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為血液透析病人設定超濾量
理想狀態就抄是,讓患者體重達到干體重,清除掉全部的多餘水分。
但,有一些患者透析間期體重增長控制的不好,體重增加過多,如果想要全部清除,必然會導致血容量下降型低血壓,針對這樣的患者,就只能增加透析次數,控制每次超濾量。
Ⅱ 血液透析病人的護理常規以及血液透析的相關知識
一、透析前護理
1.透析設備的准備:透析器是物質交換的場所,最常用的是中空纖維型透析器。中空纖維是由人工合成的半透膜,空芯腔內供血液通過,外為透析液。血液透析機可控制透析液的流量及溫度、脫水量、血液的流量等,並具有體外循環的各種監護系統。護士應熟練掌握透析機的操作,且注意在開機後各項指標達到穩定後才能開始進行透析。透析設備還包括透析供水系統、透析管道和穿刺針、透析液的准備。透析液可分為醋酸鹽和碳酸氫鹽兩類,首先配製成濃縮35倍的透析液,經機器稀釋後流入透析器。
2.透析葯品的准備:包括透析用葯(生理鹽水、肝素、5%的碳酸氫鈉)、急救用葯、高滲葡萄糖注射液、10%的葡萄糖酸鈣、地塞米松及透析液等。
3.病人的准備:主要是血管通路的准備,如使用動靜脈內瘺,應熟悉內瘺的穿刺和保護方法;如使用動靜脈外瘺,應熟悉其使用方法,並注意觀察到管有無滑脫、出血、栓塞、感染等情況的發生,保持導管的清潔無菌。另外,透析病人的營養問題也很重要,應注意補充蛋白質(攝入量為1.2~1.4g/(kg�6�1d),此外特別要控制攝入水量,即透析間期病人的體重增長不能超過2.5kg。
4.心理護理:由於尿毒症病人及家屬對血透療法很陌生,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壓力大,因此應向病人及家屬介紹和解釋使其了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項,透析前應盡量消除病人的恐懼和緊張心理。
二、透析過程中的護理
1.血管通路的護理:
(1)臨時性血管通路:臨時性血管通路是在緊急血透時因永久性血管通路未建立後尚未成熟時所採用的方法。它包括頸內靜脈插管術、鎖骨下靜脈插管術、股靜脈插管術及直接動脈穿刺術等。
1)靜脈插管術的護理:保持局部清潔、乾燥,每天更換敷料,防感染發生;固定要牢,活動適量防脫落;保持管路通暢,每次HD結束後要用肝素鹽水(2mL含肝素500~1500IU)封管,以抗凝,防管路堵塞,每次HD開始前,應用注射器抽吸出肝素鹽水及可能形成的凝血塊,以保證有充分的血流量。
2)動脈穿刺術的護理:力求一次穿刺成功,固定要牢,防針頭脫出,HD結束時,壓迫時間要長,約20~30min。但此法逐漸淘汰。
(2)永久性血管通路:它是將病人肢體鄰近的動靜脈通過外科手術吻合,使之成為血流通道,經過這個通道動脈血轉流至靜脈。其護理要點為:
1)檢查是否通暢,靜脈側應能觸到震顫,聽到雜音。術後4~6周方可使用。禁止在內瘺側血管上進行非透析性的采血或注射,及測血壓、掛重物等。
2)穿刺應注意距瘺吻合口5cm以上。兩針間的距離8~10cm或以上,力求一針見血,並在條件許可下以繩梯式穿刺使血管受力均勻,不產生假性動脈瘤。
3)HD結束拔除穿刺針時,止血方法要正確有效,以免形成血腫,使瘺管堵塞。
4)注意保持局部清潔、乾燥,嚴防感染。每天外塗喜療妥消炎並軟化血管。
同時,穿刺血管時要嚴格無菌操作,動作應熟練、輕巧,盡量減少病人的疼痛。
2.血透中機器的監護
血透機按其功能可分透析液供給系統、血循環控制系統及超濾控制系統。
(1)透析液供給系統及超濾控制系統:主要的監護內容如下:
1)透析液的電導度13.5~14.5ms/cm。
2)透析液的溫度36~37℃。
3)漏血檢測器功能,一旦透析破膜,有血液滲入到透析液側時,機器會自動報警。
4)透析液流量,設定范圍為500+50ml/min 。
5)透析液負壓的大小根據HD的時間、脫水量及使用的透析器情況由人工或機器自動設定。
(2)血循環系統的監測:其監測內容有動脈壓、靜脈壓及空氣報警三個方面
1)動脈壓上升:靜脈穿刺點阻塞,靜脈管受阻及透析器內凝血。
2)動脈壓下降:低血壓、瘺管不完全堵塞或留置管不暢、動脈血路管扭曲、血泵開得太快或血流量不足、針頭滑脫等。
3)靜脈壓上升:靜脈針穿刺到靜脈外致腫脹,靜脈管路不暢,靜脈痙攣,靜脈針貼近管壁,近心端靜脈有狹窄,靜脈端除氣腔內有血凝塊,透析液側壓力降低,體位改變等。
4)靜脈壓下降:低血壓,動脈針位置不當,動脈血路管扭曲,穿刺針滑脫,血流量不足,透析器破膜等。
5)空氣報警:血流量不佳,連接不緊密使血液管路漏氣,輸液時不慎有空氣進入等。
3.透析過程中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的變化;觀察血流量,血路壓力,透析液流量、溫度、濃度各項指標;准確記錄透析時間、脫水量、肝素用量等,注意機器的報警及排除故障等。
4.急性並發症的觀察和防治:
(1)低血壓
1)原因:○1有效血容量的減少;○2血管收縮力降低;○3心輸出量降低;○4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2)臨床表現:少數病人為無症狀性低血壓,大多數病人可表現為面色蒼白,胸悶不適,出冷汗,惡心嘔吐,甚至一過性意識喪失,有冠心病者可誘發心律失常及心絞痛。
3)處理:迅速採取平卧,頭低腳高位,減慢血流量,減慢或暫停超濾。吸氧,必要時輸入生理鹽水100-200ml。症狀重者加大補液量直至血壓上升,症狀緩解。還可給予高滲鹽水、高滲葡萄糖、白蛋白等,並應結合病因,對症處理。
(2)失衡綜合症:是指在透析開始1h或數小時後出現的以神經、精神系統為主要症狀的癥候群,常持續數小時到24h後逐漸消失。
1)原因:HD後血液中的 毒素迅速下降,血漿滲透壓下降,而血腦屏障使腦脊液中的尿素等溶質下降較慢,以致腦脊液的滲透壓大於血液滲透壓,水分由血液進入腦脊液形成腦水腫。也與透析後腦脊液與血液之間PH值梯度增大即腦脊液中PH值相對較低有關。
2)臨床表現:輕者頭痛、惡心、嘔吐、倦睡、煩燥不安、肌肉痙攣、視力模糊、血壓升高。重者表現為癲癇樣發作、驚厥、木僵,甚至昏迷。
3)處理:輕者不必處理,重者可予50%葡萄糖或3%氯化鈉40ml,也可輸白蛋白,必要時予鎮靜劑及其他對症治療。
(3)肌肉痙攣:主要部位為腓腸肌、足部或上肢及腹部肌肉。
1)原因:低血壓,超濾過多、過快至透析後體重 低於干體重 ;低鈉透析液。
2)處理及預防:輕者暫停超濾即可緩解,重者需輸注高滲葡萄糖液或高滲鹽水。超濾設置要適量、正確,並將透析液鈉濃度調至145mmol/L或更高。
(4)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見。
1)原因:主要是血清鉀、鈣濃度的變化,其次是由於透析時血壓下降,冠狀動脈循環血容量減少、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2)處理及預防:監測HD前後血清鉀、鈣濃度的變化、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嚴重的心律失常應停止HD。
(5)心力衰竭:
1)原因:高血壓、水鈉瀦留或心功能減退者易在HD過程中發生心衰。故HD前先行單純超濾,並使透析液滲透壓濃度接近血漿滲透壓濃度。
2)進行對因處理。
(6)空氣栓塞:
1)原因:在HD過程中,由於血泵前輸液、血路管破裂、各管路連接處不緊密、透析膜破損及透析液內空氣彌散入血、回血時不慎、同時由於空氣捕捉器破損或漏氣致空氣逸入靜脈內而造成栓塞。
2)臨床表現:少量空氣呈微小泡沫,緩慢入血,不發生任何症狀;若氣泡大、漏氣速度快,一次進入5ml以上時可發生明顯氣栓症狀,如呼吸困難、咳嗽、紫紺、胸部緊縮感、煩燥、痙攣、意識喪失甚至死亡。
3)處理:立即停泵並夾住靜脈管路,將病人置於頭低腳高,左側卧位,以防腦栓塞,吸氧;重者可試用經皮穿刺抽出心室的空氣,如條件許可,可行高壓氧艙治療。
4)其他:過敏反應、失血、溶血、發熱等。
三、透析後護理
1.透析結束時,應緩慢回血,測血壓後,如血壓正常,囑病人躺數分鍾、坐數分鍾後緩慢起床,,防止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2.注意觀察出血情況:拔除動脈和靜脈穿刺針時,應立即壓迫止血10~15min,力量適中,壓迫點應是血管穿刺點。如動脈穿刺,則壓迫時間為30min以上。如有出血傾向,可用魚精蛋白中和,肝素和魚精蛋白比為1mg:1mg。
3.透析後注意穿刺插管及內瘺的護理,防堵塞及感染。
4.稱體重,與病人約定下次透析的時間。
Ⅲ 超濾與透析的區別
一、原理不同
超濾:超濾是血液通過機器泵或者血壓流經體外濾器,在人工腎小球跨膜壓的作用下,液體從壓力高的一側向壓力低的一側移動,通過對流的方式獲得超濾液。
透析:透析依靠半透膜進行彌散和滲透。半透膜兩側的溶質濃度差就是驅動溶質移動的原動力,溶質從濃度高的一側通過平衡膜向濃度低的一側(彌散作用),水分子移向滲透濃度高的一側(滲透作用)。
二、使用的膜不同
超濾:超濾膜的孔徑在0.05 um–1 nm之間,主要用於截留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微粒、細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質。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徑平均為3納米,所以只允許分子量為1.5萬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質通過,而分子量大於3.5萬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
三、裝置不同
超濾:超濾裝置一般由若干超濾組件構成。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裝置是血液透析器。
(3)血透病人在什麼情況下停超濾擴展閱讀
超濾的操作影響因素:料液流速、操作壓力、溫度、運行周期、進料濃度、料液的與處理、膜的清洗。
操作溫度主要取決於所處理的物料的化學、物理性質。由於高溫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傳質效率,提高透過通量,因此應在允許的最高溫度下進行操作。
超濾膜透過通量與操作壓力的關系取決於膜和凝膠層的性質。超濾過程為凝膠化模型,膜透過通量與壓力無關,這時的通量稱為臨界透過通量。
Ⅳ 專家講解什麼情況下需要透析
但一般主張早期預防性透析,即未出現上述嚴重並發症前,就進行透析。 ②慢性腎功能衰竭者,血尿素氮>100毫克%、血肌酐>10毫克%,內生肌酐清除率< 5m1/分;心力衰竭常規治療無效或出現心包炎,因感染、創傷、手術、失血、休克等應激出現可逆性尿毒症者,主張在未出現明顯心血管並發症、難治性高血壓、嚴重貧血前就進行透析,可提高病人存活率。 ③急性葯物或毒物中毒,分子量較小可以透過半透膜者,如巴比妥類、眠爾通、安定、安眠酮、水合氯醛、醇、水楊酸類、異煙肼、毒蕈鹼、慶大黴素、新黴素等氨基甙類及多粘菌素等抗生素。毒物量大,已出現昏迷或毒量已達致死量而未出現昏迷者,均須急診透析。 1.清除代謝廢物,如肌酐,尿素,胺類,酚類等。 2.調節水平衡。尿毒症患者多因鈉水儲留而出現浮腫,通過血液透析超濾脫水,可以逐步減輕浮腫達到干體重。 3.調節酸鹼平衡。尿毒症患者存在輕重不一的酸中毒情況,血液透析可以糾正酸中毒。 4.調節電解質平衡。例如高鉀的患者通過血液透析可以達到降鉀的目的。 但是,血液透析不能替代腎臟的內分泌功能。所以,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時還需促紅素及降壓葯等治療。 患者什麼情況下需要透析?血液透析在發揮作用的同時,血透也有其致命的弱點,一是血透時須用抗凝血劑肝素,有出血傾向者,或有活動性出血(如胃出血、腦出血)者不宜做血透;二是若患者有嚴重心臟病或太虛弱(特別是老年人),做血透有一定危險性;三是做血透需要血管通路(即動靜脈瘺,用來引出和迴流血液),有些患者血管細小,或血管很脆,或有炎症、硬化(如糖尿病患者)等,難以找到有足夠血流量的血管,則無法做血透;四是某些難以預測的並發症或意外可隨時在透析中發生,如心跳驟停、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內臟出血等,這些可導致患者迅速死亡。
Ⅳ 腎透析的並發症
1)透析失衡綜合症:發生率為3.4%-20%。血液透析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等,
嚴重者可有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輕者不必治療;重者治療主要是立即給予高滲性溶液,如甘露醇、50%葡萄糖或3%氯化鈉10毫升,也可輸白蛋白,必要時鎮靜劑及其他對症治療;更嚴重者終止透析。
(2)透析使用綜合症:主要是應用新透析器及管道所引起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
(3)低血壓:最為常見血液透析的副作用之一,發病率為20%-40%。發生低血壓的原因很多,這種低血壓多數發生在透析開始時後中後期。透析後期的血壓下降多由於超濾過快或對醋酸鹽透析液不適應所致。治療:頭低腳高位,停超濾,減慢泵流速,吸氧,必要時快速補充生理鹽水100-200毫升或50%葡萄糖20毫升,輸注白蛋白,並結合病因,對因治療。
(4)致熱原反應:通常不用葯,高熱時可降低透析溫度,抗胺葯、激素和退熱葯等酌情使用。
(5)心力衰竭;是血液透析中最為危險、嚴重的副作用之一,治療上對症治療外,應採用順序透析或加強超濾。
(6)心律失常:發生率約50%,以室性早博為多見。引起血液透析的副作用原因有冠心病、功能衰竭、心包炎、嚴重貧血、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低氧血症、低血壓及葯物等。治療:對因及對症治療,但需注意葯物在透析病人體內的瀦留和毒性作用。
(7)透析中肌肉痙攣:是血液透析較為常見的副作用之一,發生率10%-15%,主要部位為排腸肌、足部,其他部位有上肢及腹部肌肉。產生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透析中組織缺氧、低鈉和循環血量相對不足行關。治療:減慢或暫停超濾,輸入生理鹽水100-200毫升或高滲糖水及高滲鹽水。
透析療法需要長期進行,不能中斷。否則可能導致原來的療效功虧一簣,甚至威脅生命。對於尿毒症終末期的患者而言,只能用血液透析器替代。
Ⅵ 透析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血液透析是不是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呢?長期血液透析會對身體有影響嗎?是否會導致低血壓? 血液透析器俗稱人工腎,它僅是代替了沒有功能的腎臟,來保證人體代謝的運作,它不具備康復腎臟的療效。 它是治療腎臟病終末期的一種治療方法,長期的血液透析會引發一些並發症,低血壓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透析過程中發生的比較多,幾乎所有的患者都在長期規律的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發生過至少一次,發病率在25%-40%。 透析過程中會引發低血壓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太多、透析時脫水速率太快。透析前使用降血壓葯物、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心臟功能異常和對透析器材過敏等都是引發並發症低血壓的原因。 要避免這種並發症,需要控制飲食,攝入的水分要適量。 性治療——透析和移植。透析療法需要長期進行,不能中斷。否則可能導致原來的療效功虧一簣,甚至威脅生命。 [編輯本段]透析患者血壓安全范圍 需要透析治療的腎炎患者血壓維持在什麼范圍比較安全?是否要維持在正常范圍?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年齡階段控制的目標范圍是不一樣的。 就拿維持性透析患者來說,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 針對沒有心腦並發症的患者來說,建議血壓不超過140/90mmHg。 而像伴有血管硬化者、合並腦血管疾病以及冠脈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血壓不能太低,常常不超過160/90mmHg。 如果患者 [編輯本段]透析患者可以吃的水果 透析患者可以吃哪些水果呢?據了解,一般這類患者基本上沒有忌口的水果。情況視各自病情來定。 腹膜透析的患者是不予以限制的,如果出現低鉀的情況,還要鼓勵吃些含鉀豐富的水果,如柑、橙等。 無尿的透析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在非透析的時間要杜絕含鉀的食物。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含鉀的食物。 高鉀蔬菜:綠葉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莧菜、萵苣)、菇類、紫菜、海帶、胡蘿卜、馬鈴薯。 高鉀水果:香蕉、番茄、棗子、橘子、柳丁、芒果、柿子、香瓜、葡萄柚、楊桃(容易打嗝),建議每次以一種水果為主,份量約1/6為宜。 低鉀水果:鳳梨、木瓜、西瓜、水梨、草莓、檸檬等,但也不宜吃大量。 透析患者要對飲食類的知識多加了解和注意,會對治療有助益。 能耐受那就盡量將血壓控制在目標值,因為高血壓對心腦血管有不良影響。
Ⅶ 血透是什麼意思
血透是 血液透析
用於腎功能衰竭患者,維持基本生命活動,不是一種徹底治療法方回法 還有因車禍或者某種突發事件答,引起的腎功能衰竭的人,也用這種方法來維持各項生理指標,當身體恢復了,有可能停止血透。而生病患者脫離不了血液透析
Ⅷ 透析的原理是什麼
通過小分來子經過半透自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分類:用於醫學上的透析大致分為三大類: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
適用范圍: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常用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或其他毒物在體內蓄積的情況。常用的透析法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的情況:
透析療法是利用半滲透膜來去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並維持酸鹼平衡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患者血肌酐濃度超過700,或者腎小球濾過率在15ml/min/1.73m2以下時,如果出現了水負荷過重(比如有水腫或腹脹的症狀)、嚴重的營養不良、葯物難以糾正的高鉀血症、高磷血症等,就需要做好隨時做透析的准備。
血透和腹透的區別:
血透更容易達到充分性,但對心血管要求條件高,透析時間相對固定,必須按時到醫院進行透析。
腹透禁忌證較少,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在家進行操作治療,但容易因衛生條件不佳或者操作不當誘發腹膜炎。
Ⅸ 如果出現血液透析的並發症, 該怎麼辦呢
血透析主要是給有嚴重糖尿病患者採用的一種治療方式,血液透析主要是通常會將體內的血液引流至體外,同時也清除體內過多的水分,並將經過凈化的血液回收到整個過程,患者在進行血透析時,難免會發生一些並發症以及身體的不適症狀。
血液透析時患者會出現各種並發症,所以患者在接受透析時,一定要嚴格的按照醫生的囑咐,以免出現各種並發症時,由於治療不及時處理不當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危險。
Ⅹ 血透病人食物有哪些禁忌
向大家介紹一些透析期間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
不用低蛋白飲食
有些透析病人認為,做透析時應該進食低蛋白飲食,這是錯誤的。因為做透析時,一部分蛋白質會隨著透析液丟失,患者反而應該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每天攝入量為1~1.2g/kg.同時還應攝入足夠的熱量,每天需攝入30~35kcal/kg的熱量。為減少尿毒症病人脂代謝紊亂,應少食動物內臟、動物油脂等,多食雞蛋、魚、牛肉等優質動物蛋白。
限制鈉、鉀、磷鹽
透析患者應嚴格控制鈉、鉀、磷鹽的攝入,每天可進食鈉鹽6克左右,如有嚴重高血壓或水腫,應限制在3g/天。血透病人血鉀容易升高,高血鉀可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因此飲食上,應避免進食高鉀食品,如桔類、葡萄、香蕉、花生等。為盡量減少飲食中的鉀含量,可將綠葉蔬菜浸泡半小時以上,少吃菜湯,根莖類蔬菜應去皮,切成薄片,浸水後煮。另外,病人應多食高鈣低磷的食品,如蛋黃、動物內臟、骨髓等,堅果類食品含磷較多,應避免多食。
限水
血透病人應嚴格控制水的攝入,如進水過多,可能會出現心衰、高血壓、急性肺水腫甚至導致死亡。如一次大量超濾,又會出現低血壓、嘔吐、肌肉痙攣、透後乏力等。為減輕口渴感,應避免飲濃茶、濃咖啡,可在飲品中加入檸檬片或薄荷葉,或將部分飲品做成冰塊,含在口中有較好的止渴作用。
總之,血透病人應遵循高蛋白、高熱量、低鉀、低磷的飲食原則。在日常生活中,應變換著花樣吃,增進患者的食慾,以順利度過透析期。