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道路標線漆的結構
3.熱塑性反光道路標線塗料的組成
熱塑性反光道路標線塗料原料組成比例如下(配方):
體質顏料及填料:47%—66%
合成樹脂:15%—20%
玻璃珠:15%—23%
著色顏料:2%—10%
增塑劑及其他添加劑:2%—5%
3.1合成樹脂
3.1.1作用
熱塑性塗料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熱塑性樹脂,其特點是具有粘結性、速乾性,這正是道路標線塗料所需要的。合成樹脂可以將著色顏料、體質顏料、反光材料等結合在一起,與路面附著,熱熔粘合,熔融時使塗料具有適宜的粘度,冷卻後自干成膜。
3.1.2對熱塑性樹脂的要求
軟化點:85℃—120℃。軟化點過低,其塗料所形成的標線在氣溫較高的夏季,標線易發軟而形成輪跡和標線污染。如軟化點過高,塗料在施工中熔融的溫度就會過高,不僅浪費能源,而且在寒冷的冬季標線易變脆剝落;色相:顏色較淺,有透明感。樹脂的顏色深淺直接影響塗料的質量和成本;耐熱性:180℃—230℃之間無顯著熱劣化。熱容型標線塗料加熱熔融時,如果樹脂耐熱性差,在加熱過程中容易分解,使塗料變質;耐侯性:野外露天的大氣中放置無顯著變黃,變脆現象。耐候性差,使標線在短期內泛黃、產生龜裂等。耐磨性及粘結力:耐磨性及粘結力差,使標線與路面及玻璃珠粘結不牢,產生標線與路面剝落,玻璃珠脫落,標線使用壽命縮短等。
3.1.3合成樹脂選用的種類
合成樹脂選用的種類主要有松香及衍生物改性樹脂;石油樹脂;聚酯樹脂。
我國地域廣闊,根據不同地域選用相適應的樹脂是十分重要的。實際生產過程中不只使用一種樹脂,可以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樹脂來調節塗料的各種性能。在使用兩種以上的樹脂時應採用性能相容的樹脂。
3.2 增塑劑
3.2.1作用
塗料中加入增塑劑使塗膜柔軟,提高耐寒性,提高塗料與路面的附著力,使熔融狀態的塗料粘度適宜。
3.2.2對增塑劑的要求
常溫時是液體(也有一部分是固體),高溫時發揮較少,穩定性好;應無毒、味小、色淡;具有較好的耐熱性、耐寒性;與熱塑性樹脂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3.2.3 可選用的種類
鄰苯二甲酸酯類;植物油(天然油)、礦物油。
3.2.4 注意事項
應避免增塑劑過熱(例如長期在230℃左右)引起的劣化;增塑劑的質量不好,純度不高,會導致塗料性能變差,結塊,施工加熱時產生嗆人的煙霧。
3.3著色顏料
3.3.1
作用標線塗料的顏色主要有白色和黃色兩種,起著色遮蓋作用。白色顏料是支持塗膜45°擴散反射率(白色度)的重要成分。
3.3.2 對顏料的要求
耐高溫;遮蓋力強;色澤鮮明。
3.3.3 可選擇的種類
白色顏料:二氧化鈦、氧化鋅等。
黃色顏料:耐熱鉻黃、有機系黃色顏料、氧化鐵等。
3.3.1 注意事項
各廠家採用的白色顏料主要是鈦白粉。金紅石型鈦白粉抗老化、抗紫外線能力強,銳鈦型鈦白粉則差很多。所以熱塑性道路標線塗料中必須使用金紅石型鈦白粉。
黃色顏料的品種和用量不同會導致塗料顏色有所不同。在日本工業標准中,黃色標線使用的顏料是專門制定的用作道路標線的黃色顏料。在實際應用中,道路標線的黃色與樣本的容許差,根據JISZ8730—1980著色標示方法的規定,以色差E<5為好。但是在國內黃色塗料還沒有統一的標准,都是根據各地用戶的要求調節色調。
3.4 體質顏料
3.4.1 作用
體制顏料作為塗料的填料加入其中,對塗膜的機械強度、耐磨性及色相均有影響,其粒徑的大小決定塗料的流動性、沉降度,同時對表面加工也有影響。
3.4.2 選擇要求
粒徑不能過大或過細;化學性質穩定,不會改變塗料中其他材料的性質;耐熱性好,在高溫狀態下,其性質不會改變。
3.4.3 選用的種類
碳酸鈣;滑石粉;硅石粉;石英沙等。
3.5 反光材料
3.5.1 作用
熱塑型反光道路標線塗料中的反光材料是玻璃珠。塗料中加入玻璃珠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夜間標線的識別性,提高標線的亮度,還可增強耐久性。
3.5.2 對玻璃珠的要求
玻璃珠應為無色透明球體,對光線具有折射,聚焦和定向反射的功能;成圓率要高;雜質要少,顆粒要均勻,不能有太多的玻璃粉末。標線的反光是源自預先混入塗料內的玻璃珠和在塗層表面撒布的玻璃珠,如果玻璃珠的成圓率、折射率高,粒徑分布合理,標線的反光效果就好。玻璃珠的粒徑按一定的比例級配合,以保證標線塗層中的玻璃珠粘附牢固。在使用過程中,不同大小的玻璃珠隨著標線的磨損而依次顯露和脫落,從而使標線能持續反光。
3.5.3 玻璃珠的回歸反射原理
道路反游標線塗料中預混或在塗膜表面撒布玻璃珠後,就會在玻璃球體底面形成反射層,射入玻璃珠內的光線在其內折射,將光線反射到光源方向,玻璃珠的這種反射稱為光的回歸反射。汽車前照燈照射路面時,由於該光線回歸反射到司機眼睛而提高了路面標線的視認性。標線中玻璃珠的反光原理見圖1(略)。
從圖1中可以看出,射到玻璃珠表面的光線,一部分由玻璃珠表面反射,大部分折射進入玻璃珠內部到達底部,部分光線在底部通過界面反射掉,而大部分光線向光源方向返回,形成回歸反射。
3.3.1 注意事項
製作玻璃珠的原料應是無色透明的玻璃,而不應採用有色玻璃;玻璃易吸濕結塊,要注意防潮;玻璃珠的含量應有一定的比例,如表3。
表3 各種玻璃珠混入量的夜間反射狀態
玻 璃 珠
加 入 量
% 夜 間 反 射 狀 態
目 視 觀 測 測 定
強 度 反射的色光 能見度評定 夜光反射率
0 無 暗灰色 - 0.90
~13 弱 略有灰色光的白色 看不清 3.56
~20 - 白色 能看見 4.67
~24 ↓ ↓ ↓ 5.71
~28 強 帶有黃色光的白色 能清楚地看見 6.50
3.5.5玻璃珠的質量要求
大量的現場檢測數據證明,預混和面撒的玻璃珠常常達不到上表所列要求,各種粒徑的玻璃珠級配不當,甚至有些粒徑的玻璃珠缺檔,影響了標線的連續反光性能。不少人對面撒玻璃珠的認識有一個誤區,認為面撒的玻璃珠越多越好,實際上由於標線塗層表面上的玻璃珠過多,會導致粘接不牢,過早脫落;因互相重疊而影響標線的反光效果;而且標線的表面易積灰塵,使標線顏色變得灰暗,影響視認性。建議合適的面撒玻璃珠用量為(0.3~0.4)kg/m2。
我國交通部行業標准JT/T280—1995與日本JISR3301標准基本相同
⑵ 樹脂在什麼情況下會變色嗎
一般樹脂來在高溫下長時間儲存會自有一些殘留物滲漏而導致顏色發深泛紅。
在使用過程中,陽樹脂會因為鐵離子污染而使顏色變深變紅,陰樹脂在受到有機物污染後顏色變深泛黑。
樹脂不是塑料,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專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屬聚合物。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稱為樹脂。
(2)樹脂線框顏色擴展閱讀:
合成樹脂最重要的應用是製造塑料。為便於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劑,有時也直接用於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義語。合成樹脂還是製造合成纖維、塗料、膠粘劑、絕緣材料等的基礎原料。
樹脂環保燙鑽主要的產品系列有: 樹脂環保燙鑽,樹脂,樹脂燙鑽,仿奧地利切面鑽中東切面鑽,仿奧鑽,異形鑽,光面鑽,水滴,心形,馬眼,桃心鑽,圓形等等各種樹脂燙鑽。
⑶ 畫框的製作方法
材料:硬紙、剪刀、畫筆等。
1、准備一張硬紙用鉛筆畫出長方形輪廓,剪刀剪出框面。
⑷ 樹脂鏡框和板材鏡框怎麼區分
1、優點不同
樹脂材料:樹脂片附著性能優越,使防紫外線、輻射、強光眩暈貼專膜以屬及染色(戴度數的太陽鏡)大大降低了成本,是指推廣與流行成為可能。
板材鏡:架演繹時尚,更易於搭配服飾,融合板材厚重與金屬質感,體現個性與風采。框架形狀兼具現代和經典的特徵,有著流線型和豐富色彩拼接的邊框,完美的實現無縫結合。
2、材料
樹脂:是以樹脂為材料製作的眼鏡。
板材:有板材、板材加鋼皮兩種。
(4)樹脂線框顏色擴展閱讀:
首次配眼鏡時要注意事項:
1、配鏡前最好先去正規醫院進行眼科檢查。因為有些學生的視力下降並非由近視或近視散光引起,可能是一些眼部疾病所導致。因此,在驗光前應進行系統的眼科檢查,區分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非常必要。
2、配製眼鏡必須經過驗光、試戴等程序。按醫生要求,必要時應做散瞳驗光,特別是未成年人和初次配鏡者。驗光後,要索取驗光單。因驗光易受情緒、身體狀況的影響,故應在數天內經過兩次驗光,以達到科學准確的驗光結果。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樹脂眼鏡
網路-板材眼鏡架
人民網-第一次配眼鏡?需要注意這5點
⑸ 樹脂工藝品變黃,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什麽
用膠水替代樹脂材料製作出來的產品不會變黃。成本是樹脂材料的十分之一
⑹ 如何鑒別樹脂仿古工藝品
樹脂仿古來工藝品與其它材質的雕自刻品相比樹脂仿雕工藝品一律是模製成型,所以沒有雕刻品的刀痕。有的雖經修整打磨,仍隱約見模合線。用火燒有塑膠異味。
樹脂不是完全光滑,裡面沒有晶體,色彩單調呆滯里表如一。
樹脂是導熱,放在手裡10秒就會升溫了。
樹脂用指甲能劃出刮痕。
樹脂用鹽水泡會發軟,顏色會掉。
⑺ 樹脂眼鏡框如何改色
不需要改吧,只要是符合自己,和自己皮膚相印符合的就完美無缺了。
⑻ 樹脂版的問題
製版工藝感光性樹脂凸版,是以感光性樹脂為料,通過曝光、沖洗而的光聚合型凸版,它與照相排版、計算機排版技術相結合,既提高了製版速度,又徹底的廢棄了鉛合金印版,使"冷排"更加完善,為凸版印刷開創了新途徑。
感光樹脂版,按照樹脂成型前的形態,可以分為液體固化型和固體研化型兩大類。
(一)液體固化型感光樹脂版
液體固化型感光樹脂版,簡稱液體樹脂版。感光前,樹脂為粘稠、透明的液體,感光後交聯成固態。
1.液體樹脂版的組成
液體樹脂版的主要成分有樹脂、交聯劑、光引發劑、阻聚劑等。
樹脂是感光樹脂版的主要成分,一般是脂肪族、芳香族的飽和、不飽和的多元羧酸與二元醇類進行縮聚得到的不飽和樹脂。
交聯劑的作用,是使液體或固體樹脂,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發生聚合、交聯而變成固體或增加固體的硬度。常用的交聯劑有丙烯酸、丙烯醯腕、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酸酯類,丙烯酸乙二醇酯類等。
光引發劑也叫光敏劑,是光聚合反應中傳遞光能的媒介物。常用的有安息香及其醚類。
阻聚劑是抑制暗反應發生的物質,常用的有對苯二胺。
2.液體樹脂版的製版工藝
液體樹脂版的製版工藝過程一般要經過鋪流、曝光、沖洗、乾燥與後曝光等工序。
(1)鋪流是將配製好的感光樹脂,注入曝光成型機的料斗中。感光樹脂從料斗流出時,料斗頂端的刮刀,將流出來的感光樹脂刮成一定的厚度。
(2)曝光是在鋪流的感光樹脂上,覆蓋透明薄膜,再放上正向陰圖底片,先進行正面曝光,後進行背面曝光。下碩曝光的時間一般是背面曝光時間的10倍。常用紫外線豐富的高壓水銀燈作光源。
(3)沖洗是把曝光後的感光樹脂版放入沖洗機內,用稀氫氧化鈉溶液沖洗(濃度約為3~5%),沖洗的般保持在35℃左右。未見光沒有發生光聚合、交聯的樹脂被溶解,膜上留下感光硬化的圖文部分。
(4)乾燥和後曝光是將沖洗後的感光樹脂版,放入紅外線乾燥器中進行乾燥。待感光樹脂版乾燥後,再進行一次後曝光,其目的是增加印版的機械強度,提高耐印力。
液體樹脂版,屬於即塗型版,價格低廉,尺寸穩定性差,版面伸縮懷受溫濕度影響較大,適合於製作幅面較小的線條或文字印版,主要印刷書籍的正文。
⑼ 線形酚醛樹脂與體型酚醛樹脂的顏色
酚醛樹脂是白色的,如帶有點粉色,就是因為反應物苯酚被氧化了.
⑽ 簡述組成微機的各個硬體設備的名稱,功能和作用說明,2500字左右。
微機的硬體組成
1.CPU(中央處理單元)
CPU是微機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微機的性能。世界上生產微處理器的廠家很多,它們的產品型號不同、功能不一,如圖1.3所示。目前市場上較流行的微處理器晶元主要由以下生產商生產:
(1)美國Intel公司 主要有Pentium系列、Celeron系列和Xeon系列。分別應用於中高檔機器、普通低端機器和小型伺服器。
(2)AMD公司 AMD公司生產的系列微處理器主要用於PC及其兼容機上。性價比高,很受普通用戶歡迎。
2.主存儲器
主存儲器又稱內部存儲器,簡稱內存(主存),如圖1.4所示。微機運行程序時,要在內存儲器中保存和讀取指令及數據,因此,內存儲器的存取速度和容量對微機的整體運行速度影響很大。廣義上分把主存儲器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兩類。
(1)只讀存儲器(ROM) 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的特點是,微機運行時,其中存儲的信息只能讀取,不能寫入,不會因其他程序出現錯誤而遭破壞,也不會因停電而丟失信息。因此,常用來存放系統軟體中核心部分、診斷程序、常數等,如BIOS程序,其容量一般較小。
(2)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又稱讀寫存儲器。根據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分為靜態RAM(SRAM)和動態RAM(DRAM)兩種,不論哪一種,讀寫速度都比ROM要快,但其中的信息在關掉電源時會消失。微型計算機中內存儲器容量的大小,一般是指RAM的容量。
(3)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簡稱高速緩存。高速緩沖存儲器位於CPU與主存儲器之間,集成於CPU內部,它的容量比主存儲器小,但存取速度比主存高。由於高速緩沖存儲器的存在,緩解了CPU速度遠高於主存速度的矛盾,使微機整體速度大幅提高。高速緩存分為一級(L1 Cache)高速緩存和二級(L2 Cache)高速緩存。
3.輔助存儲器
輔助存儲器也叫外部存儲器,簡稱外存,如圖l.5所示。輔助存儲器的存取速度比主存儲器慢得多,但容量大,保存的信息關掉電源後不消失,適合永久保存信息。輔助存儲器有硬碟、光碟、U盤、移動硬碟等。
(1)硬碟存儲器 簡稱硬碟,由硬碟片和硬碟驅動器組成。硬碟具有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優點,是目前微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
4.輸入設備
輸入設備是向微機內輸入信息的設備,其功能是將微機程序、文本、圖形、圖像、聲音以及現場採集的各種數據轉換成微機能處理的數據形式並輸送到微機。常見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掃描儀、數碼相機、話筒等。
(1)鍵盤是微機必備的標准輸入設備,現在常用的是104鍵的鍵盤,鍵區分布
如圖l.6所示。此外還有人體工學鍵盤、多媒體鍵盤等形式。
(2)滑鼠在圖形界面下,滑鼠是一種重要的輸入設備,主要用於菜單選擇、程序操作、繪圖、瀏覽網頁等。目前,滑鼠已成為微機的必備外設。滑鼠根據其使用原理可分為機械式和光電式兩大類。根據按鍵數量可分為兩鍵、三鍵等,如圖1.7所示。
(3)掃描儀掃描儀是一種常見的計算機輸入設備,人們用它可將各種形式的圖像、文稿等信息輸入到計算機中。掃描儀分為專業滾筒式、平板式和手持式3種,廣泛應用在出版印刷、辦公管理、超市收費及圖書借閱等方面。
5.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是把微機處理好的結果轉換為文本、圖形、圖像及聲音等形式並輸出的設備。
輸出設備的種類很多,目前微型微機系統中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投影儀、列印機、繪圖儀和音箱等。
(1)顯示器是微型計算機系統中不可缺少的輸出設備。微機在工作時的各種狀態、操作的結果、編輯的文件和程序、圖形等,都要隨時顯示在屏幕上,通過它將信息反饋給用戶。顯示器系統由顯示適配器(簡稱顯卡)和顯示器兩部分組成,如圖1.11所示。(4)數碼攝像機和數碼照相機 和傳統的攝像機和照相機不同,數碼攝像機(簡稱DV)和數碼照相機(簡稱DC)能夠記錄數字化的圖像,並可直接輸入到微機中進行處理。一般來說數碼攝像機記錄的是活動圖像,而數碼照相機記錄的是靜態圖像。
(2)列印機可以將微機中的運行結果直接在紙上輸出,方便人們的閱讀,同時也便於攜帶。列印機種類很多,通常按列印原理將列印機分為擊打式和非擊打式2大類。擊打式列印機中最普遍的是針式列印機(又名點陣列印機),非擊打式列印機目前最流行的是激光列印機、噴墨列印機,如圖1.12所示。
(3)音頻設備 音頻設備可實現聲音信息的輸入與輸出,是多媒體微機的必備設備。通常由聲音的輸入設備(話筒)和聲音的輸出設備(音箱)及聲音適配卡(音效卡)組成。目前音效卡大多集成在主板上。
6.主板
主板是微機中主要部件,是微機主機的骨架。主板主要由CPU插座、匯流排擴展槽及其他擴展槽、主板晶元組及各種集成電路、I/O介面、電源介面等組成。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進步,直接集成到主板上的介面越來越多。圖1.14所示為主板外觀圖。
採用匯流排結構,既可以大大減少信息傳送線路的數目,又可以非常容易地擴充內存和添加外部設備,大大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可維護性。主板上常見的匯流排有:系統匯流排、I/O匯流排、USB匯流排等。
介面一般指主板和某類外設之間的適配電路,採用標准介面技術,也是為了有利於模塊化結構設計,以得到多個廠商的廣泛支持,便於生產與之兼容的外部設備和軟體,解決主板和外設之間在電壓等級、信號形式和速度上的匹配問題。
(1) 印刷電路板(PCB) 主板可形象地稱為「數字時代的動力平台」,如圖1.14所示,圖中承載著匯流排、介面、晶元等器件的大板塊,就是PCB。PCB是由幾層樹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內部採用銅箔走線。一般的PCB分為4層,最上和最下是信號層,中間兩層是接地層和電源層。設計主板時應盡量避免由於其他接線的干擾,造成信號失真,應該在相鄰的兩條接線之間留出足夠大的間距。有些接線必須限制它的最大長度,以確保信號的最小衰減等。
(2) CPU插座主板上的白色方形插座就是CPU插座,如圖1.15所示。它的重要作用是把CPU固定在主板上。隨著CPU的發展變化,CPU插座也一直處在發展和變化之中。早期的CPU都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發展到486以後,開始採用插座,但初期需要使用一個專用工具才便於拆卸,再到後來出現了ZIF(零插拔力)插座及插槽。目前主要採用插座設計.但有多種規格形式,選購時應注意主板與CPU之間的相互配套。
(3) 內存插槽主板上一組相互距離較緊密的插槽即為內存插槽,兩邊帶有卡銷,便於安裝固定內存,如圖1.16所示。目前主要有3種內存插槽形式:SDRAM內存插槽,用來安裝SDRAM內存,有168隻引腳(又稱金手指),兩個防呆隔斷;RAMBUS內存插槽,用於安裝RAMBUS內存,有184隻引腳,兩個防呆隔斷,提供1.8V的工作電壓;DDR內存插槽,用於安裝DDRAM內存,有184隻引腳,提供2.5V的工作電壓。
(4) 4)AGP插槽AGP插槽通常在CPU插座旁邊,顏色為褐色,只有一個,用來安裝AGP介面顯卡,有些集成顯卡的主板則沒有此插槽。AGP插槽有AGP 4X、AGP 8X等規格,其工作電壓各不相劇,為防止發生錯接,插槽中的防呆隔斷設計各不相同,安裝時應配套使用。
(5) 5)PCI插槽AGP插槽另一側的白色插槽就是PCI插槽,如圖1.18所示,有3~5個,用來安裝各種擴展卡。常見形式有:PCI 32插槽,124個引腳,一個隔斷:PCI64插槽,188個引腳,兩個隔斷。
(6) 6)IDE埠 在主板上靠近邊緣的地方,可以找到帶有防護圍框的長條形介面,它們就是IDE埠,用於連接硬碟和光碟機。如圖1.19所示。每個IDE埠有40根針腳,為防止錯接,防護圍框上有一個缺口,對應IDE信號線上的凸起。IDE埠有主從之分,通常主埠標記為:IDE—1,從埠標記為IDE—2
(7) 軟盤驅動器埠 主板上在IDE埠旁邊,還有一個軟盤驅動器埠,外形及防錯接結構均與IDE埠相同,只是稍短些,有34根針腳。由於U盤等其他形式移動存儲器的普及,有些主板上已不再設置該埠。
(8) 電源埠 通過電源埠使主機電源與主板相連,為主板提供動力。電源埠通常位於CPU插座或內存插槽附近,目前主要是ATX介面形式,為白色長方形,有20隻引腳。
(9) 各種前面板埠排針用於連接機箱前面板的按鈕、指示燈、USB埠和前置音頻埠等,通常用顏色或線框標出分組,用數字元號標出極性。如圖l.21所示為主板上的前面板埠排針。
(10) 各種背板埠 在安裝好的主機機箱背面,有各種形狀的埠,用來連接各種外部設備,以實現更加豐富的計算機系統功能。常見的埠有:PS/2埠——用於連接滑鼠、鍵盤:串列通訊埠——用於連接滑鼠、Modem;並行通訊埠——用於連接列印機、掃描儀;音頻信號埠——用於連接音頻設備:USB埠——用於連接各種USB介面設備。目前USB介面已經應用於各個種類的外設上。此外,有些主板上還集成有顯卡埠、網卡埠、1394埠等。常見背板埠。
7.網路設備
用戶接入網路的形式主要有寬頻接入和窄帶接入。寬頻接入設備主要有網卡和寬頻貓,窄帶接入則只需要一台數據機(Modem),通過專用線或電話線接入即可。單位內部的多台微機也可以組成一個區域網,這時主要用到網卡和集線器(Hub)等設備。
8.機箱、電源
機箱和電源通常整體出售,但也可以單選單購。選購時不僅要看外表,更要注重內在品質,一定要購買通過中國電工產品(CCEE)安全認證的知名品牌,查看其做工及選料,邊緣應無毛刺,拿在手中應該有厚重感。常見機箱、電源外觀。
(1)機箱 按其結構不同,機箱可分為AT、ATX、NLX、MicroATX 4種,其中ATX機箱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機箱。按其外形擺放不同機箱可分為卧式、立式兩種,通常立式機箱的可擴充性較強,前面板的裝飾也更富於變化,立式機箱又分為半高和全高兩種。
(2)電源 電源的基本功能是將市電轉換為微機能夠使用的形式,為微機的所有組件提供動力。電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微機能否穩定地工作,一定要購買通過中國電工產品(CCEE)安全認證、拿在手中有厚重感的產品;在電源介面形式和功率指標上,則要注意與所購產品相匹配,如P4多媒體電腦,應該選用帶有P4專用接頭、實際輸出功率在230W以上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