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滲透 半透膜面積 蔗糖溶液濃度 高度 公式
(1)由分析可知,實驗一和實驗二分別探究的是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對滲回透裝置中漏斗液面上答升高度的影響.
(2)實驗二的自變數為半透膜的面積,則無關變數應保持相同且適宜,則根據實驗一中數據可知,所用蔗糖溶液的濃度最好是0.5 g/mL.
(3)實驗一表格數據顯示,蔗糖溶液濃度越大,液面上升的高度就越大,即影響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的因素是蔗糖溶液濃度;而在不同時間點記錄液面上升高度,由此確定實驗中探究的另一因素影響的是液面上升的速率.
(4)實驗二的測量與記錄過程存在不足之處,在5min記錄的數值有的已達到最大,應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如果不用蔗糖溶液,而改用NaCl溶液做實驗,由於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與上述實驗結果會不相同.
故答案為:
(1)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
(2)0.5 g/mL
(3)蔗糖溶液濃度速率
(4)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結果不會相同,原因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
⑵ 低溫會影響滲透作用嗎
低溫會影響滲透作用,至少低溫會影響到分子擴散的速度
⑶ 如圖為6個滲透裝置,半透膜小袋內充滿0.3g/4L9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積9半透膜小袋做實驗,開始6段時
分析圖可知:圖為滲透裝置,有半透膜,半透膜兩側的溶液不同,有濃度差.半透膜內是蔗內糖溶液,外面是容清水.半透膜內溶液濃度高,所以水分子進入半透膜,液面逐漸升高.而滲透作用與膜的表面積有關,隨半透膜表面積的增大,單位時間內進入到玻璃管內的水量增多,所以玻璃管內液面的升高也越快.
故選:B.
⑷ 如圖表示滲透作用裝置圖,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圖1、3裝置溶液A、B、a、b濃度分別用MA、MB、Ma、Mb表示,
水分進出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動力是濃度差.由題圖可知:Ma>MA,而版Ma=Mb、MA>MB,則Mb>MB,所以長頸權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又由於Ma=Mb>MA>MB,所以Ma與MA的濃度差小於Mb與MB的濃度差,a中吸水小於b中吸水,因此h1<h2,Ma>Mb.
故選:D.
⑸ 滲透裝置包括什麼以及半透膜兩側的什麼
滲透作用發生的條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兩側溶液具有濃度差.
故選:C.
⑹ 按如圖所示安裝滲透作用裝置,將半透膜袋縛於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內部裝有50mL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
A、換用較大表面積的半透膜,物質運輸的效率加快,達到平衡需要的回時間會縮短答,A正確;
B、將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換為質量濃度為0.5g/mL的蔗糖溶液,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增大,進入玻璃管內的水分增多,玻璃管內的液面高度會增加,B正確;
C、達到平衡後,向燒杯中加適量清水,燒杯內的液面升高,液體的壓力差減小,由燒杯進入半透膜的水分子增多,玻璃管中的液面會上升,C正確;
D、將玻璃管及縛於其上的半透明膜袋適當向上提長一段,玻璃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玻璃管內的液面位置相對於上端管口的位置將下降,D錯誤.
故選:D.
⑺ (2013湖南一模)葡萄糖分子可以通過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則不能通過.如圖所示為一個滲透裝置,先在漏斗
倒置的長頸漏來斗加入的是自蔗糖溶液,而燒杯內為蒸餾水,存在濃度差,發生滲透作用,而水分子向漏斗內部擴散較多,則漏斗內液面上升;
一段時間後,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將蔗糖水解成單糖,摩爾濃度增大,使得液面繼續上升,後隨著單糖逐漸進入燒杯,而使得漏斗內溶液濃度下降,液面下降.
故選:C.
⑻ 半透膜的面積影響滲透壓嗎
在一個滲透裝置中,兩邊的滲透壓差相當於我們物理上所說的壓強差,只受兩邊的溶質濃度影響,和面積無關。半透膜的面積變大,那麼吸水的速度變大,如果上升的液面的管徑不變,那上升的速度當然是加快了。
⑼ 燒杯中有個半透膜的實驗操作
選A
⑽ 半透膜與類永動機的疑難。
所謂「永動機」復是一種只制在理想狀態下存在的機械結構,它在理論上是成立的,而實際上是不會存在的。因為在理論上理想狀態時是忽略了所有的能量損耗,永動機處於一種沒有阻力沒有摩擦的狀態下運行。
而實際上這種條件是不能達到的。樓主所說的「循環滲透」問題非常有趣,樓主動了腦筋。這一裝置最終也會停在某一平衡狀態,會由於漏斗內壁對液體不斷摩擦而使整個裝置的溫度上升,從而引起液體密度的改變。這是一個熵增加的過程。如果這裝置是完全與外界絕緣的,那麼最終循環會停止。如果在裝置外有冷卻裝置,是系統保持在低溫下,那倒能使裝置長時間運行。但這是有外界能量輸入的,恐怕就不能算永動機的范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