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近三年發展最快的反滲透膜而且比較好的企業有哪一些
深圳加侖膜。
Ⅱ 陶氏反滲透膜的歷史發展
簡單說的話,最早是科研院所的技術研發,後來就是拿著技術出來成了了一個專公司,發展過程中屬遇到了問題,後來被陶氏收購,最後利用陶氏的品牌和渠道,陶氏膜牢牢占據國際市場。這個是上次陶氏金牌代理上海保茲過來培訓給我們講的,我覺得比較好記,碼了這么多字,記得採納。
Ⅲ 反滲透膜有什麼優點
1. 膜孔小
反滲透(Reverse Osmosis/RO)是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膜分離技術。反滲透膜的孔徑大都小於等於10x10-10m。
2. 厚度薄且耐壓高
反滲透膜的厚度比普通紙張還薄,而同時它能夠承受高達數個或十多個MPa的壓力。
3. 反滲透膜的組成
反滲透膜由三部分組成:
a. 膜塗層
為按一定比例配製的高分子漿液用高精密度的刮膜機均勻塗於膜基材上,經恆溫恆濕高潔凈的環境下,漿液中的溶劑氣化後形成均勻一致無任何瑕疵的膜孔。該膜塗層成形後厚度一般為0.02~0.08um(2~8×10-5mm)。
b. 多孔支撐層
由於膜表皮層超薄狀態,其機械強度極差,故將該膜表皮層復合於抗壓性能較強的多孔材料上作為支撐之用。
c. 織物增強層
起到保護和加強支撐作用,為膜的基礎材料,用特製的無紡布材料製成。
4. 膜元件的組成
使反滲透膜製成可使用的膜元件還必須經過卷膜的過程。
膜元件是以12層的中間夾有純水導流網雙面反滲透膜,加上12層濃水導流網,平整環繞在中間有2排小孔的硬質中心管上組成(如圖所示)。其中每張膜的長度有1.2米。
如上所述,反滲透膜的孔徑要求、材料要求、加工要求、組成元件要求及使用要求均相當嚴格。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未能達到該項技術的加工水平,只有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能製造出合格並有使用價值的膜元件,故反滲透技術是社會發展至今在水質凈化方面最先進、最尖端的技術,同時具有其它處理手段所無法達到的優點。
------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Ⅳ 時代沃頓反滲透膜的歷史發展
2000年,匯通源泉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獲專項國債資金支持,成為國家級重點高科技產業化項目。
2001年,「發展膜技術及其應用產業化」列入「十五」重點規劃的重點專項。時代沃頓從美國引進反滲透膜全流程生產線和工藝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研發製造的工業通用膜元件、海水淡化膜元件、抗污染膜元件、抗氧化膜元件和家用膜元件等,是全球第二家擁有乾式膜元件規模化生產能力的製造商。
2006年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南車時代)入股加盟。公司更名為「貴陽時代匯通膜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為「貴陽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
2007年,成立「北京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成功研製全球獨有的抗氧化反滲透膜元件。
2012年,牽頭承擔的國家「863」項目課題「高性能反滲透膜材料規模化制備技術」啟動。
Ⅳ 反滲透技術到底是什麼時期發展起來的呢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因版為它和自權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壓力,即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源於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後逐漸轉化為民用,目前已廣泛運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反滲透法通常又稱超過濾法,反滲透膜屬新材料范疇,是一種用高分子化學材料特殊加工製成的、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它能夠在外加壓力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從而達到淡化、凈化或濃縮分離的目的。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整個過程中無水相變化,能耗較少,而且設備投資省、建設周期短。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反滲透海水淡化的技術關鍵在於反滲透膜、高壓泵、能量回收裝置和系統優化設計技術。
Ⅵ 反滲透膜的簡介
反滲透膜是實現反滲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內工半透膜。一般容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膜、芳香族聚醯膜、芳香族聚醯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透過性的大小與膜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
有的高分子材料對鹽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過速度並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學結構具有較多親水基團,因而水的透過速度相對較快。因此一種滿意的反滲透膜應具有適當的滲透量或脫鹽率。
Ⅶ 反滲透膜的發展史
80年代發明的復合膜,由超薄反滲透膜、多孔支撐層、織物增強自疊加而成,透水量極大,除鹽率高達99%,是理想的反滲透膜。反滲透膜在分離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時也特別有效,因此對有機化工、釀造工業、三廢處理等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在21世紀以前,反滲透膜技術都是被國外所壟斷,而中國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開始掌握了反滲透膜的生產技術.這個歷史要追述到建國初期,當時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已經意識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將來在社會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員等首先在中國開展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國C.E.Reid建議美國內務部將反滲透研究列入國家計劃。
隨後1967年,國家科委組織全國海水淡化會戰,組織全國在水處理和分析化學、材料化學、流體力學等各個學科的精英會戰海水淡化。
1970年,會戰主力匯集中國浙江省的杭州市,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間,他們一直用電滲析技術進行海水淡化,研製成功海洋監測專用微孔濾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興島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為世界領軍人物。
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國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為經歷了十年浩劫,畢竟還是衰弱下去了,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全芳香族聚醯胺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赫然問世。
1984年,國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為主體,組建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國開始對膜技術重視了,但是,美國海水淡化用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大面積商業化了,投入到了國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國家為了追趕膜方面技術與世界的差距,,國家科委軍頂,以「中心」為依託,組建國家液體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開始悄悄研製國產反滲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實行集團化分體管理,所轄三個控股的中外合資公司,兩個中資公司和一個研發中心。同年,杭州北斗星膜製品有限公司正式公開問世,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反滲透膜產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由中國製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復合膜元件開始投放市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自主反滲透膜技術的國家。
Ⅷ 反滲透膜的研究歷史
反滲透裝置結構緊湊、安裝簡單、操作簡便、能耗低,在常溫下操作,易於工業化生產。
80年代發明的復合膜,由超薄反滲透膜、多孔支撐層、織物增強自疊加而成,透水量極大,除鹽率高達99%,是理想的反滲透膜。反滲透膜在分離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時也特別有效,因此對有機化工、釀造工業、三廢處理等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在21世紀以前,反滲透膜技術都是被國外所壟斷,而中國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開始掌握了反滲透膜的生產技術.這個歷史要追述到建國初期,當時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已經意識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將來在社會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員等首先在中國開展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國C.E.Reid建議美國內務部將反滲透研究列入國家計劃。
隨後1967年,國家科委組織全國海水淡化會戰,組織全國在水處理和分析化學、材料化學、流體力學等各個學科的精英會戰海水淡化。
1970年,會戰主力匯集中國浙江省的杭州市,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間,他們一直用電滲析技術進行海水淡化,研製成功海洋監測專用微孔濾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興島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為世界領軍人物。
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國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為經歷了十年浩劫,畢竟還是衰弱下去了,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全芳香族聚醯胺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赫然問世。
1984年,國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為主體,組建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國開始對膜技術重視了,但是,美國海水淡化用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大面積商業化了,投入到了國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國家為了追趕膜方面技術與世界的差距,,國家科委軍頂,以「中心」為依託,組建國家液體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開始悄悄研製國產反滲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實行集團化分體管理,所轄三個控股的中外合資公司,兩個中資公司和一個研發中心。
同年,杭州北斗星膜製品有限公司正式公開問世,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反滲透膜產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由中國製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復合膜元件開始投放市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自主反滲透膜技術的國家。而杭州水處理下的杭州北斗星膜製品有限公司也成為全球八家自主反滲透膜生產廠家之一..
Ⅸ 反滲透膜的市場規模
國內市場格局方面抄,國外品牌反滲透膜仍然占據領先地位,尤其是工業和海水淡化領域,陶氏、海德能等高端品牌依舊是工程項目甲方的指定選擇,國產反滲透膜短時間內很難切入,部分國產反滲透膜在中小型工業項目上得到應用。
家用凈水市場的情況與工業類似,高端由國外品牌占據。 國產反滲透膜主要集中在家用凈水中低端市場。此外,國產反滲透膜企業有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出口。
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高工產研膜材料研究所(GGII)編制了《2018-2020年中國反滲透膜行業調研報告》。
本報告對2018年及未來幾年中國反滲透膜行業的市場發展特點、反滲透膜市場規模、反滲透膜市場競爭情況、市場發展趨勢、行業投資機會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高工膜材料希望通過切切實實地調查,深入研究分析,為企業、投資者、證券公司以及想了解膜材料產業的人士,提供最准確最優參考價值的膜材料行業數據及調查報告。
Ⅹ 反滲透膜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反滲透膜用處非常廣泛,很多行業都離不開它。最開始反滲透膜用處比較單一,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反滲透膜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反滲透膜是以脫鹽為目的開發的,對膜的要求也只是為分離無機鹽和水,隨著反滲透膜用途的擴大,目前已達到根據用途對膜的構造進行設計的階段。目前將傳統的中壓膜改為低壓膜或超低壓膜的動向非常活躍,其發展趨勢概括如下:
在脫鹽領域中,對於海水淡化由高壓(5-7 MPa)向超高壓(8-8.5 MPa)。對於鹹水淡化將向脫鹽(地下水、江河水)、廢水處理(工業廢水、城市污水)和超純水(電子工業用水、醫療用水)等三方面發展。對處理壓強將由中壓(3-4 MPa)向低壓(1-2 MPa)甚至超低壓(1 MPa以下)。同時在有用物質濃縮回收領域會有更大的發展。
目前,在海水淡化方面,利用復合膜成功的達到了高脫鹽率。在鹹水淡化方面,目前將傳統的中壓膜改為低壓膜或超低壓膜,並保持脫鹽率不變(或提高),可以說是時代的潮流。
反滲透膜工程應用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反滲透膜膜組器與超濾、微濾、納濾、EDI等組器的有機地組合應用,充分發揮各種膜分離技術的特性,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達到濃縮、分離、提純的目的。
鑒於RO技術的最近進展,在不久的將來,該領域中可望有如下的發展:
一,將開發去除小的氯化物有機分子的聚合物膜。
二, 將開發分離烴混合物的無機RO膜。
三,以動力膜為基礎,將開發出無機和有機混合材料膜。
四,採用更先進的物理方法獲悉膜的結構及膜中的液體的結構。
五,以控制聚合物體球粒的尺寸及球粒中聚合物的密度來控制膜的孔尺寸。
六,聚合物球粒的概念也將被用於復合膜的設計。
七,在膜孔尺寸和聚合物-溶液相互作用基礎上,將發展更精確的傳遞理論。
八,由控制膜孔尺寸和膜溶質相互作用,將開發能將混合溶質分級的膜。
九, 膜污染將被膜的設計及膜組件的設計所控制。
十,RO和其它分離過程的混合分離系統將日益增長的滲入化學工業和有關工業,越來越多的將化學和生物反應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