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胃溶性膠囊和胃溶性膠囊的化學本質是什麼
胃溶性膠囊外殼由丙烯酸樹脂組成
定義
包衣是在片劑(片芯、素片,core tablets)表麵包裹上適宜材料的衣層
分類
糖衣
薄膜衣:胃溶性、腸溶性、不溶性
目的
1.掩蓋葯物的不良臭味
2.防潮、避光、隔絕空氣以增加葯物的穩定性
3.控制葯物釋放
4.可將兩種有配伍變化的葯物成分分別置於片 芯和衣層,以免發生變化;
5.改善片劑的外觀等
特性
1. 具有適宜的弧度
2. 片芯的硬度 較一般壓製片堅實,空隙率低
3. 脆性必須最小
4. 水分:片芯乾燥
5. 加入崩解劑應效果好而量少
以防包衣過程中,水分從包衣所用的溶劑系統中移入片芯,使包衣片膨脹而使衣層開裂。常用CMS-Na,衣層一旦溶散,片芯仍然能較快崩解,利於葯物溶出
糖包衣工藝與材料
1.隔離層
作用:提高防潮性、牢固性、粘結性
材料:膠漿(明膠、阿拉伯膠、蟲膠、玉米朊),
CAP10%乙醇液(控制厚度,否則胃中不溶)
過程:片芯→ 膠漿→40~50℃ 乾燥,包3~5層
2.粉衣層
作用:增加衣層厚度、遮蓋稜角
材料:滑石粉、蔗糖粉、糊精、碳酸鈣、澱粉
過程:片劑 →加潤濕粘合劑→撒粉 ,40~55℃乾燥 ,包15~18層(層層乾燥)
3.糖衣層
作用:增加衣層牢固性和甜味
材料:65~75%(g/g)糖漿
過程:片劑→ 糖漿 40℃以下乾燥,包10~15層
4.有色糖衣層
作用:增加美觀、便於識別、避光
材料:含有食用色素和二氧化鈦的糖漿
過程:包最後數次糖衣時使用。由淺到深,層層乾燥
5.打光
作用:使糖衣片表面光亮美觀,防潮
材料:川蠟中摻入2%硅油
過程:包衣鍋或打光鍋中室溫下進行
薄膜包衣工藝與材料
特點
在片芯之外包一層比較穩定的高分子衣料
防水、空氣、潮氣,掩蓋不良嗅味
可製成胃溶、腸溶及緩釋、控釋制劑
與糖衣相比具有生產周期短、效率高、用料少、防潮能力強等特點
包衣工藝
水分散體包衣法
有機溶劑包衣法
薄膜衣材料
1.高分子包衣材料
⑴胃溶型薄膜包衣材料:防潮和粉塵污染等HPMC、 HPC、國產丙烯酸樹脂Ⅳ號、PVP等
⑵腸溶包衣材料:CAP、 HPMCP、 PVAP、StyMA、丙烯酸樹脂(國產Ⅰ、Ⅱ和Ⅲ號;Eudragit L和S型)等
片 劑 的 包 衣
薄膜包衣工藝與材料
薄膜衣材料
1.高分子包衣材料
⑶水不溶(緩釋)型包衣材料
EC:不溶於水,常與HPMC或PEG合用,調節釋放速度
Eudragit NE 30D:任何pH下均不溶解,緩釋制劑的骨架材料
醋酸纖維素:不溶於水,成膜性良好,包衣後衣膜具有半透性,是滲透泵制劑最常用材料
2.增塑劑
定義系指能增加包衣材料塑性的物料
增塑劑的加入:衣膜柔韌性↑,脆性↓。
水溶性增塑劑:丙二醇、甘油、PEG等
非水溶性:甘油三醋酸酯、蓖麻油、乙醯化甘油酸酯、鄰苯二甲酸酯、硅油和司盤等
3.釋放速度調節劑:蔗糖、氯化鈉、表面活性劑、PEG
4.溶劑
盡量用高濃度的水溶液
常用溶劑:乙醇、甲醇、異丙醇、丙酮、氯仿等。
5.著色劑與蔽光劑
水溶性、水不溶性和色淀三類
色淀是用氫氧化鋁、滑石粉或硫酸鈣等惰性物質使水溶性色素吸著沉澱而成。是一種具有覆蓋力或掩蓋力的不溶性染料
蔽光劑:二氧化鈦(鈦白粉)
片 劑 的 包 衣
包衣方法
滾轉包衣法
流化包衣法
壓制包衣法
包衣設備
1.滾轉包衣法
(鍋包衣法)
傾斜包衣鍋
軸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 50°,片劑在鍋中即能隨鍋的轉動方向滾動,又能沿軸的方向運動,利於包衣液均勻分布,利於乾燥。
缺點:乾燥慢、不密閉、有機溶劑污染環境等
埋管包衣鍋
防止噴液飛揚,加快運動速度和乾燥速度
2.流化包衣裝置
藉助急速上升的氣流將片劑、小丸劑、膠囊劑及顆粒等制劑在包衣室內懸浮流化,使之處於不停的流動狀態,將包衣溶液或混懸液噴入流化床並霧化,即包裹在制劑表面,並被通入的熱空氣乾燥,反復包衣直至增重到所需厚度。
此法的特點:操作連續,進料和出料無須停止操作;操作時流床濕度易於控制並能很快達到等溫條件。
3.壓制包衣法
可以避免水分、高溫對葯物的不良影響,生產流程短、自動化程度高、勞動條件好,但對壓片機械的精度要求較高,目前國內採用較少
『貳』 滲透泵片的組成有哪些,其控釋的原理是什麼
飛秒檢測發現滲透泵片是由葯物、半透膜材料、滲透壓活性物質和推動劑等組成的,以滲透壓作為釋葯能源的控釋片。
其基本結構是先將葯物與適宜輔料壓製成片芯,外包一層半透性物質膜,後用激光在膜上打一小孔。口服該葯之後胃腸道水分透過半透膜進入片芯使葯物溶解,葯物溶解後產生滲透壓可透過半透膜將水分源源不斷的進入片芯,由於半透膜內容積的限制,葯物的近飽和濃度溶液又不斷的通過激光孔移向片外,這樣就使葯物以恆定的速率釋放到片外,因此稱為滲透泵。常用輔料不能產生足夠大的滲透壓時,可在片芯中加入增加滲透壓的物質,如氯化鉀、氯化鈉等電解質,以增加葯物的溶解度,提高滲透壓。如普魯卡因醯胺滲透泵控釋片。
『叄』 滲透泵式控釋片的組成與釋葯原理
滲透泵式控釋片的組成:不溶性材料(醋酸纖維素,丙烯酸樹脂,乙基纖維素,EVA等)、可溶性致孔劑(PEG,PVP,糖,鹽等)、葯物釋放(衣膜中的微孔控制)!
釋葯原理:葯片與水接觸,水通過半滲透膜進入片芯,葯物或水溶性成分溶解成飽和溶液,由於滲透壓的作用,葯物飽和溶液由細孔恆速持續流出!
『肆』 緩控釋制劑的類型
微孔膜包衣片
微孔膜包衣片通常是胃腸道中不溶解的聚合物如醋酸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作為衣膜材料,在包衣中加入少量致孔道劑的物質如 PEG 類, PVP 、 PVA 等水溶性物質,也有一些加入水不溶性的粉末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等甚至將葯物加在包衣膜內既作致孔劑又作速效部分。氯化鎂緩釋片就屬於這種。
膜控釋小片
膜控釋小片是將葯物與輔料按常規方法制粒,壓製成小片,其直徑約為 3mm ,用緩釋膜包衣後,裝入硬膠囊使用。每粒膠囊可裝入幾片或 20 片不等。在同一膠囊中的小片可包上不同緩釋作用的包衣或不用厚度包衣的小片。此類制劑無論在體內體外皆可獲得恆定的釋葯速度,是一種較理想的口服控釋制劑。鹽酸那可丁緩釋小片就屬於這一類型。
腸溶膜控釋片
腸溶膜控釋片系將葯物壓製成片,外包腸溶衣,再包上含葯的糖衣層而得。含葯糖衣層在胃液中釋葯,當腸溶片芯進入腸道後,衣膜溶解、片芯葯物釋出,而延長釋葯時間。一種普萘洛爾長效片即為此種類型。近年受到普通關注的口服結腸定位給葯系統( OCDDS )也屬於腸溶膜控釋型制劑。 OCDDS 是指用適當方法,使葯物避免在胃、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前端釋葯,運送到回育部後釋放而發揮局部或全身治療作用的一種給葯系統,是一種定位在結腸釋葯的制劑, 5 氨基水楊酸及其酯、酮洛芬、吲哚美辛,以及胃腸道上段易降解的肽類和蛋白質類葯物都可製成 OCDDS 。
滲透泵片
滲透泵片簡稱 OROS ,它最大的特點是釋葯均勻恆定,而且釋葯速度不受胃腸道可變因素的影響,是迄今為止口服控釋制劑中最理想的一種。滲透泵片為一固體片芯包一層控速半透膜,然用激光在片芯包衣膜上開一個或幾個釋葯孔,口服後胃腸道的水分通過半透膜進入片芯,使葯物溶解成飽和溶液或混懸液,由於膜內外存在大多的滲透壓差,葯物溶液則通過釋葯小孔持泵出,直至片芯葯物溶盡,如硫酸沙丁胺醇、安替比林等口服透泵控釋片。
小丸劑
小丸劑主要是指直徑約為 lmm 的小球狀口服制劑,小丸可裝入空膠囊或壓製成片劑使用。小丸劑服用後廣泛均勻地分布在胃腸道內,由於劑量傾出分散化,葯物在胃腸道表面分布面積增大,使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而減少或消除刺激性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同時,小丸劑在胃腸道內的轉運不受食物輸送節律的影響,直徑小於 2mm 的小丸,即使幽門約肌閉合時,仍能通過幽門部。因此小丸在胃腸道的吸收一般不受胃排空的影響,而且小丸的釋葯行為的總和不會因個別小丸的制備下的失誤或缺陷對整體制劑釋葯行為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釋葯規律的重現性,一致性方面優於緩釋片劑。尼莫地平、異煙肼緩釋膠囊均屬於此類型。
『伍』 說明滲透泵控釋制劑的控釋原理,對於水溶性和難溶性葯物應分別採取什麼工藝
(1)理化因素。①劑量大小。常規口服制劑的單劑量最大劑量一般內是0.5~1.0g,對於大劑量的葯容物,可採用一次服用多片的方法,以達到有效劑量。②pKa、解離度和水溶性。一般說來,非解離型的、脂溶性大的葯物易通過脂性生物膜,胃腸道pH值和葯物的pKa會影響葯物的解離程度。設計緩、控釋制劑對葯物溶解度的要求下限為0.1mg/ml.③分配系數。分配系數高的葯物脂溶性大,葯物能集中於細胞的脂質膜中,通常能在體內滯留較長時間。分配系數小的葯物透過膜困難,通常生物利用度較差。④穩定性。口服葯物在胃腸道中要同時經受酸鹼的水解和酶降解作用。(2)生物因素。①生物半衰期。半衰期短於1小時的葯物製成緩控釋制劑較為困難;半衰期很長的葯物(t1/2>24h),本身葯效已較持久,一般也不採用緩控釋制劑。②吸收。本身吸收速度常數很低的葯物,不太適宜制備成緩、控釋制劑。③代謝。在腸道內吸收前有代謝作用的葯物,製成緩控釋制劑時,生物利用度會有所降低。如果能將葯物與特定的酶抑制劑共同製成緩控釋制劑,可使葯物吸收量增加,同時延長其治療作用。
『陸』 葯劑學基礎階段測試一膠囊劑型的名詞解釋
2009葯劑學專升本考試大綱《葯劑學》考試大綱第一章緒論1.葯劑學、劑型與制劑的定義2.葯劑學分支學科的研究內容3.葯物劑型的分類方法,按分散系統分類的類別4.葯典的定義和歷史演化5.處方的定義和類型6.GMPGSP的含義第二章葯物制劑的基本理論1.介電常數與極性的關系及代表溶劑2.溶解度的定義與表示方法3.影響溶解度的因素與增加溶解度方法4.葯物溶解速度的定義,Noyes-Whitney方程的概念5.粒徑的表示方法與粒度分布圖6.粉體密度的概念7.粉體流動性的表示方法及影響因素8.表面張力和表面活性劑的概念9.表面活性劑的分類(常見的表面活性劑品種)10.HLB的計算,不同HLB表面活性劑的用途11.高分子化合物的定義、性質和用途12.制劑穩定性的研究范圍13.影響穩定性的處方因素和外界因素,增加穩定性的方法14.葯物制劑穩定性試驗方法(各方法的實驗條件)第三章液體制劑1.液體制劑的分類和特點2.液體制劑常用溶劑的類型3.液體制劑常用輔劑(防腐劑、矯味劑和著色劑)4.芳香水劑、糖漿劑的定義與制備5.高分子溶液劑的性質6.高分子溶液劑的制備過程7.溶膠劑的雙電層結構和性質8.混懸劑的物理穩定性(Stokes方程)9.增加混懸劑穩定性的方法及原理10.乳劑的定義和特點11.乳化劑的種類、選擇對乳劑類型的影響12.乳劑的不穩定性的表現和原因第四章注射劑與滴眼劑1.注射劑的分類、特點和質量要求2.熱原的定義、組分、性質及去除方法3.注射用油的質量要求4.注射劑常用附加劑5.等滲、等張的概念及調節方法(冰點降低數據法和氯化鈉等滲當量法)6.注射劑的生產環境特點和要求7.注射劑容器的種類和處理方法8.制備注射劑的工藝流程9.Vc處方分析及實驗步驟10.輸液的臨床應用、分類和質量要求11.輸液的生產工藝流程12.冷凍乾燥的定義、流程圖及存在問題13.滴眼液的質量要求及影響吸收的因素第五章散劑、顆粒劑、膠囊劑、滴丸劑與丸劑1.散劑的定義、分類和制備工藝流程2.粉碎的機理和混合的方法3.顆粒劑的定義與特點4.顆粒劑濕法制粒的主要步驟5.膠囊劑的概念和特點,製成膠囊劑的限制6.空膠囊殼的成分與規格7.硬膠囊劑的制備過程8.軟膠囊劑的定義、特點與制備過程9.滴丸劑的概念、特點和工藝流程10.中葯丸劑的定義與制備方法第五章片劑1.片劑的特點和分類2.片劑的常用輔料的選用原則、分類、作用機理、主要輔料舉例3.干濕法制粒流程圖4.片劑壓片前處理5.單沖壓片機的工作原理,如何調節6.包衣的目的、包衣種類和要求7.主要的包衣材料8.壓片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9.片劑質量檢測的主要項目(實驗:顆粒劑的制備、片劑的制備、溶出度測定)第七章栓劑1.栓劑的定義和質量要求2.栓劑常用基質(舉例)3.栓劑的制備方法和置換價的定義4.栓劑的質量評價第八章軟膏劑和凝膠劑1.軟膏劑的定義、分類和質量要求2.常用軟膏油脂性基質(凡士林、石蠟、羊毛脂、硅油)3.常用乳劑型基質的組成、種類和特點4.乳膏劑(乳劑型基質)的處方分析5.水溶性基質的種類6.軟膏劑的制備過程和方法7.眼膏劑的基質要求和制備8.軟膏劑的質量評價項目9.凝膠劑的定義、特點和常用基質卡波姆的性質第九章膜劑、塗膜劑1.膜劑的定義、特點和質量要求2.常用膜劑成膜材料、膜劑的制備方法3.塗膜劑的定義、組成和制備方法第十章氣霧劑、噴霧劑與粉霧劑1.氣霧劑的定義、組成和特點2.氣霧劑的處方類型和舉例3.氣霧劑的質量評價4.噴霧劑、粉霧劑的定義第十一章中葯制劑1.浸出制劑的定義與特點2.常見浸出制劑的種類(重點是湯劑和酒劑的定義、制備方法)3.中葯合劑的定義和制備第十二章緩釋、控釋制劑1.緩釋、控釋制劑的定義、特點(臨床意義)2.緩控釋制劑的設計限制3.五種釋葯原理,重點是溶出原理、擴散原理和滲透壓原理4.緩控釋制劑的設計要求,常用輔料類型5.骨架型緩控釋制劑的類型和主要骨架材料6.胃滯留片、生物粘附片、膜控釋片、滲透泵片的定義和特點7.影響滲透泵片釋葯的因素8.植入型給葯系統的類型和特點9.緩控釋制劑的體外釋放度實驗和體內生物利用度研究步驟第十三章經皮吸收制劑1.TDDS的定義、特點和分類2.影響葯物經皮吸收的生理因素3.葯物的理化性質對經皮吸收的影響4.常用吸收促進劑(舉例)5.膜控釋型經皮吸收制劑的生產流程6.經皮吸收制劑的質量檢測項目第十四章靶向制劑1.靶向制劑的定義與分類2.脂質體的定義組成與結構3.相變溫度的定義與意義4.脂質體的特點和臨床作用機制5.脂質體的制備材料和制備方法6.微乳、亞微乳與普通乳的區別7.微乳的特點和制備步驟,影響微乳成乳的因素8.復乳的定義、特點、類型,復乳的制備過程9.微球的定義及特性10.納米囊和納米球的定語及特點11.主動靶向制劑和物理化學靶向制劑的主要種類第十五章生物技術葯物制劑1.生物技術與生物技術葯物的概念2.生物技術葯物的主要給葯系統3.蛋白質的結構特點和理化性質4.蛋白質的變性表現和原因5.蛋白質類葯物的穩定化方法第十六章生物葯劑學1.生物葯劑學的定義和研究內容2.葯物體內吸收的概念和類型(胃腸道吸收和非胃腸道吸收)3.葯物的轉運方式及各方式的特點4.影響葯物胃腸道吸收的生理因素5.影響葯物胃腸道吸收的葯物理化性質6.非胃腸道吸收(注射、口腔、肺部、三種黏膜吸收的定義和特點)7.葯物體內分布的定義,表觀分布容積的定義與意義8.影響葯物分布的因素9.葯物代謝的定義與代謝過程10.影響葯物代謝的因素11.排泄的定義與方式12.腎排泄的機理,影響腎排泄的因素第十七章葯物動力學1.葯物動力學的定義,動力學模型的種類2.隔室模型的定義和特點3.主要參數K,t1/2,V,Cl的定義與計算4.單室靜脈注射給葯的血葯法計算葯物動力學參數(例題1)5.單室靜脈注射給葯的尿葯排泄速度法計算葯物動力學參數(例題2)6.單室靜脈滴注給葯血葯濃度時間關系式,滴注停止後血葯濃度計算(例題3)7.單室口服給葯模式圖和血葯濃度時間關系式8.殘數法求口服給葯葯動學參數的步驟9.二室模型的特點10.多劑量給葯的定義,多劑量函數的表達式11.穩態血葯濃度和平均穩態血葯濃度的定義及計算12.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定義與意義13.緩控釋制劑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實驗注意事項第十八章葯物制劑的配伍變化1.葯物制劑配伍的定義與目的2.葯物配伍變化的類型3.固體葯物物理化學配伍變化的現象4.液體制劑配伍工藝和配伍環境的影響5.葯物制劑配伍變化的處理原則與方法第十九章葯物調劑與葯學服務1.醫院葯學部的工作性質與具體任務2.葯庫與調劑室的建築與設備要求3.門診調劑業務的特點、要求及操作程序4.預防門診調劑差錯的措施5.處方管理與處方書寫要求6.住院葯品調劑業務的供葯方式與質量管理7.國家基本葯物和醫療保險基本葯物的定義及篩選原則8.葯品分類方法和特殊葯品保管9.社會葯房的的定義、特點、類型與任務10.葯品銷售的准備與銷售程序11.葯學服務的含義與目標12.開展葯學服務的步驟
『柒』 常用的緩釋劑有哪些哪些緩釋時間最長具體的化學成分是什麼謝謝
緩控釋給葯系統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
1 概述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1定義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緩釋和控釋給葯系統(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型給葯系統,但亦今為止,對緩、控釋給葯系統的定義尚未統一,很多文獻對緩、控釋給葯系統及緩、控釋制劑未加以嚴格區分,統稱緩控釋制劑。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國葯典》2000年版(二)部定義為:緩釋制劑指口服葯物在規定溶劑中,按要求緩慢地非恆速釋放,每日用葯次數與相應普通制劑比較至少減少一次或用葯的間隔時間有所延長的制劑。控釋制劑指口服葯物在規定溶劑中,按要求緩慢地恆速或接近恆速釋放,且每日用葯次數與相應的普通制劑比較至少減少一次或用葯的間隔時間有所延長的制劑。[1]該定義有其不完善的地方。第一:限制了給葯途徑,現在研究的緩控釋給葯系統還包括注射給葯,經皮給葯,植入給葯等;第二:在體外的緩、控釋特性並不一定能代表體內是否具有緩、控釋的作用。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葯葯劑學》將緩釋制劑[2]定義為長效制劑或延效制劑,系指通過適當的方法,延緩葯物在體內的釋放、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從而達到延長葯物作用的一類制劑。控釋制劑[3]系指從制劑中以受控形式恆速(以零級或接近零級速度)釋放至作用器官或特定靶器官而發揮治療作用的一類制劑,又稱控釋給葯系統或控釋劑型。該控釋給葯系統只定義了控制葯物釋放的速度,目前發展起來的還有控制葯物釋放時間和釋放部位的制劑也應歸為控釋給葯系統。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國外緩控釋制劑的名稱也不統一,有時也不嚴格區分,常用名有extended-release preparations、prolonged action preparations、repeat-action preparations、retard preparations、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4]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葯物劑型分類由直接供用的葯劑形式如丸劑、片劑、膠囊劑、膜劑等發展到按制劑作用特點分為給葯系統的新階段,這種系統是葯劑制備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產物,是一種給葯體系,對於具體的某一品種可稱為制劑。緩控釋給葯系統即根據葯物釋放的特點進行的分類。緩釋給葯系統(Sustain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 SRDDS )是指葯物在體內非恆速地從制劑中緩慢地釋放,從而延長葯物作用的一類給葯體系,對一個具體的品種可稱為緩釋制劑。控釋給葯系統[5](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 CRDDS)是指葯物以受控形式恆速(零級或近似零級)從制劑中釋放到作用部位而發揮療效的一類給葯體系,對一個具體的品種可稱為控釋制劑。由於緩控釋給葯系統有許多相似之處,為方便起見,本章將緩釋與控釋給葯系統一起討論。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2特點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緩控釋給葯系統與普通給葯系統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減少給葯次數,對半衰期短或需頻繁給葯的葯物,可改善了病人的順應性;②血葯濃度平穩,減少「峰谷」現象,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③增加葯物治療的穩定性;④避免某些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緩控釋給葯系統較普通給葯系統有更多的優點,但也存在其局限性:①價格昂貴;②易產生體內葯物蓄積;③降低了隨機調節劑量的可行性;④受胃腸轉運時間的限制,在體內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分類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目前緩、控釋制劑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准,按釋葯方式可分為一級釋葯制劑、零級釋葯制劑、自調式控釋給葯系統、脈沖式釋放系統;按直接供用的葯劑形式可分為膠囊劑、片劑、丸劑、乳劑、注射劑等;按給葯途徑分為口服緩控釋給葯系統、透皮緩控釋給葯系統、植入緩控釋給葯系統、注射緩控釋給葯系統等。還可以按釋葯機理分為骨架型緩、控釋制劑、膜控型緩、控釋制劑、滲透泵型緩、控釋制劑等。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1骨架型緩釋、控釋制劑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1.1親水凝膠骨架型 這類骨架型制劑是骨架遇水膨脹形成凝膠,水溶性葯物的釋放主要通過凝膠層進行擴散,而在水中溶解度小的葯物釋放速度由凝膠層的溶蝕速度決定,不管其釋放是擴散還是溶蝕機制,凝膠最後完全溶解,葯物全部釋放,故生物利用度高。常用的HPMC為k4M(4000cpa•s)和k15M(15000cpa•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1.2生物溶蝕性骨架型 這類制劑由不溶解但可溶蝕的蠟質材料製成,通過孔道擴散與蝕解控制釋放,如巴西棕櫚蠟、硬脂醇、硬脂酸、聚乙二醇、氫化蓖麻油、聚乙二醇單硬脂酯、甘油三酯等,通常將巴西棕櫚蠟與硬脂醇或便脂酸結合使用。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1.3不溶性骨架型 這類制劑由既不溶解也不溶蝕的材料製成,是液體穿透骨架,將葯物溶解,然後從骨架的溝槽中擴散出來,骨架在胃腸中不崩解,葯物釋放後整體從糞便排出,不溶性骨架制劑的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脂共聚物、乙基纖維素等。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2膜控型緩、控釋制劑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2.1 大孔膜緩控釋制劑 這類制劑是用孔徑在0.05-1.0μm的大孔膜為膜材,絕大多數葯物分子,包括生物大分子均能自由通過。這類制劑一般不需添加致孔劑。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2.2 微孔膜緩控釋制劑 微孔膜的孔徑在0.01-0.05μm之間,中葯分子大多能自由通過,但生物大分子的直徑略小於孔徑,此類制劑通常是以在胃腸道中不溶解的聚合物作為衣膜材料,在其中加入少量致孔劑的物質調節葯物的釋放速度,如醋酸纖維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樹脂等。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2.3 腸溶膜緩控釋制劑 這類制劑是以腸不溶性聚合物與腸溶性聚合物作為混合包衣材料製成的,在腸道內,腸溶性聚合物溶解,腸不溶性聚合物作為微孔膜,控制葯物的釋放。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3.3滲透泵控釋制劑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滲透泵片是由葯物、半透膜材料、滲透壓活性物質和推動劑等組成,以半滲透性聚合膜材料將片芯包衣後,膜內的水易溶顆粒和葯液使水滲入片芯(膜內外存在著滲透壓差),由於容積限制,膜的張力使葯液通過膜上的一釋葯小孔將葯液釋出膜外。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4緩控釋給葯系統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口服緩控擇給葯系統是國內外醫葯工業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國外在20世紀50年代未開始研製口服緩控釋制劑,70年代批准上市的葯物品種不斷增多,到90年代末,上市的該類制劑品種已達19類, 200餘種,500多個規格,銷售額約佔全部制劑的10—15%,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研製緩控釋制劑,1993年由國家醫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主編的「國家級葯物制劑新產品開發指南(第一輯)」中共列出了待開發的緩釋、控釋制劑為:片劑、顆粒劑66個;膠囊、膠丸5個;透皮貼劑8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多學科知識交叉綜合應用,近年來緩控釋制劑品種和類型逐年增多,到90年代,經衛生部批準的該類制劑達30餘種,有的品種已產生明顯的效益,如中美史克的康泰克緩釋膠囊,1991年其銷售額進入第十三位。[7]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到2003年4月,經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準的緩控釋新葯有55個,其中緩釋劑51個,控釋制劑4個。從劑型來分析,其中膠囊劑有29個、片劑21個、微粒1個、小丸1個、微丸1個,植入型2個。批准臨床研究的緩控釋新葯有201個,其中緩釋劑189個(片劑110個、膠囊劑60個、混懸劑1個、微粒3個、小丸5個、其它劑型有8個),控釋劑12種(片劑8個、膠囊劑4個)。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從發表的文章來看,用維普中文科技資料庫統計,從1989年到2003年4月,關於緩釋劑發表的論文達1351篇,控釋劑為673篇,其中只有6篇是關於中葯緩釋劑的。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從品種分布來看,國外現行實用的口服緩控釋制劑中,以心血管系統葯物、利尿葯、神經系統葯物和呼吸系統葯物為主。我國緩控釋品種主要以心血管類、呼吸系統類、解熱鎮痛類葯物為主,與世界上緩控釋品種的分布基本—致。[6]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從制劑類型來看,主要有①水凝膠型、②骨架型、③膜控型、④胃內滯留漂浮型、④滲透泵型、⑤離於交換控釋型等。20世紀90年代,緩控釋制劑在工藝技術上正發展成各具特點又相互結合的三種類型,即定速釋放、定位釋放和定時釋放技術。近年來,隨著高分子科學和現代醫學、葯學、生物學以及工程學的迅速發展,緩控釋給葯系統的理論與技術不斷完善和發展, 口服液體控釋系統(Oral Liquid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脈沖式給葯系統 (pulsed regulated drug delivery system)、自動反潰釋葯系統(self- regulated drug delivery system)成為緩控釋給葯系統研究的熱點領域。[8]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醫葯歷史悠久,有獨特的中醫葯理論體系,療效確切。但目前大多數制劑還停留在「粗、大、黑」的階段,採用先進的制葯技術研究開發高效、長效的中葯緩控釋制劑是十分必要的,是中葯制葯工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葯現代化的必然。目前總的來說中葯緩釋、控釋制劑研究比較多,但批准上市的制劑品還很少。中葯緩控釋制劑中研究較多的是外用劑型,如青藤鹼貼片、復方養陰生肌膜等。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近年來,隨著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中葯緩控釋制劑從外用制劑(貼劑、膜劑、)向口服緩控釋給葯系統(膠囊劑、片劑、微囊、微球等)發展;從單方(如:雷公藤緩釋片、青藤鹼緩釋片)向復方(復方丹參緩釋片)發展。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隨著新型輔料的開發與應用,藉助西葯的緩控釋制劑的理論與制備技術,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的理論和技術體系逐漸形成和完善。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中國葯典》2000年版(二)部(??)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 范碧亭 主編.中葯葯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91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3] 范碧亭 主編.中葯葯劑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496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4] 魏樹禮 主編.生物葯劑學與葯物動力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168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5] 羅明生 主編.葯劑輔料大全.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26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6] 黃麗霞 關於發展口服緩釋、控釋制劑的看法,化學醫葯工業信息1994,(3):1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7] 肖學成 國內口服緩釋控釋制劑現狀分析,化學醫葯工業信息1993,(8):13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8] 平其能 口服緩釋及控釋制劑發展動態 葯學進展 1995,19(3):144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 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的總體設計思路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從理論上講,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的研製與西葯緩控釋制劑沒有本質上的區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別,然而,由於中葯及其復方具有多成分、多作用、多途徑、多靶點整合調節的作用,它不同於結構清楚、成分單一、作用靶點明確的化學葯品,加之中葯緩控釋制劑的發展相對較晚,還未形成自己的理論與技術體系,其理論與技術的應用大多是從西葯的緩控釋制劑中照搬過來,由於中葯固有的特性,西葯緩控釋理論及技術往往並不完全適用於中葯。目前,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的理論及技術體系尚處於研究與完善階段,制備中葯緩釋、控釋制劑還存在許多困難,在制劑過程及質量評價中還存在很大的難度。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的研究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葯材的前處理,②有效成分的確定及其葯代動力學研究,③緩控釋制劑處方設計(輔料、制備方法),④緩控釋制劑的質量綜合評價(體外釋放度、有效成分的葯代動力學、葯效動力學、生物利用度、),⑤緩控釋制劑的釋葯機理研究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1葯材的前處理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研製中葯及復方緩控釋制劑的前提是,明確其葯效作用的物質基礎,最起碼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要明確中葯及復方中每一中葯起葯效作用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群及其主要的有效成分。這樣才能明確中葯提取分離的對象,為中葯制劑制備過程的前處理及緩釋制劑的設計、制備與評價打下堅實的基礎。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葯成分復雜,即使是單味中葯,往往含有數類、幾十種甚至於上百種化學成分,其活性成分往往不明確,雜質含量較高,服用量大,使得中葯緩釋制劑的研究很難進行。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根據處方的功能主治,結合葯效學試驗,對中葯進行提取、分離、純化,這是中葯緩釋制劑與西葯緩釋制劑最大區別之處,也是中葯緩釋制劑制備的關鍵技術之一,是中葯制劑成型工藝的基礎。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近年來,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超聲提取法、加壓逆流提取法、酶法、旋轉提取法等新提取方法的廣泛應用,大大地提高了提取效率,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損耗。同時,新的分離與純化方法如絮凝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高速離心法、分子蒸餾技術等的應用,使中葯提取物「去粗存精」更加完善。不僅使分離純化的操作易於進行,雜質去除比較完全,而且能很好地保存有效成分。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2 主要有效成分的確定及其葯代動力學研究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葯及其復方成分復雜,包括有效成分、無效成分、毒性成分,如何確定中葯或中葯復方中的有效成分呢?首先必須選擇適宜的溶媒,將葯材進行提取,應用化學分離手段,按化學性質將復雜的化學成分或組分進行分類,然後在中醫葯理論的指導下,根據處方的功能主治選擇合適的葯理模型和指標,對分離的各部分進行體內外的葯效學試驗,確定有效組分或有效成分,最後對有效成分進行結構分析與鑒定。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有效成分必須被機體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傳輸到靶器官、靶組織才能發揮療效,也就是說方劑中的有效成分必須是能被機體吸收利用並在體內產生與方劑治療作用相關的葯效作用的化學成分。在有效成分確定的基礎上,對有效成分進行體內葯代動學試驗及葯效動力學試驗,獲取吸收速度常數(Ka)、表觀分布容積(V)、消除速度常數(K)、絕對生物利用度(F)等葯動學參數,並依據各主要有效成分在制劑的地位或權重,通過獲得的葯動學參數設計緩釋給葯系統的劑量與用量,為理想中葯緩釋制劑研究奠定基礎。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3緩控釋制劑處方設計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首先應根據處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葯動學及葯效學參數,如有效血葯濃度、生物半衰期等確定處方劑量及給葯途徑,選擇滿足於臨床需要的劑型。再根據各種劑型的制備特點,選擇相應的制備方法及輔料。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如果是以中葯中提取分離的單體成分作為中葯緩控釋制劑的中間體,由於其純度高、結晶性好,物理化學性質比較清楚,易於篩選出適宜的緩釋輔料和設計出合理的制劑處方製成理想的緩控釋制劑,其制備成型工藝與化學葯品緩控釋制劑研究無本質上的區別。然而,大多數中葯及其復方很難以一個或幾個單體成分作為中間體原料,一般為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群,是由許多成分組成的混合體,其形式一般為膏狀物或無定形粉末,物理化學性質也比較復雜,給緩控釋輔料的篩選及制劑處方的設計加大了難度。因此,大多數中葯緩控釋制劑的研究不能完全照搬化學葯品緩控釋制劑的方法,必須根據中間體的性質,借鑒化學葯品緩控釋制劑的理論與技術,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篩選適宜的緩釋制劑的的輔料,並對制劑處方及成型工藝進行優化,是中葯緩釋制劑研究的關鍵之一。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4緩控釋制劑的質量綜合評價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長期以來,中葯制劑的質量控制一直制約著中葯的現代化,其主要原因是中葯化學成分復雜、影響因素多、有效成分不清楚、並且含量低,難以使中葯制劑的質量達到穩定可控的要求。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並非所有的中葯有效成分都能作為指標成分來對制劑的質量進行監控,因為目前中葯中的很多有效成分結構並不清楚,沒有相應的對照品及檢測方法。如何選擇中葯制劑的指標成分呢?首先,指標成分應該是中葯中的特徵成分,並能反映該中葯在制劑中的存在及程度;其次,該成分應具有穩定、可行的檢測手段和方法;再次,該成分應是活性成分,最好是有效成分。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指標成分確定後,才能有效地監控中葯制劑的質量,建立相應的質量評價體系(檢測項目、方法、標准)。中葯緩釋制劑的質量評價體系,應該包括以下5個方面的內容。(1)制劑學常規項目的檢查,如片劑的外觀、片重差異等,小丸的水分、圓整度、重量差異等,微球的外觀特性、粒度分布、流動性等。(2)定性檢查,包括化學特徵反應檢識、薄層色譜檢識等 (3)指標成分的定量測定。(4)制劑體外釋葯特性與體內葯物代謝動力學過程,及體內外釋葯的相關性測定。(5)建立中葯緩釋制劑色譜的指紋圖譜。對中葯緩釋制劑的質量進行綜合評價,保證制劑臨床的有效性及質量的可控性。[9]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5中葯緩控釋制劑釋葯機理的研究[10]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葯緩控釋制劑的釋葯機理與化學葯品緩控釋制劑的釋葯機理是相同的,只是由於中葯本身固有的復雜性,其影響因素多,使得其釋葯機理的研究有相當的難度,目前關於中葯緩控釋制劑的釋葯機理的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這方面的研究也逐漸增多。緩控釋系統按結構及聚合物的性質不同,可以分為貯庫型或膜控型、滲透泵型、骨架型和生物降解型。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貯庫型或膜控型釋葯系統的釋葯機理是擴散控釋,主要是通過大孔膜、微孔膜和無孔膜的途徑進行擴散,釋葯速率主要取決於聚合物膜的性質、形狀、厚度、面積以及系統存在的形式。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滲透泵型是靠系統中水溶性物質或固體鹽產生的高滲壓將系統中的葯物泵出,其釋葯速率與半透膜的厚度、孔徑、孔率、片芯的處方以及釋葯小孔的直徑有關,而與胃腸道的PH值無關。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骨架型按系統在釋葯過程中完整性可分為溶蝕型骨架系統、溶脹型骨架系統、整塊系統。溶蝕型骨架系統在釋葯過程中骨架被溶解或降解,其釋葯機理與生物降解型相似;溶脹型系統在整個釋葯過程中系統不被液體介質溶蝕,但能吸收大量的液體介質(約30%-90%)而體積脹大,形狀可能改變,系統的釋葯速率與葯物本身的擴散性質及水分子攝入速率有關;整塊系統是葯物溶解或分散於不溶蝕型聚合物材料中,在釋葯過程中保持系統的完整性,按葯物在系統中的存在形式,整塊系統又分為整塊溶解系統和整塊分散系統,整塊溶解系統是葯物溶解在非溶蝕性聚合物的骨架系統,其釋葯機理較復雜,完整地計算釋葯過程比較困難。整塊分散系統是葯物分散在非溶蝕性聚合物的骨架系統,其釋葯過程受到聚合物材料、葯物溶解度、幾何形狀、載葯量以及葯物粒子在釋葯時溶解擴散的動態過程等因素的影響。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生物降解型系統是葯物被包裹、溶解或分散於聚合物中,主要通過聚合物的降解釋葯,按聚合物降解的方式可分為非均勻降解(又稱表面降解)和均勻降解(又稱本體降解),系統的釋葯過程與聚合物的降解方式和葯物在聚合物中的擴散行為有關,表面降解的釋葯速率與系統的表面積/體積比以及系統的形狀有關,面本體降解的釋葯過程與聚合物的降解方式和葯物在聚合物中的擴散行為無關,隨著聚合物的降解,其釋葯速率增加。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中葯緩控釋系統的各種釋葯模式較為復雜,往往是多種釋葯模式同時共存。中葯緩控釋機理的研究還需要作大量的工作和努力。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2.6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研究總體思路流程圖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9] 吳偉康.中葯緩釋制劑研究之管見,中成葯2001,23(6):459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10] 平其能 主編.現代葯劑學.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1998,177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3中葯緩控釋給葯系統的常用輔料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歡迎訪問西部葯學論壇http://www.westyx.com/bbs
在進行緩控釋制劑處方設計時,為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應先根據葯
『捌』 緩釋技術的意思
「緩釋技術」通常是指葯物的緩釋;肥料的緩釋等。指的是利用緩釋材料對葯物的「包裹」和釘錨作用使之緩慢的釋放的技術。
『玖』 脈沖式給葯系統
葯物釋放系統的發展方向與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葯物劑型和制劑研究已進入葯物釋放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 DDS)時代。新型葯物釋放系統已成為葯學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第6屆葯劑學國際會議論文所佔比重基本反映了當前國際上葯劑學研究的重點,主要有:①緩釋、長效制劑;②靶向給葯制劑;③皮膚給葯制劑;④粘膜給葯制劑。
1 口服緩釋控釋給葯系統(Sustained and controlled-release drugs delivery system)這類制劑要求平穩血葯濃度到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狀態下的葯效為目標。
1.1 口服緩釋、控釋給葯的特點
1.1.1 適宜於製成緩控釋制劑的葯物范圍廣泛
(1)首過作用強的葯物中已有不少被研製成緩釋及控釋制劑;(2)一些半衰期很短或很長的葯物製成緩釋或控釋制劑;(3)頭孢類抗生素緩釋制劑、頭孢氨苄緩釋膠囊;(4)一些成癮性葯物製成緩釋制劑以適應特殊醫療應用。
1.1.2 一天一次的給葯系統:每日給葯一次的制劑,便於患者服用,在保證有效治療濃度的同時,降低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耐葯性的產生。
1.1.3 流體緩釋及控釋制劑:一些緩釋微粒或微囊也可直接制備成混懸劑,緩釋乳劑是利用一些脂肪醇或脂肪酸酯等為外相,以水及水溶性高分子為內相,凝膠緩釋制劑是利用一些高分子材料粘性的特點制備的凝膠狀制劑直接服用後在胃腸液內形成粘稠液體,減慢葯物吸收速率而發揮緩釋作用。
1.1.4 復方緩釋及控釋制劑
復方緩釋及控釋制劑多數僅對其中一種葯物進行控釋,而另一葯物系以速釋組分存在制劑中,這部分葯物大多數有較長的半衰期或通常也僅需一天一次給葯。
1.2 緩控釋制劑技術
緩控釋制劑的三種類型:定時、定速、定位釋葯。緩控制劑屬於定速釋放型,常用的技術有膜控釋和骨架控釋,而高分子交換樹脂和滲透泵等技術要求高,不易推廣。便於實現工業化生產的新技術有:多層緩釋片和包衣緩釋片技術,一次擠出離心制丸工藝,葯物與高分子混溶擠出工藝,不溶性高分子固體分散技術等。
1.2.1 定速釋放技術
是指制劑以一定速率在體內釋放葯物。基本符合零級釋放動力學規律,口服後在一定的時間內能使葯物釋放和吸收速率與體內代謝速率相關,定速釋放可減少血葯濃度波動情況,增加病人服葯的順應性。藉助於改變片劑的幾何形狀來控制葯物的釋放。迭層擴散骨架片,雙凹形帶孔包衣片,環形骨架片等。
1.2.2 定位釋放技術 :位釋放可增加局部治療作用或增加特定吸收部位對葯物的吸收。在口腔或胃腸道適當部位長時間停留,並釋放一定量葯物,以達到增加局部治療作用或增加特定吸收部位對葯物的吸收。利用一些比重小於水以及具有高粘性的材料也可以使制劑在胃內滯留較長時間並定速釋葯。胃內滯留系統有,胃漂浮系統,胃內膨脹系統,生物粘附系統。小腸定位給葯系統(腸溶制劑)避免葯物在胃內降解或對胃的刺激,提高一些葯物的療效。常用的技術有,利用結腸高PH生理環境溶解適宜聚合物包衣材料,或利用結腸特殊酶或正常菌落分解特異性聚合物如α-澱粉、果膠鈣等。
1.2.3 定時釋放技術:定時釋放可根據生物時間節律特點釋放需要量葯物,使葯物發揮最佳治療效果。定時釋放又稱為脈沖釋放,即根據生物時間節律特點釋放需要量的葯物,針對某些疾病容易在特定時間發作的特點,研究在服葯後可在特定時間釋葯的制劑,如通過調節聚合物材料的溶蝕速度可在預定時間釋葯,釋葯的時間根據葯物時辰動力學研究結果確定。此外,有人研究了電控制PDDS,超聲波控制PDDS和微波輻射PDDS等。
2 靶向給葯系統 (Targeted delivery drugs system TDDS)
2.1 概況
由於葯物是在靶部位釋放,可以提高靶組織的葯理作用強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應,載體的趨靶性和長循環是葯物載體的研究向葯物一抗體共軛,載體-抗體介導、載體物理或化學修飾、納米粒等發展以達到更高級靶向目的。對多種靶向給葯系統的靶向機制、制備方法、特性、體內分布和代謝規律等都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但是TDDS研究成果在生產和臨床上的應用還存在不少問題,如載葯量小的問題,穩定性差的問題,臨床給葯的制劑學問題,體內代謝動力學模型問題;TDDS的質量評價項目和標准問題,體內生理作用問題等等,這些都是脂質體、微球(囊)等膠體型靶向給葯系統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2.2 靶向制劑技術
靶向給葯系統有前體葯物合成和葯物載體(脂質體、單克隆抗體、紅細胞等)途徑,發展趨勢是利用脂質體、類脂質、蛋白、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作為載體將葯物包封或嵌入種種類型的膠體系統。在結腸靶向給葯的制備方面是包衣法。
2.3 制劑的靶向性
靶向性是脂質體作為葯物最突出的特徵。它有天然靶向性、隔室靶向性、物理靶向性和配體專一靶向性四個類型,近年有新類型的脂質體-空間穩定脂質體(S-liposome)又稱長循環脂質體。
2.3.1 被動靶向制劑: 被動靶向制劑是將葯物固定在一定大小的顆粒載體上,通過局部毛細血管的阻留而實現定位釋放。如將抗癌葯固定在白蛋白、聚合物或磁性顆粒上可以達到在靶部位的定位釋放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2.3.2 主動靶向制劑: 利用抗原-抗體或受體等分子親和作用將葯物定向分布在靶組織或靶細胞內。
2.3.3 靶向作用的前體給葯:葯物通過與單克隆抗體交聯,或對葯物進行不影響療效的化學結構修飾等方法製成具有靶向作用的葯物。
2.4 腸道靶向制劑: 口服結腸定位釋葯系統(OCDDS)是通過傳遞技術口服給葯後葯物在上消化道並不釋放而到達結腸定位釋放,在人體回盲部發揮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種獨特的作用形式。
4.1 粘膜給葯的種類: 粘膜給葯有粘膜貼附劑、噴霧劑等,且有多種劑型從單層發展到多層,從緩釋給葯發展到貯庫給葯等。主要包括除胃腸道以外的口腔給葯、鼻腔給葯、直腸給葯、眼部給葯和子宮陰道給葯等。用於口腔粘膜給葯的劑型有貼片、貼膜、舌下片、舌下噴霧劑、咀嚼片等。用於鼻腔粘膜給葯的有滴鼻劑、噴霧劑、粉未制劑、微球制劑、凝膠制劑、脂質體多肽,蛋白質類葯物。用於直腸粘膜給葯的有凝膠栓、滲透泵栓、微囊雙層栓、中空栓等。用於眼部粘膜給葯的新劑型有親水凝膠劑、脂質體、納米粒劑、植入劑等。用於陰道粘膜給葯的有環劑、膜劑、栓劑、片劑、葯膏、海綿劑等。
4.2 吸收促進劑的應用: 對於口腔、眼、直腸、陰道粘膜給葯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制劑在這些腔道內的存留時間一般較短,葯物吸收量有限。因此,研究和開發在這些腔道內具有特殊粘附作用的生物粘附材料和新型滲透促進劑是解決這些腔道內粘膜給葯系統現存問題的關鍵。
4.3 常用的粘膜給葯
4.3.1 口腔粘膜給葯,可延長制劑在胃腸道的停留時間,也可將葯物制劑定位於胃腸道的病變部位,發揮靶向釋葯局部治療作用。結腸部位疾病等要求能在結腸定位釋葯,對在胃腸道上段穩定性差或吸收利用差而在結腸吸收利用較好的葯物,可應用生物粘附作用實現結腸定位釋葯。
4.3.2 鼻腔粘膜給葯: 葯物由鼻腔毛細血管進入體循環,不經門靜脈進入肝臟,可避免肝首過作用,在胃腸液與胃腸壁膜中代謝的或首過作用的葯物尤為適用。
鼻腔中粘液纖毛將葯物從鼻甲部向鼻咽部清除,這樣大大縮短了葯物與吸附的接觸時間,影響葯物的吸收及生物利用度。鼻粘膜吸收制劑發展較快,除了一些常規制劑,如滴鼻劑、噴霧劑、一些新型給系統也在鼻粘膜給葯中得到應用,如微球緩釋、控釋制劑等。鼻粘附型的片劑、膜劑、凝膠劑研究也較多。
鼻粘膜吸收促進劑:大分子葯物鼻粘膜吸收比較困難,可通過一些吸收促進劑來增加其對鼻粘膜的穿透作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良好的鼻粘膜吸收促進劑應該對鼻粘膜刺激性小,促進作用強,對鼻纖毛功能影響小,無毒副作用。常用的鼻粘膜吸收促進劑有:膽鹽如牛磺膽酸鹽、甘膽酸鹽、脫氧牛磺膽酸鹽等以及牛磺二氫褐霉酸鈉、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等。
4.3.3 眼粘膜給葯: 葯物通過眼部給葯而吸收進入體循環的優點,簡單、經濟、有些葯物通過眼粘膜吸收與注射給葯同樣有效,眼部給葯可以避免肝臟首過作用。眼部組織對免疫反應不敏感。適用於蛋白質類、肽類葯物。葯物通過眼部吸收仍存在許多問題,刺激性問題,葯物劑量損失,葯物在眼部的停留時間問題。眼部給葯量有限,且葯物停留時間短,容易流失,因而生物利用度低。為了提高眼角膜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常需要使用吸收促進劑。眼吸收促進劑對刺激性方面要求較高。肽類葯物的眼粘膜給葯,給這類葯物的方便有效地進入體內帶來了新希望.眼部長效制劑的發展將使更多的葯物能夠有效地從眼粘膜吸收。如眼用膜劑,以親水性高分子材料為基質的凝膠劑等。這些劑型能有效地延長葯物與眼部的接觸時間,並能有效地控制葯物的釋放速率。
四種制劑技術和特點比較
給葯系統 葯代動力學特點常用技術 備 注
控緩釋給葯 服用方便,釋葯平穩,峰谷小,副作用小 定速:膜控釋,骨架控釋第二代制劑
控緩:控制計量給葯速度並保持葯效
緩釋:延緩葯物的過程而延長葯效
靶向給葯:將葯物輸送到機體的特定部位或器官
透皮給葯:經皮膚給葯發揮全身治療作用的控釋膜劑
粘膜給葯:通過粘膜上皮細胞給葯
控緩:零級定量釋葯
緩釋:一級定比釋葯
定位釋放,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類型多 避免首過效應和胃腸降解,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
透皮給葯特點:劑量小、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
離子交換樹脂,包衣技術,滲透泵
定位:結腸靶向給葯技術
定時:脈沖釋放
靜脈乳劑技術,脂質體技術,磁性微球,單克隆抗體,毫微囊技術,葯物前體化
膜滲透控釋,骨架控釋技術,微小貯庫技術,粘合劑分散型技術,促滲技術,吸收促進劑
化學:葯物前體化
物理:離子電滲,電穿孔,超聲促滲,激光導入口腔給葯,鼻腔給葯,直腸給葯發展日趨成熟
第四代制劑研究開發階段
5.5.5 新興制劑技術研究重點
5 新型給葯系統: 蛋白質-多肽類葯物(如胰島素、促紅素等)是無法製成口服制劑(片劑、膠囊或口服液)。以鋅為基質的胰島素頰含服片,分子量在45KD以內的多肽葯物均適合開發成為頰含服片劑。
5.1.3 可在胃腸道內釋放的智能化制劑: 這種新型制劑能停留在胃(腸)的某些特定部位,然後緩緩的釋放出葯物。為了讓某些制酸葯或抗潰瘍葯可長時間地作用於胃部,利用樹脂作為原料的微珠制劑。進入胃內後可較長時間懸浮在胃液之中。在酸性胃液溶化掉微珠表面的乙基纖維素後,其內部的碳酸氫鈉可慢慢釋放出來並中和掉過量的胃酸。採用藻酸代樹脂加成微珠,內裝葯物,再經凍干法乾燥成為口服制劑。
5.1.4 超微顆粒氣霧劑: 納米技術可加工成100nm左右的超微顆粒,再進一步加工成方便攜帶和使用的氣霧劑,可大大提高多種葯物的生物利用度。
5.2 腦給葯系統中的一些新方法: 血葯屏障(brain blood barrier.BBB)的存在,使很多葯物不能進入腦部,限制了腦部疾病的治療。為此研究了許多腦給葯系統的技術。
通過鼻腔向腦輸送葯物:雌二醇、多巴胺、孕酮、神經生長因子等,通過鼻腔給葯直接進入腦脊液。
腦內植入:將全合成的、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與葯物製成小丸,圓片,微球植入腦內。
葯物與谷氨酸結合:一般透過血腦屏障的葯物要求是相對分子量小於400,為親脂性,對一些不能穿透的葯物可採用與L-谷氨酸結合,利用谷氨酸作為載體使之透過血腦屏障。
5.3 免疫隔離釋葯系統: 用膠囊包裹嚙齒動物的胰島,植入人體內,由膠囊隔離人體免疫系統的細胞和抗體分子進入膠囊與動物胰島產生免疫反應,而人體的營養物質可通過膠囊為膠囊內的胰島提供養分,由動物胰島分泌出的胰島素起調節血糖作用。這一釋葯系統稱為免疫隔離釋葯系統,也稱為生物雜交釋葯系統或膠囊包裹細胞釋葯系統。最近,又發展了「微囊包裹釋葯系統」。
緩釋、控釋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應用
1 概述
在葯物制劑領域中,高分子材料的應用具有久遠的歷史。人類從遠古時代在謀求生存和與疾病斗爭的過程中,廣泛地利用天然的動植物來源的高分子材料,如澱粉、多糖、蛋白質、膠質等作為傳統葯物制劑的黏合劑、賦形劑、助懸劑、乳化劑。上世紀30年代以後,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大量涌現,在葯物制劑的研究和生產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可以說任何一種劑型都需要利用高分子材料,而每一種適宜的高分子材料的應用都使制劑的內在質量或外在質量得到提高。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大量新型高分子材料進入葯劑領域,推動了葯物緩控釋劑型的發展.這些高分子材料以不同方式組合到制劑中,起到控制葯物的釋放速率,釋放時間以及釋放部位的作用。
與以往的常規劑型如片劑、膠囊、注射劑比較,緩釋、控釋制劑的主要優點是①能夠減少給葯次數,改善患者的順應性;②減少血葯濃度的峰谷現象,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③增加葯物治療的穩定性。另外克服緩控釋制劑還可以避免某些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避免夜間給葯。由於這些優點,緩控釋制劑被稱為繼常規制劑後的第二代和第三代葯物制劑。是目前發展最快,產業化水平最高的新型葯物制劑。在緩控釋制劑中,高分子材料幾乎成了葯物在傳遞、滲透過程中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緩控釋制劑的發展雖然與制葯設備的不斷發展更新有關,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新輔料的開發與應用。一種新輔料的應用,可開發出一大批制劑產品,並促進一大批制劑產品的質量提高,取得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2 緩控釋制劑的分類: 緩控釋制劑作用機理有多種,制備工藝也千差萬別,因此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粗略說來,有下列幾類:
2.1 貯庫型(膜控制型):控釋制劑該類制劑是在葯庫外周包裹有控制釋葯速度的高分子膜的一類劑型,根據需要,可以制備成多層型,圓筒型,球型或片型的不同形式,並有相應的制備方法。如以乙基纖維素、滲透性丙烯酸樹脂包衣的各種控釋片劑、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為控釋膜的毛果芸香鹼周效眼膜、以硅橡膠為控釋膜的黃體酮宮內避孕器,以微孔聚丙烯為控釋膜、聚異丁烯為葯庫的東莨菪鹼透皮貼膏。其中以各種包衣片劑和包衣小丸為常見。
2.1.1 微孔膜控釋系統在葯物片芯或丸芯上包衣,包衣材料為水不溶性的膜材料(如EC、丙烯酸樹脂等)與水溶性致孔劑(如聚乙二醇、羥丙基纖維素、聚維酮)的混合物。制劑進入胃腸道後,包衣膜中水溶性致孔劑被胃腸液溶解而形成微孔。胃腸液通過這些微孔滲入葯芯使葯物溶解,被溶解的葯物溶液經膜孔釋放。葯物的釋放速度可以通過改變水溶性致孔劑的用量來調節。
2.1.2 緻密膜控釋系統這種膜不溶於水和胃腸液,但水能通過。胃腸液滲透進入釋葯系統,葯物溶解,通過擴散作用通過控釋膜釋放。葯物的釋放速度由膜材料的滲透性決定,選用不同滲透性能的膜材料及其混合物,可調節釋葯速度達到設計要求。常用膜材料有EC,丙烯酸樹脂RL、RS型、醋酸纖維素等。
2.1.3 腸溶性膜控釋系統這種膜材料不溶於胃液,只溶於腸液,如腸溶性丙烯酸樹脂,羥丙甲纖維素酞酸酯等。為了達到緩控釋目的,這類膜材常常與其它成膜材料混合使用,如不溶性的EC,水溶性的HPMC等。在胃中葯物釋放很少或不釋放,進入小腸後,腸溶材料溶解,形成膜孔,葯物可通過膜孔的擴散作用從釋葯系統釋放。葯物的釋放速度可通過調節腸溶性材料的用量加以控制。如採用丙烯酸樹脂腸溶Ⅱ號、HPMC、EC等不同配比,製成的硫酸鋅包衣顆粒,其體外釋放時間可達24小時。
2.2 骨架型(基質型)控釋制劑該類制劑制備簡單,不需控釋膜,將葯物直接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形成的骨架中,葯物釋放速度取決於骨架材料的類型和葯物在該材料中的擴散速度。如以PVA和PVP為骨架的硝酸甘油貼膏,以HPMC、Carbopol為骨架材料的各種緩釋片劑、以HPC/Carbopol為粘附材料的黏膜粘附制劑等。
2.2.1 不溶性骨架緩控釋系統採用無毒塑料如無毒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氧硅烷等作為骨架基質材料,加入葯物,再用丙酮等有機溶劑為潤濕劑製成軟材,制粒,壓片。這些材料口服後不被機體吸收,無變化地從糞便排出。應用這類材料製成的釋葯系統一般適合於水溶性葯物。如國外有用聚氯乙烯製成的硝酸異山梨酯、硫酸奎尼丁控釋片上市。
2.2.2 親水凝膠骨架緩控釋系統採用親水性高分子材料為片劑的主要輔料,如甲基纖維素、羥丙甲纖維素(K4M,K15M、K100M)、Carbopol,海藻酸鈉,甲殼素等,這些材料的特點是遇水以後經水合作用而膨脹,在釋葯系統周圍形成一層稠厚的凝膠屏障,葯物可以通過擴散作用通過凝膠屏障而釋放,釋放速度因凝膠屏障的作用而被延緩。材料的親水能力是控制葯物釋放的主要因素。例如雙氯芬酸鉀為非甾體消炎鎮痛葯,半衰期短,1天需服用3~4次,且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強,可引起胃出血和胃潰瘍。有報道研製了一種雙氯芬酸鉀水凝膠骨架緩釋片,它以羥丙甲纖維素(HPMCK4M)為主要骨架材料,並輔以其它阻滯劑,以調節釋葯速度。可供選擇的疏水性阻滯劑有乙基纖維素、硬脂酸,腸溶性丙烯酸樹脂等。為達到適宜的釋葯速度,還可加入親水性的材料作填充劑或致孔劑,如乳糖、微晶纖維素、聚維酮(PVP)。上述輔料和葯物混合後,採用粉末直接壓片工藝壓製成片,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表明,該制劑口服後,半小時可達到有效治療濃度,12小時內緩慢釋葯,可維持較長時間有效濃度,1天僅需服用1~2次。以上材料中若再加入一些蠟類和脂肪酸酯類,製成的片劑比重小於1,服用後可在胃液或食糜中飄浮較長時間,有利於葯物持久釋放。一些主要在胃內吸收或主要在胃中發揮治療作用的葯物制劑(如抗幽門螺旋桿菌的抗生素),可考慮製成胃內飄浮片。
2.2.3 蝕性骨架緩控釋系統這類骨架材料多採用脂肪和蠟類物質如蜂蠟、硬脂酸丁酯等。口服後,固體脂肪或蠟在體液中逐漸溶蝕,葯物從骨架中釋放。釋放速度取決於骨架材料的用量及其溶蝕性。制備常用方法是將葯物趁熱溶於或混懸於脂肪或蠟類物質材料中,冷卻後磨成顆粒裝入膠囊或壓製成片。
2.3 微囊和微粒型控釋制劑可以看成是微型化的貯庫制劑和骨架制劑,大小在1mm以下,更普遍的僅0.1μm或數十微米.可選用水溶或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隨著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進展,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在微囊和微粒制劑中的應用也逐日增多。應用較廣泛的高分子材料有明膠,澱粉,白蛋白,聚丙烯酸-澱粉接枝物,聚乳酸,聚羥基乙酸-乳酸共聚物,聚甲醯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烷基酯,乙基纖維素等。
3新型緩控釋制劑 近年來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應用使緩控釋制劑步入了定時,定向,定位,速效、高效,長效的精密化給葯的新途徑。出現了口服滲透泵控釋系統、脈沖釋放型釋葯系統、pH敏感型定位釋葯系統、結腸定位給葯系統等新型緩控釋制劑。
3.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口服脈沖釋放釋葯系統和結腸定位給葯系統。
3.1 口服脈沖釋放釋葯系統一般說來,緩釋制劑以一級速度釋放葯物,控釋制劑以零級速度釋放葯物,能夠在較長時間維持穩定的血葯濃度,保證了葯物的長效。但在治療期間某些葯物的緩釋制劑可造成療效降低和副作用增加,尤其是首過作用大的葯物如左旋多巴和丙氧芬緩釋制劑會造成降解量增大,繼而降低葯物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葯物與受體相互作用長期刺激使之滅活,產生耐葯性,從而降低療效。如應用硝酸甘油控釋貼膏長時間維持一定血葯濃度,易產生耐葯性,不利於心絞痛的治療。隨著時間生物學、時間葯理學,時間葯物治療學研究的深入,發現人的機體、組織、細胞對葯物敏感性具有周期節律差異。如皮質激素類、抗哮喘、心血管、抗風濕等葯物作用往往受晝夜波動的影響。80%的哮喘在起床時發生,故希望葯物葯物在就寢時服用而在早晨起效。原發性高血壓在早晨起床前的血壓最高,午後逐漸下降,就寢時最低,因此抗高血壓葯物不需要維持24小時恆定血葯濃度。這種情況下,一種新型的時間控制型給葯系統-脈沖式葯物釋放系統應運而生。這種制劑能夠根據人體的生物節律變化特點,按照生理和治療的需要而定時定量釋放葯物,近年來受到國內外研究者和許多制葯公司的普遍重視。理想的脈沖式給葯系統是多次脈沖控釋制劑,現階段口服脈沖釋放系統主要是兩次脈沖控釋制劑,其中第1劑量的葯物可由速釋制劑代替,目前研究較多的是第1劑量缺失型的脈沖給葯系統,又稱為定時釋葯制劑或擇時釋葯制劑。照制備技術不同,脈沖式控釋系統可分為滲透泵脈沖釋葯系統、包衣脈沖給葯系統和定時脈沖塞膠囊等。如一種"定時爆破"系統,核心是蔗糖顆粒,核心外包裹上模型葯物雙氯芬酸鈉;再利用羥丙甲纖維素作粘結物將崩解物質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包於葯物層外;最外層用帶有致孔劑的不溶性包衣材料如乙基纖維素作控釋膜包衣。該系統不是投葯後立即釋葯,而是有一個明顯的時滯,大約間隔2小時開始釋葯,釋放後3~4小時釋葯完全。這種包衣微丸進入胃腸道後,胃腸液能透過控釋膜進入溶脹崩解層,此時親水性凝膠材料經過水合、溶脹,產生一定溶脹壓,高分子材料從溶脹到溶解需要一定時間,當溶脹壓和膨脹體積足夠大時,包衣膜破裂,此時將爆破式釋放葯物,形成脈沖釋葯。如人體胃酸分泌在晚上10點左右有一高峰,法莫替丁脈沖控釋膠囊設計為服葯後10~14小時釋放第2劑量葯物,使葯物在體內有兩個釋葯峰。在一天口服一次的情況下也能有效控制胃酸分泌。
3.2 結腸定位給葯系統結腸釋葯系統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定位釋葯技術。結腸釋葯對於結腸疾病治療,增加葯物的全胃腸道吸收有很大意義。隨著生物技術發展,蛋白質多肽類葯物品種逐漸增多,該類葯物易被胃腸道酶系統降解,但在結腸段,酶系較少,活性較低,是蛋白質多肽葯物口服吸收較理想的部位。常用的結腸定位技術有利用胃腸道轉運時間設計的時間控釋型、利用結腸部位pH高的特點設計的pH控釋型、以及利用結腸特殊的酶系統或正常菌叢分解特異性高分子材料(如果膠鈣,α-澱粉)設計的結腸定位給葯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