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最早的樹脂鏡片

最早的樹脂鏡片

發布時間:2022-03-02 19:04:42

樹脂鏡片多久更換一次

用樹脂鏡片好每2~3年更換一次,如果鏡片「超期服役」,很可能會導專致眼睛近視度數加深屬。

樹脂鏡片表面很容易被磨損,正常使用情況下,2~3年後鏡片基本被磨損了,開始變得模糊,使用者往往要靠眼睛自身調節視物的距離,會加重近視的程度。要是平時使用不當,鏡片磨損的時間則更早。同時,近視患者一般應該在兩年左右重新驗光,調整度數。因此,樹脂鏡片在2~3年就要「更新換代」了。

② 樹脂眼鏡片的壽命一般幾年

一般來說加膜的很快會毛,幾個月的時間吧。但是如果是豪雅或依視路等好牌子的回會答保到兩年開外才開始起毛。但好牌子的和普通的加膜鏡片起毛時又有不同:好的鏡片即使三年之後起毛了也不太會影響你的視覺效果,而普通的用兩年會相當毛,有明顯的不適感。
當然如果你選擇加硬不加膜的鏡片一兩年之後依然和新的沒啥區別。
接下來看你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決定哦。

③ 樹脂鏡片品牌排名

依視路、豪雅、蔡司、蘇拿依視路——依視路是由法國兩家光學公司依視(Essel)和視路(Sillor)1972年合並而成的光學集團,而依視與視路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150年前。 四眼論壇
1849年,三位雄心勃勃的眼鏡製造商在法國巴黎的東郊成立了一家名為兄弟合作社的企業,不長時間,兄弟合作社通過入會與兼並發展成為一家頗具規模的眼鏡生產聯合會,到1964年,聯合會正式定名為依視光學公司。其間,依視光學公司曾推出無框、半框鏡架和雙光、漸進多焦點鏡片等多項革命性的產品。而視路的創始人Georges Lissac,1938年,在巴黎開了一家眼鏡店,這家眼鏡店不同凡響地首創了鏡架挑選、驗光、割邊和裝配一條龍,不久還引進了當時較為先進的驗光儀器,從而一改過去顧客試戴眼鏡舒適就成的落後方式。此舉使Lissac的眼鏡店很快便擴張為法國工業協會SIL,尤其是在1959年,Lissac向全球推出輕巧不碎的樹脂鏡片後,他的企業發展速度如高速快車。1969年,Lissac的企業重組並更名為視路。1972年,依視與視路兩強聯手,依視路集團展開了它的全球發展與推廣攻勢。 四眼論壇
1996年,依視路進入中國上海。上海依視路成立之初,便給自己定下了一個"讓客戶認識依視路,了解依視路"的大目標,並誓言要將這一國際知名光學品牌全面推向中國鏡片市場。5年之後,依視路實現了這一目標。從1996年到今天,上海依視路僅銷售公司部分就已擁有150餘人,在北京、廣州均成立了分公司和加工車房,年生產樹脂鏡片達一千萬片,產品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 四眼論壇
豪雅——HOYA(豪雅)集團在1941年創建於日本東京。豪雅株式會社創建之初,是一家生產特種光學玻璃的工廠。時光荏苒,豪雅依託自身光電技術潛力與成功通過資本化營運,且不斷進行多次技術革新與開發高新技術產品,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電子光學、視力保護、水晶製造三大部門的多元化集團企業。 四眼論壇
豪雅是一個多元化的集團公司,其中脫穎而出的視力保護部則屬公司的中堅。1958年,視力保護部開始製造眼鏡用玻璃鏡片,1965年開始樹脂鏡片的生產,繼而又於1967年開發成功漸進多焦點鏡片。豪雅視力保護部的產品製造工藝、技術指標均採用統一的日本HOYA標准,特別是1.71高折射率樹脂材料、高清晰鍍膜、漸進鏡片三維符合設計等的開發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現在,HOYA生產的眼鏡片、隱形眼鏡、人工晶體、高級鏡架及驗光、加工器械被廣泛接受,獲得普遍好評。其中,豪雅眼鏡片不僅在日本市場上高踞首位,即使在全世界高級樹脂鏡片領域,其品質和性能均屬前列。在以德國、英國為中心的歐洲,豪雅眼鏡片也佔有極高的市場份額。 四眼論壇
豪雅緻力於全球建立市場網路以擴大國際性經營范圍的同時,亦在3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90個辦事處和36個車房(工廠),1995年豪雅進入中國,投資2500萬美金建立了年產優質樹脂鏡片逾千萬片的豪雅(廣州)光學公司。 四眼論壇
蘇拿——1956年,在澳大利亞南部的阿德雷德市一間簡陋的車庫里,幾個光學工程師研製出一種不易破碎而又輕盈的塑料鏡片,即現在謂之的CR-39樹脂光學鏡片。這幾位身在陋室壯心不巳的光學工程師堅信,這種利用CR-39樹脂材料做成的鏡片是一項革命性的創舉,它一定會取代傳統的玻璃鏡片--這就是蘇拿光學集團令人感慨且又肅然起敬的昨天。 四眼論壇
而今,蘇拿光學集團已發展成為一家在美國紐約上市的國際性光學公司,特別是1988年總部遷往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後,公司的發展更為迅猛,其分公司和銷售網路遍布世界,在全球擁有十幾個生產基地和員工7,000多人。每周,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消費者,從蘇拿在17個國家的41個分銷中心的20,000種不同的產品中,選購超過一百萬副的鏡片。今天蘇拿人自豪地宣稱,全世界有超過一億人配戴蘇拿樹脂鏡片。 四眼論壇
蘇拿是研製樹脂鏡片的先驅者,亦是第一家把樹脂鏡片帶入中國市場的公司。為提高中國消費者的視力健康,自然也為掘第一桶金的蘇拿,1991年在西安建立了我國最早的眼鏡合資企業;1995年,又在廣州設立蘇拿中國總部;1998年則乾脆在廣州九佛投資3000萬美元設立了一家擁有員工近400人,生產能力日產達90000片的大型獨資工廠;並相繼在廣州、北京、武漢、成都等城市建立了鏡片加工及銷售公司,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 四眼論壇
蔡司——1846年,具有遠見卓識的卡爾·蔡司先生在德國創建了後來大名鼎鼎的蔡司光學公司。所謂卡爾·蔡司先生遠見卓識,是他始終不渝地抱定科技為先的宗旨,故蔡司公司草創之初他就三顧茅廬,誠邀著名的玻璃製造商修特先生和科學家阿貝博士加盟公司的高層管理,阿貝博士的偉大發現--鏡片色散現象--直到今天都還使我們受益匪淺。不言而喻,阿貝博士的加盟無疑為蔡司公司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四眼論壇
因蔡司、修特、阿貝三位創辦人的專業背景和經營理念,蔡司公司堅持光學理論為指導,以科技領先為宗旨,生產最佳質量的鏡片滿足消費者需要為目標,在19世紀末,公司便成為全球知名的企業。到了20世紀,蔡司公司更是發展成為世界性高新技術產業的先鋒,在航天、醫療、光學、檢測、激光等領域皆位居領先地位。今日,蔡司的光學部門在德國Aalen設有最先進的鏡片製造工廠,是全球最大的零訂單和物流中心之一,該中心每日收到的鏡片訂單超過4萬片。 四眼論壇
1996年,蔡司樹脂鏡片進入中國,而早在二十世紀初葉,蔡司的光學玻璃鏡片就戴在了我國眼鏡族的臉上。但蔡司鏡片目前尚未在中國設廠生產,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皆由國內一家眼鏡公司全權代理。依視路"看世界更美好"是依視路一貫追求的目標,"以人為本,以質取勝"則是依視路經營理念的基本要點。依視路認為:人才的競爭是一切競爭的根本,只有具備職業道德的專業能力的人員,企業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品牌形象的樹立和被消費者認同才能成為現實。所以,依視路不以短期贏利為目的,而是側重於公司及品牌的建立,以長期的市場佔有率為主要目標。同時,與零售商及經銷商建立良好的關系,使之長期共同發展,追求一種真正的"雙贏"格局。 四眼論壇
依視路在中國6年來的發展歷程,其實也是一個樹立品牌形象的歷程。為適應中國市場,依視路有選擇地引進了集團的鑽晶加膜片、宇宙片、萬里路漸進片等高新科技產品。並採用了白晶浸泡式加硬方法和納米技術的超微粒合成材料鍍制於鏡片表面等最新加工工藝來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基於此,依視路視質量為企業生命,對鏡片的質量把關嚴格到近乎苛刻的程度,哪怕是只有一絲一毫瑕疵的鏡片,都會被判為不合格作廢品銷毀。 四眼論壇
對品牌負責,就是對消費者和客戶的負責,這就是我們的品牌策略!依視路如是說。 四眼論壇

④ 我國歷史上就有人戴眼鏡了,那麼最早的眼鏡是誰發明的

現代社會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普及,人們用眼需求較以往增大,近視人數大幅增長,眼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東西。

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明代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就有一位戴著眼鏡的老人。

清乾隆年間,我國已能生產眼鏡,直到至清嘉慶年,眼鏡普及。

既然眼睛在我國的歷史由來已久,那麼最早的眼鏡是由誰發明的呢?

眼鏡最早出現於1289年的義大利佛羅倫薩。據說,在如今發揮了大作用的眼鏡是由一位叫作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羅馬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

自從13世紀人類發明鏡片以來,一直用水晶玻璃製做鏡片,1937年在法國發明了一種叫壓克力的塑料眼鏡片,雖然這種眼鏡不容易破碎,但是清晰度相對較差。後來一位工程師又從製作飛機座艙的材料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樹脂鏡片,從此以後,這種鏡片便一直被沿用到今天。

⑤ 最早的鏡片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才料是什麼

1268年,羅吉爾·培根最早記錄了用於光學目的的透鏡。用天然水晶石。在歐洲,最早的眼鏡出現在義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最早有眼鏡的畫像《Hugh of Provence》是Tommaso da Modena於1352年繪制的。

據說是一位名叫阿爾馬托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

美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身患近視和遠視,1784年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1825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利發明了能矯正散光的眼鏡。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明代已有西方的眼鏡經過西域或南洋傳入我國。



(5)最早的樹脂鏡片擴展閱讀: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的配鏡技術傳入我國,為眼鏡行業的崛起開辟了新的道路。清朝末年,首先是英國人約翰·高德(J。hnGoddard),在上海開設了「高德洋行」,專營機磨檢光眼鏡。之後其他洋人接因而來。如托極司(TobiM)開設了「明晶洋行」,英籍猶太人雷茂頓開設的「雷茂頓洋行」等。

至此以後,到1911年曾經在「高德洋行」工作的中國人籌資開設了「中國精益眼鏡公司」。由於精益眼鏡公司的開業,使我國眼鏡行業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在驗光配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革:

①開始廢除了舊式店鋪沿用已久的「對光牌」驗光配鏡,採用了主客體相結合的驗光技術。

②淘汰了純手工操作製做鏡片的方法,設置了機械研磨加工設備,發展了研磨技術,這時不僅能磨製各種不同性質、不同規格的鏡片,還開始自製式監制各類鏡框(架)。

③在檢、磨、割、裝、矯、制等技術方面,由於採用了一些國外的新技術和設備,因而培養了一代製做眼鏡的專業人才,為我國眼鏡行業很快形成一支新的技術隊伍,打下了堅實基礎。

⑥ 樹脂鏡片的使用年限是多久

樹脂鏡片的壽命是半年。

2個月左右鏡片就開始發黃,這樣會降低鏡片的透過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視物的清晰度,而且由於使用過程中鏡片會有劃傷,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從而造成視疲勞,不利於眼鏡健康。

樹脂鏡片是一種用有機材料製作的鏡片,內部是一種高分子鏈狀結構,聯接而呈立體網狀結構,分子間結構相對鬆弛,分子鏈間有可產生相對位移的空間。光線可透過率為84%-90%,透光性好,同時光學樹脂鏡片抗沖擊力強。

樹脂可分為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兩種。天然樹脂是一種來自多種植物,特別是松柏類植物的烴類(碳氫化合物)分泌物。因為它特殊的化學結構及可以作為乳膠漆和膠粘劑使用而被重視。

⑦ 樹脂做眼鏡片源於什麼時候

樹脂鏡片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最主要的一種是雙酚A為單體制備的)。重量輕,抗沖擊性能好,能擋紫外線。聚碳酸酯是上世紀70年代開發的太空材料,用於航空航天和防彈玻璃。民用上最初大量用於壓制音樂CD光碟。當時主要生產商是通用電器(GE)。聚碳酸酯在八十年代初用於眼鏡片。最初的聚合物質量不佳,鏡片生產廠抱怨也不管用,因為產值太低不能引起GE的重視。但當CD生產廠威脅不再使用聚碳酸酯製造CD的時候,GE不得不對聚碳酸酯展開進一步研究,在短時間內提高了聚碳酸酯的質量,從而可以用於鏡片製造。當然後來也對製造工藝如模具等進行了諸多改進。

⑧ 樹脂鏡片使用期限為幾年

一般是1-3年的期限。

⑨ 二百年前有沒有樹脂鏡片

1954年法國依視路公司一位工程師從製作飛機的材料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樹脂鏡片。所以在200年前還沒有樹脂鏡片的,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最早的樹脂鏡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濾水器濾芯堵塞怎麼回事 瀏覽:762
生活污水cad管道圖 瀏覽:961
五大工業廢水 瀏覽:520
歐可尼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778
家用空調外機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408
掛壁空調濾芯如何拆 瀏覽:471
飲水機插線板壞了怎麼辦 瀏覽:460
華凈時代凈水器多少錢 瀏覽:853
同軸式提升管反應器 瀏覽:845
過濾減壓閥功能 瀏覽:390
化水反滲透膜 瀏覽:359
離子交換器去除氯離子 瀏覽:970
長安悅翔v3的空氣濾芯什麼樣子 瀏覽:300
寶馬2系單門的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295
賀眾牌飲水機rr什麼意思 瀏覽:170
凈水直飲水機執照范圍加什麼 瀏覽:774
在天津哪裡可以考污水處理工 瀏覽:96
江蘇村鎮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745
高壓制氧要多少污水 瀏覽:222
微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多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