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腎小球的作用
腎小球的濾過:循環血液流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通過濾過膜濾到腎小囊的囊腔內形成超濾液(原尿),這就是所謂的腎小球濾過作用。
❷ 腎小球.腎小管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它們在處理原尿時候的過程是什麼
腎小球復的濾過:循環血制液流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質,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通過濾過膜濾到腎小囊的囊腔內形成超濾液(原尿),這就是所謂的腎小球濾過作用。 腎小管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主要發生在腎小管的近曲小管.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和大量氯化鈉都被腎小管的上皮細胞吸收,並轉移到附近的血管中去.重吸收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所以是耗能的.腎小管的上皮細胞中線粒體很多,可以保證ATP的供應. 腎小管分泌作用主要是指腎小管在重吸收過程中的"保鈉排鉀"作用.因為經過腎小囊的濾過作用後形成原尿,原尿里鈉含量很高.
❸ 人體的尿液裡面的無機鹽和尿酸和尿素是怎樣形成的
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尿液中含少量尿酸,含有的無機鹽主要是尿素。尿液一般在腎臟中形成,形成尿液的過程比較復雜,主要如下:
1、濾過:進入到腎臟中的血液,即動脈血,經過腎小球時,通過半透膜將其中的水分以及小分子物質過濾出來形成原尿。
2、重吸收:超濾液的量大於每天真正形成的最終尿液量,所以大部分超濾液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重新回到血液中,只有真正的廢物以及多餘的水分,才會最終形成尿液。3、分泌:部分上皮細胞將某些物質主動分泌至尿液中。
經過濾過、重吸收以及分泌的過程,才能最終形成尿液。尿的成分主要是水,其中95%~97%都是水,其他的成分主要是溶解於水裡面的固體物質和非含氮的蛋白質。從含量最高到最低的排序,含量最高的是尿素,其次是鈉離子、氯離子、鉀離子、肌酐,都是人體代謝的產物,是一個正常的尿液成分。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您滿意,謝謝!
❹ 為什麼血液循環一圈只需要23秒 而每天經過腎小球的原尿只有180L
決定腎小球原尿量的一個決定因素是 腎小球率過濾(GFR)。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毛細血內管時,除蛋白質容分子外的血漿成分被濾過,進入腎小囊腔而形成超濾液,也就是原尿,這是尿生成的第一步。
每分鍾兩腎生成超濾液的量成為GFR。據測定,正常成年人的GFR是125ml/min,故每天兩腎生成的腎小球濾過液總量可達180L。這里還有一個濾過分數(FF)的概念,就是GFR與腎血漿流量(RPF)的比值。從GFR和紅細胞比容可計算RPF。RPF的正常值是600~800ml/min。若RPF為660ml,GFR為125ml/min,則FF約為19%。這說明當血液流經腎臟時,只有約為19%的血漿經濾過進入腎小囊腔,形成超濾液即原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有不懂得再問我吧
❺ 正常情況下,原尿中不應該有什麼物質 A。葡萄糖和無機鹽 B。血細胞和葡萄糖 c。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C
原尿是血液的超濾液,指的是血液經過腎小球濾過作用後的液體,除了血細胞和蛋白質外,尿素、葡萄糖、無機鹽都和血漿相同。因為只有血細胞和蛋白質是不能過腎小球的膜的。在腎小管中葡萄糖和無機鹽會被重吸收,否則就成糖尿病了~血細胞要是出現在原尿里就麻煩了,那就是大把大把的丟紅細胞啊=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