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丙酮溶劑瓶的清洗廢水該怎麼處理
其實,打開丙酮瓶,一兩天丙酮就幹了,清洗廢水收集,送化工廢料處理站。要出錢。
㈡ 小米濾水器怎麼清洗
在清理的時候,我們所需工具有:家用吸塵器、毛刷或者牙刷、抹布。為保證安全,整個清內潔保養工作要在斷開容電源的情況下進行。簡單來講可以分為六步:
一拆,二擦,三吹,四清,五洗,六裝。
02
一拆:打開凈化器後側濾芯艙門,將空氣凈化器進行盡可能的分解,大卸八塊 ,不給它 藏污納垢 的機會。
03
二擦:要擦小米空氣凈化器出風口與葉輪,因為這是平時工作量最大的部位,也是積攢灰塵的重災區。
04
三吹:使用吸塵器除凈機身下部蜂窩口積聚的灰塵。小心吸除出風口內部灰塵泥垢,防止掉落至風機艙。
四清:接下來開始用毛巾清理濾芯艙內殘留的灰塵。在這溫馨提示一下,吹風機吹不到的細小部位,可利用廢棄的牙刷來處理。對於角落難清理的頑固部位可繼續用牙刷邊刷邊吸。
05
五洗:出風口網罩和葉輪可以水洗,加入適量清潔劑浸泡更易清潔,清水沖干凈後晾乾。
06
六裝:按照之前拆卸的相反步驟安裝葉輪、出風罩、濾芯,關閉艙門。安裝完畢後進行開機試驗,如果更換了濾芯還需復位濾芯。對於空氣凈化器濾芯一般都有使用期限,當然也可以
提前更換
㈢ 燒結爐冷卻水溫度高和濾芯有關系嗎
濾芯會影響冷卻效果, 或雜質可能沉積在冷卻水管, 但濾芯與冷卻水溫度高無關;
冷卻水溫度高有幾個原因:
冷卻水流率太小
燒結室抽風不良
燒結溫度異常
㈣ 電鍍件清洗廢水怎麼處理安全排放
電鍍清洗廢水中含有多種重金屬物質、酸鹼、絡合劑等,如果是化學鍍鎳廢水,則較難處理,含有絡合態金屬離子,一般的液體重捕劑DTCR和加鹼處理很難處理完全達標。可以使用M2和M3,處理方法簡單,效果明顯,能將廢水處理至表三標准,鎳離子處理至0.1mg/L以下,這樣廢水就可以安全排放了。
㈤ 白色陶瓷用高溫燒結爐燒成黑色要怎麼燒要放活性炭嗎,放的話哪種活性炭效果要好點,謝謝各位了
粉體材料的制備方法有幾種?各有什麼優缺點?(20分)
答:粉末的制備方法: 氣相合成、濕化學合成、機械粉碎.
1. 物理方法
(1)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發、加熱、高頻感應等方法使原料氣化或形成等離子體,然後驟冷。其特點純度高、結晶組織好、粒度可控,但技術設備要求高。
(2)物理粉碎法
通過機械粉碎、電火花爆炸等方法得到納米粒子。其特點操作簡單、成本低,但產品純度低,顆粒分布不均勻。
(3)機械球磨法
採用球磨方法,控制適當的條件得到純元素納米粒子、合金納米粒子或復合材料的納米粒子。其特點操作簡單、成本低,但產品純度低,顆粒分布不均勻。
2. 化學方法
(1)氣相沉積法
利用金屬化合物蒸氣的化學反應合成納米材料。其特點產品純度高,粒度分布窄。
(2)沉澱法
把沉澱劑加入到鹽溶液中反應後,將沉澱熱處理得到納米材料。其特點簡單易行,但純度低,顆粒半徑大,適合制備氧化物。
(3)水熱合成法
高溫高壓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體中合成,再經分離和熱處理得納米粒子。其特點純度高,分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4)溶膠凝膠法
金屬化合物經溶液、溶膠、凝膠而固化,再經低溫熱處理而生成納米粒子。其特點反應物種多,產物顆粒均一,過程易控制,適於氧化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的制備。
(5)微乳液法
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在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經成核、聚結、團聚、熱處理後得納米粒子。其特點粒子的單分散和界面性好,Ⅱ~Ⅵ族半導體納米粒子多用此法制備
2. 為什麼要對粉體材料的表面進行改性?什麼是物理吸附?什麼是化學吸附?試舉例說明。(20分)
答: 材料表面改性的目的
力學性能:表面硬化、防氧化、耐磨等
電學性能:表面導電、透明電極
光學性能:表面波導、鍍膜玻璃
生物性能:生物活性、抗菌性
化學性能:催化性
裝飾性能:塑料表面金屬化
材料表面改性的意義
通過較為簡單的方法使一個部件 部件或產品 產品具有更為綜合的性能第一節 材料表面結構的變化
粉體表面改性是指用物理、化學、機械等方法對粉體材料表面進行處理,根據應用的需要有目的改變粉體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如表面組成、結構和官能團、表面能、表面潤濕性、電性能、光、吸附特性等等,以滿足現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發展的需要。
在使用無機填料的時候,由於無機粉體填料與有機高聚物的表面或界面性質不同,相容性較差,因而難以在基質中均勻分散。故而必須對無機粉體填料表面進行改性,以改善其表面的物理化學特性,增強其與有機高聚物或樹脂等的相容性和在有機基質中的分散性,以提高材料的機械強度及綜合性能。
基本目的是增加與基體的相容性和潤濕性,提高它在基體中的分散性,增強與基體的界面結合力。
在此基礎上還可賦予材料新功能,擴大其應用范圍和應用領域,如用氧化鋁、二氧化硅包覆鈦白粉可改善其耐候性。
物理吸附也稱范德華吸附,它是由吸附質和吸附劑分子間作用力所引起,此力也稱作范德華力。吸附劑表面的分子由於作用力沒有平衡而保留有自由的力場來吸引吸附質,由於它是分子間的吸力所引起的吸附,所以結合力較弱,吸附熱較小,吸附和解吸速度也都較快。被吸附物質也較容易解吸出來,所以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如:活性炭對許多氣體的吸附,被吸附的氣體很容易解脫出來而不發生性質上的變化。
吸附質分子與固體表面原子(或分子)發生電子的轉移、交換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學鍵的吸附。由於固體表面存在不均勻力場,表面上的原子往往還有剩餘的成鍵能力,當氣體分子碰撞到固體表面上時便與表面原子間發生電子的交換、轉移或共有,形成吸附化學鍵的吸附作用。
3. 利用熱力學、動力學知識試分析FeC或WC生產過程的條件。(10分)
答:在WC生產過程中,其原理是W+C===WC,從熱力學角度看,因為W和C都是比較穩定的物質,所以通常條件下不會發生反應,G大於0,所以要在高溫條件下(1350-1550℃),當在這個溫度下,C比較活躍,就是W碳化,從而形成WC。
4. 什麼是均勻沉澱法、直接沉澱法、共沉澱法、各有什麼優缺點?(20分)
答:均勻沉澱法是利用某一化學反應使溶液中的構晶離子由溶液中緩慢均勻地釋放出來,通過控制溶液中沉澱劑濃度,保證溶液中的沉澱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從而均勻的析出。通常加入的沉液劑, 不立刻與被沉澱組分發生反應, 而是通過化學反應使沉澱劑在整個溶液中緩慢生成,克服了由外部向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澱劑而造成沉澱劑的局部不均勻性。
直接沉澱法是制備超細微粒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在金屬鹽溶液中加入沉澱劑,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沉澱析出,沉澱經洗滌、熱分解等處理工藝後得到超細產物。不同的沉澱劑可以得到不同的沉澱產物,常見的沉澱劑為:NH3•H2O、NaOH、(NH4)2CO3、Na2CO3、(NH4)2C2O4等。
直接沉澱法操作簡單易行,對設備技術要求不高,不易引入雜質,產品純度很高,有良好的化學計量性,成本較低。缺點是洗滌原溶液中的陰離子較難,得到的粒子粒經分布較寬,分散性較差。
共沉澱法是指在溶液中含有兩種或多種陽離子,它們以均相存在於溶液中,加入沉澱劑,經沉澱反應後,可得到各種成分的均一的沉澱,它是制備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金屬元素的復合氧化物超細粉體的重要方法。
5. 試述溶膠—凝膠法制備粉體材料的基本原理。(20分)
答:溶膠-凝膠法的基本原理
溶膠—凝膠(簡稱Sol—Gel)法是以金屬醇鹽的水解和聚合反應為基礎的。其反應過程通常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1)水解反應: M(OR)4 + χ H2O = M(OR)4- χ OH χ + χ ROH
(2)縮合-聚合反應:
失水縮合 -M-OH + OH-M- =-M-O-M- +H2O
失醇縮合 -M-OR + OH-M-=-M-O-M- +ROH
縮合產物不斷發生水解、縮聚反應,溶液的粘度不斷增加。最終形成凝膠——含金屬—氧—金屬鍵網路結構的無機聚合物。正是由於金屬—氧—金屬鍵的形成,使Sol—Gel法能在低溫下合成材料。Sol—Gel技術關鍵就在控制條件發生水解、縮聚反應形成溶膠、凝膠
凝膠-溶膠(Sol-gel)技術是指金屬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經過溶液、溶膠、凝膠而固化、在經過熱處理而成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體的方法。
6. 利用粉體材料的制備方法,設計一個粉體材料的制備(包括工藝路線、溫度、燒法時間),並說明原因。
答:制備工藝對鐵基粉末冶金航空剎車材料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摘要
該論文針對某種牌號鐵基粉末冶金航空剎車材料的制備工藝進
行研究,系統研究了制備工藝對其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系統分析了壓
制壓力、燒結溫度、燒結壓力、冷卻水流量等重要的工藝參數變化對
材料顯微組織、緻密化、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
擦磨損性能和行為的改變。結果表明:
(1)壓制壓力增大,促使鐵粉重排,移動加速,塑性好的粉末
發生局部的塑性變形,塑性較差的硬質顆粒產生碎化,使得各組元的
接觸面積增大,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有效地減少了孔隙的數量及尺
寸,使得材料密度和硬度逐漸升高,進而,材料的耐磨性能得到有效
改善。
(2)燒結溫度由900℃升高到930℃時,銅粉和鐵粉的塑性得以
進一步提高,更容易產生塑性變形,促進緻密化過程的進行,同時,
異晶轉變的存在,使鐵的自擴散系數略有增加,然而,碳在鐵中的擴
散系數降低,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密度緩慢增加,組織以軟韌相
的鐵素體為主,材料的耐磨性較差;燒結溫度由930℃增加至1020
℃,鐵粉和銅粉的變形程度更大,原子擴散系數顯著提高,材料緻密
化程度迅速增加,組織中珠光體數量增多且分布比較均勻,同時,顆
粒間的結合由機械嚙合轉變為冶金結合,提高了材料的強度,材料磨
損性能顯著提高。
(3)燒結壓力由1.6MPa增加到2.8MPa時,材料變形程度增
大,有效地消除了材料內部及晶界處的孔隙,材料密度和硬度顯著提
高,磨損性能得到改善;燒結壓力由2.8MPa提高到3.2MPa時,材
料密度和硬度變化不顯著,摩擦磨損性能變化不大,說明繼續提高燒
結壓力對材料的緻密化程度以及摩擦磨損性能影響不大。
(4)冷卻水流量由0增至0.04m3/s,冷卻速度出現先增大後減
小的趨勢,這與燒結爐的結構有關,水流量越大,內罩與冷卻水的接
觸面上的水花噴濺越劇烈,使材料的冷卻效果降低,當冷卻水流量為
0.027 n13/s時,冷卻速度最快,其組織以片狀珠光體和粒狀珠光體為
主,此時片狀珠光體的片間距最小,材料的硬度和摩擦磨損性能隨冷
卻速度的增加而提高。關鍵詞: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鐵基,摩擦磨損,制備工藝
㈥ 凈水機換了濾芯以後怎麼不排廢水了
建議您先拔掉電源,關閉三通閥,再把濾芯全部取下來,取個醫用棉棒(或者你感覺干凈的東西),依次捅開濾芯下面的出水口,把所有廢水排凈。特別是3號濾芯,給濾芯放出全部水壓後,把四個濾芯倒置五分鍾,然後依次裝入凈水器,插電源,打開三通閥,放水三分鍾,就恢復正常。
㈦ 電鍍廢水中含重金屬廢水的來源主要是那些
電鍍生產工藝復雜,工序繁多。含重金屬電鍍廢水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前處理廢水。電鍍普遍採用鹽酸、硫酸進行除銹、除氧皮及浸蝕處理,工件基體重金屬離子溶解在清洗液;
2)電鍍工藝過程(包括學拋光和電學拋光)各工序清洗水。清洗水含有重金屬鹽類、表面活性劑、絡合物和光亮劑等。清洗廢水占電鍍廢水的絕大部分;
3)廢棄電鍍液。長期使用的鍍液,雜質不斷積累,當難以去除時,不得不將一部分或全部廢棄;學鍍液超過使用周期也會形成含重金屬廢液;
4)其他廢液。包括不合格的工件退鍍、鍍液分析、清洗濾芯、清洗生產場地、廢氣治理的廢液及各種設備的「跑、冒、滴、漏造成的廢水。
重金屬電鍍廢水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一些重金屬離子進入人體會使人致癌、致畸、致染色體突變,潛伏期可達數十年,一旦發病後果不堪設想,有人把重金屬危害形容為「慢刀子人」,是「生物定時炸彈」。
推薦閱讀:《重金屬捕捉劑—清源牌》
㈧ 恆普真空燒結爐電極水量低是什麼情況
看看冷卻水回水槽裡面2個電極是不是有個脫落了
㈨ 廢舊塑料破碎清洗廢水怎麼處理簡便易行
總排廢水經格柵、沉砂池除去大顆粒雜物和沉砂後,在調節池作一定時間停留,使水質均勻。然後以泵為動力將廢水提升進入管道混合器、反應器,並投加絮凝劑改善水質特性後,混合廢水自流進入氣浮池。氣浮池主要利用溶氣系統產生的溶氣水中的微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水中的懸浮物絮體,懸浮物隨微氣泡一起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使水中的懸浮絮體得到去除,尤其對於比重接近於水的塑料懸浮顆粒的去除,氣浮分離技術是最有效的方法。
㈩ 請問一下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工序流程、工藝是怎麼樣的
層壓
一、准備工作
1. 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工作鞋,戴工作帽,佩戴絕熱手套;
2. 做好工藝衛生(包括層壓機內部和高溫布的清潔);
3.確認緊急按扭處於正常狀態;
4.檢查循環水水位。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
1、疊層好的組件 2、層壓機 3、絕熱手套 4、四氟布(高溫布) 5、美工刀6、1cm文具膠帶 7、汗布手套 8、手術刀
三、操作程序
1.檢查行程開關位置;
2.開啟層壓機,並按照工藝要求設定相應的工藝參數,升溫至設定溫度;
3.走一個空循環,全程監視真空度參數變化是否正常,確認層壓機真空度達規定要求;
4.試壓,鋪好一層纖維布,注意正反面和上下布,抬一塊待層壓組件;
5.取下流轉單,檢查電流電壓值,察看組件中電池片、匯流條是否有明顯位移,是否有異物,破片等其他不良現象,如有則退回上道工序;
6.戴上手套從存放處搬運疊層完畢並檢驗合格的組件,在搬運過程中手不得擠壓電池片(防止破片),要保持平穩(防止組件內電池片位移);
7.將組件玻璃面向下、引出線向左,平穩放入層壓機中部,然後再蓋一層纖維布(注意使纖維布正面向著組件),進行層壓操作;
8.觀察層壓工作時的相關參數(溫度、真空度及上、下室狀態),尤其注意真空度是否正常,並將相關參數記錄在流轉單
9.待層壓操作完成後,層壓機上蓋自動開啟,取出組件(或自動輸出);
10.冷卻後揭下纖維布,並清洗纖維布;
11.檢查組件符合工藝質量要求並冷卻到一定程度後,修邊;(玻璃面向下,刀具斜向約45°,注意保持刀具鋒利,防止拉傷背板邊沿);
12.經檢驗合格後放到指定位置,若不合格則隔離等待返工。
層壓前檢查
1. 組件內序列號是否與流轉單序列號一致;
2. 流轉單上電流、電壓值等是否未填或未測、有錯誤等 ;
3. 組件引出的正負極(一般左正右負);
4. 引出線長度不能過短(防止裝不入接線盒)、不能打折;
5. TPT是否有劃痕、劃傷、褶皺、凹坑、是否安全覆蓋玻璃、正反面是否正確;
6. EVA的正反面、大小、有無破裂、污物等;
7. 玻璃的正反面、氣泡、劃傷等;
8. 組件內的錫渣、焊花、破片、缺角、頭發、黑點、纖維、互連條或匯流條的殘留等;
9. 隔離TPT是否到位、匯流條與互連條是否剪齊或未剪;
10.間距(電池片與電池片、電池片與玻璃邊緣、串與串、電池片與匯流條、匯流條與匯流條、匯流條到玻璃邊緣等)
層壓中觀察
打開層壓機上蓋,上室真空表為-0.1MPa、下室真空表為0.00MPa,確認溫度、參數
符合工藝要求後進料;組件完全進入層壓機內部後點擊下降;上、下室真空表都要
達到-0.1MPa (抽真空)(如發現異常按「急停」,改手動將組件取出,排除故障後再試壓一塊組件)等待設定時間走完後上室充氣(上室真空表顯示)0.00MPa、
下室真空表仍然保持-0.1MPa開始層壓。層壓時間完成後下室放氣(下室真空表變
為0.00MPa、上室真空表仍為0.00MPa)放氣時間完成後開蓋(上室真空表變為
-0.1MPa、下室真空表不變)出料;接著四氟布自動返回至原點。
層壓後再次檢查
1. TPT是否有劃痕、劃傷,是否安全覆蓋玻璃、正反面是否正確、是否平整、有無褶皺、有無凹凸現象出現;
2. 組件內的錫渣、焊花、破片、缺角、頭發、纖維等;
3. 隔離TPT是否到位、匯流條與互連條是否剪齊;
4. 間距(電池片與電池片、電池片與玻璃邊緣、串與串、電池片與匯流條、匯流條與匯流條、匯流條到玻璃邊緣等);
5. 色差、負極焊花現象是否嚴重;
6. 互連條是否有發黃現象,匯流條是否移位;
7. 組件內是否出現氣泡或真空泡現象;
8. 是否有導體異物搭接於兩串電池片之間造成短路;
四、質量要求
1.TPT是無劃痕、劃傷,正反面要正確;
2.組件內無頭發、纖維等異物,無氣泡、碎片;
3.組件內部電池片無明顯位移,間隙均勻,最小間距不得小於1mm;
4.組件背面無明顯凸起或者凹陷;
5.組件匯流條之間間距不得小於2mm;
6.EVA的凝膠率不能低於75%,每批EVA測量二次。
五、注意事項
1.層壓機由專人操作,其他人員不得進入紅;
2.修邊時注意安全;
3.玻璃纖維布上無殘留EVA,雜質等;
4.鋼化玻璃四角易碎,抬放時須小心保護;
5.擺放組件,應平拿平放,手指不得按壓電池片;
6.放入組件後,迅速層壓,開蓋後迅速取出;
7.檢查冷卻水位、行程開關和真空泵是否正常;
8.區別畫面狀態和控制狀態,防止誤操作;
9.出現異常情況按「急停」後退出,排除故障後,首先恢復下室真空;
10.下室放氣速度設定後,不可隨意改動,經設備主管同意後方可改動,並相應調整下室放氣時間,層壓參數由技術不來定,不得隨意改動;
11.上室橡膠皮屬貴重易耗品,進料前應仔細檢查,避免利器、鐵器等物混入,劃傷膠皮;
12.開蓋前必須檢查下箱充氣是否完成,否則不允許開蓋,以免損傷設備;
13.更換參數後必須走空循環,試壓一塊組件。
組件裝框
一、准備工作
1.工作時必穿工作衣、鞋,戴工作帽。
2.做好工藝衛生,清潔整理檯面,創造清潔有序的裝框環境。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
1、層壓好的電池組件 2、鋁邊框 3、硅膠 4、酒精 6、擦膠紙 7、接線盒 8、氣動膠槍 9、橡膠錘 10、裝框機 11、剪刀 12、鑷子 13、抹布 14、小一字起 15、捲尺 16、角尺 17、工具台 18、預裝台
三、操作程序
1.按照圖紙選擇相對應的材料,鋁型材,並對其檢驗,篩選出不符合要求的鋁型材,將其擺放到指定位置;
2.對層壓完畢的電池組件進行表面清洗,同時對上道工序進行檢查,不合格的返回上道工序返工;
3.用螺絲釘(素材將長型材和短型材作直角連接,拼縫小於0.5mm)將邊型材和E型材作直角連結,並保證接縫處平整;
4.在鋁合金外框的凹槽中均勻地注入適量的硅膠;
5.將組件嵌入已注入硅膠的鋁邊框內,並壓實;
6.將組件移至裝框機上(緊靠一邊,關閉氣動閥,將其固定);
7.用螺釘(素材)將鋁邊框其餘兩角固定,並調整玻璃與邊框之間的距離以及邊框對角線長度;
8.用補膠槍對正面縫隙處均勻地補膠;
9.除去組件表面溢出的硅膠,並進行清洗;
10.打開氣動閥,翻轉組件,然後將組件固定;
11.用適當的力按壓TPT四角,使玻璃面緊貼鋁合金邊框內壁,按壓過程中注意TPT表面
12.用補膠槍對組件背面縫隙處進行補膠(四周全補);
13.按圖紙要求將接線盒用硅膠固定在組件背面,並檢查二極體是否接反;
14.對裝框完畢的組件進行自檢(有無漏補、氣泡或縫隙);
15.符合要求後在「工藝流程單」上做好紀錄,將組件放置在指定區域,流入下道工序。
四、質量要求
1.鋁合金框兩條對角線小於1m的誤差要求小於2mm,大於等於1m的誤差小於3mm;
2.外框安裝平整、挺直、無劃傷;
3.組件內電池片與邊框間距相等;
4.鋁邊框與硅膠結合出無可視縫隙;
5.接線盒內引線根部必須用硅膠密封、接線盒無破裂、隱裂、配件齊全、線盒底部硅膠厚度1~2毫米,接線盒位置准確,與四邊平行;
6. 組件鋁合金邊框背面接縫處高度落差小於0.5mm;
7.組件鋁合金邊框背面接縫處縫隙小於1mm;
8.鋁合金邊框四個安裝孔孔間距的尺寸允許偏差±0.5mm。
五、注意事項
1.輕拿輕放抬未裝框組件是注意不要碰到組件的四角。
2注意手要保持清潔
3.將已裝入鋁框內的組件從周轉台抬到裝框機上時應扶住四角,防止組件從框內滑落。
組件清洗
一、准備工作
1.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工作帽;
2.做好工藝衛生,清潔整理檯面。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
1、待清洗的組件 2、無水酒精 3、抹布 4、美工刀片
三、操作程序
1.檢查組件是否合格或異常情況(有異常及時向班組長匯報),用刀颳去組件正面殘余硅膠,注意不要劃傷型材;
2.用干凈抹布沾酒精擦洗組件正面及鋁合金邊框;
3.用干凈抹布去除組件反面TPT上的殘余EVA 和多餘硅膠;
4.去除鋁合金框表面貼膜;
5.對清洗好的組件作最後檢查,保證質量;
6.清理工作檯面,保證工作環境清潔有序;
四、質量要求
1.組件整體外觀干凈明亮;
2.TPT完好無損、光滑平整、型材無劃傷、玻璃無劃傷。
五、注意事項
1.輕拿輕放;
2.注意不要劃傷鋁型材、玻璃;
3.注意不要劃傷TPT。
組件測試
一、准備工作
1.工作時必須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工作帽;
2.做好工藝衛生,清潔整理檯面。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
1、清洗好的組件 2、組件測試儀 3、標准組件 4、絕緣測試儀
三、操作程序
1.按順序打開總電源開關---計算機電源開關---組件測試儀電子負載電源開關---組件測試儀光源電源開關(機器預熱15分鍾,目的是讓機器穩定一下);
2.打開測試軟體,開始校正標准組件;
3.把待測組件相對應的標准組件放在測試儀上,將測試儀輸入端紅色的鱷魚夾與組件的正極連接,黑色的鱷魚夾與組件的負極連接;
4.觸發閃光燈(閃光燈是模擬太陽光做的),調整電子負載和光源電壓,使測試速度和光強曲線匹配;
5.觸發閃光燈,調整電壓修正系數和電流修正系數使測試結果與標准組件的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數值相一致;
6.校正結束,取下標准組件;
7.將待清洗的組件放上待測組件,取下流程單將測試儀輸入端紅色的鱷魚夾與組件的正極連接,黑色的鱷魚夾與負極連接;
8.檢查組件外觀是否有不良;
9.觸發閃光燈,使測試速度和光強曲線匹配,一般測2~3次,在右側對話框內輸入該組件的序列號,點擊保存按紐;
10.取下組件進行絕緣測試,絕緣測試儀的一端將組件的輸出端短接,另一端接組件的鋁邊框,漏電流為0.5mA,以不大於500V/S的速率增加絕緣測試儀的電壓,直到等於2400V時,維持此電壓1分鍾,觀察組件有無擊穿;
11.在流程單上准確填寫測試數據;
12.把組件放置在指定地點;
13.重復步驟7、8、9、10、11、12繼續測試;
14.關機時按照步驟1逆向關機(按照機器使用說明書關機)。
四、質量要求
1.正確記入相關參數,按測得功率分檔;
2.測試數據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3.無絕緣擊穿或表面無破裂現象。
五、注意事項
1.測量不同的組件須用與之功率對應的標准組件進行校正;
2.開機測量前應對標准組件重新校正;
3.測試環境應在T=25±2℃,密閉環境下;
4.測試儀輸入端與組件的正、負極應連接正確,接觸良好;
5.測試時人眼不可直視光源,避免傷害眼睛;
6.絕緣測試時,手不可觸摸組件,以防電擊;
7.保持組件表面清潔,抬時注意不要劃傷型材和玻璃
8不測時不可以將紅色的鱷魚夾與黑色的鱷魚夾夾在一起;
組件包裝
一、准備工作
1.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衣,鞋,佩戴手套;
2.做好工藝衛生,保持周圍環境干凈整潔。
二、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
1、包裝箱 2、包裝帶 3、瓦楞紙板 4、標簽 5、透明膠帶 6、纏繞薄膜 7、美紋紙 8、護角 9、托盤 10、手套 11、打包機 12、列印機 13、剪刀 14、美工刀
三、操作程序
1.將對應的標簽貼在距接線盒30cm處,抹平,不能有氣泡;
2.將清洗完畢的組件裝上引出線,引出線自然彎成弧狀,距末端10cm處用美紋紙固定;
3.每個包裝箱內裝入兩塊組件,組件之間用瓦楞紙板隔開,組件四個角用護角包住裝入包裝箱並用透明膠帶固定;(裝箱之前記錄所裝入組件的序列號)
4.包裝箱抬上打包機工作檯面打包;
5.將裝箱完畢的組件堆放到指定托盤(按客戶要求堆放)並貼上標簽;
6.取紙制護角(護角長度為從托盤頂部到最上面一層紙箱的高度)卡在堆放好紙箱的四個角;
7.將PE膜綁在托盤的一個紙筒上,再用PE膜將貨物與托盤纏繞在一起,PE膜放出所繞邊長的1/2-2/3向上呈45度角均勻,用力拉伸到一個邊長,把PE膜貼在紙箱上,從貨物的低、中、高三個不同高度分別按三層、二層、三層的層數纏繞;
8.繞完貨物後用力將PE膜拉斷,使PE膜自身粘接在一起;
9.將纏繞好的一托放在指定地點。
四、質量要求
1.不允許有任何雜物帶入包裝箱內;
2.包裝箱膠帶密封整齊,打包規范;
3.標簽的粘貼牢固,整齊,美觀、無氣泡;
4.組件裝箱時TPT面向外,玻璃對玻璃。
5纏繞膜纏好後包裝箱不可有外漏
五、注意事項
1.輕拿輕放;
2.組件包裝箱擺放整齊;
3.引出線插入到位,固定螺絲要擰緊;
4.引出線正負極正確。
5包裝後的組件一定要作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