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判斷反滲透膜損壞
膜的脫鹽率是慢慢降低的還是清洗後降低的?降低到什麼程度了?還有裝置的其內他參數變化情容況怎麼樣?如果是慢慢降低的,應該是膜污染或者其他損壞造成的;如果是清洗後突然升高的,有可能是清洗造成損壞,或者操作參數變化造成的膜密封圈泄露引起的。你可以檢查每個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看看每段各個容器的產水電導率是否相近,如果差別大,那就是泄露引起的;如果相近,有可能是膜污染或者膜損壞造成的。
❷ 避免反滲透膜受到污染有哪些好辦法
1.1 反滲透膜膜性能的損壞,而造成膜污染
聚酯材料增強無紡布,約120μm厚;
聚碸材料多孔中間支撐層,約40μm厚;
聚醯胺材料超薄分離層,約0.2μm厚。
根據其性能結構,如滲透膜膜性能損壞有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新反滲透膜的保養不規范;
停運狀態下,反滲透膜保養不規范;
環境溫度在5℃以下;
系統在高壓狀態下運行;
關機時的操作不當。
水質變化頻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質同設計時的水質有變化,使預處理負荷加大,由於進水中含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粒狀物和膠體等雜質增多,因此膜污染機率增大。
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過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減外,清洗不及時與清洗方法不正確也是導致膜污染嚴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沒有正確投加葯劑
復合聚醯胺膜在使用中,因為聚醯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沒有正確投加氯等消毒劑,加上用戶對微生物的預防重視不夠,容易導致微生物的污染。
膜表面磨損
膜元件被異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損(如沙粒等),此種情況要用探測法探測系統內元件,找到已經損壞元件,改造預處理,更換膜元件
反滲透膜污染的現象
在反滲透操作過程中,由於膜的選擇透過性,使得某些溶質在膜面附近發生積聚,從而發生膜污堵現象。
常見的污堵徵兆有以下幾種:一種是生物污堵(症狀逐漸出現)有機沉積物主要是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碳氫化合物衍生物、天然有機聚合體以及所有含碳物質。最初表現為脫鹽率上升、壓降升高和產水降低。再有就是膠體污堵(症狀逐漸出現)膜分離過程中,金屬離子的濃縮及溶液PH值的變化,都有可能是金屬氫氧化物(主要以Fe(OH)3為代表)沉積,造成污堵。最初表現為脫鹽率的輕微降低,並逐步增大,最後壓降升高和產水降低。還有是顆粒物污堵反滲透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如果保安過濾器出現問題,會導致顆粒物進入系統,造成膜的顆粒物污堵。
最初表現為濃水流速增加,脫鹽率在初期變化不大,產水量逐漸降低,系統壓降升高很快。最後常見的還有化學結垢(症狀很快出現)當給水含有較高的Ca2+、Mg2+、HCO3-、CO32-、SO42-等離子時,會產生CaCO3、CaSO4、MgCO3等垢沉積在膜表面上。其表現為脫鹽率下降,特別在最後一段十分明顯,以及產水量下降。
膜污染是導致膜滲透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包括膜的孔道和大分子溶質堵塞引起膜過濾阻力增加;溶質在孔內壁吸附;膜面形成凝膠層增加傳質阻力。組分在膜孔中沉積,將造成膜孔減小甚至堵塞,實際上減小了膜的有效面積。組分在膜表面沉積形成的污染層所產生的額外阻力可能遠大於膜本身的阻力,而使滲透流量與膜本身的滲透性無關[25]。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污染程度同膜材料、保留液中溶劑以及大分子溶質的濃度、性質、溶液的pH值、離子強度、電荷組成、溫度和操作壓力等有關,污染嚴重時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
解決辦法
完善預處理
反滲透預處理是為了做到:
(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懸浮雜質、微生物、膠體物質等附著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2)防止膜表面上結垢。反滲透裝置運行中,由於水的濃縮,有一些難溶鹽沉積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這些難溶鹽的生成。
(3)確保膜免受機械和化學損傷,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夠長的使用時間。
對膜進行清洗
盡管料液經過各種預處理措施,長期使用後膜表面還可能產生沉積和結垢,使膜孔堵塞,產水量下降,因此對污染膜進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但反滲透膜系統不能等到污染很嚴重後才來清洗,這樣將會增加清洗難度,也使清洗步驟增多和清洗時間延長。要正確地把握清洗時機,及時清除污垢。
清洗條件:
a. 產品水量比正常時下降5%-10%。
b. 為保正產品水量,修正溫度後的供水壓力增加10%-15%。
c. 透過水質電導率(含鹽量增加)增加5%-10%。
d. 多段RO系統,通過不同段的壓降明顯增加。
清洗方法:先進行系統反沖;再進行負壓清洗;有必要的情況下進行機械清洗;再進行化學清洗;有條件的可以超聲清洗;在線電場清洗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便價格昂貴;由於化學清洗效果比較好,其餘方法有些不容易實現,而各供應商提供的葯劑雖名稱及使用方法不盡相同,但其原理大致相同。
清洗步驟如下:
清洗單段系統:⑴配置清洗液;⑵低流量輸入清洗液;⑶循環;⑷浸泡;⑸高流量水泵循環;⑹沖洗;⑺重啟系統。
針對特殊污染物清洗有:清洗硫酸鹽垢、清洗碳酸鹽垢、清洗鐵錳污染、清洗有機物污染等。
對膜進行適宜保養
新反滲透膜的保養新的反滲透膜元件通常浸潤1%NaHSO3和18%的甘油水溶液後貯存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不破的情況下,貯存1年左右,也不會影響其壽命和性能。當塑料袋開口後,應盡快使用,以免因NaHSO3在空氣中氧化,對元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膜應盡量在使用前開封。在非生產期內,反滲透系統的保養就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可按以下方法進行。
1、系統短期內停運(1-3天):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於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鍾;保持平常的自然水流,讓水流入濃水道。
2、系統停運一周以上(環境溫度在5℃以上):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於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鍾;按照反滲透系統操作說明書中有關系統化學清洗的方法進行化學清洗;化學清洗完畢後,沖洗干凈反滲透膜;配製0.5%的福爾馬林溶液,低壓輸入系統內,循環10分鍾;關閉所有系統的閥門,進行封存;
如系統停運10天以上,則每10天須更換一次福爾馬林溶液。
3、環境溫度在5℃以下:停運前,先對系統進行低壓(0.2-0.4MPa),大流量(約等於系統的產水量)沖洗,時間為14~16分鍾;在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環境溫度升高到5℃以上,然後按照1的方法,進行系統保養;若無條件對環境溫度進行升高,則:低壓(0.1MPa),流量為系統產水量的1/3的水進行長流,以防止反滲透膜被凍壞,並且保證每天使系統運行2小時;按照1中2)、3)的方法,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後,將反滲透膜取出,移至環境溫度大於5℃的地方,浸泡在配製好的0.5%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每兩天翻轉一次,系統管道中的水應排放干凈,以防止因結冰而造成系統的損壞。
❸ 反滲透膜性能損壞主要是什麼造成的
反滲透膜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清洗或清洗方法不當時,其性能會受到損壞。版
設備在運行過程權中,除了正常的性能衰減外,因有機物、化學垢及微生物等污染而導致的性能損壞是較為嚴重。經研究發現,污染時間長短不同其症狀也不一樣。以碳酸鈣垢污染為例,當污染時間為一周時,脫鹽率迅速下降,壓力差會隨之慢慢增大,對產水量沒有太大影響,此時可選擇用檸檬酸進行清洗。
如果次污染延長到一年的時間,將嚴重影響產水量,且鹽通量會大大增加。再者,要綜合原水水質、污染指數、設備性能變化等多種因素去鑒別污染的類型。
當前處理中微濾器很快被堵塞或壓力差很快增加時,很可能是發生了膠體污染。RO設備的透過水和濃縮水中的細菌總數都比較高時,很可能是受到了微生物污染,這種現象一般都是由於平時保養和消毒不及時或操作不當引起的。
❹ 反滲透膜要停用一段時間,怎麼保護就這么放著好嗎需要注意些什麼,才能保證膜的壽命不受影響。
反滲透膜停用保護措施
膜元件短期保存應如何保護
因芳香族聚醯胺反滲透膜與含有殘余氯的水接觸將給膜元件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傷,所以在對反滲透設備及管路進行殺菌、化學清洗或封入保護液時應保證配製葯液的水中不含任何殘余氯。如果有殘余氯存在,要使用亞硫酸氫鈉還原殘余氯,並保持足夠的接觸時間以保證還原完全。
短期保存方法適用於RO膜停止運行5~30天的反滲透系統。此時反滲透膜元件仍安裝在 RO 系統的壓力容器內。保存操作的具體步驟如下
① 用給水沖洗反滲透系統, 同時注意將氣體從系統中完全排除。
② 將壓力容器及相關管路充滿水後,關閉相關閥門,防止氣體進入系統。
③ 每隔5天按上述方法沖洗一次。
膜元件長期停用保護措施
如果反滲透膜停用30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裝在壓力容器中的反滲透系統。
應該進行如下保護:
① 清洗反滲透系統中的膜元件。
② 用反滲透產出水配製殺菌液,並用殺菌液沖洗反滲透系統。殺菌劑的選用及殺菌液的配製方法可參見膜公司相應技術文件或與膜公司當地代表處聯系以獲取有關技術建議。
③ 用殺菌劑充滿反滲透系統後,關閉相關閥門使殺菌液保留於系統中,此時應確認系統完全充滿。
④ 如果系統溫度低於27℃,應每隔30天用新的殺菌液進行第②、③步的操作;如果系統溫度高於27℃,則應每隔15天更換一次保護液 (殺菌液)。
⑤ 在反滲透系統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壓給水沖洗系統1h,然後再用高壓給水沖洗系統 5~10min,無論低壓沖洗還是高壓沖洗時,系統的產水排放閥均應全部打開。在恢復系統至正常操作前,應檢查並確認產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殺菌劑。
❺ 反滲透膜使用注意事項有哪些
由於各地反滲透系統生產所用的水源不同,原水處理方法不同,生產方法回各異,致使反滲透答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的懸浮物、膠體粘狀物、有機物、無機鹽、余氯、微生物等阻塞,極大影響了出水量及水的質量,生產廠家必須定期進行清洗。
GE反滲透膜清洗要求
用戶首先要確認所用GE反滲透膜元件的材料來咨詢和選擇消毒殺菌劑,避免造成RO膜損傷。
用戶可根據膜的組數及系統容量確定清洗液、消毒液的工作體積,確定清洗液、消毒液商品用量。
根據對系統調查、診斷,確定膜污染類型,選取相應葯劑進行清洗或殺菌。
清洗液.消毒殺菌液進入膜管前一定先要經過保安過濾器。
最佳清洗溫度25-35℃,如在低溫條件下使用,需適當延長清洗時間。
若系統存在多種污染類型,可依照有機物、無機物、微生物的順序分別清洗/殺菌,每道流程完成後,需用透過水清洗後再進行下一道流程。清洗液、消毒殺菌液均單一使用,不得混用。
~~~tm
❻ 反滲透膜怎樣清洗
步驟如下:
1、如果一周不用的話應該封膜:不用拿出來,一般超過一個禮拜不用的話,用1~2%的亞硫酸氫鈉溶液充滿裝膜的容器。膜在膜殼裡面用水浸泡,容易滋生細菌。而且每隔1~2個星期在濃水及產水取樣口取樣測PH值,如有0.5的變動,說明NaHSO3變化,有細菌產生,需放掉所有溶液,重新封膜。
2、短期停運,一般低壓沖洗就可以,保證壓力容器內水保持新鮮,一般每天沖洗半個小時就可以。長期停運,一般需要加亞硫酸氫鈉進行保護,保護之前需要做一個系統清洗。
3、進水參數一定時,透過液的電導明顯增加,增加10%,建議清洗
4、進水溫度一定時,高壓泵出口壓力增加8~10%以上才能保證膜通量不變,建議清洗。
5、進水的流量和溫度一定時,RO裝置的進出口壓差增加20~30%,建議清洗。
6、在惡劣進水條件下運行2~3個月,在正常進水條件下運行5~6個月,需進行清洗(視用水量和客戶水質而從實際中找出合理的時間)。
(6)反滲透膜損傷怎麼辦擴展閱讀
反滲透膜影響因素
1、進水壓力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進水壓力本身並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是進水壓力升高使得驅動反滲透的凈壓力升高,使得產水量加大,同時鹽透過量幾乎不變,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鹽透過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2、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反滲透膜產水電導對進水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隨著水溫的增加水對通量也線性的增加,進水水溫每升高1℃,產水量就增加2.5%-3.0%;(以25℃為標准)
3、進水PH值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進水PH值對產水量幾乎沒有影響,而對脫鹽率有較大影響。PH值在7.5-8.5之間,脫鹽率達到最高。
4、進水鹽濃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分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
❼ 如何檢測反滲透膜破了
檢查反滲透膜組件穿透或者滲漏的方法:
1、操作壓力急劇下降。
2、出水水質急劇下降和進水差不多
3、出水水量急劇下降
4、濃水排放急劇增多
一般就這些表象,希望幫助到你!
❽ 反滲透膜防爆膜破的原因如何處理
反滲透膜如遇產水端背壓將導致膜片脫離、損壞等問題,未防止產水端背壓可在內產水側安容裝爆破膜,當產水側因管路不暢、閥門關閉等原因導致產水端背壓升高到爆破膜爆破極限壓力時,爆破膜將會破損,只需跟換新的爆破膜即可。
❾ 放久的反滲透膜怎麼修復
反滲透膜只要使用過一次,已經濕水,如果在閑著時沒有浸泡,表面就會龜裂或者大量細菌生長,兩年時間估計已經報廢了。
❿ 反滲透膜元件玻璃鋼外皮為什麼會破損
有些膜元件的端來板與膜元源件主體連接處出現裂紋甚至脫落,但並沒有造成系統產水量和脫鹽率的明顯變化。該裝置盡管採用了進口的膜元件和壓力容器,但在安裝時並沒有按照廠家的要求在膜元件與壓力容器的連接除安裝相應的墊片,同時系統中反滲透入口處也沒有安裝電動慢開閥門,在系統啟動時,也沒有進行低壓沖洗排氣,因而造成高壓力的給水瞬間載入到膜元件上,造成了「水捶」的現象,同時由於在系統啟動時,沒有進行低壓沖洗排氣,殘留的空氣無法排出,被壓縮在壓力容器的出口端,因而在系統停運時,膜元件又被反推回來,造成了膜元件在系統內來回竄動。根據綠健公司專業的建議,現場重新安裝電動慢開門和相應的墊片,在系統啟動前均進行低壓沖洗,並有效排除空氣,消除了造成「水捶」的條件,該系統再運行元件多年,均沒有發生破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