油優化資源采購,嚴格控製成本,努力擴大海外業務,經濟效益良好,全年完成國際化經營銷量617萬噸。 地球物理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技術體系—— I 技術體系, 主要包括:精細地震勘探( I - F i n e)、復雜地區復雜油氣藏勘探( I - C o m p lex)、油藏地球物理(I-Rese r v o i r ) 、海洋地球物理勘探( I - O f f s h o r e ) 和非常規資源勘探(I-Unconventional)、實驗地球物理(I-Experiment)、地球物理裝備( I - E q u i p m e n t ) 、地球物理軟體(I-πframe)。首次應用可控震源高效同步滑動掃描採集技術,創國內可控震源施工平均、日產、時效3項最高紀錄。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氣田安全高效開發技術已形成。井身結構優化、高效破岩工具、欠平衡鑽井、精細控壓鑽井、捷聯式自動垂鑽、復合鑽進、防氣竄固井、高壓井控等復雜深井超深井優快鑽完井關鍵技術已成龍配套。
鑽井提速提效技術效果顯著。通過推廣應用孕鑲金剛石鑽頭+渦輪鑽井技術、扭力沖擊器+PDC鑽頭技術、氣體鑽井等鑽井提速技術,提升了技術效果。
油田化學劑產品研發應用效果明顯。高性能水基鑽井液體系達國內先進水平;油基鑽井液體系逐步完善,基本滿足現場要求。低密度、超高密度、微膨脹和韌性水泥漿體系已經成熟。
非常規頁岩氣井的鑽井技術得到很大發展。形成了頁岩氣長井段水平井鑽井、油基鑽井液、彈塑性水泥漿固井等工程配套技術。
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頁岩氣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初步配套,採用水力泵送橋塞射孔聯作技術在涪陵焦石壩地區成功應用16口井,投產13口井,平均單井日產氣15萬立方米以上,為中國石化頁岩氣勘探開發的突破做出了特殊貢獻。
測井儀器研製取得明顯進步。在高溫小井眼井下儀器、高抗硫產氣剖面井下儀器研製上取得成功,有力支撐了開窗側鑽井及普光氣田開發配套的生產需要;水平井分段壓裂配套射孔技術取得明顯進步。同時,快速平台測井、八扇區水泥膠結測井、泵出存儲式測井等成熟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在提速提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錄井技術及復雜儲層綜合評價取得新進展。在拉曼激光氣體檢測、基於半透膜的油氣在線檢測技術上完成多口井的應用,對油氣實時發現及定量評價形成支撐。復雜儲層尤其是頁岩氣的綜合評價能力進一步提升,建立了不同地區的頁岩油氣參數計算模型及有利儲集段的識別和分類標准,為泥頁岩油氣資源評價如焦石壩儲量申報等提供了技術支撐。
海洋工程建設技術取得新進展。「勝利902」鋪管船建造工程獲全國優秀焊接工程一等獎,東海合作區塊海洋工程設計和建造技術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石油機械裝備新產品研發應用取得新成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000型成套壓裂裝備研製及應用示範工程」項目主體研究工作全面完成,參與涪陵頁岩氣井壓裂現場試驗獲得圓滿成功。等壁厚螺桿鑽具技術質量實現突破,針對涪陵頁岩氣示範區開發個性化鑽頭與螺桿鑽具,提速提效成效顯著。連續油管和不壓井作業設備研製成功;RDS壓縮機技術和質量不斷改進,11台6RDS壓縮機組在大牛地氣田順利投產。

⑥ 魚塘防滲膜品牌

目前我們常見的魚塘防滲膜品牌有KOCH、沁森高科、世韓膜、陶氏、美國海德能。

1、KOCH



美國海德能公司(HYDRANAUTICS)創立於196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Oceanside市。1987年並入日東電工集團(NITTO DENKOCORPORATION),是日東電工集團在美國的全資子公司之一。美國海德能公司自1970年進入反滲透水處理領域以來,一貫堅持追求先進的生產技術、最高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客戶服務。

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成為在世界上分離膜製造業中最著名、產品規格最多、生產規模最大、取得專利最多的反滲透和納濾膜生產廠商之一,也是美國最早通過ISO9001國際認證的反滲透膜生產商。

⑦ 吸金超10億,高瓴紅杉騰訊布局,國內血糖控制賽道一夜翻紅

CGM賽道又火了!

CGM(持續葡萄糖監測)是區別於糖尿病患者指尖血檢測的實時或連續測血糖產品,CGM無需採集血樣,便可自動採集長達14天的連續動態血糖圖譜,解決了傳統糖尿病管理中需扎破指尖采血、不能完整監測血糖動態、儀器攜帶繁雜等痛點。除了CGM外,糖尿病血糖管理主要產品還包括胰島素泵。

CGM相關賽道熱度有多高?5月18日,微泰醫療沖刺港股,在IPO之前,微泰曾完成5.75億元的融資,泰康投資旗下泰康乾貞基金領投,騰祥罩訊和IDG資本聯合領投。

同時,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九諾醫療、凱聯醫療、凱立特醫療三家企業紛紛獲得大額融資,其中國內胰島素泵生產企業凱聯醫療更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兩輪融資。

近期出手的除了高瓴、君聯、雲峰基金等知名機構外,還包括國內器械龍頭魚躍,魚躍醫療宣布擬3.66億元受讓持續葡萄糖監測(CGM)企業凱立特50.99%股權,並需承繼 AscensiaDiabetes Care 尚未履行之前輪融資協議項下的 4200 萬出資義務,合計出資 4.08 億元。魚躍在血糖監測領域深耕多年,此次斥資超4億足可見對CGM賽道的重視。


回顧CGM行業的發展,2006年,FDA就批准了CGM產品上市。2009年,就有CGM產品進入中國市場,2012年左右出現了聖美迪諾及美奇生產的國產CGM。目前,全球CGM市場主要由德康醫療(dexcom)、美敦力(Medtronic)和雅培主導。2020年雅培明星單品瞬感系列產品的收入超過20 億美元,並在2021年持續強勁增長,2021年Q1銷售收入達到8.3 億美元。

但國內的CGM行業起步早,卻發展慢。

理論上看,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 1 億人,其中 5%-10%為一型糖尿病。理論上所有一型糖尿病患者均是 CGM 產品的受眾群體,CGM的受眾還包括妊娠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的強化治療,每位患者年人均花銷約為一萬元,即每年 CGM市場規模理論可達到 500 億元左右。

但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國內,由於成本原因,以及市場教育不到位,糖尿病患者基數雖然很大,但願意為CGM買單的患者並不多。

中國的CGM市場基本是在雅培輔理善瞬感產品2017年進入中國後才開始真正發展,僅僅三年,2020年,雅培瞬感系列在中國市場把營收做到了7.6億元。中國CGM市場雖然在快速增長,但目前滲透率仍然很低。

為什麼國內擁有大量的一型糖尿病患者,但是對CGM的接受度較低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支付體系的不同,支付體系直接決定了市場規模的不同量級。 CGM主要的市場在美國和歐洲,這兩大市場都有著成熟的商保支付體系,患者的支付能力更高,對於CGM產品的購買力也更強。在國內,雅培的瞬感掃描儀產品天貓旗艦店價格接近500元,感測器價格也在500元左右,年花費約為1萬元出頭。對於自費患者,指尖測血糖在價格上更具優勢。

第二是,國產產品雖然價格有優勢,但在產品性能上有待提升。 總的來說,國產產品在性價比、產品舒適度、准確性這三方面都很難實現平衡。雅培之所以能夠在進入國內市場後營收超7億元,也是因為很長一段時間內,國產產品都沒能做到接近雅培的品質。

第三是國內的院內市場尚未打開 ,院內市場還需要更多本土性的高級別證據支持來提升國內院內市場應用。

和大眾的普遍認知不一樣,CGM的主要市場不止是院外C端市場,在國內院內市場規模甚至不輸院外。

從應用場景上看,院內市場血糖監測不僅應用於內分泌科室,在心內科、ICU、骨傷科等八大科室都有應用,患者在手術前需要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在轎凱頻次上,院內市場的測試頻率更高,在醫院場景,血糖監測的頻率非常高,每天可能達到6-8次。

在單價上,院內血糖監測有別於個人自我血糖監測,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對於血糖儀精準度、抗干擾能力以及操作規范性和質控有著更高的要求。院內血糖監測多采購進口產品,產品單價也更高。

場景多、頻次高、單價高,所以CGM的醫院內血糖監測市場規模同樣可觀。

但目前即使是國內的三甲醫院,CGM的使用率也並不高,國內的專業市場對於CGM的學術認知程度閉宴喚還有待提升。

在國內,醫生對於TIR的認知也在不斷提升,2020《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將TIR寫入指南。未來,國內院內市場的滲透率提升還需要更多高級別的本土化證據。

支付能力差距、產品性能落後、院內市場尚未打開這三大因素導致了國內的CGM市場一直滲透率較低,根據安信證券測算:2020 年,全球 CGM 滲透率約為 5%,美國CGM在一型糖尿病患者中滲透率為35%,而我國僅有 0.6%。


首先,國內有企業在CGM的核心性能上實現突破,CGM產品各項參數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今年完成融資的CGM企業基本都完成了產品升級和迭代,在針頭設計上用 軟針輸送系統 代替了硬針;在校準技術上,國內也有企業實現了 無校準技術的 突破,這兩點突破大大提升了CGM使用的舒適程度。

此外, CGM真正的門檻在於實現量產,CGM軟針的量產是一大技術難點 。而且在實驗室生產是不追求良品率的,一旦批量生產,CGM產品如何保證良品率也是一大挑戰,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是美敦力的良品率也只有65%左右。

在良品率上,國內企業也實現了不小的突破。獲得高瓴資本投資的九諾醫療在半透膜材料、脫氫酶技術、血糖預測演算法、數據挖掘與交互、軟針輸送系統、無線傳輸系統和生態系統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

國產的另一大突破在於成本的降低,國內企業想要在雅培主導的院外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價格是關鍵。 成本降低主要包括工藝上的成本降低和技術上的調整。以九諾醫療為例,九諾利用脫氫酶技術可以大大降低CGM成本。

在市場突破上,由於國內市場放量較慢,近年來也有企業在海外市場拓展取得突破。海外市場CGM存量空間比國內市場更大。歐洲市場的准入門檻更低、市場渠道也更完善。因此,國內主要的CGM企業都已經布局歐美市場。

在傳統的血糖儀領域,技術壁壘較低,整個血糖監測行業企業和產品眾多,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市場空間接近天花板。所以,魚躍、三諾生物等龍頭企業,加大了在CGM賽道的研發投入和並購。


完整的動態血糖管理應該由持續葡萄糖監測(CGM)、胰島素泵形成閉環。胰島素泵代替的是胰島素筆和胰島素注射器,相比於胰島素筆和胰島素注射器,胰島素泵可以保持全天血糖穩定。

CGM和胰島素泵鏈接為患者提供的閉環糖尿病解決方案被稱為「人工胰腺」。人工胰腺是指採用一系列控制演算法,有效地將胰島素泵和持續血糖監測結合,以實時及連續地監測、治療和管理血糖水平。與靜態、非連續地輸送胰島素和監測血糖不同,人工胰腺通過高度模仿功能正常的胰腺的運轉,實現對血糖水平的動態閉環管理。

CGM的火熱能夠帶動人工胰島素泵一同起飛嗎?

從現有的市場格局來看,國內的胰島素泵市場由美敦力主導,相比於CGM市場,國內胰島素泵市場規模更小。

根據微泰醫療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20年全球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約為56億美元,其中貼敷式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約為10億美元,傳統的管路式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為46億美元。而其中,中國的胰島素泵市場規模為125百萬美元。

CGM市場海外存量市場大,國內增量市場廣。但胰島素泵市場目前來看,市場規模總體較小,增速也較平穩。

對於患者來說,佩戴胰島素泵雖然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但是產品的用戶友好度還有待提升。現有的胰島素泵還無法像CGM一樣實現小型化。胰島素泵在患者友好性和性價比之間實現平衡較難。

所以在技術方面上,將胰島素泵做得更加小型、更便攜來提升用戶便利程度也是目前的行業共識。 然而,胰島素泵的整體結構很復雜。因此要實現將許多組成部分組裝到更小的器械中具有非常高的技術難度。實現小型化後如何平衡成本,讓大部分患者都有經濟能力負擔,同樣也是一大挑戰。

在國內,開發貼敷式胰島素泵Equil的微泰醫療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貼敷式胰島素泵實現了更小、更輕、無導管,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從銷量表現上,2019年Equil營收2468.4萬元,2020年,Equil營收3474.2萬元。敷貼式胰島素泵上市以來並未快速搶占現有的胰島素泵市場份額,Equil在2020年胰島素泵銷量佔比只有3%,國內的胰島素泵市場仍然由美敦力和SOOIL主導。

目前有管路胰島素泵還是佔有主導地位,市場對胰島素泵的需求是智能化、簡單化、閉環管理,而不是簡單的小型化。

在CGM行業起飛的過程中,相信一定會乘勢誕生一批國產龍頭。參考血糖儀數十年的發展來看,雖然目前我國的血糖監測行業滲透率只有10%,但是也誕生了三諾生物、魚躍等龍頭企業。如今的CGM行業正處於行業發展初期,未來有機會實現爆發式增長,空間廣闊,多家國產龍頭將成為重要參與力量。

什麼樣的企業能夠穿越周期?CGM行業作為一個同時面向B端和C端的行業,對於企業的研發生產、市場運營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此外,觀察那些真正穿越了周期的創業者, 它們最大的共同點是持續深耕血糖管理行業,擁有數十年的專業沉澱,同時,他們也很專注,一直致力於為國內市場帶來更好的產品,相信這也是這個領域企業必須修煉的基本功。


參考資料:被資方盯上了,動態血糖儀為何如此火爆?國內外CGM市場數據分享——糖探

連續血糖監測(CGM):剛剛起步的千億藍 推薦(維持)海市場——華創證券

⑧ 的特性是水能滲透

血料容器的特性是水能滲透而乙醇不能滲透,對乙醇含量30%以上的酒有良好的防漏作用。

我國古人確實夠有聰明才智,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估計應該是東漢以後吧,人們發明了酒海存酒。用荊條或竹篾編成箱體,用桑皮紙蘸慧答血料糊30到50層,乾燥後清洗干凈用於裝酒。所謂血料是豬血和石灰調製成一種可塑性的蛋白膠質鹽,遇乙醇即形成半透膜的薄膜。

陶壇類容器:

陶壇是最傳統儲酒容器之一。直到今天,也依然是高檔原酒的主要貯存容器。優點:這類容器的透氣性較好,所含多種金屬氧化物在儲酒過程中溶於酒中,對酒的老熟有促進作用。

缺點:由於存在微孔結構,造成基礎酒在儲存過程中易發生揮發,造成酒的損耗較高;由於陶壇極易破碎,因此不易運輸,且單壇儲酒容積很小,噸酒儲存面積過大,緩棗在儲酒成本上很不經濟,因此陶壇主要應用於高檔基礎酒的儲存。

閱讀全文

與半透膜的生產企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陶瓷濾芯過濾棒為什麼容易壞 瀏覽:978
水龍頭濾嘴水垢怎麼去除 瀏覽:269
小米代用濾芯什麼意思 瀏覽:305
菏澤車用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967
玉柴挖機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342
鑒別溶液碳酸鈉溶液蒸餾水 瀏覽:161
污水工程質量計劃 瀏覽:927
哪些凈水機用的陶氏ro膜 瀏覽:569
施爾凈水器和史密斯凈水器哪個好 瀏覽:279
惠普康凈水機怎麼樣使用 瀏覽:989
一汽解放虎vh柴油濾芯怎麼排空氣 瀏覽:629
離子交換色譜法等度梯度洗脫 瀏覽:935
蒸餾水敷面膜怎麼用 瀏覽:55
華為空氣凈化器怎麼拆開 瀏覽:440
酚酞蒸餾水實驗視頻 瀏覽:137
電離子去疤疼嗎 瀏覽:485
無錫污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804
池塘廢水特徵 瀏覽:536
焊煙用什麼凈化器 瀏覽:773
防城港市港口區污水處理廠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