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聚酯醯亞胺樹脂伸長率

聚酯醯亞胺樹脂伸長率

發布時間:2022-03-05 16:19:43

1. 絕緣漆成分材料簡介

電器市場的不斷發展,觸電事件也在頻頻發生,人們為了避免觸電事件,絕緣材料也就應運而生,那麼在生活當中絕緣材料也是千萬種類,小編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款可以絕緣的材料,這款絕緣材料主要應用於工業——絕緣漆。



一、絕緣漆簡介:


絕緣漆又可以叫絕緣塗料,這種塗料是一種品質較優的絕緣性塗料,除此之外,這種塗料還具備良好的電性能,機械性能,以及集熱性能和化學性能於一身。一般的絕緣漆是清漆,當然為了適應特殊的需求,也存在色漆,其中還有一種可以保護絕緣電子和組件的絕緣漆,名叫奧斯邦聚氨酯絕緣漆,絕緣漆在使用後可形成一種堅韌,穩定、且有彈性,絕緣和防止磨損的薄膜,且可以粘附在很多物體上。



一、絕緣漆的主要成分:


絕緣漆的主要成分有基料、顏填料、阻燃劑、助劑、溶劑和固化劑等,其按比例合成,由於各廠家生產成分不同,絕緣漆有是一家獨自生產,也有可能是由多家合夥生產。



二、絕緣漆的成分簡介:


1、基料:構成基料的成分有很多種,而一般的基料構成是由各種樹脂合成,其中有聚酯樹脂、聚酯醯亞胺樹脂,聚氨酯、環氧樹脂、雙馬來醯亞胺樹脂,還有硅樹樹脂等。有就是說大部分的基料成分是來自天然合成的。

2、阻燃劑:阻燃劑按其組成可分為有機阻燃劑和無機阻燃劑,按其特徵可分為反應性阻燃劑和添加星阻燃劑。一般阻燃劑的添加是根據絕緣漆的用途而定,可達到最好的阻燃效果。

3、顏填料:為了適應某類特殊的產品,絕緣漆就需要有顏填料的添加了,而加入顏填料則可以改進塗料的性能,並且可根據其用途對其配置要求的顏色,一般來說,常用的顏填料有雲母粉、碳黑、鈦白、鉻黃、氧化鐵紅,硫酸鋇、滑石粉、二氧化硅、氧化鈣等。

4、固化劑:這種成分則是絕緣漆里必不可缺的成分,可以讓絕緣漆有很好的粘力。

5、氧化劑:這種成分則不常用,但是在烯類樹脂中適當的添加氧化物,能夠作引發劑。

助劑:這是一種輔助劑,然而這種輔助劑製造、貯存、施工,以及提高性能等方面則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可在塗料成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絕緣漆的用途廣泛,其功效也很顯著,不僅可以改變一些電器的不利環境的影響度,也可增長一些電器的壽命,和改變電子器材的外觀,是一種絕好的絕緣材料。

2. 材料聚酯醯亞胺樹脂在固態時的密度,彈性模量,泊松比

只知道聚醯亞胺哦

3. 漆包線型號QZ系列、QZY系列、QA系列有什麼區別

漆包線型號QZ系列、QZY系列、QA系列的區別只是所用的絕緣材料不同。
QZ系列屬於聚酯漆包線,QZY屬於聚酯亞胺漆包線,QA屬於聚氨酯漆包線。
漆包線是指用絕緣漆作為絕緣塗層、用於繞制電磁線圈的金屬導線,也稱電磁線。漆包線是電機、電器和家用電器、電訊、電子儀表電磁繞組的主要和關鍵原材料。
(3)聚酯醯亞胺樹脂伸長率擴展閱讀:
漆包線目前廣泛應用於電感,變壓器等產品,由導體(銅線)
和絕緣層(漆包線漆膜)兩部組成。一般來講,漆包線的分類有以下兩種:
按絕緣材料來分:分為縮醛漆包線,聚西酯漆包線,聚氨酯漆包線,
改性聚酯漆包線,聚酯亞胺漆包線,聚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漆包線,
聚醯亞胺漆包線。
按溫度等級來分:分為
130℃、155℃、180℃、200℃、220℃。
漆包線是電機、電器和家用電器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別是近幾年電力工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家用電器的迅速發展,給漆包線的應用帶來較廣闊的領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漆包線

4. 張藝的論著一覽

1.Siwei Liu, Wu Yupeng, Yi Zhang, Chi Zhenguo, Jiarui Xu, Yan We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ABA block polymer containing aniline trimer , Chemistry Letter, 2009, 38(8): 840-841
2.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Polypropylene by Entrapment of Polypropylene-grafted- poly (ethylene glycol),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9, 114(4):2461-2468.
3.Xu Bing, Yi Zhang, Chi Zhenguo, Peng Xiangfang, Lin Yongqiang, Xu Jiarui*, Reinforcing and Toughening on Poly(ether imide) by a Novel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imide-ketone) with Low Content,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2009.49(10): 2046-2053
4.Xiqi Zhang, 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Meina Chen, Bingjia Xu, Chengcheng Wang, Siwei Liu, Yi Zhang and Jiarui Xu, A multi-sensing fluorescent compound derived from cyanoacrylic acid,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20(2)192-198
5.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Tao Yu, Xiqi Zhang, Meina Chen, Bingjia Xu,Siwei Liu, Yi Zhang and Jiarui Xu, Triphenylethylene carbazole derivatives as a new class of AIE materials with strong blue light emission and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09, 19, 5541 – 5546
6.Xiqi Zhang, Zhenguo Chi, Zhiyong Yang, Meina Chen, Bingjia Xu, Lin Zhou, Chengcheng Wang, Yi Zhang, Siwei Liu, Jiarui Xu, Synthesis of carbazole derivatives with high quantum yield and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ptical Materials, 2009, 32, 94-98
7.Zhiyong Yang, Zhenguo Chi, Lin Zhou, Xiqi Zhang, Meina Chen, Bingjia Xu, Chengcheng Wang, Yi Zhang, Jiarui Xu, Blue-light-emitting carbazole derivates with high thermal stability, Optical Materials, 2009, 32 : 398–401
8.Yigao Yin, Yi Zhang, Zhengguo Chi, Jiarui Xu*, Self-catalytic cross-linking reaction and reactive mechanism studies of ,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8, 44, 2284-2294
9.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I. Surface enrichmen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on polypropylene/poly- (ethylene glycol) blends. Journal of Vinyl & Additive Technology, 2008, 14(1), 28-33
10.HJ Chen, YF Zhu, Yi Zhang, JR Xu,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rface composition of polypropylene blends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 FTIR spectros, Spectros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08, 28(8): 1799-1802
11.H.J. Chen, X.H. Shi, Y.F. Zhu, Y Zhang, J.R. Xu, Polypropylene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entrapment of polypropylene-graft-poly(butyl methacrylat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8, 254: 2521–2527
12.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Enrichment of poly(butyl methacrylate) and its graft copolymer of polybutadiene on the surface of polypropylene blend.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 107(5), 3049-3057
13.Hanjia Chen, Xuhua Sh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cromolecular surface modifier PP-g-PEG fro Polypropylene, Front. Chem. Eng. China, 2008, 2(1): 102-108
14.Zhenguo Chi, Xiqi Zhang, Yi Zhang, Jiarui Xu, Influence of the Monomer Feeding Sequence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rmotropic Liquid-Crystalline Poly(ester imide)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 110, 3001-3008
15.Shanshan Wei, Yi Zhang, Jiarui Xu, Preparation and property characterization of PAA/Fe3O4 nanocomposite, Front. Chem. Eng. China, 2007, 1(3): 233-237
16.Hanjia Chen,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urface enrichment of polypropylene -graft-poly(methyl methacrylate) on polypropylene, J. Polym. Res., 2007,14: 489-496
17.Jun Xu, Yafei Zhu, Yi Zhang, Yimin Zheng, Zhenguo Chi, Jiarui Xu, Effects of sequence structure on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rmal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 imide ketone)s,J.Appl. Polym. Sci., 2007, 103(5):3183-3193
18.Shanshan Wei, Yi Zhang and Jiarui Xu, The Dynamic Rheology Behaviors of Reactive Polyacrylic acid/nano-Fe3O4 Ethanol Suspension,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07, 296(1-3):51-56
19.Siwei Liu, Kaizheng Zhu, Yi Zhang, Jiarui Xu, Cyclic Polyaniline Nanostructures form Aqueous/Organic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ced by Polyacrylic Acid, Polymer, 2006,47:7680~7683
20.Shanshan Wei,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perbranched Aromatic Polyamides/Fe3O4 Magnetic Nanocomposite, 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 2006, 66: 1272-1277
21.Gufeng Chen, Yi Zhang, Jiarui Xu,Synthesis of SMA Esters and the Surface Properties when Blending with Polyethylen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6, 253(3): 1107-1110
22.Xiaolong Lu, Yi Zhang and Jiarui Xu, Influence of fiber morphology in pull-out process of chain-shaped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 Scripta Materialia, 2006, 54, 1617-1621
23.Hanjia Chen, Yafei Zhu, Yi Zhang, Jiarui X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macromolecular surface modifier for polypropylene, J. Appl.Polymer Science, 2006, 102(4): 3413-3419
24.Zhenguo Chi, Dan Cheng, Xinwei Pan, Yi Zhang, Jiarui Xu and Haishan Bu, Thermal transition behaviors in a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imide, Polymer, 2005, 46(15): 5840-5847
25.Zhenguo Chi, Xiandong Yao, Yi Zhang, Jiarui Xu, 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imides,J. Appl.Polymer Science, 2005, 98(6): 2467-2472
26.Siwei Liu, Kaizheng Zhu, Yi Zhang, Jiarui Xu, A Novel Method to Conctive Polymer: PMMA with Fixed Length Oligoaniline as Side Chanis, Material Letters, 2005, 59(28): 3715-3719
27.Yi Zhang, Kailiang Cheng, Jiarui Xu, Thermal stability studies of polyamides and their block coppolymers, Thermochimica Acta, 2005, 425: 137-141
28.Yi Zhang, Jiarui Xu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the preparation of monocaproxy l-end-grouped polycaprolactam with adjustable low molecular weight,J. Appl.Polymer Science, 2004, 92(2):722-727.
29.Jiarui Xu, Yi Zhang and Quanling Zhang, A novel approach to melt-processable molecular composites, Polymer, 2001, 42, 2689-2693
30.張藝,鄭雪菲,牛新星,張燕珠,肖善雄,林文璇,劉四委,黃愛萍,池振國,許家瑞,含硫醚結構均苯型聚醯亞胺的合成及表徵,高分子學報,2010, 錄用
31.張藝,鄭雪菲,牛新星,張燕珠,肖善雄,林文璇,劉四委,黃愛萍,池振國,許家瑞,一種新型聚醯亞胺的合成及結構性能表徵,中山大學學報,2010,錄用
32.肖善雄,張藝,孫世彧,劉四委,池振國,許家瑞,導熱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廣東化工,錄用,2010, 2: 5-8
33.張燕珠,劉四委,黃愛萍,張藝, 池振國,許家瑞*,熱處理對聚醯胺嵌段共聚物/尼龍6共混體系結晶熔融行為和結晶結構的影響,高分子學報, 2010, 2:231-236
34.劉四委,張藝,危岩,許家瑞,雙聚己內酯封端苯胺三聚體的合成與研究,高分子學報,2010, 1: 22-26
35.李紅山,張藝,許家瑞,硬脂酸鑭對硅烷交聯LLDPE 熱性能和力學性能的影響,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25(5):46-48
36.楊志涌,池振國,於濤,陳美娜,張錫奇,王程程,許炳佳,周勰,劉四委,張藝,許家瑞,具有聚集誘導增強發光效應的咔唑基三苯乙烯衍生物新型單體及聚合物,高分子學報,2009,6:560-565
37.張錫奇,楊志涌,陳美娜,許炳佳,張藝,池振國,許家瑞, 含N已基吩噻嗪和N已基咔唑基團的聯苯乙烯類有機發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中山大學學報,2009,6,9-14
38.李紅山,張藝,許家瑞,氧化鑭對LLDPE熱氧化分解行為的影響,中山大學學報,2008,47(1):51-55
39.李紅山,張藝,許家瑞,稀土氧化物對LLDPE 熱氧分解行為的影響, 塑料, 2008, 37(1), 70-73
40.余穗華,趙克,張藝,新型Comfort-DA Ⅱ型義齒黏附劑的研製,廣東牙病防治,2008,16(8):943
41.尹以高,張藝,陳曉燕,許家瑞,自催化交聯型有機硅密封膠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中國粘結劑,2007,16(5):1-3
42.尹以高,陳曉燕,張藝,許家瑞,有機硅密封膠粘接聚烯烴材料的研究,中國粘結劑,2007,16(2):10-13
43.逯小龍,張藝,許家瑞,鏈狀纖維增強熱塑性聚合物復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研究,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6(2):41-44
44.陳谷峰,祝亞非,周勰,張藝,許家瑞. SMA梳狀酯化物的合成及其對HDPE表面改性的研究. 功能高分子學報,2007,19-20(1):1-8
45.李紅山,張藝,許家瑞,硬脂酸鑭對LLDPE熱氧化分解行為的影響,稀土,2007,28(3):5-8
46.許軍,張藝,祝亞非,許家瑞,聚酯醯亞胺共聚物的液晶特性和相轉變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07, 46(1):48-51
47.許軍,張藝,李瑞,祝亞非,池振國,許家瑞,一類含萘環結構的聚酯醯亞胺液晶聚合物的結構與性能研究,高分子學報,2007,4:314-320
48.許軍,祝亞非,張藝,李瑞,池振國,許家瑞;聚酯醯亞胺三元共聚物的核磁共振波譜法表徵,分析測試學報,2007,26(2):145-150
49.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添加型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劑PP-g-PEG的制備及其應用,高分子學報,2007,2:203-208
50.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聚丙烯大分子表面改性劑PP-g-PMMA的制備及其應用,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7,23(3):80-84
51.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聚丙烯蠟/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在PP共混體系中的遷移擴散,塑料工業,2007,35(7):42-46
52.陳谷峰,張藝,許家瑞,LLDPE/SMA共混物表面固相接枝PEG的研究,高分子學報,2006,6: 829-832
53.李紅山,張藝,許家瑞,氧化鑭對硅烷交聯LLDPE熱性能的影響,中國塑料,2006, 20(6):73-76
54.李紅山,張藝,許家瑞,硬脂酸鑭對LLDPE熱老化行為的影響,中山大學學報,2006, 45(6):48-52
55.魏珊珊,張藝,許家瑞,聚丙烯酸/Fe3O4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06,45(5):47-50
56.魏珊珊,祝亞非,張藝,許家瑞。聚(丙烯酸-丙烯酸羥乙酯)/Fe3O4磁流體的制備及表徵,華東理工大學學報(原《功能高分子學報》),2006,32(6):634-637
57.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徵,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5(4):54-57
58.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徵,華東理工大學學報(原《功能高分子學報》),2006,32(6):638-642
59.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氫化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徵,塑料工業,2006,34(2):11-14
60.張藝,池振國,許軍,鄭毅敏,許家瑞,可紡性熱致液晶聚酯醯亞胺的分子設計及 合成,高分子液晶態與超分子有序結構研究進展,2005.A08,37-41(ISBN 7-5614 -3149-X/O. 104)
61.許軍,張藝,李瑞,池振國,鄭毅敏,許家瑞,含萘環結構的熱致性液晶聚酯醯亞胺的設計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高分子液晶態與超分子有序結構研究進展,2005,A09,42~45 (ISBN 7-5614-3149-X/O. 104)
62.劉四委,朱凱征,張藝,祝亞非,許家瑞,含苯胺低聚物側鏈的導電共聚物的合成與性能研究,高分子學報,2005,2:266-268
63.張藝,程開良,鄭毅敏,許家瑞,空間立體結構對芳香聚醯胺及其與脂肪聚醯胺嵌段共聚物結晶行為的影響,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Vol 43(5):20-24
64.張藝,許家瑞,調制式差示掃描量熱法(MDSC)在高分子研究中的應用,化學通報,2004, 5: 341-347
65.張藝,許家瑞,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I,材料工程,2003. 8: 43-48
66.張藝,許家瑞,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II,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4:68~77
67.曾春蓮,張藝,許家瑞等,用MDSC法表徵尼龍6和聚乳酸熱轉變行為,分析測試學報,2003,4:70~72
68.張全靈,許家瑞,張藝,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分散相結構設計 II,中山大學學報,1999. 38 (5), 40
69.張全靈,許家瑞,張藝,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分散相結構設計 I,中山大學學報,1998. 37 (5), 39 1.張藝,李霽,何芬,池振國,許家瑞,多重響應性改性納米磁性顆粒的制備,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討論會,2008.11.17.~19.,廣州(口頭報告)
2.楊志涌,於濤,陳美娜,張錫奇,許炳佳,王程程,劉四委,張藝,池振國,許家瑞, 周勰,具有聚集誘導增強發光效應的咔唑三苯乙烯衍生物的聚合物,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反應性高分子學術討論會,2008.11.17.~19.,廣州(口頭報告)
3.張藝,李瑞,池振國,許家瑞,熱致液晶聚酯醯亞胺/PET共混體系結構與性能研究,2007年先進材料成型技術與材料加工國際研討會,2007.12.9.~10, pp. 154-157,廣州 (口頭報告)
4.張藝,李瑞,池振國,許家瑞,含萘環結構熱致液晶聚酯醯亞胺/PET共混體系研究,2007年高分子學術年會會議,2007.10. 成都 (牆報展示)
5.許家瑞,張藝,許軍,池振國,主鏈型熱致液晶聚酯醯亞胺的可控聚合及表徵,2007年高分子學術年會會議,2007.10. 成都 (口頭報告)
6.張藝,程開良,鄭毅敏,池振國,許家瑞,三元共聚液晶聚酯醯亞胺/PET共混體系性能研究,2005年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2005.10.9.~13.,北京(口頭報告)
7.魏珊珊,祝亞非,張藝,許家瑞, PAA/Fe3O4納米復合材料中兩組分相互作用研究,2005年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2005.10.9.~13.,北京
8.陳谷峰,張藝,許家瑞,SMA酯化物的合成及其對聚乙烯表面改性的研究,2005年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2005.10.9.~13.,北京
9.李紅山,張藝,許家瑞,氧化鑭和硬脂酸鑭對LLDPE結晶與力學性能的影響,2005年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2005.10.9.~13.,北京
10.劉四委,朱凱征,張藝,許家瑞,結構規整的含苯胺低聚物側鏈的導電聚合物研究,2005年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2005.10.9.~13.,北京
11.逯小龍,張藝,許家瑞,鏈狀短纖維與熱塑性聚合物界面性能研究,2005年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2005.10.9.~13.,北京
12.陳漢佳,祝亞非,張藝,許家瑞,PP添加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劑的制備及其應用,2005 廣東高性能、功能材料研究與產業化及發展循環經濟研討會,2005.9.20~22,汕頭
13.張藝,程開良,張全靈,許家瑞,低分子芳香聚醯胺/尼龍6共混體系結晶行為研究,復合材料--成本、環境與產業化(NCCM-13),2004,D:樹脂基復合材料,572-576(ISBN 7-80183-467-4)
14.許家瑞,張藝,程開良,張全靈,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的進展及若干思考,2004年中國復合材料學會換屆會議,上海
15.許家瑞,張藝,程開良,張全靈,可熔融加工的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究,03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集,Oct 9-14,杭州,PF8
16.Quanling Zhang, Yi Zhang and Jiarui Xu, A novel approach to molecular composite 6th Pacific Polymer Conference (PPC-6) December 7-11, 1999 Guangzhou, China, Section-2 09
17.許家瑞,張全靈,張藝,曾漢民,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增強相的結構與性能的研究——模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徵,97ˊ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集,f 247,合肥
18.Yi Zhang, Jiarui Xu et al, Synthesis of Tri-block Copolymer for Melt-processable Molecular Composites,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Section-19, ID-1506,Ed. Yao Zhang, Wanfang Digital Publishers, Beijing, 2001 (CD edition, ISBN 7-900075-46-1/Z-Y)

5. 想了解玻璃纖維的製作工藝和製作流程,越詳細越好,多謝

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成型工藝
一、前言
相比傳統材料,復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特性,自二次大占以來發展很快。盡管產量小(據法國Vetrotex公司統計,2003年全球復合材料達700萬噸),但復合材料的水平已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經濟水平的標志之一。美、日、西歐水平較高。北美、歐洲的產量分別佔全球產量的33%與32%,以中國(含台灣省)、日本為主的亞洲佔30%。中國大陸2003年玻班纖維增強塑料(玻璃纖維與樹脂復合的復合材料、俗稱「玻璃鋼」)逾90萬噸,已居世界第二位(美國2003年為169萬噸,日本不足70萬噸)。
復合材料主要由增強材料與基體材料兩大部分組成:
增強材料:在復合材料中不構成連續相賦於復合材料的主要力學性能,如玻璃鋼中的玻璃纖維,CFRP(碳纖維增強塑料)中的碳纖維素就是增強材料。
基體:構成復合材料連續相的單一材料如玻璃鋼(GRP)中的樹脂(本文談到的環氧樹脂)就是基體。 y
按基體材料不同,復合材料可分為三大類:
樹脂復合材料
金屬基復合材料
無機非金屬基復合材料,如陶瓷基復合材料。
本文討論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
1、為什麼採用環氧樹脂做基體?
固化收縮率代低,僅1%-3%,而不飽和聚酯樹脂卻高達7%-8%;
粘結力強;
有B階段,有利於生產工藝;
可低壓固化,揮發份甚低;
固化後力學性能、耐化學性佳,電絕緣性能良好。
值得指出的是環氧樹脂耐有機溶劑、耐鹼性能較常用的酚醛與不飽和聚酯權勢脂為佳,然耐酸性差;固化後一般較脆,韌性較差。
2、環氧玻璃鋼性能(按ASTM)
以FW(纖維纏繞)法製造的玻纖增強環氧樹脂的產品為例,將其與鋼比較。
表1 GF/EPR與鋼的性能比較

玻璃含量 GF/EPR(玻纖含量80wt%) AISI1008 冷軋鋼
相對密度 2.08 7.86 V
拉伸強度 551.6Mpa 331.0MPa
拉伸模量 27.58GPa 206.7GPa
伸長率 1.6% 37.0%
彎曲強度 689.5MPa
彎曲模量 34.48GPa
壓縮強度 310.3MPa 331.0MPa
懸臂沖擊強度 2385J/m
燃燒性(UL-94) V-O
比熱容 535J/kg•k 233J/kg•k
膨脹系數 4.0×10-6k-1 6.7×10-6k-1
熱變形溫度 204ºC(1.82MPa)
熱導率 1.85W/m•k 33.7W/m•k
介電強度 11.8×106V/m
吸水率 0.5%(24h)

表2 幾種常用材料與復合材料的比強度和比模量

材料名稱 密度g/cm3 拉伸強度×104MPa 彈性模量×106MPa 比強度×106cm 比模量×109cm
鋼 7.8 10.10 20.59 0.13 0.27
鋁 2.8 4.61 7.35 0.17 0.26
鈦 4.5 9.41 11.18 0.21 0.25
玻璃鋼 2.0 10.40 3.92 0.53 0.21
碳纖維/環氧樹脂 1.45 14.71 13.73
碳纖維/環氧樹脂 1.6 1049 23.54
芳綸纖維/環氧樹脂 1.4 13.73 7.85
硼纖維/環氧樹脂 2.1 13.53 20.59
硼纖維/鋁 2.65 9.81 19.61 0.75 c2

二、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成型工藝簡介
1、手糊成型 (hand lay up)
(1)概要 依次在模具表面上施加
脫模劑
膠衣
一層粘度為0.3-0.4PaS的中等活性液體熱固性樹脂(須待膠衣凝結後)
一層纖維增強材料(玻纖、芳綸、碳纖維......),纖維增強材料有表面氈、無捻粗紗布(方格布)等幾種。以手持輥子或刷子使樹脂浸漬纖維增強材料,並驅除氣泡,壓實基層。鋪層操作反復多次,直到達到製品的設計厚度。
樹脂因聚合反應,常溫固化。可加熱加速固化。
(2)原材料 F gb NG ^
樹脂 不飽和聚酯樹脂、已烯基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
纖維 玻纖、碳纖、芳綸等。雖然厚的芳綸織物難於手工將樹脂浸透,亦可用。
芯材 任意。
(3)優點
1)適合少量生產;
2)可室溫成型,設備投資少,模具折舊費低;
3)可製造大型製品和型狀復雜產品;
4)樹脂和增強材料可自由組合,易進行材料設計;
5)可採用加強筋局部增強,可嵌入金屬件;
6)可用膠衣層獲得具有自由色彩和光澤的表面(如開模成型則一面不平滑);
7)玻纖含量較噴射成型高。
無捻粗紗布 50%左右
織物 35%-45%
短切原絲氈 30%-40%
(4)缺點
1)屬於勞動密集型生產,產品質量由工人訓練程度決定; ;
2)玻纖含量不可能太高;樹脂需要粘度較低才易手工操作,溶劑/苯乙烯量高,力學與熱性能受限制;
3)手糊用樹脂分子量低;通常可能較分子量高的樹脂有害於人的健康和安全。
(5)典型產品
艦艇、風力發電機葉片、游樂設備、冷卻塔殼體、建築模型。
2、樹脂傳遞成型(RTM)
(1)概要
RTM是一種閉模低壓成型的方法。
將纖維增強材料置於上下模之間;合模並將模具夾緊;在壓力下注射樹脂;樹脂固化後打開模具,取下產品。
樹脂膠凝過程開始前,必須讓樹脂充滿模腔,壓力促使樹脂快速傳遞到模個內,浸漬纖維材料。
RTM是一低壓系統,樹脂注射壓力范圍0.4-0.5MPa,當製造高纖維含量(體積比超過50%)的製品,如航空航天用零部件時,壓力甚至達0.7MPa。
纖維增強材料有時可預先在一個模具內預成型大致形狀(帶粘結劑),再在第二個模具內注射成型。 為了提高樹脂浸透纖維能力,可選擇真空輔助注射(VARI-vacuum saaistedrsin injection)。
注意樹脂一經將纖維材料浸透,樹脂注口要封閉,以便樹脂固化。注射與固化可在室溫或加熱條件下進行。模具可以復合材料與鋼材料 製作。若採用加熱工藝。宜用鋼模。
(2)原材料
樹脂:一般多用環氧、不飽和聚酯、乙烯基脂及酚醛;當加溫時,高溫樹脂台雙馬列來醯亞胺樹脂亦可用。
法國 Vetrotex公司開發了熱塑性樹脂RTM。
纖維:任意。常用玻纖連續氈、縫編材料(其纖維間的縫隙得於樹脂傳遞)、無捻粗紗布;玻纖與熱塑性塑料的復合紗及其織物與片材(法國Vetrotex商品名TWINTEX)。
芯材:不用蜂窩,因蜂窩空格全被樹脂填滿,壓力會導致其破壞。可用耐溶劑發泡材料PU、PP、CL、VC等。
(3)優點
1)製品纖維含量可較高,未被樹脂浸得部分非常少;
2)閉模成型,生產環境好;
3)勞動強度低,對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的要求也比手糊與噴射成型低;
4)製品兩面光,可作有表面膠衣的製品,精度也比較高;
5)成型周期較短;
6)產品可大型化;
7)強度可按設計要求具有方向性;
8)可與芯村、嵌件一體成型;
9)相對注射設備與模具成本較低。
(4)缺點
1)不易製作較小產品;
2)因要承壓,故模具較手糊與噴射工藝用模具要重和復雜,價位也高一些;
3)能有未被浸漬的材料,導致邊角料浪費。
(5)典型產品
小型飛機與汽車零部件、客車座椅、儀表殼
3、纖維纏繞(FW)
(1)概要
通常採用直接無捻粗紗作為增強材料。粗紗排列在紗架上。粗紗自紗架上退繞,通過張力系統、樹脂槽、繞絲嘴,由小車帶動其往復移動並纏繞在回轉的芯軸(模)上。纖維纏繞角度與纖維排列密度根據強度設計,並由芯軸(模)轉速與小車往復速度之比,精確地控制。固化後將纏繞的復合材料製品脫模。
對某些兩端密閉的產品不用脫模,芯模即包在復合材料產品內,作為內襯。
(2)原材料
樹脂:任意。環氧、不飽和聚酯、乙烯基脂及酚醛樹脂。
纖維:任意。無捻粗紗、縫編和無紡織物。生產管罐時,常用表面氈、短切原絲作為內襯材料。
芯材:可用。雖然復合材料製品通常是單一殼體,一般不用。
(3)優點
1)因為纖維逕直以合理的線形鋪設,承擔負荷,故復合材料製品的結構特性可非常高;
2)由於同內襯層組合,可製得耐腐蝕、耐壓、耐熱的製品;
3)可製造兩端封閉的製品;
4)鋪放材料快、經濟、用無捻粗紗,材料費用低;
5)可採用樹脂計量,然浸膠後的纖維通過擠膠或口模,控制樹脂含量;
6)可大理生產和自動化;
7)機械成型,復合材料材質及方向性均勻,質量穩定。
(4)缺點
1)製品形狀限於圓柱形或其它回轉體;
2)纖維不易沿製品長度方向精確排列;
3)對於大型製品,芯模成本高;
4)成品外表不是「模製」的,不盡人意;
5)對於承受壓力的製品,如選擇樹脂不合適或無內襯,就易發生滲漏。
(5)典型產品 '
管道、貯罐、氣瓶(消防呼吸氣瓶、壓縮天然氣瓶等)、固體火箭發動機殼體。
4、RIM(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一反應注射成型)
(1)概要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分在混合區低壓(0.5MPa)混合後,即在低壓(0.5-1.5MPa)下注射到閉模中反應成型,此即為工藝過程。若組分一為多元醇,一為異氰酸酯,則反應生成聚氨酯 。為增加強度,可直接在一種組分內行加入磨碎玻纖原絲和(或)填料。弈可採用長纖維(如連續纖維氈、織物、復合氈、短切原絲等的預成型物等)增強,在注射前,將長纖維增強材料預先置模具內。用此法可得到高力學性能的製品。這種工藝稱為SRIM(Structural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結構反應注射成型)。
(2)原材料
樹脂:常用聚氨酯體系或聚氨酯/脲混合體系;亦可採用環氧、尼龍、聚酯等基本;
纖維:常用長0.2-0.4mm的磨碎玻璃纖維;
芯材:不用。
(3)優點
1)製造成本比熱塑性塑料注射工藝低;
2)可製造大尺寸、開頭復雜的產品;
3)固化快,適於快速生產。
(4)缺點
採用磨碎玻璃纖維增強原料費用高,薦用礦物復合材料取代之。
(5)主要產品
汽車儀表盤、保險杠、建築門、窗、桌、沙發、電絕緣件。
5、拉擠成型 (Pultrusion)
(1)概要
主要採用玻璃纖維無捻粗紗(使用前預先放置在紗架上),它提供縱向(沿生產線方向)增強。
其它類型的增強有連續原絲氈、織物等,它們補充橫向增強,表面氈則用於提高成品表面質量。樹脂中可加入填料,改進型材料性能(如阻燃),並降低成本。
拉擠成型的程序是
1)使玻璃纖維增強材料浸漬樹脂;
2)玻璃纖維預成型後進入加熱模具內,進一步浸漬(擠膠)、基本樹脂固化、復合材料定型;
3)將型材按要求長度切斷。 現在已有變截面的、長度方向呈弧型的拉擠製品成型技術。 拉擠成型將增強材料浸漬樹脂有兩種方式:
膠槽浸漬法:通常採用此法,即將增強材料通過樹脂槽浸膠,然後進入模具。此法設備便宜作業性好,適於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基酯樹脂。
注入浸漬法(圖6):玻纖增強材料進入模具後,被注入模具內的樹脂所浸漬。此法適於凝膠時間短、粘度高、生產附產物的樹脂基體,如酚醛、環氧、雙馬來醯亞胺樹脂。
(2)原材料
樹脂:常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乙烯基酯樹脂、酚醛樹脂;
纖維:拉擠用玻璃纖維無捻粗紗、連續氈、縫編氈、縫編復合氈、織物、玻纖表面氈、聚酯纖維表面氈等;
芯材:一般不用,現有以PU發泡材料為芯材,外為連續拉擠框型型材,作為保溫牆板的。
(3)優點
1)典型拉擠速度0.5-2m/min,效率較高,適於大批量生產,製造長尺寸製品;
2)樹脂含量可精確控制;
3)由於纖維呈縱向,且體種比可較高(40%-80%),因而型材軸向結構特性可非常好;
4)主要用無捻粗紗增強,原材料成本低,多種增強材料組合使用,可調節製品力學性能;
5)製品質量穩定,外觀平滑。
(4)缺點
1)模具費用較高;
2)一般限於生產恆定橫截面的製品。
(5)典型產品
建築屋頂橫梁、椽子、門窗框架型材、牆板、石油開采抽油桿、帳篷竿、梯子、橋梁、工具把、手機微波站罩殼、汽車板簧、傳動軸、電纜管、光纖光纜芯、釣魚竿、隔柵、汽車空調器罩、擴軌罩。 0}1x p* V
6、真空袋法法成型(Vacuum bag process)
(1)概要 :
此法是手糊法與噴射法的延伸。將手糊或噴射好的積層在樹脂的A階段與模具在一 起,在積層上覆以橡膠袋,周邊密封,在後用真空泵抽真空,積層從而受到不大於1個氣壓的壓力,而被壓實、成型。
(2)原材料
樹脂:主要採用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與乙烯基酯樹脂則因真空泵將樹脂中的苯乙烯(交聯劑)過度抽出,可能會造成問題,故一般不用;
纖維:同手糊法;
芯材:任意。
(3)優點
1)採用普通的濕法鋪層技術,通常可獲得高纖維含量的製品;
2)可製造大尺寸產品;
3)產品兩面光;
4)較濕法鋪層浸膠孔隙率低;
5)由於壓力,樹脂流經結構纖維,纖維得以較好地浸漬樹脂;
6)有利於操作人員健康和安全;真空袋減少了固化時逸出的揮發性物質。
(4)缺點
1)額外的工藝過程增加了勞動力和袋材成本;
2)要求操作人員有較高的技術熟練水平;
3)樹脂混合和含量控制基本上仍然取決於操作人員的技術;
4)生產效率不高。
(5)典型產品
艇、賽車、芯材粘結、飛機鼻錐雷達罩、機翼、方向舵。
7、樹脂膜熔浸成型(RFI-Resin Film Infusion)
(1)概 要
將干強物與樹脂片(樹脂片系放在一層脫模紙上提供)交替鋪放在模具內。鋪層被真空袋包覆,藉真空泵抽真空,將干織物內空氣抽出。然後加熱,令樹脂熔化並流浸已抽出空氣的織物,然後經過一事實上時間即固化。
(2)原材料
樹脂:一般僅用環氧樹脂; ¬
纖維:任意;
芯材:許多種芯材都可以使用,由於工藝過程中溫度高,對PVC泡沫需要專門處理,以免泡沫損壞。
(3)優點
1)空隙率低,可精確獲得高的纖維含量;
2)鋪層清潔,有利於健康和安全(似預浸);
3)可較預浸法成本低,此為主要的優點;
4)由於樹脂僅能過織物厚度方向傳遞,故樹脂未浸到白斑區可較SCRIMP(西曼復合材料公司樹脂參入成型法—Seeman Composite Resin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少。
(4)缺點
1)目前僅用於宇航工業,還未推廣;
2)雖然宇航工業用高壓釜系統產非總是需要,但加熱室和真空袋系統對於復合材料固化,總是不可少的;
3)模具要求能經受樹脂膜片的工藝溫度(低溫固化即需60-100ºC);
4)要求所用芯材能經受工藝溫度和壓力;
(5)典型產品
飛機雷達罩、艦艇聲納整流罩。
8、預浸料(高壓釜)成型
(1)概要
預先在加熱、加壓或使用溶劑的條件下,將織物和(或)纖維預先用預催化樹脂預浸漬。固化劑大多能在環境溫度下,讓預浸材料貯存幾周或幾個月,仍能保質使用。當要延長保持期,材料須在冷凍條件下貯存。樹脂通常在環境溫度下呈臨界固態。故觸摸預浸材料時有輕微的黏附感,象膠帶似的。製作單向預浸漬材料的纖維直接由紗架下來,與樹脂結合。預浸漬材料用手或機械鋪於模具表面,通過真空袋抽真空,並通常加熱到120-180ºC。使樹脂重新流動,並最終固化。盛開附加壓力通常藉助高壓釜(實際上是一座壓力加熱罐)提供,它能對鋪層施加達5個大氣壓的壓力。
(2)原材料
樹脂:通常用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及高溫樹脂,如聚醯亞胺、氰酸酯、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等;
纖維:任意。雖然由於在工藝過程中,高溫分對芯材有些影響,需要採用某些專門的泡沫芯材。
(3)優點
1)預浸材料製造人員可精確地調整樹脂/固化劑水平和樹脂在纖維中的含量;可以可靠地得到高纖維含量。
2)材料於操作人員十分安全,無礙健康,操作清潔;
3)單向帶纖維成本最低,因為毋須將纖維預先轉為織物的二次加工過程;
4)由於製造過程採用可滲透的高粘度樹脂,樹脂化學性能力學和熱性能可以是最適宜的;
5)材料有效時間長(室溫下可保質數月),這意味著可優化結構、復合材料易鋪層;
6)可能實現自動化和節省勞動力。
(4)缺點
1)對於預浸織物,材料成本高;
2)通常要對高壓釜固化復合材料製品,耗費大、作業慢、製品尺寸受限制;
3)模具需能承受作業溫度;
4)芯材需要承受作業溫度和壓力。
(5)典型產品
飛機結構復合材料(如機翼和尾翼)、衛星與運載火箭結構件(太陽能電池基板、夾層結構板、衛星介面支架、火箭整流罩等)、賽車、運動器材(如網球拍、滑雪板等)。
9、低溫 固化預浸料成型
(1)概要
低溫固化預浸料完全按通常的預浸料方法制備,但樹脂的化學性質使其得以在60-100ºC溫度下固化。在60ºC時,材料可操作保持期可小到限於1個星期,但亦可延長到幾個月。樹脂系統的流動截面適於採用真空袋壓力,避免採用高壓釜。
(2)材料 |
樹脂:一般僅採用環氧樹脂;
纖維:任意,同通常的預浸料;
芯材:任意,雖然一般 的PVC泡沫需要特別注意。
(3)優點
1)具有傳統預浸料法所具備的(1)-(6)條優點;
2)模具材料較便宜,如木材亦可用,因其固化溫度較低故;
3)可容易地製造大型結構。因為僅需真空袋壓力;固化溫度低,可採用簡單的熱空氣循環加熱室(經常就地建造大於製品的加熱室 )
4)可採用普通的PVC泡沫芯材,略作處理即可;
5)能耗低。
(4)缺點
1)材料成本仍高於預浸織物;
2)需加熱室和真空袋系統,以固化製品;
3)模具需能經受高於環境溫度的溫度(常用60-100ºC);
4)仍有能耗,因需高於環境溫度固化。
(5)典型產品
高性能風力發電機葉片、賽艇、救生艇、火車用零部件。
10、SCRIMP,RIFT,VARTM

圖11 SCRIMP,RIFT,VARTM示意圖
(1)概要
SCRIMP(Seeman Composite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西曼復合材料公司樹脂滲透成型法),RIFT(Resin Infusion umder Flexibe Tooling—柔性模具樹脂滲透法) ,VARTM(Vscuum Assisted Transfer Molding—真空輔助樹脂傳遞成型)這三種工藝原理相似。
將織物作為干鋪層材料入模內,如同RTM。然後覆以剝離保護層和縫編非結構織物。整個鋪層用真空袋覆罩好。袋無滲漏後,讓樹脂流到積層。樹脂很容易流經非結構織物而在整個鋪層分布。SCRIMP法在真空袋與鋪層之間可置加壓模塊,利於提高製作表觀與結構密實度。
(2)材料
樹脂:常和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和乙烯基酯樹脂;
纖維:任意種類普通織物。這些工藝方法縫編材料很好用,因其間隙使得樹脂快速流動;
芯材:除蜂窩外,各種芯材均可用。
(3)優點
1)同RTM,但製品僅一面光,不似RTM兩面光;
2)由於模具一半是真空袋,主模具僅需較低強度,故模具成本甚低;
3)可製造大尺寸產品;
4)通常的濕法鋪層工具可改進以用於這些成型法;
5)一次作業即可生產芯材結構。
(4)缺點
1)要完成好相對復雜的操作過程;
2)樹脂粘度必須非常低,限制了製品的力學性能;
3)鋪層未浸到樹脂而造成的廢品浪費甚大;
4) SCRIMP的一些工藝要素已被專利所限。
(5)典型產品
小艇半成品、列車和卡車車身面板。

6. 酵素可以分解TMA嗎

因看不到圖紙和模型,只能簡單分析了!
可能一:測量方法不對,tma中測量方法有問題,所測數據不是主材芯線的距離
可能二:圖紙口寬並非正常芯線的距離,可能21米圖紙下開口是交在特殊芯線上的,錯芯的結構
可能三:主材採用投影或者平推都可能有影響
可能四:圖紙錯誤,小設計院圖紙可能會有數據錯誤,但是幾率很小

7. 有哪位老兄知道玻璃鋼的製作工藝和製作流程,請指點一二,謝謝!

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成型工藝
一、前言
相比傳統材料,復合材料具有一系列不可替代的特性,自二次大占以來發展很快。盡管產量小(據法國Vetrotex公司統計,2003年全球復合材料達700萬噸),但復合材料的水平已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經濟水平的標志之一。美、日、西歐水平較高。北美、歐洲的產量分別佔全球產量的33%與32%,以中國(含台灣省)、日本為主的亞洲佔30%。中國大陸2003年玻班纖維增強塑料(玻璃纖維與樹脂復合的復合材料、俗稱「玻璃鋼」)逾90萬噸,已居世界第二位(美國2003年為169萬噸,日本不足70萬噸)。
復合材料主要由增強材料與基體材料兩大部分組成:
增強材料:在復合材料中不構成連續相賦於復合材料的主要力學性能,如玻璃鋼中的玻璃纖維,CFRP(碳纖維增強塑料)中的碳纖維素就是增強材料。
基體:構成復合材料連續相的單一材料如玻璃鋼(GRP)中的樹脂(本文談到的環氧樹脂)就是基體。 y
按基體材料不同,復合材料可分為三大類:
樹脂復合材料
金屬基復合材料
無機非金屬基復合材料,如陶瓷基復合材料。
本文討論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
1、為什麼採用環氧樹脂做基體?
固化收縮率代低,僅1%-3%,而不飽和聚酯樹脂卻高達7%-8%;
粘結力強;
有B階段,有利於生產工藝;
可低壓固化,揮發份甚低;
固化後力學性能、耐化學性佳,電絕緣性能良好。
值得指出的是環氧樹脂耐有機溶劑、耐鹼性能較常用的酚醛與不飽和聚酯權勢脂為佳,然耐酸性差;固化後一般較脆,韌性較差。
2、環氧玻璃鋼性能(按ASTM)
以FW(纖維纏繞)法製造的玻纖增強環氧樹脂的產品為例,將其與鋼比較。
表1 GF/EPR與鋼的性能比較

玻璃含量 GF/EPR(玻纖含量80wt%) AISI1008 冷軋鋼
相對密度 2.08 7.86 V
拉伸強度 551.6Mpa 331.0MPa
拉伸模量 27.58GPa 206.7GPa
伸長率 1.6% 37.0%
彎曲強度 689.5MPa
彎曲模量 34.48GPa
壓縮強度 310.3MPa 331.0MPa
懸臂沖擊強度 2385J/m
燃燒性(UL-94) V-O
比熱容 535J/kg•k 233J/kg•k
膨脹系數 4.0×10-6k-1 6.7×10-6k-1
熱變形溫度 204ºC(1.82MPa)
熱導率 1.85W/m•k 33.7W/m•k
介電強度 11.8×106V/m
吸水率 0.5%(24h)

表2 幾種常用材料與復合材料的比強度和比模量

材料名稱 密度g/cm3 拉伸強度×104MPa 彈性模量×106MPa 比強度×106cm 比模量×109cm
鋼 7.8 10.10 20.59 0.13 0.27
鋁 2.8 4.61 7.35 0.17 0.26
鈦 4.5 9.41 11.18 0.21 0.25
玻璃鋼 2.0 10.40 3.92 0.53 0.21
碳纖維/環氧樹脂 1.45 14.71 13.73
碳纖維/環氧樹脂 1.6 1049 23.54
芳綸纖維/環氧樹脂 1.4 13.73 7.85
硼纖維/環氧樹脂 2.1 13.53 20.59
硼纖維/鋁 2.65 9.81 19.61 0.75 c2

二、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成型工藝簡介
1、手糊成型 (hand lay up)
(1)概要 依次在模具表面上施加
脫模劑
膠衣
一層粘度為0.3-0.4PaS的中等活性液體熱固性樹脂(須待膠衣凝結後)
一層纖維增強材料(玻纖、芳綸、碳纖維......),纖維增強材料有表面氈、無捻粗紗布(方格布)等幾種。以手持輥子或刷子使樹脂浸漬纖維增強材料,並驅除氣泡,壓實基層。鋪層操作反復多次,直到達到製品的設計厚度。
樹脂因聚合反應,常溫固化。可加熱加速固化。
(2)原材料 F gb NG ^
樹脂 不飽和聚酯樹脂、已烯基酯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
纖維 玻纖、碳纖、芳綸等。雖然厚的芳綸織物難於手工將樹脂浸透,亦可用。
芯材 任意。
(3)優點
1)適合少量生產;
2)可室溫成型,設備投資少,模具折舊費低;
3)可製造大型製品和型狀復雜產品;
4)樹脂和增強材料可自由組合,易進行材料設計;
5)可採用加強筋局部增強,可嵌入金屬件;
6)可用膠衣層獲得具有自由色彩和光澤的表面(如開模成型則一面不平滑);
7)玻纖含量較噴射成型高。
無捻粗紗布 50%左右
織物 35%-45%
短切原絲氈 30%-40%
(4)缺點
1)屬於勞動密集型生產,產品質量由工人訓練程度決定; ;
2)玻纖含量不可能太高;樹脂需要粘度較低才易手工操作,溶劑/苯乙烯量高,力學與熱性能受限制;
3)手糊用樹脂分子量低;通常可能較分子量高的樹脂有害於人的健康和安全。
(5)典型產品
艦艇、風力發電機葉片、游樂設備、冷卻塔殼體、建築模型。
2、樹脂傳遞成型(RTM)
(1)概要
RTM是一種閉模低壓成型的方法。
將纖維增強材料置於上下模之間;合模並將模具夾緊;在壓力下注射樹脂;樹脂固化後打開模具,取下產品。
樹脂膠凝過程開始前,必須讓樹脂充滿模腔,壓力促使樹脂快速傳遞到模個內,浸漬纖維材料。
RTM是一低壓系統,樹脂注射壓力范圍0.4-0.5MPa,當製造高纖維含量(體積比超過50%)的製品,如航空航天用零部件時,壓力甚至達0.7MPa。
纖維增強材料有時可預先在一個模具內預成型大致形狀(帶粘結劑),再在第二個模具內注射成型。 為了提高樹脂浸透纖維能力,可選擇真空輔助注射(VARI-vacuum saaistedrsin injection)。
注意樹脂一經將纖維材料浸透,樹脂注口要封閉,以便樹脂固化。注射與固化可在室溫或加熱條件下進行。模具可以復合材料與鋼材料 製作。若採用加熱工藝。宜用鋼模。
(2)原材料
樹脂:一般多用環氧、不飽和聚酯、乙烯基脂及酚醛;當加溫時,高溫樹脂台雙馬列來醯亞胺樹脂亦可用。
法國 Vetrotex公司開發了熱塑性樹脂RTM。
纖維:任意。常用玻纖連續氈、縫編材料(其纖維間的縫隙得於樹脂傳遞)、無捻粗紗布;玻纖與熱塑性塑料的復合紗及其織物與片材(法國Vetrotex商品名TWINTEX)。
芯材:不用蜂窩,因蜂窩空格全被樹脂填滿,壓力會導致其破壞。可用耐溶劑發泡材料PU、PP、CL、VC等。
(3)優點
1)製品纖維含量可較高,未被樹脂浸得部分非常少;
2)閉模成型,生產環境好;
3)勞動強度低,對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的要求也比手糊與噴射成型低;
4)製品兩面光,可作有表面膠衣的製品,精度也比較高;
5)成型周期較短;
6)產品可大型化;
7)強度可按設計要求具有方向性;
8)可與芯村、嵌件一體成型;
9)相對注射設備與模具成本較低。
(4)缺點
1)不易製作較小產品;
2)因要承壓,故模具較手糊與噴射工藝用模具要重和復雜,價位也高一些;
3)能有未被浸漬的材料,導致邊角料浪費。
(5)典型產品
小型飛機與汽車零部件、客車座椅、儀表殼
3、纖維纏繞(FW)
(1)概要
通常採用直接無捻粗紗作為增強材料。粗紗排列在紗架上。粗紗自紗架上退繞,通過張力系統、樹脂槽、繞絲嘴,由小車帶動其往復移動並纏繞在回轉的芯軸(模)上。纖維纏繞角度與纖維排列密度根據強度設計,並由芯軸(模)轉速與小車往復速度之比,精確地控制。固化後將纏繞的復合材料製品脫模。
對某些兩端密閉的產品不用脫模,芯模即包在復合材料產品內,作為內襯。
(2)原材料
樹脂:任意。環氧、不飽和聚酯、乙烯基脂及酚醛樹脂。
纖維:任意。無捻粗紗、縫編和無紡織物。生產管罐時,常用表面氈、短切原絲作為內襯材料。
芯材:可用。雖然復合材料製品通常是單一殼體,一般不用。
(3)優點
1)因為纖維逕直以合理的線形鋪設,承擔負荷,故復合材料製品的結構特性可非常高;
2)由於同內襯層組合,可製得耐腐蝕、耐壓、耐熱的製品;
3)可製造兩端封閉的製品;
4)鋪放材料快、經濟、用無捻粗紗,材料費用低;
5)可採用樹脂計量,然浸膠後的纖維通過擠膠或口模,控制樹脂含量;
6)可大理生產和自動化;
7)機械成型,復合材料材質及方向性均勻,質量穩定。
(4)缺點
1)製品形狀限於圓柱形或其它回轉體;
2)纖維不易沿製品長度方向精確排列;
3)對於大型製品,芯模成本高;
4)成品外表不是「模製」的,不盡人意;
5)對於承受壓力的製品,如選擇樹脂不合適或無內襯,就易發生滲漏。
(5)典型產品 '
管道、貯罐、氣瓶(消防呼吸氣瓶、壓縮天然氣瓶等)、固體火箭發動機殼體。
4、RIM(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一反應注射成型)
(1)概要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分在混合區低壓(0.5MPa)混合後,即在低壓(0.5-1.5MPa)下注射到閉模中反應成型,此即為工藝過程。若組分一為多元醇,一為異氰酸酯,則反應生成聚氨酯 。為增加強度,可直接在一種組分內行加入磨碎玻纖原絲和(或)填料。弈可採用長纖維(如連續纖維氈、織物、復合氈、短切原絲等的預成型物等)增強,在注射前,將長纖維增強材料預先置模具內。用此法可得到高力學性能的製品。這種工藝稱為SRIM(Structural Reaction Injection Molding-結構反應注射成型)。
(2)原材料
樹脂:常用聚氨酯體系或聚氨酯/脲混合體系;亦可採用環氧、尼龍、聚酯等基本;
纖維:常用長0.2-0.4mm的磨碎玻璃纖維;
芯材:不用。
(3)優點
1)製造成本比熱塑性塑料注射工藝低;
2)可製造大尺寸、開頭復雜的產品;
3)固化快,適於快速生產。
(4)缺點
採用磨碎玻璃纖維增強原料費用高,薦用礦物復合材料取代之。
(5)主要產品
汽車儀表盤、保險杠、建築門、窗、桌、沙發、電絕緣件。
5、拉擠成型 (Pultrusion)
(1)概要
主要採用玻璃纖維無捻粗紗(使用前預先放置在紗架上),它提供縱向(沿生產線方向)增強。
其它類型的增強有連續原絲氈、織物等,它們補充橫向增強,表面氈則用於提高成品表面質量。樹脂中可加入填料,改進型材料性能(如阻燃),並降低成本。
拉擠成型的程序是
1)使玻璃纖維增強材料浸漬樹脂;
2)玻璃纖維預成型後進入加熱模具內,進一步浸漬(擠膠)、基本樹脂固化、復合材料定型;
3)將型材按要求長度切斷。 現在已有變截面的、長度方向呈弧型的拉擠製品成型技術。 拉擠成型將增強材料浸漬樹脂有兩種方式:
膠槽浸漬法:通常採用此法,即將增強材料通過樹脂槽浸膠,然後進入模具。此法設備便宜作業性好,適於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基酯樹脂。
注入浸漬法(圖6):玻纖增強材料進入模具後,被注入模具內的樹脂所浸漬。此法適於凝膠時間短、粘度高、生產附產物的樹脂基體,如酚醛、環氧、雙馬來醯亞胺樹脂。
(2)原材料
樹脂:常用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乙烯基酯樹脂、酚醛樹脂;
纖維:拉擠用玻璃纖維無捻粗紗、連續氈、縫編氈、縫編復合氈、織物、玻纖表面氈、聚酯纖維表面氈等;
芯材:一般不用,現有以PU發泡材料為芯材,外為連續拉擠框型型材,作為保溫牆板的。
(3)優點
1)典型拉擠速度0.5-2m/min,效率較高,適於大批量生產,製造長尺寸製品;
2)樹脂含量可精確控制;
3)由於纖維呈縱向,且體種比可較高(40%-80%),因而型材軸向結構特性可非常好;
4)主要用無捻粗紗增強,原材料成本低,多種增強材料組合使用,可調節製品力學性能;
5)製品質量穩定,外觀平滑。
(4)缺點
1)模具費用較高;
2)一般限於生產恆定橫截面的製品。
(5)典型產品
建築屋頂橫梁、椽子、門窗框架型材、牆板、石油開采抽油桿、帳篷竿、梯子、橋梁、工具把、手機微波站罩殼、汽車板簧、傳動軸、電纜管、光纖光纜芯、釣魚竿、隔柵、汽車空調器罩、擴軌罩。 0}1x p* V
6、真空袋法法成型(Vacuum bag process)
(1)概要 :
此法是手糊法與噴射法的延伸。將手糊或噴射好的積層在樹脂的A階段與模具在一 起,在積層上覆以橡膠袋,周邊密封,在後用真空泵抽真空,積層從而受到不大於1個氣壓的壓力,而被壓實、成型。
(2)原材料
樹脂:主要採用環氧樹脂、酚醛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與乙烯基酯樹脂則因真空泵將樹脂中的苯乙烯(交聯劑)過度抽出,可能會造成問題,故一般不用;
纖維:同手糊法;
芯材:任意。
(3)優點
1)採用普通的濕法鋪層技術,通常可獲得高纖維含量的製品;
2)可製造大尺寸產品;
3)產品兩面光;
4)較濕法鋪層浸膠孔隙率低;
5)由於壓力,樹脂流經結構纖維,纖維得以較好地浸漬樹脂;
6)有利於操作人員健康和安全;真空袋減少了固化時逸出的揮發性物質。
(4)缺點
1)額外的工藝過程增加了勞動力和袋材成本;
2)要求操作人員有較高的技術熟練水平;
3)樹脂混合和含量控制基本上仍然取決於操作人員的技術;
4)生產效率不高。
(5)典型產品
艇、賽車、芯材粘結、飛機鼻錐雷達罩、機翼、方向舵。
7、樹脂膜熔浸成型(RFI-Resin Film Infusion)
(1)概 要
將干強物與樹脂片(樹脂片系放在一層脫模紙上提供)交替鋪放在模具內。鋪層被真空袋包覆,藉真空泵抽真空,將干織物內空氣抽出。然後加熱,令樹脂熔化並流浸已抽出空氣的織物,然後經過一事實上時間即固化。
(2)原材料
樹脂:一般僅用環氧樹脂; ¬
纖維:任意;
芯材:許多種芯材都可以使用,由於工藝過程中溫度高,對PVC泡沫需要專門處理,以免泡沫損壞。
(3)優點
1)空隙率低,可精確獲得高的纖維含量;
2)鋪層清潔,有利於健康和安全(似預浸);
3)可較預浸法成本低,此為主要的優點;
4)由於樹脂僅能過織物厚度方向傳遞,故樹脂未浸到白斑區可較SCRIMP(西曼復合材料公司樹脂參入成型法—Seeman Composite Resin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少。
(4)缺點
1)目前僅用於宇航工業,還未推廣;
2)雖然宇航工業用高壓釜系統產非總是需要,但加熱室和真空袋系統對於復合材料固化,總是不可少的;
3)模具要求能經受樹脂膜片的工藝溫度(低溫固化即需60-100ºC);
4)要求所用芯材能經受工藝溫度和壓力;
(5)典型產品
飛機雷達罩、艦艇聲納整流罩。
8、預浸料(高壓釜)成型
(1)概要
預先在加熱、加壓或使用溶劑的條件下,將織物和(或)纖維預先用預催化樹脂預浸漬。固化劑大多能在環境溫度下,讓預浸材料貯存幾周或幾個月,仍能保質使用。當要延長保持期,材料須在冷凍條件下貯存。樹脂通常在環境溫度下呈臨界固態。故觸摸預浸材料時有輕微的黏附感,象膠帶似的。製作單向預浸漬材料的纖維直接由紗架下來,與樹脂結合。預浸漬材料用手或機械鋪於模具表面,通過真空袋抽真空,並通常加熱到120-180ºC。使樹脂重新流動,並最終固化。盛開附加壓力通常藉助高壓釜(實際上是一座壓力加熱罐)提供,它能對鋪層施加達5個大氣壓的壓力。
(2)原材料
樹脂:通常用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及高溫樹脂,如聚醯亞胺、氰酸酯、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等;
纖維:任意。雖然由於在工藝過程中,高溫分對芯材有些影響,需要採用某些專門的泡沫芯材。
(3)優點
1)預浸材料製造人員可精確地調整樹脂/固化劑水平和樹脂在纖維中的含量;可以可靠地得到高纖維含量。
2)材料於操作人員十分安全,無礙健康,操作清潔;
3)單向帶纖維成本最低,因為毋須將纖維預先轉為織物的二次加工過程;
4)由於製造過程採用可滲透的高粘度樹脂,樹脂化學性能力學和熱性能可以是最適宜的;
5)材料有效時間長(室溫下可保質數月),這意味著可優化結構、復合材料易鋪層;
6)可能實現自動化和節省勞動力。
(4)缺點
1)對於預浸織物,材料成本高;
2)通常要對高壓釜固化復合材料製品,耗費大、作業慢、製品尺寸受限制;
3)模具需能承受作業溫度;
4)芯材需要承受作業溫度和壓力。
(5)典型產品
飛機結構復合材料(如機翼和尾翼)、衛星與運載火箭結構件(太陽能電池基板、夾層結構板、衛星介面支架、火箭整流罩等)、賽車、運動器材(如網球拍、滑雪板等)。
9、低溫 固化預浸料成型
(1)概要
低溫固化預浸料完全按通常的預浸料方法制備,但樹脂的化學性質使其得以在60-100ºC溫度下固化。在60ºC時,材料可操作保持期可小到限於1個星期,但亦可延長到幾個月。樹脂系統的流動截面適於採用真空袋壓力,避免採用高壓釜。
(2)材料 |
樹脂:一般僅採用環氧樹脂;
纖維:任意,同通常的預浸料;
芯材:任意,雖然一般 的PVC泡沫需要特別注意。
(3)優點
1)具有傳統預浸料法所具備的(1)-(6)條優點;
2)模具材料較便宜,如木材亦可用,因其固化溫度較低故;
3)可容易地製造大型結構。因為僅需真空袋壓力;固化溫度低,可採用簡單的熱空氣循環加熱室(經常就地建造大於製品的加熱室 )
4)可採用普通的PVC泡沫芯材,略作處理即可;
5)能耗低。
(4)缺點
1)材料成本仍高於預浸織物;
2)需加熱室和真空袋系統,以固化製品;
3)模具需能經受高於環境溫度的溫度(常用60-100ºC);
4)仍有能耗,因需高於環境溫度固化。
(5)典型產品
高性能風力發電機葉片、賽艇、救生艇、火車用零部件。
10、SCRIMP,RIFT,VARTM

圖11 SCRIMP,RIFT,VARTM示意圖
(1)概要
SCRIMP(Seeman Composite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西曼復合材料公司樹脂滲透成型法),RIFT(Resin Infusion umder Flexibe Tooling—柔性模具樹脂滲透法) ,VARTM(Vscuum Assisted Transfer Molding—真空輔助樹脂傳遞成型)這三種工藝原理相似。
將織物作為干鋪層材料入模內,如同RTM。然後覆以剝離保護層和縫編非結構織物。整個鋪層用真空袋覆罩好。袋無滲漏後,讓樹脂流到積層。樹脂很容易流經非結構織物而在整個鋪層分布。SCRIMP法在真空袋與鋪層之間可置加壓模塊,利於提高製作表觀與結構密實度。
(2)材料
樹脂:常和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和乙烯基酯樹脂;
纖維:任意種類普通織物。這些工藝方法縫編材料很好用,因其間隙使得樹脂快速流動;
芯材:除蜂窩外,各種芯材均可用。
(3)優點
1)同RTM,但製品僅一面光,不似RTM兩面光;
2)由於模具一半是真空袋,主模具僅需較低強度,故模具成本甚低;
3)可製造大尺寸產品;
4)通常的濕法鋪層工具可改進以用於這些成型法;
5)一次作業即可生產芯材結構。
(4)缺點
1)要完成好相對復雜的操作過程;
2)樹脂粘度必須非常低,限制了製品的力學性能;
3)鋪層未浸到樹脂而造成的廢品浪費甚大;
4) SCRIMP的一些工藝要素已被專利所限。
(5)典型產品
小艇半成品、列車和卡車車身面板。

8. 漆包線型號QZ系列、QZY系列、QA系列有什麼區別

漆包線型號QZ系列、QZY系列、QA系列的區別只是所用的絕緣材料不同。

QZ系列屬於聚酯漆包線,另外QZY屬於聚酯亞胺漆包線,最後QA屬於聚氨酯漆包線。

漆包線是指用絕緣漆作為絕緣層纏繞電磁線圈的金屬線,也稱為磁線。漆包線是電機、電器及家用電器、電信及電子儀器電磁繞組的主要和關鍵原材料。

(8)聚酯醯亞胺樹脂伸長率擴展閱讀:

漆包線廣泛應用於電感器、變壓器等產品中,由導體(銅線)和絕緣層(瓷膜)兩部分組成。一般來說,有兩種類型的漆包線:

按絕緣材料分:縮醛漆包線、聚氨酯漆包線、聚氨酯漆包線、改性聚酯漆包線、聚酯醯亞胺漆包線、聚酯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漆包線、聚醯亞胺漆包線。

按溫度等級劃分:分為130°C、155°C、180°C、200°C、220°C。

漆包線是電機、電器和家用電器的主要原材料。特別是近年來,電力工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家用電器的快速發展為漆包線的應用帶來了更廣闊的領域。

9. 張藝的科研項目

1、新型可反應性可溶性聚醯亞胺的制備及其在電子材料中的應用(5087311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01.~2011.12.),項目負責人
2、新型高可紡性液晶聚酯醯亞胺的制備及其共混改性研究(50473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5.1.-2007.12.),項目負責人
3、新型液晶性有機薄膜晶體管材料的合成與性能研究(5077309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8.01~2010.12),主要參加者
4、節能冰箱用低導熱系數聚氨酯硬質泡沫塑料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2008B090500196),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2009.01.~2010.12.),項目負責人之一
5、多層剛撓結合印製線路板材料的研製及應用(2007A090604006),粵港澳招標項目,(2008.01.~2009.12.),項目負責人
6、絕緣高導熱特種工程塑料的制備及產業化關鍵技術---全芳液晶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開發研究(2007A010500001), 2007年廣東省高新技術領域重點項目,2008.01~2010.12),參與
7、冰箱用高分子材料關鍵技術研究,15萬,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2009.1.~2009.10.),項目負責人
8、HDPE塑料沙缸用玻璃纖維增強熱固性復合材料的研製與開發,意萬仕(中山)泳池設備有限公司,(2008.08.1~2009.01.30),項目負責人
9、協助建立「塑料原材料質量控制與研發工程中心」的咨詢及技術服務,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2008.01.3.~2008.6.30.),項目負責人
10、塑料材料二次料使用比例對產品的影響及其檢驗方法的研究,廣東美的製冷設備有限公司(2008.01.3.~2008.6.30.),項目負責人
11、反應性丙烯酸酯樹脂的合成及其應用研究,順德普樂美貿易有限公司,(2008.01.~2008.08.),項目負責人
12、合成軌枕材料的研製及其應用開發研究,橫向項目,(2005.3.~2005.12.),項目負責人之一
13、熱致液晶聚酯醯亞胺與PET共混改性纖維研究,中山大學校基金項目 (2005.1.~2006.12.),項目負責人
14、可紡性液晶聚酯醯亞胺的設計合成及其與PET共混體系的研究與應用, 中山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 (2003.1.-2004.12.),項目負責人
15、新型液晶聚合物基無膠撓性電路板基材的研製及應用開發(2006B11801001),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07.1.~2009.12.),第一完成人
16、液晶聚合物在無膠撓性電路板基材上的粘結及應用研究,(0602308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07.1.~2009.12.),第一完成人
17、新型聚酯醯亞胺液晶的設計合成及結構與成纖性能關系研究(20050558001),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第一完成人
18、納米磁靶向場控緩釋葯物載體材料的研製 (2004A10703001),30萬,廣東省科技計劃 (2005.1.-2007.12.),主要參加者
19、屋頂水池二次供水凈化技術研究 ((2004-3-E0301),廣州市科技計劃 (2004.4.-2005.12.),主要參加者
20、新型功能分子復合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 ((20204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3.1.-2003.12),第一完成人
21、可向表面選擇擴散的大分子改性劑的制備及擴散機理研究 (5027304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3.1.-2005.12),主要參加者
22、新型熱致性液晶聚酯醯亞胺及其嵌段共聚物的設計合成及應用 ,廣東省教育廳優秀人才培養基金(2003-2004),主要參加者
23、添加型可擇優擴散大分子表面改性劑的設計合成及其擴散機理研究(20010558002),教育部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2002-2004),主要參加者
24、控制擴散型大分子表面改性劑的設計合成及其應用(990271),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2000.1.-2002.12.),主要參加者
25、微觀纖維增強高分子復合材料的分子設計及機理研究,廣東省高教廳優秀人才培養基金 (2000.1.-2001.12.),主要參加者

10. TMA密度是什麼密度,是指材料處於什麼狀態下的密度啊

偏苯三酸酐(TMA:Tri-Mellitic-Anhydride)
簡稱:偏酐
CAS編號:552-30-7
結構式:
分子量:192.12
溶解性:它易溶於乙醇、丙酮及大多數有機溶劑,它微溶於水,在水中轉化為偏苯三甲酸。
沸點:常壓下為390°C,並在沸點附近分解。
密度(ρ20):1.54g/cm
偏酐是現代新型材料常用的原料。偏酐主要用於生產偏苯三酸酯類增塑劑和聚酯樹脂,當聚酯樹脂和環氧樹脂以1:1左右的比例混合後,即成為環氧-聚酯型的粉末塗料。
偏酐還用在耐熱型的絕緣漆中,用於生產聚酯醯亞胺漆、聚醯胺-醯亞胺漆和改性聚酯漆,用作F級或H級的耐熱絕緣漆。

閱讀全文

與聚酯醯亞胺樹脂伸長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處理廠水力發電 瀏覽:188
電鍍廢水治理方案 瀏覽:999
污水進入雨水井有什麼後果 瀏覽:365
化糞污水池用什麼防腐塗料嗎 瀏覽:130
去除染料廢水 瀏覽:867
污水廠污水含鹽處理 瀏覽:12
污水處理廠碳源每年用多少 瀏覽:737
pp材質超濾膜截留分子量 瀏覽:401
84消毒液為何能夠除垢 瀏覽:784
沁園凈水機過濾器多少錢 瀏覽:862
瓶子怎麼簡單的做一個飲水機 瀏覽:937
凈水器產多少廢水 瀏覽:432
深井水拿水垢 瀏覽:250
蒸餾出來的精油有雜質 瀏覽:347
風扇出口過濾器 瀏覽:994
水處理生產廠家排行 瀏覽:947
呂梁購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70
陽離子交換膜允許什麼粒子通過 瀏覽:117
醫院含氰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970
地下小棚進污水怎麼辦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