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柑橘樹脂病用葯

柑橘樹脂病用葯

發布時間:2022-03-04 16:14:51

㈠ 柑橘樹脂病怎麼治啊有什麼特效葯嗎

有啊。
1、噴霧:於春抄季萌芽期、花謝2/3及幼果期時,將《中葯殺菌劑--靚果安》按500-800倍液稀釋,進行全株(枝、葉及主幹)均勻噴霧,有效預防樹脂病、腳腐病、炭疽病、瘡痂病、潰瘍病等病害,同時增強植株免疫力,提高株體抗病能力。
2、塗抹: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用銳利刀刮除病部組織深劃至木質部,再用《潰腐靈》原液或者稀釋5倍塗抹病部,3天塗1次,連塗2次。
農業防治:
1、剪除病枝,收集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
2、應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特別要注意防凍、旱澇、日灼,避免造成各種傷門,避免或減少病菌侵染。

㈡ 如何防治柑橘樹脂病

柑橘樹脂病的防治應採用加強田間管理和葯劑防治相結合的方法。第一,預防樹脂病重在加強管理,增強樹勢,特別是要做好防凍工作。在採收前後,要施足農家肥料,並在根部培土鋪草;結果多的樹要加大施肥量,在含鹽量高的地區,要加強養淡措施;做好冬季清園工作,減少果園病原菌來源。對枝葉稀疏的大橘樹及幼樹、苗木等,在盛夏高溫時要塗白;塗白劑的配方:生石灰5千克,食鹽250克,水20~25升。此外,還應注意排澇和防旱,防治其他病蟲害。

第二,適時做好葯劑防治。結合瘡痂病等其他病害的防治,在春芽萌發期噴1次0.8∶0.8∶100波爾多液,花落2/3時及幼果期各噴1次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對已發病的枝幹,採用縱刻病部,塗葯治療的方法。塗葯時間為4~5月和8~9月,每周1次,共塗3~4次。塗葯前先用利鑿徹底挖去病部,用75%酒精消毒,再塗葯。葯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25%甲霜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58%代森錳鋅·甲霜靈(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50%瑞毒銅可濕性粉劑或80%三乙磷酸鋁(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00倍液、15%消病靈水劑100倍液、64%惡霉靈+代森錳鋅(殺毒礬)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1%硫酸銅、1%乙蒜素(抗菌劑402)、4%~10%冰醋酸液、1∶4食用鹼水等。

㈢ 柑桔樹脂病用什麼葯好

柑橘樹脂病,果實受害:初期出現在果蒂附近呈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後變深褐色擴大到回臍部,先爛果心,最答後致全果腐爛,故有「穿心爛」之稱;病果皮堅韌,有革質感。新葉、嫩梢和幼果受害:表面有黃褐色或黑褐色硬膠質小粒點,成為「沙皮」,受害幼果上粒點邊緣有裂痕,病健分界明顯,影響果實生長停滯,發育不良。枝條受害:樹枝抵制力較弱的枝條受害不形成沙皮,而形成褐色病斑,病健交界處有小滴樹脂滲出,嚴重時整枝枯死。防治方法: ①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好防寒工作,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在氣溫下降前,對1~3年生的幼樹進行培土或裹塑料袋防寒,對大樹培土;剪除病枝梢,集中燒毀。②每年春芽萌發前可採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一次。

㈣ 化學防治柑橘樹脂病的方法是什麼

對樹脂病的葯劑防治一般採取5次常規用葯的方法,用葯時間分別是專:30%春芽萌發達屬0.3cm左右時、花落2/3時、幼果直徑1.5~2.0cm時、梅雨季節過後和8月天氣悶熱潮濕時。果實自幼果期至膨大期應重點進行該病的防控,若遇上梅雨期超長或者梅雨季節過後持續降水應增加防病次數,具體防治指標為在4~9月中若遇持續5天以上降水即應搶降水間隙用葯防治。

㈤ 柑橘樹脂病的病原是什麼

柑橘樹脂病的病原為:有性階段稱柑橘間座殼,屬子囊菌亞門間座殼屬真菌。專無性階段稱柑屬橘擬莖點霉,屬半知菌亞門擬莖點霉屬真菌。

子囊殼球形,單生或群生,埋生於樹皮下黑色子座中,具長喙,偶有分枝,基部略粗,先端漸細,突出於子座外,呈毛發狀,肉眼可見。子囊無色,無柄,長棍棒狀。內含子囊孢子8個。

子囊孢子無色,雙胞,隔膜處縊縮,長橢圓形或紡錘形,內含油球4個。分生孢子器在表皮下形成,球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具瘤狀孔口。

分生孢子有兩種類型:一為卵形,無色,單胞,內含1~4個油球,一般2個;另一種為絲狀或鉤狀,無色,單胞。前者易萌發,後者則否。

㈥ 柑橘樹脂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及時防治害蟲,避免造成傷口。

(2)葯劑防治參照柑橘瘡痂病有關防治時間及使用葯劑種類。

㈦ 柑橘樹脂病是什麼病,怎麼防治

柑橘樹脂病又叫流膠病,防止該病在早春前,鋸除枯死枝,集中燒毀回,減少桔園菌源。若枝幹答發病,則需將壞死腐爛組織清理一下,用刀片在枝幹上縱劃幾道,用流膠病特效素塗刷枝幹,以殺死木質部的殘余病菌,連續塗抹3次左右,

㈧ 柑橘樹脂病的發病症狀有哪些

柑橘樹脂病又稱沙皮病,為害柑橘枝、干、葉和果實。枝幹受害,常發生於主幹分叉專處或主屬幹部。病部皮層組織松軟、壞死,呈灰褐色或紅褐色,滲出褐色的膠液,具惡臭。在高溫乾燥情況下,病部乾枯下陷,微有裂縫,皮層開裂剝落,木質部外露,四周隆起的疤痕,有的皮層不剝落,但病、健交界處,有明顯隆起的界線。病部生出許多小黑粒點。葉與未成熟果實受害,病部表面生有許多紫黑色膠質狀小粒點,略隆起,表面粗糙,狀若沙粒,故又稱沙皮病。貯運期間侵害果實,常自蒂部開始發病。病部初呈水漬狀,黃褐色,革質,並向臍部擴展,邊緣呈波紋狀,褐色。果心腐爛較果皮快,當果皮變色延及果面1/3~1/2時,果心已全部腐爛,故有「穿心爛」之稱。病果味酸苦,病菌可穿透種皮,種子變褐色。

㈨ 老師,柑橘樹脂病用什麼葯比較好同時還有好嚴重菁苔,芥殼蟲。

柑橘樹脂病,先用利刀將膠狀物刮除干凈後,再用辛菌胺乙酸鹽加萘乙版酸,或甲基硫菌靈加權吲哚乙酸,或多菌靈加吲哚丁酸等塗抹樹干傷口,每5~6天一次,連續2~3次,即可控制發病,並使患病植株恢復正常生長。
柑橘樹上的青苔,用乙蒜素,或氯溴異氰脲酸,或波爾多液,或氫氧化銅,或春雷王銅等葉面噴灑防治效果很好,毎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2~3次,即可將其除去。
柑橘蚧殼蟲。用噻嗪酮或噻蟲嗪或苯氧威或啶蟲脒或毒死蜱或藜蘆鹼或苦參鹼等葉面噴灑,只要噴灑到蚧殼蟲上,就能將蚧殼蟲殺死。防治蚧殼蟲時必須要注意,不要用高毒劇毒的殺撲磷(速撲殺)防治,以免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㈩ 柑橘樹脂病怎麼防治。

柑橘樹脂病又叫砂皮病、蒂腐病,是我國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國各橘區均有分布。本病原菌侵染枝幹所發生的病害叫樹脂病;侵染果實使其在儲藏時腐爛叫蒂腐病;侵染葉片、枝及幼果,使之發生黑斑,叫砂皮病。3種病均屬同一病原,可以互相感染。
柑橘樹脂病又可分為流膠型和乾枯型兩種。流膠型症狀在發病部位有褐色膠液流出,皮層呈褐色,組織松軟,病斑乾枯後下陷,死皮開裂脫落,露出木質部。多在甜橙類、溫州蜜柑和槾橘等品種上發生。乾枯型症狀與流膠型的不同之處,在病部乾枯下陷後,皮層開裂不嚴重,被害層保持較長時間不脫落,病斑四周有明顯的隆起疤痕。這種症狀多在本地早、早橘、朱紅、乳橘和南豐蜜橘等寬皮柑橘上發生。兩種類型症狀的病原菌,均能很深地侵入木質部,使木質部變為淺灰褐色,在病部與健部交界處,有1條很明顯的褐色帶痕;將患病木質部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可見到大量的褐色膠液和菌絲體,使植物輸導組織功能喪失,引起病株死亡。
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砂皮病,主要為害新葉、嫩枝和未成熟的果實。在患病組織表面有許多散生或密集的紫褐色至黑褐色硬質膠點,略突起,如砂粒附著。病菌僅為害表皮及表皮下的5~6層細胞。因此,發病遲的對果樹影響不大,發病早的則使患病組織發育不良;有時在果皮表面還會出現龜紋狀或流淚狀症狀。另一種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蒂腐病,本書在果實病害部分已經敘述。

閱讀全文

與柑橘樹脂病用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雨污水處理cad圖 瀏覽:874
氨氮蒸餾和絮凝沉澱 瀏覽:530
收費單上排污水是什麼意思 瀏覽:624
雷凌豪華雙擎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708
餐飲污水都有什麼成分 瀏覽:952
海爾的飲水機質量怎麼樣 瀏覽:788
醋去水垢是酸鹼中和嗎 瀏覽:632
ro膜用哪個好 瀏覽:46
水垢成分分析 瀏覽:481
排核污水中國怎麼處理 瀏覽:750
酚型離子交換樹脂強酸 瀏覽:226
鏈板斗式提升機逆止器 瀏覽:563
飲水機怎麼用空瓶子製作 瀏覽:862
過濾污水的陶制鋁料 瀏覽:767
清遠車用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350
塗料行業酯化廢水 瀏覽:599
污水處理池怎麼曝氣 瀏覽:343
飛利浦空氣凈化器怎麼顯示無數字 瀏覽:819
億家凈水器哪裡買 瀏覽:354
反滲透停用一周時應用什麼保護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