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響超濾膜運行的因素有哪些
溫度對產水量的影響:
溫度對超濾膜系統的水分子的活性增強,粘滯性減小,故產水量增加。反之則產水量減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濾膜系統在冬天和夏天的產水量的差異也是很大的,溫度與產水量的關系是成正比的。一般在允許的溫度條件下,溫度系統約為0.0215/1°C,即溫度每上升一度,則相應的產水量增加2.15%,因此可以使用調節水溫的方法來實現超濾系統的產水量的穩定一致。
水質變化:
一方面,進水水質經由10μ過濾後,保證濁度小於1NTV,濃度不大於百分之五,且水溫應在5至40攝氏度之間,壓力應不大於0.2MPa,在此基礎上,保證進水回收率在80%以上,酸鹼度為2至13之間。另一方面,水質異常也是影響超濾出水量的重要條件,包括在雨季,原水中所蘊含的顆粒物、懸浮物會增多,使濁度達不到相關要求。加之進水的主要來源是地表水,所蘊含的有機物較多,在壓力不均衡和連接不緊密的情況下會混入一定質量的生水,被截留於超濾膜表面,致使定期的清潔難以維持,直接導致超濾出水量降低。
操作壓力對產水量的影響:
在低壓時超濾膜的產水量與壓力成正比關系,即產水量隨著壓力升高而升高,但當壓力值超過0.3mpa時,即使壓力再升高,其產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於在高壓下超濾膜被壓密而增加透水阻力所致,因此在超濾系統設計應注意;
超濾過程:
原水在管道內或管道外流動,小分子溶質及溶劑穿過膜逐漸形成超濾液,並降低濃度,成為濃縮液,從而實現小分子溶質和溶劑分離和濃縮。超濾過程具有動態性,且膜不易堵塞,但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產生吸附作用,使超濾膜表面形成殘渣等物質。因此,超濾的各項特徵是保證出水量的必要條件。
進水渾濁度對產水量的影響:
進水濁度越大時,超濾膜受到影響的產水量越少,而且進水濁度大更易引起超濾膜的堵塞,在確定超濾膜產生量時也應考慮進水濁度的影響,一般可採用以下方法降低濁度的影響;
A、 增加前級預處理降低原水濁度;
B、 使用錯流過濾方式,並降低系統回收率;
流速對產水量的影響:
流速的變化對產水量的影響雖不像溫度和壓力那樣明顯,流速過大時反而會導致膜組件的產水量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由於流速加快增加了組件壓力損失而造成的,因此在設計超濾系統流速時,一定要控制在給定的流速范圍內,流速太慢影響超濾分離質量,容易形成濃差極化,太快則影響產水量。
Ⅱ 哪些因素會影響超濾膜組件截留分子量
會影響超濾膜組件截留分子量的因素:
1、進水壓版力對納濾膜的影響
進水壓力本身並權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是進水壓力升高使得驅動納濾膜的凈壓力升高,使得產水量加大,同時鹽透過量幾乎不變,增加的產水量稀釋了透過膜的鹽分,降低了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由於過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濃差極化,又會導致透過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產水量,使得脫鹽率不再增加。
2、進水TDS含鹽量對納濾膜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粉或有機物濃度的函數,含鹽量越高滲透壓也增加,進水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凈壓力將減小,產水量降低。透鹽率正比於膜正反兩側鹽濃度差,進水含鹽量越高,濃度差也越大,透鹽率上升,從而導致脫鹽率下降。
納濾膜的應用非常廣泛,在醫療、環保等等的行業都有所涉及,為了確保其應用性能的穩定性,應注意進水壓力及進水TDS含鹽量對納濾膜的影響。
Ⅲ 反滲透設備膜分離過濾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反滲透設備膜分離過濾技術應用注意事項
反滲透過濾設備當中有很多技術,其實每個設備的技術針對的工程也是不同的。RO(ReverseOsmosis)反滲透技術是利用壓力表差為動力的膜分離過濾技術,源於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後來逐漸應用於民用。
RO技術在反滲透超濾設備當中有什麼特點呢,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嚴格區分開來。
由於一般性的自來水經過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5μs/cm(RO膜過濾後出水電導=進水電導×除鹽率,一般進口反滲透膜脫鹽率都能達到99%以上,5年內運行能保證97%以上。對出水電導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採用2級反滲透,再經過簡單的處理,水電導能小於1μs/cm),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
【反滲透設備出現的問題】
反滲透設備的關鍵是水廠的一個程序,它擁有的設備,精度和較高的工作壓力。系統的運作有直接影響水質,反滲透設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運行條件
反滲透設備反滲透膜(RO膜),高壓泵和保護反滲透膜過濾器的安全設置。保安過濾器具有過濾孔徑5微米過濾器。這些過濾器將過濾掉任何大於5微米的顆粒大小。有上下游的反滲透膜,否則容易反滲透膜表面結垢的保護作用。較常用的半透膜聚醯胺膜,膜型復合膜的體積類型,膜脫鹽率可以達到99.5%。反滲透膜是易受水的PH值,余氯,水的溫度,因此在水質上運行的反滲透膜的影響,有嚴格的要求:
PH值:3至10
:
淤泥密度指數值:
水溫:
比任何超出范圍的指標,有可能滲透膜變形,從而影響水的質量和縮短膜的使用壽命。和不同類型的電影對水質的要求是不同的。調試前由反滲透膜製造商提供的指示確認。
二,運行前的准備工作
作為高壓設備的操作運行前為保護設備和儀器儀表和安全方面的原因,反滲透,應該按照操作程序確認並調整好閥門打開,如下:
一個完全開放的安全過濾器進水閥門,打開高壓泵進口閥
2,打開高壓泵水閥門圈
3,打開RO進水閥圈
4,濃度水管針閥旋轉的三倍半
5,完全打開出口閥門,水的生產和濃水出口閥
6,所有取樣閥和清洗閥被關閉
7,將顯示所有的壓力閥打開一個半開放的狀態
三,試運行
當確認上述條件得到滿足,你可以啟動高壓泵,並投入試運行。反滲透設備也是一種液-液分離設備,只有當供水壓力高於滲透壓,水可以通過反滲透膜,從而達到脫鹽的效果。這種現象從給水(濃水)壓力和滲透壓(滲透壓半透膜和類型的類型而異)之間的壓差(Δp)為驅動力,壓差,可以安裝在RO入口截止截止閥(閥5),濃水管線壓力調節針型閥(閥13)來調節控制。第一RO入口截止閥來調節用水總量(11抄表和流量計12),設計成水。壓力調節針型閥(閥13),准確地調節產水和濃水的壓力,流量,水的生產時間比設計值,表明供水(厚水)壓力太小,即壓差值是太小了,針閥將關閉小,以增加濃度的水(水)的壓力,直到水的生產等於設計值。
【反滲透純水機與反滲透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斷關注的水質問題,水處理設備,一些專家看到了機會,生產和研發的人需要水凈化產品。反滲透純水機的發明,是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反滲透技術。反滲透技術的使用,新的熱源水行業。
購買凈水機,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反滲透水,它的作用。反滲透水是一套微過濾,吸附,超濾歲帶,反滲透,紫外線殺菌,超凈化技術,將直接進軍超純水設備。反滲透(RO)膜反滲透裝置的核心部件。純凈水是瓶裝水的反滲透機沖銷制清新,更健康,更安全,它使用范圍非常廣泛。反滲透技術是當今最先進,最有效的節能膜分離技術。原則是不能對其他物質,這些物質和水為基礎的解決方案,通過半透膜的滲透壓較高。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只有約10A),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如(去除高達97%-98%)。反滲透水五種類乎判蘆型的過濾器的水平,與五個級別,能夠進化出絕對純凈水過濾器。通過反滲透凈水器,水果和蔬菜的水凈化清新,水質純凈,煮飯更香美更漂亮,柔軟的衣服,改善亞健康。凈水器是最健康的飲用水,安裝在機櫃下的新鮮過濾,新鮮的飲用水凈化機在中國已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凈水器以市政自來水為原水,結合各種過濾器和過濾材料,去除有害物質,保持水的生理活性,以確保不僅飲用水,烹調餐湯和廚房水之類的健康和安全。對於消費者而言,只是定期更換過濾器即可。
【水處理設備反滲透技術的應用】
1.純水制備與反滲透技術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水處理行業特別是純水制備專業的工藝與設備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進而促進了食品、制葯、化工、電力、生活飲用等領域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反滲透工藝被各行業廣泛接受。
該行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國家對行業水質標準的完善及提高促使相應行業對提高水質的要求增長較快,市場需求較旺;國外膜產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加速了國內膜技術的成熟;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企業購買力加強;市場不斷擴展與生產成本下降形成良性循環;目前反滲透工藝技術的應用發展迅速,技術市場日漸成熟。
2.反滲透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
在國內以反滲透工藝生產純水的最大市場屬電力工業,該行業享受國家優先發展政策,具有雄厚的財力,其工程的數量及規模非其它行業可比,從而使其成為水處理行業的最大用戶,火電廠蒸汽鍋爐給水處理的反滲透工藝已被廣泛接受,並大量採用國產設備,前景良好。制葯工業中,國家葯典對大輸液等規定採用蒸餾法,反滲透技術在片劑、口服液及蒸餾前處理的工藝用水市場已相當可觀,近年來釀酒、飲料等食品行業採用純水勾兌工藝已成趨勢,瓶裝、桶裝飲用純水生產工藝中已大量採用一級或二級反滲透技術。與家用純水器及桶瓶裝水生產線相比,集團用純水機的市場空間也很廣闊,其發展將對改善企業、機關、學校及公共場所的飲水環境提供更實用的設備。
3.純水生產設備的現狀
純水生產設備由多種工藝設備組合而成,涉及的基礎材料、配件及電機、水泵等基礎工業產品很多,其整體設備水平也是國內產品水平的一個縮影,該行業設備目前特點如下:
3.1.以反滲透膜、壓力殼、高壓泵為代表的國內、外高技術產品得到廣泛應用,市場的競爭主要不僅發生在國外產品之間,也發生在國內公司之間。
3.2.超濾、電滲析、精濾、微濾等為代表的主要國產配套設備以其性能、質量及價格等優勢,穩定地佔據了絕大部分國內市場,這充分顯示了我國長期科技投入及相關企業不懈努力在發展民族工業進程中的巨大作用。
3.3.成套設備中反滲透膜等的主設備整體質量與效率普遍提高。
3.4.國產成套設備中重視主要脫鹽設備而忽視預處理的現象較為普遍,此現象也極大的降低了設備的整體設計及運行水平,影響了整體設備的投資效益。
3.5.國內水處理設備製造廠商在中低檔水平設備市場中競爭激烈。
4.我國純水設備發展
1)大力扶植內資反滲透膜組件生產企業,使我國膜組件生產在國際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吸引國際大型反滲透膜生產企業在境內建廠,全面促進該行業發展。
2)純水生產及整個水處理行業的發展給與其配套的國內中小型工業、商業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商機。相關企業應及時生產或引進行業配套的高水平材料、配件,以求與水處理行業同步發展。
3)成套設備生產企業應進一步提高工藝設計水平,提高設備的生產、安裝水平,進而提高設備投資效益、降低能耗、提高原水利用率。具備條件的企業應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以帶動全行業的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bid
Ⅳ 影響納濾膜,超濾膜,RO膜的性能因素有哪些
壓力的影響
進水壓力影響RO和NF膜的產水通量和脫鹽率,我們知道滲透是指水分子從稀溶液側透過膜進入濃溶液側的流動,反滲透和納濾技術即在進水水流側施加操作壓力以克服自然滲透壓。當高於滲透壓的操作壓力施加在濃溶液側時,水分子自然滲透的流動方向就會被逆轉,部分進水(濃溶液)通過膜成為稀溶液側的凈化產水。透過膜的水通量增加與進水壓力的增加存在直線關系,增加進水壓力也增加了脫鹽率,但是兩者間的變化關系沒有線性關系,而且達到一定程度後脫鹽率將不再增加。
由於RO和NF膜對進水中的溶解性鹽類不可能絕對完美地截留,總有一定量的透過量,隨著壓力的增加,因為膜透過水的速率比傳遞鹽分的速率快,這種透鹽率的增加得到迅速地克服。但是,通過增加進水壓力提高鹽分的排除率有上限限制,正如圖1脫鹽率曲線的平坦部分所示那樣,超過一定的壓力值,脫鹽率不再增加,某些鹽分還會與水分子耦合一同透過膜。
溫度的影響
膜系統產水電導對進水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隨著水溫的增加,水通量幾乎線性地增大,這主要歸功於透過膜的水分子的粘度下降、擴散能力增加。增加水溫會導致脫鹽率降低或透鹽率增加,這主要是因為鹽分透過膜的擴散速率會因溫度的提高而加快所致。膜元件能夠承受高溫的能力增加了其操作范圍,這對清洗操作也很重要,因為可以採用更強烈和更快的清洗程序。
鹽濃度的影響
滲透壓是水中所含鹽分或有機物濃度和種類的函數,鹽濃度增加,滲透壓也增加,因此需要逆轉自然滲透流動方向的進水驅動壓力大小主要取決於進水中的含鹽量。如果壓力保持恆定,含鹽量越高,通量就越低,滲透壓的增加抵消了進水推動力,水通量降低,增加了透過膜的鹽通量(降低了脫鹽率)。
回收率的影響
通過對進水施加壓力當濃溶液和稀溶液間的自然滲透流動方向被逆轉時,實現反滲透過程。如果回收率增加(進水壓力恆定),殘留在原水中的含鹽量更高,自然滲透壓將不斷增加直至與施加的壓力相同,這將抵銷進水壓力的推動作用,減慢或停止反滲透過程,使滲透通量降低或甚至停止。RO
系統最大可能回收率並不一定取決於滲透壓的限制,往往取決於原水中的含鹽量和它們在膜面上要發生沉澱的傾向,最常見的微溶鹽類是碳酸鈣、硫酸鈣和硅,應該採用原水化學處理方法阻止鹽類因膜的濃縮過程引發的結垢。
pH 值的影響
各種反滲透和納濾膜元件適用的pH值范圍相差很大,像這樣的超薄復合反滲透和納濾膜與醋酸纖維素反滲透和納濾膜相比,在更寬廣的 pH
值范圍內更穩定,因而,具有更寬的操作范圍。膜脫鹽率特性取決於pH值,水通量也會受到影響。
Ⅳ 超濾裝置進出口壓差超標或產水量顯著減少,應採取什麼措施
超濾裝置運行有幾個參數是需要主要的,表徵著超濾裝置運行正常與否。首先是版運行流量,產水量和濃水量。權其次是進水壓力P1,產水壓力P2,濃水壓力P3。跨膜壓差=P1-(P2+P3)/2,正常情況下跨膜壓差應該是比較小的0.5-1.0bar。記錄初始運行壓力,當跨膜壓差增加0.5-1.0bar,同時產水量肯定也會下降,5%-15%。這時候就是膜污堵了,要化學清洗。超濾膜污堵也有很多類型,無機物,有機物,微生物。這個跟原水的水質有關。無機物一般是用酸(鹽酸等)來清洗,有機物和微生物是用次氯酸鈉和氫氧化鈉來清洗。濃度和化學品種類建議咨詢膜廠家。
Ⅵ 超濾系統穩定運行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一、超濾透過通量 超濾在操作壓力為0.1-0.6MPa、溫度為60℃以下時,其透過通量應在100-500L/(m2.h)為宜,實際中比它要小得多,一般為1-100L/(m2.h)。當超濾透過濃差通量低於1L/(m2.h)時,過程缺乏經濟效益,其原因是濃差極化在膜面上形成的邊界層(或凝膠層),使流體阻力增加,因此必須相應採取一些措施來解決。 1、料液流速 提高料液流速對防止濃差極化、提高設備處理能力有利。但增大壓力使工藝過程耗能增加,結果導致費用增大。一般湍流體系中流速為1-3m/s。 在螺旋式組件體系中,常在層流區操作,可在液流通道上設湍流促進材料,或採用振動的膜支撐物,在流道上產生壓力波等方法,以改善流動狀態,控制濃差極化,從而保證超濾組件的正常運行。 2、操作壓力 超濾膜透過通量與操作壓力的關系決定於膜和邊界層的性質。在實際超濾過程中往往後者控制著超濾透過同量。在用滲透壓模型時,膜透過通量與壓力成正比,而用凝膠化模型時,膜透過通量與壓力無關。此時的透過通量稱為臨界透過通量。實際中超濾操作應在臨界透過通量附近進行,此時操作壓力約為0.5-0.6MPa,除了克服透過膜的阻力外,還要克服通過膜表面的流體壓力損失。 3、溫度 操作溫度主要決定與所處理料液的化學、物理性質和生物穩定性,應在膜設備和處理物質允許的最高溫度下進行操作,因為高溫可以減少料液的黏度,從而增加傳質效率,提高透過通量。溫度與擴散系數的關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μD/T=常數 由上式可見,溫度T愈高,黏度μ變小,而擴散系數D則變大。例如,酶最高溫度為25℃,電塗料為30℃,蛋白質為55℃,制奶工業為50-55℃,紡織工業脫漿廢水中回收PVA時為85℃。 4、操作時間 隨著超濾過程的進行,濃度極化在膜表面上形成了濃縮的凝膠層,使超濾透過通量下降。其透過通量隨時間的衰減情況,與膜組件的水力特性、料液的性質和膜的特性有關。當超濾運行一段時間後,就需要進行清洗,這段時間稱為一個運行周期,當然運行周期的變化還與清洗情況有關。 5、進料濃度 隨著超濾過程的進行,料液(主體液流)的濃度在增高,此時黏度變小,邊界層厚度擴大,這對超濾來說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不利的,因此對超濾過程主體液流的濃度應有一個限制,既最高允許濃度。 6、料液的預處理 為了提高膜的透過通量,保證超濾膜的正常穩定運行,在超濾前需對料液進行預處理,雖然超濾的預處理過程不像反滲透過程那麼嚴格,但這種預處理也是保證實現超濾過程正常運行的關鍵,通常採用的預處理方法有: (1)過濾; (2)化學絮凝; (3)PH調節; (4)消毒; (5)活性炭吸附; 上述預處理方法可以根據料液的性質和需要進行選用。 此外,經超濾回收的水,在使用前還需進行再處理(稱為後處理,如電子工業用水)如脫除CO2、PH調節、過濾、消毒等。
Ⅶ 超濾進水壓力如何控制
超濾膜進水壓力不大於0.3Mpa,一般達到0.2Mpa建議進行化學清洗,進水壓力過大會造回成膜殼、膜絲承壓過大導致膜答絲斷裂影響設備正常運行。
壓差是平時超濾膜運行重要參數,正常運行中超濾膜壓差<0.2um,通常根據超濾膜進水通量下降、壓差上升、進水壓力上升這三項來判斷超濾膜是否需要進行化學清洗。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加強各壓力指標監督。
超濾膜氣洗主要在超濾膜進行反洗時從底部進入空氣使膜絲發生抖動讓附著在膜絲上的雜質脫落,超濾膜氣洗壓力控制十分關鍵,一般不能超過0.2Mpa,過高的氣洗壓力會使膜絲發生斷裂。
Ⅷ 超濾的進出水壓差大了是什麼原因怎麼處理
超濾目前基本上都是採用錯流過濾,既在泵的推動下料液平行於膜面流動,與死端回過濾答不同的是料液流經膜面時產生的剪切力把膜面上滯留的顆粒帶走,從而使污染層保持在一個較薄的水平。
只要料液中有不透過膜孔的物質,特別是在膜表面容易附著的物質就會導致膜表面的污染物的累積造成膜污染,導致通量下降,需要提高通量就必須提高進膜壓力,同時也就造成了膜壓差的增大。
如果是中空纖維超濾膜正常運行中的壓差增大可以通過定時反洗,周期性化學清洗來解決;如果是不正常壓差增大,則需考慮進水條件是否異常(比如是否前端長菌嚴重、是否混入了別的料液或者廢水、前端預處理是否失效),操作參數是否異常(反洗時間、葯劑用量),通過調整操作參數來降低壓差;如果是周期性壓差增大,則需要考慮化學清洗是否到位,是否每次化學清洗都把膜洗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