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血液凈化的其他幾種方法
主要技術: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脈管濾過血液灌流置換療法腹膜透析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系將患者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利用半滲透膜兩側溶質濃度差,經滲透,擴散與超濾作用,達到清除代謝產物及毒性物質,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
方法:動靜脈通道的制備及其類型透析前先建立動靜脈通道,將動脈端血液引入透析器,經透析作用,使血液凈化。然後將凈化了的血液再由靜脈端回輸體內。
①動靜脈保留插管法。一般選用足背動脈和內踝大隱靜脈插管;亦可採用Seldinger擴張性導管穿刺股動、靜脈。適用於急性葯物中毒或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緊急透析者。
②動、靜脈外瘺。可選用橈動脈及其伴行的頭靜脈,用兩根硅橡膠管分別插入動、靜脈的向心端,行皮膚外連接,形成體外分流。適用於急、慢性腎功能衰竭需作長期透析者。
③動、靜脈外瘺。可選用橈動脈及其伴行靜脈作側側或端側吻合;亦可用鈦制輪釘(孔徑為2.0~2.5mm)行吻合術。吻合兩周後,即可在靜脈動脈化處作穿刺,以供血液透析用。適用於長期透析者。
④鎖骨下靜脈導管法。將雙腔導管插入鎖骨下靜脈,血經外套管側孔吸出,流經透析器後,再由內管回輸體內。
2、血液濾過
HF是依照腎小球濾過功能而設計的一種模擬裝置。HF設備由血液濾過器、血泵、負壓吸引裝置三部分組成。
方法
1.建立動靜脈血管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血液濾過器裝置:常用有聚丙烯腈膜多層小平板濾過器(如RP6濾過器)、聚碸膜空心纖維濾過器(如DiafilterTM30Amico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濾過器(如FiltryzerB1型、GambroMF202型)等。
3.將患者的動靜脈端分別與血液濾過器動靜脈管道連接,依靠血泵和濾過器靜脈管道夾子使濾過器血液側產生13.33~26.66kpa(100~200mmHg)正壓,調節負壓裝置,使負壓達到26.66kpa,便可獲得60~100ml/分濾過液,與此同時補充置換液。如每次要求去除體內1000ml液體,則濾出液總量減去1000ml,即為置換液的輸入量。
4.置換液的組成及輸入方法:由Na+140mmol/L、k+2.0mmol/L、Ca++1.85mmol/L、Mg++0.75~1.0mmol/L、Cl-105~110mmol/L、乳酸根33.75mmol/L配成。可由濾過器動脈管道內輸入(前稀釋型)或靜脈管道內輸入(後稀釋型)。
5.根據患者病情,HF2~3次/周,4~5小時/次。[1]
3、脈管濾過
連續性動靜脈血液濾過(,CAVH),CAVH是利用動靜脈壓正常壓力梯度差,連續性地使血液通過小型濾過器,以達到血液濾過的作用。其特點為:低濾過率,不需用血液濾過機和補充大量置換液。特別適用急性腎功能衰竭現場救護。
方法
1.建立動、靜脈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濾過器:常用的有聚碸膜血液濾過器,聚胺膜血液濾過器等。
3.將患者的動、靜脈端分別與血液濾過器的動、靜脈管道相連接,收集超濾液的容器置於病床最低處,使其負壓為392.15Pa(40cmH2O),便可獲得濾出液300~500ml/小時。
4、血液灌流
HP是將患者動脈血引入儲有吸附材料的血液灌流裝置,通過接觸血液使其中的毒物、代謝產物被吸附而凈化,然後再回輸體內。
方法
1.建立動、靜脈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血液灌流裝置由灌流罐、吸附劑、微囊膜組成。用於臨床的主要有白蛋白火棉膠包裹活性炭、丙烯酸水凝膠包裹活性炭和醋酸纖維包裹活性炭等。活性炭通常是8~14目的椰殼炭。
3.將患者的動、靜脈分別與血液灌流裝置的動、靜脈管道相連接,利用血泵維持血液流速200ml/分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3小時,直至臨床症狀好轉。
5、置換療法
血漿置換療法(PlasmaExchangetherapy,PE)
PE系將患者血液引入血漿交換裝置,將分離出的血漿棄去,並補回一定量的血漿,藉以清除患者血漿中抗體,激活免疫反應的介質和免疫復合物。
方法
1.建立血管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血漿分離裝置:多採用醋酸纖維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碸膜所製成的空心纖維型分離器。膜面積為0.4~0.6m2,孔徑0.2~0.6μm,最大截流分子量為300道爾頓。
3.將患者的動、靜脈分別與血漿分離器動、靜脈管道連接,調整血泵速度與負壓,維持血液流速200ml/分,控制超濾血漿量30~60ml/分,裝置時間為90~120分鍾,2次/周,每次超濾血漿總量為4升左右。從血漿濾過器靜脈端回輸4%人體白蛋白林格氏液3.8升(即20%白蛋白400~800ml,其餘為復方氯化鈉溶液)。
6、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為半滲透膜,根據多南膜平衡原理,將配製好的透析液經導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這樣,在腹膜兩側存在溶質的濃度梯度差,高濃度一側的溶質向低濃度一側移動(擴散作用);水分則從低滲一側向高滲一側移動(滲透作用)。通過腹腔透析液不斷地更換,以達到清除體內代謝產物、毒性物質及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目的。
方法
1。腹膜透析法選擇①緊急腹膜透析。短期內作整日持續性透析。多作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及急性葯物中毒的搶救措施。②間歇腹膜透析。每周透析5~7日,每日用透析液6000~10000ml,分4~8次輸入腹腔內,每次留置1~2小時,每日透析10~12小時。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伴明顯體液瀦留者。③不卧床持續腹膜透析(CAPD)。每周透析5~7日,每日透析4~5次,每次用透析液1500~2000ml,輸入腹腔,每3~4小時更換1次,夜間1次可留置腹腔內10~12小時。在腹腔灌入透析液後,夾緊輸液管,並將原盛透析液袋摺起放入腰間口袋內,放液時取出,置於低處,讓透析液從腹腔內通過腹膜透析管流出,然後再換新的腹膜透析液袋。患者在透析時不需卧床,病人可自由活動。④持續循環腹膜透析(CCPD)。系採用計算機程序控制的自動循環腹膜透析機。患者在夜間睡眠時,腹腔內留置的腹膜透析管端與自動循環腹膜透析機連接,用6~8升透析液持續透析9~10小時,清晨在腹腔內存留2升透析液,脫離機器,整個白天(10~14小時)不更換透析液,白天患者可自由活動。
2.腹膜透析管常用的有單毛套(cuff)、雙毛套及無毛套等三種硅橡膠腹膜透析管。
3.置管方法用套管針在臍與趾骨聯合線上1/3處穿刺,然後通過套針將透析管送入腹腔直腸膀胱窩中,或手術分層切開腹膜,將腹膜透析管插入直腸膀胱窩中,即可行透析。對慢性腎功能衰竭需作長期腹膜透析者,可在腹壁下作一隧道,並用帶毛套的腹膜透析管通過隧道穿出皮膚外,以助固定。
4.透析液的配方透析液可臨時自行配置或使用商品化透析液。
臨時透析液配方:5%葡萄糖液500ml,生理鹽水1000ml,5%碳酸氫鈉100ml,5%氯化鈣12ml,滲透壓359.4mmol/L。
上海長征制葯廠透析配方:氯化鈉5.5g,氯化鈣0.3g,氯化鎂0.15g,醋酸鈉5.0g,偏焦亞硫酸鈉0.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滲透壓374.3mmol/L。
5.透析注意事項要嚴格無菌操作,注意有無傷口滲漏:記錄透析液輸入及流出量(若流出量<輸入量,應暫停透析尋找原因);觀察流出液的色澤及澄清度,並做常規檢查,細菌培養及蛋白定量;遇有腹膜炎跡象時要立即採取措施控制
② 超濾是什麼意思超濾膜應用水處理的什麼方面
超濾是什麼?
超濾是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之一。以大分子與小分子分離為版目的,膜孔權徑在20-1000A°之間。中空纖維超濾器(膜)具有單位容器內充填密度高,佔地面積小等優點。
超濾膜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
超濾膜作用分別技巧被廣泛天時用於飲用水制備、食物工業、制葯工業、工業廢水處理、金屬加工塗料、生物產物加工、石油加工等范疇。年夜范圍的水處理凡是集中在以下方面:飲用水供水終端、地表水處理、海水處理和污水回用。
③ 血液凈化真的有效嗎
血液凈化是真實有效的。它的涵義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體外並通過一種凈化裝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質,凈化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血液凈化應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灌流、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腹膜透析雖然沒有將血液引出體外,但其原理都是一樣的。血液透析只是治療慢性腎衰的方法之一。
治療方式
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漿置換等,而連續性血液凈化(CBP)、血脂凈化、人工肝支持系統(ALSS)是由以上多種技術的聯合應用,腹膜透析雖然沒有體外循環,僅以腹水交換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但從廣義上來講,也應該包括在血液凈化療法之內。
1、血液透析
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過擴散、對流體內各種有害以及多餘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移出體外,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並吸達到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的目的。
2、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的原理就是將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與固態的吸附劑(如HA樹脂血液灌流器內的樹脂)接觸,以吸附的方式清除體內某些代謝產物以及外源性葯物或毒物等,然後將凈化後的血液回輸給患者,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病症處理
1、透析失衡綜合征為常見的並發症。多見於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結束後不久發生。表現為焦慮、煩躁、頭痛、惡心、嘔吐,有時血壓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陣攣、震顫、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癲癇樣大發作、昏迷、甚至死亡。
預防措施:首次透析時間不宜超過4小時,透析液中鈉濃度不宜過低,超濾脫水不宜過快。出現症狀時,輕者給靜注50%葡萄糖液50~100ml,肌注異丙嗪25mg;重者應給甘露醇或白蛋白等,減低透析器中負壓及流量。
2、發熱。透析早期發熱,多由於透析系統沖洗不凈,致熱原存在或預充血液快速進入體內產生輸血反應所致;如透析後體溫持續上升多提示感染,應尋找發熱原因,並作相應處理。
3、心血管並發症。如低血壓、高血壓、心臟進行性張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不齊等。
4、貧血。尿毒症原已有不易糾正的貧血,加上透析中需反復抽血檢查以及透析器中殘留血液的丟失,可加重貧血,因此,應減少種種原因的失血,補充鐵劑、葉酸或適量輸血。
5、透析性骨病。
6、感染。要防範動靜脈瘺、肺部及尿路感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血液凈化技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血液凈化
④ 回灌流體水質處理措施
因為回灌流體中的固體懸浮顆粒、化學沉澱、微生物等是產生堵塞的主要因素,所以保證回灌流體的質量、減少懸浮物,避免形成微生物是解決堵塞的關鍵。
1.回灌水質基本要求
水質穩定,回灌水與儲層流體相混不應產生沉澱,不應使岩石礦物產生水化反應。
不得攜帶大量固體懸浮物,以防堵塞回灌井濾水管網或滲流裂隙通道。
不應是存放時間長、流經途徑過長,已滋生有各種細菌的二次污染水。
嚴格控制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對輸水管路、注水設施腐蝕性要小,如果回灌流體腐蝕率不達標時,應首先檢測溶解氧含量,因為當水中有溶解氧時可加劇腐蝕。
控制水中侵蝕性二氧化碳的含量。當水中侵蝕性二氧化碳等於零時此水穩定;大於零時此水可溶解碳酸鈣並對注水設施有腐蝕作用;小於零時此水有碳酸鹽沉澱出現。
限制回灌水中硫化氫的含量。系統中硫化物增加是細菌作用的結果,硫化物過高的水也可導致水中懸浮物增加。
回灌水的pH值應控制到7±0.5為宜。
控制回灌水中總鐵的含量,尤其是水源中亞鐵離子的含量,由於Fe2+的不穩定性或在鐵細菌作用可轉化為Fe3+而生成Fe(OH)3沉澱,另外若水中含硫化物(S2-)時,可生成FeS沉澱,使水中懸浮物增加。
表7 3是推薦的部分回灌流體主要控制指標。從中可看出,地熱回灌對水源質量要求非常嚴格,一般要求同層原水回灌,而且對其水質的要求也因熱儲層性質不同而異:孔隙型熱儲層的孔隙率雖然遠大於基岩裂隙率,但其孔隙直徑卻比裂隙小,迴流的懸浮物和化學沉澱更易聚集堵塞含水層,並極易滋生各類細菌,所以對水質要求更嚴格,一般要求回灌水質的鐵離子含量<0.3mg/L,雷茲諾指數>7.0,pH=8.0±,若地熱水中含有溶解氧,則應根據溶解氧的成分和含量對回灌水質提出相應要求。而在碳酸鹽岩類的基岩裂隙型熱儲層中回灌,除上述要求外,還要限制
表7-3 地熱回灌水推薦主要控制指標
2.保證回灌水質的具體措施
(1)縮短水源循環路徑
水質較好、氯離子含量低的地熱流體可採用較為經濟、簡單的直接供暖方式,但由於地熱流體與供熱循環管網的金屬設備長期直接接觸,因此對其水質要求非常高,一旦系統漏氣或管道材質低劣,極易造成氧化、腐蝕,使循環水水質發生較大變化,因此直接供熱的尾水不宜作為回灌水源。對井系統一般要採用間接供熱方式,地熱流體通過換熱設備將所含熱量傳給供暖系統循環水,而換熱後地熱流體直接進入回灌系統,不直接接觸二次供暖循環系統,從而避免地熱流體與外循環管網直接接觸造成的水質污染,也避免地熱流體對外循環管網特別是室內散熱終端的腐蝕。地熱流體的變化主要是損失掉一部分熱量,溫度降低以及溫度降低後部分氣體的逸出,其他化學成分和性質基本不受影響,作為回灌水源通過回灌井注入熱儲層中,基本能做到「原水」回灌。
(2)回灌管網的材質
對井系統長期監測結果發現,如果回灌運行時採用直供鋼制管道,當地熱水流經鐵制管道和終端設備後,排放口處尾水中鐵離子的含量要大大高於地熱開采井出口處的含鐵量,並發現鐵細菌,當工作系統處於開口狀態時,系統腐蝕是較嚴重的。因此為有效防止腐蝕和物理、生物堵塞,在回灌輸水管道的材料上,應首選非金屬管材(玻璃鋼管材或PP-R管材)或內外塗塑復合鋼管,並做到回灌運行時全系統中應始終保持正壓,形成一個完整的嚴格密閉系統。
(3)過濾器
由於回灌水中的懸浮物、腐蝕後的生成物、沉澱物含量過高或細菌過多會堵塞多孔介質的孔隙,從而使井的回灌能力不斷減小直到無法回灌,因此通過預處理控制回灌水水質是防止回灌井堵塞、保證回灌效果的主要措施。
化學沉澱所引起的堵塞與懸浮物堵塞存在著交叉、重疊部分,某一方面的解決,也可能使另一問題迎刃而解。對這些問題提出理論上的合理解釋,有助於優化解決回灌中出現的不同原因的堵塞問題。回灌流體中的固體懸浮物質或化學沉澱物與液體的密度不同,重力作用影響明顯,比流體運動慢的顆粒就可能駐留在砂岩的某個位置而不隨流體運動,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某種形式沉積下來,在儲層中尤其是砂岩地層中會堵塞多孔介質孔隙,從而使其回灌能力不斷減小直到無法回灌。井壁上吸附的細小顆粒或流體中所含的塊狀物雖然可通過回揚和酸處理的手段來消解,但地層內因顆粒駐留而形成的環狀阻塞區域則是反抽等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的。另外地熱供暖系統長年運行,管道不可能經常更換,由於管路的老化、銹蝕,會使流經的地熱流體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成分復雜的循環水作為水源來回灌,其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在地熱回灌系統中增設過濾器是常用的水質凈化處理措施,可有效的除掉回灌流體中懸浮固相物、沉澱物和滋生的細菌,降低因水源質量不佳對回灌效果的不良影響。另外環境溫度或腐化等因素而在回灌流體中滋生的細菌所引起的堵塞較難處理,由於一般的加入消毒殺菌葯劑處理對熱儲層的影響較大,因此較好的辦法是採用超濾膜過濾掉水源中的細菌,這種過濾膜的濾徑級別精度要求較高,尤其適合運用於極易產生細菌堵塞的孔隙型熱儲回灌系統中。
目前在天津的基岩回灌工藝中,回灌水源經除砂處理後,在地面凈化措施上一般要求再增加濾徑不小於50μm的管道過濾或其他過濾裝置(粗濾),濾芯為第三代纏繞棒式或濾袋式,可多次沖洗重復使用,此種過濾裝置能有效將管道及系統殘留的相對直徑較大的顆粒過濾;而在孔隙型回灌井中則要求同時安裝精、粗兩級過濾系統,精過濾器精度應達到3~5μm,不僅要濾掉大部分懸浮顆粒,有效地減少物理堵塞,還可以有效地攔截或吸附一部分微生物,防止細菌堵塞。
(4)隔氧保護措施
由於地熱井內水位隨系統運行時間和采灌量變化影響較大,井內氣體空間容積有可能會變化幾倍,內部的壓力也會相應的變化。盡管採用再嚴格的隔氧措施,在井內容積變化較大時,閥門、孔板等截流部件可能出現局部負壓,如果閥門和截流器件密封不嚴,很難控制氧的滲入;同時地熱井投入運行後,管道和設備有含氧不凝氣體,其中的氧也有可能混入到地熱流體液面上的空間中。環空中長期有氧氣的存在,容易產生兩個方面的嚴重後果:一是井管的內壁、泵管的內外壁會慢慢生成銹片,當潛水電泵啟動引起井管和泵管震動時,這些銹片會脫落並掉入井底,可能堵塞井下濾水管和儲層通道,而且這種堵塞還可能是不可逆的,因為銹片的體積和重量較大,連回揚也很難將其抽出清除;二是泵管法蘭連接螺栓長期處於腐蝕環境中,加之泵管的震動,易斷裂使潛水泵脫落,造成事故。
氮氣保護是目前應用較多的地熱井防腐技術,利用自動控制的充氣裝置,將井內液面之上的井管充滿惰性氣體(如氮氣),以氮氣作為井封,可有效地維持井內壓力,阻止空氣中的氧氣滲入到井內。
(5)除砂器、除污器
為了保證地熱流體中裹攜的岩屑微粒尤其是新近系孔隙型儲層(因為岩性鬆散,細小的砂粒容易隨水流被吸出)的砂岩顆粒不被傳輸到回灌井口,生產井口處要求安裝除砂器、回灌井口增設除污器等水質處理措施,以減小過濾器的工作負擔。在天津的對井井口一般都安有這種裝置,效果較好。
(6)生活熱水不宜回灌
一般供應生活熱水的系統為了進行除鐵處理,需要設置曝氣裝置、過濾及儲水箱。由於流經途徑較多且長,可能會由於儲存時間過長或條件的變化滋生細菌或產生其他污染(停留在水箱中40℃左右的生活熱水溫度最適宜細菌滋生或促進細菌的繁殖),盡管這種生活熱水未進行任何化學處理,但由於系統原因,循環的生活熱水是不宜作為回灌水源的,應單獨設置管路直接排放。
(7)其他措施
因化學變化引起的水質問題較復雜,處理起來也很棘手,應根據所處地質條件和回灌流體水質具體分析可能的堵塞原因來制定相應的對策。運行中,視可能的堵塞原因運用機械的或是化學的辦法,對回灌井進行周期性的再生處理是保持其回灌能力的基本要求。其中可採用的機械方法有回揚反抽、空壓機氣舉射入高壓空氣或水以及分段沖洗等;化學方法包括加酸、加葯殺菌以及加入氧化劑等。
機械處理方法不難理解,也比較保險,例如定期對回灌井採取回揚洗井措施已成為多數回灌系統特別是孔隙型回灌系統保持回灌順暢的有效手段。但回揚反抽有可能會使儲層細顆粒重組而引起負面影響,需通過科學試驗制定出適宜合理的回揚方案。
化學處理方法針對回灌中的細菌堵塞具有一定效果。有些碳酸鹽地區通過加酸來改變流體的pH值,以防止化學沉澱的生成。為防止生物膜形成產生細菌堵塞,有效的方法是進行真空全封密回灌,避免水源在地面設備傳輸過程中受到污染,防止細菌入侵或空氣混入加速細菌滋生。但如果回灌井內流體已受到細菌污染或井管壁或濾水管網附近已滋生了細菌,那處理起來更為困難,這時地面的粗濾甚至精濾處理已起不到任何作用,這種井下細菌堵塞已形成時,常用的做法是採用回揚反抽等機械方法進行處理,但效果不想想時,只能採用化學滅菌處理方法去除井內流體中的有機質或進行消毒殺死微生物等手段,較常見的處理滅菌方法是向流體中加入氯消毒殺菌葯劑。但這種方法運用在地熱回灌中應特別謹慎,因為如果過量加入消毒葯劑會改變地熱水質,不相容的化學添加劑和抑制劑也會影響流體水質,有污染熱儲層的可能。
⑤ 血液凈化技術的血液濾過
1 血液濾過的原理
生理情況下腎臟產生尿液依賴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腎小球濾過率取決於腎血流量、濾過壓力、濾過膜面積和通透性等因素。兩個腎臟腎小球基膜面積總和為1.5m2,血漿流量600ml/min,腎小球有效濾過壓6.0kPa,濾過率125m1/min。全日的原尿量為180L,經腎小管將大部分的水和有用物質重吸收後,最後排出的尿液僅為原尿量的1%左右,約1500ml。
血液濾過(HF)是模仿腎單位的這種濾過重吸收原理設計的一種血液凈化方法,以對流轉運的方式清除溶質。它是將患者的血液引入具有良好通透性並與腎小球濾過面積相當的半透膜濾器中,當血液通過濾過器時,在負壓的牽引下,濾過膜孔徑范圍內的所有溶質均以相同的速度跨過濾器,血漿內除蛋白質、細胞以外的溶質及大量水分被濾出,從而清除瀦留於血中的有毒代謝產物(溶質)及過多的水分,在清除溶質的同時補入一定量的置換液,維持體液平衡。
血液濾過(HF)的濾過率大小取決於濾過膜的面積、跨膜壓、篩選系數和血流量,由於濾過器的膜面積可以接近於腎小球的膜面積,但由於體外循環的血流量僅為腎血流量的1/6~1/3,單純依靠動脈血壓不能在短時間內濾出足夠的溶質,因此必須有較大的壓差才能獲得與腎小球可比的濾過率,而每一次HF治療中的濾液量要達到15~20L左右,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為了補償被濾出的液體和電解質,保持患者機體內環境的平衡需要補回一定的液體和電解質以代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一般的計算方式是:
濾出總量(廢液量)=超濾量+補液量。
在進行血液濾過時,既可先進行(單純)超濾,然後一邊濾出一邊補液,或者在開機就進行邊濾邊補,也可以先(單純)超濾後再進行補液,依次循環進行。不管採用哪種方式濾過,超濾速度都不能超過2000ml/h,如有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壓、呼吸衰竭等症狀的患者不能超過1000ml/h,超濾的總量不超過5000ml,但最重要的還是患者身體能承受這種脫水速度和總量。對於超濾的總量和速度問題,醫護人員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並且在平時的血液濾過中注意積累經驗。
血液與血透主要區別在於:血透是依賴半透膜兩側的溶質濃度差所產生的彌散作用進行溶質清除,其清除效能很差。正常人腎小球對不同分子量的物質如肌酐和菊粉的清除率幾乎都一樣。血液濾過模仿正常腎小球清除溶質原理,以對流的方式濾過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質,其清除率與分子量大小無關,對肌酐和菊粉的清除率均為100~120ml/min。故血濾在清除中分子物質方面優於血透,與正常人腎小球相似。
2 血液濾過溶質的清除方式
血液濾過(HF)與傳統的血液透析(HD)清除溶質的機制不同。前者主要利用壓力梯度,通過對流原理,清除中、小分子能力相等,而血液透析通過彌散原理,清除率與分子量成反比,對小分子的清除優於中分子,因此可見血液濾過對中分子的清除優於血液透析。
腎小球濾過膜的截留分子質量為80000u,目前使用的血液濾過器濾過膜的分子截留量為10000~50000u,最近已有報告新合成的膜分子截留量達60000u。透析膜的孔徑則很小,分子質量300u上的物質均不能通過。下表列出了某些物質的分子質量。一些中分子物質如甲狀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等均小於濾過器膜分子截留量,故HF時可被清除。
表2 低分子蛋白和某些中分子毒素的分子質量(u)
β2-MG 11 800
轉鐵蛋白 76 000
溶菌酶 15 000
a1-糖蛋白 44 000
前白蛋白 54 980
白蛋白 66 500
維生素B12 1 335
甲狀旁腺激素 9 000
菊酚 4 200
3 血液濾過的適應症
(1)頑固性高血壓:葯物和血液透析不能控制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應用血濾後,血壓都恢復正常。可能與血濾時清除了血漿中某些加壓物質有關。也可能與血濾時心血管系統及細胞外液比較穩定,減少了對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剌激有關。
(2)水瀦留和低血壓:對於水瀦留伴有低血壓的患者,不可能通過血透排除足夠的水分,因為透析早期即出現低血壓和虛脫。這些患者如果改換血液濾過,循環障礙的表現明顯改善。血濾最主要的優點就是能清除大量的液體而不引起低血壓。
(3)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
這類病人在血液透析時往往會加重病情,而血液濾過則可減輕或治療這類心衰,原因為:① 血液濾迅可迅速清除過多的水分,減輕心臟前負荷。② 雖然脫水效果好,使血容量減少,但它屬於等滲脫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保持了血壓穩定性。③ 清除大量水分後,血漿白蛋白濃度相對升高,有利於周圍組織水分進入血管內,減輕水腫。④ 不需使用醋酸鹽透析液,避免了由此引起的血管擴張和心臟收縮力抑制。由於上述種種優點,故對於利尿劑無厙應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濾過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
(4)尿毒症心包炎:在持續血透病人,尿毒症心包炎發病率達20%~25%,原因未明,改作血濾後,發現心包炎治療時間較血透短,可能是血濾脫水性能好,清除中分子毒性物質較好之故。
(5)周圍神經病變
(6)急性腎衰竭:持續或間歇的血濾是急性腎衰的有效措施。CAVH對心血管功能不穩定、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的老年患者有獨特的優點。
(7)肝昏迷:許多學者認為血濾對肝昏迷治療效果比血透好,但比血漿置換、血液灌流差。
(8)對HD耐受差者。
關於血液凈化的更多內容,詳情歡迎咨詢我司客服☎️
⑥ 超濾是什麼意思超濾膜應用水處理的什麼方面
上海水處理廠家技術專家為您解答:
超濾是一種膜分離技術,(UItrafil-tration
簡稱UF)。能夠將溶液凈化,分離或者濃縮。超濾是介於微濾與納濾之間,且三者之間無明顯的分界線。一般來說,超濾膜的孔徑在0.05
um–1
nm之間,操作壓力為0.1–0.5
Mpa。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超濾膜根據膜材料,可分為有機膜和無機膜。按膜的外型,又可分為:平板式、管式、毛細管式、中空纖維和多孔式。目前家用超濾凈水器,多以中空纖維膜為主。
超濾膜的工作以篩分機理為主,以工作壓力和膜的孔徑大小來進行水的凈化處理。以中空纖維為例,以進水方式可分為外壓式:原水從膜絲外進入,凈水從膜絲內製取。反之則為內壓式。內壓式的工作壓力較外壓式要低。超濾膜在飲用水深度處理,工業用超純水和溶液濃縮分離等許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⑦ 超濾膜有什麼作用
超濾膜能復夠去除水中制能夠找到的任何最為細小的顆粒物,超濾的顆粒截留范圍一般可達到0.001-0.01微米,微濾的顆粒截留范圍比超濾要高出1-2個數量級,一般為0.1-0.2微米。
目前人對水的需求不斷增加,對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水質受到污染已經越來越嚴重了,為了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得到可以飲用的水以及合格的工業用水,膜技術由於清潔、無污染、無相變等特色受到各行業廣泛地關注。東麗超濾膜法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海水淡化、苦成水淡化、造、食品醫療、鍋爐補給水軟化水、濃縮分離、工藝純水、飲用水、廢水回用等領域,而且它的重要性正在日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