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氯化聚氯乙烯的HS編碼是多少
氯化聚氯乙烯 TEMPRITE 88628 TAN 309A,粉狀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大小頭 CPVC REDUCER 3917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16箱,顆粒狀,100%氯化聚氯乙烯,單體: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外觀:淺灰色粉狀/未塑化) 含量:85%聚氯乙烯,15%添加劑 3904900000
玻璃纖維增強氯化聚氯乙烯盲法蘭 CPVC/FRP BLIND FLANGE 3917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制漆用,粉狀. 乙烯基樹脂97%酮類溶劑1%酯類溶劑2%.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CPVC88618GRAY245 3904900000
玻璃纖維增強氯化聚氯乙烯管 CPVC/FRP PIPE 3917290000
氯化聚氯乙烯 13箱,顆粒狀,100%氯化聚氯乙烯,單體: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8件,顆粒狀,100%氯化聚氯乙烯,單體: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彎頭 CPVC ELBOW 3917400000
玻璃纖維增強氯化聚氯乙烯管 CPVC/FRP SPOOL 3917290000
氯化聚氯乙烯(外觀:粉狀/未塑化,含有添加劑/淺灰色) 含量:85%氯化聚氯乙烯樹脂,15%添加劑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管,輸送液體用,空心,硬管 92%聚氯乙烯,8%增塑劑 3917230000
氯化聚氯乙烯 氯化聚氯乙烯100%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CORZAN 3118 GRAY 245,粉狀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CPVC RESIN 白色粉末狀氯化聚氯乙烯含量百分之百 3904900000
玻璃纖維增強氯化聚氯乙烯活套法蘭 CPVC/FRP VAN FLANGE WITH BACK RING 3917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管 CPVC PIPE 3917230000
氯化-聚氯乙烯板,工業用,板狀 92%聚氯乙烯,8%增塑劑,規格:2440*1220*6MM 3920430090
氯化聚氯乙烯 2件,顆粒狀,100%氯化聚氯乙烯,單體:100%氯乙烯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EH-352F) 氯化聚氯乙烯95%,鉛化物5% 39049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氯28-32%,乙烯72-68% 3901909000
氯化-聚氯乙烯焊條,工業用,扁條狀, 92%聚氯乙烯,8%增塑劑,厚:4MM 3920430090
氯化聚氯乙烯 CORZAN 3212 GRAY 245,粒狀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 TEMPRITE 88096 TAN 309,粒狀 3904400000
氯化聚氯乙烯三通 CPVC TEE 3917400000
B. PVC型號分類有哪些
PVC型號分類有通用型PVC樹脂、高聚合度PVC樹脂、交聯PVC樹脂。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是由氯乙烯單體與引發劑聚合而成;氯乙烯單體的高度聚合是在氯乙烯單體聚合體系中加入擴鏈劑而合成的一種樹脂;交聯型聚氯乙烯樹脂是由含有交聯劑的交聯劑合成的一種樹脂。聚二烯和聚烯進入氯乙烯單體聚合體系。
(2)聚氯乙烯樹脂編碼擴展閱讀:
PVC特性有:
一、遷移性
流動性只發生在增塑聚氯乙烯產品和染料或有機顏料的使用中。所謂的遷移是指在周圍的溶劑中存在一些可溶性染料或有機顏料,它們通過增塑劑滲透到聚氯乙烯製品的表面,這些可溶性染料(顏料)顆粒也被帶到製品的表面,導致拼接和漂白、溶劑漂白或磨砂。
二、耐候性
顏料抵抗各種氣候的能力。這些包括可見光和紫外線、水分、溫度、大氣氯化和產品使用中遇到的化學品。最重要的耐候性,包括不褪色、抗粉性和物理耐久性。
三、電性能
聚氯乙烯(PVC)是一種極性聚合物,對水和其他導電材料有很高的親和力。其電阻比非極性聚烯烴小,但仍具有較高的體積負電壓和擊穿電壓。聚氯乙烯的極性基團直接附著在主鏈上。在玻璃化轉變溫度下,偶極鏈受到凍結結構主鏈原子的限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VC
C. 聚氯乙烯pvc的國家標准有哪些
PVC(聚氯乙烯)塑料製品的相關國家標准介紹
發布人:佚名 信息來源:環球塑化網
GB3806-83 聚氯乙烯塑料涼鞋
GB3807-83 聚氯乙烯微孔塑料拖鞋
GB3830-83 軟聚氯乙烯壓延薄膜(片)
GB4085--83 半硬質聚氯乙烯塊狀塑料地板
GB4219--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4220--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GB4454--84 硬聚氯乙烯板材
GB5836--86 建築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
GB6668--86 聚氯乙烯針織布基發泡人造革
ZBY28001--85 硬聚氯乙烯樓梯扶手
ZBY28003--85 食品包裝用壓延聚氯乙烯硬片
SG8--67 聚氯乙烯塑料鞋底
SG22--73 電纜工業用辦聚氯乙烯塑料
SG78--74 硬聚氯乙烯管材
SG79--74 軟聚氯乙烯管材
SG83--75 聚氯乙烯人造革
SG212--80 硬質聚氯乙烯泡沫板材
SG214--80 混凝土軌枕用聚氯乙烯墊片
SG244--81 聚氯乙烯塑料泡沫涼鞋
SG245--81 軟質聚氯乙烯擠出板材
SG260--82 蓄電池用聚氯乙烯燒結微孔隔板
SG311--83 軟聚氯乙烯印花薄膜
SG81--84 軟聚氯乙烯吹塑薄膜
SG384--84 聚氯乙烯夾芯發泡組裝涼鞋
GB8814--88 門、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
GB8815--88 電線電纜用軟聚氯乙烯塑料
GB8945--88 聚氯乙烯壁紙
GB8948--88 聚氯乙烯人造革
GB9681--88 食品包裝用聚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准
GB10002 1--88 給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GB10002 2--88 給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GB10010--88 醫用軟聚氯乙烯管材
GB10804--89 硬聚氯乙烯(PVC)內門
GB10805--89 食品包裝用硬質聚氯乙烯薄膜
GB11982 1--89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GB13527 1/T--92 流體輸送用軟聚氯乙烯管
GB13527 2/T--92 電線絕緣用軟聚氯乙烯套管
GB13020--91 硬聚氯乙烯(PVC
ZGY28006--88 硬聚氯乙烯(PVC·U)踢腳板
ZBY28007--88 低發泡聚氯乙烯(PVC)掛鏡線
ZBG33008--89 聚氯乙烯塑料波紋電線管
ZBG33009--89 聚氯乙烯熱收縮薄膜、套管
QB1127--91 軟聚氯乙烯印花薄膜
D. PE、PP、PS、PVC、PET、NY、PC、PF、UF分別代表什麼塑料
常用塑料英文縮寫
英文簡稱 英文全稱 中文全稱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A 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CA Cellulose acetate 醋酸纖維塑料
CE "Cellulose plastics, general" 通用纖維素塑料
CF Cresol-formaldehyde 甲酚-甲醛樹脂
CMC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羧甲基纖維素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纖維素
CP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氯化聚乙烯
CPV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氯化聚氯乙烯
EP "Epoxy, epoxide" 環氧樹脂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發性聚苯乙烯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沖聚苯乙烯
IPS Impact-resistant polystyre ne 耐沖擊聚苯乙烯
K樹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線型低密聚乙烯
LMDPE Linear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線型中密聚乙烯
MBS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 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C Methyl cellulose 甲基纖維素
MDPE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中密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樹脂
MPF Melamine/phenol-formaldehyde 密胺/酚醛樹脂
PA Polyamide (nylon) 聚醯胺(尼龍)
PAE Polyarylether 聚芳醚
PAEK Polyaryletherketone 聚芳醚酮
PAI Polyamide-imide 聚醯胺-醯亞胺
PAK Polyester alkyd 聚酯樹脂
PAN Polyacrylonitrile 聚丙烯腈
PASU Polyarylsulfone 聚芳碸
PAT Polyarylate 聚芳酯
PAUR Poly(ester urethane) 聚酯型聚氨酯
PB Polybutene-1 聚丁烯-[1]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對苯二酸丁二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 聚醚醚酮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醯亞胺
PEK Polyether ketone 聚醚酮
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碸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EUR Poly(ether urethane) 聚醚型聚氨酯
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樹脂
PI Polyimide 聚醯亞胺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S Poly(alpha-methylstyrene) 聚α-甲基苯乙烯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
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無規共聚聚丙烯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
PPSU Poly(phenylene sulfone) 聚苯碸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
PSU Polysulfone 聚碸
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
PU(或PUR)Polyurethane 聚氨酯
PVAL Poly(vinyl alcohol) 聚乙烯醇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PVC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CPVC) 氯化聚氯乙烯
RP reinforced plastics 增強塑料
RTP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 增強熱塑性塑料
S/AN styrene-acryonitrile copolymer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BS 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MC sheet molding compound 片狀模塑料
S/MS styrene-α-methylstyrene copolymer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TMC thick molding compound 厚片模塑料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熱塑性彈性體
TPU thermoplastic urethanes 熱塑性聚氨酯
PVDC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聚(偏二氯乙烯)
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聚(偏二氟乙烯)
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B Styrene-butadiene plastic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Si Silicone plastics 有機硅塑料
SMS Styrene/alpha-methylstyrene plastic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熱塑性彈性體
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樹脂
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P Unsaturated polyester 不飽和聚酯
常用塑料的縮寫代號、英文全稱、中文全稱及別名對照表
縮寫代號 英文全稱 中文全稱 別名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樹脂
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樹脂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樹脂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纖維素 賽璐璐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丙樹脂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發性聚苯乙烯 發泡聚苯乙烯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樹脂
GPPS Generral polystyrene 通用聚苯乙烯 透明聚苯乙烯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 低壓聚乙烯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沖聚苯乙烯 改性聚苯乙烯
K樹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K膠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 高壓聚乙烯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線型低密聚乙烯 線型高壓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樹脂 密胺塑料
PA Polyamide (nylon) 聚醯胺 尼龍、錦綸
PAI Polyamide-imide 聚醯胺-醯亞胺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對苯二酸丁二酯 聚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醯亞胺
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碸 聚苯醚碸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滌綸(線型)樹脂
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樹脂 電木粉、膠木粉
PI Polyimide 聚醯亞胺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機玻璃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無規共聚聚丙烯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 聚苯撐氧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 聚次苯基硫醚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
PSU Polysulfone 聚碸
PTFE(F4)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 四氟、塑料王
PUR Polyurethane 聚氨酯 聚氨基甲酸酯
PU Polyurethane 聚氨酯 聚氨基甲酸乙酯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AN樹脂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熱塑性彈性體
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樹脂 電玉粉
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E. 聚氯乙烯樹脂粉規格型號分類問題
聚氯乙烯的規格型號是根據聚合度來定的。給你復制個標准,你對照一下: 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發布 2007-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前言 本標准對應於ASTMD 1755:1992(2001年確認)《聚氯乙烯樹脂規范》,與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為非等效。 本標准代替GB 5761-1993《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 本標准與GB 5761-1993的技術差異為: ——對范圍進行了調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標(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檢驗項目中抽檢項目的檢驗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樣品保存期限 ——刪除了附錄B「白度(160℃,10min)試驗方法」; ——增加了附錄B「聚氯乙烯樹脂干篩試驗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wiki]石油[/wiki]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SAC/TC 15/SC 7)歸口。 本標准委託全國塑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聚氯乙烯樹脂產品分會解釋。 本標准起草單位: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鹼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樂金大沽化學有限公司、青島海晶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東南電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滄州化工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陳沛雲、孫麗娟、趙陽、姜軍、張英民、諶紹銅、方向陽、孫文育。 本標准於1986年首次發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布機構不應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懸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的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 本標准適用於以懸浮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本體法生產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亦可參照採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改版均不適用於本標准,然而,鼓勵根據本標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 1250 極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試驗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揮發物(包括水)的測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樹脂水萃取物電導率的測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用空氣噴射篩裝置的篩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為主的共混物及製品在高溫時發出氯化[wiki]氫[/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產物的測定 剛果紅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室溫下增塑劑吸收量的測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樹脂稀溶液粘數的測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樹脂 第1部分:命名體系和規范基礎(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樹脂「魚眼」[wiki]測試[/wiki]方法 GB/T 4615
F.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是世界第二大通用樹脂,1998年世界PVC樹脂生產能力約為2980萬噸,產量大約為2350萬噸,次於聚乙烯樹脂(生產能力5680萬噸,產量4370萬噸),與聚丙烯樹脂(生產能力2994萬噸,產量2550萬噸)相差不多。
PVC是由液態的氯乙烯單體(VCM)經懸浮、乳液、本體或溶液法工藝聚合而成,其中懸浮工藝在世界PVC生產裝置中大約佔90%的比例。在世界PVC總產量中均聚物也佔大約90%的比例。PVC 是應用最廣泛的熱塑性樹脂,可以製造強度和硬度很大的硬質製品如管材和管件、門窗和包裝片材,也可以加入增塑劑製造非常柔軟的製品如薄膜、片材、電線電纜、地板、合成革、塗層和其它消費性產品。硬質製品目前佔PVC總消費量的65~70%,今後PVC消費量進一步增長的機會主要是在硬質製品應用領域。目前PVC在建築領域中的消費量占總消費量的一半以上。
2.國內生產狀況
1998年我國PVC產量和表觀需求量分別為160萬噸和317萬噸。在世界上產量僅次於美國(639萬噸)、日本(263萬噸)居第三位。2000年前後,計劃新建和擴建PVC能力至少為88萬噸/年,估計此期間大量沒有競爭能力的電石法小廠將閑置,所以總產能有可能達220萬噸/年水平,其中乙烯法將達134.6萬噸/年,從目前佔31%上升到61%。報道的項目有萬縣市6萬噸/年本體法PVC裝置,天津渤海公司同韓國樂喜公司、美國西方化學公司合資的10萬噸/年 PVC裝置,(其中引進的8萬噸/年乙烯法VCM裝置於1997年建成、投產),上海天原化工廠同伊滕忠商事、旭硝子公司合資的24萬噸/年VCM和20萬噸/年 PVC裝置,泰國正大集團在寧波的12萬噸/年 PVC裝置,遼河集團與樂喜金星公司合資的8萬噸/年 PVC裝置,上海氯鹼化學公司已使VCM產能增大到30萬噸/年,計劃到40萬噸/年,這意味PVC產能將由目前的22萬噸/年增加到36萬噸/年,北京化工二廠將增加PVC能力7.6萬噸/年,齊魯公司將增加PVC能力10萬噸/年,廣州化工廠8萬噸/年乙烯法VCM/PVC項目已通過評審。
3.生產工藝簡述
PVC樹脂可以用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本體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種基本工藝生產。聚合反應由自由基引發,反應溫度一般為40~70OC,反應溫度和引發劑的濃度對聚合反應速率和PVC樹脂的分子量分布影響很大。懸浮聚合生產工藝成熟、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產品品種多、應用范圍廣,一直是生產PVC樹脂的主要方法,目前世界上90%的PVC樹脂 (包括均聚物和共聚物) 都是出自懸浮法生產裝置。美國懸浮法均聚PVC樹脂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1987年佔84%,1996年為90%。
PVC樹脂生產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近年來主要是針對已經基本定型的工藝技術進行一些改進。90年代中期以來有關PVC樹脂工藝技術的專利集中在改進防結焦塗層、改進引發劑體系、改進乳化劑以及減少殘留單體含量等方面。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建成包括先進的懸浮法、本體法和生產糊樹脂的乳液法、微懸浮法等在內的工藝齊全的PVC樹脂生產裝置。但是, 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我國生產裝置規模普遍較小,國外先進國家懸浮法裝置生產規模一般在10~20萬噸/年,在我國70餘生產廠只有3套裝置達到這樣的規模;目前國外乙烯氧氯化法路線生產的PVC樹脂已佔90%以上的比例,發達國家基本淘汰了電石乙炔法路線,我國採用乙烯路線的PVC樹脂僅佔PVC樹脂總能力的1/3。
3.1懸浮聚合
懸浮聚合通過不斷進行攪拌使單體液滴在水中保持懸浮狀態,聚合反應在單體小液滴中進行。通常懸浮聚合反應為間歇聚合。
近年來各公司對PVC樹脂間歇懸浮聚合工藝的配方、聚合釜、產品品種和質量不斷研究和改進, 開發出各具特點的工藝技術,目前應用較多的是Geon公司(原B.F Goodrichg公司)技術、日本信越公司技術、歐洲EVC公司技術, 這三大公司的技術在1990年以來世界新增的PVC樹脂生產能力中各佔大約21%的比例。
3.2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與懸浮聚合基本類似,只是要採用更為大量的乳化劑,並且不是溶於水中而是溶於單體中。這種聚合體系可以有效防止聚合物粒子的凝聚,從而得到粒徑很小的聚合物樹脂,一般乳液法生產的PVC樹脂的粒徑為0.1—0.2mm,懸浮法為20―200mm。引發劑體系與懸浮聚合也有所不同,通常是含有過硫酸鹽的氧化還原體系。乾燥方法也設計成可以保持較小的粒徑的方式, 常常採用一些噴霧乾燥劑。由於不可能將乳化劑完全除去,因此用乳液法生產的樹脂不能用於生產需要高透明性的製品如包裝薄膜或要求吸水性很低的製品如電線絕緣層。一般來說乳液聚合PVC樹脂的價格高於懸浮聚合的樹脂,然而需要以液體形式配料的用戶使用這種樹脂,如糊樹脂。在美國大部分乳液聚合的樹脂產品都是糊樹脂(又叫分散型樹脂),少量用於乳膠。在歐洲,各種乳液工藝也用於生產通用樹脂,尤其是壓延和擠出用樹脂。
3.3本體聚合
本體法生產工藝在無水、無分散劑,只加入引發劑的條件下進行聚合,不需要後處理設備,投資小、節能、成本低。用本體法PVC樹脂生產的製品透明度高、電絕緣性好、易加工,用來加工懸浮法樹脂的設備均可用於加工本體法樹脂。PVC本體工藝在80年代得到較大發展。但是,盡管從理論上說懸浮和本體聚合反應工藝生產的樹脂可以用於相同的領域,實際上加工廠一般只使用其中之一,因為懸浮和本體樹脂不能混合,即使少量混合也會因靜電效應導致聚合物粉末的流動性降低,而懸浮聚合樹脂更易得到的,因此大多數加工廠放棄了本體樹脂,近年來本體工藝出現了止步不前或衰退的狀態。
3.4溶液聚合
在溶液聚合中,單體溶解在一種有機溶劑(如n-丁烷或環己烷)中引發聚合,隨著反應的進行聚合物沉澱下來。溶液聚合反應專門用於生產特種氯乙烯與醋酸乙烯共聚物(通常醋酸乙烯含量在10~25%)。這種溶液聚合反應生產的共聚物純凈、均勻,具有獨特的溶解性和成膜性。
4.國內需求量和年均增長率
我國1998年聚氯乙烯產量為160萬噸,凈進口量約157萬噸,表觀需求量為317萬噸。考慮到進口產品中有相當部分不屬於一般貿易方式(如1998年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保稅倉庫等方式進口占總進口量的89.7%),但由於來、進料加工等貿易方式進口的樹脂並未能全部復出口,粗估國內的需求大約為248萬噸。15年來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表觀滿足率和滿足率分別為80.6%和87.5%,高於其它通用樹脂。需求的年均增長率為9.8%,是同期GDP年均增長率(10.3%)的0.95倍,低於其它通用樹脂。然而,從1983-1998年我國聚氯乙烯樹脂需求增長趨勢看,90年代的需求增長率明顯高於80年代,90年代國內需求滿足率明顯低於80年代。
5.國內價格變化
下表和圖列出近年來我國PVC的價格變化趨勢,其變化趨勢與其它通用樹脂基本相同,1995年第二季度通用牌號價格達每噸1萬元左右,1998年2季度後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價格明顯下跌,最低降至5500元左右,1999年3季度後少有回升。1999年4季度價格大體相當於1996年3季到1997年1季度的水平,距歷史上的高價位尚遠。
表1 我國聚氯乙烯樹脂的價格變化
時間 元/噸 時間 元/噸
922季 4300 962季 7200
923季 4250 963季 7100
924季 4400 964季 6800
931季 4600 971季 6700
932季 5800 972季 7600
933季 7000 973季 7500
934季 7000 974季 7400
941季 6800 981季 7400
942季 7050 982季 6600
943季 7500 983季 5600
944季 7600 984季 5500
951季 8700 991季 5600
952季 9900 992季 5600
953季 8600 993季 6500
954季 7100 994季 6900
961季 6900
6.應用狀況
PVC樹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加工成製品,懸浮聚合的PVC樹脂可以擠出成型、壓延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粉末成型或壓塑成型。分散型樹脂或糊樹脂通常只採用糊料塗布成型,用於織物的塗布和生產地板革。糊樹脂也可以用於搪塑成型、滾塑成型、蘸塑成型和熱噴成型。
發達國家PVC樹脂的消費結構中主要是硬製品,美國和西歐硬質品佔大約2/3的比例,日本佔55%;硬質品中主要是管材和型材,佔大約70~80%。PVC軟製品市場大約佔全部PVC市場的30%,軟製品主要包括織物的壓延和塗層、電線電纜、薄膜片材、地面材料等。硬質品PVC樹脂近年來增長比軟製品快。
在全世界范圍內一半以上的PVC樹脂用於與建築有關的市場,使PVC行業容易受到經濟的波動影響。建築領域是PVC樹脂增長最快的市場,1986~1996年美國PVC樹脂在建築市場的增長率為6%/年, 在其它市場中的增長率僅為1.4%/年。1986年美國PVC樹脂在建築市場中的分額為64%,1996年增加到73%,預計2001年將增加到76%, 增長最快的用途是管材、板壁、和門窗等。
近幾年我國聚氯乙烯硬製品應用份額也有增長趨勢,管材、型材和瓶類所佔份額由1996年25%增長到1998年的40%,但至今我國聚氯乙烯的應用還是軟製品的份額較多。1998年軟製品佔PVC總用量的51%(其中薄膜為20%,塑料鞋10%,電纜料5%,革製品11%,泡沫和單板等5%),硬製品佔40%(其中板材16%,管材9%,異型材8%,瓶3%,其它4%),地板牆紙等佔9%。
G. 聚氯乙烯樹脂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聚氯乙烯樹脂屬於商標分類第1類0108群組,小項號為:C010230;
經路標網統計,注冊聚氯乙烯樹脂的商標達5344件。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未加工合成樹脂,群組號:0108,小項號:010455)類別的商標有2324件,注冊佔比率達43.49%
2.選擇注冊(聚丙烯,群組號:0108,小項號:C010224)類別的商標有2106件,注冊佔比率達39.41%
3.選擇注冊(未加工塑料,群組號:0108,小項號:010438)類別的商標有2059件,注冊佔比率達38.53%
4.選擇注冊(未加工人造樹脂,群組號:0108,小項號:010455)類別的商標有1813件,注冊佔比率達33.93%
5.選擇注冊(合成樹脂塑料,群組號:0108,小項號:無)類別的商標有1784件,注冊佔比率達33.38%
6.選擇注冊(增塑劑,群組號:0108,小項號:010143)類別的商標有1449件,注冊佔比率達27.11%
7.選擇注冊(工業用粘合劑,群組號:0115,小項號:010002)類別的商標有1433件,注冊佔比率達26.82%
8.選擇注冊(未加工丙烯酸樹脂,群組號:0108,小項號:010461)類別的商標有1234件,注冊佔比率達23.09%
9.選擇注冊(有機硅樹脂,群組號:0108,小項號:C010239)類別的商標有1134件,注冊佔比率達21.22%
10.選擇注冊(未加工環氧樹脂,群組號:0108,小項號:010274)類別的商標有1030件,注冊佔比率達19.27%
H. PVC樹脂粉,一型,二型,六型的編碼和使用范圍。
一是按國家標准GB/T5761,從SG-1到SG-8;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數字,800、1000等);
三是用專K值表示,如K60,K55等,是根屬據粘數換算出來的一個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術交流或資料上都習慣用K值,比較簡單明了。
PVC分類對照表
I. PVC/CPP(聚氯乙烯/丙烯)報關應該用什麼HS編碼
39041000 90 其他初級形狀的純聚氯乙烯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a
39041000 10 聚氯乙烯純粉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a
39042100 初級形狀未塑化的聚氯乙烯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
39042200 初級形狀已塑化的聚氯乙烯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7
39204300 90 聚氯乙烯板,片,膜,箔及扁條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39204300 10 農用軟質聚氯乙烯薄膜 9.7 45.0 0.0 17.0 0.0 千克
39204900 90 其他聚氯乙烯板,片,膜,箔及扁條 9.0 45.0 0.0 17.0 0.0 千克
39204900 10 其他農用軟質聚氯乙烯薄膜 9.0 45.0 0.0 13.0 0.0 千克
39211210 泡沫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合成革 9.0 70.0 0.0 17.0 0.0 千克
39211290 泡沫聚氯乙烯板,片,帶,箔,扁條 6.5 45.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10 90 用聚氯乙烯浸漬的其他絕緣布或帶 10.0 4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10 30 聚氯乙烯浸漬其他化纖絕緣布或帶 10.0 4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10 20 聚氯乙烯浸漬滌棉混紡絕緣布或帶 10.0 4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90 用聚氯乙烯浸漬的其他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40 用聚氯乙烯浸漬的棉織物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30 用聚氯乙烯浸漬的其他化纖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20 20 用聚氯乙烯浸漬的滌棉織物人造革 10.0 7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90 聚氯乙烯浸漬的其他紡織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40 用聚氯乙烯浸漬的精梳毛織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30 聚氯乙烯浸漬的棉織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29 聚氯乙烯浸漬的其他化纖織物 10.0 90.0 0.0 17.0 0.0 千克
59031090 21 聚氯乙烯浸漬的其他滌棉混紡織物
J. 聚氯乙烯樹脂的型號,用途以及區別(列表表示)
PVC (聚氯乙烯)
注塑模工藝條件:
乾燥處理:通常不需要乾燥處理。
熔化溫度:185~205℃
模具溫度:20~50℃
注射壓力:可大到1500bar
保壓壓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為避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當地的注射速度。
流道和澆口:所有常規的澆口都可以使用。如果加工較小的部件,最好使用針尖型澆口或潛入式澆口;對於較厚的部件,最好使用扇形澆口。針尖型澆口或潛入式澆口的最小直徑應為1mm;扇形澆口的厚度不能小於1mm。
化學和物理特性
剛性PVC是使用最廣泛的塑料材料之一。PVC材料是一種非結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實際使用中經常加入穩定劑、潤滑劑、輔助加工劑、色料、抗沖擊劑及其它添加劑。
PVC材料具有不易燃性、高強度、耐氣侯變化性以及優良的幾何穩定性。
PVC對氧化劑、還原劑和強酸都有很強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夠被濃氧化酸如濃硫酸、濃硝酸所腐蝕並且也不適用與芳香烴、氯化烴接觸的場合。
PVC在加工時熔化溫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藝參數,如果此參數不當將導致材料分解的問題。
PVC的流動特性相當差,其工藝范圍很窄。特別是大分子量的PVC材料更難於加工(這種材料通常要加入潤滑劑改善流動特性),因此通常使用的都是小分子量的PVC材料。
PVC的收縮率相當低,一般為0.2~0.6%。
PVC在成型過程中易釋放出有毒氣體
典型用途
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牆板,商用機器殼體,電子產品包裝,醫療器械,食品包裝等
pvc 就是聚氯乙烯 ,真正的聚氯乙烯是無毒的。有毒的是氯乙烯 ,高分子都存在有聚合度高低的問題,當聚合度足夠高,氯乙烯的含量下降到一定值時,就是無毒的PVC了!
PVC是沒有毒的,只是添加了熱穩定劑,增塑劑等各種有毒的助劑才有毒!有些PVC的縮水是很大的達到2%!
PVC 料過一段時間會變色;PVC對光 氧 熱都不好,很容易發生降解,引起PVC製品顏色的變化,變化順序為:白色----粉紅色----淡黃色----褐色----紅棕色-----紅黑色----黑色.
PVC:做成成品後,會發出很臭的味。確實我所見過的PVC氣味都很差,且帶靜電易吸塵
PVC在電線\電纜\插頭及透明包裝類產品也極其常用!
PVC (聚氯乙烯) -(CH2- CH2)- | CH3
一般以為含15%以下增塑劑的PVC稱為硬PVC, 而含15%以上增塑劑的PVC稱為軟PVC, 玩具所用PVC多為軟PVC, 35~90度
@ 塑膠主要性能:
a) 非結晶性塑膠, 透明, 著色容易:
b) 材料中增塑劑含量決定軟硬程度(一般在55-90度)及力學性能.
@ 注塑工藝要點:
a) 原料必須乾燥(氯乙烯極性分子易吸水), 乾燥溫度85℃左右, 時間2小時以上;
b) 材料的成型溫度接近分解溫度, 故須控制盡可能用較低的溫度注射, 同時亦應盡可能縮短啤塑周期, 以減少熔料在料筒內的滯留時間;
料溫參數: 前160-170℃, 中160-165℃, 後140-150℃. 由於PVC本身耐熱 性差, 料在料筒內長時間受熱, 會降解析出氯化氫(HCL)使膠件變黃甚至產生 黑點, 並且氯化氫對模腔有腐蝕作用, 所以要經常清洗模腔及機頭死角位;
c) 流動性很差, 故注塑模的澆口` 流道盡可能粗` 短` 厚且製件壁厚應在1.5mm以上, 以減少壓力損失使料流盡快充滿型腔, 總之宜採用高壓底溫(注射壓力200Mpa以上, 背壓取0.5-1.5Mpa, 保壓取注壓力的20-30%);
d) 模具溫度盡可能低(通常運凍水, 控制模溫在30-45℃), 以縮短成型周期以及減小膠件出模後變形, 必要時藉助定型模` 縮水模來較正控制變形;
e) 水口料: 清潔良好的水口料可百分之百回用;
f) 關機: 早10啤前關電掣, 停機後用PE過機.
用於唱片,瓶子,人造皮,地板材料,薄板,膠膜,熱索套館,鞋子,線材,給排水管(UPVC),摥膠.
共混改性塑膠:
a) PVC + EVA→提高沖擊強度(長效增塑作用);
b) PVC + ABS→增加韌性, 提高沖擊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